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经济学计算题讲解学习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

第一章1.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答:1.科学性和客观性要求经济学超脱和排除一切价值判断,就经济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客观的描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中立”原则。
价值中立原则在经济学中的运用,是将经济学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的任务是如何客观地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它需要保持“价值中立”原则;而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怎样按人们意图改善经济运行状况,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原则。
尽管经济学主要是一门实证科学,但它依然需要价值判断。
当西方经济学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立经济学体系时,他们很快就发现,经济学面临着一个在自然科学中通常不会遇到的问题,即人们对各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对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问题,往往会做出好坏或应该与否的判断,即价值判断。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2.经济稀缺性是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经济问题。
西方经济学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在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
这里所谓的稀缺不是指这种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或者是可以耗尽的,也不是指这种资源的绝对量是稀少的,而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与人类需要相比,其供给量总是不足的。
所以任何经济社会都会面临着一个选择问题,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去,以便产生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
这是稀缺资源配置和合理和优化配置问题。
西方经济学主要研究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运用;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还是仍然没变。
西方经济学第2章(微观第2章)

西方经济学第2章(微观第2章)一.问答题利用图形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厂商的销售收入=商品的价格×销售量,即TR=P·Q。
若令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入又可以改写为TR=P·Q d.由此可以分析在不同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条件下,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影响,进而探讨相应的销售收入的变化。
如图2—1所示.在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d>1。
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示,较小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
则有:降价前的销售收入TR1=P1·Q1(相当于矩形O P1A 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入TR2=P2·Q2(相当于矩形O P2BQ2的面积),即TR1>TR2。
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P P D PA P1 A P1 AP1 BP2 DP2 B P2 BD O O OQ1Q2 Q1 Q2 Q1 Q2 (a)e d〉1 (b)e d〈1 (c)e d=1图2-1在图(c)中的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按中点公式计算)。
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TR1= 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O P1A Q1和矩形O P2BQ2面积相等)。
也就是说,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变化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举例时可将P1、P2、Q1、Q2换成相应数字,并计算出矩形面积比较即可。
2.利用图形说明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
答:(1)蛛网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①商品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即Q dt =f(P1-t);②商品本期的供给量决定于上一期的价格,Q st=f(P1-t);③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为本期的供求数量相等,即Q dt = Q st;④供求函数都是线性的,即供求曲线都是直线型的。
最新【西方经济学】 (计算题部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参考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部分)第一部分:均衡价格和弹性1、(形考册)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 D=14-3P Q 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价格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解:均衡价格:Q D=Q S Q D=14-3P Q S=2+6P14-3P=2+6P P=4/3需求价格弹性:E D=-dQ/dP*P/Q 因为Q D=14-3P所以:E D=-(-3)*P/Q=3P/Q因为:P=4/3 Q=10 所以:E D=0.4供给价格弹性:E S=dQ/dP*P/Q Q S=2+6P所以:E S=6*P/Q=6P/Q因为:P=4/3 Q=10 所以:E s=0.82、(教材55页)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1.2~1.5,如果该商品价格降低10%。
试求: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解:已知: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Ed=1.2 (1)Ed=1.5 (2)价格下降△P/P=10%根据价格弹性公式:Ed=-△Q/Q÷△P/P△Q/Q=-Ed×△P/P=-1.2×-0.1=0.12 (1)△Q/Q=-Ed×△P/P=-1.5×-0.1=0.15 (2)答: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为12%----15%。
3.(教材55页)已知某消费者需求收入函数为Q=2000+0.2M,式中M代表收入,Q代表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试求:(1)M为10000元、15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2)当M=10000元和15000元时的需求收入弹性。
解:已知:需求收入函数Q=2000+0.2M;△Q/DM=0.2M1=10000元;M2=15000元将M1=10000元;M2=15000元代入需求收入函数Q=2000+0.2M,求得:Q1=2000+0.2×10000=2000+2000=4000Q2=2000+0.2×15000=2000+3000=5000根据公式:EM=△Q/Q÷△M/M=△Q/△M×M/QEM1=0.2×10000/4000=0.2×2.5=0.5EM2=0.2×15000/5000=0.2×3=0.6答:当M为10000元和15000元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分别为4000和5000;当M为10000元和15000元时需求弹性分别为0.5和0.6。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

《西方经济学》课程典型考点解析(2)典型考点1:消费者行为理论(一)考点扫描该考点是考查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包括的知识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
(二)真题链接[1](2007-7)某消费者有120元,当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时,各种不同数量的X和Y商品的边际效用如下表:该消费者在购买几单位X商品和几单位Y商品时,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2](2007-1)用图形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三)考点解析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决定需求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在下一章里将要学习决定供给的生产者行为理论。
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公式);无差异曲线及其特征,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点等知识点。
总效用是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而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这是我们首次接触“边际”这个专业术语,一定要认真体会、把握。
边际效用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效用理论分为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其中基数效用论要求掌握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x x Y Y P Q P Q M ⨯+⨯= (1)X Y MU MU m X YMU P P == (2) 式(1)是限制条件,说明收入M 是既定的;式(2)是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每一单位货币不论用于购买X 商品,还是购买Y 商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结合(2007-7)试题和参考答案来理解。
序数效用论中要求掌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曲线。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结合(2007-1)试题与参考答案来理解。
把无差异曲线I 1、I 2、I 3与消费可能线AB 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E ,在这个切点E 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总结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1)Q d=50-5P Q s=-10+5PQ d=Q s,有50-5P=-10+5PP e=6Q e=50-5×6=202. 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和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3X1X错误!,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各是多少?每年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解答:根据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错误!=错误!整理得X2=错误!X1(1)预算约束条件20X1+30X2=540,得20X1+30·错误!X1=540解得X错误!=9X错误!=12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X1=9,X2=12将以上最优的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3X错误!(X错误!)2=3×9×122=3 8883。
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2-0.5K2,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1)写出在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 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函数。
(2)分别计算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各自达到最大值时的厂商的劳动投入量。
(3)什么时候AP L=MP L?它的值又是多少?解答:(1)由生产函数Q=2KL-0。
5L2-0。
5K2,且K=10,可得短期生产函数为Q=20L-0。
5L2-0.5×102=20L-0.5L2-50TP L=20L-0.5L2-50AP L=错误!=20-0。
5L-错误!MP L=错误!=20-L(2)关于总产量的最大值:令错误!=0,即错误!=20-L=0解得L=20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20时,劳动的总产量TPL达到极大值.关于平均产量的最大值:令错误! =0,即错误! =-0.5+50L -2=0解得 L =10(已舍去负值)所以,当劳动投入量L =10时,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 达到极大值。
1西方经济学(本)-试题讲解学习

1西方经济学(本)-试题讲解学习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正确的涂“A“,选错误的涂”B“)1. 当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时,降低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
2. 生产函数表现投入品价值与产出品价值的数量关系。
3. 当需求和供给都增加时,商品的均衡价格将提高。
4. 当X、Y为任意两种商品,帕累托最优可表示为MUx / MUy = Px / Py = MCy / MCx。
5. 卖方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为VMP = W。
6.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的区别主要在于所用要素是否向市场购买。
7. 国民收入包括存量和流量两部分。
8. 当物价上涨时,LM曲线会向右下方移动。
9. 是否坚持市场出清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在基本假设方面的明显分歧之一。
10.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从总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1.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说明A. 边际成本递增B. 边际替代率递减C.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D. 机会成本递减12. 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佳时,必然有:A. 总产量达到最大B. 边际产量达到最高C. 平均产量大于或等于边际产量D.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13. 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不同的特点之一是:A. 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B. 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C. 企业进出这一市场是自由的D. 当MC=MR时利润达到最大14. 在生产者均衡点上A. MRTSLX = PL / PXB. MPL / PL = MPX / PXC. 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D. 当MC = MR时利润达到最大15. 当某商品的价格从5元降至4元时,该商品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需求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单位弹性D. 不能确定16. 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时,下述哪条曲线必然向右上方移动A. 预算线B. 无差异曲线C. 成本曲线D. 供给曲线17. 在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厂商的经济利润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确定18.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A. 商品价格的比率B. 要素价格的比率C. 边际替代率D. 收入水平19. 边际成本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A. 平均成本的变化B. 总可变成本对产量的导数C. 要素价格D. 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化20. 如果需求曲线是一直线(线性函数),那么这一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A. 等于1B. 是一常数C. 随需求量增大而增大D. 随需求量增大而减少21. 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行业)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A. 前者与后者重合B. 前者比后者陡峭C. 前者比后者平坦D. 无法确定22. 下列哪一项不是进入一个垄断行业的壁垒A. 垄断利润B. 立法C. 专利权D. 资源控制23. 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家短期均衡以为着A. P=最小ACB. P=MCC. 不存在经济利润D. 不存在经济亏损24. 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1/4,这以为着消费者愿意放弃几个单位X可获得1单位YA. 5B. 1D. 425. 如消费者的偏好序如下:A组合比B组合好;C组合比A组合好;B组合和C组合一样好,这个消费者的偏好序A. 违反了完备性定理B. 违反了反身性定理C. 违反了传递性定理D. 没有违反任何定理26. 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总需求A. 税收B. 政府支出C. 净出口D. 投资27. 财政政策的实际作用往往比简单乘数所表示的要小,这主要是因为简单乘数A. 没有考虑时间因素B. 没有考虑国际市场因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C. 没有考虑货币和价格因素D. 没有考虑货币政策的作用28.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使A. 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B. IS曲线向左上方移动C. A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D. 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29. 根据凯恩斯理论,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A. 货币需求B.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C. 储蓄D. 储蓄与投资30. 边际储蓄倾向若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B. 0.75C. 1.0D. 1.2531. 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乘数的重要性依赖于A. 投资函数的斜率B. 实际利率C. 实际货币供给的增加D. 消费函数的斜率32. 根据简单凯恩斯模型,货币需求取决于A. 实际收入和实际利率B. 名义收入和实际利率C. 名义收入和名义利率D. 实际收入和名义利率33.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债券A. 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将会增加B. 货币供给会增加一个相同的量C. 货币的需求就会下降D. 利息率将会上升34. 在下述哪种情况下,挤出效应比较大A. 非充分就业B. 存在货币的流动性陷阱C. 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度较大D. 现金持有率较低35.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支出乘数与下述哪一项无关A. 平均消费倾向B. 税率C. 投资对利息率的敏感度D. 边际消费倾向36. 工资上涨引起的通货膨胀也称为通货膨胀。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集中练习第一章简答或计算1.试论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并简单举例。
2.下列事件对产品X 的需求会产生什么影响?(1)产品X 变得更为流行(2)产品X 的替代品Y 的价格下降(3)预计居民收入上升(4)预计人口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3.用一条需求曲线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5 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4.降价是市场上常见的促销方式,但为什么餐饮业可以降价促销,而中小学教科书不用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
同时假设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3Q=10,当P=1 时,若企业想扩大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策略?5.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d=10-2P,供给函数为:Qs=-2+2P。
求(1)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与供给价格弹性系数。
(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 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 元的定量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了多少?6.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炭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为0.5,需求弹性约为1.5,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是40 元/吨,1200 吨/星期。
第2 页共3 页edited by Li An 20121026(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若需求增加600 吨,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3)在第二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缺口?7.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Ep=1.3,需求收入弹性Em=2.2.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量的影响;(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量的影响。
第二章简答或计算1.根据基数效用论中关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MU1/P1 不等于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什么?(2)如果MUi/Pi 不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则消费者该如何调整该种商品i 的消费数量,为什么?2.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导致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西方经济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习题集2.1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是经济学的基础假设?(C)A.个人可以做出决策 B.个人所做的决策能够被推测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理性人或经济人2.2一、单项选择题1. 学校南门附近的海怡学府是远洋地产的一个低端楼盘,据此判断下列哪项构成了对海怡学府房子的需求?(C)A.小明不是很有钱,但他每天从海怡学府经过时都会看一眼B.小王是个富豪,他想买个海景房C.小李在附近的中医院上班,他很想买海怡学府的房子D.以上都不是2. 据说,纽约的汽车需求数量较低,是因为那里的公共交通很方便,但是停车却是许多车主的噩梦。
据此,在分析纽约汽车的需求时,那里的公共交通很方便是属于哪项影响因素?(B)A.价格 B.替代品 C.互补品 D.政策3. 在上题中,不好停车对纽约汽车需求的影响是基于哪项因素?(C)A.价格 B.替代品 C.互补品 D.政策4. 春节回家,发现在大年初二那一天,我们村前面的那条街道竟然堵车了。
据调查,我们村及周围村一些农民外出开小饭馆,一些人挣了钱就买了车开回老家,还有一些没挣什么钱,但碍于面子也借钱买了小轿车。
据此,我们家乡汽车需求增加是基于哪些因素?(C)A.收入和价格 B.价格和替代品 C.收入和偏好 D.互补品和政策5. 在北京,我的导师取得驾照后,想买一辆汽车,但始终没摇上号,据他介绍摇上号的概率和中彩票的概率差不多。
从中可以看出哪项因素影响了对汽车的需求?(C)A.收入 B.替代品 C.互补品 D.政策6. 同学们分析一下,北京的限号政策对汽车的需求有什么影响?(B)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7. 汽油价格上涨后,对大型汽车的需求减少,这是基于哪项因素?(C)A.收入 B.价格 C.互补品 D.替代品8. 汽油价格上涨后,小型汽车被开发出来,对大型汽车的需求减少,这是基于哪项因素?(D)A.收入 B.价格 C.互补品 D.替代品9. 黄油价格的变动将影响对人造黄油的();但它不影响对黄油的(),而只影响对黄油的()。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部分解析

西⽅经济学试题及部分解析期末考试题型及分值⼀、计算题4个,24分;⼆、单选题10个,10分;三、辨析题4个,12分;四、简答题3个,24分;五、论述题1个,15分;六、案例题1个,15分。
马⼯程《西⽅经济学》(宏观部分)习题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单项选择题1.国内⽣产总值是()的市场价值总和。
A.⼀定时期内⼀国(地区)境内⽣产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B.⼀定时期内⼀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最终产品与服务C.⼀定时期内⼀国(地区)境内⽣产的所有产品与服务D.⼀定时期内⼀国(地区)境内交换的所有产品与服务2.名义GDP与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
A.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实际GDP则没有B.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名义GDP则没有C.名义GDP更适合⽐较若⼲年的产出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3.如果⼀国(或地区)的国民⽣产总值⼩于国内⽣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外国公民从本国取得的收⼊。
A.⼤于B.⼩于C.等于D.可能⼤于也可能⼤于4.在⼀个四部门经济中,GDP等于()。
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进⼝B.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C.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D.⼯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5.政府向公务员⽀付的⼯资属于()A.消费B.投资C.政府购买D.转移⽀付6.个⼈收⼊3000元,个⼈所得税150元,个⼈消费2000元,个⼈储蓄850元。
则个⼈可⽀配收⼊()元元元元7.下列关于GDP平减指数与消费价格指数CPI,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或政府购买的产品价格上升将反映在CPI上B.在美国销售的中国制造的电视机价格上升会影响美国的GDP平减指数衡量⼀国⽣产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平减指数和CPI都可以作为衡量经济中价格⽔平变化的指标8.假设2017年为当年,CPI为120,上⼀年即2016年的CPI为100,则2017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 % %9.失业率是指()A.失业⼈数占劳动⼒总数的百分⽐B.失业⼈数占整个国家⼈⼝数的百分⽐C.失业⼈数占就业⼈⼝数的百分⽐D.失业⼈数占劳动⼒资源的百分⽐⼆、多项选择题1.国内⽣产总值的含义有()A.是市场价值的概念B.测度的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C.是⼀定时期内⽣产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D.是⼀定时期内实际销售的最终产品与服务的价值E.计算的是流量⽽不是存量2.国民收⼊核算体系包括的总量指标有()A.国内⽣产总值B.国民⽣产总值C.国民⽣产净值D.国民收⼊E.个⼈收⼊3.国民收⼊核算⽅法有()A.⽣产法B.收⼊法C.部门法D.⽀出法E.增值法4.衡量价格⽔平的主要指标有()平减指数平减指数 C.宏观经济指数D.消费价格指数E.国民收⼊指数5.按照西⽅经济学的传统分类,失业分为()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季节性失业D.周期性失业E.区域性失业三、问答题1.下列各项是否计⼊GDP为什么(1)政府转移⽀付;(2)购买⼀辆旧车;(3)购买普通股票;(4)政府公债利息;(5)公司债券利息答案要点:(1)不计⼊。
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计算题

《西方经济学》专科复习题——计算题1、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
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
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解:(1)会计成本是55万元,机会成本为:2万元+2.5(50万元×5%)万元=6.5万元(2分)(2)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60万元-55万元-6.5万元=—1.5万元。
或者用: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5万元(60-55)-6.5万元=-1.5万元。
(2分)(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元),说明下海不明智。
(1分)2、设实际储蓄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根据哈罗德模型计算: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最适宜的储蓄率。
解:(1)实际增长率G=S/C=0.4/3=13.3% (2)有保证的增长率GW=Sd/Cr=0.5/4=12.5% (3)最适宜的储蓄率S 0=Gn ·Cr=8%×4=32%(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3、某种化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如果其价格下降25%需求量会增加多少?假设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为2000瓶,降价后需求量应该为多少?总收益有何变化?解:(1)已知Ed=2,△P/P=25%,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PP QQ //∆∆需求量会增加:△Q/Q=Ed ·△P/P=2×25%=50% (2)降价前的总收益TR 1=2×2000=4000元 降价后的总收益TR 2=2×(1-25%)×3000=4500元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该商品降价后总收益增加了:4500-4000=500元。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思考与练习解答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版)》思考与练习解答导论一、简答论述题1.西方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行为。
具体而言,微观教学研究单个的居民户如何做出消费和劳动供给决策,研究单个的厂商如何做出产品供给和要素需求决策。
与此相对应,宏观经济学研究一个经济体的总体消费、总的就业、总的供给。
在上述基础上,微观经济学研究某一类商品的供求均衡与价格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一个经济体所有商品与服务的总供求、总产量和一般物价。
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宏观经济学的结论是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来的。
2.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案要点:西方经济学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
3.西方经济学一般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要点:一般方法论包括演绎推理、方法论个人主义、理性原理假设和求解均衡,这些属于根本性的方法,是基础层面的,是目前所谓主流经济学都要遵循的一种研究范式,是一种原理。
而具体研究方法则是用来实现上述研究方式的工具,研究者会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而从各种研究工具中选择合适的工具。
一个理论有没有采用上述一般方法论决定了这个理论是不是经济学,而上述各种具体研究方法则不具有这个性质。
4.什么是方法论个人主义?它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是怎样体现的?它的局限性是什么?答案要点:方法论个人主义是经济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思路,不是鼓励个人主义行为。
方法论个人主义相信,不管是哪个层面的总体经济结果,都是由经济体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决策带来的。
简单来说,它认为总体是个体的加总。
因此,不管是研究一个市场或是一个行业,还是研究总体经济,都需要从分析单个经济决策者如居民户和厂商等的选择行为着手展开研究,由此推断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经济后果。
例如,西方经济学研究商品的需求时,它会讨论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是如何在价格与收入约束下选择各个商品的消费需求,然后由此推知所有的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习题二演示教学

《西方经济学》习题二一、单项选择题1. 均衡价格随着()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C. 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D. 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2. 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的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A. 毫无弹性B. 具有单位弹性C. 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D. 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3. 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准确地说在这个过程中()A.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B. 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C.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 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4. 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A. 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大点B. 边际效用为零C. 边际效用为正D. 边际效用为负5.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A. 实际所得B. 主观感受C. 没有购买的部分D. 消费剩余部分大于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比,为使成本最小,该厂商应该()6. 如果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A. 同时增加资本和劳动B. 同时减少资本和劳动C. 减少资本,增加劳动D. 增加资本,减少劳动7. 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外移动表明()A. 成本增加了B.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提高了C. 产量提高了D. 生产要素的价格按不同比例提高了8. 使用自有资金也应计算利息收入,这种利息从成本角度看是()A. 固定成本B. 隐性成本C. 可变成本D. 显性成本9. 已知产量为500单位时,平均成本是2元,产量增加到55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2.50元,在这个产量变化范围内,边际成本()A.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B.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C.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小于平均成本D. 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并在数值上大于平均成本10.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A. 广告促销B. 降价促销C. 涨价盈利D. 降低成本11. 无论是在竞争性市场还是在垄断市场当中,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厂商将扩大其产出水平。
西方经济学串讲计算题例题

例 4:STC=0.04 Q3 -0.8 Q2 +10Q+5 求最小的 AVC(平均可变成本), 即求一阶导数=0 TC=TFC+TVC TVC=0.04 Q3 -0.8 Q 2 +10Q
② 若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 P=5,现行的工资率 rL =10,企业应雇佣多少工人? 解:① 用生产函数可以求得厂商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A PL =(10L-3 LL )/L=10-3L
①
M PL = 10-6L
②
当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即 A PL = M PL 时,决定最低的劳动投入量:将①②代入
→ MU X MU Y
x 2y 2
=2 1
1
1 _
x2y 2
=
px 5
②
2
内部资料,翻版必究
① ②联系 MU X = px MU y 5
px .x+5y=300
→x= 150 px
第三章
例 4:已知厂商的生产函数为 Y=10L-3 L2 , 其中 L 为雇佣工人数
求① 厂商限定劳动投入量的合理区域?
第二章
消费者均衡条件: mU1 = p1 mU 2 P2
p1x1 p2 x2 =m
例 2. 收入 m=540 元 p1 =20 元
p2 =30 元 U=3 x1x22
求 x1 =? x2 =?
总效应 U=?
解: 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
mU1 = p1 mU 2 p2
20 x1 30x2 =540
解:π =πe +h YT _ Y f
西方经济学(王杨)课后练习计算题答案

第二章四、计算题1、(1)E d=(dQ/dP) *(P0/Q0)= -b*(P0/(a-b*P0)),该值绝对值处理,值取正;(2)已知:a=3,b=1.5,E d= b*(P0/(a-b*P0)) =1.5,又:Q=a-bP,故:P0= Q0=1.22、(1) 已知:Q d=60-2P ,Q s=-30+3P故:P0=18, Q0=24对应需求函数E d=(dQ/dP) *(P0/Q0)=-2*(18/24)=-1.5(取绝对值),对应供给函数E s=(dQ/dP) *(P0/Q0)=3*(18/24)=2.25(2)结合教材P35图2.23S0曲线:Q s=-30+3P;D曲线:Q d=60-2P。
则点E坐标(P0,Q0)=(18,24)设S1曲线Q s=a+3P(由S0平移),则点A坐标(P1,Q1)=((60-a)/5),36+2a/5);将Q1值代入S0曲线,计算点C坐标(P2,Q1)=(22+2a/15, 36+2a/5)由P1-P2=5,得a=-45,P1=21,P2=16,故Q1=18,政府税收18*5=90,生产者、消费者各自承担18*2=36,18*3=543、(1) Q A=50,Q B=100得P A=150,P B=250,又Q A=200- P A,Q B=600-2 P BA厂商E d=(dQ/dP) *(P A/Q A)= -1*3= -3,(该值绝对值处理)B厂商E d=(dQ/dP) *(P B/Q B)= -2*2.5= -5(该值绝对值处理)(2) Q B=160,得P B=220;⊿P B= -30;Q A=40,得P A=160;⊿P A=10;所以E AB=(⊿Q A/ Q A)/( ⊿P B/ P B)= (-10/-30)*(250/50)=5/3(3) B厂商E d= -2.5,可以降价促销。
第三章四、计算题1、U=√(xy),MUx=0.5√(y/x),MUy=0.5√(x/y);由均衡条件:MUx/Px= MUy/Py;且xPx+yPy=I因为Px=1,Py=2,I=100故:x=50,y=252、均衡条件MRSxy=⊿y/⊿x=Px/Py⊿y=-6(取绝对值处理), ⊿x=3,Px/Py=5/8即MRSxy> Px/Py,故增加对x的购买。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计算题

第二章 需求、供应和均衡价格1、假定在某市场上A 、B 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A 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80-2QA ,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为PB=100-QB,两厂商目前的销售量分别为 QA1=20, QB1=40,求:〔1〕B 厂商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2〕如果B 厂商降价后,B 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2=60,同时使竞争对手A 厂商的销售量减少为QA2=10,那么A 厂商对B 厂商的需求穿插价格弹性系数为多少?解答:〔1〕根据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B1=40时,PB1=60再根据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公式: 计算可得:eBd=-〔-1〕×1.5=1.5故当QB1=40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5。
〔2〕根据B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B2=60时,PB2=40根据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知,当QA1=20时,PA1=40; QA2=10时,PA2=60再根据需求的穿插价格弹性公式: 计算可得: eABd=(-10×100)/(-20×30)=5/32、需求函数Qd=14-3P ,供应函数Qs=2+6P ,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应价格弹性。
解答:由供求均衡Qs=Qd 得14-3P=2+6P P=4/3 Q=10所以 3、某商品的价格由24元上升到30元后,需求量相应减少10%,问该商品的需求弧弹性是多少?该商品价格变化对总收益有何影响?解答:ed 小于1,商品价格与总收益成正方向变动。
4、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 与收入M 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答:由以知条件M=100 Q2 ,可得Q =于是有:112100Q M dd=0lim d P Q P dQ P e P Q dP Q∆→∆=-•=-•∆12012lim A B B d P B A A Q P P e P Q Q ∆→∆+=•∆+3/430.410d dQ P e dP Q =-•=⨯=3/460.810s dQ P e dP Q =•=⨯=212121210.9302490.9302419d Q Q p p Q Qe Q Q p p Q Q ----=-÷=-÷=++++进一步,可得: 111100)21002Q m M M Q d e d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Q2(其中a>0 为常数)时,那么无论收入M 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5、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 。
西方经济学消费税计算题

西方经济学消费税计算题摘要:一、西方经济学消费税的概念和影响二、消费税的计算方法和例子三、消费税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四、消费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正文:西方经济学中,消费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形式,其征收对象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服务时所支付的税费。
消费税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通过一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消费税的征收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消费税的征收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而减少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消费税的征收也会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生产者需要考虑到消费税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价格和销售量之间取得平衡,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在西方经济学中,消费税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通过一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例如,假设某一商品的价格为100 元,消费税的税率为10%,则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需要支付110 元的价格。
在这个例子中,消费税为10 元。
消费税的征收会对需求和供给产生影响。
消费税的征收会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成本,从而减少消费者的需求。
在供给方面,消费税的征收也会影响生产者的生产和销售行为。
生产者需要考虑到消费税对产品价格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价格和销售量之间取得平衡,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消费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也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消费税的征收可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消费税的征收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从而降低生产者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消费税的征收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通过消费税的征收来促进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
总之,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税是一种常见的税收形式,其征收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消费税的计算通常是基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通过一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计算题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 D =14-3P Q S =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
(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是Qd=20-3P ,Qs=2+3P ,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
若厂家要扩大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答:当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即Qd = Qs也就是:14-3P = 2+6P解得: P = 4/3在价格为P= 4/3时, Qd =10,因为Qd=14-3P ,所以3-=dPdQ 所以需求价格弹性4.0)103/43(=⨯--=⨯-=Q P dP dQ Ed 在价格为P=4/3时,Qs =10因为Qs=2+6P ,所以6=dPdQ 所以供给价格弹性8.0103/46=⨯=⨯=Q P dP dQ Es2、若消费者李某消费X 和Y 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 2Y 2,李某收入为600元,X 和Y 的价格分别为Px =4元,PY=10元,求:(1)李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 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则李某将消费X 和Y 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李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李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 ,则李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由效用函数U= U=X 2Y 2,可得MUx= 2XY 2,MU Y = 2X 2Y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Ux / MU Y =2 XY2/ 2X2Y =Y/XP X /P Y = 4/10 所以 Y/X = 4/10 得到2X=5Y由李某收入为600元,得到600 = 4·X+10·Y可得 X=75 Y=30即李某消费75单位X 和30单位Y 时,达到消费者均衡。
(2)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意味着商品X 的价格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随之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 = 2/10 600=2·X+10·Y可得 X=150 Y=30李某将消费150单位X ,30单位Y 。
(3)李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Y/X = 2/10 500 = 2×X+10×Y可得 X= 125 Y = 25比较一下张某参加工会前后的效用。
参加工会前:U= U=X2Y2 = 752×302=5062500参加工会后:U= U=X2Y2 = 1252×252=9765625可见,参加工会以后所获得的总数效用较大,所以李某应加入工会。
3、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
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P X=2,P 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解: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dY/dX = MRS = P X/P Y所以 -(-20/Y)= 2/5 Y = 50根据收入I= Px×X+ P Y×Y,可以得出270= 2×X + 5×50 X=10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
4、已知生产函数Q=LK,当Q=400时,Pl=4,Pk=1,求:(1)厂商最佳生产要素组合是资本和劳动的数量是多少?(2)最小成本是多少?(1)因为Q=LK,所以M P K =L; M P L =K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 P K/ M P L=P K/P L将Q=400,P L=4;P K=1代入M P K/ M P L=P K/P L可得:K=4L和400=KL所以:L=10,K=40(2)最小成本=4·10+1·40=805、某钢铁厂的生产函数为Q=5LK,其中Q为该厂的产量,L为该厂每期使用的劳动数量,K为该厂每期使用的资本数量。
如果每单位资本和劳动力的价格分别为2元和1元,那么每期生产40单位的产品,该如何组织生产?解:由该厂的生产函数Q=5LK可得MPl= 5K ; MPk= 5L按照厂商组合生产的最优要素组合可得出5K/5L=1/2 (1)又由厂商每期生产40单位产品的条件可知40=5LK (2)由(1)(2)可求出K=2,L=4即生产者应该购买资本2个单位,购买劳动力4个单位,进行生产。
6、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20+240Q-20Q2+Q3,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时315元,试问:(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及图形。
解:(1)因为STC=20+240Q-20Q2+Q3所以MC=240-40Q+3Q2MR=315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 240-40Q+3Q2=3153Q 2-40Q -75=0(3Q +5)(Q -15) =0 得Q=15把P=315,Q=15代入利润=TR -TC 公式中求得:利润=TR -TC=PQ -(20+240Q -20Q 2+3Q 3)=315×15-(20+240×15-20×152+153)=4725-3545=2230(2)不变成本SFC =20可变成本SVC =240Q -20Q 2+Q 3自己加图7、已知I=20+0.15Y ,C=40+0.65Y , G=60。
试求:(1)边际消费倾向及边际储蓄倾向各为多少?(2)Y ,C ,I 的均衡值。
解:由C=40+0.65y 得边际消费倾向MPC=b=0.65因为MPC+MPS=1,所以边际储蓄=1-MPC=1-0.63=0.3511060015.02015.02043060065.04065.0406006015.02065.040=⨯+=+==⨯+=+==++++=++=Y I Y C Y Y Y G I C Y (3)115110.650.15I K b d ===----8、设有如下简单经济模型:C=80+0.75Yd ,Yd=Y-T ,T=-20+0.2Y ,I=50+0.1Y ,G=200,试求:收入、消费、投资与税收的均衡值及综合乘数。
答:由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可知,均衡时有:0.3Y=345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150Y =1150时有:G I C Y ++=0201.00557.008d ++++=Y Y T Y Y d -=)2Y .020(Y +--=208Y .0+=0201.005)208Y .0(57.008+++++=Y Y )208Y .0(75.080++=d Y C 75.080+=9、假定:某国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为500亿元。
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9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9,边际税收倾向为0.2的情况下。
试求:(1)乘数是多少 (2)国民收入增加400亿元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应增加多少?已知:y=500, y ’ =900,b=0.9,t=0.2K G 57.3)2.01(9.011)1(11=--=--=t b △G =△Y G /K G =(900-500)/3.57=400/3.57=112亿元10、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 ,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函数T=0.2Y 。
试求:(1)均衡的收入水平及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
(2)若政府购买G 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收入为多少?解:(1)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Y=C+I+GY=100+0.9(Y-T )+300+160=2000K 2 7/25)2.01(9.011=--= =G K K 17/25=K T 14/45)2.01(9.01=---=b (2)政府购买增加△G=300-160=140,投资乘数K=25/7增加的国民收入Y=K ·△G=(25/7)·140=500新的均衡收入为2000+500=250011、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5(按两部门计算Kg 和Kt ),政府同时增加20万元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
试求:(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2)税收乘数K T(3)ΔG 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210=(4)ΔT 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解:(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 G ,、67.685.0111111=-=-=-=MPC b K G (2)税收乘数K T ; 67.585.0185.01-=--=--=b b K T (3)△G 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万元),所以:因为4.1332067.6=⨯=∆=∆∆∆=G K Y GY K G G (4)△T 为-20万元时的国民收入增长额: (万元),所以:因为4.113)20(67.5=-⨯-=∆=∆∆∆=T K Y T Y K T T 12.某公司对其产品与消费者收入的关系估计如下:Q =2000+0.2M ,Q 为需求数量,M 为平均家庭收入,请分别求出M =5 000元、15 000元,30 000元的收入弹性。
解: 已知:Q =2000+0.2M ,M 分别为5000元,15000元,30000元 根据公式:d M ddQ M E dM Q = 因为:0.2d dQ dM= 当M =5 000元时:300050002.02000=⨯+=QM =15 000元时:5000150002.02000=⨯+=QM =30 000元时:8000300002.02000=⨯+=Q分别代入:33.0300050002.01=⨯=M E 2150000.20.65000M E =⨯= 75.08000300002.03=⨯=M E 答:M =5000元,15000元,30000元的收入弹性分别为:0.33、0.6、0.75。
13.某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 +3Q =10,求P =1时的需求弹性。
若厂家要扩大 销售收入,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策略? 解:因为:QP dP dQ E d -= 式中:3131310,103-=-==+dP dQ P Q Q P 当P=1代入求得Q=391)3131(=⨯--=-=Q P dP dQ E d 当P=1时的需求弹性为1/9<1,属缺乏弹性,厂家要扩大 销售收入应采取提价的策略。
14.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 2+20Q +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 ,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因为:TR=P ×Q=[140-Q] ×Q=140Q -Q 2 ;TC=5Q 2+20Q+1000 所以:1402dTU MR Q dQ ==- ; 1420dTC MC Q dQ==+(应该为10Q+20) 利润最大化条件为:MR=MC : 140-2Q = 10Q +20解得: Q=10代入:Q =140-P ,解得:P=130(2)最大利润=TR -TC=(140Q -Q 2)- (5Q 2+20Q+1000)= (140×102)-(5×102+20×10+1000)=-400(3)因为经济利润-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