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
诗经木瓜解析

诗经木瓜解析一、原文呈现“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二、字词注释1. 木瓜、木桃、木李•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可供食用。
这里的“木瓜”“木桃”“木李”都是古代男女互赠的定情之物,可能并非现代植物学意义上严格区分的种类,更多是一种文学性的表述。
2. 琼琚、琼瑶、琼玖•琼:本义是美玉。
琚、瑶、玖都是美玉的名称。
琼琚、琼瑶、琼玖在这里是用来回报赠送者的珍贵礼物,象征着受赠者对赠送者情谊的珍视。
三、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四、赏析1. 主题思想•诗经·木瓜表达了一种真挚、纯粹的情感。
诗中的主人公在收到对方赠送的普通物品(木瓜、木桃、木李)后,却回赠以珍贵的美玉(琼琚、琼瑶、琼玖),并且强调这种回赠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而是为了表达“永以为好”的美好愿望,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情感交流的重视,这种情感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友情等美好的情谊。
•例如,在古代社会,人们可能没有太多物质财富,但这种以物表意的方式却充满了深情厚意。
就像两个质朴的青年男女,一方赠送了自己采摘的木瓜,另一方则用自己珍视的美玉回赠,这种礼物的不对等更体现出情感的无价。
2. 艺术手法•重章叠句:全诗三章,每章的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变换了少数几个字(如“木瓜”“木桃”“木李”和“琼琚”“琼瑶”“琼玖”)。
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便于人们记忆和传唱。
同时,通过反复咏唱,也加深了诗歌所表达情感的深度和厚度,使“投桃报李”这种互相馈赠、珍视情谊的主题更加突出。
•比兴手法:诗以“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起兴,引出下文的“报之以琼琚(琼瑶、琼玖)”。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贿赂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鉴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注释及鉴赏《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贿赂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木瓜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及注释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释⑴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⑵琼琚(jū居):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鉴赏《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卫风.木瓜》篇的婚俗分析及原文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篇的婚俗分析及原文赏析《诗经.卫风.木瓜》篇的婚俗分析及原文赏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许多丰富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世代相袭、情采纷呈的婚俗,在《诗经》中得到了保存。
关于《诗经・卫风・木瓜》篇的题旨,历来有两种解释。
《毛诗序》云:“美齐桓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而作是诗也。
”《孔疏》:“有狄之败,懿公时也,至戴公,为齐桓公迎而立之。
出处于漕,后即为齐公子无亏所救。
戴公卒,文公立。
齐桓又城楚邱以封之,则戴也,文也,皆为齐所救而封之也。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卫人有感于齐国的恩惠而作。
但史实是,卫国不仅没有报答齐国,反而趁齐桓公初丧、五公子争立的动乱时刻征伐齐国,这是恩将仇报的行为。
“诗的旨意是美齐桓而讽卫君”,这一说法曾影响深远。
但到了南宋时,朱熹作《诗集传》认为这是一首男女赠答的情诗,此说对后世的学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闻一多等人就赞同此说,现在多数的学者也认同此说。
因而本文试从它是一首爱情诗的角度来探析当时人们的婚俗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许多丰富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世代相袭、精彩纷呈的婚俗在《诗经》中得到了保存。
《诗经・卫风・木瓜》篇就是一例,此诗共分为三段,以男子的口吻诉说女子投之以“木瓜、木桃、木李”,而要回赠给女子“琼琚、琼瑶、琼玖”,以达成“永以为好”的美好意愿,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反复咏叹“接受虽薄,报恩应厚”的思想感情。
那么,诗中为何要用“木瓜、木桃、木李”来比对“琼琚、琼瑶、琼玖”呢?难道就只限于表达男子对女子的企慕吗?我想,答案绝非如此简单与直白,因为其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首表达男女相爱的民歌,一定承载了当时人们的某些生活习惯与爱情婚俗观。
又由于《诗经》中常采用比兴的.手法,因而“木瓜、琼琚”就绝非其字面意义那么单一,一定还隐喻着什么。
近些年来,生殖崇拜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全面展开,给我们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以某种启示,进而使我们想起古代“食色,性也”的至理名言。
《木瓜》译文鉴赏《木瓜》赏析

《木瓜》译文鉴赏《木瓜》赏析《木瓜》中所表现的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实际上也只具有象征性的意义,表现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木瓜》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木瓜》注释木瓜: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蔷薇科,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按:今粤桂闽台等地出产的木瓜,全称为番木瓜,供生食,与此处的木瓜非一物。
琼琚(jū):美玉,下“琼玖”“琼瑶”同。
匪:非。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木瓜》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诗经.卫风.木瓜》篇的婚俗分析及原文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篇的婚俗分析及原文赏析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许多丰富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世代相袭、情采纷呈的婚俗,在《》中得到了保存。
关于《诗经?卫风?木瓜》篇的题旨,历来有两种解释。
《毛诗序》云:“美齐桓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而作是诗也。
”《孔疏》:“有狄之败,懿公时也,至戴公,为齐桓公迎而立之。
出处于漕,后即为齐公子无亏所救。
戴公卒,文公立。
齐桓又城楚邱以封之,则戴也,文也,皆为齐所救而封之也。
”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是卫人有感于齐国的恩惠而作。
但史实是,卫国不仅没有报答齐国,反而趁齐桓公初丧、五公子争立的动乱时刻征伐齐国,这是恩将仇报的行为。
“诗的旨意是美齐桓而讽卫君”,这一说法曾影响深远。
但到了南宋时,朱熹作《诗集传》认为这是一首男女赠答的,此说对后世的学者有很大的启示意义,闻一多等人就赞同此说,现在多数的学者也认同此说。
因而本文试从它是一首爱情诗的角度来探析当时人们的婚俗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许多丰富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其中有许多世代相袭、精彩纷呈的婚俗在《诗经》中得到了保存。
《诗经?卫风?木瓜》篇就是一例,此诗共分为三段,以男子的口吻诉说女子投之以“木瓜、木桃、木李”,而要回赠给女子“琼琚、琼瑶、琼玖”,以达成“永以为好”的美好意愿,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反复咏叹“接受虽薄,报恩应厚”的思想感情。
那么,诗中为何要用“木瓜、木桃、木李”来比对“琼琚、琼瑶、琼玖”呢?难道就只限于表达男子对女子的企慕吗?我想,答案绝非如此简单与直白,因为其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首表达男女相爱的民歌,一定承载了当时人们的某些生活习惯与爱情婚俗观。
又由于《诗经》中常采用比兴的手法,因而“木瓜、琼琚”就绝非其字面意义那么单一,一定还隐喻着什么。
近些年来,生殖崇拜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全面展开,给我们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以某种启示,进而使我们想起古代“食色,性也”的至理名言。
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

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诗经木瓜是诗经中的名篇,也是一篇流传后世的佳作,下面是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精选诗经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木瓜——《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注释】《诗经路木瓜》赏析木爪:一种植物。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一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木桃:桃子。
木李:李子。
【翻译】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琚。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桃,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瑶。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木李,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琼玖。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
本诗从字面描写看写的是两个人之间礼物的相互赠送,而实质上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是写一个男子与钟爱的女子互赠信物以定同心之约。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赠给你的是“琼琚”,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昂贵得多,这体现了人类的那种高尚情感,这种情感包括爱情,也包括亲情、友情。
这种情感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说“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后边的诗句诗作者采用了与第一节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一女之间互赠的信物有所变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琼瑶”;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琼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东西,我必要送给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贵的东西,从形式上看只不过是第一节的反复出现,叠章易字,而从表达的程度上看则表现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别是从表现艺术手法上看,这正是诗经的一大特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的咏唱,可谓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
《国风·卫风.木瓜》全文解释及赏析

《国风·卫风.木瓜》全文解释及赏析《国风·卫风·木瓜》,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
被后世认为是描述男女情谊的佳篇,其作者不详。
关于此诗主旨有很多争论,经过汉人、宋人、清人乃至当今学者的考释,对此诗,文学史上大致出现了“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七种说法。
在艺术上,全诗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取得声情并茂的效果。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木瓜题解:投桃报李总有情【原文】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③。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④。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①投:投送。
②琼:美玉。
琚(ju)佩玉。
③瑶:美玉。
④玖(jiu):浅黑色的玉。
【译文】你用木瓜送给我,我用美玉回报你。
美玉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桃送给我,我用琼瑶作回报。
琼瑶不单是回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你用木李送给我,我用琼玖作回报。
琼玖不单是匈报,也是为求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关于诗经的卫风木瓜赏析

关于诗经的卫风木瓜赏析导语:《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男女之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诗经卫风木瓜原文及赏析原文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诗经·木瓜赏析》

《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诗经的卫风木瓜赏析

诗经的卫风木瓜赏析导读:导语:《诗经·木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男女之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诗经·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词语注释①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
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
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
报,报答。
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
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
匪:同“非”。
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
[1]作品译文你赠送给我的是木瓜,我回赠给你的却是佩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桃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美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你赠送给我的是李子,我回赠给你的却是宝玉。
这不是为了答谢你,是求永久相好呀!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倘若据此便认为《抑》的传诵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稍微作一下调查,便会知道这首《木瓜》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可是论传诵程度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一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一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古诗木瓜翻译赏析

古诗木瓜翻译赏析
《木瓜》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词如下: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翻译】
她将木瓜赠送我,我拿琼琚回赠她。
此非回赠想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她将木桃赠送我,我拿琼瑶回赠她。
此非回赠想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她将木李赠送我,我拿琼玖回赠她。
此非回赠想报答,欲结深情永爱她。
【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
诗句简洁易懂,赞美了爱情的美好。
在诗中。
“她”送给“他”木瓜、木桃、木李等水果,而“他”却回赠“她”美玉。
这看起来很不对等,但正是这种不对等,深刻揭示了爱情的实质不是获取,而是给予。
诗中也给出了说明,“他”并不是为了回报,而是为了能和“她”天长地久,永不分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与解析

诗经卫风木瓜原文与解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卫风》是一种多才多艺的民族世俗风格的民谣。
在《卫风》中,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叫做《木瓜》。
本文将为您呈现《卫风》中的《木瓜》原文,并对其进行解析。
《木瓜》的原文如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木瓜》是一首描写爱情的古代诗歌,表达了男子深情厚意地追求所爱女子的心态和决心。
下面是对诗歌的详细解析。
首先,诗歌以“氓之蚩蚩”开头,这里的“氓”指的是劳动人民。
这一句描述了男子朴素而辛勤的生活状态,他们抱着布匹和丝绸进行贸易。
接下来的“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表明了男子对心仪女子的追求。
他希望女子能够来买丝绸,为此他早已设定了自己的计划。
这表达了男子对爱情的坚定决心。
接下来的“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描绘了男子送女子往淇水边的情景。
淇水是古代鲁国现在的冷水河,这里是男子心爱女子所在的地方。
这句描绘了男子追求女子的过程,显示出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然后,“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表明男子不敢怠慢爱情,他承认自己完全没有筹备好,缺乏应有的媒妁协助。
这一句意味着他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被女子所知。
接下来的“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则表示男子希望女子不要生气,希望能够在秋天再次相见。
男子将秋天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表明了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充满希望的态度。
总的来说,诗歌《木瓜》通过描绘男子追求女子的心情和决心,表达了爱情的坚定和执着。
诗歌中使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流畅的句子结构,通过对具体场景和情感状态的描写,展现了男子对女子深深的爱意。
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得《木瓜》成为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这是对《诗经卫风木瓜原文与解析》的1500字文章。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对情感和意境的抒发,鼓舞人心,唤起读者的共鸣。
相信通过这篇文章,您已经对《木瓜》这首古老而美丽的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原文译文赏析《国风·卫风·木瓜》先秦:佚名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译文】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诗经·大雅·抑》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个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琚(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如托名宋尤袤《全唐诗话》就有“投木报琼,义将安在”的记载),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不过论传诵水准还是《木瓜》更高,它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波《国风集说》统计)。
按,成于汉代的《毛诗序》云:“《木瓜》,美齐桓公也。
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处于漕,齐桓公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物焉。
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这个说法在宋代有严粲(《诗缉》)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诗古微》)等人支持。
与毛说大致同时的三家诗,据陈乔枞《鲁诗遗说考》考证,鲁诗“以此篇为臣下思报礼而作”,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意见与之相同。
从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赠答说”开始流行,《诗集传》云:“言人有赠我以微物,我当报之以重宝,而犹未足以为报也,但欲其长以为好而不忘耳。
疑亦男女相赠答之词,如《静女》之类。
”这体现了宋代《诗》学废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
但这个说法受到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际恒的批驳,《诗经通论》云:“以(之)为朋友相赠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现代学者一般从朱熹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
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

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导读: 导语L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对“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
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
”这样一种朴素行为的讴歌来表达男女相”这样一种朴素行为的讴歌来表达男女相悦的美好思想感情。
原文《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翻译: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这首诗中所出现的“木瓜”“木桃”“木李”实际都是一种果子,就是“木瓜”。
它的果实如瓜,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芳香。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木瓜果肉厚实、香气浓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
同样“琼琚”“琼瑶”“琼玖”实际上都是指美丽的宝石。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三章基本重复,每这种句式造成就是前两句也仅各有一字之差,这种句式造成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各有一字之差,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极有音乐美感。
你听这个男子在唱:“小小木瓜赠给我,就像你的脸儿椭又圆,时时映在我心间。
取下美玉回赠你,爱你的心不会变。
小小木瓜赠给我,尝上一口真香甜,回味无穷喜无限。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的爱情比金坚。
小小木瓜赠给我,情深意长天可鉴,从此把你手儿牵。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幸福到永远。
”呵呵!写到这里不禁莞尔。
为何?只因这诗里的女子可爱、质朴啊。
你看她多直接,面对喜爱的男子她主动赠予“木瓜”求爱,并很快得到男子愿结百年之好的回复。
快得到男子愿结百年之好的回复。
诗经《木瓜》的赏析

诗经《木瓜》的赏析
诗经《木瓜》的赏析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注释:
投:此作赠送,给予。
木爪:落叶灌木,果实似小爪。
报:报答。
琼琚:美玉美石之通称
匪:同“非”
好:情感相好。
木桃:桃子。
木李:李子。
瑶:美石。
玫:黑色的次等玉。
赏析:
《木爪》是情人赠答的诗,表达了是礼物的赠送,最根本是表示相互间的感情。
诗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改了很少的字,反复吟唱,不过是同一情感旋律的表现而已。
诗经·木瓜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诗经·木瓜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表达了爱情,亲情,友情中注重的是考虑对方的心理,力求使对方心里获得平衡与满足,以求彼此间心心相印,因而回赠的东西及其价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征意义,表达的是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是爱慕之情的表露。
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译文: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
导读:导语L《诗经·木瓜》,是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是先秦时期卫国的一首描述爱情的民歌,是现今传诵最广的《诗经》名篇之一。
这首诗歌通过对“你赠给我果子,我回赠你美玉。
”这样一种朴素行为的讴歌来表达男女相悦的美好思想感情。
原文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赏析
这首诗中所出现的“木瓜”“木桃”“木李”实际都是一种果子,就是“木瓜”。
它的果实如瓜,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暗黄色,木质,芳香。
花期4月,果熟期9-10月。
木瓜果肉厚实、香气浓郁、甜美可口、营养丰富。
同样“琼琚”“琼瑶”“琼玖”实际上都是指美丽的宝石。
《木瓜》一诗,从章句结构上看,很有特色。
三章基本重复,每章的后两句一模一样,就是前两句也仅各有一字之差,这种句式造成一种跌宕有致的韵味,极有音乐美感。
你听这个男子在唱:“小小木瓜赠给我,就像你的脸儿椭又圆,时时映在我心间。
取下美玉回赠你,爱你的心不会变。
小小木瓜赠给我,尝上一口真香甜,回味无穷喜无限。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的爱情比金坚。
小小木瓜赠给我,情深意长天可鉴,从此把你手儿牵。
取下美玉回赠你,你我幸福到永远。
”
呵呵!写到这里不禁莞尔。
为何?只因这诗里的女子可爱、质朴
啊。
你看她多直接,面对喜爱的男子她主动赠予“木瓜”求爱,并很快得到男子愿结百年之好的回复。
典型的女追男啊!看来真应验那句俗语“女追男,隔层纱。
”
安意如曾在《思无邪》赏析《木瓜》一文时说这对男女是在“仲春之月”情定终身的`,我认为此言差矣!只需看看木瓜的成熟期(每年的9、10月间)便可知此事绝不可能发生在农历二月,而及有可能“仲春之月”是他们初次见面的时间。
在《周礼·地官访绞稀防锍啤爸俅褐?拢?罨崮信??谑鞘币玻?颊卟唤?!币馑季褪撬翟谂├??拢?信?嗄暝蓟帷⒒榕洌?梢孕惺棺杂裳≡竦娜ɡ?R坏┕?酥俅海?僖?杂闪蛋??突岜怀馕?耙?肌薄9??」湃怂淙焕窠躺?希?梢灿蟹浅H诵曰?囊幻姘
于是在仲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年轻的男子、女子们穿戴最漂亮的服饰来到“相亲会”场地会面了。
这个过程与我们今天的相亲会形式非常的接近,只是缺少组织者,完全是约定成俗的。
他们在一起说笑谈唱,增进彼此的了解。
(嘿嘿!原来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这么现代的交友形式,简直是酷毙了!)正是在这次大型的相亲会中,他与她相遇、相识了,并且互生好感,但是他们并没有私奔而是选择更深入的了解对方。
(所以这诗中的女子还是个聪明人)经过半年左右时间的感受,她认为他是值得托付终身的男子,于是在一个凉爽的秋天早晨,她约他在小树林见面了。
没有一般女孩子的矜持做作,她捧出一个成熟的木瓜轻轻抛给了
男子。
(在当时,女子只需把成熟的果子向她钟意的男子抛去,这就是表示求爱。
)等于告诉他说:我们的感情已经成熟了,就像这成熟的木瓜,芳香甜蜜。
哈哈哈哈!真是一个可人儿啊!试问这男子有什么理由不接受这份真挚的感情呢?!他自然要取下随身携带的美玉回赠与她,并表达了愿早日缔结百年之好的美好愿望。
《诗经》之《木瓜》——一个甜美的爱情故事!结婚吗?那就选择“桃之夭夭”时节吧!
【关于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
1.诗经中的爱情诗《木瓜》
2.诗经木瓜的赏析
3.诗经木瓜赏析
4.木瓜诗经原文赏析
5.木瓜诗经赏析
6.诗经木瓜全文及赏析
7.诗经·木瓜赏析
8.诗经·木瓜的赏析
上文是关于诗经中木瓜爱情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