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前段时间,根据老师的推荐,我借阅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
刚开始只是翻看了一下序言,就觉得这是一本必读的好书了。
由于个人平时知识储备确实有限,且不爱思考,再加之这本书的语法逻辑与现代有些相异,因此我只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略懂了本书的内容与主旨,下面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
一.内容浅析《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中国正是被西方人用火炮利器轰开大门的时期,无论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文化都潮涌般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理,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到了是否要存在的必要的地步了。
面对这种形势,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文化的内涵和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从这本书的框架看,其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其二,世界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及西方化时,梁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给出了对于文化的看法: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
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
”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
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
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
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
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具有深刻思想和独特见解的著作,读完之后,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差异以及未来的走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强调征服自然、追求物质的满足和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则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而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追求精神的解脱和超越。
这种对文化精神的分析,让我对不同文化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前,我对于东西方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现象和形式上,比如西方的科技发达、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等。
但通过梁漱溟先生的阐述,我明白了这些表面现象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文化精神。
这使我在看待不同文化时,不再仅仅是欣赏其外在的表现,而是能够去思考和体会其内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梁漱溟先生还指出,西方文化在近代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淡漠、精神空虚等。
而中国文化虽然在近代遭遇了困境,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价值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让我不禁反思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是否过于盲目地追求西方的模式,而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宝藏。
我们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物质丰富的同时,是否也失去了一些珍贵的东西,比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内心的安宁。
书中关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的观点也让我深受启发。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不断演变的。
梁漱溟先生认为,未来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对东西方文化优点的融合和创新。
这让我认识到,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守着传统文化不放,也不能全盘西化,而是要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精华,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新文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对梁漱溟先生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比如,他对于文化精神的划分是否过于绝对和简单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否受到更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但这种质疑并没有削弱这本书的价值,反而促使我更加深入地去思考文化的问题。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_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在线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_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在线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篇一今日阅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著作中的很多部分都对我有所触动,引我思索。
思索数日,觉得最为受益的便是:生命之感。
生命之感,在贾老师讲解中国哲学,讲解梁漱溟先生的哲学过程中,有过多次的介绍。
同时,生命之感在我个人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也有过体验。
生命之感是由生命个体体验到的,如果进行概括定义,唯恐就会转变本意。
但为明确生命之感,我将自己认为的生命之感描述一下。
生命之感,主体自然是人。
感,感受,真情实感。
感的对象既可以是本体,也可以是源于本体的万物。
故生命之感即人对万物及本体的真情实感。
但是这里的真情实感必需加以界定说明。
生命之感并非单纯的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情变化。
感,必需与生命联系起来,生命之感应是人对万物的最真实流畅的回应。
假如肯定要对这种回应有个概括,牵强称之为生命直觉的情感(此处直觉非生物学之直觉),也可以说是儒家讲的"性'。
生命之感是人所固有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尊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尊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
'孟子所言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尊敬之心,是非之心,皆是生命之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也说明这一点。
但生命之感并非本能。
生命之感表现在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或方法上。
人对所感对象的态度方法有两种:一为直觉感应,一为理智认知。
真正的生命之感是同所感对象的共鸣,既是对所感对象的生命直觉之感,也是对人的生命存在状态的开显。
这并无主客之分。
但是一旦带着认知的态度或者功利的思想,那就不再是流畅真实的生命之感,而是死板的主客二分的物我关系。
孔子因宰我认为服丧期间食稻衣锦可心安,而叹"宰我不仁'。
"不仁'即为无生命之感,这全因宰我"情感薄直觉弱',不能通达一体性。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老爷子一上来就给咱抛出个大问题:东西文化到底是咋回事儿呢?这就像是把我拉到一个大舞台前,舞台上有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和印度文化这几个大主角,我就好奇地等着看它们怎么表演。
先说这西方文化,老爷子把它分析得那叫一个透彻。
西方文化就像是一个精力超级充沛、野心勃勃的年轻人,一门心思地向前冲,讲究征服自然。
你看人家西方,科技发展得贼快,工业革命之后,那火车、轮船啥的都造出来了,感觉整个世界都被他们搅得热热闹闹的。
他们的文化里充满了对自我的肯定,个人主义盛行,每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里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这就好比一群探险家,在未知的世界里横冲直撞,到处插旗帜,说“这块地儿我发现的,归我啦”。
我当时就想,这西方文化可真够猛的。
再看东方文化,特别是咱们中国文化,那就像是一位温润的长者。
咱们讲究的是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的和谐。
不像西方那么“躁”,咱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中国人在家庭里讲究孝道,尊敬长辈,在社会上讲究礼义廉耻,大家互相包容、互相体谅。
我们对待自然不是去征服,而是去顺应,像古人说的“天人合一”。
我就感觉,这东方文化就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大河,虽然没有西方文化那种波涛汹涌的冲劲,但有着自己的深沉和韵味。
老爷子也指出了咱们东方文化在现代面临的一些问题,比如说有点太保守了,在科技发展上慢了半拍,就像一个稳重过头的人,有时候错失了一些新机会。
还有印度文化,这可就更玄乎了。
印度文化像是一个苦行僧,一门心思地追求解脱,对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他们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苦难,要想办法从这苦难中解脱出来。
这在我看来就有点像那种修仙的感觉,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梁漱溟老爷子的这种比较可太有意思了。
他让我明白了文化这东西不是孤立存在的,每种文化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成长背景一样。
而且,他也不是单纯地说哪个文化好,哪个文化坏,而是让我们看到每种文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它的意义。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成书于1922年,一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于原材料、市场、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另一方面,辛亥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国内矛盾日益激烈,百姓生活颠沛动荡,民族面临危亡。
许多有志之士为国家谋命运,民族谋未来奔走。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主要研究人生和社会问题,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
是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这本书主要围绕 1.什么是文化,以及中国、西洋、印度文化的来龙去脉 2.中国哲学、西洋哲学、印度哲学3.作者对于世界文化的推测以及自己所持态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只有知道文化是什么,文化才能自信自强。
作者认为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具体包括:精神生活方面、社会生活方面、物质生活方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作者以面对人生问题时的三种人生路向对应了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三种文化样态,西方文化是具有科学精神的、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
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翅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而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意欲指西方文化特有的科学与德谟科拉西精神。
在这里,我认为这与中庸思想不谋而合,中庸思想的要义在于“中”,从个人层面来说,为人处世不可激进,极端,保守,从国家层面来说,儒家追求和谐,整体和谐是中庸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庸思想最典型、最本质的特征。
和谐并不是完全相同、整齐划一,而是和而不同。
所谓“和而不同”,就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国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做到共生共长、相辅相成。
我们党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
最后一章提到对世界未来文化的推测,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他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方面推测未来文化,他指出了近世西洋人出现的很多问题:“西洋人近世理智的活动太盛太强……人对人也是划界限而持算账的态度,成了机械的关系。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1000字
严格来说,《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并非是一本完整的书,相较于本书所阐释的文本意义,我更注重于梁先生在本书中所表现的思想脉络。
梁先生被称为新儒学大师,然而啥叫新儒学?倒也没有一个标准。
想必梁先生对这一称号并不在意,甚至反感。
他注重把思想融汇于人生,倒无意于专做学问,只是因思考而牵涉学问,因人生而牵涉学问,所以为之。
然而我以为,这恰恰是我理想中的作学问的态度。
学问本身就是由思想推动的。
因此我称梁先生为思想者应不为过。
所谓思想者,就是那群不断思考并且将思考不断应用于实践的人,不断实践,探索思想就成了他的人生。
梁先生说,他一生当中只关注两件事,一是中国,这大概是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二是人生,这当然是他的主攻。
从梁先生一生的著作来看,也确实围绕着这两条来实行。
为什么我说《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不是一本完整的书?因为我们既能从书中读到他早年(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又能讲到后期他对原有思想的断然否定。
其实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和断定一个人的思想本身是有差距的,因为人是变化的生命体,尤其对于一个喜欢探索的人来说,不断地否定意味着不断地更新,某一本书只能代表作者某一个时期的所思所想。
一个勇于否定自己前期思想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大部分人往往从固定思维中走不出来,以为自己不变化的人生即是正确的人生,对变化不加察觉不加反省。
梁先生说,他一生的思想具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功利实用主义,像墨子的学说,西方的学说尤为功利。
第二阶段是佛学,为此梁先生践行了佛教的生活方式。
说是佛学,其实更注重的是其中的唯识派,唯识派在所有佛教流派中是相对形而上的,更富有哲学意味的流派。
第三阶段则是孔家学说。
有意思的是,梁先生不说儒教,而固执地采用孔家,是因为他对孔子的学说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视角。
这大概也是梁先生被称为新儒学大师的原因。
显然,梁先生对第一阶段的否定是非常坚决的,从书中可以读出他对墨子学说的鄙视,我不太懂墨家学说,只知兼爱与非攻,不能在此处妄言。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导读:读书笔记《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在二十九岁时所著述的一本东西方文化比较著作,也是他部分的演讲集。
我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系邓俊辉老师在“人文清华”里推荐书目里提到这本书,遂借来拜读。
身处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迷茫。
列强凌辱的时代所去不远,老祖宗几千年的国粹和文化,也越来越被恨铁不成钢的知识分子所诟病和摒弃。
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一群西方文化的拥护者,批孔反儒,主张从语言、文字到风俗思想全盘的西方化。
年轻的梁漱溟,以研究佛学出身,对待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说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我们先说这个问题是个很紧迫的问题,并非是个很远的问题,可以俟诸将来解决的……于是大家都传染了一个意思,觉得东西文化一定会要调和的,而所期望的未来文化就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
【《东》P11-P13】也就是说,梁漱溟并不觉得西方化完全的好于东方化,甚至怀疑东西调和的可能。
在他的观点下,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再探讨西方化的可能和利弊。
首先声明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若干部分是梁先生讨论西方化和东方化的可能,这一部分据梁老自己描述都是“晚年看来颇多幼稚,不忍卒读”,而我也没有细读只是略看,所以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前面梁漱溟对于中国、西方、印度三方文化和哲学的分析和比较上,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和要义。
梁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其他的同时代对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仅仅是只言片语,已然打开了思路,例如前三四年只看见我的朋友李守常先生做了一篇《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要以为东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于静,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动。
初次读到便觉得惊艳,后面的解释里提到大抵意思是:西方总认为这一切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而印度文化哲学则几乎彻底在俗世失去念想,认为生活即是受苦,大乘佛教里的苦行、禁欲、转世,都是推崇来生的那片极乐净土,而在实际生活里完全一任向后而回避需求。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一开始读的时候,感觉就像闯进了一个文化大杂烩的厨房,各种概念、思想在锅里炖着,有点迷糊。
但是慢慢读下去,还真咂摸出点味道来。
梁先生把西方、中国和印度文化放在一起比较,这就像是一场文化界的“三国杀”。
西方文化呢,就像是个精力充沛、勇往直前的战士。
他们讲究科学,啥事儿都要研究个明白,就像战士要把敌人的底细摸透一样。
他们发展工业,到处开疆拓土,这种向外探索、征服自然的劲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西方在世界舞台上特别耀眼。
就好比战士在战场上大杀四方,赢得了很多地盘和荣耀。
咱中国文化就不一样了,像个温和的智者。
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特别强。
梁先生说这是一种向内求和的文化。
我们不太想征服外面的世界,而是想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小圈子经营得和和美美。
就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茶,唠着家常,享受那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我们讲道德、讲礼仪,这些东西就像是家庭里的家规,让大家都能和睦相处。
再说说印度文化,那可就像个神秘的修行者了。
印度文化对精神世界的探索达到了一种极致。
他们觉得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要通过冥想、修行来摆脱尘世的烦恼,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就好比修行者住在深山老林里,一心只想着怎么和自己的灵魂对话,怎么跳出轮回的苦海。
梁先生在书里还提到了文化的发展走向。
他说西方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出现各种问题,就像战士打了太多仗,累了,也受伤了。
这时候就开始反思自己的文化,发现只知道往外冲也不行,还得关注关注内心世界。
而中国文化呢,虽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在近代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也有点懵,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这就好比智者原本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得挺自在,突然来了个外来者,还带着不一样的规则,有点不知所措。
读完这本书,我就想啊,这文化的事儿还真复杂又有趣。
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一样,每个文化也有自己的脾气秉性。
而且这些文化还在不断地交流、碰撞、融合。
现在的世界,西方文化里的一些东西,像科学技术,已经在全球普及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和谐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印度文化中的一些哲学智慧也在吸引着不少人去探究。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梁漱溟先生在书中探讨了东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哲学思想。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对于东西文化的认识也更加深入。
首先,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东西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东方文化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境界的提升,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重外在的探索和知识的积累。
这种差异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东西文化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东西文化的异同,还对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让我对于哲学的思考更加深入。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而东西文化在哲学思想上也有着巨大的差异。
东方哲学强调内在的体验和感悟,而西方哲学则更加注重逻辑和理性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哲学的思考更加深入,也更加明白哲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书中,梁先生指出,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而价值的实现则需要内在与外在的统一。
这种思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让我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总的来说,《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东西文化的异同和哲学思想的差异,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坚定了我在文化交流和哲学思考领域的探索和研究。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因此,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努力推动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进程。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
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以下是关于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有感这本书是我假期的偶遇之获,是一位名将之后的叔叔与我进行简单的交流之后所推荐。
他建议我慢慢读,因为这本书的概念比较晦涩难懂,但通过作者梁漱溟先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风趣幽默但句句真切的话语阐述了生命文化的真谛。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之广、层次之深,确实不是一般高中生乃至大学生所好的那口。
但我抱着试试的态度,读了下来,收获匪浅。
正像我之前读到的娱乐至死里面讲到,读书与看书是两个层次:如果仅仅是看下来,那么这本书只能成为自己日后炫耀的法宝;但如果认真去读,哪怕底蕴层次不是我如今的阅历可以领悟到的,也是一盏引路的明灯、人生路上的导师。
所以这样的出发目的去读,自然别有一番收获。
书的作者就不得不提: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大家,性格比较古怪,写书的动机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把那些自己学习领悟到的文化样法和最返璞归真的道理写下来,让后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做学问,去昭苏中国人的人生态度,才能把生机剥·尽死气沉沉的中国人复活过来。
先生直言不讳的说道:"很多同时代的百家,对东西方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研究非常简单,用一些看似朗朗上口或是非常简单话语总结概括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别,而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但是经不起仔细的推敲,面对问题以一种非常静态的思维去思考,没有整体维度上的考虑。
"面对西方文化,觉得新奇,觉得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益,就拔下人家的皮毛过来,铺在自己这个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体制上,还美名其曰称为洋务运动,这不是很可笑嘛?文化的交融不是强行生搬硬套,这样的产物啥也不像:真正有意义的做法是首先要去掌握西方化的本质,那就是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而东方化又分为两种,那就是印度化和中国化。
这两种文化对生活的动机也是差之千里的。
如此多的问题存在于此,就需要人们先理清思路再去谈治国方针。
东西方文化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1.中国人现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对于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还是认识的不深刻,亦或者根本就不明白。
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有学来的,有“偷”过来的(美名其曰:国产化),我们照搬了他们的经济制度,法律,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甚至我们还有人希望对于我们的政治制度也进行改革,以便跟得上西方的步伐。
可是,中国人的这些行动一直都是失败的,同样的经济制度,同样的法律,却不能像在国外一样发挥同样的效用。
当我们的经济出现危机时,我们却把它归结于国外文化的劣势。
那么,我在想,也想反问我们中国人:既然看出了国外文化的劣势,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有些中国人勇于承认中国的落后,同时把这些问题的出现理解为没有很好的理解西方制度背后的思想精髓。
也有些人则人云亦云的认为那些只不过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一种误导,因为这些思想是在中国从来不敢想象的,也是从来没有听过的。
我们在初次听说时,对其思想感到震惊,但事后又感到这离“现实”太远,是不可能在近期实现的“幻想”,或者这又是一次的“误导”,西方人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些根本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不了解,先不谈西方,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向他你问起什么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时,恐怕他也不能给你一个清晰肯定的答案。
所以,对此的研究就非常的必要,而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认真的学习它们。
2.中国是科学艺术化,而西方是就连艺术也科学化了。
我们的制作工程都专靠那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
科学的原则是要大家所公认证实的,所以前人所有的今人都有得,其所贵在于新发明,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当然今胜于古。
艺术在于天才米巧,是个人独得的,前人的造诣,后人常常无法达到,他们所靠的是祖传的技艺和秘诀,自然今不如古。
这也就是说西方的成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最近读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了眼界,也让我对东西方文化有了更深的思考。
在书中,梁漱溟先生对东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
他指出,西方文化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注重对自然的征服和对物质的追求;中国文化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注重内心的修养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印度文化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追求解脱和超越。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
那是我第一次去欧洲,满心欢喜地期待着能感受到西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我首先到达的是法国巴黎。
走在巴黎的街头,那种浓郁的艺术氛围和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埃菲尔铁塔高耸入云,卢浮宫里珍藏着无数的艺术瑰宝。
我看到人们脚步匆匆,为了工作、为了梦想而奔波。
在餐厅里,服务员高效地忙碌着,食物讲究精致和标准化。
我观察到他们在交流时,直接而坦率,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
有一次,我在一家咖啡馆里坐着,旁边是一位法国女士。
她正在用笔记本电脑专注地工作,期间不停地打着电话,语速飞快,语气坚决。
她的那种专注和对工作的热情,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西方文化中那种向前追求、积极进取的精神。
后来我去了德国,那里的严谨和秩序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德国的街道干净整洁,公共交通准时无误。
工厂里的机器轰鸣,工人们一丝不苟地操作着,追求着精准和高效。
然而,当我回到国内,又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文化氛围。
我家住在一个老小区里,邻里之间关系十分融洽。
每天早上,大家见面都会亲切地打招呼,聊聊家长里短。
要是哪家做了好吃的,还会互相分享。
有一次,我家的水管坏了,我自己捣鼓半天也没修好。
这时候,隔壁的大爷听到了动静,主动过来帮忙。
他虽然没有什么专业的工具,但凭借着多年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把水管修好了。
大爷一边修一边跟我说:“这过日子啊,就得互相帮衬着,一个人可不行。
”那一刻,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中那种注重人际关系、和谐共处的精神。
读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读梁漱溟先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美国旅游期间,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
此书写于1921年,九十年过去了,感觉此书之论证和见解在今天似乎仍可成立,现在很多大师的见识恐怕还不及90年前的梁先生。
由东西文化这一宏大课题具体而微者,现代企业管理和商业哲学也。
老李誓曰: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2、梁先生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不外三方面:1、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艺术、科学、艺术等。
2、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之间,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关系等。
3、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等,人们对于自然界求生存的各种。
3、人生有三路向:(一)本来的路向:向前要求,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要求;也就是奋斗的态度。
(二)对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
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而是在这种境地上求自己的满足。
(三)转身向后去要求。
走这条路的人,遇到问题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
4、文化是生活的样法,生活的根本在意欲,所以文化的不同是由于意欲方向的不同。
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质而言之,西方人是走第一条路向;中国人是走第二条路向;印度人是走第三条路向。
5、西方化优于中国者有三:物质生活方面的征服自然,学术思想方面的科学方法,社会生活方面的民主。
假使中国完全闭关,不同西方化接触,就是再走三百年也不会有轮船、火车、科学方法和民主精神产生出来。
因为这不是在同一路线上的快慢,而是中国人原本同西方人走的不是同一路线。
现实和事实均如此。
6、印度人实在是极有勇气的,他们的怕老病死和中国人的怕老病死很不同。
从印度式的怕老病死产出了慈悲勇猛的佛教,从中国式的怕老病死产生了放浪淫乐的骚人达士和访药求仙的修炼家。
印度人之怕死,非怕死,而痛无常也;彼非怕死,实怕活也。
求的是断除轮回,出世即求死,与中国之虑死恋生者适得其反。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一开始,我就被梁先生的大胆给惊到了。
他就这么直接地把东西文化拎出来,要剖析个明白。
这感觉就像是把三个性格迥异的家伙放在聚光灯下,让大家好好看看他们到底有啥不一样。
梁先生讲西方文化,那是一种充满活力、积极向外探索的文化。
就像一个精力充沛的探险家,满世界找宝藏,不断地征服自然,发展科学技术。
西方人的这种精神,让他们在物质文明方面一路狂飙,各种发明创造,像火车呜呜跑、电灯闪闪亮,这些都是他们向外求的成果。
再说到中国文化呢,那可就是另一番风味了。
中国文化就像一个老中医,讲究的是调和,是一种向内的修养。
咱们中国人不太热衷于征服外面的世界,而是更关注自己内心的平和,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咱的儒家讲仁爱,讲道德修养,都是从自己内心出发,去影响身边的人和整个社会。
就好比一家人在一起,大家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这就是中国文化在生活里的体现。
而印度文化呢,梁先生说那是一种向后看的文化,有点像一个超凡脱俗的僧人,一心想着解脱。
印度人对现世的苦难看得很透,他们觉得人生就是一场苦旅,所以想要从这种苦中解脱出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更高境界。
梁先生的这种比较可太有意思了。
让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生活,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就像是一个大杂烩,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元素到处都有。
有时候我们拼命追求物质享受,这是西方文化在作祟;有时候我们又会静下心来,和家人朋友享受宁静的时光,这就是中国文化在我们血液里的体现;偶尔可能还会思考一些关于生命意义的高深问题,就有点印度文化的影子了。
读着读着我也有自己的小想法。
梁先生的这种划分虽然很清晰,但现实中的文化肯定比这要复杂得多。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是个科技达人,满脑子都是西方那种创新的想法,可回到家对父母那叫一个孝顺,这又是典型的中国文化。
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是相互交融的,很难分得那么清楚。
而且啊,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越来越多。
中国文化也在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点,西方文化也开始对中国文化中的一些智慧感兴趣。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的读后感首先呢,梁先生对东西文化的剖析就像是拿着一把超级精细的手术刀。
他把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这三大块分得清清楚楚,就像把蛋糕切成了三块,每一块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
西方文化呢,他说那是充满了向前奋斗的劲儿,就像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整天想着征服自然、改造世界。
这种文化带来了科学的昌盛和民主的发展,你看西方的那些高楼大厦、先进的科技成果,都是这种文化的产物。
这就好比是一个火力全开的发动机,带着西方一路狂飙突进。
咱们中国文化在梁先生眼里就像是一位温和的长者。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调和、中庸,不像西方那么激进。
中国人更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家庭观念那是相当的重。
就拿过年来说吧,全家老小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这就是中国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
中国文化不太追求对外在世界的强烈征服,而是更多地在内心世界里寻找平衡和满足。
这有点像在自家小院子里精心打理花草,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和美好。
再说说印度文化,那可就更玄乎了。
印度文化仿佛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修行者,它更关注生命的解脱,对生死轮回之类的有着深刻的思考。
感觉印度人就像在精神的高峰上不断攀登,想要超越尘世的烦恼。
梁先生的这本书也不是那么好消化的。
有时候感觉他就像一个老夫子在摇头晃脑地讲经,一些表述有点拗口,得静下心来慢慢琢磨。
但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就像吃核桃,虽然外壳有点硬,但是里面的果仁很有营养。
从这本书里,我还感受到了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以前总觉得文化就是一些风俗习惯、传统节日之类的表面东西,读完才知道文化就像一棵大树,有深深的根,有粗壮的树干,还有密密麻麻的枝叶。
而且这棵大树还不是孤立的,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就像现在,西方文化里也有很多人开始研究中国文化中的禅意、中医等元素;中国呢,也在积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先进管理经验、科技创新成果。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学者们常常用辩证思维来描述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用逻辑思维或者分析思维来描述西方人,尤其是欧美人的思维方式。
在他们看来,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
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
对中国人来说,“中庸之道”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甚至内化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
与中国人的辩证思维不同,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
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像中国人那样追求折衷与和谐,而是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
正是因为思维方式取向的不同,在不少情况下,东方人和西方人在对人的行为归因上往往正好相反:美国人强调个人的作用,而中国人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尼斯比特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入手,系统地阐述了东西方思维的产生渊源和特性。
首先,从社会背景上讲,古希腊社会强调个人特性和自由,是一种以个人主义为主的社会;而古代中国社会却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
这种不同的强调重点决定了相应的哲学信念,并导致对科学和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
其次,从社会认知系统上讲,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和认识论在社会历史背景中建构了不同的心理学理论。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梁漱溟(1893-1988)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之家,梁漱溟的童年始终是在欢快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的,其父虽任职清廷,但他的发蒙教育却是当时最开放的中西小学堂,进入中学后,其倔强、顽强的个性日渐形成。
中学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民国报》当记者,痛恨私有财产,相信社会主义,对现存的一切都坚持强烈的批判精神。
在此前后,他也经历了早年人生的三大危机,即从如何救治社会流弊、如何安立人生,到最后如何“住世”的问题;其结果则是从谋求自杀到最后形成坚持一生的“茹素”习惯。
而在这几个阶段中,梁漱溟都始终坚持着切己的思考与真实的践行精神。
1916年,他在《东方杂志》上发表其研究佛学的心得《究元决疑论》,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关注,随即被聘为北京大学专讲印度哲学的特约讲师,由此进入了新文化运动的核心。
按照梁漱溟的个性,他讲印度哲学就是要“替释迦说个明白”,但由于北大是新文化运动的策源地,因而“趋新”、“趋西”以及“全盘反传统”是当时的主流思潮;而胡适、陈独秀这些新文化运动的巨擘也都聚首于北大,这就不能不使他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也不能不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不过,由于其从少年时代就形成的倔强性格,因而这种压力非但没有压垮他反而激发了他强烈的逆反心理与抗衡意识。
所以,他转而将自己“替释迦说个明白”的初衷及时调整为“替孔子说个明白”。
于是,就有了与胡适的对台戏,也就有了专门抗衡于西化之说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系列讲演。
关于其讲演的心态,他在该书出版时的《自序》中有非常具体的说明:“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也是一样无从为人晓得。
孔子之真若非我出头倡导,可有哪个出头?这是迫得我自己来做孔家生活的缘故”。
显然,这一剖白既是梁漱溟放弃佛家而“做孔家生活的缘故”,同时也是其发起“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系列讲演的具体因由。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虽然是一部应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个性及其重视切己与践行的学风,其书中所持倡的绝非一般所谓的抗俗、矫激主张,而是充满着对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与真切的体认。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后感》读完《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奇妙之旅。
在书中,作者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探讨深入而又全面,让我这个之前对文化差异只有一知半解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就拿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来说吧。
有一次,我和几个外国朋友一起出去吃饭。
那是一家中餐厅,环境很不错,菜品也很丰富。
当服务员把菜单递给我们的时候,我很自然地就开始点菜,考虑到大家的口味和喜好,我点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中餐,比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等。
然而,我发现我的外国朋友们在点菜的时候,表现得和我完全不同。
他们会非常仔细地询问每道菜的食材、做法,甚至是热量。
这让我有点惊讶,因为在我的习惯里,点菜就是看个大概,觉得好吃就点了。
等到菜上桌,我拿起筷子就准备大快朵颐。
可我的外国朋友们却有点不知所措,他们不太会用筷子,努力尝试了几次,还是夹不起来菜。
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然后给他们示范怎么用筷子。
他们学得很认真,虽然一开始还是不太熟练,但那种努力尝试的劲头让我觉得很有趣。
在吃饭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于食物的评价标准也和我不太一样。
我觉得好吃的,他们可能觉得太辣或者太油腻。
而他们喜欢的一些口味,我又觉得有点过于清淡。
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在饮食方面的体现。
比如,我们中国人讲究色香味俱全,喜欢丰富的调味料带来的复杂口感。
而西方人可能更注重食物本身的原味和营养均衡。
再说说交流方式吧。
我们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我习惯比较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时候可能需要对方去意会。
但我的外国朋友们则更加直接和坦率,有什么就说什么。
一开始,我还有点不太适应,觉得他们怎么这么直接,但后来想想,这也是他们文化的一部分,直接表达反而减少了很多误会。
回到这本书,它让我明白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并不是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和环境背景下形成的独特体系。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摘录(优秀范文5篇)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摘录(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摘录《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1.中国人现在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识还十分的浅薄,对于什么是东方化,什么是西方化还是认识的不深刻,亦或者根本就不明白。
我们从国外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有学来的,有“偷”过来的(美名其曰:国产化),我们照搬了他们的经济制度,法律,各种各样的社会组织,甚至我们还有人希望对于我们的政治制度也进行改革,以便跟得上西方的步伐。
可是,中国人的这些行动一直都是失败的,同样的经济制度,同样的法律,却不能像在国外一样发挥同样的效用。
当我们的经济出现危机时,我们却把它归结于国外文化的劣势。
那么,我在想,也想反问我们中国人:既然看出了国外文化的劣势,那我们的优势又在哪里呢?有些中国人勇于承认中国的落后,同时把这些问题的出现理解为没有很好的理解西方制度背后的思想精髓。
也有些人则人云亦云的认为那些只不过是某些不怀好意的人的一种误导,因为这些思想是在中国从来不敢想象的,也是从来没有听过的。
我们在初次听说时,对其思想感到震惊,但事后又感到这离“现实”太远,是不可能在近期实现的“幻想”,或者这又是一次的“误导”,西方人你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些根本的原因,还是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的不了解,先不谈西方,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向他你问起什么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时,恐怕他也不能给你一个清晰肯定的答案。
所以,对此的研究就非常的必要,而我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内认真的学习它们。
2.中国是科学艺术化,而西方是就连艺术也科学化了。
我们的制作工程都专靠那工匠心心传授的“手艺”,西方却一切要根据科学——用一种方法把许多零碎的经验,不全的知识,经营成学问,往前探讨。
科学的原则是要大家所公认证实的,所以前人所有的今人都有得,其所贵在于新发明,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当然今胜于古。
艺术在于天才米巧,是个人独得的,前人的造诣,后人常常无法达到,他们所靠的是祖传的技艺和秘诀,自然今不如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导读:读书笔记《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心得感悟: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在二十九岁时所著述的一本东西方文化比较著作,也是他部分的演讲集。
我最初看这本书是源于我系邓俊辉老师在“人文清华”里推荐书目里提到这本书,遂借来拜读。
身处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时代,民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感受到迷茫。
列强凌辱的时代所去不远,老祖宗几千年的国粹和文化,也越来越被恨铁不成钢的知识分子所诟病和摒弃。
胡适、林语堂为代表的一群西方文化的拥护者,批孔反儒,主张从语言、文字到风俗思想全盘的西方化。
年轻的梁漱溟,以研究佛学出身,对待这个问题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说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我们先说这个问题是个很紧迫的问题,并非是个很远的问题,可以俟诸将来解决的……于是大家都传染了一个意思,觉得东西文化一定会要调和的,而所期望的未来文化就是东西文化调和的产物。
【《东》P11-P13】
也就是说,梁漱溟并不觉得西方化完全的好于东方化,甚至怀疑东西调和的可能。
在他的观点下,首先应该弄清楚何为东方化、何为西方化,两者各自的特点是什么,而后再探讨西方化的可能和利弊。
首先声明的是,这本书的后面若干部分是梁先生讨论西方化和东方化的可能,这一部分据梁老自己描述都是“晚年看来颇多幼稚,不忍卒读”,而我也没有细读只是略看,所以读书笔记的重点放在前面梁漱溟对于中国、西方、印度三方文化和哲学的分析和比较上,这可以说是本书的精华和要义。
梁先生首先提出了几个其他的同时代对于东西文化的见解,仅仅是只言片语,已然打开了思路,例如
前三四年只看见我的朋友李守常先生做了一篇《东西文明之根本异点》的文章,他在这篇文章里面,大要以为东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于静,西方文明之根本精神在动。
初次读到便觉得惊艳,后面的解释里提到大抵意思是:西方总认为这一切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中;而印度文化哲学则几乎彻底在俗世失去念想,认为生活即是受苦,大乘佛教里的苦行、禁欲、转世,都是推崇来生的那片极乐净土,而在实际生活里完全一任向后而回避需求。
而后,梁也对民主和科学两大西方的核心精神作了阐释。
事实上,这也和新文化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民主,是一个中国走过帝制之后一直呼唤的理念,而它也正是西方政治、社会思想的核心。
令人惊奇的是,梁漱溟在书中对在中国实行民主当头泼了一桶冷水,他说:若要提民主,则要看自由和权利……然而中国人的意思里,第一层便是有权、无权打成两截;第二层便是有权的无限有权,无权的无限无权。
这无限两个字很重要,中国人是全然不理会这“限”的,“权利”“自由”这种观念不但是他心目中从来所没有的,并且是至今看了不得其解的。
他所谓权的通是威权的权。
对于人能怎样怎样的权,正是同“权利”相刺谬的权。
西方所谓权利、所谓自由是要严“限”的,他却当作出限与不限了。
于是他对于西方人的要求自由,总怀两种态度:一种是淡漠得很,不懂要这个做什么;一种是吃惊得很,以为这岂不乱天下!
【《东》P48】
如果说前面看的时候感觉是惊艳的话,那么看到这里只能用震悚来形容了。
在人群意见的洪流中很容易迷失主见,但是桀骜不驯的梁漱溟却一下子戳中了中国人的脊梁骨!人人都在为民主奔走呼号,但是人人却又都不明白为什么改革、革命等等追求西方民主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在中国大地上失败。
记不清哪一本书里孙中山其实感叹过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国看起来是不自由的,但问题却恰恰出在中国人太自由上”。
小农社会铸就的民族品性,使得在社会组织上,其实人民是不愿意担起太多与权利相对应的义务的。
他们不是要那种白纸黑字之外构建起的自由,而要的是那种全然放弃所有条框、一任自己懒散放纵的自由。
即使因此他们会上交诸如民主决策等等的权利他们也不在乎。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东交民巷划归租界管理之后,随地大小便在罚款和手枪的威吓严管之下被根除,居住于此的老北京市民也觉得环境好了不少,可是之前在自己人手里管理时,正是这群市民们,普遍
一副“怎么还管老子拉屎撒尿”这样的态度,使得问题拖沓很久。
这正是中国人自己骨子里的劣根性,使得他们担负不起民主之后,那大量下放的自我管理、决定的责任和义务,却只能自己一边埋怨不自由的现实、一边继续做着懒散的事情。
另外一个梁漱溟戳得我眼睛和心灵都刺痛的是中国的科学。
他更是一语道破中国科学的问题之所在是:中国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下,科学、技术都是一个如同手工业一样的个人手艺,需要保密。
且在学术上,传统文化务虚而不务实,凡事必须说到玄乎其玄、不可端倪、不可分析证伪的程度,才能够令人满意。
“中国人讲学说理必要讲到神乎其神,诡秘不可以理论,才算能事”
除此之外,有关科学的探讨精彩的段落还有:
“大约在西方便是艺术也要科学化;而在东方科学也要艺术化”
“玄学总是不变更现状的看法,囫囵着看,整个着看。
就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科学总是变更现状的看法,试换个样子来看,解析了看,不拿那个东西当那个东西看”
这也正是为什么,中国有九章算术、赵爽弦图和杨辉三角,却没有产生微积分、勾股定理和组合二项式的完整理论。
事实上,逻辑的方法本来就是西方文化可遇而不可求的瑰宝,农业社会对于自然的屈服和众多原始的想象,使得精确分析的逻辑思维实在难以无中生有。
这一点不止中国,众多东方文化均不能免俗。
总结:梁漱溟在文中怼遍众多学术大师,书名也起的十分之大。
不过读完之后细细深思,发现梁的确是有其洞见。
这本书也促使我后面进一步借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渊源。
作者:宜城漫士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