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毛概《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1)

合集下载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毛概第七章复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得改革开放就是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得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得自我完善与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得革命2.社会主义社会得基本矛盾就是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得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得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得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得社会生产之间得矛盾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得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得矛盾3.改革就是下列那一项得必然结果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得次要方面运动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得第一步就是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与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得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得新型集体所有制5.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与判断改革得成败与就是非得失得标准就是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就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得综合国力为标准6.我国改革得重点就是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7.1992年党得十四大明确把A.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改革得目标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得目标C.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作为改革得目标D.建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为改革得目标8.社会主义发展得动力就是A.改革B.开放C.民主D.矛盾9.发展就是社会主义得A.目得B.直接动C.结果D.前提10.稳定就是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得A.前提B.目得C.直接动力D.目得与直接动力11.对外开放就是A.我国得基本国策B.我国得基本原则C.我国得基本路线D.我国得核心利益12.我国得对外开放格局就是A.分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得开放格局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得开放格局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步骤得开放格局D.有计划、有步骤、由沿海到内地得开放格局13.中国正式成为WTO得成员国就是A.2001年12月B.2002年12月C.2003年12月D.2004年12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得改革开放就是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全新探索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C.我们党与国家发展进步得活力源泉D.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得自我完善与发展2.改革开放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全新探索,因为改革开放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B.就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得革命C.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必由之路D.没有现成得模式可以照搬3.社会主义改革与革命得不同点就是A.目得与作用B.领导力量C.内容与对象D.形式与手段4.改革开放就是A.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之路B.中国新时期最鲜明得特征C.我们党与国家发展进步得活力源泉D.经济全球化得必然结果、改革开放就是5.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性质与特点A.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得特点B.就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得矛盾C.就是非对抗性得矛盾D.就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得根本动力6.邓小平在1992年得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评价与判断改革得成败与就是非得失得标准,就是A.就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得生产力B.就是否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C.就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得综合国力D.就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7.发展就是A.硬道理B.科学发展观得第一要义C.党执政兴国得第一要务D.中国解决所有问题得关键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得关系就是A.改革就是动力B.发展就是目得C.发展就是手段D.稳定就是前提9.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得经验与主要原则A.保持改革、发展与稳定在动态中得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B.把改革得力度、发展得速度与社会可以承受得程度统一起来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得重要结合点D.把坚持党得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0.对外开放,下列表述正确得有A.当今得世界就是开放得世界B.对外开放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需要C.中国得发展离不开世界D.对外开放就是我们国家得基本国策1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得特征就是A.全方位B.讲平等C.多层次D.宽领域12.不断提高我国对外开放得水平,必须A.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B.切实维护国家安全C.提高对外贸易效益D.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得战略三、思考题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就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得关键抉择?答:(1)当前得改革不就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得修补,而就是我国原有经济体制得根本性变革,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一场新得革命。

《毛概》自测题(第七章)

《毛概》自测题(第七章)

《毛概》自测题(第七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章节自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 )A.改革开放B.发展经济C.解放思想D.实事求是2.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B. 改革C. 政治运动D. 阶级斗争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 )A.改革B.四项基本原则C.经济建设D.人民内部矛盾4.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市场经济B.建立民主政制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5.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D.社会体制6.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7.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是()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 保持社会稳定C. 保证社会公平D. 坚持依法治国8.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9.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1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D.变革13.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D.抵制性15.毛泽东曾经指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 )A,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B,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C,划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D,对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16.邓小平首先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 )A,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B,发展生产力的问题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面的问题 D,巩固社会主义制定的问题17.邓小平认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主要看( )A,公有化程度的高低B,是否适应当时地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C,是属于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D,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还是建设在私有制基础上的18.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9.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毛概 第7章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和对外开放习题第七章社会主义改⾰和对外开放⼀、单项选择题1.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主、⾃⼒更⽣的能⼒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切⽂明成果上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

A.⽣产⼒ B.综合国⼒的增强C.⼈民⽣活⽔平的提⾼ D.整个社会的发展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盾()A、⼈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之间的⽭盾B、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盾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盾D、⼈民群众⽇益增长的物质⽂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产之间的⽭盾4、“改⾰是中国的第⼆次⾰命”是从()A、扫除发展社会⽣产⼒⽓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要进⾏根本性变⾰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产⼒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产⼒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多项选择题1、实⾏改⾰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社会主义国家的⼀贯政策2、改⾰、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是动⼒B、发展是⽬的C、发展是⼿段D、稳定是前提3、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的特点是()A.全⽅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多形式三、辨析题1、改⾰是中国的第⼆次⾰命。

2、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我完善和发展。

四、论述题1、我国为什么必须实⾏改⾰开放?2.怎样全⾯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五、材料分析题2007年9⽉28⽇下午,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4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实⾏对外开放,是党的⼗⼀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作的要求制定的重⼤战略,是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对外开放,充分利⽤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我国国际竞争⼒和影响⼒,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毛概题库 第七章

毛概题库 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 )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 )A.阶级斗争 B.发展生产力 C.改革 D.物质利益原则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 ( ) A.无需借鉴外国经验 B.可以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积极文明成果C.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 D.可以照搬外国经验5.“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6.“三个有利于”标准()A.是判断姓“社”是姓“资”的标准B.是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C.是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D.是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7.“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8.改革的重点是()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科技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9.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是()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 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1 .我国对外开放()A.是指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B.是指对发达国家开放C.是指对第三世界国家开放D.是指对发展中国家开放12.198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我国决定建立()A.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C.沿海十四个城市的经济开发区 D.上海浦东开发区13.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是( )A.1995年1月1日B.2001年12月11日C.1948年1月1日D.1950年3月6日14.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靠自己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15.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D.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16.我国的改革()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18.实行对外开放是()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2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二、多项选择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漏选和错选均不得分)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矛盾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2.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B.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C.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承的D.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4.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应同我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通过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5.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6.实行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7.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A.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B. 在改革和发展中要保持稳定C. 改革和稳定是为了促进发展D.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必要条件8.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改革()A. 也是解放生产力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改变 D.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9.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思想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C. 照搬照抄,崇洋媚外的思想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思想10.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明确( )A.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和允许的B. 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绝不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C. 任何时候首先都要问姓“社”姓“资”D. 不能离开这个标准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B. 生产力标准的深化C.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D. 实践标准在社会领域的具体化12.我国的对外开放是( )A.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B. 对所有国家的开放C. 经济政治文化全面的开放D. 仅对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13.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 )A.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B.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C. 各国实行开放政策的结果D. 各国加强联系的结果14.我们的改革( )A.是对体制的革命 B. 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 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 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们的改革( )A.对象是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根本制度 B. 目的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C. 是推进各项事业的动力D. 必须彻底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2、D3、C4、B5、D6、B7、A8、A9、D 10、B 11、A 12、B 13、B14、A 15、D 16、C 17、C 18、A 19 B、20、C二、多选题1、ABCD2、ABC3、ABCD4、ABCD5、AB6、ABC7、ABCD8、ABD9、AC 10、ABD11、ABCD 12、ABC 13、ABCD 14、ACD 15、ABC。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毛概第七章习题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与对外开放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竞争与掠夺 B.发展与科技C.和平与发展 D.战争与革命2.我国对外开放的主体是发展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C.对外文化关系 D.外交关系3.我国特区的性质是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C.政治上社会主义 D.半社会主义4.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A.长期的基本国策 B.当前的权宜之计C.达到小康时期的政策 D.实现现代化时期的政策5.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是A.利用外资 B.引进技术C.引进管理 D.对外贸易6.现阶段我国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A.技术咨询 B.技术合作C.技术出口 D.引进先进技术7.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A.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 B.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决定的 C.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D.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决定的8.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A.扩大进口 B.扩大出口C.引进外资 D.引进技术9.当前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殖民主义 B.极端民族主义C.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法西斯主义10.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C.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D.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1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A.革命 B.改革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12、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A.坚持治理整顿 B发展经济C.发展科技和教育 D发展民主13.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A.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C.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当代世界的主题是A.和平 B.发展C.革命 D.战争E.竞争2.坚持和平共处的原则是A.坚持相互尊重主权 B.坚持相互尊重领土完整C.互不侵犯 D.互不干涉内政E.平等互利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A.对外贸易 B.引进先进技术C.利用外资 D.国际旅游业E.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4.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E.对外开放必然要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5.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C.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D.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E.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6.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是A.技术的窗口 B.管理的窗口C.知识的窗口 D.对外政策的窗口E.文明的窗口7.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全方位 B.多层次C.宽领域 D.多渠道E.多形式8.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A.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B.资金主要依靠向国外、境外筹措 C.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D.赋予特区政府较大的自主权E.经济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三、简答题1.如何正确理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表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统一?5.简述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

毛概第七章练习题

毛概第七章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B. 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3.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4.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5.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所谓全方位就是指()A.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B.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C.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和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二、多项选择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与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是否坚持党的领导2.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E.世界需要中国3.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D)2、(答案 D)3、(答案 D)4、(答案 A)5、(答案 C)6、(答案 D)7、(答案 D)8、(答案 C)9、(答案 C)10、(答案D)11、(答案A)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 C)16、(答案 C)17、(答案 C)18、(答案 C)19、(答案A)二、多选题1、(答案BCDE)2、(答案ABCDE)3、(答案ABE)4、(答案BCDE)5、(答案ABCDE)6、(答案BCDE)7、(答案ABCD)8、(答案ABC)9、(答案ACD)10、(答案ABC)11、答:(ABCDE)12、(答案ABCDE)13、(答案AD)14、(答案ABCDE)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答案要点】(1)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因为改革同过去的革命一样,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崭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带有革命性质的变革,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

(2)所谓“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夺取政权的革命而言的。

第一次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第二次革命将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当然,“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中的“革命”与“民主革命”中的“革命”,本意并不相同:一是革命的对象不同,改革针对的是旧的经济体制,不是社会制度;二是革命的形式不同,改革不是在阶级对抗条件下进行的;三是革命的性质不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四是所要解决的矛盾不同,改革所解决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2、为什么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答案要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中特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C)。

A.列宁B.斯大林C.毛泽东D.邓小平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相适应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C.完全不适应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的发展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是(A)。

A.生产力的增强B.综合国力的增强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整个社会的发展5.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6.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A)。

A.发展B.创新C.改革D.稳定7.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10.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

A.对外开放B.争取对外C.争取和平D.独立自主11.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

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3.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2005
洛阳师范学院
三、(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 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是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78 2005
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深化涉外经济体
利用 外资 总额 亿元
制改革,完善促进生产要素跨境流动和优化 配置的各项制度。三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 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洛阳师范学院
三、(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经济全球化既给对外开放带来机遇,也使国家的 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安全等受到挑战。因此 在开放过程中,要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国 家各种安全的能力。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 动的预测,又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
高自我发展能力。
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这
一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 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洛阳师范学院
一、(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 毛泽东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 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 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 发展。
能限制自己的发展。同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
界。一方面历史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 的。另一方面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困难也要求我 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
洛阳师范学院
三、(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
主义国家,不论发展程度,发达 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他们
洛阳师范学院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练习题:第七章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练习题:第七章

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练习题:第七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单项选择题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 )A政治体制改革是重点B文化体制改革是重点C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D教育体制改革是重点2、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在(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 1980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C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D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3、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开放B努力加入世贸组织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D是一个有点到面的过程4、经过十五年的艰苦谈判,我国终于于( )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5、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C.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7、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章节练习题:第七章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单项选择题1、C 2、D 3、C 4、C 5、C 6、A 7、C。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B )。

A、阶级斗争B、改革C、物质利益原则D、精神文明建设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 )。

A、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B、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阶级斗争D、变革社会主义制度3、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D、对象是根本制度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 C )。

A、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5、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 B )。

A、引进外资B、自力更生C、引进外资技术D、独立自主7、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标志是( C )。

A、从兴办经济特区到广大内地的开放B、从吸引外资到广泛的国际合作C、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形成D、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8、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表述,是在( A )。

A、邓小平的南方谈话B、党的十四大C、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D、党的十五大9、“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C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B、实用主义的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D、实践标准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化10、在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相互关系中(B )。

A、改革是目的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绝对的D、稳定是动力11、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坚持( 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循序渐进的原则C、社会主义方向D、“三个有利于”标准12、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是( B )A、以姓“资”还是姓“社”为标准B、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D、以“三个代表”为标准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是( ABC )。

毛概 第7章 习题与答案

毛概 第7章 习题与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选择题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发展生产力D.实现共同富裕2、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A.经济体制改革B.对外开放C.自己的发展D.对内开放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A. 和平与发展B. 改革开放C. 设立经济特区D.国有体制改革4、“三个有利于”标准第一次完整地准确地提出来,是A . 邓小平南方谈话B . 党的十四大C .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D . 党的十五大5、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和办法是A.革命B. 发展C.改革D. 政治运动6、对外开放是A .我国长期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B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权宜之计C.有时间限制的 D .对发达国家开放7、我国的改革是A 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改革 B. 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C.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D. 对原有体制作小修小补8、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是A. 所有国家B.周边国家C. 与中国友善的国家D.发达国家9、最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是A.大邱庄B. 华西村C.大寨D.小岗村10、我国最先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是A.革命老区B.少数民族地区C .边境地区 D.经济特区二、多项选择题1、对外开放是()的开放A.全方位B.多渠道C.宽领域D.多层次E.经济领域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手段C.稳定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E.发展是目的3、“三个有利于”是指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是否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E.是否有利于社会分配的公平4、我国改革的原则是A .不出现通货膨胀B .不出现失业人员C.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D. 保证逐年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E.共同富裕5、我国的经济特区有A 深圳 B.海南C. 珠海D.厦门E.汕头三、是非判断题1、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毛概练习题

毛概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 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B. 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矛盾C. 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D.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A. 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 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 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 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3.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A)A. 改革B. 四项基本原则C. 经济建设D. 人民内部矛盾4. 我国改革的性质是(D)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是一场政治斗争C. 改良主义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5.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其前提和基础是(B)A.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6. 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标准是(B)A. 国力标准B. 生产力标准C. 人民生活标准D. 社会主义标准7.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D)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C.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8. 改革的目的是(A)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 实现共同富裕D. 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9、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C)A、社会制度竞争B、科学技术竞争C、经济资源竞争D、劳动力素质竞争10、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D)A、马克思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2、把对外开放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C)A、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B、党的十二大C、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D、党的十三大1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C)A.1999年12月B.2000年12月C.2001年12月D.2002年12月14.改革的性质是(B)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15.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C)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16.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C)A.是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C.是又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1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C)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的效益18.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C)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9.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A)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二、多项选择题1. 实行改革开放是(A、B、C)A.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C. 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D.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贯政策2.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A. 改革是动力B. 发展是目的C. 稳定是前提D. 发展是手段3. 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这是由于(B、C、D)A. 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B. 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C. 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社会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D. 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4. 判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A、C、D)A. 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B. 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C. 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A. 全方位B. 多层次C. 宽领域D. 多途径6.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A.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B.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D. 科学技术无国界三、辨析题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练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毛泽东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著作是()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D.《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2.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 健全民主和法制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3.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两个凡是”标准B.“三个有利于” 标准C.四项基本原则4.中国的改革首先在()拉开序幕A.城市B.农村C.国有企业5.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最主要的形式是()A 发展对外贸易B.引进先进技术C.积极利用外资D.发展国际旅游业6.目前,中国大陆开放度最大、开放层次最高的是()A.经济特区B.经济技术开发区C.保税区D.高新技术开发区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A.互通有无,互利互惠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公平、公正、公开D.相互平等,相互合作8、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是()A.改革B.四项基本原则C.经济建设D.人民内部矛盾9、改革的目标是()A.建立市场经济B.建立民主政制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建立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10、改革是中国的又一场革命是因为()A.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B.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解放生产力C.改革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非发展中的一般性变革D.改革是对原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全方位B.多层次C.少环节D.宽领域2、我国改革的原则是( )A.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B.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C.必须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的原则D.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3、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时,首创性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内容包括( )A.首次提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B.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同样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C.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非对抗性的D.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应当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矛盾E.首次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4、1956年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C.工人队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5、毛泽东提出的在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的方针包括()A.长期共存B.互相监督C.肝胆相照D.荣辱与共E.共同参政6、在毛泽东提出的判断言论和行为的下列标准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有()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削弱这个专政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个领导7、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内,实行的基本方针是()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古为今用D.洋为中用E.改革开放8、下列属于经济特区的有()A.上海浦东B.深圳C.珠海D.海南省E.福州9、邓小平提出的关于对外开放战略的两个基本观点是()A.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B. 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C. 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D.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E. 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来解决4、开放也是改革。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选择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世界市场体系)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扩大出口)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技术引进)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毛泽东)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12月)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争取国际比较利益)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第七章习题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选题1、改革的性质是()A、一场新的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和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一项长期的国策B、一项权宜之计C、在现代化建设中实行的政策D、实现现代化后就不必实行对外开放政策4、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B、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理论C、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D、党执政规律的理论5、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6、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A、发展B、改革C、稳定D、公平7、要把()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A、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稳定压倒一切C、改革开放D、“三个有利于”8、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三个有利于”B、四项基本原则C、巩固社会主义制度D、生产力标准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A、是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决定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C、是由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决定的D、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B、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利用国际分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11、我国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是()A、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B、依赖外国,崇洋媚外C、自力更生于依赖外国并重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2、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 )的关系A、独立自主 B、自力更生 C、闭关自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3、我国已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B、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技术开发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 内地开放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 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D、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14、我国对外开放应实施的战略是()A、“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B、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相结合C、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D、对外出口与到海外建厂相结合15、以下不属于对外开放的原因的是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3、何谓“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6、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四、论述题: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五、材料分析题:材料:我们已经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第6~10页。

根据材料请回答:(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3)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习题答案:一、单选题答案:1、C2、B3、A4、A5、B6、A7、B8、B9、A 10、B 11、A12、A 13、C 14、D 15、C 16、D 17、B二、多选题答案:1、ABC2、ABCD3、AC4、ABD5、AC6、ABCDE7、ABDE三、简答题参考答案: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答:(1)、发展是目的(2)、改革是动力。

(3)、稳定是前提。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4)、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

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答:第一,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3、何谓“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答: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5、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答: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6、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答: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7、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答: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指一个国家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

(1)我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过去干革命是这样,今天搞建设也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排斥对外开放,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

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而对外开放的目的则是增强我国自力更生能力和在国际上竞争能力。

两者都是为了发展和壮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论述题参考答案: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与改革的关系?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正是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向前发展的。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改革不是为了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环节,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2、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答: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我们始终要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极其重要的。

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