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设计参考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方法案例图文说明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方法案例图文说明上面已经说过,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就是满足负载年平均每日用电量的需求。
所以,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小的基本方法就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需要的用电量(单位:安时或瓦时)为基本数据,以当地太阳能辐射资源参数如峰值日照时数、年辐射总量等数据为参照,并结合一些相关因素数据或系数综合计算而得出的。
在设计和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或组件方阵时,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根据上述各种数据直接计算出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的功率,根据计算结果选配或定制相应功率的电池组件,进而得到电池组件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等。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小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另一种方法是先选定尺寸符合要求的电池组件,根据该组件峰值功率、峰值工作电流和日发电量等数据,结合上述数据进行设计计算,在计算中确定电池组件的串、并联数及总功率。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下面就以第二种方法为例介绍一个常用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计算公式和方法,其他计算公式和方法将在下一节中分别介绍。
1.基本计算方注计算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基本方法是用负载平均每天所消耗的电量(Ah)除以选定的电池组件在一天中的平均发电量(Ah),就算出了整个系统需要并联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数。
这些组件的并联输出电流就是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流。
具体公式为:负载用电10A,负载工作8小时。
(220V ))组件日平均发电量()负载日平均用电量(电池组件并联数Ah Ah =其中, 组件日平均发电量=组件峰值工作电流(A)×峰值日照时数(h)。
假设告知负载日耗电(KWh ),如何计算负载日平均用电量(Ah )。
再将系统的工作电压除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峰值工作电压,就可以算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串联数量。
这些电池组件串联后就可以产生系统负载所需要的工作电压或蓄电池组的充电电压。
具体公式为:组件峰值工作电压系数)系统工作电压(电池组件串联数 1.43V ⨯=系数1.43是太阳能电池组件峰值工作电压与系统工作电压的比值。
AN1444 - 并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参考设计
© 2012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DS01444A_CN 第 1页AN1444作者:Alex Dumais 和Sabarish Kalyanaraman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简介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PV )发电系统等可再生资源使用方便且前景广阔,在过去几年获得了大量关注。
太阳能系统具有很多优势,例如:•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可替代煤、石油和核能产生的能量•可降低/消除用电费用•用于制造PV 电池板的硅是地球上含量第二多的元素•能够为边远地点提供电能随着晶体电池板制造能力的增强,总体制造成本随之降低,PV 电池板的效率也得以提高,因此近来对太阳能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
使太阳能需求增长的其他原 因包括:PV 技术经过验证且可靠,PV 模块具有30年以上的保修期,以及政府的鼓励措施。
太阳能逆变器系统有两个主要要求:从PV 电池板收集可用能量,以及将与电网电压同相的正弦电流注入电网。
为了从PV 电池板收集能量,需要使用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算法。
该算法决定了在任何给定时间可从PV 模块获取的最大功率。
与电网接口要求太阳能逆变器系统符合公共事业公司指定的特定标准。
这些标准(如EN61000-3-2、IEEE1547和美国国家电气规范(NEC )690)涉及电源质量、安全、接地和孤岛情况检测。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要开始开发太阳能微型逆变器系统,了解太阳能电池的不同特性非常重要。
PV 电池是半导体器件,其电气特性与二极管相似。
但是,PV 电池是电力来源,当其受到光(如太阳光)照射时会成为电流源。
目前最常见的技术是单晶硅模块和多晶硅模块。
PV 电池的模型如图1所示。
Rp 和Rs 为寄生电阻,在理想情况下分别为无穷大和零。
图1:PV 电池的简化模型RpRsVoIoPV 电池的表现会因其尺寸或与其连接的负载的类型,以及太阳光的强度(照度)而有所不同。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 IEC 61427-2005(中文版)
国际标准 IEC 61427第2版 2005.5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标准性参考文献3.术语和定义4.使用条件4.1 光伏能源系统4.2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4.3 通用运行条件5.一般要求5.1 机械耐受性5.2 充电效率5.3 深放电保护5.4 标记5.5 安全5.6 文件6.功能特性7.通用试验条件7.1 测量仪表精度7.2 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8.试验方法8.1 容量实验8.2 循环耐久试验8.3 荷电保持试验8.4 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9.1 型式试验9.2 验收试验前言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
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 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
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
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硅基太阳能电池设计(课程设计)
微电子课程设计硅太阳能电池结构设计与参数提取第二章选题及要求2.1课题名称与背景课题名称:硅太阳电池结构设计与参数提取课题背景:1、太阳能利用太阳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
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Solar Cells)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元器件,其基本结构是PN结。
硅太阳电池因工艺成熟、成本低廉而占据全球光伏产业80%以上的份额。
图2.1 太阳能光谱图2、光伏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是半导体PN结,当存在光照时,光子被吸收而产生光生载流子,光生载流子发生扩散而在PN结中形成与内建电厂相反的光生电场。
称为光生伏特效应。
3、等效电路与负载特性在光照下,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的等效电路如图2.2所示图2.2 等效电路电流公式为s 0()=exp(1)s ph sh q V IR V IR I I I nkT R ++---其中n 为二极管理想因子,s R 为串联电阻,sh R 为旁路电阻。
其负载特性曲线如图2.3所示图2.3 负载特性曲线定义FF 为填充因子,oc V 为开路电压,sc I 为短路电流,其中max .oc sc P FF V I =即两矩形面积之比,..oc sc inV I FF P η=2.2 课题内容(1)太阳电池结构设计:利用太阳能电池基础知识,完成电池PN结衬底、结深、掺杂浓度的设计,以及电极材料选择、电极宽度设计;(2)太阳电池虚拟制造:利用现代TCAD工艺仿真软件对太阳电池进行工艺仿真和虚拟制造,显示制造结果,并保存电池结构以进行下一步操作;(3)太阳电池性能仿真:利用现代TCAD工艺仿真软件对步骤2中的电池进行响应特性、负载特性等器件性能仿真,并与设计指标进行比对;(4)太阳电池参数提取:通过参考书和参考文献调研等方式,根据太阳电池等效电路模型,设计和编写响应的软件程序,从步骤3输出的负载特性曲线中提取电池性质参数,包括理想因子n,串联电阻Rs和旁路电阻Rsh;(5)太阳电池优化设计:若所设计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等指标未达到设计要求,则进一步根据步骤4获得的性质参数,分析改进电池的设计方案,并重复步骤1~4,直至电池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能量转换效率达到设计的指标要求。
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原理、材料和设计资料
7
3 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
能量损失机制
热损失:被吸收的光生 载流子通过向能带释 放声子的形式将大于 禁带宽度的那部分能 量损失掉。
电子-空穴对的重新 复合引起的能量损失。 这种复合可以通过消 除所有不必要的缺陷 延长载流子的寿命来 抑制。如⑤
返回
还有一种能量损失是低于 禁带宽度的能量损失,如 ①,能量小于禁带宽度的 光子不能被吸收所造成的 损失。
返回 5
2 论文信息
论文题目:热载流子电池:原理,材料和设计 期刊:物理学E:低维系统和纳米结构,2010年,第42卷(10),pp.2862-2866 来源数据库:Elsevier Journal(爱思唯尔数据库) 作者: D. K¨onig a, _, K.Casalenuovo a,b, Y.Takeda c, G.Conibeer a, J.F.Guillemoles d, R.Patterson a, L.M. Huang d,a, M.A.Green 作者单位: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ARC卓越光伏中心
返回 15
3 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
器件两端的接触
吸收层两端接触材料中的载流子与吸收层平衡状态的温度相 同。如果直接与热载流子刚性碰撞,会导致热载流子的冷却, 损耗能量。如果热载流子只有一个很窄范围的能带与接触材料 平衡,则会减少这种效应。
两种实现方式: (1)选择能量式接触 (2)通过共振量子隧穿
返回 16
(4)-(6)载流子热能化:在这一过程中,载流子与晶格热碰 撞,发射声子,造成能量损耗载流子数量不变,但其能态分布、 对应的“温度”不断下降。直至与晶格温度一致。
返回 14
热载流子冷却动力学
3 热载流子太阳能电池
(7)载流子复合:多余电子-空穴对的复合。这个过程中载流 子数量开始减少,并最终趋于平衡态。 (8)载流子从新回到稳定态
太阳能电池课程设计报告
太阳能电池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其利用价值日益凸显。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制造工艺及测试方法,为将来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原理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即利用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分为硅基和薄膜基两种,其中硅基材料(如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因其稳定性高、光电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
制造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工艺流程包括硅片制备、腐蚀、镀电极、封装等。
三、实践操作1. 设备准备:本次实验所需设备包括太阳光管、太阳能电池板、直流电源、电阻器、电容器等。
2. 实验环境搭建:将太阳光管固定在阳台或空旷地带,确保光线充足且无遮挡物。
搭建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将其固定在适当位置。
3. 实验操作:将电阻器和电容器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将太阳光管和太阳能电池板接入电路中。
观察太阳能电池板是否产生电流,记录数据。
4. 太阳能电池片制备:选取优质单晶硅片,用腐蚀工艺制备出太阳能电池片。
5. 镀电极:将制备好的太阳能电池片镀上电极,以提高其导电性能。
6. 封装:将镀好电极的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封装,确保其长期稳定工作。
四、测试与分析1. 光电性能测试:使用光电测试仪器对太阳能电池片的短路电流密度、开路电压、填充因子等指标进行测试,并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分析。
2. 寿命测试: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寿命测试,记录数据并分析其性能衰减情况。
3. 安全性能测试:对封装后的太阳能电池片进行高温、短路、过充等安全性能测试,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
五、结论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制造工艺,掌握太阳能电池的测试方法。
同时,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亲身参与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4章 硅太阳能电池的设计
重减小扩散长度,但是由于电极区域并不参与载流子的生成,因此它对载流子的
收集的影响并不大。
此外,当高复合率的电池表面非常接近于p-n结时,要使复合的影响达到最 小,就必须尽可能的增加掺杂的浓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4
减少复合效应-表面复合
类似的方法也使用在减少背表面复合率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上,如果背
表面与pn结的距离小于扩散长度。
速消失,以使得更多的载流子通过电池,提高前置电流。因此,必须有长的 扩散长度才能尽量减少复合并获得高电压。而扩散长度怎取决于电池材料的 类型、制造电池片的过程和掺杂的情况。
• 高掺杂导致低扩散长度,因此需要找到长扩散长度(它同时影响着电流和电
压)与高电压之间的平衡。
&4.3.3减少复合效应
复合引起的电压损失
&4.2.1
光学特性-光的损耗
下面将介绍几种能减少光损失的方法:
尽量使电池顶端电极覆盖的面积达到最小(尽管可能导致串联电阻增加)。
减反射膜的厚度为入射光的波长的四分之一。对于折射率为n1薄膜材料,入
射光波长为λ0,则使反射最小化的薄膜厚度为d1: d1=λ0/4n1 如果减反射膜的折射率为膜两边的材料的折射率的几何平均数,反射将被进 一步降低
以都能起到减小反射的效果。
绒面结构对入射光的影响
&4.2.3
光学特性-表面制绒
一块单晶硅衬底可以沿着晶体表面刻蚀便能达到制绒效果。 如果表面能恰当符合内部原子结构的话,硅表面的晶体结构将变成由金字塔构 成表面。
单晶硅制绒表面的电子显微镜扫描照片。
&4.2.3
光学特性-表面制绒
刻蚀多晶硅表面时,单晶硅的制绒方法都不能使用,因为只有在由<111> 晶体表面构成的表面才能完成有效的形态。 而多晶硅表面上,只有一小部分面积才有<111>方向。但是多晶硅制绒可 以使用光刻技术和机械雕刻技术,即使用切割锯或激光把表面切割成相应的 形状。
太阳能电池毕业设计
太阳能电池毕业设计太阳能电池毕业设计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太阳能电池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我选择了太阳能电池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并设计出一种更加高效可靠的太阳能电池。
首先,我对太阳能电池的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核心是半导体材料。
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的能量被电子吸收,电子被激发到导带中,形成电流。
通过将多个太阳能电池串联或并联,可以得到更高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原理是进行后续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接下来,我进行了太阳能电池的材料选择和性能测试。
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受到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
我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文献调研,选取了效率较高的硅材料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基底材料。
同时,我还进行了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能测试,以评估其适用性和稳定性。
在材料选择的基础上,我开始进行太阳能电池的结构设计和优化。
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包括正负极的设计、光吸收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等。
我通过模拟计算和实验验证,不断调整和优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参数,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我尝试了不同的光吸收层厚度和材料组合,以找到最佳的吸光性能和电荷传输效率。
除了结构优化,我还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处理和封装技术。
太阳能电池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其光吸收能力和光电转换效率。
我尝试了不同的表面纳米结构和涂层材料,以增加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的吸收。
同时,我还研究了太阳能电池的封装技术,以提高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封装设计和材料选择,可以有效地保护太阳能电池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最后,我对设计的太阳能电池进行了性能测试和评估。
通过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我评估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还与其他同类产品进行了对比,以验证设计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优势和竞争力。
太阳能光伏发电设计方案
电池板维护:定期清洁和检查电池板,确保发电效率
电池板串并联:根据系统电压和电流需求,合理设计电池板串并联方式
电池板散热设计:考虑散热措施,提高电池板使用寿命
电池板安装角度:根据当地纬度和光照条件,选择合适的安装角度
03
光伏逆变器的选择与设计
光伏逆变器的种类和特点
04
03
集中式逆变器: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效率高,但成本也较高。
06
光伏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01
光伏逆变器通常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可以自动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状态,以最大化太阳能发电量。
03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然后经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后输出到电网或供负载使用。
安装电池板:将电池板固定在支架上,确保电池板朝向正南,倾斜角度与当地纬度一致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01
02
03
04
调试前准备:检查系统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确保无安全隐患
调试步骤:按照说明书进行系统调试,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控制器等设备的调试
运行监测:实时监测系统运行情况,确保系统正常工作
实例分析: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内部收益率:计算内部收益率,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汇报人:XXX
感谢您的观看
03
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确保储能系统的安全运行,避免火灾、爆炸等事故
05
储能系统的容量:根据光伏发电系统的规模和需求进行设计
02
储能系统的寿命:考虑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04
储能系统的成本: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较低的储能系统
新能源技术知识: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计算和设计方法
新能源技术知识: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计算和设计方法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利用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下的使用更为普遍。
但是,对于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计算和设计方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争议性。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指导。
1.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特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计算和设计。
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载荷来源包括:(1)自重:太阳能电池板的自重是其最大的载荷,因此必须在设计时考虑清楚。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的自重占总荷重的60%左右。
(2)风荷载:太阳能电池板在户外环境下经常受到风的影响,因此设计时必须考虑风荷载。
风荷载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高度、地形、风向等。
设计时一般采取风力系数来表达风荷载的大小。
(3)积雪荷载:在北方和高山地区,冬季经常出现大雪,此时太阳能电池板可能会受到积雪荷载。
积雪荷载的大小取决于积雪深度和重量。
(4)地震荷载:地震是太阳能电池板容易受到的一种载荷,地震荷载的大小与地震强度有关。
(5)人工荷载:太阳能电池板可能会被人工砸或跳跃等原因造成额外的荷载。
2.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计算方法在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载荷特点后,我们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计算。
(1)自重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自重计算可以采取材料密度和板面积的乘积。
一般情况下,太阳能电池板的自重约为15-30kg/m2。
(2)风荷载计算风荷载的计算一般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规定的气动力系数和面积进行乘积计算,例如采用Cp=1.5时,风荷载的大小为Wp=0.6ρV²A,其中ρ为空气密度,V为风速,A为板面积。
(3)积雪荷载计算积雪荷载一般采用规范中提供的积雪深度和重量来计算,例如在我国《建筑设计规范》中,给出了不同地区积雪深度的规定。
(4)地震荷载计算地震荷载的计算比较困难,通常采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和板面积的乘积来计算。
太阳能光伏电源毕业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太阳能光伏电源毕业设计学院光伏工程学院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班级2008级光伏(9)班姓名孟庆磊学号2085110943指导教师林逢春完成日期2010年11月目录摘要 .............................................................................................................................................. ABSTRACT ......................................................................................................................................1 绪论 (1)2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原理及组成 (2)2.1太阳能电池方阵 (2)2.1.1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3)2.1.2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及区别 (3)2.1.3太阳能电池组件 (3)2.2 充放电控制器 (4)2.2.1充放电控制器的功能 (5)2.2.2 充放电控制器的分类 (5)2.2.3 充放电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6)2.3蓄电池组 (7)2.3.1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对蓄电池组的要求 (7)2.3.2铅酸蓄电池组的结构 (8)2.3.3铅酸蓄电池组的工作原理 (8)2.4直流-交流逆变器 (9)2.4.1逆变器的分类 (9)2.4.2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对逆变器的要求 (10)2.4.3逆变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0)2.4.4逆变器的功率转换电路的比较 (12)3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15)3.1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设计原理 (15)3.1.1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软件设计 (15)3.1.2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硬件设计 (16)3.2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的影响因素 (18)4 总结 (19)致谢 .............................................................................................................................................. 参考文献 ......................................................................................................................................摘要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能源工程)
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能源工程)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能源工程)
1. 引言
太阳能电池板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在能源工程领域,进行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旨在介绍太阳能电池板设计所需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2. 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步骤
太阳能电池板的设计计算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2.1 太阳能辐射计算
首先,需要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所接收的太阳能辐射。
这一步骤主要涉及太阳辐照度的测量和计算,以及考虑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
2.2 太阳能电池板尺寸计算
接下来,根据太阳能辐射计算结果,需要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尺寸。
这一步骤主要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需求,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2.3 电池板倾角计算
确定太阳能电池板的倾角是为了使其能够最大化地接收太阳能辐射。
倾角的选择取决于所在地的纬度、季节和使用需求等因素。
2.4 输出功率计算
最后,需要计算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这一步骤主要涉及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和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之间的关系,以及考虑太阳能电池板的日照时间和可靠性等因素。
3. 结论
通过以上的计算方法和步骤,能够设计出符合需求的太阳能电池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例如材料选择、电池板布置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以实现最佳的太阳能电池板设计。
>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简要介绍,具体的太阳能电池板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太阳能光伏电池标准 IEC 61427-2005(中文版)
国际标准IEC 61427第2版2005.5光伏太阳能系统(PVES)储能二次电池和电池组―――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标准性参考文献3.术语和定义4.使用条件4.1 光伏能源系统4.2 二次电池和电池组4.3 通用运行条件5.一般要求5.1 机械耐受性5.2 充电效率5.3 深放电保护5.4 标记5.5 安全5.6 文件6.功能特性7.通用试验条件7.1 测量仪表精度7.2 测试样品的准备和维护8.试验方法8.1 容量实验8.2 循环耐久试验8.3 荷电保持试验8.4 光伏用途循环耐久试验(极端条件)9.试验的推荐采用9.1 型式试验9.2 验收试验前言1)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是一个全球性的、包括所有国家的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的标准化组织。
IEC 的目的是推进所有电气和电子领域有关标准化方面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除了其它的活动之外,IEC出版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公开可获得的规范和指导(下称IEC出版物)。
出版物的准备都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IEC国家委员会对于所涉及的出版物感兴趣都可以参加准备工作。
在出版物的准备过程中,与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
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按照两个组织一致同意的条件密切合作。
2)IEC对于技术问题所作出的结论和决议都尽可能地代表了相关问题国际上的一致意见,因为每一个技术委员会都有来自所有感兴趣的IEC国家委员会的代表。
3)IEC出版物的形式为国际上推荐采用,而且在这个意义上也已被IEC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尽管已经尽力做到IEC出版物的技术内容准确无误,但IEC不能对其使用的方式或最终用户的误解负责。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
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为了规范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生产和应用,保障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
首先,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和制造提出了具体要求。
其中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形尺寸、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工艺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候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
其次,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性能测试和评定提出了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温度特性、耐久性、防火性能等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这些性能指标的测试评定,可以全面了解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实际性能表现,为用户选择和使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还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和维护提出了相应的规范。
这些规范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位置、安装角度、安装结构、接线方式、防雷防盗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确保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安装和维护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和性能,也有利于促进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健康发展,推动太阳能产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各相关企业和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太阳能电池组件国家标准的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为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课程设计书,参考模板
专业课程设计(1)设计书专业设计人专业课程设计(1)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和制作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二、设计目的通过专业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了解光伏发电技术;掌握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发电原理;掌握DSSC基本结构及设计原理;掌握光伏电池综合性能评价方法;遵守工作纪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三、设计内容1. 玻璃裁割、清洗、打孔;2. 电极(光阳极和对电极)制作;3. 染料敏化与脱敏;4. 电池封装与包装。
四、设计要求1. 电池尺寸合理(有效面积不超过50cm2);2. 制作DSSC一个,要求产品美观、精致;3. 完成电池性能综合评价;4. 实现电池驱动小型风扇(30mW)运转功能。
五、进度计划第13周调研,汇报第14-17周1. 撰写设计方案(电池外观尺寸设计和内部结构设计);2. 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3. 玻璃裁割、清洗、打孔;4. 对电极制作;6. 光阳极制作;7. 染料敏化;8. 热封膜裁割及电池封装与包装;9. 电池综合性能测试.第18周撰写课程设计书、总结汇报、答辩。
实验设计方案一、实验设计目的:制作一个能够带动小风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二、了解实验原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以低成本的纳米二氧化钛和光敏染料为主要原料,模拟自然界中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详细原理:⑴染料分子受太阳光照射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⑵处于激发态的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到半导体的导带中;⑶电子扩散至导电基底,后流入外电路中;⑷处于氧化态的染料被还原态的电解质还原再生;⑸氧化态的电解质在对电极接受电子后被还原,从而完成一个循环;⑹和⑺分别为注入到TiO2导带中的电子和氧化态染料间的复合及导带上的电子和氧化态的电解质间的复合三、设计思路:1、制作小电池,熟悉具体操作步骤,检验所研磨的浆料质量。
2、进一步对比试验:对比有无阻挡层,对比浆料厚度,以确定大电池最佳方案。
太阳能电池关键参数
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开路电压(Open Circuit Voltage,简称Voc):太阳能电池在无负载情况下的输出电压,即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压差。
开路电压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电压。
2. 短路电流(Short Circuit Current,简称Isc):太阳能电池在短路情况下的输出电流,即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流。
短路电流是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电流。
3. 最大功率点电压(Maximum Power Point Voltage,简称Vmp):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输出时的电压。
4. 最大功率点电流(Maximum Power Point Current,简称Imp):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输出时的电流。
5. 最大功率(Maximum Power,简称Pmax):太阳能电池在最大功率输出时的输出功率,即Pmax = Vmp × Imp。
6. 填充因子(Fill Factor,简称FF):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与最大可能输出功率之间的比值,即FF = (Vmp × Imp) / (Voc × Isc)。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太阳能电池的数据手册或规格表中找到。
它们是评估太阳能电池性能和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选择和设计太阳能电池系统的关键参考。
简易太阳能设计方案
简易太阳能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能源资源的枯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限可再生的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一个简易太阳能设计方案,以应对日常电力需求。
二、设计原理太阳能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经过调节器充电储存于电池中,同时也可以供应给电器设备使用。
因此,一个基本的太阳能设计方案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调节器和储存电池。
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系统的核心设备,它的功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
根据需求选择合适规格的太阳能电池板,通常采用硅片制造,外表覆盖着防护透明材料。
太阳能电池板需要安装在阳光照射充足的位置,如屋顶、阳台等。
四、调节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会有波动,为了稳定输出电能并保护电池的寿命,需要使用调节器。
调节器具有过载保护、电流稳定等功能,确保电池的正常工作。
可以根据需求选择PWM调节器或MPPT调节器。
五、储存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能需要储存起来,以供给夜间或阴雨天使用。
储存电池一般采用铅酸电池或锂电池,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长寿命。
选购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等因素。
六、连接线路与控制系统将太阳能电池板、调节器和储存电池连接起来的线路需要合理布局,尽量减少能量损耗。
此外,还可以添加控制系统,实现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七、使用与维护在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用电计划。
同时,定期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发电效果。
如果出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检修或更换部件。
八、优缺点及应用范围太阳能设计方案的优点是清洁、环保、可再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
同时太阳能是一种无穷尽的能源,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庭、农业、交通等领域。
然而,高成本、天气影响和能量储存问题仍然是其发展的挑战。
总结:通过以上简易太阳能设计方案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能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的电力供应方式,在未来的能源领域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设计标准
8.1冷热源 8.2大宗气体 8.3特种气体供应 8.4压缩空气 8.5工艺真空和清扫真空
9.1一般规定 9.2供暖、通风与废气处理 9.3空气调节与净化 9.4防烟排烟
10.1一般规定 10.2给水排水 10.3纯水 10.4工艺冷却循环水 10.5废水 10.6消防
11.1供电系统 11.2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 11.3信息与自控 11.4防雷接地
11.1供电系统 11.2低压配电及电气照明 11.3信息与自控 11.4防雷接地
读书笔记
这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设计标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设计标准》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设计标准》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设计标准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太阳能
太阳能
供暖
工厂
气体
标准
供应
电池
薄膜
电池 工艺
空气调节
工厂
电气 总则 水
排水
通风
标准
内容摘要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工厂的设计。
谢谢观看
4工艺 5总图
6建筑 7结构
1
8气体动力
9供暖、通风、 2
空气调节与净 化
3
10给水排水
4
11电气设计
5
12节能
4.1一般规定 4.2基本工序 4.3工艺区划 4.4设备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值.
④能量转化效率η
它表示入射的太阳光能量有多少能转换为有效的电能.
η=(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入射的太阳光功率)×100%
=(VOPIOP/PinS)×100%
=
VOC I SC FF
Pin S
(9.3)
Example 1:单晶硅太阳能电池
solve b1=1 lambda=0.3
solve b1=1 lambda=0.35
solve b1=1 lambda=0.4
solve b1=1 lambda=0.45
solve b1=1 lambda=0.5
solve b1=1 lambda=0.55
solve b1=1 lambda=0.6
2
定义增透膜及其界面的光学性质.参数ar.Chick定义膜厚;ar.Index定义折射率.绝大数情况下,
单层增透膜厚度等于1/4波长(在膜里).对于多层膜,必须通过参数coating和layer来详细阐述.
如果膜由吸收物质制作而成,还应该引入ar.Absorb参数进行考虑.
模拟程序
go athena
Min.power=0.05
该语句定义了一传输角度为90度、波长为0.6μm的单色光,其起始坐标为(0.6,-0.5).当光强降至初
始光功率的5%时传输终止.(入射光线图如图10.3)
例2:多光谱光线
beam num=2 x=0.0 y=-1.0 ang=45.0 power.file=source.spc wavel.start=0.4 \
b1=1 lambda=5 index.check
b1=1 lambda=0.65 index.check
b1=1 lambda=0.675 index.check
b1=1 lambda=0.7 index.check
b1=1 lambda=0.725 index.check
b1=1 lambda=0.75 index.check
solve
#获取短路电流
log outf=optoex08_0.log
solve b1=1.0e-15
#定义光功率
extract name="short_circuit_current" max(abs(i."cathode"))
save outf=optoex08_1.str
#获取开路电压
solve init
# optoex08.spec,它包含AM0太阳光谱数据.)
beam num=1 x.origin=10.0 y.origin=-2.0 angle=90.0 power.file=optoex08.spec
#保存光强性质至solution文件
output opt.int
#模型定义
models conmob fldmob srh print
#形成接触
etch oxide right p1.x=8
deposit alum thickness=0.1 div=3
etch alum left p1.x=8
#网格间距加大
# relax y.min=0.6是指将y方向上从0.6到y的最大值范围内的网格减少一半
relax y.min=0.6
relax y.min=2.0
VOC
kT
q
I
I S
(9.1)
②短路电流Isc
如将pn结短路(V=0),因而IF=0,这时所得的电流为短路电流Isc.显然,短路电流
等于光生电流,即:Isc=IL.
③填充因子FF
它表示了最大输出功率点所对应的矩形面积在Voc和Isc所组成的矩形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
特性好的太阳能电池就是能获得较大功率输出的太阳能电池,也就是Voc,Isc和FF乘积较大的电池.
b1=1 lambda=0.775 index.check
b1=1 lambda=0.8 index.check
log off
go atlas
mesh space.mult=1.0
x.mesh loc=0.0
x.mesh loc=10.0
y.mesh loc=0.0
y.mesh loc=50.0
spacing=10.0
tonyplot optoex08_2.str
go atlas
#
#光谱反应(spectral response)求解
#
material material=Aluminum imag.index=1000
4
#
material material=Silicon taun0=1e-6 taup0=1e-6
b1=1 lambda=0.475 index.check
b1=1 lambda=0.5 index.check
b1=1 lambda=0.525 index.check
b1=1 lambda=0.55 index.check
b1=1 lambda=0.575 index.check
b1=1 lambda=0.6 index.check
wavel.end=0.6 wave.num=4
该语句定义一起始于(0.0,-1.0)、入射角度为45度的多光谱光线.该光线由光谱文件soure.spc引入,
波长范围为0.4μm至0.6μm.
图9.3入射光线图
此外,本实验还将用到增透膜(或称减反射膜,anti–reflection coating).INTERFACE语句可用来
relax y.min=10
#镜像以获得完整结构
structure mirror right
#电极定义
3
electrode name=cathode x=10
electrode name=anode backside
#保存结构
structure outf=optoex08_0.str
go atlas
在本例中,将首先用ATHENA模拟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结构(pn结),接着用ATLAS模拟太阳能
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质:Voc、Isc、光谱反应及考虑增加增透膜后对光谱反应的影响.
在太阳能电池的模拟实验中,将考虑到外部光源的影响.因此,模拟中将用到BEAM语句.
例1:单色光
beam num=1 wavelength=0.6 x=0.5 y=-2.0 ang=90.0 min=-0.1 max=0.1 \
log outf=optoex09_noarc.log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solve
b1=1 lambda=0.3 index.check
Solar Cell
基础知识:
不论是一般的化学电池还是太阳能电池,其输出特性一般都是用如下图所示的电流-电压曲线来表
示.由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可以得到描述太阳能电池的四个输出参数.
图9.1太阳电池和锰干电池的IV曲线
①开路电压Voc
R=∞,I=0,即:IL=IF.将I=0代入光电池的电流电压方程,得开路电压为:
#网格定义
line x loc=0.00 spac=1
line x loc=10 spac=1
#
line y loc=0.00 spac=0.05
line y loc=0.25 spac=0.02
line y loc=1 spac=0.1
line y loc=50 spac=10
#衬底定义
init silicon c.boron=1.0e14 orientation=100
spacing=10.0
spacing=0.2
spacing=0.2
region num=1 material=Silicon
6
#
elec
name=cathode bottom
#
doping uniform conc=1e14 n.type
# define a beam (be sure to include REFLECT and BACK parameters)
contact name=cathode current
#为了设定电流为零,先设置电流边界条件
solve icathode=0 b1=1e-15
extract name="open_circuit_voltage" max(abs(vint."cathode"))
save outf=optoex08_2.str
#定义入射线数目、起始点、入射角度、考虑反射及窗口大小、最小光功率
beam num=1 x.origin=5.0 y.origin=-1.0 angle=90.0 back.refl front.refl reflect=5 min.w=-2
\ max.w=2 min.power=0.001
solve init
#设置接触材料铝不透明
material material=Aluminum imag.index=1000
#设置硅的性质
#衬底硅中电子、空穴的复合寿命为1e-6s
material material=Silicon taun0=1e-6 taup0=1e-6
#光照性质定义
#定义光线是单色光,出发点为(10.0,-2.0),垂直入射,且太阳光谱文件来自外部文件(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