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魏继文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问题及建议分析作者:刘爱东张欠欠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29期【摘要】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其编制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本文针对目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存在的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脱节、审计程序执行不到位、审计工作底稿逻辑混乱等问题,提出了加强计划阶段的工作、重视单位业规的学习等建议,并提出了具体的底稿框架以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建议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证据的载体,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审计工作记录和获取的审计资料,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
通过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把注册会计师也已收集的数量众多但又不系统、没有终点的审计资料,系统地加以归类编号、索引整理,从而使审计工作结论有证可循,有据可依。
它形成于整个的审计过程,同时是整个审计过程的反映。
注册会计师依据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形成审计结论、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同时也可以依据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水平和质量来评价考核执业的CPA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知识水平;行业监管机构通过检查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来确定被检查机构的业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
所以在整个审计工作中,无论是对审计师还是监管机构而言,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都具有弥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独立审计准则也将其放在了比较突出的地位。
但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在当前的独立审计实践中,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还存在许多缺陷,影响审计质量,本文就我实际参加的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工作底稿编制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简介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财会(2010)21号)所述,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准则第3条规定,在符合本准则和相关审计准则要求的情况下,审计工作底稿能实现下列目的:提供证据,作为注册会计师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结论的基础;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
审计底稿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精品文档
审计底稿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一、底稿编制形式上需注意的问题1.编制底稿应选择合适的笔进行,所有审计标识符及索引号要求用红笔填写,程序表中“适用与否”栏内用红笔填写;如使用电子底稿,可以对标识符、索引号以加粗加黑等方法使之更为醒目。
2.审计工作底稿应编制索引,索引号编制按照审计底稿的分类进行编排,综合性程序中不同类的工作底稿根据第一个字母进行区分,同一类工作底稿根据数字进行区分;实质性程序中不同类的工作底稿根据第一数字进行区分。
3.审计工作底稿应按照固有的顺序进行编制与整理各部分底稿应按照工作底稿索引表上列示的顺序进行编制与整理。
二、实质性工作底稿编制应注意的总体性问题1.审计工作底稿应保持底稿各要素的完整性,审计底稿中各基本要素应全部填写齐全。
审计底稿的基本要素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审计过程记录、审计标识及其说明、审计结论、索引号及编号、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其它应说明事项。
2.审计程序表系根据风险评估及控制测试情况确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汇总,必须填写以下内容:在“适用与否”栏中填写“DO”(适用)或“N/A”(不适用);对于填写“DO”的应在“工作底稿索引”栏中注出对应底稿的索引号;填写“N/A”的应在后面说明原因。
3.导引表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该表是非常重要的审计底稿,一般科目的审计均要求编制。
4.明细查证表编制时需注意:要素完整,标识符清晰,如S、G、∧、C、√等审计标识用红笔标出;对明细项目有进一步的查证则在表后用文字描述或另列表格加以细化,并注意交叉索引。
调整事项应过入明细查证表,并注意调整后的汇总数与报表进行核对,而不是简单地在导引表过入调整事项即可。
5.凭证查证表的编制,需要注意:凭证抽样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凭证的抽样可能比编制明细查证表等对专业判断的要求更高,尽量不指派无执业经验的实习生等执行该项操作,避免毫无目的、固定笔数、固定月份地抽查;在抽样时以明细查证表中的重要项目顺序为主线。
工作底稿编制要求和常见问题
工作底稿编制要求和常见问题工作底稿并不是死的,而是灵活的,而且是需要有创造性的,是在不断地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总结过程中进行完善。
一个好的工作底稿代表着审计人员的一种执业水平和能力,而且代表审计人员的态度,对企业业务了解的程度。
如果一个底稿连基本的逻辑关系,编制过程和结果都没有反映出来,我想这是一个失败的底稿,如果遇到一个审计风险很高的项目,一旦出事这种底稿肯定拿不出手,注定审计失败,接受处罚。
那么,一个好的工作底稿应该具备哪些要求呢?一.底稿的完整性要求工作底稿的基础表格至少应包括导引表、程序表、明细表、检查表、披露表。
针对不同项目,不同的科目,还可能会涉及测算表、函证控制表、函证明细表、差异调整表、分析表、调查表、监盘表等等。
二.底稿的内在逻辑要求工作底稿中内涵逻辑,比如:导引表、明细表、披露表以及一些测试表、分析表所引用的数据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这些底稿需要“互相说话”,要符合内在逻辑一致。
往往审计人员会出现表格内的数据打架问题,可能是数据引用不准确,或数据缺失不完整等情况造成的,这是很常见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一些EXCEL技术来规避这类问题,即使明细表中的数据存在变化,那么最终结果也会在几个表格内同时变化,进而保持数据的内在逻辑一致。
三.底稿的审计说明要求工作底稿的审计说明是最能体现审计人员执业能力高低,因为审计是用数字来说话的,表格内大部分是未审数、调整数、审定数以及各类分析、核对、测算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需要用审计语言在底稿的审计说明处,将其简明扼要的进行分析和论述结论。
举例说明:1.导引表下的审计说明一般是将整个底稿实施的审计程序进行汇总的地方,也会将这个科目核算的内容,以及增减变化进行分析,让没有接触过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也能够看明白项目组所执行的程序和结论是否合理、准确。
2.明细表下的审计说明一般是要求将企业提供的明细账与总账及报表或试算表进行核对的过程,明细表根据科目的不同可能存在多种情况,比如货币资金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列示,而且银行存款按银行账户来划分,那么是基本户、一般户还是特殊账户,账户是冻结还是正常,都是需要审计人员去核实的。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国家审计准则 》规定 ,审计
审 计 人 员 应 当对 底稿 的 真 实性 、 组 实行审计组组 长负责制 。审计组 依 据 ,没有 同 时适 用 处 理 处 罚 依 “ 这 一要 求 予 以 落实 。 组 长的许多审计 工作 都需要借 助于 据 。虽 然 8号 令 和 底稿 准 则 未 明 完 整 性 负 责 ” 确 “ 依 据 ” 的涵 盖 范 围 ,但 从 底 且 一 旦 出现 问题 ,难 以对 相 关 责 审计 工作底稿 。通 过审核审计 工作 稿 的作 用 上 看 ,应 当包 括 定 性 依 任 人 进 行 确 认 和 追 究 ,而 且 审计 底稿 ,可 以随 时把握 审计方 案规定 据 。 由 于缺 少 定 性 依 据 的适 用 ,
对策谈 几点看法 。 过 程 记 录 ” 一 项 ,用 于 反 映 审 计 取 证 单 记 载 审计 事 项 的查 证 过
41
探讨/ 审计
Mo n e y理 财
大 事 完 程 和结 果 。 四是 底 稿 中依 据 部 分 料 向审 计 组 组 长 一 交 即 “
( 二 )编 制 审计 工 作 底稿 是
人 员 依 法 审 计 的职 责 履 行 情 况 。 式 要 素 相 比 ,8号 令 规 定 的底 稿 论 有 重 要 影 响 的 审计 事 项 ” ,主
规 范 审 计 工 作 底 稿 的 编 制 ,对 格 式 减 少 了 “ 审 计 过 程 记 录 ” 和 要 是 指 审 计 评 价 所 涉 及 的重 要 事 于 严 格 依 法 审 计 ,确 保 审 计 质 “ 金额 单 位 ” 两个 要 素 , 增加 了“ 附 项 、被 审 计 单 位 基 本 情 况 的 重 要
审计
2 0 J an . 2 O 1 5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问题及对策
侯金平
【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04)004
【摘要】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质量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最终审计报告的质量和审计风险.本文针对目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存在的审计测试过程记录简单化、底稿内容不规范、对审计工作底稿完整性认识不足和编制底稿与现场工作不同步等主要问题,从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相关性、科学性、完善分级复核制度和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
【总页数】2页(P395-396)
【作者】侯金平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审计处,山西,太谷,0308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9.4
【相关文献】
1.审计工作底稿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吕祯琳;
2.浅析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的几个问题 [J], 赵继旺;马三平
3.年报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几个疑难问题的解决途径之我见 [J], 谢国良;杜黎敏
4.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审计及其工作底稿的编制─-会计报表审计及工作底稿系列之五 [J], 魏标;钱澄;郭墅人;
5.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治 [J], 龚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魏继文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一、初步业务活动阶段1、业务保持〔承接〕评价、业务约定书、风险评估日期混乱。
风险评估日期应在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之前,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应在约定书签署日期之前。
2、首次承接,与前任会计师沟通缺失。
3、业务约定书存在较多的空白,出具的专项报告未在报告中明确。
二、风险评估及方案类工作底稿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底稿浮于外表,行业数据及被审计单位数据过时。
2、了解集团及其环境底稿缺失。
集团并非是集团公司,而是站在被审计单位合并的角度考虑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
3、重要性水平计算错误。
〔1〕选取的标准不是合并原报数;〔2〕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中存在超过重要性水平的账户未被认定为重要账户的未说明原因。
4、舞弊风险的评估及应对底稿缺失,一般就只做了一个工程组讨论纪要,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应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就舞弊事项的沟通、对舞弊风险因素的评价根本上未执行。
5、审计方案粗制滥造。
模版给了十一项,每项应具体详细描述,反映整个审计思路并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期间,可以不局限于此十一项,增加相应的内容,如:可以增加拟执行哪些循环的控制测试及其原因、与管理层、治理层的沟通安排、监盘的安排等等。
而工程组根本上是进点时做好就再也不看或者是送审前赶紧编制胡个底稿。
〔建议审计方案手签批准〕6、风险评估汇总表上下脱节。
〔1〕不明白什么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风险,什么是认定层次的风险;财务报表层次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以会计报表整体相关的风险,并不是与具体会计报表工程直接相关的风险。
如:财务人员的频繁变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但仍继续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
认定层次上的风险是指与具体会计报表工程在认定上相关的风险。
如:仓库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存货出现错报等。
〔2〕未将收入循环认定为存在重在错报风险;〔3〕未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却出现了相关应对措施。
谈内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性。但实际工作中,审计底稿存在 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是文字素养不 高, 累赘冗长、 言之无物、 语不达意, 表述不通顺不精练;二是审计事项 逻辑关联性不强,前后不衔接不呼 应,事实陈述不清不当,不分析归 纳,只是简单复制粘贴调查报告、 审查报告、业务检查报告及审计查 证记录等;三是问题原因剖析不够, 问题本质特征和风险揭示不够,重 点不突出,审计判断和结论不恰如 其分,问题定性不客观不准确等;
次,造成审计定性判断模糊不清等 问题。 (五)审计建议不恰当 审 计 建 议 如 同 人 体 的 手 足, 人 体 只 有 靠 足 来 直 立 行 走, 靠 手 来 利 用 工 具 开 展 劳 作, 才 能 生 存 和 创 造 价 值。 缺 少 手 足, 人 体 就 是 一 堆 虚 肉, 也 就 失 去 了 生 存 的 意 义 和 创 造 价 值 的 能 力。 审 计 建 议 也 是 一 样, 必 须 要 有 针 对 性 和 可行性, 才有价值。 审计准则强调, 审 计 建 议 要 有 针 对 性 和 可 行 性, 要 便 于 被 审 计 单 位 落 实 整 改。 对 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具体的解决措 针 对 性 和 实 用 性。 要 注 意 从 管 理 行 为 和 体 制 机 制 层 面 提 出 建 议, 以 提 高 审 计 建 议 的 质 量 和 层 次。 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千篇一律” 的 共 性 问 题: 要 么 审 计 建 议 缺 乏 针 对 性, 即 空 话 套 话 多, 文 不 对 题 或 生 搬 硬 套, 没 有 针 对 被 审 计 单 位 实 际 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建 议, 缺 乏 事 实 根 据 做 支 持, 使 问 题 与 建 议 形 成“ 两 张 皮”; 要 么 审 计 建议缺乏可操作性,过于原则化、 笼统化,即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
审计工作底稿常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审计工作底稿常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孟子涵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摘要: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也是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审计主管协调审计工作,还能够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工作中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人们要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常见问题的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才能全面提升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质量,进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审计工作;审计底稿;审计报告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200-02一、引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是审计工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中,工作底稿往往只是简单的会计账抄写,没有审计过程记录和结论,审计工作底稿只采用统一的基本格式,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方案、审计报告脱节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在审计工作中一定要认识到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为什么要审计?审计是为了对被审计的企业或者是单位相关的经济支出和收入或者是会计记录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关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是意见,但是审计的意见或者是建议不能只说口头上传达,需要通过正式的书面形式表述,这就是所谓的审计报告。
由于审计的时间较长,审计过程比较复杂,所有,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后应及时编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书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审计过程中的底稿,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能不能及时的编写出优秀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如果没有记录完整的、准确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阶段完成后很难编写出真实可靠的优秀设计报告书。
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审计底稿很有必要,因为在审计人员编写的审计报告书中,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审计意见或者是审计结论,而有些审计结论会牵连到经济纠纷或者是法律责任,甚至是诉讼,在适当的场合,审计人需要出示审计底稿来证明审计报告书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编制审计工作底稿需注意的十个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六、问题摘要及主要事实,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阐述,要说明问题 发生的时间、数量、金额、地点、方式、用途等内容。要注意语言简 练,事实清楚。
七、定性依据及处理处罚依据,即引用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定性及处 理处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可以在《财经违法行为审计处理处罚手册》 中查找相关法律法规。注意引用的法律法规要与问题对应好,法条内容 要写全。
三、明确审计范围。审计项目时点或期间:此项明确审计范围在时间 上的截止点或时间跨度,应结合实质性测试的具体对象区别对待,资产 负债项目应填截止时点,损益类项目应填时间跨度。
四、审计人员及编制日期,即实施审计项目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人 员及编制日期,明确工作职责,便于追查审计步骤及顺序。
五、审计结论必须经过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做出的专业判断,它直接支 持最终的审计意见,因此,审计结论应清晰、简明地表述,不能含糊其 辞,模棱两可。审计结论及问题性质,即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定性,比 如:“性质:大额支付现金”,注意定性要准确,要根据《财经违法行为 审计处理处罚手册》中对应规定进行定性,切记自取名称,随意定性。
十、附件,即审计工作底稿所附的审计证据材料及相关资料。要求: 除一个审计证据对应多个审计工作底稿外,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必须要附 有审计证据。
审计工作底稿在整个审计工作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而高质量的审 计工作底稿无疑是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最有力保证。离开审计工作底稿, 缺乏审计记录或审计记录不全,高质量的审计便无从谈起。
浅谈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是审计情况汇集和佐证、解释审计报告的可 靠依据。 因此, 如何编制和取得完整齐全有效
进入审计报告,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就会
增加。
的审计工作底稿 , 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 有效降
低审计风险 , 目前有待解决 的问题 , 是 笔者就 存在 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粗浅 的认识。
成所编制 的审计 工作底 稿文字表述不 准确 ,
稿是 否能充分支持所签发的审计报告发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疑。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对审
计记 录和审计证据经过系统整理 ,按照审查
2 解决 问题的对策 、 21 . 加强对审计 工作底稿的复核工作
的每一个 问题 所归纳 编写 的专项 问题说 明 书。 它是 审计过程和结果 的书 面证明 , 也是审 计情况 的汇集和编写审计报告依据 ,审计 人
就难以把握 ;三是不能正确处理好配合与被 配合的关系 , 没有发挥整体优势 , 自为战缺 各 乏相互配合 、 相互沟通, 且审计工作底稿可以
考核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 工作业绩 , 由于部
审计业务的管理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要通 过文字形式去组织去实现 ,科学的审计技术 方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用文字形式去表 现、 去传递。 审计人员的基本功一是审计查证 二是应用写作 , 以审计文字工作是 审计工 所 作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的优劣和熟练程度本 身影响着 审计工 作 的质量和 审计 的风险控 制。 因此 , 审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审计写作技 能
1 审计工作底稿存在 的问题 : 、 1I编制的审计工作 底稿反映不 出问题 .
1 审计人员的 自身素质存在缺陷。 - 3 审计 工作底稿分为事实结论及审计 人员意见两部 分, 依据查实的事实陈述才能体现其客观性 , 依据查实的事实 陈述才能对其做 出准确 的判 断 , 容许 有主观臆断 、 不 似是而非 的成分 , 不 拔 高、 不推想 , 这些都是 以查实工作 为前提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审计的范围逐步扩大 , 核算形式的不断变化 , 审计的对象错综复杂 , 企业审计人员的审计 目标也从最初 的查错防 弊发展到现在的提 升企业的绩效与查错 防弊 并重 。 前制约查证质量的因素。 目 一是审计人
底稿常见问题、原因及质量提升建议
底稿常见问题、原因及质量提升建议特别声明:案例内容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底稿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审计查证事实描述不清晰、不完整审计查证事实是底稿要素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该部分应该用通俗浅显的语言清晰、完整、言简意赅地对查证事实进行描述,使读者读后能够准确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存在审计查证事实描述不清晰、不完整,使用的语言过于专业化晦涩难懂等问题。
例一:“少计营业外收入”底稿在某“少计营业外收入*万元”底稿中描述,201*年*月,被审计单位收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拆迁房屋补偿款*元,其中税金*元。
至201*年12月末,少计营业外收入*元。
审核意见:审计查证事实描述不完整。
该底稿描述的事项应该是被审计单位房屋拆迁,对于获得的补偿款未确认收入。
如果房屋尚未拆除,企业尚未进行固定资产清理处理,那么拆迁补偿款在往来科目反映是恰当的;如果房屋已拆除,在做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处理时,拆迁补偿款应一并做相应账务处理。
基于上述原因,因为房屋的状态关系着问题的定性,本底稿在事实描述里至少应包括房屋拆迁的状况,明确其尚未拆除清理,还是已经拆除清理完毕。
二是审计程序执行不完整审计程序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可能采用的,用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发表恰当审计意见的程序,包括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
此外,针对具体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通过职业判断判明应执行何种程序、收集何种证据才能充分支持审计结论。
例二:“提前开工”底稿在某“提前开工”底稿中描述了批复开工日期,及提前一年开工的问题。
审核意见:底稿只就发现的事情做了审计工作,未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1.未审计施工的依据,关注是否签订了施工合同,如果签订了合同,应关注决策审批程序是否合规;2.未关注该项目是否进行了招标,是否存在虚假招标情况;3.施工图纸使用的是何版本,有无变更及形成损失;4.结算依据是什么,概算未批准的情况下依据什么签订的合同。
浅谈基层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基层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项目实施阶段的内部文书之一, 是支持审计结论性文件的重要依据, 其使用范围, 审计署 6号令第四十九条作了明确规定:“ 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
从审计实践看,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审计力量薄弱、任务繁重以及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基层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存在一些急需改正的问题。
为此,笔者就基层审计人员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不完整、所附的资料不能相互印证、勾稽关系不明、法律法规引用不规范。
由于近年来行政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人员趋于老龄化,受编制的限制,新的审计力量补充困难,而审计业务量大、时间紧、外勤工作时间短,不少审计人员迫于内外压力,往往只对重要项目或有问题的项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或在外勤作业后填制底稿,或者只重视审计结果的记录,忽视审计过程的记录填写,出现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结果、审计报告不符或者出现有审计过程而无审计结果、有审计结果而无审计过程的工作底稿。
部分审计工作底稿没有审计人员签章,也没有审计组组长复核意见和相关人员签章;在审计工作底稿之间没有建立清晰的勾稽关系,相互引用时没有注明索引号,审计工作底稿印证关系不明,相互混淆,重复取证;有的工作底稿存在只对发现的问题列明定性依据,却没有列出正确处理问题所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的问题定性、处理依据的法规已经废止或已经不能适用,个别引用的法规在“ 法规名称、文号和具体条款” 三要素上不齐全,有的定性依据与处理处罚的口径在同一份报告、同一类问题中都不尽相同。
致使基层审计机关业务质量低下、审计风险增大。
(二审计取证不充分。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作出审计结论和发表审计意见的客观依据。
审计工作底稿日期编制的常见问题
审计工作底稿日期编制的常见问题1、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和业务承接或保持评价表的编制时间在业务约定书签订之后。
正确做法:只有首先编制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并对业务是否承接或继续保持进行评价,确定承接业务后才可以签订业务约定书。
2、独立性声明书签署日期晚于审计项目开始的日期。
正确做法:在确定承接项目并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后,即应由项目组全体执业人员签署独立性声明书。
3、总体审计策略的编制日期早于审计业务约定书签署日期或晚于风险评估程序、进一步审计程序的编制时间。
正确做法:在签订了业务约定书之后,即应编制总体审计策略,结合了解的被审计单位情况确定应执行的审计策略及重要性水平等等。
在制定了总体审计策略后,方可进行风险评估程序及进一步审计程序。
4、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底稿的日期晚于控制测试的时间,或与控制测试的时间一致。
正确做法:只有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对了解到的风险进行评估后,方可执行包括控制测试程序在内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5、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的编制时间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时间。
正确做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风险评估结果汇总表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后,对了解到的风险进行评估,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
6、控制测试编制日期早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时间。
正确做法:只有在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内控进行了解,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后,方可执行控制测试。
7、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的编制时间早于控制测试的时间。
正确做法:只有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执行控制测试之后,才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实施实质性测试。
8、实质性测试工作底稿的日期晚于审计报告日。
正确做法:在实务工作中,经常有询证函尚未收回时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
收回的询证函日期晚于审计报告日,意味着审计工作尚未履行完毕即已出具报告。
尤其是银行询证函,均会明确列示回函日期。
不管客户如何催要报告,都应等银行询证函收到后方可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底稿检查中发现问题
(一)综合类项目存在问题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尚未完全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没能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切实应用到审计实务当中,对风险准则的应用浮于表面,仅停留在底稿编制层面,不能有效地识别和评估风险。
2、对初次承接业务的调查了解不够。
检查中发现,部分执业机构在首次接受委托前不重视前期调查,没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了解,没有根据企业现状评估审计风险,盲目承揽业务。
对新客户更换审计机构的原因也不作了解,对可能蕴涵的风险不重视,对期初余额未实施必要程序,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没有充分重视期初余额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3、计划审计工作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时,没有考虑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特点,规模和复杂程度等,内容千篇一律。
具体审计计划在使用标准的审计程序表时,没有根据具体的审计业务情况作出修改,计划审计工作对审计没有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大部分事务所虽然编制了审计计划,但计划过于简单。
如没有对被审计单位的未审报表实施分析性复核、未确定重要性水平或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没有计算过程及依据、对重要的审计领域与会计科目的审计程序没有说明,甚至有个别事务所根本没有编制审计计划。
4、不重视审计总结的撰写。
如有的事务所不编制审计差异汇总表、试算平衡表,没有撰写审计总结。
(2)实质性测试方面1、对银行存款的函证程序普遍执行不到位或未执行。
2、对往来账款的审计程序及函证程序执行不到位。
检查中发现,个别事务所对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的审计程序有的只有账账核对、账表核对,缺少必要的账龄分析。
近年随着审计准则培训工作的普及和质量检查对往来函证程序的强调和重视,大部分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已逐渐接受并重视函证程序,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函证程序过程的控制不重视,函证不是由审计人员直接发出和回收,而是通过企业财务人员收发,由此将造成函证的可靠性受到削弱;二是对函证程序的结果不重视,有些函证回函结果不符,但注册会计师并未实施进一步程序关注不符事项的原因,以削除疑虑;三是过于依赖函证,缺乏对函证结果可靠性的评估。
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实务角度的文献综述
经济论坛审计工作底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实务角度的文献综述邵亚蕾毕文杰(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8)摘要: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是影响审计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也是审计证据的载体。
本文针对目前审计工作底稿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未来编制出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分析研究,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措施。
关键词:审计工作底稿;编制问题;建议1引言纵观2011至2017年证监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38次行政通告和财政部发布的25次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中,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工作底稿出错而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因此,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仍有许多不足,这就使得研究和提高审计师审计工作底稿质量势在必行。
2描述统计本文选取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并做了如下统计分析,以期了解我国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底稿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如图一所示,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主题进行检索,从2012年到2017年文献数量呈整体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对于审计工作底稿的研究的关注度不够,有待加强编制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底稿的研究力度。
图一中国知网统计审计底稿文献研究数量(按年统计)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中存在的问题3.1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的矛盾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以完成既定的审计任务,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执行之前会编制工作计划。
刘爱东、张欠欠(2013)认为,从审计链条角度来看,审计的实际执行程序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不应少执行、漏执行或者盲目执行计划工作中的任何程序,除非存在符合测试程序的特例。
刘志耕(2013)认为在实践中,一些注册会计师受“将审计程序执行到位”的传统审计概念的影响,一味强调审计程序,认为执行审计计划就是履行审计程序。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注册会计师并没有很好的处理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之间的关系。
3.2审计工作底稿因果关系不清,逻辑混乱万水亭、曾信平(2015)研究发现,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注册会计师对问题的描述逻辑不严格,因果关系不明确,存在表面化的现象。
审计工作底稿常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审计工作底稿常见的问题和对策分析作者:孟子涵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8年第04期摘要: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也是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能够帮助审计主管协调审计工作,还能够为后续的审计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审计工作中的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因此,人们要加强对审计工作底稿常见问题的分析,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对策,才能全面提升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质量,进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审计工作;审计底稿;审计报告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04-0-02一、引言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是审计工作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中,工作底稿往往只是简单的会计账抄写,没有审计过程记录和结论,审计工作底稿只采用统一的基本格式,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方案、审计报告脱节的现象严重,这些都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因此,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在审计工作中一定要认识到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作用。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重要作用1.审计工作底稿是编写审计报告的依据为什么要审计?审计是为了对被审计的企业或者是单位相关的经济支出和收入或者是会计记录存在的缺陷以及相关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者是意见,但是审计的意见或者是建议不能只说口头上传达,需要通过正式的书面形式表述,这就是所谓的审计报告。
由于审计的时间较长,审计过程比较复杂,所有,审计人员在完成审计后应及时编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书的内容是否来源于审计过程中的底稿,直接关系到审计人员能不能及时的编写出优秀的审计报告。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如果没有记录完整的、准确的审计工作底稿,在审计阶段完成后很难编写出真实可靠的优秀设计报告书。
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的过程中及时记录审计底稿很有必要,因为在审计人员编写的审计报告书中,很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审计意见或者是审计结论,而有些审计结论会牵连到经济纠纷或者是法律责任,甚至是诉讼,在适当的场合,审计人需要出示审计底稿来证明审计报告书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工作底稿中常见的主要问题一、初步业务活动阶段1、业务保持(承接)评价、业务约定书、风险评估日期混乱。
风险评估日期应在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之前,业务保持(承接)表编制日期应在约定书签署日期之前。
2、首次承接,与前任会计师沟通缺失。
3、业务约定书存在较多的空白,出具的专项报告未在报告中明确。
二、风险评估及计划类工作底稿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不包括内部控制)底稿浮于表面,行业数据及被审计单位数据过时。
2、了解集团及其环境底稿缺失。
集团并非是集团公司,而是站在被审计单位合并的角度考虑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
3、重要性水平计算错误。
(1)选取的标准不是合并原报数;(2)重要账户及相关认定中存在超过重要性水平的账户未被认定为重要账户的未说明原因。
4、舞弊风险的评估及应对底稿缺失,一般就只做了一个项目组讨论纪要,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应对评估的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就舞弊事项的沟通、对舞弊风险因素的评价基本上未执行。
5、审计计划粗制滥造。
模版给了十一项,每项应具体详细描述,反映整个审计思路并贯穿于整个审计工作期间,可以不局限于此十一项,增加相应的内容,如:可以增加拟执行哪些循环的控制测试及其原因、与管理层、治理层的沟通安排、监盘的安排等等。
而项目组基本上是进点时做好就再也不看或者是送审前赶紧编制胡个底稿。
(建议审计计划手签批准)6、风险评估汇总表上下脱节。
(1)不明白什么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风险,什么是认定层次的风险;财务报表层次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以会计报表整体相关的风险,并不是与具体会计报表项目直接相关的风险。
如:财务人员的频繁变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被审计单位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情况,但仍继续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财务报表。
认定层次上的风险是指与具体会计报表项目在认定上相关的风险。
如:仓库管理混乱可能导致存货出现错报等。
(2)未将收入循环认定为存在重在错报风险;(3)未识别出重大错报风险却出现了相关应对措施。
三、控制测试底稿1、未对企业层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解。
共8个:与控制环境(即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期末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即监督其他控制的控制)和内部控制评价、集中化的处理控制(包括共享的服务环境)、监控经营成果的控制、针对重大经营控制及风险管理实务的政策。
每项均应先了解内控、到评价内控的设计有效性、再测试内控运行的有效性、再得出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结论、再抽样进行测试。
2、业务层面的内控测试存在多个子流程测试的样本一致的情况。
共13个大流程,包括采购与付款、工薪与人事、生产与仓储、销售与收款、筹资、固定资产、资金营运、投资、工程项目、无形资产、研究与开发、业务外包、对外担保循环等,均应是先了解各大流程及其控制(需要执行访谈、询问、观察等程序并编制相关底稿)、再进行穿行测试,最后再对各大流程中的各个关键子流程实施控制测试。
3、各大流程的控制矩阵中的“控制频率”不规范。
每月一次、每季一次、每日多次、不定期等。
4、各子流程的控制测试中的控制频率与矩阵中的控制频率前后不一致,项目总体总数出现“**年合同”、“**年明细账”、“大于100”等字样。
5、与控制频率对应选取的样本量不符合本所最低要求。
6、缺少内控缺陷汇总及评价表。
四、业务完成阶段1、与管理层、治理层沟通缺少被审计单位意见。
2、审计总结流于形式。
以WP****代替。
3、业务复核核对表、复核声明书缺失。
应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总监、项目合伙人、质控复核人四级。
4、业务流转表日期逻辑错误。
“报告盖章”、“报备文件签收”、“合伙人签发”、“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日期填写为报告日当日。
“项目经理”、“项目总监”日期填写为报告日前几天,其中项目总监日期应在项目经理填写日期之后。
5、审计人员简签表中人员与委派项目组成员通知单、独立性声明书签名、审计计划中的项目分工等不符。
6、未编制已更正错报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及其评价。
7、未编制专业意见分歧解决表、重大事项概要汇总表、问题备忘录、咨询记录等工作底稿。
若无,也建议编制置于底稿中。
8、未编制项目工时统计表及约定工时成本控制表。
9、缺少律师询证函。
10、审计报告出具初稿,未经复核校对即送审。
11、抵销内部交易时未注明未实现内部利润是如何计算取得的。
12、对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顺销、逆销未实现内部利润未进行抵销。
13、审计完成阶段的分析程序缺失。
14、审计报告中披露问题:会计政策中未按被审计单位情况披露收入确认原则和计量方法,笼统地套用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中存在“应该”、“应”、“可”等准则原话,未按被审计单位实行执行情况进行修改;所得税费用未披露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或披露不正确;其他重要事项中未按新规定披露前期会计差错、分部信息情况;所有权或使用权受限情况披露不完整或未披露;未披露与金融工具相关的风险。
15、核销坏账和转销存货跌价准备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处理:被审计单位当期核销坏账或存货跌价准备的转销,但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资产减值准备”仍然等于利润表中的“资产减值损失”,编制现金流量表附表错误。
五、实质性测试底稿1、各项目程序表中的“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控制测试的结果是否支持风险评估的结论”、“需从实质性程序攻取的保证程度”均与风险评估工作底稿、内控测试工作底稿脱节。
2、货币资金:(1)库存现金盘点表错误。
(2)未对零余额、余额较小的存款户进行函证且未说明理由。
审计准则要求对余额为0及本期注销的账户也进行函证,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某一银行存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且与之相关的错报风险很低,但应在底稿中说明理由)。
(3)完整性测试不规范。
(4)银行函证未说明独立控制程序。
3、应收账款:(1)函证未说明独立控制程序(涉及所有往来账):①应对发函信息进行审核,确保程序实施的有效性。
准则指南对此有明确的要求“确认函证寄发的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是否正确,包括在寄发前检查部分或全部姓名、单位名称和地址的真实性”,具体操作为编制或索取发函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发函信息明细表,并将上述信息与相关合同、发票、官网等进行核对,收到回函时,应将回函地址、寄送人等信息与上述明细表进行核对,检查有无异常情况,最后将核对结论记录与底稿,对异常的记录进一步审计程序及其结论。
②跟函或对方来审计现场函证应留有证据。
建议是拍照片取证,拍照时应注意证据的充分性。
③保存独立发函及收函的证据。
审计人员应将发函及回函寄送单留存底稿,并在该底稿中说明发函具体方式及过程。
④回函为复印件非原件问题。
准则指南上有传真件回函这种方式,但指出可能存在可靠性风险,因此尽量要求原件回函,确实是传真件回函的,应说明对验证可靠性采取的审计程序,如对方传真号码是否经核实、是否为审计人员亲自接收等。
⑤所发函件未经被审计单位盖章。
项目组对某公司账面记录进行了函证,但发出的询证函未经被审计单位盖章,检查组认为函证工作底稿不能反映注册会计师对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进行了控制,底稿不能证明注册会计师有效实施了函证程序。
⑥发函时间早于现场审计时间从快递资料看某公司函证发函时间为2015年1月22日至1月28日之间,现场审计开始日期为2015年2月,发函时间早于现场时间,审计人员未进场,该函证可能是被审计单位代为发出,审计人员未能独立发函。
(2)函证控制表问题函证控制表上的选样方法、样本量及其占总体的比例、回函金额、各种比例、替代测试索引等均应按最后情况填列完整。
(3)以账面余额发函对方确认相符后又进行了调整;(4)工程类公司未函证合同金额;(5)替代测试浮于表面(涉及所有往来账),未结合合同记录、出库记录、运输记录等进行检查;期后回款情况未检查也未说明原因(涉及所有往来账);(6)个人回函根据北注协的要求应加按手印;(7)确认为单项金额重大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包括其他应收款)但未计提坏账准备的账户未作为组合列报。
(8)核销坏账的会计处理错误:因诉讼或为促使客户单位回款,但判决或协商的回款金额小于原账面挂账金额,差额部分直接冲销坏账准备,会计处理错误,应比照债务重组处理。
4、预付款项:存在预付的设备、工程等购置长期资产的款项未重分类调整。
5、存货:未对制造费用的分配进行测试;未对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成本在各品种间的分配进行测试,存货底稿除实施计价测试和截止测试外就是抄账;对BOM单中的标准成本认识错误;索取较多的企业盘点表加厚底稿不知作何用处;监盘结果未与仓库账核对、未倒轧至报表日与财务账面核对;监盘总结未说明执行监盘比例、盘盈盘亏以及盘盈盘亏占比情况;存货跌价测试选择资产负债表日期末的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应该以存货预计可以变现的时点的价格计算可变现净值。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被投资单位派驻了董事也被认定为不存在重大影响而将长期股权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7、长期应收款、长期应付款:融资租赁业务收到或者支付的保证金、咨询费应该构成最低融资租赁收、付款额,但是实际计算时未考虑,影响未确认融资租赁费用的金额及内含利率的计算。
8、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出现巨额亏损或已资不抵债,但未计提减值准备。
9、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实盘数量一个笔迹划下来;权属证明从以前的底稿中复印取得,未重新索取并检查原件;对于入账的非新购置资产未按剩余年限计提折旧费用。
10、在建工程:盘点照片看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仍未转固,应按单项工程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考虑;索取的竣工验收资料未与在建工程的转固进行核对,对推迟转固视而不见;利息资本化金额未考虑扣除未动用的借款产生的利息或投资收益;工程已超过建设合同中工期很长时间未完工,未追查其原因。
11、长、短期借款:与企业信用报告金额不符,存在由于银行原因未及时登记到时信用报告中,但未索取银行对此的说明;信用报告也未对对外担保情况进行检查。
12、应付票据:票据融资现金流量表列报错误。
13、应付账款:对暂估应付款未检查暂估金额的正确性。
14、应付职工薪酬:审定表的贷方发生额与计提分配表的审定发生额不勾稽。
15、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方发生额与当期所得税费用未进行勾稽;应交增值税期末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的未交增值税不符未查明原因;应交个人所得税与工资费用明显不勾稽未查找原因。
16、应付利息:大月末应为期后11天,错算为10天;整个期间的利息费用未与相关科目核对。
17、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收入确认时点不对,如采用DDU、DDP结算模式的,均是货物交给购货方才能确认销售的实现,而底稿中仍在按离岸作为收入确认时点;(2)收入确认未对发运情况进行检查;(3)月度间毛利率分析,仅罗列了各月的数据,未对重大波动进行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前五大客户的分析,仅罗列了各期前五大客户,未见对本期与上期差异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