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散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子散

中成药配方详解:三子散

药典中药材:川楝子
用法: 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药典中药材:川楝子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栀子详解>>>
栀子
药典中药材:栀子
来源:
本品为菌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 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 取出,干燥。
药典中药材:栀子
药典中药材:诃子
性状: 直径0.2~0.4cm,种皮黄棕色,子叶2, 白色,相互重叠卷旋。气微,味酸涩后甜。
药典中药材:诃子
炮制: 诃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用时打碎。 诃子肉:取净诃子,稍。归肺、大肠经。
药典中药材:诃子
功效: 涩肠止泻,敛肺止咳,降火利咽。用于久 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 咽痛膏哑。
药典中药材:栀子
性味: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药典中药材:栀子
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 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 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 外治扭挫伤痛。
药典中药材:栀子
用法: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药典中药材:栀子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川楝子
炮制:
川棟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炒川棟子: 取净川楝子,切厚片或碾碎,照清炒法 (通则0213)炒至表面焦黄色。本品呈半 球状、厚片或不规则的碎块,表面焦黄色, 偶见焦斑。气焦香,味酸、苦。
药典中药材:川楝子
性味: 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
药典中药材:川楝子
功效: 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肝郁化 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 痛。

三子养亲汤的功效与做法

三子养亲汤的功效与做法

三子养亲汤的功效与做法
三子养亲汤是一道传统中医药疗法中常用的食疗方,以其温补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

这道汤的主要原料包括三子,即东洋参、北沙参和人参。

三子养亲汤具有滋补养生、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的功效,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冬季或身体虚弱时饮用。

三子养亲汤的功效
1.滋补养生:三子中的各种参类天然药材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够滋
补五脏,增加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调整体质、预防疾病。

2.提高免疫力:三子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
炎抗氧化的作用,能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3.增强体质:长期饮用三子养亲汤可以改善肌体的代谢功能,增强身
体的抵抗力,提高体力耐力,有助于延缓衰老和调节情绪。

三子养亲汤的做法
原料:
•东洋参 10克
•北沙参 10克
•人参 10克
•红枣 10枚
•冰糖适量
制作步骤:
1.将所有原料准备齐全。

2.将东洋参、北沙参、人参用清水浸泡30分钟,泡软后切成薄片。

3.将红枣洗净,去核备用。

4.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所有原料,加入适量冰糖。

5.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1-2小时。

6.炖煮好后,关火静置片刻即可。

饮用方法:
•每日1次,可根据个人口味适量调整糖量。

•饮用前摇匀,温热食用效果更佳。

总之,三子养亲汤是一款营养丰富、功效显著的食物疗法,适合想要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的人群饮用。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让身体感受到来自自然药材的滋补,为健康添上一份保障。

三子散

三子散

三子散
SanZi San
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处方】诃子200g 川楝子200g 栀子200g
【制法】以上3味,粉碎,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姜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

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

果皮纤维层淡黄色,斜向交错排列,壁较薄,有纹孔。

(2)取本品1g,加乙醚10ml,振摇提取10分钟。

弃去乙醚,残渣挥去乙醚,加乙酸乙酯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诃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31页)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7: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疮黄肿毒,脏腑实热。

【用法与用量】马、牛120~300g;驼250~450g;羊、猪10~30g。

【贮藏】密闭,防潮。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一○年版二部561页。

蒙药“三子散”的临床应用

蒙药“三子散”的临床应用

蒙药“三子散”的临床应用[摘要]应用蒙药“三子散”治疗与血、热、湿有关的疾病,既安全又实惠。

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祛湿调和止血等功效。

临床用于①头痛、头晕;②出血;③耳鼻、咽喉、口腔炎症;④眼病;⑤皮肤病;⑥传染病;⑦上感;⑧风湿类风湿;⑨妇科病;⑩肾脏疾病;B11外科疾病;B12造血系统疾病;B13慢性酒精中毒;B14在蒙区放血疗法中应用。

[关键词]三子散;蒙药;方剂;解毒;祛湿;止血;安全1 处方和制法诃子、川楝子、栀子各200g,分别挑选,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可。

2 功能及用法诃子有调和、解毒的作用;川楝子有祛湿、调寒热的作用;栀子有清热、解毒等作用。

因此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湿、调和、止血等功效。

每日口服2次,每次3-7g水煎服。

也可以外用。

3 临床应用①头痛、头晕:血热引起的头痛本方加紫草茸、茜草、枇杷叶;气血不调引起的头痛、头晕加肉蔻。

②出血:如鼻衄、宫血、结膜下出血等,本方加鸡冠花、铁锈。

③耳鼻、咽喉及口腔疾病:如扁桃体炎、咽炎、唇舌牙龈等肿胀糜烂、口腔溃疡等。

本方加蒲公英、红花,也可外用。

④眼病:血热引起的眼病,如结膜炎等,本方加铁锈、红花,远视本方加黄油(奶油)。

⑤皮肤病:药物疹、湿疹、水痘、疱疹等皮肤病,本方加文冠木。

⑥传染病:各种传染病早期本方加四味土木香散(土木香、珍珠杆、苦参、山奈);中期本方加瞿麦,紫草茸等。

⑦上呼吸道感染:本方加四味土木香散,扫日劳——4味汤散。

⑧风湿、类风湿疾病:本方加苦参、地丁、文冠木。

⑨妇科疾病:慢性附件炎、盆腔炎。

升阳十一味丸。

⑩肾脏疾病:如肾炎、泌尿系统感染及血尿的辅助治疗。

B11外科疾病:如急性扭伤、挫伤、外伤、痔疮、静脉曲张等疾病内服、外用。

B12造血系统生病:紫癜、各种贫血的辅助治疗。

B13慢性酒精中毒。

B14在蒙医放血疗法中应用:蒙医学认为临床上放血疗法之前3~7d开始服用此方药,能分离出病人体内的病血和正血,以便放出病血。

蒙药治咳嗽药名

蒙药治咳嗽药名

蒙药治咳嗽药名
1. 三子散:由诃子、栀子、川楝子三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2. 五味沙棘散:由沙棘、木香、白葡萄干、栀子、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气喘等症状。

3. 六味安消散:由土木香、山柰、诃子、寒水石、大黄、碱花六味药组成,具有消食导滞、和胃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食积咳嗽、胃痛胀满等症状。

4. 八味檀香散:由檀香、天竺黄、红花、丁香、葡萄、甘草、力嘎都、丛菔八味药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蒙药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因此在使用蒙药治疗咳嗽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同时,在使用蒙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蒙药复方三子散现代研究进展

蒙药复方三子散现代研究进展

蒙药复方三子散现代研究进展作者:齐力木格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76-01【摘要】:本文对蒙药复方三子散的传统应用﹑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蒙药的进一步研究﹑推广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蒙药复方三子散;药理研究;综述1 传统应用本品系蒙古族验方,蒙古名为希拉汤,出自《珊瑚验方》。

由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组成。

功能清血热,解毒。

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本方性凉,方中栀子味苦除血热,性寒清血、希拉热,钝性抑制希拉之锐,其性味与功能相互协调,对血热病颇有治疗作用;诃子味涩清血、希拉热,平性调理体素;川楝子味苦,凉性清希拉热,钝性抑制希拉之锐。

在临床上,根据病势,可酌情加减药用量。

如希拉热盛者,可加诃子之量,巴达干热胜者,加川楝子之量[1,2,3]。

2 化学成分诃子主要含有鞣质、莽草酸、去氢莽草酸、奎宁酸、阿拉伯糖、果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鞣酸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川楝子含有川楝素、紫罗兰香酮甙、异川楝素、21-O-甲茎川楝戊醇、21-O-醋酸川楝三醇、脂川楝子醇、川楝紫罗兰酮甙甲、乙、醋酸己酸、麦克辛、苦楝子萜酮、苦楝子萜醇、苦楝子萜二醇、苦楝子萜三醇、苦楝子内酯、印苦楝子素;栀子主要化学成分为苷类,如栀子苷、去羟栀子苷及水解产物京尼平等[4]。

3 含量测定3.1 白玉霞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蒙药三子汤中栀子苷的含量。

结果栀子苷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 1%, RSD=1. 57%[5]。

3.2 罗素琴等测定了蒙药三子汤散剂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含量比较高;这些元素在体内易于形成多种化合物和配合物,构成体内发挥生物学作用的生化及药理基础。

三子汤散剂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与其抗炎作用有一定的内在联系[6]。

中医三味药,可治疗一切“怪病”(三子汤)

中医三味药,可治疗一切“怪病”(三子汤)

中医三味药,可治疗一切“怪病”(三子汤)现在人意识到湿浊才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顽敌。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义所在。

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除病根呢?其实祛除痰湿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认为不治之症的恶病,都能通过这种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道理很简单,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除湿,我也介绍过不少方法。

例如薏米红豆汤、炒薏米茶、面包干等。

这些都是侧重于食疗的。

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

但是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这篇文章里我介绍的方法了。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叫做三子养亲汤。

就是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

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

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这三味药在中药店都能买到。

炒莱菔籽150g、炒苏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药店打成细粉。

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用开水冲服,这个药没什么异味,稍微有点辛辣。

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

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有很好的疗效。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犹如常山赵子龙的一条长枪,使用起来可以说是一当十,所向披靡。

对于有“代谢综合症”的人,虽然有前面说的虚的问题,但仅仅吃补肾药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体内污垢的“去污剂”,什么是去污剂呢?过去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即是用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组成的。

这三个“子”其实在我们食物当中也经常能见到,如烤肉时包肉的苏叶,它的籽儿就是苏子;冬天北方要腌芥菜疙瘩,白芥子就是芥菜的籽,莱菔子大家熟悉,就是萝卜籽儿。

其中,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而且三个“子”;都是温性的,原方是用来治疗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吃多了,饮食不化,导致痰湿存于体内。

“三子汤”泡脚缓解老慢支(等3则)

“三子汤”泡脚缓解老慢支(等3则)

“三子汤”泡脚缓解老慢支(等3则)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9期我父亲有慢性支气管炎好几年,反复发作,一直也断不了根。

最近,听朋友说了一个偏方,具体方法是:用炒萝卜子30克,炒苏子30克,白芥子10克,一起入锅,加入适量清水煎沸,将药液倒入盆中,趁热熏蒸双脚,待水温适宜后浸泡双脚30分钟。

如果水温低了可再添入适量热水,每日两次,10天一个疗程。

四川方先生点评:读者提供的这个泡脚偏方,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意义不大,即使能改善足部血液循环,也与温水泡脚效果差不多。

若是患者痰湿较盛,咳吐清稀白痰较多,建议另外用以下偏方:即用炒莱菔子150克、炒苏子150克、炒白芥子100克,打成细粉(这三味药在药店都能买到),混匀。

每次用5克,饭后开水冲服,1天3次,服用1个月为1疗程。

这个药没什么异味,稍微有点辛辣。

此方有化痰、理气、除湿、消食、降逆等功效,对于痰湿较盛的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有着显著疗效。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支气管黏膜长期受到寒、燥、烟、尘等刺激而发生的慢性炎症。

建议患者换季时节注意保暖,切莫贪凉。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李刘坤桐树花泡水治汗脚我汗脚很严重,鞋子总是湿湿的,最近听老家的亲戚说用桐树花泡脚可以除脚汗,方法也很简单:用桐树花1把,熬水洗脚即可。

江苏吴先生点评:桐树花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对于体内湿热引起的脚汗过多确实有一定缓解作用,患者可以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花粉过敏者要慎用或禁用此方。

此外,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用此方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意外。

脚汗较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足部汗腺比较丰富,这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关;支配足部汗腺的神经丰富和敏感,每当行走、跑步,甚至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便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汗腺也随之大量分泌汗液;穿的鞋子不透气,分泌的汗水不能及时蒸发。

三子散 的功能主治

三子散 的功能主治

三子散的功能主治1. 概述三子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三个主要药物组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

本文将介绍三子散的用途、药物组成以及其对人体的功效。

2. 药物组成三子散的主要药物组成是: - 槟榔 - 生姜 - 大黄3. 功能主治三子散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3.1 消食化积三子散可以促进消化系统的功能,帮助消化食物和分解积累在胃肠道的残留物。

它可用于治疗食积、胃滞、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3.2 温中散寒三子散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体内寒冷的症状。

它对于寒凝于胃肠和制约脾胃功能的寒邪有很好的疗效。

3.3 涌泻通便三子散对于便秘症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能够刺激肠胃蠕动,增加肠道蠕动节奏,促进排便,达到通便的效果。

3.4 解毒消肿三子散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对于由食积、湿积、滞积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5 活血化瘀三子散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肿胀等问题。

它对于经闭、痛经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3.6 其他功效除了以上主治外,三子散还有一些其他功效,例如: - 舒缓胸闷、胃脘疼痛等 - 缓解胃痛、腹痛等 - 改善腹泻症状4. 注意事项使用三子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在药物用量和治疗时间上应遵医嘱,并注意个体差异。

-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对于药物过敏或有肝肾功能损害的人群,应慎重使用。

5. 总结三子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槟榔、生姜和大黄组成,在消食化积、温中散寒、涌泻通便、解毒消肿、活血化瘀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

在使用时,应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自身情况合理使用,注意遵医嘱,并遵循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有效的使用。

解读三子粉的功效与作用三子粉具体指哪三种

解读三子粉的功效与作用三子粉具体指哪三种

解读三子粉的功效与作用三子粉具体指哪三种发布时间:2018-08-29 17:22:25三子粉是一种可以自制的中药,主要的功效有化痰除湿的作用,中药对于人体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副作用,而且一般中药治病是可以除根的,但是中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患者要有耐心坚持治疗,简单的三味中药在家里自己既可以熬制而成,三子粉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人来说是非常不错的良药,三子粉的价格并没有很高,一般的家庭都是可以接受的。

养生栏目有很多的,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手机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不少的媒体都是有养生栏目的,对于养生来说还是要谨慎些,毕竟任何药物都是有一定的毒性的额,建议中老年人不要盲目养生。

三子粉是由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三子粉的功效有很多,对于中老年来说是一剂良药,可以有效的化痰、除湿、理气、降逆,简单的三味中药有巨大的功效。

三子粉不仅可以除湿还可以有效的调养气血,对于脾胃功能不好的中老年人来说是比较有效的,对于三高患者来说也是立竿见影的功效,不少的养生栏目都有推荐三子粉养生汤的,在国内不少的患者已经通过三子粉中药治愈了体内的湿气,还可以养生呢。

三子粉的熬制以及如何食用,还是需要去就诊去接受医生的建议,一般的中药都是没有副作用的,所以老年人食用是比较放心的。

三子粉不仅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三种中药都一起入锅,清水煎沸,将药剂倒入盆中要趁热熏蒸双脚,等到水温合适后将双脚放入到盆中浸泡30分钟,每天两次可以有效的改善慢性支气管炎,十天是一个疗程,这种方法是一种中药偏方,三子粉是可以活血的,化痰的功效也是可以的,所以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疗效显著。

在市场上三子粉的价位并不是很高,一般的家庭是可以接受的,三味中药在一起熬制是有效的良药,这类药物并没有很大的味道,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来说可以尝试一下,在天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坚持十天就可以有所效果了,三子粉已经在各大养生节目上推广,三子粉养生汤可以给女性饮用,也可以给男性饮用,对于人体是没有副作用的。

三子散.

三子散.

清热泻火,清热解毒,作用三焦
三子散
主治证候
三焦热盛或三焦热毒壅盛
大热——三焦热盛
疮疡肿毒——火热壅盛,成痈成疮
三子散
方解 栀子200g ——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善清心、 肝、肺火热之邪 诃子200g——清热解毒 川楝子200g ——清热解毒
三子散
临床应用
三焦热盛、疮疡肿毒(阳疮阳肿)。 三焦热盛或疮疡肿毒。 加减应用 本方可用于治疗若食欲不振,粪便干燥,加芒硝 ; 热泻或肺热咳嗽,加连翘、拳参、木通、麦冬;
三子散
三子散
简介
出处——《兽药典.二部》2005年版 方名
三子散
药物组成 栀子200g 诃子200g 川楝子200g
三子散
药物分析 栀子200g ——清热泻火,清热解毒, 善清心、肝、肺火热之邪 诃子200g——清热解毒 川楝子200g ——清热解毒
三子散
功效归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清热泻火——三焦热盛 清热解毒——三焦热毒
幼畜红痢,加制胆粉;白痢,加酒炒红花、红糖 ;
羊痘,加苦参、杏仁、甘草、绿豆粉。
三子散
组方思路
火热之毒——清热解毒,清热泻火
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祖国医学

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

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支的婴幼儿湿疹患儿4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实施蒙药三子散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患儿实施蒙医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治疗效果明显提升,因此家属对诊疗对策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相比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为婴幼儿湿疹患儿开展蒙药三子散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的身体痛苦,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婴幼儿能够健康的正常发育。

关键词:蒙药三子散;婴幼儿湿疹;应用效果小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也称为黄水疹。

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本文分析通过蒙药三子散治疗能够获取更高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分别为患儿开展常规治疗和蒙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1]。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支的婴幼儿湿疹患儿48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48例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各有24例。

实验组中有男性患儿15例和女性9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02±0.35)岁,平均病程为(3.14±1.03)月,寒性湿疹患儿有13例,热性湿疹有11例;对照组有男性婴幼儿11例和女性13例,患儿平均年龄为(1.08±0.36)岁,平均病程为(3.18±1.04)月,寒性湿疹有12例,热性湿疹有12例。

寒性湿疹患儿的症状表现:初期发于头部、眉头、耳后等出现细小的丘疹,瘙痒男人,几天后会渗出黄水然后结痂,结痂呈黄色,质地坚硬,边缘不齐,易出现糜烂。

传统蒙药三子散新解

传统蒙药三子散新解

传统蒙药三子散新解
乌日娜;段妍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0(0)S4
【摘要】蒙药三子散是中国药典收载的验方制剂,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主要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研究其成分发现三子散在皮肤病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因此传统蒙药新用途的开发,对推动蒙医药事业发展、提高蒙药的社会应用价值、保障人类健康生存与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1背景资料三子散是中国药典收载的蒙古族验方制剂,该处方由栀子、诃子、川楝子组成。

其汤剂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其蒸汽具有收敛、止痛、消炎作用,用于治疗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角膜炎、结膜炎、睑缘炎。

将其调成糊可治疗脓疱疹,毛囊炎,疖肿,单纯疱疹,带状疱疹。

通过对三子散三种成分的分析,发现三种成分及其某些化合物具有抑制真菌、细菌、抗炎和修复创伤等作用,在皮肤病治疗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总页数】3页(P44-46)
【关键词】三子散;皮肤科;应用
【作者】乌日娜;段妍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
【相关文献】
1.蒙药复方三子散现代研究进展 [J], 齐力木格
2.蒙药三子散治疗婴幼儿湿疹30例 [J], 红梅;德钦
3.蒙药三子散的研究进展 [J], 白永全
4.正交设计优选蒙药三子散半仿生提取工艺的研究 [J], 李淑敏;刘宏;夏慧敏;刘妍妍;久欣;王焕芸
5.蒙药三子散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研究 [J], 刘妍妍;张慧文;白云霞;刘宏;夏慧敏;久欣;王焕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子汤的体内抑菌作用试验

三子汤的体内抑菌作用试验

三子汤的体内抑菌作用试验陈绍辉;胥洪冰;赵海沄;马红霞【摘要】三子汤给大耳白兔连续3d灌胃给药,最后1次给药后0.5、1、2、4h取血,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三子汤含药血清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均有显著的抑菌作用;且均在给药后2h抑菌作用最强.【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2(048)011【总页数】2页(P63-64)【关键词】三子汤;抑菌试验;血清药理学【作者】陈绍辉;胥洪冰;赵海沄;马红霞【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3.9三子汤处方原于三子散,是常用的蒙药,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中药组成,最早见于《四部医典》,现收开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湿、调和、止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清热解毒等症,疗效确切[1]。

处方中3种药物均具有抗菌、抑制胃肠运动等作用[2],目前对三子散的报道多局限于临床应用、化学成分及质量标准方面,关于三子散的抑菌作用文献罕见报道。

我们采用血清药理学试验方法,观察了三子汤对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和给药后含药血清的最佳采血时间。

报告如下。

1 试验材料1.1 试验动物大耳白兔,购自长春高新医学动物实验研究中心。

1.2 菌种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菌种,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1.3 药品琼脂粉、胰蛋白胨、酵母抽提物,均为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氯化钠,购自长春市科隆生物工程公司;诃子、川楝子、栀子,均购自长春医药大厦。

1.4 仪器多功能真空浓缩机(YZN-50),购自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吉尔森移液器,购自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三子养亲汤的组成和功效与主治

三子养亲汤的组成和功效与主治

三子养亲汤的组成和功效与主治
三子养亲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由三味药物组成,具有补益气血、调理脾胃
的功效,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于调理体质、增强抵抗力等方面。

组成
三子养亲汤的主要成分包括:
1.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养血安神的作用,能够补益脾胃、调理气血。

2.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益肝肾、益精填髓的功效,常用于调理体
虚、腰膝酸软等症状。

3.大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可以调理脾胃、
补血养心。

功效与主治
三子养亲汤具有以下功效与主治:
1.补气养血:三子养亲汤中的熟地黄和黄精可以共同滋补气血,改善体
质虚弱、面色苍白等问题。

2.调理脾胃:熟地黄、大枣等药物能够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情况。

3.益肾填精:三子养亲汤中的黄精具有益肾填精的功效,适用于肾气不
足、精神疲乏等症状。

4.安神养心:熟地黄、大枣等药物对于安神养心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
改善失眠、情绪波动等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三子养亲汤是一味具有补益气血、调理脾胃、滋补肝肾的中药方剂,适用于体质虚弱、脾胃不佳、精神疲乏等症状,是一款常用于调理体质的中医药方之一。

在应用时,建议遵医嘱,按照医生指导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26种偏方调治阳痿

26种偏方调治阳痿

26种偏方调治阳痿偏方一、狗肉炖黑豆配方:黑豆60克,狗肉250克,黄酒、花椒、姜、盐适量。

制法:将狗肉洗净、切块,用黄酒腌20分钟,入锅加水与黑豆煮汤,煮沸后掠去浮沫,加花椒、姜、盐等共煮熟烂。

功效:温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亏虚型阳痿。

用法:每日1剂,随餐分次服食。

偏方二、附子巴戟煲猪肚配方:附子15克,巴戟天12克,猪肚250克,调味料适量。

制法:将附子洗净后用慢火煎2小时。

将煎过的附子切块后与巴戟天、猪肚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熬至猪肚烂熟,加调味料调味即成。

功效:补火助阳、补肾益精,适用于肾阳亏型阳痿。

用法:每日1剂,可连续吃7~15天。

偏方三、附姜炖狗肉配方:附子20克,生姜100克,狗肉500克,蒜瓣适量。

制法:将附子洗净,用慢火煎2小时后再切成片,将生姜煮熟、切片,将狗肉洗净、切碎。

先将适量的蒜瓣放入锅中略炒片刻,再放入苟若、附子片、姜片煮1个小时即成。

功效:补中益气、温肾壮阳,适用于肾阳亏虚型阳痿。

用法:可每周成1剂。

偏方四、苁蓉羊肉粥配方:肉苁蓉15克,精羊肉60克,粳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3片,精盐适量。

制法:将羊肉、肉苁蓉洗净,切细,先将肉苁蓉入锅煎汁,然后入羊肉、粳米一起煮粥,待沸后加入盐、葱白、生姜煮成粥。

功效:滋肾益精、补而不燥,适用于肾阳虚衰之阳痿。

用法:温热服食,连服多次有效。

偏方五、锁阳粳米粥配方:锁阳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锁阳洗净放入砂锅,加水煎取浓汁,去渣。

粳米淘净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慢煮,待粥成时,加入锁阳浓汁、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亏虚型阳痿。

用法:作早餐炖服。

偏方六、锁阳补肾粥配方:锁阳6克,核桃仁30克,莲子、黑豆各15克。

巴戟天10克,粳米30克,盐适量。

制法:将黑豆洗净泡软,莲子去心,核桃仁捣碎,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与黑豆、莲子、核桃仁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用温火煮至粥成,去掉药包,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壮阳,健脾益气,适用于肾阳亏虚型阳痿。

三子散治疗腰部岔气(闪腰)

三子散治疗腰部岔气(闪腰)

三子散治疗腰部岔气(闪腰)
腰部岔气(闪腰)
作者/张汝耿
张某某,男,54岁,1987年12月17日初诊。

两日前因弯腰捡物,致闪腰,腰部胀痛,步履蹒跚,转侧不便,咳嗽痛剧。

触诊,腰部无异样,无固定压痛点,苔白,尺脉浮紧。

证属足少阴气滞,治宜补肾行气。

自拟三子散:补骨脂12克,菟丝子12克,王不留行子60克。

共研细末开水吞服,日三服,每服9克,服药期间忌食腥、辣、酸、豆腐、糯米等物。

服药当晚痛稍瘥,三日后,体复如初。

四逆散加王不留行子,研粉吞服可治右胁岔气。

失笑散加王不留行子,研粉吞服,可治胸部岔气。

桂枝加葛根汤去草姜枣加王不留行子,研粉吞服,可治项背强痛,不便转头之岔气。

本文摘自《中医病位气血辨证与临证验案》,中国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者/章汝耿。

转自中医书友会
中医基础学
58课时
69元。

吴茱萸联合三子散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

吴茱萸联合三子散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

吴茱萸联合三子散在高血压患者中的运用黄晓琪;齐航【摘要】目的探讨吴茱萸联合三子散辅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高血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实验组,n=30)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片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吴茱萸联合三子散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并记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症状积分和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水平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与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各项症状积分和CRP、ET检测结果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吴茱萸联合三子散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辅助治疗中,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对患者疗效较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04【总页数】4页(P40-42,50)【关键词】吴茱萸;高血压;中医药疗法;临床疗效【作者】黄晓琪;齐航【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二科,广东广州 516000;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综合二科,广东广州 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5随着大众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但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病情控制率较低,西药治疗的患者常因治疗时间较长或不耐受而依从性较低,均不利于患者病情转归[1]。

高血压患者常伴系统性应激等症状,常规西药疗法常仅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而对患者炎性应激反应无明显疗效,故有学者尝试使用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疗法治疗高血压患者以提高治疗效果,均取得较好疗效[2]。

本研究为探讨吴茱萸联合三子散对高血压的辅助治疗效果,选取我院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中高血压诊断标准者;高血压分级[4]为Ⅰ~Ⅲ级者;年龄36~78岁;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三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三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三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三甲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三甲散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三甲散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

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
鳖甲龟甲(并用酥炙黄为未,如无酥,各以醋炙代之)各3克穿山甲(土炒黄,为末)1.5克蝉蜕(洗净,炙干)l.5克僵蚕(白硬者,切,生用)1.5克牡蛎(煅为末)1.5克蟅虫3个(干者擘碎,鲜者杵烂,和酒少许,取汁人汤药同服,其滓人诸药同煎)白芍(酒炒)2.1克当归1.5克甘草0.9克
【功能主治】
治素患久疟或内伤,身体羸弱,复感疫气,饮食暴减,胸膈痞闷,身疼发热,彻夜不寐,经治热减得睡,饮食稍增,但仍肢体时疼,胸胁锥痛,脉数、身热不去,过期不愈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煎取32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温疫论》卷二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三甲散,我们知道三甲散的功效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试一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子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三子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诃子200g 川楝子200g 栀子200g
【来源】
系蒙古族验方。

【性状】
为姜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

【炮制】
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

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次3~4.5g,一日2~3次。

【贮藏】
密闭,防潮。

【摘录】
《中国药典》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三子散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三子散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