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通论
• 会意
•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 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 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 转注
• 属于“用字法”。当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 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 部的词,没有相应 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 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古代汉语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P160-P169】
第三组:宋宇轩 陈钰茜 乔丹 杨靖怡 钟彩杏 孙铭健 刘碧晶
• 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 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 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 、‘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㧑 ,‘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 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 ’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 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许慎
• 运用
•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 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 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 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 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 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
•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 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分工的 东西愈来愈多,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 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 用形旁交代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 区分。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 分有效率,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 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是 形声字。
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 记载。
古代汉语通论
四、“六书”的贡献及局限
贡献-1 “六书”是汉代人根据对小篆的形体分析而归纳、
总结出来的六条造字原则和具体的造字方法。
“六书”是以小篆为对象分析总结出来的,由于小篆 保存了古文字的象形象意性,所以,虽然不少古文 字用“六书”涵盖不了,但大部分古文字还可以用“六 书”的方法分析。
贡献-2
“六书说”抓住汉字“表意”这个根本特征,基 本上反映了汉字构造方式的客观实际,对通过 字形的分析来理解本义,对把握字义的演变线 索,对创造新字,都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六 书说”为中国文字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给古文 字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局限性:
第一、象形、指事、会意三类界限不明确 。 第二、 “六书”不能概括所有汉字的造字方法。 第三、“六书”分析汉字的功能随汉字的演进而弱
(泅水之泅的本字) 声 )
省形与省声
形符或声符字的形体有时会被省略一部分,称之为 省形与省声。 省形如:“弑”,从殺省,式声。“屦”,从履省, 娄声。 省声字如:“徽”,微省声。糸mi与绳有关。 “進”,从辵chuo蔺省声。“珊”,从玉,删省 声。“毫”从毛,高省声。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由于除了“考”和“老”二字以外,《说文解字》
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 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三家的说法有异: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中国文字学从春秋战国时期萌芽以来,到东汉发生 了一次质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标志就是许慎巨著 《说文解字》的诞生及其“六书说”理论的提出。
王筠《说文释例》:“视而可识则近于象形,察 而见意则近于会意。 ” 于省吾、梁东汉:“指事是一种用抽象符号来指示 字义所要表达事物的字。”
古代汉语通论
一、怎样查字典辞典1、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编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2、《康熙字典》:①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奉敕编纂,在《字彙》和《正字通》的基础上编成;②字头按部首排列,是清代以来收字最多的一部字典。
释字体例是先音(反)后义,还引用古注;③错误较多,后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3、《中华大字典》:①陆费达、欧阳溥主编,在《康熙字典》基础上整理;②用部首排列,继《康熙字典》后出现的第二部字典,,注音采取《集韵》的反切,加注直音;4、《辞源》:①陆尔奎、方毅等人;②用部首排列,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典;③《辞源》基本上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编纂的体例格局;5、《辞海》:更注意吸收现代科学的词语,删除了《辞源》收录的较为偏僻的古代词语,百科性内容比《辞源》比率达;6、《汉语大字典》:①湖北、四川两省合力编纂;②注重字音、字形的历史演变关系,但是字义方面过于求细,忽视了词义的概括性,加之书成众手,释义不确。
7、《汉语大词典》:①五省联编,上海书局出版社出版第一卷;②这是一部大型的、历史的汉语语文词典,收录的复音词丰富,单字按部首排列;8、《说文解字》:①东汉许慎,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②先列小篆形体,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9、清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二、古今词义的异同10、词义的不同表现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人,手,日)古今词义完全不同;(“找”古义划,“该”古义完备)词义有异有同;(“劝”古义鼓励,“给”古义供给)11、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型:词义范围的不同:词义范围扩大;(菜,“皮”古指兽皮)词义范围缩小;(“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臭”古义指各种气味)词义范围转移;(“墳”由指土堆到墳墓,)12、掌握古义的方法:从字形上分析;从语境上分析;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从成语上分析;13、辨析古今词义时应该注意的问题:①在异同问题上,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②词义变化的历史性;③词义变化的地区性;④词义变化是有迹可循的;⑤词义异同的系列性问题;⑥社会发展对词义发展的影响;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14、古代单音节词和现代复音节词的对比:①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与”变成“参与”);②加上词尾词头(“虎”变成“老虎”);③利用两个同义词作词素为(“儿”和“子”);15、最初两个同义词只是并列,没有成为一个整体(证明):①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险阻隘);②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饑饉);16、偏义复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节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节词的意义(得失,缓急);17、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也应该认为是复合词。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六~十八)[一、二册完毕]通论(十六)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微妙”在先秦是双声;“威望”在先秦反而不是双声;“栗烈”古今都是双声。
2、叠韵:两个字的韵相同(韵头不同也算叠韵),如现代汉语中“光芒”;“芣苢”在上古是叠韵;“知识”在上古却不是;“辗转”古今都是。
3、三十六字母:按传统说法,有所谓三十六字母,字母实际上就是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只好找出三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如见溪群疑等。
这三十六字母大致反映了唐宋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情况。
而上古的声母系统,据初步研究共有三十二个,被分为牙音、舌音、唇音、齿音、喉音、半舌、半齿。
(参见附录四)4、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的构词法有密切的关系。
上古汉语里的双音词很少,而其中,除了叠音词(如“夭夭”)之外,不少双音词的两个音节有双声叠韵的关系。
这些双声叠韵词大都用来描绘声色形状,古书注解常常用貌字来解释。
古人称之为“连绵字”。
连绵字也有不属于双声叠韵的,但绝大多数属于双声叠韵。
5、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A、形容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觱发、缤纷、容与、憔悴、滑稽、便嬖b、叠韵:虺隤、窈纠、觳觫c、双声兼叠韵:辗转B、名词性的连绵字:a、双声:蟋蟀、蝃蝀、伊威b、叠韵:芣苢、仓庚、鎡基C、AB是纯粹的双音词。
此外,还有一些经常用在一起的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往往有双声叠韵的关系(有的非常接近连绵字,有的只能算两个词):a、双声:玄黄、洒埽、亲戚、妻妾、肯綮b、叠韵:涕泗、刚强D、利用连绵字和双声叠韵来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达到回环反复的效果。
6、注意:双声叠韵的分析是和语音系统的描写相联系的。
前人对上古声母和韵部的分合,看法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分析某些字是否双声叠韵时,看法也就不完全一致。
7、古音通假: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古籍校注和训诂专书 (3)第三章文字 (10)第四章音韵 (13)第五章天文和历法 (19)*本文档的材料是在选取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通论内容的基础上,参以其它教材的相关内容,综合编辑而成。
本文材料作为《古代汉语》课程的通论内容是不完整的,更为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四册),中华书局出版。
第一章绪论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即“五四”运动以前的汉族语言。
主要包括文言和古白话两种形式。
文言是以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既包括先秦时期的文献语言,也包括后来历代作家摹仿的作品语言。
白话是魏晋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一种书面语言。
文言是古代汉语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
文言语言是一种十分成熟的书面语言,有鲜明的语言规律,也是记录我国古代文献资料的基本语言。
古代汉语是研习古代经典的工具课,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今后研习古代经典创造条件。
古代汉语的学习内容通常分为文选和通论两个部分,其中通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语法:分实词、虚词、句子三大部分内容。
2、文字:包括文字的产生、流变及文字的结构,还包括古人对于汉字结构分析的“六书”等理论等。
它解决的是汉字的形体问题。
3、词汇:包括古今汉语词汇词义的演变、引申及同义词的辨析、解释词义的方法等。
4、音韵:主要涉及古代汉语语音发展的历史,古代的声母、韵部等的归纳探讨推测及通过声音解释意义等内容。
其中文字、音韵、词汇这三方面内容和我国传统语言学(即“小学”)中的文字、音韵、训诂大体相当。
5、有关的古代文化的常识:如古代的典章制度、名物、工具书、文体、古书注释的相关知识等。
其中语法和词汇部分在古代汉语通论当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是从语言规律这一角度,来阐述古代汉语在语言学上的现象。
而本课程不注重语言学上的知识,并不打算将古代汉语作为一门语言学来掌握,而只是要教给一种研习古代经典的方法,因此反而是传统训诂学的名号更符合开设本课程的要求。
古代汉语通论【精华版】
古代汉语一、绪论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
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1、汉字的性质: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
六书是六艺之一。
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
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
杞、问、物、里、过、发E、转注:说法不一。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
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二)通论(十二)1、代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
2、人称代词a、第一人称:“吾”“我”“予”(余)a、“我”“予”(余)用作主语、宾语、定语。
b、“吾”用做主语、定语,通常不用做宾语。
但在否定句里,代词宾语提早,可以用“吾”。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
我大胜若,若不吾胜。
b、第二人称:“女”(汝)“尔”“若”“而”“乃”“而”“实乃”无法用做宾语。
通常也不用做主语。
常用并作定语。
例如:必欲烹而翁/乃翁。
且而与其从建为人之士(主语)c、第三人称:“其”“之”a、“其”只并作定语,“之”只并作宾语。
b、要注意:“其”不能用作主语。
当“其”代替的是名词加“之”字时,从语法结构上看,“其”也必须认为是定语,不能认为是主语,因为这种“其”字只能和后面的成分合成一个词组作整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不是“其”字本身能用作主语。
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牛之无罪而就死地)c、上古第三人称代词不用做主语。
或者用名词搞主语,或者省略主语。
例如:孔子下,欲与之言。
(直奔舆)趋而辟之,(孔子)严禁与之言。
d、“之”“其”可以灵活运用:有时是说话人本人自称,有时是指称对话人。
如:谏而不入,而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前一个“之”是指对方,后一个“之”是自称)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
(而,与。
其上,你们的上司)e、有时,“其”字就是命令代词,“那”、“那样的”。
例如“其人”“其道”“其地”“其民”。
d、复数a、上古汉语里,人称代词单复数同形。
并不像后代用“我等”“汝等”“彼等”。
b、“吾侪”“若属”,等于说“我们这一班人”,“你们这一班人”。
e、谦称与尊称a、胡少安替代了第一人称,称呼替代了第二人称。
都就是名词(或形容词用如名词),不是代词。
不受到代词规律的制约,却又则表示了“我”或“你”。
b、谦称有:寡人、不b、臣、小人、老妇、仆、愚c、尊称有:君、大王、王、陛下、子、先生、足下d、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称人之字也是一种尊称。
古汉语通论一
古汉语通论(一)古代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教学目的】本章是古代汉语的入门内容,主要介绍工具书的检索方法和几部学习古代汉语常用的工具书。
教学时要让学生了解这几部工具书的性质与作用,并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书,为以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掌握学习的手段。
【基本概念】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基本理论】1、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2、反切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3、直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4、叶音法是怎样给汉字注音的?应当如何评价这种注音方法?【重点难点】反切法注音叶音问题《康熙字典》《辞源》《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教学方法】讲授与实践结合【所用课时】2学时一、汉语字典的汉字排列法1、音序法:按读音顺序排列汉字现代——按汉语拼音字母的次序排列按注音字母的顺序排列古代——按平上去入四声排列按一百零六韵排列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不知或读不准读音则不能检字2、部首法:按部首归类排列汉字把同一部首的字归为一类,部首的次序据笔画而定,同部首的字也以笔画为序。
优点:不会读也可以检字缺点:检字的速度较慢3、号码法:按由笔形得来的数字号码排列汉字四角号码法优点:检字的速度快缺点:难于掌握实践:让学生察看工具书中的汉字排列法。
可利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1、直音法:用同音字来注音不足:没有同音字的字无法注音。
如果同音字比被注音字还难认读,则无注音的作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给一个汉字注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与声调。
毛——莫袍切m áo3、叶音法:为读诗歌押韵临时改变一个字的读音注音错误:主观上强改字音,毫无根据。
实践:让学生查看《康熙字典》中的这几种注音方法。
利用教材中从《康熙字典》中所引的文字。
二、几种常用的工具书:1、查检字音字义:《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
郭锡良古代汉语通论打印版
《古代汉语》通论详稿[郭锡良主编]第一章古今词义异同一、古今词义(词汇)的传承与存废1、古用今废词指在汉语历史上被淘汰、已经失去了交际作用、随旧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词。
如:区分牲畜种类的词:羜,五月生羔;羳,黄肚羊;犙,三岁牛;牭,四岁牛。
古代官职等级: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书、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禅,祭天;社,祭地。
2、古今义同词多为基本词汇,古今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个别词义所指仍有细微差别。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词义所指的礼仪有了变化。
雷,古今对同一现象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3、古今异义词(1)完全不同在阅读文献时一定要注意。
绸:古义指缠绕,《尔雅·释天》:“素锦绸杠。
”郭璞注:“以白地锦韬(缠绕、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
”王逸注:“绸,缚束也。
”今义为丝织品的名称。
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
《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注:“该。
亦备也。
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
”现常用意义为“应当”。
成语“言简意赅”一词中,“赅”与“该”义同而形异。
抢:《战国策·秦策》:“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两处的“抢”皆“碰、撞”之义。
行李:古指外交使节,指人不指物。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时携带的东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给:古常用义为供给。
《战国策·齐策》:“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今常用义为给。
勤:古常用义为辛劳、辛苦,与“逸”相对。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今常用义为勤劳、勤快。
劝:古常用义为鼓励、劝勉,《国语·越语》:“果行,国人皆劝。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
古代汉语通论部分讲义
古代漢語通論部分筆記第一章:汉字第一节:几个重要的概念一、语言二、汉语三、文字四、汉字五、引子:偏旁的读音(一)、宀:读音mián,表示房屋,引申为宇宫。
(二)、彳:读音chì,表示道路上行走,例字徐(安行也)。
(三)、囗:读音wéi,例字园、圃、国。
(四)、疒:读音nè,例字疾、病。
(五)、页:读音xié,例字颜(印堂)、硕(头很大)、题(额头)、颠(头顶)。
(六)、辵\辶:读音chuó,表示行走,例字造(到某地):造访、登峰造极。
(七)、攵\攴:读音pū,例字攻(击也)、收(捕也)。
(八)、糸\纟:读音mì,例字经、纬、绝(丝线断了)。
(九)、玉\ 例字瑜、玲、璟、瑾、理、瑕。
六、关于文字的两种说法:(一)、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以类形象,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文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二)、向熹《古代汉语知识词典》“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
文字的产生突破了语言在事件和空间上的限制,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第二节:语言和文字的关系一、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于文字。
文字者,意与声之迹也。
”二、汉·扬雄《法言》“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三、唐·孔颖达《尚书·叙》“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
”四、两者的关系(一)、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文字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二)、语言当中的每一个词代表一定的声音和意义,而文字兼具“形、音、义”。
(三)、文字和语言互为表里,文字依附语言得到声音和意义,而语言必须考文字得到记录和保存。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一)、结绳记事(二)、《说文解字·叙》“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
一、古代汉语“而”的用法
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例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2.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事情的联系。
例如: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过愈贫。
3.“而”字可以用于顺接,也可以用于逆接。
顺接表示两项意义上某种相似,或者有密切的联系,中间没有转折;逆接表示相连的词在意义上相反或不相协调或有所转折。
例如:任重而道远。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4.有时候,“而”字用在一句话的主语谓语之间,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接。
例如: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5.有时“而”字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
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而”字还可以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四~十五)通论(十四)1、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有些虚词,在句首或句中,同样能起表示语气的作用。
A、“夫”(fú)a、“夫”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从指示代词“夫”发展而来,已变成纯粹的语气词,不能再解作“这个”“那个”。
b、“且夫”“故夫”“今夫”略等于说“且”“故”“今”,增加了“夫”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c、“若夫”等于“至于”。
如:此虽免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彼且恶乎待哉?B、“其”a、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委婉的语气。
1)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表示“大概”“恐怕”。
如:吾其还也。
其是之谓乎?其我之谓矣!2)在祈使句里,就简单地表示委婉语气,略等于现代的句末语气词“吧”“啊”所表示的委婉语气。
如:君其问诸水滨。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您可别废弃了先君的事业啊!)b、可以加重反问的语气。
往往用在疑问代词的前面。
如:一之谓甚,其可再乎?(无疑问代词)其谁曰不然?其何以行之哉!C、“惟”(唯、维)a、“惟”用在句子的开头,是古人所谓的发语词。
在记叙文中,往往用在全文的开始,引出年月日。
如: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祀,年)b、“唯”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表示希望。
如: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唯荆卿留意焉。
c、“唯”用在句首可以帮助判断语气。
如: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d、“惟”“维”用于句中,帮助判断语气。
如: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厥土惟白壤。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D、除上述之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
如“繄”。
2、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只是词的构成部分,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有些词头也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3、词头。
除“有”字外,这些词头一般只用于诗歌,散文中很少用到。
A、“有”a、用于专名的前面。
常见的有上古时代的朝代名、国名、部族名等。
如:“有夏”“有殷”“有虞”“有扈”,鲧纳有莘氏女,生禹。
古代汉语通论
古汉语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的方法有三种:1、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的是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
在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之前的几十年内,有按照注音字母排列的。
如杨树达《词诠》。
在古代,大多是按平水韵106韵排列。
如阮元主编的《经籍纂诂》。
缺点:查字方便,但不明字音或读音不准时,就难以找到要查找的字。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把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为序。
同一部首的,笔画少的在前,笔画多的在后。
缺点:字归属哪一部,多少画,不容易确定。
3、按编码排列。
把汉字按照一定的原则,编出号码,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缺点:字角的归类要靠死记,如不常用,容易忘记。
二、汉语字典辞书注音方法1、直音法:直接用同音字注音,如:“篙”,音“高”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读若:读音像,如琎,读若津;叶韵:通过临时改读字音,以求韵文和谐的注音方法。
叶同协,意思是和谐。
如《诗经。
周南。
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朱熹:“方,叶甫妄反。
”)平水韵:唐宋以后人们写诗所用的诗韵。
上平声15韵,下平声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共106韵。
三、《说文解字》的体例、价值和说文四家《说文解字》的体例: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收字9395个,另有重文1163个。
《说文解字》的价值:1、确定了“六书”理论;2、按照“六书”原则,创立了汉字部首,制定了按部首编排字数的体例;3、保留了小篆,便于从字形说明本意,并为释读甲金骨文提供了依据;4、保留了先秦词义和汉代训诂资料;5、保留了古音资料;6、记载了丰富的古代文化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
王力《古代汉语》(通论)笔记(精华梳理版)(十三)通论(十三)1、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且”“而”“以”“则”“于是”“故”“是故”“然”“况”“而况”“虽”“若”“如”“苟”等等。
如:是故质的张而弓矢焉。
(“是故”,本义是“这个缘故”,可以看作双音词,等于单说“故”。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然而,但是。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况”,何况。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虽”,虽然,即使)A、“而”a、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两种行为的联系。
如:敏于事而慎于言。
(性质)朝济而夕设版焉。
(行为)b、连接两个句子,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c、注意:“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由“与”和“及”连接)。
连接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用作谓语带有描述的性质,如“蟹六跪而二螯”。
d、顺接与逆接:这是从具体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并不是说“而”字有两种性质。
1)顺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有某种类似,或有密切的关系,中间没有转折。
顺接的“而”有时可译为“而且”,有时可译为“就”“便”(注意位置不同),这要看具体的上下文。
更多的情况是:现代口语不用与“而”字相当的连词,现代书面语仍旧沿用“而”字。
如:美而艳。
任重而道远。
质的张而弓矢至焉。
2)逆接: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相反,或者不相谐调;不是事理相因,语意连贯,而是有个转折。
逆接的“而”可以译为“却”“可是”“但是”。
如: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而”用在一句话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细玩文意,实际上也是一种逆接。
如:十人而从一人者,……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4)有时候,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含有假设的意思,可译为“如果”。
这种用法仍然和逆接的用法相通。
如:人而无仪,不死何为?e、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古汉语通论
第一章古汉语知识古今詞義異同一、古今詞義(辭彙)的傳承與存廢1、古用今廢詞指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已經失去了交際作用、隨舊事物的消亡而消失的詞。
如:區分牲畜種類的詞:羜,五月生羔;羳,黃肚羊;犙,三歲牛;牭,四歲牛。
古代官職等級:君、臣、仆、吏、奴、婢、大夫、尚書、丞相。
古祭祀名:祠,春祭;礿,夏祭;禪,祭天;社,祭地。
2、古今義同詞多爲基本詞彙,古今意義和用法基本相同,個別詞義所指仍有細微差別。
如:坐,古今坐的方法不同,詞義所指的禮儀有了變化。
雷,古今對同一現象的認識發生了變化。
3、古今異義詞(1)完全不同在閱讀文獻時一定要注意。
綢:古義指纏繞,《爾雅·釋天》:“素錦綢杠。
”郭璞注:“以白地錦韜(纏繞、套住)旗之杆。
”《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綢。
”王逸注:“綢,縛束也。
”今義爲絲織品的名稱。
行李:古指外交使節,指人不指物。
《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今指出行時攜帶的東西,指物不指人。
(2)同中有異古今意義之間存在細微差別。
勤:古常用義爲辛勞、辛苦,與“逸”相對。
《論語·微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今常用義爲勤勞、勤快。
勸:古常用義爲鼓勵、勸勉,《國語·越語》:“果行,國人皆勸。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婦勉其夫。
”今義爲勸说。
二、古今詞義的差異古今詞義在各方面都表現著差異,主要分爲以下幾個方面:詞義範圍、詞義感情色彩、詞義程度輕重等。
下面分別予以說明:(一)詞義範圍不同詞義範圍主要指詞義的外延而言,我們以圓圈表示詞的古義和今義,可以形成以下幾種幾何關係:在古今詞義的關係上,A圖代表古今意義完全相同,B圖代表古義與今義之間的交叉關係,詞義在發展過中,古義的部分意義消失,今義又産生出來新的意義。
這是多數詞義變化的情況。
C圖今義包含古義,表示今義擴大。
D圖古義包含今義,表示今義縮小。
E圖古今意義不在同一個意義範圍,表示詞義轉移。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
古代汉语通论资料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的基本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无变化的词,如:天、地、山、水等,复音词如:蟋蟀、仓庚、凤凰等。
2、古今意义毫无关联的词,如“该”,古代是“完备”的意思,现代是“应该”的意思。
另有古代意义已经消亡的词,如“章甫”。
由于词义所指的事物现在已经不存在,所以古意消亡。
3、古今意义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词。
如“再”在上古只有“两次”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表示“重复”等义。
(注:“再”和“复”的区别:“再”表示动作的数量,它代替了“二”,“复”只表示行为的重复,不表示数量。
现代汉语的“再”相当于古代的“复”。
)二、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的变化:词义所概括的客观对象的外延的变化。
⑴词义的扩大。
如“菜”本来专指蔬菜,后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
“洗”本以为洗脚,后泛指洗涤,不拘于足。
⑵词义的缩小。
如“金”在先秦泛指各种金属,后来词义缩小,专指黄金。
“宫”本指一切房屋,后专制帝王所居。
“瓦”本指一切陶器,后专指盖房顶所用的陶制建筑器材。
⑶词义的转移。
如:“闻”的本意为听见,后来转指用鼻子闻。
“涕”的本意为眼泪,后转指鼻涕。
“汤”本指热水,后指米汤,菜汤。
“脚”本指小腿,后指踝关节以下的部分。
“府”本指藏文书财务的地方,后指官署。
2、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词义的感情色彩是词的附加意义,表现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喜恶即主观评价的好坏,以及词义轻重程度的判断。
⑴词义褒贬的变化。
如“谤”在古代是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国语·周语》:“厉王虐,国人谤王”,是中性词;“贿”在上古指布帛之类的财务,中性词,后专指用钱财买通他人,贬义词;“爪牙”在先秦指武臣、国之猛将,也泛指辅佐君王者,用于褒义。
后来指坏人的帮凶、走狗,变成了贬义词。
⑵词义轻重的变化。
如“诛”本质言辞责备,词义较轻,后发展出杀戮之义,词义变重。
又如“贼”本指杀人越货、犯上作乱的人,词义很重,后指小偷,词义较轻。
三、怎样掌握词的古义:我们必须勤查有关的工具书与阅读古代作品相结合,对词义的古今义例反复参证比较,还可以通过一些文字的和语言的手段帮助我们掌握词的古义。
古代汉语通论教程
通论(一)文字第一节汉字的构造一.文字(letters)和汉字(Chinese character)世界上的文字大体归纳为三: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表形文字是大多数语言的初始形式。
它主要是表陈物体的形象,代表一定的意义,有一定的读音。
表意文字是用一定体系的象征性符号来表达语意的。
汉字、古埃及文、古巴比伦文即楔形文字都是属于表意文字。
表音文字即字母文字。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文字都是表音文字。
它是科学、省力的文字。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字形与字音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汉语中就有许多同音词和同形词。
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汉字可分为三类:1.表意字:日、出、林等2.表音字:自、我、西、南等3.表音兼表意字:即占汉字总数80%以上的形声字,由于形声字所占比例较大,根据量度质变的认识原则,我们称汉字是意音文字也不是不可以的。
二.汉字的起源一般认为汉字起源于图画。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宋代郑樵《六书证篇》:“书与画同出…,六书也者,皆象形之变也。
”清代孙诒让《名原》:“盖书契权舆本于图象。
”我国古代还流传着仓颉造字之说。
《淮南子·本经》:“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栗,鬼夜哭。
”许慎《说文解字·叙》:“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
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百工以义,万品以察。
”其实,仓颉造字之说早在战国时代已经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接受。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ㄙ’,背‘ㄙ’谓之‘公’,公ㄙ之相背,乃苍颉固以知之矣。
”李斯《仓颉篇》:“仓颉作书。
以教后诣。
”王充《论衡、骨相篇》:“仓颉四目,为黄帝史。
”宋代罗泌《路史》谓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
”另外,荀子、司马迁、班固等历代学者都相信仓颉作书之说。
对这一问题,近代学者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文字之生,必以寝渐,约定俗成,众所公认,然后解之而无阂。
古汉语通论一
古汉语通论(一)词汇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现代汉语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的地方;但是语言是发展的,二者又有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古今语言的差异,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我们前面讲过,古汉语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汉语中有一些词,古今词义基本是一致的,变化不算太大。
如:“人”、“牛”、“马”、“日”、“月”等,但是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汉语词汇中,绝大多数词的意义古今是不一致的。
如“该”、“抢”、“划”等。
有一些词,古今意义有差一定的联系,但今天我们已经看不来了,如“刻”。
“刻”现代汉语有“时刻”的意思,但它的本义是雕刻。
《说文·刀部》:“刻,镂也。
”段玉裁注:“《释器》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
此析言之;统言则刻亦镂也。
’”《左传·二十四年》:“刻桓宫桷。
”杜预注:“刻,镂也。
”后来演变成量词,作为计时单位。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百刻。
《周礼·夏官·挈壶氏》:“县壶。
”郑玄注:“漏之器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
”唐慧苑《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
”在现代汉语中,“刻”的这个意义已经不用了,而是用作钟表计时单位,十五分钟为一刻,四刻为一小时。
现代汉语已把“刻”的这两个义项归入假借关系当中。
但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古今词义“微殊”的那些词上,正是由于这些词的存在,才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才会产生误解。
如《荀子·劝学》中的“劝”字,当“勉励”讲,上古它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
它的“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汉魏以后很晚才有的。
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知道《鞌之战》中“以劝事君者”的意义了。
又如:“给”的本义应是丝断了,再把它重新接起来。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煮茧者引其丝著於筟车,旋转以缫之,断则续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一、绪论1、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
大致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一个是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古白话。
二、文字1、汉字的性质: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这是因为汉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本义的了解。
2、六书:关于汉字形体构造的传统说法。
六书是六艺之一。
一般于六书的名称采用许慎《说文解字·叙》的,于次序则采用班固《汉书·艺文志》的。
六书依次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并不能产生新字)。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山、火、夕、鸟、鱼、鹿、羊、自。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
如上、下、本、末、亦、刃。
末、朱、兀、寸、甘、刃、旦。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武、信、及、从、休、步、逐、斗、莫、牧、采、出、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本义所属的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如江、河、沐。
杞、问、物、里、过、发E、转注:说法不一。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后代的争论:江声(部首,凡某之属皆从某);戴震(互训:转相为注,互相为训);朱骏声改变了定义和例字(引申: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
F、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以令长为例。
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3、古今字的性质: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了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前一个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
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4、古今字的特点(1)各个时代一般使用的汉字一直在五六千个左右。
汉字增多的原因有三:A、因社会发展需要而不断产生新字。
B、逐渐衰亡的字仍然保存在字典中。
C、上古汉字“兼职”现象多,后代不断分化(古今字)。
例如一个“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辟、僻、嬖、譬等字的意义。
a词义的引申。
①弟悌②责债①弟,弟弟。
又读ti\,敬爱兄长。
后作悌。
②责,债的本字。
引申为责求、责备、责任等,为与引申义相区别,另造债字表其本义。
b用字的假借①说悦②莫暮①说,本为言说的说,后来表借义为喜悦字,后来另造悦字来表其借义。
②莫,本为日暮,因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故另造暮字表其本义。
5、异体字的性质: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6、异体字的特点:A、会意字与形声字之差。
如:泪淚。
B、改换意义相近的意符。
如:彳辵足走、言口欠、言心;敕(攴)勅(力)、歎嘆、絝袴。
C、改换声音相近的声符。
如:綫線、暱昵。
D、变换各成分的位置或写法。
如:慚慙、和咊;花芲。
E、原来是异体字,后来不是异体字的情况。
如:諭喻。
三、词汇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1、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定义: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复音词。
2、单音词的特点:1)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2)单音词的多义性3)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A、换了完全不同的词。
例:“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
B、加上词头词尾。
例:“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
C、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
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
例:“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3、复音词的特点:A、大部分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最初并没有凝结成一个词:a、没有固定形式,可以自由组合,可以颠倒。
如“险”“阻”“隘”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b、古人对于这一类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
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
这一类复音词的每一个词素,往往保存着一定的独立性,可分可合。
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是《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婿家为姻”。
B、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
如“有缓急,非有益也。
”“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C、有些从词组变来的固定组合,如果拆开来讲与整体的意义完全不同,也认为是复合词。
如:天下、足下、君子、小人、先生、将军。
D、真正单纯的复音词,在古汉语中少见。
绝大部分是连绵字。
连绵字: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或有双声叠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参差,或没有,如蜈蚣、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匆匆、津津。
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两个音节,绝不可拆开来讲。
4、古今词义的异同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例如“鸡”、“牛”、“大”、“小”、“哭”、“笑”等,这些是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语言的继承性、稳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但是,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例如“备”,古义“完备”,今义“应当”;“抢”,古义有“突过”和“撞”之意,今义“抢劫”;“找”,古义“划的异体字”,今义“寻找”。
像这样使用同一形体而古今意义无关的词,在汉语词汇中更是少数。
3、古今意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例如“劝”,,古义“勉励、鼓励”,今义“劝解”;“给”,古义“供应、使足”,今义“给予”;“再”,古义“两次或第二次”,今义“重复”。
这类词古今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难处不在同,而在异;不在“迥别”,而在“微殊”5、本义的定义:词的本来意义。
文字学家主要凭字形来辨别本义,如许慎《说文》。
有的词的本义已经消失。
6、引申义的定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
转注即引申义。
如,“向”,本义是“向北的窗户”。
引申为“朝着”、“对着”。
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
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7、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
两种情况:A、多个意义环绕着一个中心。
例如:朝拜、朝廷、朝向的“朝”就都是从朝见的“朝”引申出来的。
B、一环套一环,几个引申义同本义之间的距离有远近之分。
例如:“朝”,本义是早晨的意思,引申为朝见,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又引申为朝代。
8、辨别词的本义的方法:主要是凭字形。
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从而有助於了解词的本义。
许慎的《说文》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
例如:《说文》:“向,北出牖也,从宀(mián),从口”(注:楷书“向”字的宀变为了。
)。
诗曰:’塞向瑾户。
’“宀”表示房子,房子开一个口,就是窗。
但是,甲骨文比篆文更能说明问题。
“向”字在甲骨文里是,分明画的是房子和窗口。
《说文》:“道,所行道也,从辵(chuò),从首。
一达谓之道。
”朱骏声订正说:“按从辵,首声。
”辵表示走路,因此可以证明道的本义和走路有关。
《说文》:“理,治玉也。
从玉,里声。
”“理”字左边的王就是玉字,因此可以证明“理”的本义与玉有关。
四、语法1、词类活用现象:(文选中)2、古代汉语的语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词序:也叫“语序”,即语言中词语组合的先后次序。
词序在汉语中却十分重要。
汉语的词序一般不能随意变化,如果词序变化了,句子的意义往往也要随之变化。
如:我打你。
你打我。
汉语的语序:历史上比较固定,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
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3、宾语前置:A. 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后,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它提前。
用代词“是”字或“之”字复指提前的宾语,这是古代汉语变更动宾词序的一种语法手段。
有三种情况:a、在宾语后用“是”字、“实”字或“之”字复指。
如:“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b、有时候还在提前的宾语的前面用“惟”(唯)字,构成“惟(唯)……是……”“惟(唯)……之……”的说法。
如:“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父母唯其疾之忧。
”。
现代还说“唯你是问”、“唯利是图”,就是这种语法的残留。
c、如果被提前的宾语是代词,一般就只用“之”来复指。
如:“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B、疑问代词(“谁”“孰”“何”“安”“恶”“焉”等)宾语前置,语法条件:①全句是疑问句或者反问句。
②宾语是疑问代词。
分为如下情况:a、疑问代词作宾语就在动词前面,不是疑问代词就在后面。
如:于予与何诛?(与是疑问语气词)吾谁欺?欺天乎?b、动词前如果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
如:又谁敢怨?又谁敢德?c、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时,也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子归,何以报我?何由知吾可也?C、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时宾语要前置语法条件:①全句必须是否定句。
②宾语必须是代词。
如:邻国未吾亲也。
未吾亲:未亲吾,没有亲近我们。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不太严格,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
如:有事而不告我。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4、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
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系词(判断词)“是”。
在秦汉以前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
如“董狐,古之良史也”。
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再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
如“臣之所好者,道也”。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类型:A、两种典型结构:用“也”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
即:主语+谓语+也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即:主语+者(助词)+谓语+也(语气词)如:陈胜者。
阳城人也。
B、指示代词“是”,作判断句的主语。
如:是社稷之臣也。
即:是+宾语C、指示代词“是”,作判断句的谓语。
如:汤之问棘也是已。
(“是已”略等于“是也”。
)即:主语+是+宾语D、指示代词“是”或“此”复指前面提到的那件事情。
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E、C类所讲的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如: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之愿也。
即:主语+谓语F、主语所指的已在上文出现,故省略主语。
一般在对话里。
如:子曰:隐者也。
G、谓语前常用副词“乃”加强肯定,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声明的语气。
这个“乃”相当于现代的“便(是)”“就(是)”。
如:吾乃梁人也。
是乃仁术也。
H、谓语前常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
可译成“不是”,如:是非君子之言也。
即:主语+副词(帮助判断)+谓语(+也)副词可以是乃、即、则、诚等,表示肯定判断。
“非”表示否定判断的语气。
I、“为”字判断句:注意“为”字:“为”是一个动词,不必认为是上古真正的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