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层析和薄层层析试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2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2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移动更快),从而将混合物分开,并且可根据产生的不同比移值Rf来
定性的鉴别化合物。
Rf =
溶质的最高浓度中心至原点中心距离(L1) 展开剂前沿至原点中心距离(L0) L1
L0
本柱层析实验用中性氧化铝为吸附剂,95%乙醇为 洗脱剂。最初吸附剂将荧光黄和碱性湖蓝 BB混合物中
各组分先吸附到其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溶剂流
mg碱性湖蓝BB的95%乙醇溶液。
实验装置
薄层色谱 柱层析
实验步骤
点样
----薄层色谱
1.分别在距一端1 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横线作为起始线。
2.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插入样品溶液中,在一块板的起点上点1% 的偶氮苯的甲苯溶液和1%的苏丹Ⅲ甲苯溶液两个样点,样点间相 距1~1.5 cm。
3.如果样点的颜色较浅,可重复点样,重复点样前必须待前次样点 干燥后进行。样点直径不应超过2 mm。
1~1.5cm
1cm

展开
1.展开用9:1(体积比)的甲苯一乙酸乙酯为展开剂。 2.瓶的内壁贴一张高5 cm,环绕周长约4/5的滤纸,下面浸入展开 剂中,以使容器内被展开剂蒸气饱和。 3.待样点干燥后,小心放入已加入展开剂的250 mL广口瓶中进行 展开。点样一端应浸入展开剂0.5 cm。 L1
L0
4.盖好瓶塞,观察展开剂前沿上升至离板的上端1 cm处取出,尽 快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晾干后观察分离的情 况,比较二者Rf值的大小。
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和脱附的过程,由于各组 分被吸附的程度不同,吸附强的组分移动得慢留在柱
的上端,吸附弱的组分移动得快在柱的下端,从而达
到分离的目的。
实验药品
薄层色谱:
1%偶氮苯的甲苯溶液,1%苏丹Ⅲ的甲苯溶液,硅胶板, 体积比9:1的甲苯一乙酸乙酯。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层析法是通过分离混合物组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柱层析和薄层层析两种。

本文将介绍它们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实验柱层析原理实验柱层析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基于混合物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相互分配的差异进行分离。

实验柱层析一般采用正交试验法,即通过改变柱填料、流动相、流速和溶质质量浓度等参数,以缩小响应面,得到最佳分离条件。

步骤1.选择合适的柱径和柱高,并选用合适的柱填料。

2.准备流动相,并过滤除杂质。

将柱填料与流动相充分浸泡,使柱填料达到平衡状态。

3.将混合物加到柱顶,并开始淋洗。

此时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交替分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解,同时前进,终于分离。

4.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样品组分并计算出分离效果和纯度。

应用实验柱层析作为一种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学、生物学等领域。

常见的应用包括:1.分离蛋白质、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

2.对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定量分析。

3.分离和提取天然产物和药物。

薄层层析原理薄层层析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的分离方法,其原理与柱层析类似,只是采用了薄层硅胶或氧化铝等作为固定相,可直接对液态和固态样品进行分离。

步骤1.准备薄层柱。

2.准备固定相毛细管与混合样品。

3.在薄层柱上涂上一层液态固定相,然后将其晾干。

4.将样品分别点于薄层柱的一端,放入发展槽中,加入足量发展剂。

5.等到液面距离薄层柱顶端约0.5cm时取出,划线,停发展,晾干。

6.在笼罩于发展剂蒸汽中的小钵中烘干至静止。

应用薄层层析作为快速分离、纯化和检测生物和化学样品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应用包括:1.对合成的物质进行纯化和分离。

2.植物药的含量测定。

3.对复杂化学物质进行溶剂系统选择和定性分析。

实验柱层析和薄层层析都是常见的层析法,虽然原理类似但有各自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分离任务选择合适的方法。

薄层层析、柱层析

薄层层析、柱层析


⑵ 流动相选择 色谱分离使用的流动相又称展开剂 。 展开剂对于选定了固定相的色谱分离有重 要的影响。
在色谱分离过程中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吸附剂 和展开剂之间发生吸附-溶解分配,强极性展 开剂对极性大的有机物溶解的多,弱极性或 非极性展开剂对极性小的有机物溶解的多, 随展开剂的流过不同极性的有机物以不同的 次序形成分离带。 在氧化铝柱中,选择适当极性的展开剂能使 各种有机物按先弱后强的极性顺序形成分离 带,流出色谱柱。
柱色谱装置图
【柱色谱操作步骤】
1、装柱 用镊子取少许脱脂棉放于干净的色谱柱底部, 轻轻塞紧,关闭活塞,通过一干燥的玻璃漏 斗向柱中慢慢加入色谱柱用中性氧化铝10g, 并用橡皮塞轻轻敲打色谱柱下部,使填装紧 密,在上面加一片小圆滤纸或脱脂棉使表面 水平。用滴管沿管壁加入酒精,使酒精顺柱 体向下展开,打开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滴 /秒。
以上划分无严格界限有些名称相互交叉如亲和层析应属于一种特殊的吸附层析纸层析是一种分配层析柱层析可做各种层吸附色谱主要是以氧化铝硅胶等为吸附剂将一些物质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或展开利用不同化合物受到吸附剂的不同吸附作用和它们在溶剂中不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吸附剂上和溶液之间分布情况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⑶相对移动值 从点样原点开始到展开后的溶剂 前沿,是溶剂的移动距离,记为l0,混合物中各 组分的移动距离分别记为l1,l2,l3 …(移动值 示意图)。
在不同的展开条件下,各 化合物的移动距离不会相 同,而在同一条件下,相 对于展开剂的移动距离, 各化合物有可比较的展开 数据,称为相对移动值, 或比移值: Rf=l1/l0 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比移 值可以作为化合物的薄层 色谱特征值进行比较对照。
3.薄层色谱应用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柱层析实验,掌握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实现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具体实验目的包括: - 了解柱层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学会柱层析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 利用柱层析分析仪测定样品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 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结果分析的基本技能2. 实验原理柱层析是一种静相分离技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亲和力差异,将物质分离的过程。

该技术主要包括一系列步骤:1.装置柱层析柱:选择合适的柱层析柱,固定相填充于柱内,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分离效果。

2.选择柱层析流动相:根据被分离物质的亲和力特性,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并调节流动相的流速和压力。

3.样品进样: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样品经过前处理后,通过进样装置导入柱层析柱中。

4.分离与定量:样品通过柱层析柱时,不同组分会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来实现分离。

通过检测不同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定量分析各组分含量。

5.数据处理:根据分离得到的峰面积和所选的标准样品进行定量计算并分析结果。

3.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柱层析系统的硬件设备是否正常,检查柱子的流动性,并检查流动相是否满足实验要求。

2.样品前处理:根据实验要求,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提取、浓缩和纯化等步骤。

3.准备样品溶液:将预处理后的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所需要的浓度。

4.装置柱层析柱:选择合适的柱层析柱,并保证柱层析柱内部没有气泡和杂质。

5.进行柱层析实验:将样品进样到柱层析柱中,调节流动相的流速和压力,使得样品以合适的速率通过柱层析柱。

记录不同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以便后续数据处理。

6.数据处理:根据标准样品建立标准曲线,利用样品的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进行定量计算,得到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7.结果分析:分析不同样品的柱层析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总结实验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4.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柱层析实验中,我们成功分离了混合样品中的各组分,并利用峰面积和标准曲线进行了定量分析。

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

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

实验六薄层层析及柱层析实验目的1.了解偶氮苯的光学异构反应,加深对光化学反应的理解。

2.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薄层层析分离顺、反式偶氮苯。

3.了解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初步掌握层析柱装填和洗脱的操作方法4.采用柱层析分离反式偶氮苯及靛红的混合物实验原理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

含有两个苯基分别及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

偶氮苯有毒,易燃。

偶氮苯有顺(Z)-反(E)-异构体。

反式为橙红色棱形晶体,蒸气为深红色,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水。

反式的热力学性质稳定。

当溶于乙醇的偶氮苯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时,顺式的比例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

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是很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

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在加热或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变成反式。

色谱方法是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的不同而将物质分离开。

待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强度不同,及流动相一起移动的速度也不同,因此被分离开。

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薄层色谱板中的固定相中的微孔结构使得溶剂在毛细管作用下能够沿着色谱板向上移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解附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最终在固定相薄层析上分离。

TLC除了用于分离外,还可以通过及已知结构的的化合物比对,鉴定少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它也是柱色谱寻求最佳展开剂的手段。

上图中红色化合物的R f等于竖直红线的长度除以竖直蓝线的长度。

柱层析也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在一根玻璃“分离柱”中进行。

管中装上适当的粉末作为国定相。

待分离或纯化物质的溶液(流动相)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吸附剂时,不同物质对溶剂和吸附剂的亲和力不同,因而被吸附的程度不同,从而以不同速度流动,使化合物得以分离。

靛红及偶氮苯在极性上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可以使用极性适中的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将二者分离。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技能;3.熟悉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不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柱层析是基于分子在固体填充柱层析柱中的分配系数不同,使得溶液中的化合物能够以不同的速率通过柱层析柱,并在柱中相互分离的一种技术。

薄层层析是将待检样品加载在薄层层析板上,通过毛细作用使得样品在薄层上上升,并在薄层上相互分离的一种技术。

实验仪器和试剂:柱层析仪、薄层层析仪、柱层析柱、薄层层析板、溶液样品、色谱柱填充物、色谱溶剂、染色剂等。

实验步骤:1.柱层析(1)将填充好色谱柱的柱层析仪放置于实验台上并连接好流动相系统;(2)用适当的色谱溶剂预洗柱层析柱;(3)将样品加入柱层析柱并开启流动相系统,实时监测溶液流出;(4)根据溶液流出的情况和实验要求,采集柱层析柱流出的不同组分。

2.薄层层析(1)准备薄层层析板,标记好起点;(2)在薄层层析板上加载待测样品,并使其干燥;(3)将薄层层析板置于薄层层析仪中,并加入适当的色谱溶剂,使其与薄层层析板产生足够的接触;(4)升级薄层层析板,使样品在薄层上上升;(5)取出薄层层析板,根据实验要求,在带有紫外光源下观察色谱斑点,并记录下色谱斑点的相对迁移距离。

实验结果:1.柱层析实验结果展示了分离出的不同组分的溶液,并标记了每个组分的相对迁移时间和相对含量;2.薄层层析实验结果展示了在薄层上分离出的样品斑点,并根据相对迁移距离判断样品的相对含量和分离效果。

实验讨论:1.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2.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若不符合预期,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3.模拟实际应用场景,讨论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在不同化合物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应用。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熟悉了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操作技能。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是分离和纯化化合物常用的技术手段,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了解薄层层析在有机化合物分离和鉴定中的应用。

3.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根据Rf值对化合物进行鉴定。

二、实验原理薄层层析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差异,通过展开剂在固定相上的流动,使各组分在薄层板上发生不同的迁移,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Rf值(比移值)是衡量化合物在薄层板上迁移距离与展开剂迁移距离的比值,用于鉴定化合物。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薄层层析板、点样器、层析缸、展开剂、显色剂、烘箱、天平等。

2. 药品:待分离的混合物、硅胶、溶剂、显色剂等。

四、实验步骤1. 薄层层析板的制备(1)称取适量硅胶,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待石膏开始固化时,再加入少许水,调成匀浆。

(2)将匀浆均匀地涂布在薄层板上,轻轻敲打使其平整。

(3)将涂布好的薄层板放入烘箱中,105℃烘烤活化0.5小时。

2. 点样(1)在薄层板下端2.0cm处,用铅笔轻轻划一条起始线,并在点样处用铅笔作一标记为原点。

(2)用点样器蘸取待分离的混合物,点于原点上,注意点样量不宜过多。

3. 展开剂的选择与准备(1)根据待分离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2)将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液面略低于薄层板下端。

4. 展开与显色(1)将点好样的薄层板放入层析缸中,密封。

(2)待展开剂上升至薄层板上端后,取出薄层板,晾干。

(3)用显色剂对薄层板进行显色,观察各化合物的斑点。

5. 结果分析(1)记录各化合物的Rf值。

(2)根据Rf值对化合物进行鉴定。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化合物的Rf值:- 化合物A:Rf = 0.5- 化合物B:Rf = 0.7- 化合物C:Rf = 0.92. 结果分析根据Rf值,可以初步判断各化合物的性质。

在本实验中,化合物A、B、C的Rf值依次增大,说明它们在薄层板上的迁移速度依次变快,可能为不同极性的化合物。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目的:了解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样品准备、修饰介质的选择、溶剂系统的优化和色谱分离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1.薄层色谱原理:薄层色谱是利用物质在其固、液相之间的分配作用而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

在底片上涂上液相,待液相挥干后,在底片上成薄层状(约为0.2mm之厚)液相,然后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它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分离和检验、药物分离和分析等领域。

2.柱色谱原理:柱色谱是把某种固体颗粒填充于管柱内部,然后加入适当的流动相使待检样品浸泡在固定颗粒中并与固相上的不同物质发生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从而实现样品的分离和纯化。

柱色谱主要应用于化合物分离、提纯和分析等领域。

实验步骤:1.薄层色谱:(1) 将样品用氯仿、乙酸乙酯等溶剂溶解。

(2) 取薄层色谱板,用细针在距离底端约0.5cm的位置上标记一个起始线,用相同距离的标记在另一侧标上终止线。

(3) 在起始线处使用毛刷将样品溶液均匀地涂在一个小片内,使样品呈现均匀的带状。

(4) 将板放在暗处让涂层彻底干燥,然后将板放入色谱槽,加入开发剂。

(5) 在开发剂移行至终止线前,拿出板晾干并进行显色。

在显色后,用各种方法对相应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和鉴别。

2.柱色谱:(1) 将柱子放入固定支架中,并用滴管加入几滴洗涤液进行洗涤,直至所有洗涤液从柱子底部滴出。

(2) 用吸管将样品溶液加入柱子中,并用滴管加入移动相。

(3) 将收集瓶放在柱子下方,并向柱子中加入移动相,使溶液垂直流过柱子,直至柱子底部没有液体时停止收集。

(4) 将收集物送入旋转蒸发器中,将其浓缩至一定程度后进行结晶或涂层。

实验结果:1.薄层色谱: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薄层色谱对于化合物分离和检验等方面的应用。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的运用了薄层色谱法来完成了对某些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别。

2.柱色谱: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了柱色谱对于化合物分离、提纯和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薄层层析、柱层析

薄层层析、柱层析

1.原理:
吸附剂被涂布在玻璃板上,形成薄薄 的平面涂层。干燥后在涂层的一端点样, 放入一个盛有少量展开剂的的有盖容器中。 展开剂接触到吸附剂涂层,借毛细作用向 上移动。经过在吸附剂和展开剂之间的多 次吸附-溶解作用,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 离成孤立的样点,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色谱条件

⑴固定相选择 柱色谱中提到的吸附剂都可以用作为薄 层色谱的固定相,分离性能及使用选择同柱 色谱的选择原则相同(各种吸附剂见柱色谱 表1)。 一般用于薄层色谱时,要求吸附剂的粒度 更小。商品吸附剂区分为色谱级(用于柱色 谱)和薄层色谱级(用于薄层色谱)。
2、进样 待酒精全部浸润氧化铝,液面刚好流至 滤纸面时,立即用滴管从层析柱管中心加入 待分离样品溶液,当此溶液流至接近滤纸面 时,立即用少量溶剂洗下管壁的有色物质, 如此连续2—3次,直至洗净为止。 3、洗脱 依次用酒精和NaOH洗脱,控制流出速度。 整个过程都应有洗脱剂覆盖吸附剂。(每一 种试剂加入前,前一种都要刚刚浸过滤纸片)

吸附色谱主要是以氧化铝、硅胶等为吸附剂, 将一些物质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面上,而 后用溶剂洗脱或展开,利用不同化合物受到 吸附剂的不同吸附作用,和它们在溶剂中不 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吸附 剂上和溶液之间分布情况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吸附色谱分离可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两种 方式。
1.原理
色谱法
(层析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 原理和应用。 2、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 层析法等。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 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 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 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 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 各组分分离。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 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柱 层 析、薄 层 层 析

柱 层 析、薄 层 层 析

柱色谱、薄层色谱一、实验目的1、了解色谱法分离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掌握柱层析、薄层层析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色谱法(Chromatography)亦称色层法、层析法等。

色谱法是分离、纯化和鉴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某一物质中的吸附或溶解性能(分配)的不同,或其亲和性的差异,使混合物的溶液流经该种物质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从而使各组分分离。

色谱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分离混合物一些结构类似、理化性质也相似的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一般应用化学方法分离很困难,但应用色谱法分离,有时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2、精制提纯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中含有少量结构类似的杂质,不易除去,可利用色谱法分离以除去杂质,得到纯品。

3、鉴定化合物在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纯粹的化合物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中都呈现一定的移动距离,称比移值(Rf值),所以利用色谱法可以鉴定化合物的纯度或确定两种性质相似的化合物是否为同一物质。

但影响比移值的因素很多,如薄层的厚度,吸附剂颗粒的大小,酸碱性,活性等级,外界温度和展开剂纯度、组成、挥发性等。

所以,要获得重现的比移值就比较困难。

为此,在测定某一试样时,最好用已知样品进行对照。

4、观察一些化学反应是否完成,可以利用薄层色谱或纸色谱观察原料色点的逐步消失,以证明反应完成与否。

吸附色谱主要是以氧化铝、硅胶等为吸附剂,将一些物质自溶液中吸附到它的表面上,而后用溶剂洗脱或展开,利用不同化合物受到吸附剂的不同吸附作用,和它们在溶剂中不同的溶解度,也就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吸附剂上和溶液之间分布情况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吸附色谱分离可采用柱色谱和薄层色谱两种方式。

柱色谱常用的有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两种。

吸附色谱常用氧化铝和硅胶为吸附剂。

分配色谱以硅胶、硅藻土和纤维素为支持剂,以吸收较大量的液体作为固定相。

柱色谱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氧化镁、碳酸钙和活性炭等。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 掌握利用柱层析分离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植物叶绿素成分和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柱层析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混合物中的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

本实验采用吸附柱层析法,利用叶绿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将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提取出来,并通过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的吸附作用,使不同成分的叶绿素在柱层析柱中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新鲜植物叶片、无水乙醇、硅胶、氧化铝、洗脱剂(如乙酸乙酯)、层析缸、毛细管、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镊子等。

2. 仪器:柱层析柱、抽滤瓶、电子天平、移液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提取叶绿素:将新鲜植物叶片剪碎,加入无水乙醇,用玻璃棒充分研磨,使叶绿素充分溶解。

过滤,收集滤液。

2. 准备柱层析柱:将硅胶或氧化铝均匀铺在柱层析柱底部,用玻璃棒轻轻压紧。

3. 加入样品:用移液器将提取的叶绿素滤液加入柱层析柱,待滤液自然流出。

4. 洗脱:在柱层析柱顶部加入适量洗脱剂,待洗脱剂自然流出。

观察并记录不同颜色成分的流出顺序。

5. 收集分离的叶绿素:将收集到的各组分分别倒入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洗涤,过滤,干燥,得到分离的叶绿素。

五、结果与分析1. 通过柱层析实验,成功分离出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观察到四种主要成分: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2. 根据实验结果,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柱层析柱中的吸附能力较强,先被洗脱出来;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吸附能力较弱,后被洗脱出来。

3. 通过观察分离得到的叶绿素,可以进一步了解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成分和结构。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柱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为今后进行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2. 柱层析是一种有效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化学、药物分析等领域。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

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薄层色谱与柱色谱实验报告引言:薄层色谱和柱色谱是常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两种色谱技术的实验比较,探讨它们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一、薄层色谱实验1. 实验原理:薄层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薄层色谱实验中,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在薄层平面上涂抹,并将其浸入流动相中,通过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准备好薄层色谱板和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

然后,将薄层色谱板放入色谱槽中,使其与流动相接触。

接下来,将混合物溶液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然后将其放入色谱槽中,使其与流动相接触。

最后,观察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薄层色谱板上的色斑,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迁移距离,并计算出它们的Rf值。

Rf值是指某一组分的迁移距离与流动相前进距离之比,是判断组分相对亲疏水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Rf值,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相对亲疏水性,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二、柱色谱实验1. 实验原理:柱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柱色谱实验中,我们将待分离的混合物通过柱装填有固定相的柱子,通过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2. 实验步骤:首先,我们准备好柱子和待分离的混合物溶液。

然后,将混合物溶液注入柱子中,使其与固定相接触。

接下来,通过流动相的加入,使混合物在柱子中进行分离。

最后,观察柱子中的色斑,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柱子中的色斑,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成分的保留时间,并计算出它们的保留因子。

保留因子是指某一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的程度,是判断组分在柱子中停留时间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保留因子,我们可以得出它们的相对亲疏水性,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

薄层层析实验报告薄层层析实验报告引言:薄层层析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薄层层析技术对某种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探讨薄层层析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薄层层析板、溶剂、混合物样品、色谱柱、显色剂等。

2. 实验步骤:a. 准备薄层层析板:将薄层层析板放入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泡20分钟。

b. 样品制备:将混合物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制备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c. 层析操作:将薄层层析板取出,用吸管或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均匀地点于薄层层析板上。

d. 开始层析:将薄层层析板放入层析槽中,加入适量的溶剂,使其浸泡至适当高度,避免溶剂液面超过样品点的位置。

e. 层析结束:当溶剂前端移动至薄层层析板上端时,取出薄层层析板,将其晾干。

f. 显色:将晾干的薄层层析板放入比色皿中,加入显色剂,使其均匀地浸泡于显色剂中。

g. 鉴定:观察显色后的薄层层析板,根据色带的位置和颜色进行鉴定。

实验结果:通过薄层层析实验,我们成功地分离了混合物样品,并获得了明确的色带。

根据色带的位置和颜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混合物中的化合物成分。

讨论:1. 薄层层析原理:薄层层析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固定相是薄层层析板上的吸附剂,而流动相则是溶剂。

在层析过程中,样品中的化合物会根据其亲疏水性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进行分配,从而实现分离。

2. 薄层层析的应用:薄层层析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它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

3.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薄层层析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a. 薄层层析板的处理:薄层层析板应事先处理好,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杂质和污染物。

b. 样品的选择和制备:样品的选择和制备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应选择适当的样品,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制备。

c. 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择应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求进行,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化薄层层析实验报告(3篇)

生化薄层层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薄层层析(TL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2. 掌握薄层层析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制备、点样、层析、显色等。

3. 学会使用比移值(Rf值)进行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薄层层析是一种利用固体吸附剂(如硅胶、氧化铝等)对混合物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TLC实验中,样品被点在薄层板上,然后置于展开剂中。

由于样品中各组分的极性不同,它们在展开剂中的迁移速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1. 仪器:薄层板、点样器、层析缸、显色剂、烘箱、显微镜等。

2. 药品:硅胶、氧化铝、展开剂、显色剂、待分离的混合物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2. 点样:用点样器将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的一端,点样点应尽量小而圆。

3. 层析:将点有样品的薄层板置于层析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使展开剂液面略高于点样线。

待展开剂到达薄层板另一端时,取出薄层板,晾干。

4. 显色: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显色剂,将显色剂喷洒在薄层板上,或将薄层板置于加热的显色剂中。

5. 观察与分析:观察薄层板上出现的色斑,测量色斑与点样线的距离,计算比移值(Rf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样品分离:根据薄层板上出现的色斑数量和位置,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各组分的种类。

2. 比移值(Rf值):比移值是样品中某一组分在展开剂中的迁移距离与展开剂前沿距离的比值。

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Rf值,可以进一步判断它们的相对极性。

3. 定量分析:通过测量样品中某一组分的峰面积或颜色深度,可以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六、实验讨论1. 展开剂的选择对样品的分离效果有很大影响。

应根据样品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2. 点样点的形状和大小对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点样点应尽量小而圆。

3. 显色剂的选择对样品的鉴定和定量分析也很重要。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薄层层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学会了使用比移值进行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

层析柱和TCL薄层分析柱层析和TLC是有机化学工作者必须下苦功夫的两项实验技术。

这两项技术掌握与否,对于提高实验的效率至关重要。

常见的例子是:在柱层析时,由于层析柱中的硅胶填料装得不均匀(没有填严实),使得柱子在淋洗过程中就因为出现太多气泡变花,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更常见的例子是:层析柱虽然装得不错,但是由于淋洗剂选择不恰当,结果导致几十毫克产品,用了几百毫升淋洗剂都还没有完全分离。

分离同样的东西,熟手可能只需要半个小时,而一个层析技术不过关的人可能半天都不能得到纯品。

由此可见,这两项技术掌握与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从而对身心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明显的作用。

柱层析关键在于柱子是否装好和淋洗剂是否选择恰当。

而淋洗剂的选择则是通过TLC确定。

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TLC的作用除了跟踪反应进程,检测试剂和原料纯度外,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为柱层析选择适当的淋洗剂。

首先谈柱层析:装柱子(添硅胶)时,有两种方法:即湿法装柱和干法装柱,二者各有优劣。

不论干法还是湿法,硅胶(固定相)的上表面一定要平整,并且硅胶(固定相)的高度一般为15cm左右,太短了可能分离效果不好,太长了也会由于扩散或拖尾导致分离效果不好。

湿法装柱是先把硅胶用适当的溶剂拌匀后,再填入柱子中,然后再加压用淋洗剂"走柱子",本法最大的优点是一般柱子装的比较结实,没有气泡。

干法装柱则是直接往柱子里填入硅胶,然后再轻轻敲打柱子两侧,至硅胶界面不再下降为止,然后再填入硅胶至合适高度,最后再用油泵直接抽,这样就会使得柱子装的很结实。

接着是用淋洗剂"走柱子",一般淋洗剂是采用TLC分析得到的展开剂的比例再稀释一倍后的溶剂。

通常上面加压,下面再用油泵抽,这样可以加快速度。

干法装柱较方便,但最大的缺陷在于"走柱子"时,由于溶剂和硅胶之间的吸附放热(可以用手摸柱子明显感觉到),容易产生气泡,这一点在使用低沸点的淋洗剂时如乙醚,二氯甲烷更为明显。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实验报告

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 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 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 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 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实验报告篇一:柱层析实验报告柱层析分离色素一、【实验目的】1.了解柱层析的分类,掌握各种柱层析的原理。

2.熟练掌握吸附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叶绿体色素是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物质,主要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从植物叶片中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是对其认识和了解的前提。

利用叶绿体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用95%乙醇或无水乙醇提取。

分离色素的方法有多种,如纸层析、柱层析等。

柱层析法是色谱法中的一种,它是根据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以及对洗脱剂(即移动相)的溶解供参考.度不同将各组分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有吸附色柱谱和分配柱色谱两类。

吸附柱色谱通常是在玻璃管中填入表面积很大,经过活化的多孔性物质或粉状固体作为吸附剂(如氧化铝或硅胶),当混合物的溶液流经吸附柱时,就被吸附在柱的上端,然后从柱顶加入溶剂(洗脱剂)洗脱。

由于不同化合物在吸附柱上的吸附能力不同,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因此各组分随溶剂以不同速度下移,形成色带。

继续用溶剂洗脱,吸附能力最弱的组分就随溶剂首先流出,整个层析过程进行反复的吸附-解析-再吸附-再解吸。

用柱层析法可以分别收集各组分,并逐个鉴定。

本实验是把三氧化二铝填入玻璃管中(压成柱状)作为吸附剂,将叶绿体色素的石油醚提取液倾于吸附柱上,色素即被吸附。

由于色素的种类不同,被吸附的强弱不同,就在吸附柱上排列成为不同的色层,再利用供参考.吸附剂在不同溶剂中有不同的吸附力,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洗脱,从而达到叶绿体主要的4种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原料:新鲜的菠菜叶试剂:1.无水乙醇或95%乙醇 5.三氧化二铝2.石英砂6.饱和氯化钠溶液3.丙酮7.水硫酸钠4.石油醚(60-90℃)8洗脱液:丙酮:石油醚=1:9 器材:层析柱(1×30cm),研钵,蒸馏装置,脱脂棉,天平,烧杯,过滤漏斗,玻璃棒,锥形瓶,分液漏斗,试管,铁架台四、【实验操作】1.色素的提取:20克菠菜,加少许石英砂,再加20毫升无水乙醇研磨成浆,脱脂棉过滤,保存滤液,滤渣再用无水乙醇提取一次,合并供参考.滤液,滤渣再加入30毫升石油醚提取一次,过滤,合并滤液,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再加入40毫升饱和氯化钠溶液震荡,弃去下层溶液,再分别加入20毫升水震荡洗涤几次,直至下层无色,保留上层溶液,转移至三角瓶中,加入无水硫酸钠干燥5分钟,备用.2.样品的浓缩:将提取液放入蒸馏烧瓶中,蒸除多余的石油醚,至剩余液体5-8毫升左右,以备加样使用。

3.层析拄的制备:15克碱性三氧化二铝加入30毫升石油醚搅拌,浸泡10min.。

在层析拄内加入一团棉花在底部,再加入石英砂0.5cm以上,然后用石油醚半充满柱子,再将浸泡好的三氧化二铝倒入柱内,倒时应该缓慢,重复使用下面的石油醚,直到装完。

用石油醚洗柱内壁,顶部加一小团棉花,然后再填入石英砂0.5厘米高。

3.样品的分离层析:吸附层析分离供参考.色素打开层析拄下部开关,向拄内加入2毫升浓缩液,至液体没入砂内,再加入石油醚冲洗拄壁,液体浸入砂内,加洗脱液开始层析,可以看到不同色带如图片1,直至第一条色带洗脱完毕,在拄下面用试管接收第一条色带的洗脱液,如图片2。

五、【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如下图:图一:层析柱中出现黄色带图二:提取出的黄色胡萝卜素结果分析:洗脱过程中,首先有一条黄色的色带圈沿着层析柱下移,色带圈的各个方向的移动速度并不是完全相同,原因在于层析柱的制作过程并不完全均一,使层析柱内部不均匀,以至于色带各方向的移动速度不同。

最后收集得到亮黄色的胡萝卜素。

七、【注意事项】1、萃取时不要剧烈振荡,以防止发生乳化现象。

2、为了保持柱子的均一性,使整个吸附剂浸泡在溶剂或溶液中是必要的,供参考.否则当柱中溶剂或溶液流干时,就会使柱身干裂,影响渗透和显色的均一性。

因此要保证整个装样过程中溶剂要高于三氧化二铝的表面。

3、在吸附剂上端加入脱脂棉(或滤纸)是使加样品时不致把吸附剂冲起;在吸附柱下端加脱脂棉(或沙子)可以防止吸附剂细粒流出。

4、层析柱填装紧密与否,对分离效果很有影响,若各部分松紧不匀,会影响渗透速度和显色的均匀。

6、洗脱流速不宜过快,避免因此压紧凝胶,色素分离不开;也不要过慢,使柱装得太松,导致层析过程中,凝胶床高度下降,色素洗脱很慢。

因此应控制洗脱流速,以每分钟60~80滴为宜。

7、样品一定要足够浓缩,加样量不要过大,过大,分离条带过宽,如果层析拄不够长,各组分不易分开,易同时洗脱下来;供参考.加样量过少,色带不是很清楚,不易观察,效果不好。

8、层析柱粗细必须均匀,柱管大小可根据试剂需要选择。

一般来说,细长的柱分离效果较好。

若样品量多,最好选用内径较粗的柱,但此时分离效果稍差。

柱管内径太小时,会发生“管壁效应”,即柱管中心部分的组份移动慢,而管壁周围的移动快。

柱越长,分离效果越好,但柱过长,实验时间长,样品稀释度大,分离效果反而不好。

八、【实验小结】在该柱层析分离色素实验中,我了解了柱层析技术的相应方法和原理,学会了层析柱的制作和准备,进一步了解绿叶中色素的组成及各色素的颜色和性质、洗脱液的配比、层析柱的制作及洗脱液的流速是本实验成功与否的三大关键因素。

知识拓展:1、溶剂的选择:(1)吸附剂要求较纯,否则会影响样品的吸附和洗脱。

供参考.(2)溶剂和吸附剂不能起化学反应。

(3)溶剂的极性应比样品小,如果大了,样品不宜被吸附剂吸附。

(4)溶剂对样品的溶解度不能太大,否则影响吸附,但也不能太小,溶液的体积增加,易使色谱分散。

(5)可使用混合溶剂,如有的组分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在极性小的溶剂中溶解度太小。

也可选用极性大的溶剂溶解,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非极性溶剂。

这样既降低了极性,又减少了溶液的体积。

2、洗脱剂的选择:样品吸附在氧化铝柱上后,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洗脱,这种溶剂称为洗脱剂。

如果原来用于溶解样品的溶剂冲洗柱不能达到分离的目的,可以改用其他溶剂,一般极性较强的溶剂影响样品和氧化铝之间的吸附,容易将样品洗脱下来,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因此常用一系列极性渐次增强的溶剂,既先使用极性最弱的溶剂,然后加入不同比例的供参考.极性溶剂配成洗脱溶剂。

常用的洗脱溶剂的极性按如下次序递增。

己烷和石油醚<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二硫化碳<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丙酮<丙醇<乙醇<甲醇<水<吡啶<乙酸。

篇二: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实验六薄层层析与柱层析实验目的1. 了解偶氮苯的光学异构反应,加深对光化学反应的理解。

2. 掌握薄层层析的基本操作,薄层层析分离顺、反式偶氮苯。

3. 了解柱层析分离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初步掌握层析柱装填和洗脱的操作方法4. 采用柱层析分离反式偶氮苯与靛红的混合物实验原理偶氮苯是最简单的芳香偶氮化合物,众多偶氮染料的母体结构。

含有两个苯基分别与偶氮基–n=n–两端相连的结构。

偶氮苯有毒,易燃。

偶氮苯有顺(z)-反(e)-异构体。

反式为橙红色棱形晶体,蒸气为深红色,溶于乙醇、乙醚、醋酸和水。

反式的热供参考.力学性质稳定。

当溶于乙醇的偶氮苯用一定强度的紫外光照射时,顺式的比例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平衡,形成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

偶氮苯的光致异构是很多偶氮类功能材料光响应的基础。

顺式为橙红色片状晶体,不稳定,在加热或可见光照射下能够变成反式。

色谱方法是通过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的不同而将物质分离开。

待分离混合物各组分在固定相上的吸附强度不同,与流动相一起移动的速度也不同,因此被分离开。

薄层色谱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薄层色谱板中的固定相中的微孔结构使得溶剂在毛细管作用下能够沿着色谱板向上移动。

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对吸附剂(固定相)的吸附能力不同,当展开剂(流动相)流经吸附剂时发生无数次吸附解附过程,吸附力弱的组分随流动相迅速向前移动,吸附力强的组分滞留在后,由于各组分具有不同的移动速度,最终在固定相薄层析上分离。

tlc除了用供参考.于分离外,还可以通过与已知结构的的化合物比对,鉴定少量有机混合物的组成,它也是柱色谱寻求最佳展开剂的手段。

上图中红色化合物的rf等于竖直红线的长度除以竖直蓝线的长度。

柱层析也属于固-液吸附色谱。

在一根玻璃“分离柱”中进行。

管中装上适当的粉末作为国定相。

待分离或纯化物质的溶液(流动相)在重力作用下流经吸附剂时,不同物质对溶剂和吸附剂的亲和力不同,因而被吸附的程度不同,从而以不同速度流动,使化合物得以分离。

靛红与偶氮苯在极性上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可以使用极性适中的展开剂,通过柱层析将二者分离。

仪器与试剂分析天平,tlc,锥形瓶,毛细管,层析柱,棉花,量筒,硅胶,蒸发皿,展缸;etoac,ch2cl2, 石油醚,靛红;请自带尺子(用于计算rf值)颜老师在实验开始之供参考.前已经准备好的试剂:a. 偶氮苯的溶液(15 mg in 1ml etoh);b.靛红的溶液(15 mg in 1ml ch2cl2);c. 靛红与偶氮苯的均匀混合物(靛红1.4 g + 偶氮苯3.5 g)。

实验内容a) 光照异构化取0.1 g反式偶氮苯溶于5 ml无水乙醇中,将此溶液放于试管中,密封,置于可见光下二星期,以便与光照前的溶液进行对比。

b) 薄层层析取管口平整的毛细管吸取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在离薄层板边沿约0.5 cm的起点线上点样。

再用另一毛细管吸取未经光照的反式偶氮苯溶液点样。

待乙醇挥发后,将点好样品的薄层板放入内衬滤纸的展缸中。

展缸内已放置展开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40)。

薄层板的点样端在下方,浸入展开剂,展开剂不要没过起点线,也不要碰到样品点。

待展开剂前沿上升到供参考.离板的上端约1 cm处时,取出薄层板,立即用铅笔在展开剂上升的前沿处划一记号,置于空气中晾干。

可观察到薄层板上经光照后的偶氮苯溶液点样处上端有两个黄色斑点(哪一个斑点是顺式的?哪一个斑点是反式的?)。

计算异构体的rf 值。

用上述相同的方法,采用ethylacetate : petroleum ether = 1:1为展开剂,对靛红与偶氮苯的混合物进行tlc,为下面的柱层析选择展开剂。

c) 柱层析1.将层析柱固定在铁架台上,一定要保持柱子竖直。

2.将层析柱洗净后在柱底部放入一小团脱脂棉花。

3.在锥形瓶中称重7g 硅胶(sio2),并用ethyl acetate : petroleum ether (1:40)调匀。

在层析柱的下方放置一个锥形瓶,以收集流下的液体。

加入少量洗脱剂于层析柱中,以润湿棉花,使其贴在柱子下端。

4.打开层析柱活塞,控制溶剂下流,将硅胶悬浊液沿柱子侧壁加入,并用供参考.少量的溶剂洗去残余的硅胶,并加入柱中。

用装有橡皮管或塞子由下向上轻轻敲击柱子外壁,将气泡赶出,使硅胶填装均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