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函数知识总结大全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知识总结1、集合(1)元素与集合:①集合元素的特征性: 、 、 ;②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有 和 两种,表示符号分别为 和 ;③常见集合的符号表示: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R );④集合的表示方法 、 、 。
(2)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①如果集合A 中 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则A 叫做B 的子集;空集φ,它是任何非空集合的 ;②若B A ⊆,且A B ⊆,则 。
(3)集合的运算:设A 、B 是两个集合,全集为U ,则{}B x A x x B A ∈∈=且I ,{}B x A x x B A ∈∈=或Y ,{}A x U x x A C U ∉∈=且。
若B A ⊆,则A B A =I ,B B A =Y 。
2、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命题的概念:在数学中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 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的语句叫真命题, 的语句叫假命题。
(2)四中命题及其关系:用q p 和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 ⌝和q ⌝分别表示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是等价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①如果q p ⇒,则p 是q 的 ,q 是p 的 ;若q p ⇔,则p 是q 的 。
②若p 不能推出q ,且q 不能推出p ,则p 是q 的 . 3、逻辑连接词与量词(1)逻辑连接词:①用联结词“且”联结命题p 和命题q ,记作 ,读作“p 且q ”。
②用联结词“或”联结命题p 和命题q ,记作 读作“p 或q ”。
③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记作 读作“非p ”或“p 的否定”。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①全称量词有:所有的,任意一个,任给,用符号“ ”表示。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用符号“ ”表示。
②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 ;“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x p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基础知识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元素: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用表示元素三大性质:,,.2集合:一些元素组成的叫做集合,简称集,用表示.3集合相等:两个集合BA,的一样,记作BA=.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a A; 不属于:a A.5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6集合的表示方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所有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①描述法:把集合中所有具有共同特征)P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表示为(x的方法;①图示法(Venn图):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的方法.7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真子集:8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表示;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是任何的真子集.9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交集;补集(U为全集,全集是含有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运算性质:A∪B=B⇔; A∩B=A⇔; A∪∅=;A∩∅=; C U(C U A)=; C U∅=; C U U=;(C U A)∩(C U B)=; (C U A)∪(C U B)=;10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p⇒,称p是q的充分条一般地,“若p,则q”为真命题,p可以推出q,记作q件,q是p的必要条件;p是q的条件的四种类型:若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则p是q的必要充分不条件;若则p是q的充要条件;若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1全称量词及全称量词命题:短语,在逻辑中叫做全称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成为全称量词命题.12存在量词及存在量词命题:短语,在逻辑中叫做存在量词,并用符号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成为存在量词命题.13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是.库尔勒市第四中学。
精品高中数学专题: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
专题二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导数第一讲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的概念、运算(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是判断某些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或判断两集合是否相等的依据.(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3)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空集、集合相等,在集合间的运算中要注意空集的情形.(4)重要结论A∩B=A⇔A⊆B;A∪B=A⇔B⊆A.2.命题(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x∈M,p(x)的否定是∃x∈M,綈p(x);∃x∈M,p(x)的否定是∀x∈M,綈p(x).3.充要条件从逻辑观点看从集合观点看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q⇒p)A B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q⇒p,p⇒q)B Ap是q的充要条件(p⇔q)A=B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q⇒p)A与B互不包含1.(2013·辽宁)已知集合A={x|0<log4x<1},B={x|x≤2},则A∩B等于() A.(0,1) B.(0,2] C.(1,2) D.(1,2]答案 D解析A={x|1<x<4},B={x|x≤2},∴A∩B={x|1<x≤2}.2.(2013·北京)“φ=π”是“曲线y=sin(2x+φ)过坐标原点”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当φ=π时,y =sin(2x +φ)=-sin 2x 过原点.当曲线过原点时,φ=k π,k ∈Z ,不一定有φ=π.∴“φ=π”是“曲线y =sin(2x +φ)过原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 (2013·四川)设x ∈Z ,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2x ∈B ,则( )A .綈p :∀x ∈A,2x ∈B B .綈p :∀x ∉A,2x ∉BC .綈p :∃x ∉A,2x ∈BD .綈p :∃x ∈A,2x ∉B答案 D解析 命题p :∀x ∈A,2x ∈B 是一个全称命题,其命题的否定綈p 应为∃x ∈A,2x ∉B ,选D. 4. (2013·天津)已知下列三个命题:①若一个球的半径缩小到原来的12,则其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②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则它们的标准差也相等; ③直线x +y +1=0与圆x 2+y 2=12相切.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答案 C解析 对于命题①,设球的半径为R ,则43π⎝⎛⎭⎫R 23=18·43πR 3,故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8,命题正确;对于命题②,若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同,则它们的标准差不一定相同,例如数据1,3,5和3,3,3的平均数相同,但标准差不同,命题不正确;对于命题③,圆x 2+y 2=12的圆心(0,0)到直线x +y +1=0的距离d =12=22,等于圆的半径,所以直线与圆相切,命题正确.5. (2013·四川)设P 1,P 2,…,P n 为平面α内的n 个点,在平面α内的所有点中,若点P 到点P 1,P 2,…,P n 的距离之和最小,则称点P 为点P 1,P 2,…,P n 的一个“中位点”.例如,线段AB 上的任意点都是端点A 、B 的中位点.现有下列命题: ①若三个点A ,B ,C 共线,C 在线段AB 上,则C 是A ,B ,C 的中位点;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是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中位点; ③若四个点A ,B ,C ,D 共线,则它们的中位点存在且唯一; ④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该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①④解析∵|CA|+|CB|≥|AB|,当且仅当点C在线段AB上等号成立,即三个点A,B,C,∴点C在线段AB上,∴点C是A,B,C的中位点,故①是真命题.如图(1),在Rt△ABC中,∠C=90°,P是AB的中点,CH⊥AB,点P,H不重合,则|PC|>|HC|.又|HA|+|HB|=|P A|+|PB|=|AB|,∴|HA|+|HB|+|HC|<|P A|+|PB|+|PC|,∴点P不是点A,B,C的中位点,故②是假命题.如图(2),A,B,C,D是数轴上的四个点,若P点在线段BC上,则|P A|+|PB|+|PC|+|PD|=|AD|+|BC|,由中位点的定义及①可知,点P是点A,B,C,D的中位点.显然点P 有无数个,故③是假命题.如图(3),由①可知,若点P是点A,C的中位点,则点P在线段AC上,若点P是点B,D的中位点,则点P在线段BD上,∴若点P是点A,B,C,D的中位点,则P是AC,BD的交点,∴梯形对角线的交点是梯形四个顶点的唯一中位点,故④是真命题.题型一集合的概念与运算问题例1(1)(2012·湖北)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 A.1 B.2 C.3 D.4(2)定义A-B={x|x∈A且x∉B},若M={1,2,3,4,5},N={2,3,6},则N-M等于()A.M B.N C.{1,4,5} D.{6}审题破题(1)先对集合A、B进行化简,注意B中元素的性质,然后根据子集的定义列举全部适合条件的集合C即可.(2)透彻理解A-B的定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要和补集区别开来.答案(1)D(2)D解析(1)由x2-3x+2=0得x=1或x=2,∴A={1,2}.由题意知B={1,2,3,4},∴满足条件的C可为{1,2},{1,2,3},{1,2,4},{1,2,3,4}.(2)N -M ={x |x ∈N 且x ∉M }. ∵2∈N 且2∈M ,∴2∉N -M ; 3∈N 且3∈M ,∴3∉N -M ; 6∈N 且6∉M ,∴6∈N -M . ∴故N -M ={6}.反思归纳 (1)解答集合间关系与运算问题的一般步骤:先正确理解各个集合的含义,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再依据元素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集合进行化简求解. (2)两点提醒:①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②当B ⊆A 时,应注意讨论B 是否为∅.变式训练1 (2013·玉溪毕业班复习检测)若集合S ={x |log 2(x +1)>0},T =⎩⎨⎧⎭⎬⎫x |2-x 2+x <0,则S ∩T 等于( )A .(-1,2)B .(0,2)C .(-1,+∞)D .(2,+∞)答案 D解析 S ={x |x +1>1}={x |x >0}, T ={x |x >2或x <-2}. ∴S ∩T ={x |x >2}. 题型二 命题的真假与否定问题 例2 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是( )①l 为直线,α、β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若l ⊥β,α⊥β,则l ∥α;②若命题p :∃x 0∈R ,x 20-x 0+1≤0,则綈p :∀x ∈R ,x 2-x +1>0;③在△ABC 中,“∠A =60°”是“cos A =12”的充要条件;④若向量a ,b 满足a ·b <0,则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 A .1 B .2 C .3 D .4审题破题 判定叙述是否正确,对命题首先要分清命题的条件与结论,再结合涉及知识进行判定;对含量词的命题的否定,要改变其中的量词和判断词. 答案 B解析 对于①,直线l 不一定在平面α外,错误;对于②,命题p 是特称命题,否定时要写成全称命题并改变判断词,正确;③注意到△ABC 中条件,正确;④a ·b <0可能〈a ,b 〉=π,错误.故叙述正确的个数为2. 反思归纳 (1)命题真假的判定方法:①一般命题p 的真假由涉及到的相关知识辨别;②四种命题的真假的判断根据:一个命题和它的逆否命题同真假,而与它的其他两个命题的真假无此规律;③形如p ∨q ,p ∧q ,綈p 命题的真假根据真值表判定.(2)区分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含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一定要改变量词. 变式训练2 给出下列命题:①∀x ∈R ,不等式x 2+2x >4x -3均成立; ②若log 2x +log x 2≥2,则x >1;③“若a >b >0且c <0,则c a >cb”的逆否命题;④若命题p :∀x ∈R ,x 2+1≥1,命题q :∃x ∈R ,x 2-x -1≤0,则命题p ∧綈q 是真命题.其中真命题只有(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 A解析 ①中不等式可表示为(x -1)2+2>0,恒成立;②中不等式可变为log 2x +1log 2x≥2,得x >1;③中由a >b >0,得1a <1b,而c <0,所以原命题是真命题,则它的逆否命题也为真;④中綈q :∀x ∈R ,x 2-x -1>0,由于x 2-x -1=⎝⎛⎭⎫x -122-54,则存在x 值使x 2-x -1≤0,故綈q 为假命题,则p ∧綈q 为假命题. 题型三 充要条件的判断问题例3 (1)甲:x ≠2或y ≠3;乙:x +y ≠5,则( )A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2)设命题p :|4x -3|≤1;命题q :x 2-(2a +1)x +a (a +1)≤0,若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0,12 B.⎝⎛⎭⎫0,12 C .(-∞,0)∪⎣⎡⎭⎫12,+∞ D .(-∞,0)∪⎝⎛⎭⎫12,+∞ 审题破题 (1)利用逆否命题判别甲、乙的关系;(2)转化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利用数轴解决. 答案 (1)B (2)A解析 (1)“甲⇒乙”,即“x ≠2或y ≠3”⇒“x +y ≠5”,其逆否命题为:“x +y =5”⇒“x =2且y =3”显然不正确.同理,可判断命题“乙⇒甲”为真命题.所以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綈p :|4x -3|>1;綈q :x 2-(2a +1)x +a (a +1)>0,解得綈p :x >1或x <12;綈q :x >a +1或x <a .若綈p ⇐綈q ,则⎩⎪⎨⎪⎧ a ≤12a +1>1或⎩⎪⎨⎪⎧a <12a +1≥1,即0≤a ≤12.反思归纳 (1)充要条件判断的三种方法:定义法、集合法、等价命题法;(2)判断充分、必要条件时应注意的问题:①要弄清先后顺序:“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是指B 能推出A ,且A 不能推出B ;而“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是指A 能推出B ,且B 不能推出A ;②要善于举出反例:如果从正面判断或证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或错误不易进行时,可以通过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变式训练3 (1)(2012·山东)设a >0且a ≠1,则“函数f (x )=a x 在R 上是减函数”是“函数g (x )=(2-a )x 3在R 上是增函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函数f (x )=a x 在R 上是减函数等价于0<a <1,函数g (x )=(2-a )x 3在R 上是增函数等价于0<a <1或1<a <2,∴“函数f (x )=a x 在R 上是减函数”是“函数g (x )=(2-a )x 3在R 上是增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设A ={x |xx -1<0},B ={x |0<x <m },若B 是A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m <1B .m ≤1C .m ≥1D .m >1答案 D解析 xx -1<0⇔0<x <1.由已知得,0<x <m ⇒0<x <1, 但0<x <1⇒0<x <m 成立. ∴m >1.典例 设非空集合S ={x |m ≤x ≤l }满足:当x ∈S 时,有x 2∈S .给出如下三个命题:①若m =1,则S ={1};②若m =-12,则14≤l ≤1;③若l =12,则-22≤m ≤0.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解析 ①m =1时,l ≥m =1且x 2≥1, ∴l =1,故①正确.②m =-12时,m 2=14,故l ≥14.又l ≤1,∴②正确.③l =12时,m 2≤12且m ≤0,则-22≤m ≤0,∴③正确. 答案 D得分技巧 创新性试题中最常见的是以新定义的方式给出试题,这类试题要求在新的情境中使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透彻理解新定义,抓住新定义的本质,判断给出的各个结论,适当的时候可以通过反例推翻其中的结论. 阅卷老师提醒 在给出的几个命题中要求找出其中正确命题类的试题实际上就是一个多项选择题,解答这类试题时要对各个命题反复进行推敲,确定可能正确的要进行严格的证明,确定可能错误的要举出反例,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答错试题.1. 已知集合A ={x |x 2+x -2=0},B ={x |ax =1},若A ∩B =B ,则a 等于( )A .-12或1 B .2或-1C .-2或1或0D .-12或1或0答案 D解析 依题意可得A ∩B =B ⇔B ⊆A . 因为集合A ={x |x 2+x -2=0}={-2,1},当x =-2时,-2a =1,解得a =-12;当x =1时,a =1;又因为B 是空集时也符合题意,这时a =0,故选D.2. (2013·浙江)已知函数f (x )=A cos(ωx +φ)(A >0,ω>0,φ∈R ),则“f (x )是奇函数”是“φ= π2”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 φ=π2⇒f (x )=A cos ⎝⎛⎭⎫ωx +π2=-A sin ωx 为奇函数,∴“f (x )是奇函数”是“φ=π2”的必要条件.又f (x )=A cos(ωx +φ)是奇函数⇒f (0)=0⇒φ=π2+k π(k ∈Z )⇒φ=π2.∴“f (x )是奇函数”不是“φ=π2”的充分条件.3. (2012·辽宁)已知命题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则綈p 是( )A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B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C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D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 答案 C解析 根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知. 綈p :∃x 1,x 2∈R ,(f (x 2)-f (x 1))(x 2-x 1)<0.4. 已知集合P ={x |x 2≤1},M ={a }.若P ∪M =P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 B .[1,+∞)C .[-1,1]D .(-∞,-1]∪[1,+∞)答案 C解析 由P ={x |x 2≤1}得P ={x |-1≤x ≤1}. 由P ∪M =P 得M ⊆P .又M ={a },∴-1≤a ≤1. 5. 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命题“若x 2-5x +6=0,则x =2”的逆否命题是“若x ≠2,则x 2-5x +6≠0”B .若x ,y ∈R ,则“x =y ”是“xy ≤⎝⎛⎭⎫x +y 22中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 C .已知命题p 和q ,若p ∨q 为假命题,则命题p 与q 中必一真一假 D .对命题p :∃x ∈R ,使得x 2+x +1<0,则綈p :∀x ∈R ,x 2+x +1≥0 答案 C解析 易知选项A ,B ,D 都正确;选项C 中,若p ∨q 为假命题,根据真值表,可知p ,q 必都为假,故C 错.专题限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 (2013·陕西)设全集为R ,函数f (x )=1-x 2的定义域为M ,则∁R M 为( )A .[-1,1]B .(-1,1)C .(-∞,-1]∪[1,+∞)D .(-∞,-1)∪(1,+∞) 答案 D解析 由题意得M =[-1,1],则∁R M =(-∞,-1)∪(1,+∞).2. (2013·山东)给定两个命题p ,q .若綈p 是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则p 是綈q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綈p ⇐q ⇔(逆否命题)p ⇒綈q .3. (2012·湖南)命题“若α=π4,则tan α=1”的逆否命题是( )A .若α≠π4,则tan α≠1B .若α=π4,则tan α ≠1C .若tan α≠1,则α≠π4D .若tan α≠1,则α=π4答案 C解析 由命题与其逆否命题之间的关系可知,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tan α≠1,则α≠π4.4. (2012·湖北)命题“∃x 0∈∁R Q ,x 30∈Q ”的否定是( )A .∃x 0D ∈∁R Q ,x 30∈QB .∃x 0∈∁R Q ,x 30D ∈C .∀xD ∈∁R Q ,x 3∈Q D .∀x ∈∁R Q ,x 3D ∈Q 答案 D解析 “∃”的否定是“∀”,x 3∈Q 的否定是x 3D ∈Q .命题“∃x 0∈∁R Q ,x 30∈Q ”的否定是“∀x ∈∁R Q ,x 3D ∈Q ”.5. 设集合A ={x ∈R |x -2>0},B ={x ∈R |x <0},C ={x ∈R |x (x -2)>0},则“x ∈A ∪B ”是“x ∈C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 A ={x |x -2>0}={x |x >2}=(2,+∞),B ={x |x <0}=(-∞,0),∴A ∪B =(-∞,0)∪(2,+∞),C ={x |x (x -2)>0}={x |x <0或x >2}=(-∞,0)∪(2,+∞).A ∪B =C .∴“x ∈A ∪B ”是“x ∈C ”的充要条件. 6. 下列关于命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x 2+x +1<0,则綈p :∀x ∈R ,均有x 2+x +1≥0B .“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C .命题“若x 2-3x +2=0,则x =1”的逆否命题为:“若x ≠1,则x 2-3x +2≠0”D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答案 D解析 对于A ,命题綈p :∀x ∈R ,均有x 2+x +1≥0,因此选项A 正确.对于B ,由x =1可得x 2-3x +2=0;反过来,由x 2-3x +2=0不能得知x =1,此时x 的值可能是2,因此“x =1”是“x 2-3x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项B 正确.对于C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x ≠1,则x 2-3x +2≠0”,因此选项C 正确.7. 已知p :2xx -1<1,q :(x -a )(x -3)>0,若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3]C .[1,+∞)D .[3,+∞)答案 C解析 2xx -1-1<0⇒x +1x -1<0⇒(x -1)(x +1)<0⇒p :-1<x <1.当a ≥3时,q :x <3或x >a ;当a <3时,q :x <a 或x >3.綈p 是綈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p ⇒q 且q ⇒,从而可推出a 的取值范围是a ≥1. 8.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 .存在α,β∈R ,使tan(α+β)=tan α+tan βB .对任意x >0,有lg 2x +lg x +1>0C .△ABC 中,A >B 的充要条件是sin A >sin BD .对任意φ∈R ,函数y =sin(2x +φ)都不是偶函数 答案 D解析 对于A ,当α=β=0时,tan(α+β)=0=tan α+tan β,因此选项A 是真命题;对于B ,注意到lg 2x +lg x +1=⎝⎛⎭⎫lg x +122+34≥34>0,因此选项B 是真命题;对于C ,在△ABC 中,由A >B ⇔a >b ⇔2R sin A >2R sin B ⇔sin A >sin B (其中R 是△ABC 的外接圆半径),因此选项C 是真命题;对于D ,注意到当φ=π2时,y =sin(2x +φ)=cos 2x 是偶函数,因此选项D 是假命题.综上所述,选D. 二、填空题9. 已知集合A ={x ∈R ||x -1|<2},Z 为整数集,则集合A ∩Z 中所有元素的和等于________.答案 3解析 A ={x ∈R ||x -1|<2}={x ∈R |-1<x <3}, 集合A 中包含的整数有0,1,2,故A ∩Z ={0,1,2}. 故A ∩Z 中所有元素之和为0+1+2=3.10.设集合M ={y |y -m ≤0},N ={y |y =2x -1,x ∈R },若M ∩N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解析 M ={y |y ≤m },N ={y |y >-1},结合数轴易知m >-1.11. 已知命题p :“∀x ∈[1,2],12x 2-ln x -a ≥0”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2 解析 命题p :a ≤12x 2-ln x 在[1,2]上恒成立,令f (x )=12x 2-ln x ,f ′(x )=x -1x=(x -1)(x +1)x ,当1<x <2时,f ′(x )>0,∴f (x )min =f (1)=12,∴a ≤12. 12.给出下列命题:①“数列{a n }为等比数列”是“数列{a n a n +1}为等比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②“a =2”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充要条件;③“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直线mx -6y +5=0互相垂直”的充要条件; ④设a ,b ,c 分别是△ABC 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1,b =3,则“A =30°”是“B =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 ①④解析 对于①,当数列{a n }是等比数列时,易知数列{a n a n +1}是等比数列;但当数列 {a n a n +1}是等比数列时,数列{a n }未必是等比数列,如数列1,3,2,6,4,12,8显然不是等比数列,而相应的数列3,6,12,24,48,96是等比数列,因此①正确.对于②,当a ≤2时,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因此②不正确.对于③,当m =3时,相应的两条直线垂直;反过来,当这两条直线垂直时,不一定能得出m =3,也可能得出m =0,因此③不正确.对于④,由题意,得b a =sin B sin A =3,当B =60°时,有sin A =12,注意到b >a ,故A =30°;但当A =30°时,有sin B =32,B =60°或B =120°,因此④正确. 三、解答题13.已知函数f (x )= 6x +1-1的定义域为集合A ,函数g (x )=lg(-x 2+2x +m )的定义域为集合B .(1)当m =3时,求A ∩(∁R B );(2)若A ∩B ={x |-1<x <4},求实数m 的值.解 A ={x |-1<x ≤5},(1)当m =3时,B ={x |-1<x <3},则∁R B ={x |x ≤-1或x ≥3},∴A ∩(∁R B )={x |3≤x ≤5}.(2)∵A ={x |-1<x ≤5},A ∩B ={x |-1<x <4},故4是方程-x 2+2x +m =0的一个根,∴有-42+2×4+m =0,解得m =8.此时B ={x |-2<x <4},符合题意.因此实数m 的值为8.14.设集合A ={x |-2-a <x <a ,a >0},命题p :1∈A ,命题q :2∈A .若p ∨q 为真命题,p ∧q为假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解 由命题p :1∈A ,得⎩⎨⎧ -2-a <1,a >1.解得a >1. 由命题q :2∈A ,得⎩⎨⎧-2-a <2,a >2.解得a >2. 又∵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命题,即p 真q 假或p 假q 真, 当p 真q 假时,⎩⎪⎨⎪⎧ a >1,a ≤2,即1<a ≤2, 当p 假q 真时,⎩⎪⎨⎪⎧ a ≤1,a >2,无解. 故所求a 的取值范围为(1,2].。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汇总大全(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已知集合A={(x,y)||x|+|y|≤2,x∈Z,y∈Z},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A.9B.10C.12D.13答案:D分析:利用列举法列举出集合A中所有的元素,即可得解.由题意可知,集合A中的元素有:(−2,0)、(−1,−1)、(−1,0)、(−1,1)、(0,−2)、(0,−1)、(0,0)、(0,1)、(0,2)、(1,−1)、(1,0)、(1,1)、(2,0),共13个.故选:D.2、已知集合S={s|s=2n+1,n∈Z},T={t|t=4n+1,n∈Z},则S∩T=()A.∅B.S C.T D.Z答案:C分析:分析可得T⊆S,由此可得出结论.任取t∈T,则t=4n+1=2⋅(2n)+1,其中n∈Z,所以,t∈S,故T⊆S,因此,S∩T=T.故选:C.3、设集合A={x|−2<x<4},B={2,3,4,5},则A∩B=()A.{2}B.{2,3}C.{3,4}D.{2,3,4}答案:B分析:利用交集的定义可求A∩B.由题设有A∩B={2,3},故选:B .4、以下五个写法中:①{0}∈{0,1,2};②∅⊆{1,2};③∅∈{0};④{0,1,2}={2,0,1};⑤0∈∅;正确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B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以及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表示方法作出判断即可.对于①: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应该是{0}⊆{0,1,2},∴①不对;对于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1,2},∴②对;对于③:∅是一个集合,是集合与集合的关系,∅⊆{0},∴③不对;对于④:根据集合的无序性可知{0,1,2}={2,0,1},∴④对;对于⑤:∅是空集,表示没有任何元素,应该是0∉∅,∴⑤不对;正确的是:②④.故选:B.5、已知集合A={x|-1<x<1},B={x|0≤x≤2},则A∪B=()A.{x|0≤x<1}B.{x|-1<x≤2}C.{x|1<x≤2}D.{x|0<x<1}答案:B分析: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选项.解: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A∪B={x|-1<x≤2},故选:B.6、集合A={x|x<−1或x≥1},B={x|ax+2≤0},若B⊆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2,2]B.[−2,2)C.(−∞,−2)∪[2,+∞)D.[−2,0)∪(0,2)答案:B分析:分B=∅与B≠∅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参数的取值范围,最后取并集即可;解:∵B⊆A,∴①当B=∅时,即ax+2≤0无解,此时a=0,满足题意.②当B≠∅时,即ax+2≤0有解,当a>0时,可得x≤−2a,要使B⊆A,则需要{a>0−2a<−1,解得0<a<2.当a<0时,可得x≥−2a ,要使B⊆A,则需要{a<0−2a≥1,解得−2≤a<0,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2).故选:B.7、在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x∈R,x2+x+3=0B.∀x∈R,x2+x+2>0C.∀x∈R,x2>|x|D.已知A={a∣a=2n},B={b∣b=3m},则对于任意的n,m∈N∗,都有A∩B=∅答案:B分析:可通过分别判断选项正确和错误,来进行选择/选项A,∃x∈R,x2+x+3=0,即x2+x+3=0有实数解,所以Δ=1−12=−11<0,显然此方程无实数解,故排除;选项B,∀x∈R,x2+x+2>0,x2+x+2=(x+12)2+74≥74>0,故该选项正确;选项C,∀x∈R,x2>|x|,而当x=0时,0>0,不成立,故该选项错误,排除;选项D,A={a∣a=2n},B={b∣b=3m},当n,m∈N∗时,当a、b取得6的正整数倍时,A∩B≠∅,所以,该选项错误,排除.故选:B.8、设集合A={2,a2−a+2,1−a},若4∈A,则a的值为().A.−1,2B.−3C.−1,−3,2D.−3,2答案:D分析:由集合中元素确定性得到:a=−1,a=2或a=−3,通过检验,排除掉a=−1.由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知a2−a+2=4或1−a=4.当a2−a+2=4时,a=−1或a=2;当1−a=4时,a=−3.当a=−1时,A={2,4,2}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a=−1舍去;当a=2时,A={2,4,−1}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a=2满足要求;当a =−3时,A ={2,14,4}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a =−3满足要求.综上,a =2或a =−3.故选:D .多选题9、已知集合A ={x ∣1<x <2},B ={x ∣2a −3<x <a −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不存在实数a 使得A =B B .存在实数a 使得A ⊆BC .当a =4时,A ⊆BD .当0⩽a ⩽4时,B ⊆AE .存在实数a 使得B ⊆A答案:AE分析:利用集合相等判断A 选项错误,由A ⊆B 建立不等式组,根据是否有解判断B 选项;a =4时求出B ,判断是否A ⊆B 可得C 错误,分B 为空集,非空集两种情况讨论可判断D 选项,由D 选项判断过程可知E 选项正确.A 选项由相等集合的概念可得{2a −3=1a −2=2解得a =2且a =4,得此方程组无解, 故不存在实数a 使得集合A=B ,因此A 正确;B 选项由A ⊆B ,得{2a −3≤1a −2≥2即{a ≤2a ≥4,此不等式组无解,因此B 错误; C 选项当a =4时,得B ={x ∣5<x <2}为空集,不满足A ⊆B ,因此C 错误;D 选项当2a −3≥a −2,即a ≥1时,B =∅⊆A ,符合B ⊆A ;当a <1时,要使B ⊆A ,需满足{2a −3≥1a −2≤2解得2≤a ≤4,不满足a <1,故这样的实数a 不存在,则当0≤a ≤4时B ⊆A 不正确,因此D 错误; E 选项由D 选项分析可得存在实数a 使得B ⊆A ,因此E 正确.综上AE 选项正确.故选:AE.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相等,子集的概念,考查了推理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0、已知p 是r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q 是r 的充分条件,s 是r 的必要条件,q 是s 的必要条件.现有下列命题:①s 是q 的充要条件;②p 是q 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③r 是q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④¬p 是¬s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则正确命题序号是 ( )A.①B.②C.③D.④答案:ABD分析:根据题设有p⇒r⇔s⇔q,但r⇏p,即知否定命题的推出关系,判断各项的正误. 由题意,p⇒r⇔s⇔q,但r⇏p,故①②正确,③错误;所以,根据等价关系知:¬s⇔¬q⇔¬r⇒¬p且¬p⇏¬r,故④正确.故选:ABD11、已知x,y,z为非零实数,代数式x|x|+y|y|+z|z|+|xyz|xyz的值所组成的集合是M,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M B.2∈M C.−4∈M D.4∈M答案:CD分析:讨论x,y,z的正负数分布情况判断对应代数式的值,即可确定集合M,进而确定正确的选项.当x,y,z均为负数时,x|x|+y|y|+z|z|+|xyz|xyz=−4;当x,y,z两负一正时,x|x|+y|y|+z|z|+|xyz|xyz=0;当x,y,z两正一负时,x|x|+y|y|+z|z|+|xyz|xyz=0;当x,y,z均为正数时,x|x|+y|y|+z|z|+|xyz|xyz=4;∴M={−4,0,4},A、B错误,C、D正确.故选:CD12、已知集合A={y|y=x2+1},集合B={(x,y)|y=x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1,2)∈B B.A=B C.0∉A D.(0,0)∉B答案:ACD分析:根据集合的定义判断,注意集合中代表元形式.由已知集合A={y}y≥1}=[1,+∞),集合B是由抛物线y=x2+1上的点组成的集合,A正确,B错,C正确,D正确,故选:ACD.小提示:本题考查集合的概念,确定集合中的元素是解题关键.13、对任意实数a,b,c,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a=b是ac=bc的充要条件B.“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C.a>b是a2>b2的充要条件D.a<5是a<3的必要条件答案:BD分析: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解:∵“a=b”⇒“ac=bc”为真命题,但当c=0时,“ac=bc”⇒“a=b”为假命题,故“a=b”是“ac=bc”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A为假命题;∵“a+5是无理数”⇒“a是无理数”为真命题,“a是无理数”⇒“a+5是无理数”也为真命题,故“a+5是无理数”是“a是无理数”的充要条件,故B为真命题;∵“a>b”⇒“a2>b2”为假命题,“a2>b2”⇒“a>b”也为假命题,故“a>b”是“a2>b2”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C为假命题;∵{a|a<3}{a|a<5},故“a<5”是“a<3”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D为真命题.故选:BD.填空题14、已知A={x∈R|2a≤x≤a+3},B={x∈R|x<-1或x>4},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a<-4或a>2分析:按集合A为空集和不是空集两种情况去讨论即可求得实数a的取值范围.①当a>3即2a>a+3时,A=∅,满足A⊆B;.②当a≤3即2a≤a+3时,若A⊆B,则有{2a≤a+3a+3〈−1或2a〉4,解得a<-4或2<a≤3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4或a>2.所以答案是:a<-4或a>215、命题“∃x∈R,x≥1或x>2”的否定是__________.答案:∀x∈R,x<1根据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即可得到命题的否定分析: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命题“∃x∈R,x≥1或x>2”的等价条件为:“∃x∈R,x≥1”,∴命题的否定是:∀x∈R,x<1.所以答案是:∀x∈R,x<1.16、用符号∈或∉填空:3.1___N,3.1___Z, 3.1____N∗,3.1____Q,3.1___R.答案:∉∉∉∈∈分析:由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解即可因为3.1不是自然数,也不是整数,也不是正整数,是有理数,也是实数,所以有:3.1∉N;3.1∉Z;3.1∉N∗;3.1∈Q;3.1∈R.所以答案是:∉,∉,∉,∈,∈.解答题17、已知m>0,p:(x+1)(x−5)≤0,q:1−m≤x≤1+m.(1)若m=5,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答案:(1){x|−4≤x<−1或5<x≤6};(2)[4,+∞).分析:(1)由“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可得p与q一真一假,然后分p真q假,p假q真,求解即可;(2)由p是q的充分条件,可得[−1,5]⊆[1−m,1+m],则有{m>01−m≤−11+m≥5,从而可求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1)当m=5时,q:−4≤x≤6,因为“p∨q”为真命题,“p∧q”为假命题,故p与q一真一假,若p真q假,则{−1≤x≤5x<−4或x>6,该不等式组无解;若p假q真,则{x<−1或x>5−4≤x≤6,得−4≤x<−1或5<x≤6,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x|−4≤x<−1或5<x≤6};(2)因为p是q的充分条件,故[−1,5]⊆[1−m,1+m],故{m>01−m≤−11+m≥5,得m≥4,故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4,+∞).18、已知集合A={x|2<x<4},B={x|a<x<3a}.(1)若A∩B={x|3<x<4},求实数a的值;(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3(2){a|a≤23或a≥4}分析:(1)根据交集结果直接判断即可.(2)按B=∅,B≠∅讨论,简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1)因为A∩B={x|3<x<4},所以a=3.(2)因为A∩B=∅,所以可分两种情况讨论:B=∅,B≠∅. 当B=∅时,有a≥3a,解得a≤0;当B≠∅时,有{a>0a≥4或3a≤2,解得a≥4或0<a≤23.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23或a≥4}.。
2019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
2019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的表示法是将a放在大括号中,表示一个只含有a这一个元素的集合。
2)描述法中,要注意符号的使用和表达的准确性。
3)在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中,要注意交集和并集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4)在全集和补集的性质中,要注意补集的定义和符号的使用。
第一章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元素。
如果元素x在集合A中,我们称x属于A,记为x∈A,否则称x不属于A,记作x∉A。
常用的数集有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可以用语言描述法和数学式子描述法。
图示法是用Venn图表示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A叫做B的子集,记为A⊆B,例如N⊆Z。
子集的个数为2的n次方(n为集合中元素个数)。
如果A是B的子集,而且B中存在元素不属于A,则A叫B的真子集。
真子集的个数为2的n次方减1(n为集合中元素个数)。
如果A是B的子集,B也是A的子集,则称A与B相等。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来表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有交集和并集两种基本运算。
交集是指集合A和集合B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并集是指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交集和并集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全集是指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通常用U来表示。
补集是指集合A中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CBA。
知识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梳理】一、集合及其运算1.集合与元素(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x∈A,则x∈B)A⊆B(或B⊇A)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A⊊B(或B⊋A)集合相等集合A,B中的元素相同或集合A,B互为子集A=B3.集合的基本运算运算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交集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A∩B={x|x∈A且x∈B}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A∪B={x|x∈A或x∈B}补集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U A={x|x∈U且x∉A}【知识拓展】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2.A⊆B⇔A∩B=A⇔A∪B=B.3.A∩(∁U A)=∅;A∪(∁U A)=U;∁U(∁U A)=A.二、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如果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如果p ⇒q ,但q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如果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4)如果q ⇒p ,且p q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如果p q ,且q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知识拓展】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2.若A ={x |p (x )},B ={x |q (x )},则 (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A ⊇B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4)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若A ⊋B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若A B 且A ⊉B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易错提醒】1.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好集合的含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lg x }——函数的定义域;{y |y =lg x }——函数的值域;{(x ,y )|y =lg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2.易混淆0,∅,{0}:0是一个实数;∅是一个集合,它含有0个元素;{0}是以0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但是0∉∅,而∅⊆{0}.3.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由条件A ⊆B ,A ∩B =A ,A ∪B =B 求解集合A 时,务必分析研究A =∅的情况. 5.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已知命题为“若p ,则q ”,则该命题的否定为“若p ,则q ⌝”,其否命题为“若p ⌝,则q ⌝”.6.对充分、必要条件问题,首先要弄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必会习题】1.已知集合A={1,3,m},B={1,m},A∪B=A,则m等于()A.0或 3 B.0或3 C.1或 3 D.1或3答案 B解析∵A∪B=A,∴B⊆A,∴m∈{1,3,m},∴m=1或m=3或m=m,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易知m=0或m=3.2.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A.{a|a≥2} B.{a|a≤1} C.{a|a≥1} D.{a|a≤2}答案 A解析若A⊆B,则a≥2,故选A.3.已知集合M={x|-3<x≤5},N={x|x<-5或x>5},则M∪N等于()A.{x|-3<x<5} B.{x|-5<x<5} C.{x|x<-5或x>-3} D.{x|x<-3或x>5} 答案 C解析在数轴上表示集合M、N,则M∪N={x|x<-5或x>-3},故选C.4.满足条件{a}⊆A⊆{a,b,c}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A.1 B.2 C.3 D.4答案 D解析满足题意的集合A可以为{a},{a,b},{a,c},{a,b,c},共4个.5.已知集合U=R(R是实数集),A={x|-1≤x≤1},B={x|x2-2x<0},则A∪(∁U B)等于() A.[-1,0] B.[1,2] C.[0,1] D.(-∞,1]∪[2,+∞)答案 D解析B={x|x2-2x<0}=(0,2),A∪(∁U B)=[-1,1]∪(-∞,0]∪[2,+∞)=(-∞,1]∪[2,+∞),故选D.6.“x<0”是“ln(x+1)<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B解析ln(x+1)<0,解得0<x+1<1,∴-1<x<0,所以“x<0”是“-1<x<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7.给出以下四个命题: ①若ab ≤0,则a ≤0或b ≤0; ②若a >b ,则am 2>bm 2;③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 =B ;④在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中,若b 2-4ac <0,则方程有实数根. 其中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全都是真命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C8.设U 为全集,对集合A ,B 定义运算“*”,A *B =∁U (A ∩B ),若X ,Y ,Z 为三个集合,则(X *Y )*Z 等于( )A .(X ∪Y )∩∁U ZB .(X ∩Y )∪∁U ZC .(∁U X ∪∁U Y )∩ZD .(∁U X ∩∁U Y )∪Z 答案 B解析 ∵X *Y =∁U (X ∩Y ),∴对于任意集合X ,Y ,Z , ( X *Y )*Z =∁U (X ∩Y )*Z =∁U [∁U (X ∩Y )∩Z ]=(X ∩Y )∪∁U Z .9.已知M 是不等式ax +10ax -25≤0的解集且5∉M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2)∪[5,+∞) 解析 若5∈M ,则5a +105a -25≤0,∴(a +2)(a -5)≤0且a ≠5,∴-2≤a <5, ∴5∉M 时,a <-2或a ≥5.10.设命题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命题q :实数x 满足x 2+2x -8>0,若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4]解析 由命题q :实数x 满足x 2+2x -8>0,得x <-4或x >2,由命题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得(x -3a )(x -a )<0,∵a <0,∴3a <x <a , ∵q 是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a ≤-4,∴a ∈(-∞,-4].11.已知命题p :⎪⎪⎪⎪1-x +12≤1,命题q :x 2-2x +1-m 2<0(m >0),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解析 ∵⎪⎪⎪⎪⎪⎪1-x +12≤1⇔-1≤x +12-1≤1⇔0≤x +12≤2⇔-1≤x ≤3,∴p :-1≤x ≤3;∵x 2-2x +1-m 2<0(m >0)⇔[x -(1-m )][x -(1+m )]<0⇔1-m <x <1+m ,∴q :1-m <x <1+m .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1,3]是(1-m,1+m )的真子集,则⎩⎪⎨⎪⎧1-m <-1,1+m >3,解得m >2.。
全国通用2023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微公式版知识汇总笔记
全国通用2023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微公式版知识汇总笔记单选题1、设集合M={x|0<x<4},N={x|13≤x≤5},则M∩N=()A.{x|0<x≤13}B.{x|13≤x<4}C.{x|4≤x<5}D.{x|0<x≤5}答案:B分析:根据交集定义运算即可因为M={x|0<x<4},N={x|13≤x≤5},所以M∩N={x|13≤x<4},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属基础题,在高考中要求不高,掌握集合的交并补的基本概念即可求解.2、下列各式中关系符号运用正确的是()A.1⊆{0,1,2}B.∅⊄{0,1,2}C.∅⊆{2,0,1}D.{1}∈{0,1,2}答案:C分析:根据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空集的性质判断即可.根据元素和集合的关系是属于和不属于,所以选项A错误;根据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是包含或不包含,所以选项D错误;根据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选项B错误,故选项C正确.故选:C.3、已知集合A={﹣1,0,1,2},B={x|0<x<3},则A∩B=()A.{﹣1,0,1}B.{0,1}C.{﹣1,1,2}D.{1,2}答案:D分析:根据交集的定义写出A∩B即可.集合A={﹣1,0,1,2},B={x|0<x<3},则A∩B={1,2},故选:D4、已知全集U=R,集合M={x∣(x−1)(x+2)≥0},N={x∣−1≤x≤3},则(∁U M)∩N=()A.[−1,1)B.[−1,2]C.[−2,−1]D.[1,2]答案:A分析:先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得集合M,再由集合的补集、交集运算求得答案.解:由题意可得:由(x−1)(x+2)≥0得x≥1或x≤−2,所以M=(−∞,−2]∪[1,+∞),则:C U M= (−2,1),又N={x∣−1≤x≤3},所以(∁U M)∩N=[−1,1).故选:A.5、2022年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在广西梧州市上空失联并坠毁.专家指出:飞机坠毁原因需要找到飞机自带的两部飞行记录器(黑匣子),如果两部黑匣子都被找到,那么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故原因认定.3月23日16时30分左右,广西武警官兵找到一个黑匣子,虽其外表遭破坏,但内部存储设备完整,研究判定为驾驶员座舱录音器.则“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是“初步事故原因认定”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C分析:因为两部黑匣子都被找到,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故原因认定,根据充分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即可判断出结果.因为两部黑匣子都被找到,就能形成一个初步的事故原因认定,则“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不能形成“初步事故原因认定”;而形成“初步事故原因认定”则表示已经“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故“找到驾驶员座舱录音器”是“初步事故原因认定”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C.6、已知集合A={x|ax2+2x+1=0,a∈R}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取值集合为()A.{1}B.{0}C.{0,−1,1}D.{0,1}答案:D分析:对参数分类讨论,结合判别式法得到结果.},此时满足条件;解:①当a=0时,A={−12②当a≠0时,A中只有一个元素的话,∆=4−4a=0,解得a=1,综上,a的取值集合为{0,1}.故选:D.7、已知集合A={x|−1<x≤2},B={−2,−1,0,2,4},则(∁R A)∩B=()A.∅B.{−1,2}C.{−2,4}D.{−2,−1,4}答案:D分析:利用补集定义求出∁R A,利用交集定义能求出(∁R A)∩B.解:集合A={x|−1<x≤2},B={−2,−1,0,2,4},则∁R A={x|x≤−1或x>2},∴(∁R A)∩B={−2,−1,4}.故选:D8、集合A={−1,0,1,2,3},B={0,2,4},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0,2}B.{−1,1,3,4}C.{−1,0,2,4}D.{−1,0,1,2,3,4}答案:B分析:求∁(A∪B)(A∩B)得解.解: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B)(A∩B)={−1,1,3,4}.故选:B9、设命题p:∃x0∈R,x02+1=0,则命题p的否定为()A.∀x∉R,x2+1=0B.∀x∈R,x2+1≠0C.∃x0∉R,x02+1=0D.∃x0∈R,x02+1≠0答案:B分析:根据存在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可得结果.∵存在命题的否定为全称命题,∴命题p的否定为“∀x∈R,x2+1≠0”,故选:B10、已知集合P={x|1<x<4},Q={x|2<x<3},则P∩Q=()A.{x|1<x≤2}B.{x|2<x<3}C.{x|3≤x<4}D.{x|1<x<4}答案:B分析:根据集合交集定义求解.P∩Q=(1,4)∩(2,3)=(2,3)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交集概念,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填空题11、高二某班共有60人,每名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这六门课程中选择3门进行学习.已知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生各有至少25人,这三门学科均不选的有15人.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10人,三门中任选两门课程的均至少有16人.三门中只选物理与只选化学均至少有6人,那么该班选择物理与化学但未选生物的学生至多有________人.答案:8解析:把学生60人看出一个集合U,选择物理科的人数组成为集合A,选择化学科的人数组成集合B,选择生物科的人数组成集合C,根据题意,作出韦恩图,结合韦恩图,即可求解.把学生60人看出一个集合U,选择物理科的人数组成为集合A,选择化学科的人数组成集合B,选择生物科的人数组成集合C,记选择物理与化学但未选生物的学生组成集合D 要使选择物理和化学这两门课程的学生人数最多,除这三门课程都不选的有15人,这三门课程都选的有10人,则其它个选择人数均为最少,即得到单选物理的最少6人,单选化学的最少6人,单选化学、生物的最少6人,单选物理、生物的最少6人,单选生物的最少3人,以上人数最少52人,可作出如下图所示的韦恩图,故D区域至多8人,所以单选物理、化学的人数至多8人,所以答案是:8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应用,其中解答中根据题意,画出集合运算的韦恩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12、设全集U=R,集合A={3,−1},B={m2−2m,−1},且A=B,则实数m=______.答案:3或-1##-1或3分析:根据集合相等得到m2−2m=3,解出m即可得到答案.由题意,m2−2m=3⇒m=3或m=-1.所以答案是:3或-1.13、若A={x|x2+(m+2)x+1=0,x∈R},且A∩R+=∅,则m的取值范围是__.答案:m>﹣4.解析:根据题意可得A是空集或A中的元素都是小于等于零的,然后再利用判别式以及韦达定理求解即可. 解:A∩R+=∅知,A有两种情况,一种是A是空集,一种是A中的元素都是小于等于零的,若A=∅,则Δ=(m +2)2﹣4<0,解得﹣4<m<0 ,①若A≠∅,则Δ=(m +2)2﹣4≥0,解得m≤﹣4或m≥0,又A中的元素都小于等于零∵两根之积为1,∴A中的元素都小于0,∴两根之和﹣(m+2)<0,解得m>﹣2∴m ≥0,②由①②知,m >﹣4,所以答案是:m >﹣4.小提示:易错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交集的结果求参数,本题在求解中容易忽略A =∅的讨论,导致错解,同时本题也可以采取反面考虑结合补集思想求解.解答题14、若集合A ={x |x 2+ax +b =0 },B ={x |x 2+cx +6=0 },是否存在实数a 、b ,c ,使A ∩B ={2}且A ∪B =B ,若存在,求出a 、b ,c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存在,a =−4,b =4,c =−5分析:由A ∩B ={2},得到2∈B ,求得c =−5,再由A ∪B =B ,求得A ={2},进而列出方程组{2+2=−a 2×2=b,即可求解,得到答案.由题意,集合A ={x |x 2+ax +b =0 },B ={x |x 2+cx +6=0 },因为A ∩B ={2},所以2∈B ,可得4+2c +6=0,c =−5,即B ={2,3}.又因为A ∪B =B ,所以A ⊊B 且2∈A ,得A ={2}.当A ={2}时,则满足{2+2=−a 2×2=b,解得a =−4,b =4, 所以存在实数a =−4,b =4,c =−5,使A ∪B =B 且A ∩B ={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集合的运算求解参数问题,其中解答中熟记的交集和并集的概念及运算,以及正确运用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5、已知集合A ={x |2<x <4 },B ={x |a <x <3a }.(1)若A ∩B ={x |3<x <4 },求实数a 的值;(2)若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1)3(2){a | a ≤23或a ≥4} 分析:(1)根据交集结果直接判断即可.(2)按B =∅,B ≠∅讨论,简单计算即可得到结果.(1)因为A∩B={x|3<x<4},所以a=3.(2)因为A∩B=∅,所以可分两种情况讨论:B=∅,B≠∅. 当B=∅时,有a≥3a,解得a≤0;当B≠∅时,有{a>0a≥4或3a≤2,解得a≥4或0<a≤2 3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23或a≥4}.。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汇总(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汇总单选题1、设集合A={1,2},B={2,4,6},则A∪B=()A.{2}B.{1,2}C.{2,4,6}D.{1,2,4,6}答案:D分析:利用并集的定义可得正确的选项.A∪B={1,2,4,6},故选:D.2、已知集合M={x|x=2k+1,k∈Z},集合N={y|y=4k+3,k∈Z},则M∪N=()A.{x|x=6k+2,k∈Z}B.{x|x=4k+2,k∈Z}C.{x|x=2k+1,k∈Z}D.∅答案:C分析:通过对集合N的化简即可判定出集合关系,得到结果.因为集合M={x|x=2k+1,k∈Z},集合N={y|y=4k+3,k∈Z}={y|y=2(2k+1)+1,k∈Z},因为x∈N时,x∈M成立,所以M∪N={x|x=2k+1,k∈Z}.故选:C.3、已知集合S={x∈N|x≤√5},T={x∈R|x2=a2},且S∩T={1},则S∪T=()A.{1,2}B.{0,1,2}C.{-1,0,1,2}D.{-1,0,1,2,3}答案:C分析:先根据题意求出集合T,然后根据并集的概念即可求出结果.S={x∈N|x≤√5}={0,1,2},而S∩T={1},所以1∈T,则a2=1,所以T={x∈R|x2=a2}={−1,1},则S∪T={−1,0,1,2}故选:C.4、已知p:√x−1>2,q:m−x<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m<5D.m>5答案:C分析:先求得命题p、q中x的范围,根据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可得答案.命题p:因为√x−1>2,所以x−1>4,解得x>5,命题q:x>m,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m<5.故选:C5、已知集合A={x|-1<x<1},B={x|0≤x≤2},则A∪B=()A.{x|0≤x<1}B.{x|-1<x≤2}C.{x|1<x≤2}D.{x|0<x<1}答案:B分析: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选项.解:由集合并集的定义可得A∪B={x|-1<x≤2},故选:B.6、已知集合P={x|x=2k−1,k∈N∗}和集合M={x|x=a⊕b,a∈P,b∈P},若M⊆P,则M中的运算“⊕”是()A.加法B.除法C.乘法D.减法答案:C分析:用特殊值,根据四则运算检验.若a=3,b=1,则a+b=4∉P,a−b=2∉P,ba =13∉P,因此排除ABD.故选:C.7、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 n,设甲:q>0,乙:{S n}是递增数列,则()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答案:B分析:当q>0时,通过举反例说明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当{S n}是递增数列时,必有a n>0成立即可说明q> 0成立,则甲是乙的必要条件,即可选出答案.由题,当数列为−2,−4,−8,⋯时,满足q>0,但是{S n}不是递增数列,所以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若{S n}是递增数列,则必有a n>0成立,若q>0不成立,则会出现一正一负的情况,是矛盾的,则q>0成立,所以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故选:B.小提示:在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举反例说明,但是在成立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给予其证明过程.8、设集合A={x|x2–4≤0},B={x|2x+a≤0},且A∩B={x|–2≤x≤1},则a=()A.–4B.–2C.2D.4答案:B分析:由题意首先求得集合A,B,然后结合交集的结果得到关于a的方程,求解方程即可确定实数a的值.求解二次不等式x2−4≤0可得:A={x|−2≤x≤2},}.求解一次不等式2x+a≤0可得:B={x|x≤−a2=1,解得:a=−2.由于A∩B={x|−2≤x≤1},故:−a2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交集的运算,不等式的解法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多选题9、下列条件中,为“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x∈R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有()A.0≤m<4B.0<m<2C.1<m<4D.−1<m<6答案:BC分析:对m讨论:m=0;m>0,Δ<0;m<0,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解不等式可得m的取值范围,再由充要条件的定义判断即可.因为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x∈R恒成立,当m=0时,原不等式即为1>0恒成立;当m>0时,不等式mx2−mx+1>0对∀x∈R恒成立,可得Δ<0,即m2−4m<0,解得:0<m<4.当m<0时,y=mx2−mx+1的图象开口向下,原不等式不恒成立,综上:m的取值范围为:[0,4).所以“关于x的不等式mx2−mx+1>0对∀x∈R恒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有0<m<2或1<m<4.故选:BC.10、某校举办运动会,高一的两个班共有120名同学,已知参加跑步、拔河、篮球比赛的人数分别为58,38,52,同时参加跑步和拔河比赛的人数为18,同时参加拔河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16,同时参加跑步、拔河、篮球三项比赛的人数为12,三项比赛都不参加的人数为20,则()A.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24B.只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为26C.只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为16D.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为22答案:BCD分析:设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x,由Venn图可得集合的元素个数关系.设同时参加跑步和篮球比赛的人数为x,由Venn图可得,58+38+52−18−16−x+12=120−20,得x=26,则只参加跑步比赛的人数为58−18−26+12=26,只参加拔河比赛的人数为38−16−18+12= 16,只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为52−16−26+12=22.故选:BCD.11、对于集合M,N,我们把属于集合M但不属于集合N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M与N的“差集”,记作M−N,即M−N={x|x∈M,且x∉N};把集合M与N中所有不属于M∩N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集合M与N的“对称差集”,记作MΔN,即MΔN={x|x∈M∪N,且x∉M∩N}.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有()A.若M−N=M,则M∩N=∅B.若M−N=∅,则M=NC.MΔN=(M∪N)−(M∩N)D.MΔN=(M−N)∪(N−M)答案:ACD分析:根据集合的新定义得到A正确,当M⊆N时,M−N=∅,B错误,根据定义知C正确,画出集合图形知D正确,得到答案.若M−N=M,则M∩N=∅,A正确;当M⊆N时,M−N=∅,B错误;MΔN={x|x∈M∪N,且x∉M∩N}=(M∪N)−(M∩N),C正确;MΔN和(M−N)∪(N−M)均表示集合中阴影部分,D正确.故选:ACD.填空题12、已知集合A=(1,3),B=(2,+∞),则A∩B=______.答案:(2,3)分析:利用交集定义直接求解.解:∵集合A=(1,3),B=(2,+∞),∴A∩B=(2,3).所以答案是:(2,3).13、已知集合A={−1,3,0},B={3,m2},若B⊆A,则实数m的值为__________.答案:0分析:解方程m2=0即得解.解:因为B⊆A,所以m2=−1(舍去)或m2=0,所以m=0.所以答案是:014、集合A={x|(x−1)(x2+ax+4)=0,x∈R}中所有元素之和为3,则实数a=________.答案:−4分析:由(x−1)(x2+ax+4)=0得x1+x2+x3=1−a,即可求解参数.由(x−1)(x2+ax+4)=0得x−1=0或x2+ax+4=0所以x1=1∈A,x2+ax+4=0,当Δ=a2−16=0时,x=2是方程x2+ax+4=0的根,解得a=−4,当Δ>0时,若方程x2+ax+4=0的一根为1,则a=−5,方程的另一根为4,不合题意;若1不是方程x2+ax+4=0的根,则方程两根x2+x3=−a=2,此时a=−2不满足Δ>0,舍去. 所以答案是:−4.解答题15、已知M={x|2≤x≤5},N={x|a+1≤x≤2a﹣1}.(1)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a∈∅(2)a≤3分析:(1)利用M⊆N,建立不等关系即可求解;(2)利用M⊇N,建立不等关系即可求解,注意当N=∅时,也成立(1)∵M⊆N,∴{a+1≤22a−1≥5,∴a∈∅;(2)①若N=∅,即a+1>2a﹣1,解得a<2时,满足M⊇N.②若N≠∅,即a≥2时,要使M⊇N成立,则{a+1≥22a−1≤5,解得1≤a≤3,此时2≤a≤3.综上a≤3.。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 集 合一、基础知识1.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元素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A B ⇔⎩⎪⎨⎪⎧A ⊆B ,A ≠B .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属于A .(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两集合相等:A =B ⇔⎩⎪⎨⎪⎧A ⊆B ,A ⊇B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0∉∅,0∉{∅},0∈{0},∅⊆{0}.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求集合A的补集的前提是“A是全集U的子集”,集合A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中取出集合A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二、常用结论(1)子集的性质:A⊆A,∅⊆A,A∩B⊆A,A∩B⊆B.(2)交集的性质:A∩A=A,A∩∅=∅,A∩B=B∩A.(3)并集的性质:A∪B=B∪A,A∪B⊇A,A∪B⊇B,A∪A=A,A∪∅=∅∪A=A.(4)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A A=∅,∁A∅=A.(5)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个子集,其中有2n-1个真子集,2n-1个非空子集.(6)等价关系:A∩B=A⇔A⊆B;A∪B=A⇔A⊇B.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基础知识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一个命题要么是真命题,要么是假命题,不能模棱两可.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3.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1)如果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①A是B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A⇒B且B A;②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是指:B⇒A且A B,在解题中要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错误.(2)如果q⇒p,则p是q的必要条件;(3)如果既有p⇒q,又有q⇒p,记作p⇔q,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要关系与集合的子集之间的关系设A={x|p(x)},B={x|q(x)},①若A⊆B,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②若A B,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若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二、常用结论1.四种命题中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所以在命题不易证明时,往往找等价命题进行证明.2.等价转化法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等价于非q是非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情况以此类推.第三节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一、基础知识1.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命题中的“且”“或”“非”❶叫做逻辑联结词.①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且q”,记作p∧q;②用联结词“或”把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得到复合命题“p或q”,记作p∨q;③对命题p的结论进行否定,得到复合命题“非p”,记作非p.❷❶“且”的数学含义是几个条件同时满足,“且”在集合中的解释为“交集”;“或”的数学含义是至少满足一个条件,“或”在集合中的解释为“并集”;“非”的含义是否定,“非p”只否定p的结论,“非”在集合中的解释为“补集”.❷“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1)命题的否定只是否定命题的结论,而否命题既否定其条件,也否定其结论.(2)命题的否定与原命题的真假总是相对立的,即一真一假,而否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假无必然联系.(2)命题真值表:命题真假的判断口诀p∨q→见真即真,p∧q→见假即假,p与非p→真假相反.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4.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二、常用结论含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等价关系(1)p∨q真⇔p,q至少一个真⇔(非p)∧(非q)假.(2)p∨q假⇔p,q均假⇔(非p)∧(非q)真.(3)p∧q真⇔p,q均真⇔(非p)∨(非q)假.(4)p∧q假⇔p,q至少一个假⇔(非p)∨(非q)真.。
新教材2023年高中数学 第1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必备知识 ·探新知
知识点 1 子集、真子集的概念 1.子集的概念
定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中__任__意__一__个___元素 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为集合B的子集
记法与读法 记作_A_⊆__B___(或_B_⊇__A___),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图示 结论
故集合A={-4,-1,4},由0个元素构成的子集为:∅. 由1个元素构成的子集为:{-4},{-1},{4}. 由2个元素构成的子集为:{-4,-1},{-4,4},{-1,4}. 由3个元素构成的子集为:{-4,-1,4}. 因此集合A的子集为:∅,{-4},{-1},{4},{-4,-1},{-4, 4},{-1,4},{-4,-1,4}. 真子集为:∅,{-4},{-1},{4},{-4,-1},{-4,4},{- 1,4}.
因此,B 中元素必定是 A 中的元素,即 B⊆A,故选 B.
(2)在A中,M和N表示不同的点; 在B中,M是空集,N是单元素集; 在C中,M是数集,N是点集; 在D中,M={y|y=x2+1,x∈R}={y|y≥1}, N={t|t=(y-1)2+1,y∈R}={t|t≥1}. 因此,M=N.故选D.
[正解] 因为 B⊆A,所以当 B≠∅,即 a≠0 时,B=x|x=-1a,因 此有-1a∈A,所以 a=±1;
③P={x|x2-x=0},Q=x|x=1+2-1n.
[分析] (1)将集合 A、B 中的表达式分别提取14,再分析得到式子的 形式,可得 A、B 的关系;
(2)结合每个集合中元素的形式和元素的取值进行判断; (3)根据数集的意义、不等式表示的范围等方法进行判断.
[解析] (1)对集合 B,x=2k+14=14(2k+1),因为 k 为整数,所以集合 B 表示的数是14的奇数倍;对集合 A,x=4k+12=14(k+2),因为 k+2 是整 数,所以集合 A 表示的数是14的整数倍.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知识点大全(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知识点大全单选题1、已知集合A={1,2,3,5,7,11},B={x|3<x<15},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2B.3C.4D.5答案:B分析:采用列举法列举出A∩B中元素的即可.由题意,A∩B={5,7,11},故A∩B中元素的个数为3.故选:B【点晴】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考查学生对交集定义的理解,是一道容易题.2、设全集U={−2,−1,0,1,2,3},集合A={−1,2},B={x∣x2−4x+3=0},则∁U(A∪B)=()A.{1,3}B.{0,3}C.{−2,1}D.{−2,0}答案:D分析:解方程求出集合B,再由集合的运算即可得解.由题意,B={x|x2−4x+3=0}={1,3},所以A∪B={−1,1,2,3},所以∁U(A∪B)={−2,0}.故选:D.3、已知x∈R,则“(x−2)(x−3)≤0成立”是“|x−2|+|x−3|=1成立”的()条件.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C.充分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C分析:先证充分性,由(x−2)(x−3)≤0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根据x的取值范围化简|x−2|+|x−3|即可,再证必要性,若|x−2|+|x−3|=1,即|x−2|+|x−3|=|(x−2)−(x−3)|,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知(x−2)(x−3)≤0.充分性:若(x−2)(x−3)≤0,则2≤x≤3,∴|x−2|+|x−3|=x−2+3−x=1,必要性:若|x−2|+|x−3|=1,又∵|(x−2)−(x−3)|=1,∴|x−2|+|x−3|=|(x−2)−(x−3)|,由绝对值的性质:若ab≤0,则|a|+|b|=|a−b|,∴(x−2)(x−3)≤0,所以“(x−2)(x−3)≤0成立”是“|x−2|+|x−3|=1成立”的充要条件,故选:C.4、集合A={0,1,2}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A.5B.6C.7D.8答案:B分析:根据真子集的定义即可求解.由题意可知,集合A的非空真子集为{0},{1},{2},{0,1},{0,2},{1,2},共6个.故选:B.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命题“所有的四边形都是矩形”是存在量词命题;②命题“∀x∈R,x2+1<0”是全称量词命题;③命题“∃x∈R,x2+2x+1≤0”的否定为“∀x∈R,x2+2x+1≤0”;④命题“a>b是ac2>bc2的必要条件”是真命题;A.0B.1C.2D.3答案:C分析:根据存在量词命题、全称量词命题的概念,命题的否定,必要条件的定义,分析选项,即可得答案. 对于①:命题“所有的四边形都是矩形”是全称量词命题,故①错误;对于②:命题“∀x∈R,x2+1<0”是全称量词命题;故②正确;对于③:命题p:∃x∈R,x2+2x+1≤0,则¬p:∀x∈R,x2+2x+1>0,故③错误;对于④:ac2>bc2可以推出a>b,所以a>b是ac2>bc2的必要条件,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命题为②④,故选:C6、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3的点表示的数的集合是()A.{x|x≤−3或x≥3}B.{x|−3≤x≤3}C.{x|x≤−3}D.{x|x≥3}答案:B分析: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不大于3的点表示的数的集合为|x|≤3的集合.由题意,满足|x|≤3的集合,可得:{x|−3≤x≤3},故选:B7、集合A={0,−1,a2},B={−2,a4}.若A∪B={−2,−1,0,4,16},则a=()A.±1B.±2C.±3D.±4答案:B分析:根据并集运算,结合集合的元素种类数,求得a的值.由A∪B={−2,−1,0,4,16}知,{a 2=4a4=16,解得a=±2故选:B8、设集合A={−1,0,1,2},B={1,2},C={x|x=ab,a∈A,b∈B},则集合C中元素的个数为()A.5B.6C.7D.8答案:B分析:分别在集合A,B中取a,b,由此可求得x所有可能的取值,进而得到结果.当a=−1,b=1时,ab=−1;当a=−1,b=2时,ab=−2;当a=0,b=1或2时,ab=0;当a=1,b=1时,ab=1;当a=1,b=2或a=2,b=1时,ab=2;当a=2,b=2时,ab=4;∴C={−2,−1,0,1,2,4},故C中元素的个数为6个.故选:B.多选题9、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 .√7∈RB .Z ∈QC .0∈∅D .∅⊆{0}答案:AD分析:根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的关系以及空集的概念进行判断即可.A .√7是无理数,无理数属于实数,所以√7∈R ,故正确;B .因为Z,Q 都是集合,所以不能用∈表示两者关系,故错误;C .因为∅不包含任何元素,所以0∉∅,故错误;D .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所以∅⊆{0},故正确;故选:AD.10、已知集合A ={x|x 2−x −6=0},B ={x|mx −1=0}, A ∩B =B ,则实数m 取值为( )A .13B .−12C .−13D .0答案:ABD解析:先求集合A ,由A ∩B =B 得B ⊆A ,然后分B =∅和B ≠∅两种情况求解即可解:由x 2−x −6=0,得x =−2或x =3,所以A ={−2,3},因为A ∩B =B ,所以B ⊆A ,当B =∅时,方程mx −1=0无解,则m =0,当B ≠∅时,即m ≠0,方程mx −1=0的解为x =1m , 因为B ⊆A ,所以1m =−2或1m =3,解得m =−12或m =13, 综上m =0,或m =−12,或m =13,故选:ABD小提示:此题考查集合的交集的性质,考查由集合间的包含关系求参数的值,属于基础题11、“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 .m >14B .0<m <1C .m >2D .m >1答案:CD解析:先计算已知条件的等价范围,再利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因为“不等式x 2−x +m >0在R 上恒成立”,所以等价于二次方程的x 2−x +m =0判别式Δ=1−4m <0,即m >14. 所以A 选项是充要条件,A 不正确;B 选项中,m >14不可推导出0<m <1,B 不正确;C 选项中,m >2可推导m >14,且m >14不可推导m >2,故m >2是m >1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C 正确;D 选项中,m >1可推导m >14,且m >14不可推导m >1,故m >1是m >14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 正确. 故选:CD.小提示: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一般可根据如下规则判断:(1)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q 对应集合是p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2)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p 对应集合是q 对应集合的真子集;(3)p 是q 的充分必要条件,则p 对应集合与q 对应集合相等;(4)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q 对的集合与p 对应集合互不包含.填空题12、设集合S ={A 0,A 1,A 2,A 3},在S 上定义运算⊕为:A i ⊕A j =A k ,其中k 为i +j 被4除的余数,i ,j =0,1,2,3,则满足关系式(x ⊕x)⊕A 2=A 0的x (x ∈S )的个数为________.答案:2解析:由已知中集合S ={A 0,A 1,A 2,A 3},在S 上定义运算⊕为:A i ⊕A j =A k ,其中k 为i +j 被4除的余数,i ,j =0,1,2,3,分别分析x 取A 0,A 1,A 2,A 3时,式子的值,并与A 0进行比照,即可得到答案. 当x =A 0时,(x ⊕x)⊕A 2=(A 0⊕A 0)⊕A 2=A 0⊕A 2=A 2≠A 0当x =A 1时,(x ⊕x)⊕A 2=(A 1⊕A 1)⊕A 2=A 2⊕A 2=A 4=A 0当x =A 2时,(x ⊕x)⊕A 2=(A 2⊕A 2)⊕A 2=A 0⊕A 2=A 2≠A 0当x =A 3时,(x ⊕x)⊕A 2=(A 3⊕A 3)⊕A 2=A 2⊕A 2=A 0=A 0则满足关系式(x ⊕x)⊕A 2=A 0的x(x ∈S)的个数为:2个.所以答案是:2.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集合中元素个数,其中利用穷举法对x 取值进行分类讨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3、已知A ={x ∈R|2a ≤x ≤a +3},B ={x ∈R|x <-1或x >4},若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a <-4或a >2分析:按集合A 为空集和不是空集两种情况去讨论即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①当a >3即2a >a +3时,A =∅,满足A ⊆B ;.②当a ≤3即2a ≤a +3时,若A ⊆B ,则有{2a ≤a +3a +3<−1或2a >4,解得a <-4或2<a ≤3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4或a >2.所以答案是:a <-4或a >214、命题p:∀x >2,2x −3>0的否定是___________.答案:∃x >2,2x −3≤0分析:将全称命题否定为特称命题即可命题p:∀x >2,2x −3>0的否定是∃x >2,2x −3≤0,所以答案是:∃x >2,2x −3≤0解答题15、已知集合A ={x |1≤x ≤3 },B ={x |a −4≤x ≤a −1 },若“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4,5]分析:根据给定条件可得AB ,再借助集合的包含关系列式计算作答.因“x ∈A ”是“x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于是得AB ,而集合A ={x |1≤x ≤3 },B ={x |a −4≤x ≤a −1 },因此,{a −4<1a −1≥3 或{a −4≤1a −1>3,解得4≤a <5或4<a ≤5,即有4≤a ≤5,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5].。
河北省2020级新高一数学教材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总结
2020届新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概念1.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集。
2.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5.元素与集合间关系只有两种:①属于,符号为“∈”;②不属于,符号为“∉”。
6.(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符号表示为N。
(2)正整数集符号表示为*N或N。
(3)整数集符号表示为Z。
(4)有理数集符号表示为Q。
(5)实数集符号+表示为R。
7.质数(素数):质数又称素数,指的是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无正因数)的数。
最小的质数为2.合数:合数又名合成数,是指在大于1的整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0除外的其他数整除的数,最小的合数是4。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素数。
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A是B的子集,记作BA⊆或CB⊇。
2.数学中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3.集合相等(1)定义: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同时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那么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BA=. (2)集合相等的证明:若BA=。
B⊆,则BA⊆,且A4.真子集(1)定义:如果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就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B A ≠⊂(或A B ≠⊃)。
(2)A 是B 真子集的判定: B A ⊆ 且 B A ≠ ,则A 是B 的真子集。
5.空集(1)定义:我们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补充: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n 元集合共有n 2个子集,共有12-n 个真子集,共有12-n 个非空子集,共有22-n 个非空真子集。
(4)空集只有子集,就是空集本身,空集没有真子集也没有非空子集。
专题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梳理)(新高考地区专用)(解析版)
专题01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梳理)一、集合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英语大写字母A 、B 、C 、…来表示。
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通常用英语小写字母a 、b 、c 、…来表示。
注意:在集合中,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的集合,而在几何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点(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集合,应注意区别。
3、空集的含义: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之间只能用“∈”或“∉”符号连接。
(1)属于: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2)不属于: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5、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1)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任何一个对象或者是或者不是这个给定的集合的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任何一个给定的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一个集合时,仅算一个元素,这叫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例:集合},1{a A =,则a 不能等于1。
(3)集合中的元素是平等的,没有先后顺序,因此判定两个集合是否一样,仅需比较它们的元素是否一样,不需考查排列顺序是否一样,这叫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例:}2,1,0{有}1,2,0{、}2,0,1{、}0,2,1{、}1,0,2{、}0,1,2{等六种表示方法。
6、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7、常见的特殊集合:(1)正整数集*N 或+N ;(2)非负整数集N (即自然数集,包括零);(3)整数集Z (包括负整数、零和正整数);(4)有理数集Q (包括整数集Z 和分数集→正负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5)实数集R (包括所有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注意:①}{整数=Z (√);}{全体整数=Z (×);②},,0|),{(R y R x y x y x ∈∈=⋅表示坐标轴上的点集;③},,0|),{(R y R x y x y x ∈∈>⋅表示第一、三象限的点集;④},,0|),{(R y R x y x y x ∈∈<⋅表示第二、四象限的点集;⑤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例:⎩⎨⎧=-=+1323y x y x 解的集合)}1,2{(; 例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019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
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属于”的概念: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 ……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 ……表示元素;元素在集合A 中,称属于A ,记为,否则称不属于A ,记作。
3、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 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4、集合的表示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①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②数学式子描述法:例:不等式x -3>2的解集是{x∈R| x -3>2}或{x| x -3>2} (3)图示法(Venn 图)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知识要点】1、“包含”关系——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A 叫做B 的子集,记为,例如。
子集的个数为2n (n 为集合中元素个数)2、“相等”关系:如果A 是B 的子集,B 也是A 的子集,则称A 与B 相等。
3、真子集(个数怎么算):如果A 是B 的子集,而且B 中存在元素不属于A ,则A 叫B 的真子集。
真子集的个数为2n -1(n 为集合中元素个数)。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来表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要点】1、交集的定义:即A ∩B={x| x ∈A ,且x ∈B}.2、并集的定义:即A ∪B={x | x ∈A ,或x ∈B}.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 ∩A = A ,A ∩φ= φ, A ∩B = B ∩A ,A ∪A = A ,A ∪φ= A , A ∪B = B ∪A 4、全集与补集(1)全集:通常用U 来表示。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集合。
- 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 集合间的关系:子集(包含、真包含)、相等集合的判定与性质。
-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性质和运算规则。
例如:A∩ B = {xx∈ A且x∈ B},A∪ B={xx∈ A或x∈ B},∁_U A={xx∈ U且x∉ A}(U为全集)。
2. 常用逻辑用语。
- 命题:命题的概念(能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命题的真假性判断。
- 四种命题: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的相互关系(互为逆否命题同真同假)。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若p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Leftrightarrow q,则p是q的充要条件。
-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的含义和真假判断规则。
例如:p∧ q为真当且仅当p真且q真;p∨ q为真当且仅当p真或q真;¬ p 的真假与p相反。
二、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 函数的定义:设A,B是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 =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
- 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
定义域是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函数值y = f(x)的取值集合;同一函数的判定(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
2. 函数的性质。
- 单调性:设函数y = 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_1,x_2,当x_1 < x_2时,都有f(x_1)(或f(x_1)>f(x_2)),那么就说函数y = 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有定义法、导数法等。
- 奇偶性:对于函数y = f(x)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都有f(-x)= - f(x)(或f(-x)=f(x)),那么函数y = f(x)是奇函数(或偶函数)。
高中数学专题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节集__合1.集合的相关概念(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2)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五个特定的集合:集合 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N *或N +ZQR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记法基本关系子集集合A 的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x ∈A ⇒x ∈B A ⊆B 或B ⊇A真子集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A ⊆B ,且存在x 0∈B ,x 0∉AA B 或B A相等 集合A ,B 的元素完全相同 A ⊆B ,B ⊆A A =B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任意的x ,x ∉∅,∅⊆A∅3.集合的基本运算表示 运算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记法交集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x |x ∈A ,且x ∈B }A ∩B并集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x |x ∈A ,或x ∈B }A ∪B补集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x |x ∈U ,且x ∉A }∁U A素组成的集合4.集合问题中的几个基本结论 (1)集合A 是其本身的子集,即A ⊆A ; (2)子集关系的传递性,即A ⊆B ,B ⊆C ⇒A ⊆C ; (3)A ∪A =A ∩A =A ,A ∪∅=A ,A ∩∅=∅,∁U U =∅,∁U ∅=U . (4)A ∩B =A ⇒A ⊆B ,A ∪B =B ⇒A ⊆B . [小题体验]1.已知集合A ={1,2},B ={x |0<x <5,x ∈N },则满足A ⊆C ⊆B 的集合C 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答案:D2.已知集合A ={1,2,3},B ={2,4,5},则集合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 答案:53.(江苏高考)已知集合A ={0,1,2,8},B ={-1,1,6,8},那么A ∩B =________. 解析:A ∩B ={0,1,2,8}∩{-1,1,6,8}={1,8}. 答案:{1,8}1.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是点集、数集或其他情形)和化简集合是正确求解集合问题的两个先决条件. 2.解题时注意区分两大关系:一是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二是集合与集合的包含关系. 3.易忘空集的特殊性,在写集合的子集时不要忘了空集和它本身. 4.运用数轴图示法易忽视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5.在解决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时,要注意检验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否则很可能会因为不满足“互异性”而导致解题错误.[小题纠偏]1.(浙江名校联考)已知∁R M ={x |ln|x |>1},N =⎩⎨⎧⎭⎬⎫y ⎪⎪y =1x ,x >0,则M ∪N =( ) A .(0,e] B .[-e,+∞) C .(-∞,-e]∪(0,+∞)D .[-e,e]解析:选B 由ln|x |>1得|x |>e,∴M =[-e,e].N =(0,+∞),∴M ∪N =[-e,+∞).故选B.2.若集合A ={x |-2≤x ≤5},B ={x |m +1≤x ≤2m -1},且B ⊆A ,则由m 的可能取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解析:当m +1>2m -1,即m <2时,B =∅,满足B ⊆A ;若B ≠∅,且满足B ⊆A ,如图所示,则⎩⎪⎨⎪⎧m +1≤2m -1,m +1≥-2,2m -1≤5,即⎩⎪⎨⎪⎧m ≥2,m ≥-3,m ≤3,所以2≤m ≤3.故m <2或2≤m ≤3,即所求集合为{m |m ≤3}.答案:{m |m ≤3}3.已知集合A ={0, x +1,x 2-5x },若-4∈A ,则实数x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4∈A ,∴x +1=-4或x 2-5x =-4. ∴x =-5或x =1或x =4.若x =1,则A ={0, 2,-4},满足条件; 若x =4,则A ={0, 5,-4},满足条件; 若x =-5,则A ={0,-4,50},满足条件. 所以x =1或x =4或-5. 答案:1或4或-5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①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②(易错题)集合{}y |y =x 2-1与集合{(x ,y )|y =x 2-1}是同一个集合; ③1,32,64,⎪⎪⎪⎪-12,0.5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④集合{(x ,y )|xy ≤0,x ,y ∈R }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 .0个 B .1个 C .2个D .3个解析:选A 由题意得,①不满足集合的确定性,故错误;②两个集合,一个是数集,一个是点集,故错误;③中⎪⎪⎪⎪-12=0.5,出现了重复,不满足集合的互异性,故错误;④不仅仅表示的是第二、四象限的点,还可表示原点,故错误.综上,没有正确命题,故选A.2.已知a >0,b ∈R ,若⎩⎨⎧⎭⎬⎫a ,4,b a ={a -b,0,a 2},则a 2+b 2的值为( )A .2B .4C .6D .8解析:选B 由已知得a ≠0,则ba =0,所以b =0,于是a 2=4,即a =2或a =-2,因为a >0,所以a =2,故a 2+b 2=22+02=4.3.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等于( ) A.92 B.98C .0D .0或98解析:选D 若集合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方程ax 2-3x +2=0只有一个实根或有两个相等实根.当a =0时,x =23,符合题意.当a ≠0时,由Δ=(-3)2-8a =0,得a =98,所以a 的值为0或98.4.(易错题)(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设集合A ={1,2,3},B ={2,3,4} ,M ={x |x =ab ,a ∈A ,b ∈B },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解析:结合题意列表计算M 中所有可能的值如下:观察可得:M ={2,3,4,6,8,9,12},据此可知M 中的元素个数为7. 答案:7[谨记通法]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策略(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考点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已知集合M ={1,2,3,4},则集合P ={x |x ∈M 且2x ∉M }的子集有( ) A .8个 B .4个 C .3个D .2个解析:选B 由题意,得P ={3,4},所以集合P 的子集有22=4个. 2.已知集合A ={x |x 2+x -2=0},B ={x |ax =1},若B ⊆A ,则a =( ) A .-12或1B .2或-1C .-2或1或0D .-12或1或0解析:选D 集合A ={x |x 2+x -2=0}={-2,1}.当x =-2时,-2a =1,解得a =-12;当x =1时,a =1;又因为B 是空集时也符合题意,这时a =0,故选D.[由题悟法]集合间基本关系的两种判定方法和一个关键[即时应用]1.集合{a ,b ,c ,d ,e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 ) A .32 B .31 C .30D .29解析:选B 因为集合有5个元素,所以其子集的个数为25=32个,其真子集的个数为25-1=31个. 2.已知集合A ={x |-1<x <3},B ={x |-m <x <m },若B ⊆A ,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当m ≤0时,B =∅,显然B ⊆A . 当m >0时,∵A ={x |-1<x <3}.当B ⊆A 时,在数轴上标出两集合,如图,∴⎩⎪⎨⎪⎧-m ≥-1,m ≤3,-m <m .∴0<m ≤1.综上所述m 的取值范围为(-∞,1]. 答案:(-∞,1]考点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题点多变型考点——多角探明) [锁定考向]集合运算多与解简单的不等式、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相联系,考查对集合的理解及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有些集合题为抽象集合题或新定义型集合题,考查学生的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集合的运算;(2)利用集合运算求参数; (3)新定义集合问题.[题点全练]角度一:集合的运算1.(北京高考)已知集合A ={x ||x |<2},B ={-2,0,1,2},则A ∩B =( ) A .{0,1} B .{-1,0,1} C .{-2,0,1,2}D .{-1,0,1,2}解析:选A ∵A ={x ||x |<2}={x |-2<x <2},B={-2,0,1,2},∴A∩B={0,1}.故选A.2.(全国卷Ⅰ)已知集合A={x|x2-x-2>0},则∁R A=()A.{x|-1<x<2} B.{x|-1≤x≤2}C.{x|x<-1}∪{x|x>2} D.{x|x≤-1}∪{x|x≥2}解析:选B∵x2-x-2>0,∴(x-2)(x+1)>0,∴x>2或x<-1,即A={x|x>2或x<-1}.则∁R A={x|-1≤x≤2}.故选B.角度二:利用集合运算求参数3.(浙江联盟校联考)已知集合P={x|-1<x<1},Q={x|0<x<a},若P∪Q={x|-1<x<2},则实数a的值为()A.1 B.2C.12D.32解析:选B因为P={x|-1<x<1},Q={x|0<x<a},所以当a≤1时,P∪Q={x|-1<x<1},不符合题意;当a>1时,P∪Q={x|-1<x<a},结合P∪Q={x|-1<x<2},可得a=2.角度三:新定义集合问题4.如果集合A,B,同时满足A∪B={1,2,3,4},A∩B={1},A≠{1},B≠{1},就称有序集对(A,B)为“好集对”.这里有序集对(A,B)是指当A≠B时,(A,B)和(B,A)是不同的集对,那么“好集对”一共有()个() A.5个B.6个C.7个D.8个解析:选B因为A∪B={1,2,3,4},A∩B={1},A≠{1},B≠{1},所以当A={1,2}时,B={1,3,4};当A={1,3}时,B={1,2,4};当A={1,4}时,B={1,2,3};当A={1,2,3}时,B={1,4};当A={1,2,4}时,B={1,3};当A={1,3,4}时,B={1,2}.所以满足条件的“好集对”一共有6个,故选B.[通法在握]解集合运算问题4个技巧[演练冲关]1.(浙江十校联盟适考)已知集合A={x|1<x<4},B={x∈Z|x2-6x<0},则(∁R A)∩B=()A.{1,4} B.{4,5}C.{1,4,5} D.{2,3}解析:选C法一:由x2-6x<0可得0<x<6,所以B={1,2,3,4,5},又∁R A={x|x≤1或x≥4},所以(∁R A)∩B={1,4,5}.法二:因为求的是(∁R A)∩B,故排除D,又1,5∈∁R A,1,5∈B,故选C.2.(长沙模拟)已知集合A={1,2,3},B={x|x2-3x+a=0,a∈A},若A∩B≠∅,则a的值为()A.1 B.2C.3 D.1或2解析:选B当a=1时,x2-3x+1=0,无整数解,则A∩B=∅;当a=2时,B={1,2},A∩B={1,2}≠∅;当a=3时,B=∅,A∩B=∅.因此实数a=2.3.(杭州高三四校联考)设集合A={x|(x-3)(x-a)=0,a∈R},B={x|(x-1)(x-4)=0},则A∪B的子集个数最多为()A.2 B.4C.8 D.16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要使A∪B的子集个数最多,则需A∪B中的元素个数最多,此时a≠1,a≠3,且a≠4,即集合A={3,a},B={1,4},A∪B={1,3,4,a},故A∪B的子集最多有24=16个.4.如图所示的Venn图中,A,B是非空集合,定义集合A B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若x,y∈R,A={x|y=2x-x2},B={y|y=3x,x>0},则A B为()A.{x|0<x<2} B.{x|1<x≤2}C.{x|0≤x≤1或x≥2} D.{x|0≤x≤1或x>2}解析:选D因为A={x|0≤x≤2},B={y|y>1},A∪B={x|x≥0},A∩B={x|1<x≤2},所以A B=∁A∪(A∩B)={x|0≤x≤1或x>2},故选D.B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1.(浙江考前热身联考)已知集合M={x|y=2x-x2},N={x|-1<x<1},则M∪N=()A.[0,1)B.(-1,2)C.(-1,2] D.(-∞,0]∪(1,+∞)解析:选C法一:易知M={x|0≤x≤2},又N={x|-1<x<1},所以M∪N=(-1,2].故选C.法二:取x=2,则2∈M,所以2∈M∪N,排除A、B;取x=3,则3∉M,3∉N,所以3∉M∪N,排除D,故选C.2.(浙江三地联考)已知集合P={x|||x<2},Q={x|-1≤x≤3},则P∩Q=()A.[-1,2) B.(-2,2)C.(-2,3] D.[-1,3]解析:选A由|x|<2,可得-2<x<2,所以P={x|-2<x<2},所以P∩Q=[-1,2).3.(嘉兴期末测试)已知集合P={x|x<1},Q={x|x>0},则()A .P ⊆QB .Q ⊆PC .P ⊆∁R QD .∁R P ⊆Q解析:选D 由已知可得∁R P =[1,+∞),所以∁R P ⊆Q .故选D.4.(浙江吴越联盟第二次联考)已知集合M ={0,1,2,3,4},N ={2,4,6},P =M ∩N ,则P 的子集有________个. 解析:集合M ={0,1,2,3,4},N ={2,4,6},P =M ∩N ={2,4},则P 的子集有∅,{2},{4},{2,4},共4个. 答案:45.已知集合A ={x |x ≥3},B ={x |x ≥m },且A ∪B =A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因为集合A ={x |x ≥3},B ={x |x ≥m },且A ∪B =A ,所以B ⊆A ,如图所示,所以m ≥3. 答案:[3,+∞)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杭州七校联考)已知集合A ={x |x 2>1},B ={x |(x 2-1)(x 2-4)=0},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B A ={x |x <-1或x >1},B ={-2,-1,1,2},A ∩B ={-2,2},故选B.2.(浙江六校联考)已知集合U ={x |y =3x },A ={x |y =log 9x },B ={y |y =-2x }则A ∩(∁U B )=( ) A .∅ B .R C .{x |x >0}D .{0}解析:选C 由题意得,U =R ,A ={x |x >0},因为y =-2x <0,所以B ={y |y <0},所以∁U B ={x |x ≥0},故A ∩(∁U B )={x |x >0}.故选C.3.(永康模拟)设集合M ={x |x 2-2x -3≥0},N ={x |-3<x <3},则( ) A .M ⊆N B .N ⊆M C .M ∪N =RD .M ∩N =∅解析:选C 由x 2-2x -3≥0,解得x ≥3或x ≤-1,所以M ={x |x ≤-1或x ≥3},所以M ∪N =R . 4.(宁波六校联考)已知集合A ={x |x 2-3x <0},B ={1,a },且A ∩B 有4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3)B .(0,1)∪(1,3)C .(0,1)D .(-∞,1)∪(3,+∞)解析:选B ∵A ∩B 有4个子集,∴A ∩B 中有2个不同的元素,∴a ∈A ,∴a 2-3a <0,解得0<a <3且a ≠1,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1)∪(1,3),故选B.5.(镇海中学期中)若集合M =⎩⎪⎨⎪⎧⎭⎪⎬⎪⎫x ⎪⎪y =lg2-x x ,N ={x |x <1},则M ∪N =( ) A .(0,1) B .(0,2) C .(-∞,2)D .(0,+∞)解析:选C 集合M =⎩⎪⎨⎪⎧⎭⎪⎬⎪⎫x ⎪⎪y =lg2-xx ={x |0<x <2},N ={x |x <1}.M ∪N ={x |x <2}=(-∞,2).故选C.6.设集合A ={x |x 2-x -2≤0},B ={x |x <1,且x ∈Z },则A ∩B =________.解析:依题意得A ={x |(x +1)(x -2)≤0}={x |-1≤x ≤2},因此A ∩B ={x |-1≤x <1,x ∈Z }={-1,0}. 答案:{-1,0}7.(嘉兴二模)已知集合A ={x |-1≤x ≤2},B ={x |x 2-4x ≤0},则A ∪B =________,A ∩(∁R B )=________. 解析:因为B ={x |x 2-4x ≤0}={x |0≤x ≤4},所以A ∪B ={x |-1≤x ≤4};因为∁R B ={x |x <0或x >4},所以A ∩(∁R B )={x |-1≤x <0}.答案:{x |-1≤x ≤4} {x |-1≤x <0}8.设集合A ={(x ,y )|y ≥|x -2|,x ≥0},B ={(x ,y )|y ≤-x +b },A ∩B ≠∅. (1)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若(x ,y )∈A ∩B ,且x +2y 的最大值为9,则b 的值是________. 解析:由图可知,当y =-x 往右移动到阴影区域时,才满足条件,所以b ≥2;要使z =x+2y 取得最大值,则过点(0,b ),有0+2b =9⇒b =92.答案:(1)[2,+∞) (2)929.已知集合A ={x |4≤2x ≤16},B =[a ,b ],若A ⊆B ,则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集合A ={x |4≤2x ≤16}={x |22≤2x ≤24}={x |2≤x ≤4}=[2,4],因为A ⊆B ,所以a ≤2,b ≥4,所以a -b ≤2-4=-2,即实数a -b 的取值范围是(-∞,-2].答案:(-∞,-2]10.已知集合A ={x |(x +2m )(x -m +4)<0},其中m ∈R ,集合B =⎩⎪⎨⎪⎧⎭⎪⎬⎪⎫x ⎪⎪⎪1-x x +2>0.(1)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1)集合B =⎩⎪⎨⎪⎧⎭⎪⎬⎪⎫x ⎪⎪⎪ 1-xx +2>0={x |-2<x <1}. 当A =∅时,m =43,不符合题意.当A ≠∅时,m ≠43.①当-2m <m -4,即m >43时,A ={x |-2m <x <m -4},又因为B ⊆A ,所以⎩⎪⎨⎪⎧ m >43,-2m ≤-2,m -4≥1,即⎩⎪⎨⎪⎧m >43,m ≥1,m ≥5,所以m ≥5.②当-2m >m -4,即m <43时,A ={x |m -4<x <-2m },又因为B ⊆A ,所以⎩⎪⎨⎪⎧m <43,-2m ≥1,m -4≤-2,即⎩⎪⎨⎪⎧m <43,m ≤-12,m ≤2,所以m ≤-12.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2∪[5,+∞). (2)由(1)知,B ={x |-2<x <1}. 当A =∅时,m =43,符合题意.当A ≠∅时,m ≠43.①当-2m <m -4,即m >43时,A ={x |-2m <x <m -4},又因为A ∩B =∅,所以-2m ≥1或者m -4≤-2, 即m ≤-12或者m ≤2,所以43<m ≤2.②当-2m >m -4,即m <43时,A ={x |m -4<x <-2m },又因为A ∩B =∅,所以m -4≥1或者-2m ≤-2, 即m ≥5或者m ≥1,所以1≤m <43.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2]. 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1.对于复数a ,b ,c ,d ,若集合S ={a ,b ,c ,d }具有性质“对任意x ,y ∈S ,必有xy ∈S ”,则当⎩⎪⎨⎪⎧a =1,b 2=1,c 2=b 时,b +c+d 等于( )A .1B .-1C .0D .i解析:选B ∵S ={a ,b ,c ,d },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当a =1时,b =-1,c 2=-1,∴c =±i,由“对任意x ,y ∈S ,必有xy ∈S ”知±i ∈S ,∴c =i,d =-i 或c =-i,d =i,∴b +c +d =(-1)+0=-1.2.对于集合M ,N ,定义M -N ={x |x ∈M ,且x ∉N },M ⊕N =(M -N )∪(N -M ),设A =⎩⎨⎧⎭⎬⎫x ⎪⎪x ≥-94,x ∈R ,B ={x |x <0,x ∈R },则A ⊕B =( )A.⎝⎛⎭⎫-94,0B.⎣⎡⎭⎫-94,0C.⎝⎛⎭⎫-∞,-94∪[0,+∞)D.⎝⎛⎦⎤-∞,-94∪(0,+∞) 解析:选C 依题意得A -B ={x |x ≥0,x ∈R },B -A =⎩⎨⎧x ⎪⎪⎭⎬⎫x <-94,x ∈R ,故A ⊕B =⎝⎛⎭⎫-∞,-94∪[0,+∞).故选C.3.已知函数f (x )=x -3-17-x的定义域为集合A ,且B ={x ∈Z |2<x <10},C ={x ∈R |x <a 或x >a +1}.(1)求:A 和(∁R A )∩B ;(2)若A ∪C =R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要使函数f (x )=x -3-17-x, 应满足x -3≥0,且7-x >0,解得3≤x <7, 则A ={x |3≤x <7}, 得到∁R A ={x |x <3或x ≥7},而B ={x ∈Z |2<x <10}={3,4,5,6,7,8,9}, 所以(∁R A )∩B ={7,8,9}.(2)C ={x ∈R |x <a 或x >a +1},要使A ∪C =R , 则有a ≥3,且a +1<7,解得3≤a <6.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6).第二节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命题概念 使用语言、符号或者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特点 (1)能判断真假;(2)陈述句分类真命题、假命题2.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1)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2)四种命题中真假性的等价关系:原命题等价于逆否命题,原命题的否命题等价于逆命题.在四种形式的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只能是0,2,4.3.充要条件若p⇒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p 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为A ,q 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为B 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 ⇒q 且q ⇒/p A 是B 的真子集 集合与充要条件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 ⇒/ q 且q ⇒pB 是A 的真子集p 是q 的充要条件 p ⇔q A =B 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 ⇒/ q 且q ⇒/pA ,B 互不包含[小题体验]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若log 2a >0,则函数f (x )=log a x (a >0,a ≠1)在其定义域上是减函数B .命题“若xy =0,则x =0”的否命题C .“m =3”是“直线(m +3)x +my -2=0与mx -6y +5=0垂直”的充要条件D .命题“若cos x =cos y ,则x =y ”的逆否命题 答案:B2.(温州高考适应性测试)已知α,β∈R ,则“α>β”是“cos α>cos β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D α>β ⇒/ cos α>cos β,如α=π3,β=π6,π3>π6,而cos π3<cos π6;cos α>cos β ⇒/ α>β,如α=π6,β=π3,cos π6>cos π3,而π6<π3.故选D. 3.设a ,b 是向量,则命题“若a =-b ,则|a |=| b |”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 答案:若|a |≠|b |,则a ≠-b1.易混淆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是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而命题的否定是只否定命题的结论. 2.易忽视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 ⇒B 且B ⇒/A )与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B (B ⇒A 且A ⇒/B )两者的不同.[小题纠偏]1.(杭州模拟)“x<0”是“ln(x+1)<0”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B2.“在△ABC中,若∠C=90°,则∠A,∠B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原命题的条件:在△ABC中,∠C=90°,结论:∠A,∠B都是锐角.否命题是否定条件和结论.即“在△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答案:在△ABC中,若∠C≠90°,则∠A,∠B不都是锐角考点一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基础送分型考点——自主练透)[题组练透]1.命题“若a2>b2,则a>b”的否命题是()A.若a2>b2,则a≤b B.若a2≤b2,则a≤bC.若a≤b,则a2>b2D.若a≤b,则a2≤b2解析:选B根据命题的四种形式可知,命题“若p,则q”的否命题是“若綈p,则綈q”.该题中,p为a2>b2,q为a>b,故綈p为a2≤b2,綈q为a≤b.所以原命题的否命题为:若a2≤b2,则a≤b.2.命题“若x2-3x-4=0,则x=4”的逆否命题及其真假性为()A.“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B.“若x≠4,则x2-3x-4≠0”为真命题C.“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D.“若x=4,则x2-3x-4=0”为假命题解析:选C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可以排除A,D,因为x2-3x-4=0,所以x=4或-1,故原命题为假命题,即逆否命题为假命题.3.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若x+y=0,则x,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易错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③“若q≤-1,则x2+x+q=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若ab是正整数,则a,b都是正整数.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解析:①命题“若x+y=0,则x,y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为“若x,y互为相反数,则x+y=0”,显然①为真命题;②不全等的三角形的面积也可能相等,故②为假命题;③原命题正确,所以它的逆否命题也正确,故③为真命题;④若ab是正整数,但a,b不一定都是正整数,例如a=-1,b=-3,故④为假命题.答案:①③[谨记通法]1.写一个命题的其他三种命题时的2个注意点(1)对于不是“若p,则q”形式的命题,需先改写;(2)若命题有大前提,写其他三种命题时需保留大前提.2.命题真假的2种判断方法(1)联系已有的数学公式、定理、结论进行正面直接判断.(2)利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逆命题与否命题的等价关系进行判断.考点二充分必要条件的判定(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1.(杭州高三四校联考)“a>-1”是“x2+ax+14>0(x∈R)”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若x2+ax+14>0(x∈R),则a2-1<0,即-1<a<1,所以“a>-1”是“x2+ax+14>0(x∈R)”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A.2.(杭州高三质检)设数列{a n}的通项公式为a n=kn+2(n∈N*),则“k>2”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法一:因为a n=kn+2(n∈N*),所以当k>2时,a n+1-a n=k>2,则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若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则a n+1-a n=k>0即可,所以“k>2”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法二: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单调性知,“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充要条件是“k>0”,所以“k>2”是“数列{a n}为单调递增数列”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由题悟法]充要条件的3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3)等价转化法:根据一个命题与其逆否命题的等价性,把判断的命题转化为其逆否命题进行判断.这个方法特别适合以否定形式给出的问题,如“xy≠1”是“x≠1或y≠1”的某种条件,即可转化为判断“x=1且y=1”是“xy=1”的某种条件.[即时应用]1.设a >0,b >0,则“a 2+b 2≥1”是“a +b ≥ab +1”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因为a >0,b >0,所以a +b >0,ab +1>0,故不等式a +b ≥ab +1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b +1)2≤(a +b )2,即a 2+b 2≥a 2b 2+1.显然,若a 2+b 2≥a 2b 2+1,则必有a 2+b 2≥1,反之则不成立,所以a 2+b 2≥1是a 2+b 2≥a 2b 2+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a 2+b 2≥1是a +b ≥ab +1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浙江期初联考)若a ,b ∈R ,使|a |+|b |>4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a +b |≥4 B .|a |≥4 C .|a |≥2且|b |≥2D .b <-4解析:选D 对选项A,若a =b =2,则|a |+|b |=2+2≥4,不能推出|a |+|b |>4;对选项B,若a =4≥4,b =0,此时不能推出|a |+|b |>4;对选项C,若a =2≥2,b =2≥2,此时不能推出|a |+|b |>4;对选项D,由b <-4可得|a |+|b |>4,但由|a |+|b |>4得不到b <-4.故选D.3.(宁波模拟)已知四边形ABCD 为梯形,AB ∥CD ,l 为空间一直线,则“l 垂直于两腰AD ,BC ”是“l 垂直于两底AB ,DC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因为四边形ABCD 是梯形,且AB ∥CD ,所以腰AD ,BC 是交线,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当l 垂直于两腰AD ,BC 时,l 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所以l 垂直于两底AB ,CD ,所以是充分条件;当l 垂直于两底AB ,CD ,由于AB ∥CD ,所以l 不一定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所以l 不一定垂直于两腰AD ,BC ,所以不是必要条件.所以是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三 充分必要条件的应用(重点保分型考点——师生共研)[典例引领]若不等式x -m +1x -2m<0成立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3<x <12,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解析:令A =⎩⎪⎨⎪⎧⎭⎪⎬⎪⎫x ⎪⎪⎪x -m +1x -2m <0,B =⎩⎨⎧⎭⎬⎫x ⎪⎪13<x <12. 因为不等式x -m +1x -2m <0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13<x <12,所以B ⊆A .①当m -1<2m ,即m >-1时,A ={x |m -1<x <2m }.由B ⊆A 得⎩⎪⎨⎪⎧m -1≤13,2m ≥12,m >-1,解得14≤m ≤43;②当m -1=2m ,即m =-1时,A =∅,不满足B ⊆A ;③当m -1>2m ,即m <-1时,A ={x |2m <x <m -1}.由B ⊆A 得⎩⎪⎨⎪⎧2m ≤13,m-1≥12,m <-1,此时m 无解.综上,m 的取值范围为⎣⎡⎦⎤14,43.答案:⎣⎡⎦⎤14,43[由题悟法]根据充要条件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关键点(1)先合理转化条件,常通过有关性质、定理、图象将恒成立问题和有解问题转化为最值问题等,得到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组),再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组)求出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2)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一定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即时应用]1.(杭州名校大联考)已知条件p :|x +1|>2,条件q :x >a ,且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3,+∞)D .(-∞,-3]解析:选A 由|x +1|>2,可得x >1或x <-3,所以綈p :-3≤x ≤1;又綈q :x ≤a .因为綈p 是綈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a ≥1.2.已知“命题p :(x -m )2>3(x -m )”是“命题q :x 2+3x -4<0”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解析:命题p :x >m +3或x <m , 命题q :-4<x <1.因为p 是q 成立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m +3≤-4或m ≥1, 故m ≤-7或m ≥1. 答案:(-∞,-7]∪[1,+∞)一抓基础,多练小题做到眼疾手快 1.“(2x -1)x =0”是“x =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B 若(2x -1)x =0,则x =12或x =0,即不一定是x =0;若x =0,则一定能推出(2x -1)x =0.故“(2x-1)x =0”是“x =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设a ,b ∈R ,则“a 3>b 3且ab <0”是“1a >1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a 3>b 3,知a >b ,由ab <0,知a >0>b ,所以此时有1a >1b ,故充分性成立;当1a >1b 时,若a ,b 同号,则a <b ,若a ,b 异号,则a >b ,所以必要性不成立.故选A. 3.设φ∈R ,则“φ=0”是“f (x )=cos(x +φ)(x ∈R )为偶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若φ=0,则f (x )=cos x 为偶函数;若f (x )=cos(x +φ)(x ∈R )为偶函数,则φ=k π(k ∈Z ).故“φ=0”是“f (x )=cos(x +φ)(x ∈R )为偶函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命题p :“若x 2<1,则x <1”的逆命题为q ,则p 与q 的真假性为( ) A .p 真q 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D .p 假q 假解析:选B q :若x <1,则x 2<1. ∵p :x 2<1,则-1<x <1.∴p 真,当x <1时,x 2<1不一定成立,∴q 假,故选B.5.若x >5是x >a 的充分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5,+∞) B .[5,+∞) C .(-∞,5)D .(-∞,5] 解析:选D 由x >5是x >a 的充分条件知,{x |x >5}⊆{x |x >a },∴a ≤5,故选D. 二保高考,全练题型做到高考达标1.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 ) A .“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B .“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 C .“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 D .“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解析:选B 依题意得,原命题的逆命题是“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2.命题“对任意实数x ∈[1,2],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0恒成立”为真命题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A .a ≥4B .a ≤4C .a ≥3D .a ≤3解析:选C 即由“对任意实数x ∈[1,2],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0恒成立”可推出选项,但由选项推不出“对任意实数x ∈[1,2],关于x 的不等式x 2-a ≤0恒成立”.因为x ∈[1,2],所以x 2∈[1,4],x 2-a ≤0恒成立,即x 2≤a ,因此a ≥4;反之亦然.故选C.3.有下列命题:①“若x +y >0,则x >0且y >0”的否命题;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否命题;③“若m ≥1,则mx 2-2(m +1)x +m +3>0的解集是R ”的逆命题; ④“若a +7是无理数,则a 是无理数”的逆否命题.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④解析:选C ①的逆命题为“若x >0且y >0,则x +y >0”为真,故否命题为真; ②的否命题为“不是矩形的图形对角线不相等”,为假命题; ③的逆命题为,若mx 2-2(m +1)x +m +3>0的解集为R ,则m ≥1. ∵当m =0时,解集不是R ,∴应有⎩⎪⎨⎪⎧m >0,Δ<0,即m >1.∴③是真命题;④原命题为真,逆否命题也为真.4.(浙江名校联考信息卷)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θ,则“0<θ≤π4”是“k ≤1”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当0<θ≤π4时,0<k ≤1;反之,当k ≤1时,0≤θ≤π4或π2<θ<π.故“0<θ≤π4”是“k ≤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5.命题“对任意x ∈[1,2),x 2-a ≤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 A .a ≥4 B .a >4 C .a ≥1D .a >1解析:选B 要使“对任意x ∈[1,2),x 2-a ≤0”为真命题,只需要a ≥4,∴a >4是命题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6.命题“若a >b ,则ac 2>bc 2(a ,b ∈R )”,否命题的真假性为________. 解析:命题的否命题为“若a ≤b ,则ac 2≤bc 2”. 若c =0,结论成立.若c ≠0,不等式ac 2≤bc 2也成立. 故否命题为真命题.答案:真 7.下列命题:①“a >b ”是“a 2>b 2”的必要条件;②“|a |>|b |”是“a 2>b 2”的充要条件;③“a >b ”是“a +c >b +c ”的充要条件.其中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①a >b ⇒/ a 2>b 2,且a 2>b 2⇒/ a >b ,故①不正确; ②a 2>b 2⇔|a |>|b |,故②正确;③a >b ⇒a +c >b +c ,且a +c >b +c ⇒a >b ,故③正确. 答案:②③8.已知α,β∈(0,π),则“sin α+sin β<13”是“sin(α+β)<13”的________条件.解析:因为sin(α+β)=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sin β,所以若sin α+sin β<13,则有sin(α+β)<13,故充分性成立;当α=β=π2时,有sin(α+β)=sin π=0<13,而sin α+sin β=1+1=2,不满足sin α+sin β<13,故必要性不成立.所以“sin α+sin β<13”是“sin(α+β)<1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充分不必要 9.已知p :实数m 满足m 2+12a 2<7am (a >0),q :方程x 2m -1+y 22-m=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若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解析:由a >0,m 2-7am +12a 2<0,得3a <m <4a ,即p :3a <m <4a ,a >0.由方程x 2m -1+y 22-m=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可得2-m >m -1>0,解得1<m <32,即q :1<m <32.因为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 3a >1,4a ≤32或⎩⎪⎨⎪⎧3a ≥1,4a <32,解得13≤a ≤38,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38. 答案:⎣⎡⎦⎤13,3810.已知集合A =⎩⎨⎧⎭⎬⎫y ⎪⎪y =x 2-32x +1,x ∈⎣⎡⎦⎤34,2,B ={x |x +m 2≥1}.若“x ∈A ”是“x ∈B ”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解:y =x 2-32x +1=⎝⎛⎭⎫x -342+716, ∵x ∈⎣⎡⎦⎤34,2, ∴716≤y ≤2, ∴A =⎩⎨⎧⎭⎬⎫y ⎪⎪716≤y ≤2.由x +m 2≥1,得x ≥1-m 2, ∴B ={x |x ≥1-m 2}.∵“x ∈A ”是“x ∈B ”的充分条件, ∴A ⊆B ,∴1-m 2≤716, 解得m ≥34或m ≤-34,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4∪⎣⎡⎭⎫34,+∞. 三上台阶,自主选做志在冲刺名校 1.已知p :x ≥k ,q :3x +1<1,如果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2,+∞) C .[1,+∞)D .(-∞,-1]解析:选B 由3x +1<1得,3x +1-1=2-x x +1<0,即(x -2)(x +1)>0,解得x <-1或x >2,由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知,k >2,故选B.2.在整数集Z 中,被4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 ]={4n +k |n ∈Z },k =0,1,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填序号).①2 018∈[2];②-1∈[3];③Z =[0]∪[1]∪[2]∪[3];④命题“整数a ,b 满足a ∈[1],b ∈[2],则a +b ∈[3]”的原命题与逆命题都正确;⑤“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 -b ∈[0]”.解析:由“类”的定义[k ]={4n +k |n ∈Z },k =0,1,2,3,可知,只要整数m =4n +k ,n ∈Z ,k =0,1,2,3,则m ∈[k ],对于①中,2 018=4×504+2,所以2 018∈[2],所以符合题意;对于②中,-1=4×(-1)+3,所以符合题意;对于③中,所有的整数按被4除所得的余数分为四类,即余数分别为0,1,2,3的整数,即四“类”[0],[1],[2],[3],所以Z =[0]∪[1]∪[2]∪[3],所以符合题意;对于④中,原命题成立,但逆命题不成立,因为若a +b ∈[3],不妨设a =0,b =3,则此时a ∉[1]且b ∉[2],所以逆命题不成立,所以不符合题意;对于⑤中,因为“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不妨设a =4m +k ,b =4n +k ,m ,n ∈Z ,且k =0,1,2,3,则a -b =4(m -n )+0,所以a -b ∈[0];反之,不妨设a =4m +k 1,b =4n +k 2,m ,n ∈Z ,k 1=0,1,2,3,k 2=0,1,2,3,则a -b =4(m -n )+(k 1-k 2),若a -b ∈[0],则k 1-k 2=0,即k 1=k 2,所以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故“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 -b ∈[0]”,所以符合题意.答案:①②③⑤3.已知全集U =R ,非空集合A =⎩⎨⎧x ⎪⎪⎪⎭⎬⎫x -2x -(3a +1)<0,B ={x |(x -a )(x -a 2-2)<0,命题p :x ∈A ,命题q :x ∈B .(1)当a =12时,若p 真q 假,求x 的取值范围; (2)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当a =12时,A ={x |2<x <37},B ={x |12<x <146},因为p 真q 假. 所以(∁U B )∩A ={x |2<x ≤12},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2,12].(2)若q 是p 的必要条件,即p ⇒q ,可知A ⊆B .因为a 2+2>a ,所以B ={x |a <x <a 2+2}.当3a +1>2,即a >13时,A ={x |2<x <3a +1}, 应满足条件⎩⎪⎨⎪⎧a ≤2,a 2+2≥3a +1,解得13<a ≤3-52; 当3a +1=2,即a =13时,A =∅,不符合题意; 当3a +1<2,即a <13时,A ={x |3a +1<x <2}, 应满足条件⎩⎪⎨⎪⎧a ≤3a +1,a 2+2≥2解得-12≤a <13;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13∪⎝ ⎛⎦⎥⎤13,3-52.命题点一 集合及其运算1.(浙江高考)已知全集U ={1,2,3,4,5},A ={1,3},则∁U A =( )A .∅B .{1,3}C .{2,4,5}D .{1,2,3,4,5}解析:选C ∵U ={1,2,3,4,5},A ={1,3},∴∁U A ={2,4,5}.2.(天津高考)设全集为R ,集合A ={x |0<x <2},B ={x |x ≥1},则A ∩(∁R B )=( )A .{x |0<x ≤1}B .{x |0<x <1}C .{x |1≤x <2}D .{x |0<x <2}解析:选B ∵全集为R ,B ={x |x ≥1},∴∁R B ={x |x <1}.∵集合A ={x |0<x <2},∴A ∩(∁R B )={x |0<x <1}.3.(浙江高考)已知集合P ={x |-1<x <1},Q ={x |0<x <2},那么P ∪Q =( )A .(-1,2)B .(0,1)C .(-1,0)D .(1,2)解析:选A 根据集合的并集的定义,得P ∪Q =(-1,2).4.(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 ={x |x -1≥0},B ={0,1,2},则A ∩B =( )A .{0}B .{1}C .{1,2}D .{0,1,2}解析:选C ∵A ={x |x -1≥0}={x |x ≥1},B ={0,1,2},∴A ∩B ={1,2}.5.(全国卷Ⅱ)已知集合A ={(x ,y )|x 2+y 2≤3,x ∈Z ,y ∈Z },则A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9B .8C .5D .4解析:选A 将满足x 2+y 2≤3的整数x ,y 全部列举出来,即(-1,-1),(-1,0),(-1,1),(0,-1),(0,0),(0,1),(1,-1),(1,0),(1,1),共有9个.故选A.6.(江苏高考)已知集合A ={1,2},B ={a ,a 2+3}.若A ∩B ={1},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解析:因为a 2+3≥3,所以由A ∩B ={1}得a =1,即实数a 的值为1.答案:1命题点二 充要条件1.(2016·浙江高考)已知函数f (x )=x 2+bx ,则“b <0”是“f (f (x ))的最小值与f (x )的最小值相等”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f (x )=x 2+bx =⎝⎛⎭⎫x +b 22-b 24,当x =-b 2时,f (x )min =-b 24,又f (f (x ))=(f (x ))2+bf (x )=⎝⎛⎭⎫f (x )+b 22-b 24,当f (x )=-b 2时,f (f (x ))min =-b 24,当-b 2≥-b 24时,f (f (x ))可以取到最小值-b 24,即b 2-2b ≥0,解得b ≤0或b ≥2,故“b <0”是“f (f (x ))的最小值与f (x )的最小值相等”的充分不必要条件.选A.2.(浙江高考)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S n ,则“d >0”是“S 4+S 6>2S 5”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因为{a n }为等差数列,所以S 4+S 6=4a 1+6d +6a 1+15d =10a 1+21d,2S 5=10a 1+20d ,S 4+S 6-2S 5=d ,所以d >0⇔S 4+S 6>2S 5.3.(2015·浙江高考)设a ,b 是实数,则“a +b >0”是“ab >0”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D 特值法:当a =10,b =-1时,a +b >0,ab <0,故a +b >0⇒/ ab >0;当a =-2,b =-1时,ab >0,但a +b <0,所以ab >0⇒/ a +b >0.故“a +b >0”是“ab >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天津高考)设x ∈R ,则“⎪⎪⎪⎪x -12<12”是“x 3<1”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由⎪⎪⎪⎪x -12<12,得0<x <1,则0<x 3<1,即“⎪⎪⎪⎪x -12<12”⇒“x 3<1”;由x 3<1,得x <1,当x ≤0时,⎪⎪⎪⎪x -12≥12,即“x 3<1”⇒ / “⎪⎪⎪⎪x -12<12”.所以“⎪⎪⎪⎪x -12<12”是“x 3<1”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5.(天津高考)设θ∈R ,则“⎪⎪⎪⎪θ-π12<π12”是“sin θ<12”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法一:由⎪⎪⎪⎪θ-π12<π12,得0<θ<π6,故sin θ<12.由sin θ<12,得-7π6+2k π<θ<π6+2k π,k ∈Z ,推不出“⎪⎪⎪⎪θ-π12<π12”.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法二:⎪⎪⎪⎪θ-π12<π12⇒0<θ<π6⇒sin θ<12,而当sin θ<12时,取θ=-π6,⎪⎪⎪⎪-π6-π12=π4>π12.故“⎪⎪⎪⎪θ-π12<π12”是“sin θ<12”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6.(北京高考)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a -3b |=|3a +b |”是“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C 由|a -3b |=|3a +b |,得(a -3b )2=(3a +b )2,即a 2+9b 2-6a ·b =9a 2+b 2+6a ·b .又a ,b 均为单位向量,所以a 2=b 2=1,所以a ·b =0,能推出a ⊥b .由a ⊥b ,得|a -3b |=10,|3a +b |=10,能推出|a -3b |=|3a +b |,所以“|a -3b |=|3a +b |”是“a ⊥b ”的充分必要条件.命题点三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1.(2015·山东高考)设m ∈R ,命题“若m >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 A .若方程x 2+x -m =0有实根,则m >0B .若方程x 2+x -m =0有实根,则m ≤0C .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D .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解析:选D 根据逆否命题的定义,命题“若m >0,则方程x 2+x -m =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是“若方程x 2+x -m =0没有实根,则m ≤0”.2.(北京高考)能说明“若a >b ,则1a <1b”为假命题的一组a ,b 的值依次为________. 解析:只要保证a 为正b 为负即可满足要求.当a >0>b 时,1a >0>1b .答案:1,-1(答案不唯一)3.(北京高考)能够说明“设a ,b ,c 是任意实数.若a >b >c ,则a +b >c ”是假命题的一组整数a ,b ,c 的值依次为________.解析:因为“设a ,b ,c 是任意实数.若a >b >c ,则a +b >c ”是假命题,则它的否定“设存在实数a ,b ,c .若a >b >c ,则a +b ≤c ”是真命题.由于a >b >c ,所以a +b >2c ,又a +b ≤c ,所以c <0.因此a ,b ,c 依次可取整数-1,-2,-3,满足a +b ≤c .答案:-1,-2,-3(答案不唯一)。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公式、定理、结论图表)--2023年高考数学必背知识手册(新教材)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公式、定理、结论图表)1.集合的有关概念(1)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2)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4)五个特定的集合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 *或N +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相等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 =B 子集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 中的元素A ⊆B 真子集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 中的元素,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BA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符号表示A ∪B A ∩B 若全集为U ,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图形表示集合表示{x |x ∈A ,或x ∈B }{x |x ∈A ,且x ∈B }{x |x ∈U ,且x ∉A }4.集合的运算性质(1)A ∩A =A ,A ∩∅=∅,A ∩B =B ∩A .(2)A ∪A =A ,A ∪∅=A ,A ∪B =B ∪A .(3)A ∩(∁U A )=∅,A ∪(∁U A )=U ,∁U (∁U A )=A .5.常用结论(1)空集性质:①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即它的本身,∅⊆∅;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A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若A ≠∅,则∅ÜA ).(2)子集个数: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典例1:已知集合{}2,4,8A =,{}2,3,4,6B =,则A B ⋂的子集的个数为()A .3B .4C .7D .8【答案】B【详解】因为集合{}2,4,8A =,{}2,3,4,6B =,所以{}2,4A B = ,所以A B ⋂的子集的个数为224=个.故选B.典例2:已知集合{}2N 230A x x x =∈--≤∣,则集合A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A .32B .31C .16D .15【答案】D 【详解】由题意得{}{}{}2N230N 130,1,2,3A x x x x x =∈--≤=∈-≤≤=∣∣,其真子集有42115-=个.故选D.(3)A ∩B =A ⇔A ⊆B ;A ∪B =A ⇔A ⊇B .(4)(∁U A )∩(∁U B )=∁U (A ∪B ),(∁U A )∪(∁U B )=∁U (A ∩B ).6.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概念若p⇒q,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p⇒q且q⇏p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p⇏q且q⇒pp是q的充要条件p⇔q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p⇏q且q⇏p7.充分、必要条件与集合的关系设p,q成立的对象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1)p是q的充分条件⇔A⊆B,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AÜB;(2)p是q的必要条件⇔B⊆A,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BÜA;(3)p是q的充要条件⇔A=B.8.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量词名称常见量词符号表示全称量词所有、一切、任意、全部、每一个等∀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些、某些等∃9.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10.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知识记忆小口诀>集合平时很常用,数学概念有不同,理解集合并不难,三个要素是关键,元素确定和互译,还有无序要牢记,空集不论空不空,总有子集在其中,集合用图很方便,子交并补很明显.<解题方法与技巧>集合基本运算的方法技巧:(1)当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的数集时,可以通过列举集合的元素进行运算,也可借助Venn图运算;(2)当集合是用不等式表示时,可运用数轴求解.对于端点处的取舍,可以单独检验.集合常与不等式,基本函数结合,常见逻辑用语常与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数列,线性规划等结合.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根据p⇒q,q⇒p进行判断.(2)集合法:根据使p,q成立的对象的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进行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数问题的求解上.解题时需注意:(1)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解.(2)要注意区间端点值的检验.尤其是利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时,不等式是否能够取等号决定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解的现象.(3)数学定义都是充要条件.。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科,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数学,下面对其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集合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对象所组成的整体。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韦恩图法。
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2、常用逻辑用语命题是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是判断命题关系的重要概念。
“若 p,则q”为真命题,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q 是 p 的必要条件;若“若 p,则q”和“若 q,则p”均为真命题,则p 是 q 的充要条件。
二、函数1、函数的概念设 A、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 f,使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2、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包括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单调性是指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增减情况;奇偶性是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或 y 轴对称的性质;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上重复出现的性质。
3、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幂函数:y =x^α (α 为常数)指数函数:y = a^x (a > 0 且a ≠ 1)对数函数:y =logₐ x (a > 0 且a ≠ 1)三角函数:正弦函数 y = sin x、余弦函数 y = cos x、正切函数 y = tan x 等三、导数及其应用1、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它反映了函数在某一点处的变化快慢程度。
2、导数的运算包括基本函数的求导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3、导数的应用利用导数可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还可以解决曲线的切线问题。
四、三角函数1、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的定义。
2、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²α +cos²α = 1,tanα =sinα /cosα 等。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本文旨在总结和归纳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知识点。
以下是相关概念和要点的简要介绍:集合定义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元素构成的整体。
常用符号- ∪:表示并集,包括所有在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元素。
- ∩:表示交集,包括同时存在于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元素。
- ∈:表示元素属于某个集合。
- ∅:表示空集,即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常见概念-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则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 真子集:一个集合是另一个集合的真子集,当且仅当它是该集合的子集且不等于该集合本身。
- 并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
- 交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逻辑用语常用逻辑符号- ∧:表示逻辑与(and),指两个命题都为真才为真。
- ∨:表示逻辑或(or),指两个命题只要有一个为真就为真。
- ¬:表示逻辑非(not),指对命题的否定。
- ⇒:表示逻辑蕴含(implies),指如果前提为真,则结论也为真。
- ⇔:表示逻辑等价(equivalence),指前提与结论互相为真或互相为假。
常见概念- 命题:陈述性句子,可以判断为真或为假。
- 否定:与命题相反的判断。
- 合取:将多个命题通过逻辑与连接起来的复合命题。
- 析取:将多个命题通过逻辑或连接起来的复合命题。
- 蕴含:由前提推导出结论的关系。
- 等价:前提与结论互相为真或互相为假的关系。
总结本文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进行了概念、符号和概念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深入学习和理解集合和逻辑用语将有助于在不同领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
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
(5)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
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
①设 是两个实数,且 ,满足 的实数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 ;满足 的实数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 ;满足 ,或 的实数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 , ;满足 的实数 的集合分别记做 .
注意:对于集合 与区间 ,前者 可以大于或等于 ,而后者必须
.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①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
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 的关于 的二次方程 ,则在 时,由于 为实数,故必须有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
①设 、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对于集合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 以及 到 的对应法则 )叫做集合 到 的映射,记作 .
4.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①子集:若 ,则 ,此时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
②真子集:若 ,且存在元素 ,且 ,则称A是B的真子集,记作:A B.
③相等:若 ,且 ,则称集合A与B相等,记作A=B.。
5.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交集: ②并集:
③补集: ,其中 为全集, 。
6.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
① , 。
三、逻辑联结词与量词
●1.含有“且( )”“或( )”“非( )”命题的真假性: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2.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命题中的“对所有”、“任意一个”等短语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 ”表示,“存在”、“至少有一个”等短语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 ”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对பைடு நூலகம்中任意一个 ,有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⑤ 中, .
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
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 的定义域为 ,其复合函数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 解出.
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第一章
【
一、集合的概念、关系与运算
1.集合中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在应用集合的概念求解集合问题时,要特别注意这三个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元素的互异性往往就是检验的重要依椐。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有的集合还可用Venn图表示,用专用符号表示,如 等。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若元素 是集合A的元素,则 ,否则 。
二、命题及其关系
●1.命题的概念: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3.“若 则 ”是真命题,即 ;“若 则 ”是假命题,则 。
●4.在判断命题真假的问题中,一方面可以直接写出命题进行判断,也可以通过命题的等价性进行判断,即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否命题与逆命题等价。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存在 中任意一个 ,使 成立”可用符号简记为 。
●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关系:
P
的否定
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
全称命题:
第二章
一..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1)函数的概念
①设 、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对于集合 中任何一个数 ,在集合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 , 以及 到 的对应法则 )叫做集合 到 的一个函数,记作 .
(2)要善于举出恰当的反例来说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3)恰当地进行转化,由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可知:若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6.证明 是 的充要条件
(1)充分性:把 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 ;
(2)必要性:把 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 。
② , 。
③ , ,
, 。
④由 个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其子集个数为 个。
⑤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在解题中要特别留意空集的特殊性,它往往就是导致我们在解题中出现错误的一个对象,避免因忽视空集而出现错误。
●7.含参数的集合问题是本部分的一个重要题型,应多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并注意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5.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是本部分的一个重要题型,在解题中应注意:
(1)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式,我们知道,① 是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 且 ;②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是指 且 。这两种说法是在充分必要条件推理判断中经常出现且容易混淆的说法,在解题中一定要注意问题的设问方式,弄清它们的区别,以免出现判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