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看中西文化的差异英语学院113xxxx47

由于各民族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等,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会遇到问题,出现冲突。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阐述电影《土婆婆PK 洋媳妇》中有关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以此帮助人们认识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这是一部反应婆媳关系的电影,剧中的洋媳妇爱玛是英国某媒体的一位知名记者,因为怀孕助产把婆婆接到了自己的家里,因为彼此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东西方人文文化之间的差异,她们经常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

婆婆是个典型而传统的东方女性,善良,贤惠,总是按照他们那辈人的生活习惯,溺爱自己的宝贝孙子,勤俭持家。爱玛则是一位事业型的职业女性,她总想在保全自己家庭的同时,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中。为此她和婆婆产生了分歧,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赤裸裸地呈现在他们面前。但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意外的事件使得他们的生活一落千丈。关键时刻,同舟共济,亲情和人性在那一刻也经受了水与火的洗礼。为了还儿子一个清白,两个曾经差点反目的女人携起手来,共同拯救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真正的罪犯终于被绳之以法,他们的亲人又重新获得了自由。结局皆大欢喜,爱玛的上司也对婆婆大加赞赏,嘱咐爱玛去发掘,跟踪中国的婆婆,中国传统的女人们,永远在世界人民的心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

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婆婆虽然传统,守旧,可善解人意,明白家庭中的厉害关系,家,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要善于打理,经营。婆婆用中国传统的文化教育,说服洋媳妇,珍惜夫妻之间的情分,把握好自己。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婆媳之间的冲突与纠纷,但这些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实际上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冲突。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族传统习惯。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和集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将其所获知识、经验、信仰、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代观念、生存角色、空间关系、世界观、物质

观及价值观世代沉淀和传承的产物。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

“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隐藏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藏得较深、外表上“难以察知”的那一部分文化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国则显得更加现代,因此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显现得更加突出与鲜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如思维模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饮食起居、社会家庭关系等。本文以电影《土婆婆PK洋媳妇》为切入点,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藏部分。

一、影片中的文化差异

1.社会特权与平等

在影片中,当全家人上桌吃饭时,爱玛坐在饭桌的主要位置。这时魏国赶紧把自己的位置让给妈妈坐,并向爱玛解释中国人吃饭应让长辈坐主要位置。这让爱玛困惑不解,她认为自己是这个家的主人,就餐时理应坐在主要位置上。这是由于爱玛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文化思想影响的结果。在西方,个人主义讲究人人平等,不讲特权。子女成年结婚后就自立门户,过着独立于父母的生活,他们也就理所当然认为自己是家庭的主人。而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族宗法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中国社会以长为尊,敬老爱老。辈分高低、年龄大小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2.称谓泛化与特定

在影片中有一个近似喜剧的情节:

当胡一刀看到陪同魏国走进酒店的爱玛时,就脱口而出“嫂子”。爱玛对此很不理解,要胡一刀改叫她的名字,可胡一刀改来改去依然离不开“嫂子”二

字。这一片段也反映出了不同的中西社会关系。在中国,“家国同构”、“小家大国”。每个人既是国家的公民,也是家族中的一员。

在亲属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社会,亲属关系和家庭称谓往往使用泛化。“大哥”、“大姐”、“叔叔”、“阿姨”等都可以用来称呼熟人,甚至陌生人,以此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师兄”、“师妹”、“八拜兄弟”、“哥们儿”等称谓用以表示某种亲近的社会关系。而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独立,亲属称谓只限于自己特定的直系亲属、家庭成员之间。西方人的家族观念淡漠,社会关系松散,习惯直呼其名以显

平等独立。

3.经济互助与独立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基础。在中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是一个血脉相连的“大家”。在中国传统的大家庭中,亲人之间有着浓厚的亲情意识和责任异物感,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亲属关系在中国的人际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老人抚养小孩儿,小孩儿长大后赡养老人。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个人本位,自我依赖,彼此独立,严格区分你我,哪怕是最亲近的父母子女、夫妻之间也互不相关,各自拥有各自的事业,互不过问关心彼此的工作、经济收入等,因为他们强调的是个人空间和隐私权。

4.中性文化与感性文化的区别

电影中,魏国出门办事,爱玛与魏国亲吻告别,婆婆看到了,扭过头说“哎呀”。从这个简短的片段里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在中性与感性两个维度上的差异。

东方文化含蓄内敛,肢体接触较少,西方文化热情开放,肢体接触较多。

5.xx性文化与xx文化的区别

电影中有一个片段:

魏国因为工作晚上无法回家,他打电话给母亲说一声,并要婆婆把电话给爱玛,他要亲自跟爱玛说一声。胡一刀在旁边看着说:

“看不出爱玛还是一个女权主义者”,魏国解释说,西方人注重个人权利。从这个简短的片段,可以看出西方对女性的尊重。按照课堂教学的提法,西方属于阴柔性文化,男女平等程度较高,女权主义盛行。东方属于阳刚性文化,男子社会地位较高。魏国说西方人注重个人权利,从理论上说是中西方文化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两个维度上的差别。讲究个人主义的西方冲上独立,而讲究集体主义的东方崇尚个人依赖于集体。

6.关系特定型文化与关系扩散型文化的区别

电影中,爱玛发现香水盖子随意地搭在香水瓶上,意识到婆婆动了她的香水,气得对魏国说,在她自己的家,她没有尊严感、没有隐私权。西方文化属于关系特定型,及时进入了他人的家庭,也不能随意进入他人的私人空间,更不能随意翻动他人物品。而东方文化属于关系扩散型,进入了他人住宅大门后,内部空间相对自由。二、东西方文化差异的解决方法

1.影片中的解决方法

电影欢乐地收场,魏国不仅很快走出拘留所,还获得了投资。爱玛决定和婆婆一起下乡走一趟,还要拍一个《中国婆婆》的纪录片。电影的最后一幕定格在喜笑颜开的全家福上。东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是全方面的。虽然东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异,但是在许多核心的问题上是一致的。比如魏国有难的时候,爱玛和婆婆共同努力,帮助魏国洗刷冤屈。可见,人间自有真情在,说到亲情、友情、爱情这些温暖的人间真情,东西方是不存在差异的。

2.现实生活中的解决方法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着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并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基于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国与美国有着各自特殊的思维方式、人际关系和法律观念。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习惯于用自身的文化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文化差异引发文化冲突,这样矛盾与伤害就在所难免。因为有文化差异,才造成了文化冲突。有了这些冲突,也就预示着最终的融合,冲突只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土婆婆PK洋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