税法说课稿

合集下载

税法课 讲稿

税法课 讲稿
对下列货物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的政策: ①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生 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 ②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 的废旧沥青混凝 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③利用城市生活垃圾生产的电力。 ④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 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 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
4、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5、 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 或者应税劳务 6、 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 7、 未按规定取得并保存增值税扣税凭证, 或未按规定申请抵扣的进项税额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发生下列情况不得开具专用发票: (1) 向消费者销售应税项目; (2) 销售免税项目; (3) 销售报关出口的货物、在境外销售应税 劳务;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二、 征税范围
(一) 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 (二)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 (三) 视同销售货物行为 1、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 销售代销货物 3、 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4、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 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 用于销售。 5、 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进行 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分 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 消费 、无偿赠送他人 。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 物,按13%计征增值税:
1 、粮食、食用植物油、鲜奶; 2 、图书、报纸、杂志; 3 、 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 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第二章具体税种介绍 –增值税
4 、饲料、化肥、农药、农机(不包括农机 零部件)、农膜; 5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6 、对农业产品、金属矿采选产品、非金属 矿采选产品。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说课稿(精选3篇)

高一政治《依法纳税》说课稿(精选3篇)高一政治《依法纳税》篇1说(一)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课教学我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典型事例,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指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使学生懂得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欠税等行为是可耻的违法的;同时使学生懂得既要有自觉纳税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说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因其内容反映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税收”;并且它的内容较之“分配方式”“财政”等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参与当代经济生活”理念的要求。

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1)编排特点:《依法纳税》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中的最后一框题,是第九课《征税和纳税》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2)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对象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以及税收及其种类等相关内容,并且南庄本地有大量的企业,学生对纳税人纳税特别是本地企业的纳税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

但高一学生接触和了解的`生活实际有限,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少,本课内容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

依法纳税说课教案

依法纳税说课教案

一、说教材《依法纳税》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含义、作用以及纳税的义务,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理解纳税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履行纳税义务,并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二、说学情学生在学习《依法纳税》之前,已经学习了依法治国、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等知识,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税收作为一种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可能较为陌生。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税收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纳税意识。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理解税收的作用和意义,学会计算税款,知道如何履行纳税义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税收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税收的作用和意义,如何履行纳税义务。

难点:税收的含义和作用,纳税的计算方法,如何履行纳税义务。

五、说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税收的概念和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税收实例,引发学生对税收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合作讨论:分组讨论税收的作用和意义,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计算税款,知道如何履行纳税义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提升: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税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七、说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税收的基本类型和征收对象3. 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法律法规4. 学会计算各类税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5. 培养遵守税法的意识和能力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原则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基本原则1.3 税收法律关系2. 税收分类与征收对象2.1 税收的基本类型2.2 征收对象与税率2.3 税收优惠与减免3. 我国税法体系与法律法规3.1 税法体系的构成3.2 税收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3.3 主要税收法律法规简介4. 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4.1 增值税计算与征收4.2 企业所得税计算与征收4.3 个人所得税计算与征收4.4 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规定5. 遵守税法与税务法律责任5.1 遵守税法的基本要求5.2 税务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5.3 税务行政处罚与争议解决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税收分类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问题,培养合作意识4. 情境模拟法:模拟税务机关征收税收,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5. 问答法: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资源:1. 教材:税法教材2. 课件:税法教学课件3. 案例资料:税收案例汇编4. 法律法规:我国税收法律法规汇编5. 模拟道具:税务征收模拟道具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问回答等情况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税务征收模拟道具操作中的表现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成果5. 课程总结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六、教学安排:1. 税法基本概念与原则(2课时)2. 税收分类与征收对象(2课时)3. 我国税法体系与法律法规(2课时)4. 税收计算与征收管理(4课时)5. 遵守税法与税务法律责任(2课时)6. 增值税法及其计算(2课时)7. 所得税法及其计算(2课时)8. 税收征收管理实务(2课时)9. 税务筹划与税务代理(2课时)10. 税收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2课时)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材、课件、案例资料等教学资源2. 课堂讲解: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讲解税法基本概念、原则、税收分类等知识点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税收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5. 模拟操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税务征收模拟操作,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6. 问答互动:教师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7. 课程总结: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八、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2. 结合税收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利用模拟道具,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4. 鼓励学生提问,开展问答互动,巩固所学知识5. 定期进行课程总结,强化重点知识点6. 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九、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掌握税法知识的情况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3. 定期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4. 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十、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课堂表现、提问回答、作业完成等情况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税务征收模拟道具操作中的表现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成果5. 课程总结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十一、教学拓展:1. 国际税法简介:介绍国际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以及国际税收协定等。

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说课稿

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说课稿

《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法规》、《会计》等课程为先期基础,又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本课程以学校定位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能力为主要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务性,该课程直接对应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或事务所税务代理岗位。

需要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及操作能力;时效性,本课程教学内容变化较快,要求随时关注税收法律法规变化情况,注重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培养学生对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由于我国纳税核算采用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按税收法规进行调整,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法律、会计、财务等知识具有紧密联系。

2、课程作用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是:Ⅰ、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办税员岗位的企业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Ⅱ、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知识准备。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岗位课程一体化。

本课程以企业财务工作中办税员岗位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的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纳税申报、涉税财务处理为课程主要内容,从而实现岗位需要与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

2、教学模式导向化。

建立以完成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化教学模式。

3、教学实施层次化。

以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提出问题;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分析问题;以完成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达到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本课程内容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要求确定:税务机关对企业办税员的要求;各行业中小型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或事务所税务代理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涉税业务核算及操作能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助理会计师考试。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完整word版)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法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和分类。

3. 了解我国税法体系和税收政策。

4. 学会计算主要税种的基本税额。

5. 培养学生的税收意识和法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1.1 税法的定义1.2 税法的作用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2.1 税收的基本原则2.1.1 税收公平原则2.1.2 税收效率原则2.1.3 税收法定原则2.2 税收的分类2.2.1 直接税与间接税2.2.2 所得税与财产税2.2.3 行为税与商品税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法基本概念、税收原则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加深对税法的理解。

3. 练习法: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

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4. 练习题:编写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对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税法知识水平。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计划:6.1 税法基本概念与作用(2课时)6.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3课时)6.3 我国税法体系与税收政策(4课时)6.4 增值税计算(3课时)6.5 企业所得税计算(3课时)6.6 个人所得税计算(3课时)6.7 其他主要税种计算(4课时)6.8 税收筹划与税务审计(3课时)6.9 税收法律责任与税收执法(2课时)6.10 税收案例分析与讨论(2课时)七、教学实践1. 参观税务机关,了解税收征管流程。

2. 组织学生参加税收知识竞赛,提高税收知识水平。

3. 开展税收模拟计算,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税收计算方法的理解。

4. 引导学生关注税收政策变化,了解最新税收动态。

《依法纳税》说课稿

《依法纳税》说课稿

《依法纳税》说课稿《依法纳税》说课稿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依法纳税》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依法纳税》说课稿1一、说教材纳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新编入小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

难点:理解税种。

二、说学生1、知识基础。

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

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

②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心理、能力基础。

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目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有关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目标: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实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思路1、课前准备2、课时探索:情境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反思体验→布置作业。

3、课后实践五、说教学(一)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

《纳税》说课稿

《纳税》说课稿

《纳税》说课稿纳税【引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节关于《纳税》的说课。

纳税是作为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之一,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本节课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同学们全面了解纳税的重要性、纳税的种类和纳税的原则。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 了解纳税的定义和重要性;2. 了解不同类型的纳税;3. 理解纳税的原则。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 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明确纳税义务;2. 提高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自觉性。

【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2. 能够正确运用纳税的知识。

【教学重点】1. 理解纳税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不同类型的纳税;3. 理解纳税的原则。

【教学难点】1. 运用案例进行纳税探究;2. 运用工具进行纳税知识的巩固。

【教学准备】1. 教学反思环节准备案例;2. 准备提前制作好的PPT课件;3. 准备教学演示。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用问题导入,引起学生思考:“同学们,你知道纳税是什么意思吗?纳税有什么重要性?”请同学们简要思考并回答问题。

Step 2:概念解释(10分钟)教师进行简要概念解释,告诉同学们纳税指个人和单位向国家缴纳款项的行为,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多种形式。

同时,告诉同学们纳税是公民、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Step 3:不同类型的纳税(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纳税,如消费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教师鼓励同学们思考并提问,参与讨论,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Step 4:纳税的原则(10分钟)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同学们展示纳税的原则,如公平原则、便利原则、稳健原则和合法原则,然后简要解释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

Step 5:案例探究(2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纳税案例,指导同学们分析其中的纳税义务和原则。

税法说课稿

税法说课稿

《个人所得税》之“偶然所得”说课稿一、教材(一)教材所用教材、版本:《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由吉文丽主编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法规》等课程为先期基础,又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本课程以学校定位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能力为主要目的.个人所得税是《税法》第八章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概述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本节课的内容不难,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相对感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在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直接看教材,会感觉无从下手。

于是,在课堂上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引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便成为本节课的设计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掌握个人所得税中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2、技能目标:能判断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对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所得情形知道该不该纳税,应纳多少税。

3、情感目标:激发对个人所得税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个人所得税全部内容计划用6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偶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其中纳税人及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浅显易懂,不需深入讲解,而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两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单独学习,把每一种征税对象和与它对应的税率及计算方法放在一起学习,内容会显得生动些。

本节课只讲一种征税对象,所以征税对象和税率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一)学生特点1、在此之前,学生对个人所得税都有所了解,但主要集中于工资薪酬的所得税,对其他所得税知道一点,却不知道如何纳税。

所以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依法纳税》说课稿之完整版

《依法纳税》说课稿之完整版

《依法纳税》说课稿之完整版第一篇:《依法纳税》说课稿之完整版《依法纳税》说课稿老师,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九课征税与纳税的第二框题——《依法纳税》。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情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和说教学评价这六个方面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首先是说教材,我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的目标、教学的重难点这三方面来对本框题的教材进行分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通过第三单元第一框题《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种类》的学习,在学习了税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依法诚信纳税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落脚点,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充分体现我们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方面。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必须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统一。

据此,我确定了本节课必须达到的三个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区别和联系,通过对违反税法事例的剖析,学习偷税、骗税、欠税和抗税的含义和具体表现,说明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纳税人和负税人含义和联系的学习,提高中学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通过分析纳税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和种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提高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中学生关注国家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培养主人翁的意识,树立依法诚信纳税的光荣观念,自觉抵制现实生活中违反税法的行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说完教学目标,接下来分析本框题教学的重难点及依据。

3、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能否依法纳税关系到国家的财政以至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完整)税法教案

(完整)税法教案

税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3. 熟悉税收征收管理及税务争议的处理4. 培养学生遵守税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二、教学内容:1. 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1.1 税收的定义1.2 税收的性质1.3 税收的分类2. 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2.1 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2.2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2.3 税法的构成要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基本概念、分类,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等知识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税收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四、教学准备:1. 教材:税法相关教材或资料2. 课件:制作税法教案课件,便于学生直观理解知识点3. 案例:收集税收案例,用于课堂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税收的兴趣2. 讲解税收基本概念与分类:阐述税收的定义、性质及分类3. 讲解税收法律关系与税法构成要素:分析税收法律关系的含义、主体与客体,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税收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法的具体应用5. 小组讨论:提出税收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六、教学拓展:1. 税收政策与经济关系:分析税收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了解税收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效果。

2. 税收筹划:介绍税收筹划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规划税务事项以减轻税负。

七、实践环节:1. 让学生分组调查身边的纳税情况,了解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税收征收情况。

2. 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其税收法律关系,税法构成要素,并讨论其税务处理的正确性。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税务会计》说课稿

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税务会计》说课稿

高职会计专业《税法与税务会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学生能够掌握税法的基本原理、税收制度及主要税种(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的计算方法。

o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税务筹划的基本策略。

o熟悉税务申报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常见税种的计算与申报工作。

o运用税务知识进行企业税务筹划,合理避税。

o分析解决实际税务问题,提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遵守国家税收法规。

o树立诚信纳税的观念,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

o激发学生对税务会计学习的兴趣,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税法基本原理、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税务筹划的基本策略。

-难点内容:税收政策的变化与应用、复杂税务案例的分析与解决。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增值税的计算与申报流程,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教学进度安排紧凑,确保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税法基本原理和税务会计概念的讲解。

-讨论法:小组讨论税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税务案例,分析税务筹划与避税策略。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税务申报流程。

四、教学资源-教材:《税法与税务会计》最新版。

-教具:计算器、税务申报表单模板。

-多媒体资源:PPT课件、税务申报操作视频、在线税务学习平台。

-实验器材:模拟税务软件。

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小组讨论:每组分配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确保每个成员都参与讨论。

-课堂纪律:明确课堂规则,如手机静音、举手发言等,确保课堂秩序。

-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讨论、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加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每节课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以巩固所学知识。

依法纳税说课教案

依法纳税说课教案

依法纳税说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对国家税收政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我国税收的种类和特点3. 依法纳税的义务和权利4. 国家税收政策及其调整5. 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税收的基本概念、我国税收的种类和特点、依法纳税的义务和权利、国家税收政策及其调整。

2. 教学难点: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我国税收的种类和特点、依法纳税的义务和权利、国家税收政策及其调整。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税收政策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税收的基本概念、我国税收的种类和特点、依法纳税的义务和权利、国家税收政策及其调整,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税收政策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公民依法纳税的责任和义务。

4. 总结讲解: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税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总结环节,加强对学生依法纳税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认识到依法纳税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税收基本概念和我国税收种类、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依法纳税义务和权利的认识。

3. 学生对国家税收政策及其调整的了解。

4. 学生对税收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理解。

七、教学资源1. 税收相关法律法规文本。

2. 税收案例资料。

3. 税收政策宣传资料。

4.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税收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税法》教学教案

《税法》教学教案

04
各类税种详解及计算方法
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类
增值税
对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增值部分征收的税,采用逐环节 征税、逐环节扣税的方式,最终消费者承担税负。计算方法 包括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
消费税
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税,旨在调节消费结构、引 导消费方向。计税依据为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或销售数量, 采用从价定率或从量定额的方法计算应纳税额。
阐述我国在国际税收合作与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
07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重点内容回顾与总结
01
税法基本原则
包括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 原则、税收效率原则等,是税
法的核心和灵魂。
02
税种分类及特点
详细介绍了流转税、所得税、 财产税、行为税等税种的基本
概念、特点和作用。
03
税收征收管理
《税法》教学教案
目录
• 教学内容与目标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税收基本原理及制度体系 • 各类税种详解及计算方法
目录
• 纳税申报与税收筹划实务操作 • 税收征管法律制度及改革动态 • 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
01
教学内容与目标
教学内容概述
税法基本概念
阐述税法的定义、作用、体系等基本理 论。
税种介绍
税收筹划基本方法
合理利用税收政策
通过了解并合理利用各类税收优惠政策 ,降低企业税负。
合理安排资金流
通过合理安排资金流,降低资金占用成 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调整企业经营模式
通过调整企业组织架构、经营方式等, 实现税收优化。
规避税收风险
在税收筹划过程中,要注意规避各类税 收风险,确保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所得税》之“偶然所得”说课稿一、教材(一)教材所用教材、版本:《税法》清华大学出版社,由吉文丽主编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法规》等课程为先期基础,又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本课程以学校定位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能力为主要目的。

个人所得税是《税法》第八章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概述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本节课的内容不难,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相对感兴趣。

但是,如果学生在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直接看教材,会感觉无从下手。

于是,在课堂上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引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便成为本节课的设计难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掌握个人所得税中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2、技能目标:能判断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对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所得情形知道该不该纳税,应纳多少税。

3、情感目标:激发对个人所得税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个人所得税全部内容计划用6课时。

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偶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其中纳税人及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因为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浅显易懂,不需深入讲解,而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两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单独学习,把每一种征税对象和与它对应的税率及计算方法放在一起学习,内容会显得生动些。

本节课只讲一种征税对象,所以征税对象和税率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二、教学对象分析(一)学生特点1、在此之前,学生对个人所得税都有所了解,但主要集中于工资薪酬的所得税,对其他所得税知道一点,却不知道如何纳税。

所以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

2、由于我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则讲授过程以基础技能为主3、该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新颖活泼的内容。

所以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不能拘泥于形式。

(二)对策及学法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首先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引进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把所学的知识视作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设计多样化,将教师讲解与flash动画播放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设计了任务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对新内容进行理解消化。

三、教学方法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采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新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用演示讲解法和提问法,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实现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对于新内容的拓展和引申部分首先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后由教师发起问题,一步步得出引申学习部分的结论。

四、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件的制作采用幻灯片编制,以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

六、板书设计七、练习设计给出一道计算题,作为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题目:某演员2005年购买赈灾彩券2000元,中奖200000元,将其中80 000元捐给“中国减灾委员会”,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篇二: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说课稿《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以《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会计电算化》、《会计法规》、《会计》等课程为先期基础,又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准备。

本课程以学校定位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能力为主要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实务性,该课程直接对应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或事务所税务代理岗位。

需要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涉税业务核算及操作能力;时效性,本课程教学内容变化较快,要求随时关注税收法律法规变化情况,注重知识的及时更新和补充,培养学生对快速变化的适应能力;综合性,由于我国纳税核算采用借助会计核算资料,按税收法规进行调整,因此,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法律、会计、财务等知识具有紧密联系。

2、课程作用本课程的主要作用是:ⅰ、培养学生具备财务工作中,办税员岗位的企业涉税业务核算、各类纳税申报表填制及涉税账务处理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ⅱ、为《税务筹划》、《财务管理》、《审计》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知识准备。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1、岗位课程一体化。

本课程以企业财务工作中办税员岗位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目标,以岗位需求的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纳税申报、涉税财务处理为课程主要内容,从而实现岗位需要与课程内容的无缝对接。

2、教学模式导向化。

建立以完成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学生操作技能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导向化教学模式。

3、教学实施层次化。

以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提出问题;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引导,归纳总结分析问题;以完成课堂教学中提出的具体工作任务达到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本课程内容主要依据以下三方面要求确定:税务机关对企业办税员的要求;各行业中小型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或事务所税务代理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涉税业务核算及操作能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助理会计师考试。

2、教学内容的适用性: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各类企业主要涉税应纳税额的计算能力;纳税申报表的填制及网上报税操作能力;主要涉税业务会计账务处理能力四、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与实施1、教学内容的组织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根据企业办税员岗位的工作任务及日常工作要求,我们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纳税基础,简要介绍税法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企业纳税的基本程序及开业税务流程实训第三部分,流转税类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及涉税会计处理第四部分,所得税类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及涉税会计处理第五部分,财产行为税及资源税类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及涉税会计处理 2、教学内容的安排从企业的生产经营看,缴纳税种是有一定顺序的,比如日常应缴流转税类,年终汇算清缴所得税,因此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工作顺序进行安排。

3 、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任务要求,通过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角色扮演、分组讨论、案例分析提出问题,将理论学习寓于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写与申报、涉税会计处理的具体环节。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来完成工作任务。

本课程共72学时,其中,理论课+理实一体课38学时,实训课30学时,综合训练课4学时。

五、教材及其它资料本课程使用由主持人阎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的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税法基础理论与实训》,该书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重点突出、体例新颖、理论实训并重,突出技能训练与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能够完全满足中小型企业财会部门办税员岗位从业人员所需要的涉税业务核算及操作的要求。

重要参考资料及资源:《税务代理实务》中国税务出版社《税务会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办理纳税人涉税事项操作指南》山西省国家税务局编《税务导航》情景模拟六、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模式:针对本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构建了以完成办税员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申报表的填制与申报,企业涉税业务核算财务处理等为主要内容,以突出对学生操作技能及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2、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及任务要求,采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分组讨论等方法完成。

3、教学手段: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有:税法背景资料,税收政策法规,税法的改革与发展,学科前沿动态,习题库,主要税种纳税申报表及填写说明,真实案例及其分析,开业税务流程flash动画短片,网上模拟报税操作。

硬件环境方面,建有三个erp实验室,配有价值80多万元的150台电脑,能完全满足学生上机操作的需要。

七、师资队伍建设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建设,逐步培养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梯队结构合理、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书育人,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师队伍,双师特色明显。

课程组10名成员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占30%;其中:硕士1人;社会认知度:有2名教师被山西省商务厅聘为“山西省市场运行调控专家库专家”;有1名教师担任山西大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参与过多家公司的年报审计;有1名教师担任山西和信达税务师事务所注册税务师,参与所得税的年终汇算清缴纳税申报审核鉴证工作。

课程组的外聘人员,均为本行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业,在本行业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篇三:《纳税》说课稿《纳税》说课稿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8页及第102页〈〈纳税〉〉的内容。

2、教材分析纳税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是本节课教学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力目标: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常见税种。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1、采用情境创设法,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由“静态”演变成“动态”效果。

3、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法,师生之间的愉快交流令学生体会到教师跟学生是一种平等关系,互相尊重的关系,更是他们学习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在教学中兼用愉快教学法,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