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摘要: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利于学生更快地学习抽象的数学符号,同时更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世界,使其具有探索精神,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理性化。本文就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实践数学教学生活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功能是“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数学教育内容,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数学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的学科特点,而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更犹如建造空中楼阁,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决定了小学的数学教育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具体化。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73-01

一、生活化教学第一境——创设情境

创设情景是学生更快进入课堂的敲门砖,这不仅仅是一堂课的开始,更是学生对一门学科是否能产生兴趣的关键。那么这块砖如何能引出宝玉呢?面对基础年级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及社会经验,陶行知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例如关于利率的教学,在办公室里,偶尔听到同事抱怨:“利率”教学实在难以实施,学生根本没有实际生

活经验。在课堂教学情景引入时,学生显得很茫然,只是对“钱”这个字眼有点反应,对其有关概念或专业术语一无所知。我反思:如果能在“利率”教学之前,先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到信用社亲自体验一下存款活动,了解相关的生活信息,课堂上肯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把生活中一些有关数学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然后转入正题。但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往往缺乏实际生活经验,对于一些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根本就不了解,那么这样的课堂情境引入只会增加学生的疑惑。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留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在以后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这将大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在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后。我们要加强自己创设的情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而点燃火焰的打火机恰恰就是现实生活,当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因为脱离自己的生活而蒙上一层迷雾,就足以证明教学的失败。成功的利用现实生活,将教学生活化是我们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孜孜以求的,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他是这样推进自己的教学的。首先以一个“放牛娃”的故事开启了自己数学教学之旅,精美的课件演示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在思考“牛能吃到青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什么形状,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了课题《圆的认识》;在课中,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很自然的进入课堂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再是课本上密密麻麻的数学符号,而

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创设的情景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的,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二、生活化教学第二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关于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这样一个生机勃勃的过程,离不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活化。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由老师就知识点展开,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课堂缺少学生的参与,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些人认为,只要一堂课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那么这堂课不就是一堂洋溢生机的课吗,其实不然,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相应的知识点,至于它的由来、应用,学生们却是一片迷茫。梁启超说过:“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刻板的教学过程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索,通过合作交流,同时又要在学生的生活基础上,将数学抽象的公式转化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在教乘法运算之时,就使用了火柴作为教具,首先摆出两堆不同数目的小棒,然后再摆出两份数目相同的小棒,到最后摆许多份数目相同的小棒,让学生自己思考,使他们觉得加法的累赘,然后再介绍乘法。像这样能把生活中的火柴使用得恰到好处,既有利于向新知识的过渡,也能够摆脱枯燥的学习气氛。再如在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给小学生提供了小组活动的记录表,让学生自己动手去量一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果发现了规律,就

可以接着引导学生动手去折纸、剪纸来验证自己的发现是否对任何三角形都适用。整个过程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过程,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知识,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数学的乐趣。由此观之,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生活化是重中之重。

三、生活化教学第三境——实践活动

实践出真知,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原于生活,无论是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是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都离不开生活这肥沃的土壤。例如小学数学的课本里有一道题是: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面积约40hm2。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面积约72hm2。40hm2和72hm2到底有多大?这个概念学生很模糊,教师给了一个参照物,让他们自己动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算出其面积约48m2,然后让他们把教室的面积与天安门广场、故宫的面积做比较。当同学们算出天安门广场面积约是教室面积的8 333倍、故宫面积约是教室面积的15 000倍时,教室里一下子群情激昂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在啧啧的赞叹声中仿佛看到了世界最大的广场、遨游了世界第一宫殿。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而且还提高了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要立足于课堂,面向实践,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周围的生活,去认识世界。教师应力求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当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有效融合,学生所学的数学才充满活力。在社会生活实践

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数学的亲切感油然而生。例如在“百分数”教学之后,学生知道了百分数的意义。对于衣服上关于面料的标签,或者一些饮料营养成分含量等等都会有比较清楚的理解。学生学习了“利率”知识之后可以借助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的“理财”观念,合理消费。可以说,数学学习的进步与生活实践的提高是相辅相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要在生活的瓦砖上建造知识的大楼。要让学生在数学素养提高的状态下学会理性的生活。爱因斯坦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作为太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谚语说的好,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足见我们小学教师的责任之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生活的美好离不开数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