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手型和步型》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 水平二 体育《武术基本动作》教学设计
人教版水平二体育《武术基本动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武术基本动作》是人教版水平二的体育教材,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和锻炼身体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和基本动作,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并能够在实际练习中运用。
二. 学情分析水平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对于新的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但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动作,理解武术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和基本动作。
2.教学难点:武术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武术动作。
2.演练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比赛法: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场地准备:宽敞的操场或体育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练习。
2.器材准备:武术服装、武器(如剑、棍等,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以及标志物(如圈、标志杆等)。
3.教学资料:教学课件、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段精彩的武术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视频展示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步型和基本动作,让学生对武术动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首先,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练习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然后逐步过渡到基本动作的练习。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教学设计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教学设计禧和小学何翔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水平二的武术教学,应注重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和简单的武术动作组合的学习为主,强化武术意识,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简单易行的练习内容符合了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的特征,具有健身性、知识性和科学性。
注意循序渐进,增进健康,有较强的时效性,加强了武德和思想教育,逐渐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动作组合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作互动、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自尊与自信。
另外关注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激发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树立安全意识,养成遵守纪律、活泼有序地良好习惯。
二、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位置在小学体育教材中,武术内容是在水平二的教材中出现的,学生在水平一完全没有接触过武术学习的情况下,主要是以了解武术的意义,学习武术的基本手型、基本功和基本动作(在三年级中学习)、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在四年级中学习)为主,为水平三的武术串联动作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2、教材教育的价值武术是一项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它具有健身、健心、防病祛病和防身自卫等多种功能,其内容博大精深,绚丽多彩,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实用的技能。
它对于从小认识、学习、掌握祖国的传统技术,强健筋骨,锻炼意志,激发热爱祖国体育文化的激情,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身体、心理和谐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年级的武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各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体现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要求,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伍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学情分析1.三年级的学生具有对新鲜事物以及新型项目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认知能力上已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自学自练的能力,并通过合作的方式较准确的掌握武术的动作方法,增强自信心,提高对武术的兴趣,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教学设计
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年级:三年级3班教师:教材: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教学目标(水平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及探究能力。
教学思路在学好动作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手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及继承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材分析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的熏陶。
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养武术兴趣放在目标的首位,为学习手型和手法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养成经常运用武术锻炼身体的习惯。
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的游戏,进而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中的手型和手法。
2.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和能力。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重点:手型的掌握。
难点:手法在协调性、以及动作的到位。
一、课堂常规:组织:如图1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
******************************************************************▲要求:快、静、齐二、准备部分(摩拳擦掌)1.创设情节,兴趣导入。
师:每个国家都有它的民族传统文化,比如韩国有跆拳道、日本有柔道,泰国有泰拳,那我们中国有什么啊?生:武术…!师:那你们知道有哪些武林高手吗?生:(古代)关羽、赵子龙、(近代)霍元甲、黄飞鸿、(现代)李连杰、成龙……师:大家知道那么多武林高手,想不想自己也成为武林高手啊?生:想…!师:好,那我和大家一起到少林寺(慢跑热身),感受一下武术的博大精深。
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教案定稿
课次
1
年级
五年级
人数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1、学习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教学目标
1基本掌握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和五种步型
2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
3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互帮互学。增强学生的攻防意识,提高自护能力。
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基本手型、步型。 难点:弓步做到前腿平,后腿直。
三、游戏
报数抱团
1学生集合整队。
2教师宣布本课内容、要求。
1师生同做。
1引导性学习:中国功夫明星故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2 认识拳、掌、勾、弓、马、扑、虚、歇
3 互相观察、小组讨论
4 互相帮助,纠正错误。教师抓住共性问题,及时纠错。
5做的好的同学表演。
组织:散点练习
四列横队
要求:快、静、齐
要求:动作舒展,情绪愉快、活泼。
掌:四指合拢伸直,小指一侧微内 扣,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上。
勾:屈腕,五指尖互触。
二、学习基本步型
弓步:腿向前上步屈膝,另一腿在后直膝,使两腿成弓步;同时两臂屈肘抱于腰间,拳心向内,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髋,目视前方
马步:两脚平行开立,间距与肩同宽或相当于脚长的二倍, 两脚尖正对前方;两腿屈膝半蹲,全脚着地, 两大腿水平面平行,重心落在两腿之间,挺胸台头,两拳屈肘抱于腰间,目前平视。挺胸,塌腰,脚跟外蹬,两脚尖内或向前
教学准备
运动场一块,口哨一个,音乐
安全
措施
1准备活动要充分,防止拉课序
教学内容
教与学
教学组织及要求
导
入
与
热
身
武术手型步伐教学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手型和步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在武术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手型和步伐的正确动作要领,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升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手型:拳、掌、勾、爪、指等。
2. 基本步伐:弓步、马步、歇步、独立步、滑步等。
三、教学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等)四、教学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一课时、两课时等)五、教学场地(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如: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等)六、教学准备1. 武术器材:拳套、护具、步伐标志物等。
2.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
3. 音乐播放设备。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简要介绍武术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展示武术表演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武术的魅力。
(二)基本手型教学1. 拳:讲解拳的形状、握法、出拳方向等,并进行示范。
2. 掌:讲解掌的形状、握法、出掌方向等,并进行示范。
3. 勾:讲解勾的形状、握法、勾出方向等,并进行示范。
4. 爪:讲解爪的形状、握法、抓出方向等,并进行示范。
5. 指:讲解指的形状、握法、出击方向等,并进行示范。
(三)基本步伐教学1. 弓步:讲解弓步的站位、腿型、身体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2. 马步:讲解马步的站位、腿型、身体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3. 歇步:讲解歇步的站位、腿型、身体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4. 独立步:讲解独立步的站位、腿型、身体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5. 滑步:讲解滑步的站位、腿型、身体姿势等,并进行示范。
(四)动作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逐个学习基本手型和步伐。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错误。
3.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五)游戏环节1. 设计与手型和步伐相关的游戏,如:手型接龙、步伐接力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六)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武术:五步拳的动作》实践课教案
课后作业
回家尝试展示与父母观看
1.掌:掌心开展,竖直,大拇指紧扣
2.拳:拳紧握,拳面平,直腕
3.勾:五指捏拢、屈腕
步型
1.弓步:挺胸,立腰,前腿弓,后退绷
2.马步: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3.仆步: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4.歇步: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5.虚步:挺胸,立腰,前脚点地
教师讲解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型
组织学生观看,自主尝试复习学过的手型和步型动作
《武术:五步拳的动作》实践课教案
三年级武术单元
学习目标
1.98%以上的学生对武术的基本技术的练习方法、动作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2.95%以上的学生掌握五步拳的动作技术、自学方法和练习方法
3.学会获取武术和健身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结束部分
5'
1、集合放松。
2、总结评比。
3、布置作业。
4、宣布下课。
1、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放松操。
2、小结全课,师生互评。
3、布置课后作业。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1、听音乐师生同放松。
2、师生共同交流提高。
3、明确作业内容。
4、下课,师生再见。
1
3'
小
场地器材
足球场
预计练习密度
42.5%
预计平均心率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并组织学生站好游戏队形。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强调安全与规则。
认真听讲,明晰规则与安全意识。
认真有序比赛,注意安全。
******
******
▲
******
******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手型步型教案引言:《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武术作为一门古老而独特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意志力和品德修养。
本文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提供了一份针对武术基本手型步型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价值,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与热爱;2.掌握武术基本手型与步型的动作要领;3.培养学生良好的协调性、平衡感和集中力;4.发展学生感知身体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武术基本手型的姿势和要领;2.武术基本步型的动作和要领;3.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
三、教学准备:1.教材:提前准备好武术基本手型与步型的示范视频或图片,供学生学习参考;2.教具:音响设备,播放示范视频;3.场地:室内或室外宽敞的场地,为学生的动作展示提供足够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及内容:1. 导入(5分钟)通过介绍武术的概念和价值,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武术冠军的表演视频,或者通过讲述武术文化的历史和背景,引导学生思考武术与健康的关系。
2. 正文(80分钟)(1)介绍基本手型(20分钟)展示并讲解武术基本手型的姿势和要领,如拳法中的拳头、手掌、手指等不同手型。
指导学生正确握拳,保持手肘与身体的合适角度,并注重手部的放松与力量的发挥。
(2)练习基本手型(20分钟)让学生进行基本手型的练习,每种手型练习2分钟。
老师可以进行示范,辅助学生纠正手型的不足之处,同时督促学生完成练习。
(3)介绍基本步型(20分钟)展示并讲解武术基本步型的动作和要领,如正步、退步、侧步等不同步型。
指导学生保持身体的稳定与平衡,正确迈步、换脚等动作。
(4)练习基本步型(20分钟)让学生进行基本步型的练习,每种步型练习2分钟。
老师可以进行示范,辅助学生纠正步型的不足之处,同时督促学生完成练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教案【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一、引言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武术基本功是十分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教授小学生武术基本功中的手型和手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型和基本的手法动作,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在武术表演中的重要性;2. 掌握武术基本功手型的正确姿势;3. 训练基本的手法动作,如掌法、拳法、指法等;4. 提升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的图示、教学视频等;2. 教学场地:宽敞的体育馆或操场。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可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学到的内容,例如教授了哪些武术手型和手法动作,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第二步:理论讲解(10分钟)1. 老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的定义和分类;2. 通过图示和教学视频的展示,讲解不同手型的正确姿势和手法动作的基本要领;3. 强调手型和手法的配合和流畅性对武术表演的重要影响。
第三步:实践操作(70分钟)1. 分组练习手型(20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手型进行练习;b. 老师给予指导,纠正学生的姿势和动作错误,并鼓励学生互相协助。
2. 掌握基本的手法动作(30分钟)a. 依次介绍掌法、拳法、指法等手法的基本姿势和动作要领;b. 引导学生进行慢速练习,逐渐掌握正确的手法动作;c. 鼓励学生进行高强度的练习,提升协调性和灵活性。
3. 组合练习(20分钟)a. 学生自行组合不同的手型和手法,编排简单的武术表演;b. 分组展示,互相观摩并提供反馈。
第四步:总结(10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并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第五步: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武术基本功手型和手法的练习,鼓励他们记录自己的进步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姿势和手法动作的准确性,并进行及时的纠正和鼓励。
武术-教案(三年级)
分 的半圆作为鱼篓。选一名同学作为渔网,其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余同学作为鱼在场地内任一跑动。游戏开始,
渔网去捕鱼,和抓到的第一条鱼结成一张大
10’ 网,再抓到的鱼放到鱼篓里,如果鱼篓里有
两条鱼就可以结成一张网去抓鱼,直至抓到
剩下一条鱼封为鱼王,游戏结束,开始新一
使学生的身
轮的游戏。
7、注意力集中,跟随教师 体 各 部 位 充
通过练习,使
②掌---推掌 10 次
动作路线准确、快速有力、 学 生 进 一 步
③手型操 3 遍
精神饱满
掌握拳掌勾
的动作
2、学习武术基本步型
⑴弓步:左脚向前一大步(约为本人脚长的 4—5
基 倍),脚尖微内扣,左腿屈膝半蹲,大腿略高于水
平,膝不过脚尖;右腿挺膝伸直,脚尖内扣斜前方。 仔细观察教师示范
教学难点 三种步型的动作要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语言讲解法、动作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教师整队,清点人数
1、站成四列横队,保持安
静
2、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2、师生问好(行抱拳礼)
3、检查整理服装,安置见习生 准 4、宣布本课任务,提出要求
3、检查整理服装
课的开始培
武术基本动作:步型
一年级体育课教案
学习阶段 水平:水平二(三年级)
备课日期 2012.11.22
学习内容 武术步型;游戏:弓步扳手
课型
实践课
学习 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弓步、马步、虚步的动作要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在游戏中运用所学内容。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和勇于拼搏挑战的精神
人教版二年级体育《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 教案
基
本
部
分(28 分钟)复习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腰部运动
4、膝关节运动
5、手腕踝关节运动
学习武术基本手型和步型
1、武术基本手型
掌
拳
勾
1、队形
⊙⊙⊙⊙⊙⊙⊙⊙
⊙⊙⊙⊙⊙⊙⊙⊙
⊙⊙⊙⊙⊙⊙⊙⊙
⊙⊙⊙⊙⊙⊙⊙⊙
●
2、教法:老师领做,每节8拍
×4
3、要求:动作规范、到位、放
松、舒展,活动充分
1、队形
⊙⊙⊙⊙⊙⊙
⊙⊙⊙⊙⊙⊙
⊙⊙⊙⊙⊙⊙
⊙⊙⊙⊙⊙⊙
●
2、组织教法
(1)体操队形散开
(2)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3)讲解示范,学生模仿
(4)学生集体练习
(5)纠正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6)分组练习(个别指导)
(7)集体练习
(8)学生游戏体会
要求
动作干脆有力、到位。
结
束
部
分(2 分钟)2 基本步型
弓步
马步
集合,总结本课情况,下课,师
生再见。
4、易犯错误
(1)掌、拳、勾手动作变化不
明显。
要求
弓步到位,前面腿弯曲呈90度
角,后面的腿伸直,后脚跟着地,
上体超前正直。
要求
身体重心保持平稳,身子直立。
脚下扎稳,两脚间朝前,上体正
直。
正对集合,总结本节课动作要领。
水平二(三年级)体育《武术:手型和步型》教学设计课件(附反思)
教师的有效生命主要表现 为课堂生命,教师的生命质量 主要表现为课堂质量。
《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
故事发生、发展的时间: 20xx年x月-x月
故事的地点:学校运动场 故事的人物:我和我的学生 故事内容:三年级武术单元第2课时
让故事发生:
《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
3.乐于完成学习任务,有良好的吃 苦耐劳和团结进取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三种基本手型和步型。 教学难点:
动作到位、稳定、协调。
二、教学现场: 故事呈现的重要时刻。
关键词: 语言调控,方法得当,
巧用器材,激发兴趣。
准备部分: 课伊始,趣已生。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语言调控功 能,唤起学生的武术情绪,引导 学生进入课堂情境,通过师生间 有效互动,集中学生注意力,调 动身心参与走跑活动和锅垫操, 达到准备活动目的。】
一是知道这节课在单元教学中 所处的位置,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厘清所学动作上下衔接的要求,明 确“教什么?”。
二是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将其有 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作为设计教学方 法的重要依据,真正做到以“学生 立场”或“学生视角”。
学习目标:
1.知道三种手型和步型的动作方法。
2.85%以上学生能做出三种手型和 步型动作方法,能在游戏中运用,学 练积极,有一定控制身体的能力。
一、教学设计: 故事铺垫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以生为本,理念定位,
目标明确,注重实效。
设计理念:
以实践行为体现课标理念,追求“常 态性、有效率、有生成、有待完善的”课 的平实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 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学练活动,给 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 能力投入的武术教学场,激发学生对中华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 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武术基本手型和基本手法》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武术基本手型和基本手法》教案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一项既兼具健身效果,又能培养意志力和培养自信心的运动。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引入武术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学体育与健康武术-《武术基本手型和基本手法》教案,以帮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术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2.了解武术的基本手型和基本手法,正确掌握手式。
3.通过学习武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武术基本手型手掌:张开五指,手掌平直。
手背:手掌向下,手指自然下垂。
握拳:手心朝内,拇指闭合于其他四指上。
2.武术基本手法空踢:抬起一条腿,膝盖弯曲,用腿的前部踢向前方。
直拳:直臂肘略微弯曲,拳头握紧,快速向前推出。
侧踢:身体侧立,腿伸直,脚尖朝外侧踢出。
抓击:手指稍微弯曲,掌心朝下,用手掌或手指的部分击打。
三、教学步骤1.导入制作一份有关武术起源和发展的图片、视频或展板,让学生观看并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表达对武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内容讲解先向学生展示并讲解武术基本手型,让他们进行模仿。
重复练习,确保学生每个手型都掌握准确无误。
在讲解基本手型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武术的基本手法,并进行实地示范。
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逐渐掌握每个手法的正确姿势和力度。
3.学生练习分组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观摩和评价。
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时间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4.小结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论和总结,鼓励他们的表现,并强调锻炼的重要性和武术的价值。
5.课后延伸家庭作业可以是写一篇关于自己理解武术的作文,或通过观看电影、阅读相关书籍了解更多关于武术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手型和手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2.学生按要求完成的课后作业,包括作文或其他形式的延伸学习。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二(小学3、4年级) 武术武术游戏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体育与健康浙教版水平二(小学3、4年级)武术武术
游戏全套教案模板范文
【比赛获奖教案】
1教学目标
1. 能熟练完成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动作。
2.掌握所学游戏方法,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
3.能做到遵守游戏规则,不起始于变动能力弱的同伴。
2学情分析
三年级同学运动能力较差,教师需多示范,讲解。
3重点难点
能熟练完成武术的基本手型、步型动作。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武术与接力游戏
一、上课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及注意事项。
3.安排见习生在游戏时当裁判员。
热身运动
游戏:火车赛跑。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冲拳、推掌体育实践课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冲拳、推掌》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盐城市实验小学曹浩一、设计理念:以实践行为表现课标理念,追求“常态性、有效率、有生成、有待完善的”课的平实进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量种学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投入的武术教学场,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兴趣,培育学生踊跃向上、尽力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小学武术教材是以大体功、大体动作和大体的动作组合作为主要内容。
本节课以冲拳、推掌为教学内容,通过降低运动技术难度,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武术学习活动的乐趣,能较好的进展学生的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对增进学生骨骼、肌肉等发育,有着良好的增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优势:三年级学生兴趣普遍、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仿照能力较强。
他们刚接触武术教材,对武术动作兴奋又好奇。
本节课按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态,尽力增进师生有效互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刻和空间,实现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表现出学生主人翁学习意识。
劣势:虽然学生已具有必然的技术基础,可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不稳固,容易知足,会致使厌学偏向,对新技术动作学习带来必然的阻力。
因此,教学时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武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冲拳、推掌的动作规范。
教学难点:动作到位、稳固、协调。
五、教学进程:一、热身运动——课堂常规、要求→集中注意力游戏“谁的反映快”→快乐走和跑→热身操。
二、快乐体验——温习拳、掌、勾、弓步、马步、歇步→学习冲拳、推掌、蹬腿冲拳→游戏。
3、身心放松——放松整理→课堂小结。
六、主要特色:一、充分利用四色腰带,通过量种游戏,表现武术精气神,使学练更有趣、更实效。
二、教学中有效运用师生互动性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全课贯穿“勤学苦练,一路进步”的教学理念,学生在“体验式”的学练指导中感受武术学习的快乐。
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上册《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
《武术:五步拳》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节课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旨在落实并推进体育新课程。
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方法。
本课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活泼好动,喜爱武术,乐于参与武术运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依赖性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活动,多给学生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与欣赏的目光,鼓励的语言,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教材分析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它以其“形神兼备”的特点、“精、气、神”完美结合的追求境界而享誉世界。
其内涵丰富,具有哲理性、艺术性和科学性。
通过武术学习不仅可以学到武术的技术,而且可以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小学武术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知道基本动作内容及其锻炼价值,掌握各动作要领,弘扬民族文化,发扬崇德尚武精神,发展学生的爆发力、柔韧、协调、灵敏等体能素质。
满足学生的探索、好胜、搏击、防身等心理需求,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1、90%以上学生能做出基本手型手法步型的动作,60%以上学生能进行五步拳连贯演练。
2、通过武术动作的练习,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协调性。
3、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体验“精、气、神”的中华武术风格。
4、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二:《武术:手型和步型》教学设计
水平二:《武术:手型和步型》教学设计作者:俞向阳来源:《体育教学》2016年第06期关键词:三年级;手型;步型;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68-02一、设计思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追求“常态性、有效率、有生成、有待完善的”课的平实过程,通过多种学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投入的武术教学场,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的兴趣。
二、课时计划【点评】:刚刚出台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在基本原则部分对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要求,那就是“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
遵循教育和体育规律,以兴趣为引导,注重因材施教和快乐参与,重视运动技能培养,逐步提高运动水平,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基础。
”这为下一阶段体育课指明了方向。
本期刊出的教学设计,在这个方向上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陈红老师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将各种辅助练习童趣化,如“小海狮、小板凳、大花篮、小花篮”,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逐步引导激励学生完成仰卧推起成桥。
周建光老师将投掷与游戏结合,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例如用雨伞来当作“飞碟”让孩子们“打飞碟”,这一别致而醒目的标志靶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十分兴奋。
在拓展练习过程中,运用了一个枪林弹雨的游戏,更是把课堂氛围提到了高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王永波老师则利用“莱格尔跑”音乐引发学生注意力,精心设计了不同距离、多种形式、相互竞赛的手段与方法,创设活跃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较好地完成预期目标。
俞向阳老师利用拳的对对碰、掌的抢答报名称、勾不动等小游戏,让学生学有所乐,乐中有获。
在学完手型和步型之后,用改编过的木头人游戏“功夫秀”,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武术基本手型与步型
学习阶段
水平一
备课日期
3
学习内容
武术:基本手型、步型
课型
新
本课题教时数
1
学习目标
1、知道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了解其健身、健心得功能。
2、能正确的做出基本手型、步型和武术组合动作,做到正确有力,连贯协调。
3、认真听、反复练,表现出积极参与武术学习的态度和行为。
教学重点
基本手型、步型动作正确
结束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通过小结让学生再次记住自己的位置。
1、放松练习。
2、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鼓励学生的练习情况
3、师生道别。
1、认真做放松练习
2、认真听老师的总结
3、师生道别
组织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组织学生集体练习武术组合动作,并对照图解进行逐一讲解动作的要领。(2次)
4、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动作,教师巡视指导。(3次)
二:素质练习:弓步跳
1、示范讲解“弓步跳”动作方法和练习要求。
2、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总结学生的练习。
1、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观看老师的示范,建立动作的表象。
2、练习上组合拳中的三种基本的手型,在联系中,动作有力,精神面貌好。同学之间相互观察,相互纠正。
教学难点
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解示范法、分解与完整练习法、直观法等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常规
1、小干部整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二:三年级《武术:手型和步型》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以实践行为体现课标理念,追求“常态性、有效率、有生成、有待完善的”课的平实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多种学练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投入的武术教学场,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体育——武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小学武术教材是以基本功、基本动作以及基本的动作组合作为主要内容。
本节课以手型和步型教学内容,降低运动技术要求,着重体验参加武术学习活动的乐趣,能较好的发展学生的灵敏、力量、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促进学生骨骼、肌肉等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有利因素:三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模仿能力较强。
他们刚接触武术教材,对武术动作兴奋又好奇。
本节课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状况,努力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实现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体现出学生主人翁学习意识。
不利因素:虽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满足,会导致厌学倾向,对新技术动作学习带来一定的阻力。
因此,教学时多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好武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掌握三种基本手型和步型。
教学难点:动作到位、稳定、协调。
五、教学过程:
1、热身运动——课堂常规、要求、分组→集中注意力游戏“谁的反应快”→快乐走和跑→热身操。
2、快乐体验——复习三种基本手型拳、掌、勾→学习三种基本步型弓步、马步、歇步→素质小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