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
关于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10条建议

关于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10条建议
1. 明确期望:家长和教师需要明确期望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良好的作息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礼仪习惯等。
2. 树立榜样:这是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孩子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大人的行为。
家长和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3. 沟通与理解: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行为动机,有助于更好地引导他们。
4. 及时纠正:对于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可以通过鼓励或惩罚来强化孩子的记忆。
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5. 明确规则与界限:通过明确的规则和界限,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6. 表扬与鼓励: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有助于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
7. 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有助于他们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8. 持续的耐心:养成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家长和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纠正孩子的行为。
9. 结合其他学科:在行为习惯教育中,可以结合品德教
育、心理教育等其他学科,更全面地提升孩子的素质。
10. 家校合作:家长应与教师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这样能更好地把握孩子的行为动态,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

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注重孩子一年级对孩子来说是其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从幼儿园进入了学校,接受正规的教育,家长该如何协助孩子顺利地走过这个转折点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所以,在孩子上学期间,就算家长工作再忙,也要注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
一、注重学习情绪。
之所以,将注重孩子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我觉得,只有孩子在学校开心了,他才会喜欢学习,逐步也就有了学习的爱好,逐步才擅长学习。
家长与孩子之间养成平等交流的习惯,也便于家长即时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对症下药。
这样经常交流,养成习惯后,教育孩子的问题也就化难为易了;最怕的是孩子有什么事情跟谁都不说,出了什么事情,家长什么都不知道,后悔晚矣。
所以,每当孩子放学回来的时候,家长能够问问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开心吗?因为什么事情开心呢?”。
假设他不开心,你要要询问他为何不开心,进而对孩子实行思想上的开导,让他变得快乐起来,假设需要老师协助的话,能够及时跟老师交流一下。
也能够开始是家长主动询问,以后最好养成孩子主动与家长交流的习惯。
二、注重学习伙伴。
朋友,是倾诉的对象;朋友,是进步的动力。
人是最怕寂寞的动物,小孩子更加需要朋友,而且需要在某个方面比他强的朋友。
我没有强调一定要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交朋友。
因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多方面的,不但仅表现在学习方面。
一个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并不是给他带来朋友的唯一因素,还涉及到性格、为人等因素。
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如何在新的集体交更多的好朋友。
要理解你的孩子在学校有几个玩得好的伙伴,那些伙伴的学习、性格、为人等又是怎样的呢。
并且能够与这些伙伴的家长联系一下,这样你会更加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就算孩子偶然撒谎了,你很快就会知道的;你还能够从别的家长那里理解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假设你的孩子没有伙伴,你更要创造机会让他多交朋友。
三、注重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孩子受益终生。
要培养一个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的入学年份,对于家长来说,这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家庭教育在这一阶段尤为重要,它将有助于孩子的基础知识,习惯和价值观的养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的建议。
1. 调整孩子的生活习惯一年级学生通常需要调整他们的作息时间。
家长可以根据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孩子的日常活动,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
包括规律的休息和饮食习惯,这将有助于维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的学习状态。
2. 鼓励孩子阅读阅读对小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在家里建立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让孩子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书籍,并鼓励他们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
通过阅读的方式,孩子可以培养对语言和文字的兴趣,并提高词汇,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建立学习计划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常需要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家庭作业,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孩子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并且能够更加有条理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会感到新的环境和任务的压力,因此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亲子活动和纪念日的庆祝来增强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5. 建立家庭规则家庭规则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这有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
最后,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重要阶段。
通过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建立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学习计划,以及鼓励他们阅读和建立家庭规则,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并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做好基础。
2024年小学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优秀心得(2篇)

2024年小学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优秀心得孩子上小学一年级了.作为我们这些年轻的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其实也是一门课程.以前总觉得孩子长大一些就好了.现在才觉得(万里长征"才开始.下面就谈谈一学期来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体会.1.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同时.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不应单方独揽大权,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____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肯定她.坚持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平和看待她.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一点是很必要的.3.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孩子胆小.老实.请老师给予关照.之后.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并签字.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家长很重要.老师是关键.这一学期来.孩子进步很大.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变得自信.开朗了.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在这方面.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4.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帮助孩子克服缺点.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总是把加法当减法.减法当加法.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故意请她当(老师"批改.反复训练几次.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给她讲明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5.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我们觉得.经常对孩子发火.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使她对你望而却步.如果经常发火.她就会报喜不报忧.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慢慢来.6.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因为一年级的孩子都比较小.天性好玩.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孩子每天要上六节课.非常辛苦.每天回家都很累.在这方面.作为家长.一是为她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加强补充营养.帮她解乏,二是教她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比如听听音乐.闭目养养神.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当然.最好是学校每个星期三下午让低年级的学生在家学习.借此机会适当调整一下).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在这个时段内.再要求她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2024年小学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优秀心得(2)随着时间的流逝,2024年已经到来了。
小学一年级的家庭教育

小学一年级的家庭教育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能力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一年级的家庭教育。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未来的学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应该在小学一年级时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家长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时间用于学习和休息。
其次,家长应鼓励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不拖延学习任务。
并且,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奖励和表扬,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与孩子一起学习,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一件有趣和重要的事情。
二、帮助孩子发展社交能力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开始接触社会的时期,家长应该重视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社交能力。
首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或者儿童俱乐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可以结识到更多的朋友,提高自己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其次,家长还可以在家庭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孩子主动与家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此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友善待人的习惯。
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小学一年级是孩子逐渐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时期,家长应该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首先,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课外活动,比如学习乐器、参加体育运动等。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注力,并且在这些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家长还应该逐步让孩子承担一些家务事,如整理房间、洗碗等。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能够学会自理和自我管理,提高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小学一年级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发展社交能力和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小学一年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关于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点关注和探讨。
对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来说,家长要保持耐心和爱心。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始接触学习,认知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有耐心。
家长要耐心的引导孩子做作业,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还要用爱心去教育孩子,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激励他们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在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家长要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学习氛围。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需要在家庭中进行辅导学习,因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中,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门学习的角落,家长在一旁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在进行学习的家长还要注重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尽量让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学习,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家长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关心孩子的成长,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尽量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也要和孩子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自觉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学会与他人友善相处,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
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实践活动。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孩子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积累经验,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参与家务活动,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独立和自理,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技能。
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参与一些小型的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们用心引导和呵护。
师德师风家长建议小学一年级

师德师风家长建议小学一年级一、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家长们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
家长可以通过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例如,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包、守时上课等好习惯,这将有助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初入小学一年级时,他们可能会面临新环境、新学习内容所带来的压力。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引导和安慰。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度过适应期,建立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持。
三、与老师建立良好沟通家长们应该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共同为孩子的学习成长努力。
同时,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家校互动活动,与老师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在孩子进入小学一年级后,家长们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结构,让孩子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只有身体健康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的规律,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五、激励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们应该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可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帮助他们形成自信、坚强的性格品质。
通过激励孩子,让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树立起对学习的热爱和追求。
结语在小学一年级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家长的引导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家长们能够根据上述建议,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心理健康、良好行为品质,共同为孩子的未来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在小学一年级这个美好的时光里茁壮成长,收获成功和快乐。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要,无论是教育小学还是中学的孩子都系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一年级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一.表扬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二.父母冲动的行为会让孩子性格逆反父母应该认识到,逆反是青春期孩子发泄情绪的一种方式,父母应该冷静处理,不要总和孩子“顶牛”多和孩子沟通,这样才能逐渐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
三.学会宽容和忍让宽容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能够宽容和忍让别人缺点和错误的人,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样的人,便是人世间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宽容更是一种能力,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宽容伤害自已的人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的心如同一个容器,当爱越来越多的时候,仇恨就会被挤出去,我们只有不断地用爱来充满内心.用关怀来滋润胸襟,才能让仇恨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四.遇事允许孩子申辩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
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
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五.避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要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
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
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六.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如何教育的父母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他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家庭教育一年级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一年级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家庭教育中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应该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快乐的家庭环境。
父母之间的和睦、相互尊重以及对孩子的关心、关爱,都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
同时,家中的沟通应该是积极的,父母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诉说渠道。
二、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阶段,他们可能会因为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人际关系而感到困惑、焦虑或抑郁。
父母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并且通过耐心倾听和关心,鼓励他们表达真实的感受。
同时,父母还要教会孩子正确管理情绪的方法,比如通过绘画、写日记等方式来宣泄情感。
三、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孩子内心世界的窗口,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的特长和潜能,并鼓励他们进行相应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如果孩子对音乐感兴趣,可以鼓励他们学习乐器或参加音乐活动;如果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可以给他们提供艺术创作的机会。
通过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生活,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情绪。
四、正确引导孩子面对挫折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而正确引导他们面对挫折是十分必要的。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勇敢地再次尝试。
同时,父母还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安慰和支持,让他们感到父母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在面对挫折时,家庭应该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鼓励。
五、合理规划孩子的时间一年级的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过度的学业负担和没有休息的时间,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年级父母

一年级父母引言孩子上小学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一年级父母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包括学习支持、生活习惯和情绪管理。
学习支持作为一年级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学习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点建议:1.与老师保持沟通: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定期参加家长会,也可以向老师咨询一些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的建议。
2.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目标应该具体、可行,并且可以逐步实现。
3.组织学习时间:为孩子制定一个良好的学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坚持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的习惯。
4.提供学习资源:提供适合孩子年龄和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如绘本、字卡、拼图等。
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生活习惯除了学习支持,一年级父母还应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
以下是几点建议:1.定期作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都有益处。
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并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表。
2.营养均衡: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糖果和高热量食物。
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咳嗽时用纸巾等。
这有助于孩子保持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疾病。
4.运动与休息: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同时也要注意给予孩子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情绪管理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各种情绪问题,如焦虑、紧张、压力等。
作为父母,提供情绪管理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点建议:1.倾听与理解:倾听孩子的感受,尊重他们的情绪。
给予他们安全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
2.鼓励表达: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绪,可以通过绘画、写作、说话等方式。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学习规划

小学一年级家庭教育学习规划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门引导和培养:1. 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和学习的习惯。
2. 创建良好学习环境: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有良好光线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和噪音。
3. 鼓励自主学习:逐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自己找到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提升孩子基础学科能力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打下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关键阶段,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学科帮助孩子提升能力:1. 语文学科:通过家庭阅读和共读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同时,鼓励孩子进行听写和朗读练习,提高对文字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2. 数学学科: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运算,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概念的理解。
可使用教具和游戏等方式,增加数学学科的趣味性,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
3. 英语学科:提前进行英语启蒙,通过英语游戏、儿歌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英语兴趣。
家长可自学或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料,与孩子一起学习英语单词和简单的语句。
三、培养综合素养和兴趣爱好除了学习基本学科知识外,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兴趣爱好也很重要。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 艺术素养:鼓励孩子参加音乐、美术、舞蹈等课外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加各类体育锻炼项目,培养他们的体力和协调性。
3. 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或俱乐部,如棋类、围棋、乐高等,发展他们特长和爱好。
四、与学校的密切合作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学校进行密切合作:1. 与班主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班主任保持定期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表现和问题,及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2. 参加家长会和家庭作业指导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和家庭作业指导会,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和心得,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
一年级育儿小妙招

一年级育儿小妙招
1. 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确定固定的起床时间、午休时间和就寝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 均衡的饮食: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以满足孩子身体发育所需的营养。
3. 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有助于孩子身体运动发展和锻炼,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认知和社交能力。
4. 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导孩子正确的洗手、刷牙等卫生习惯,保持身体清洁和健康。
5. 鼓励孩子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可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图书,每天为他们读故事书,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6. 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并提供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和管理情绪,如通过绘画、游戏等方式发泄情绪。
7. 和孩子一起玩耍:与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和玩耍,增强亲子关系,同时也有助于孩子的发展和学习。
8. 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给孩子一些小的责任,如整理自己的玩具、帮忙洗碗等,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9.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给孩子提供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10. 注意孩子的安全:在家中和外出时,注意保护孩子的安全,如避免让他们接触危险物品、教导他们如何正确横过马路等。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哪些问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哪些问题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入学的重要阶段,对于家长来说,了解并注意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1. 学习兴趣和能力: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开始接触正式学习的阶段,这时候家长应该观察孩子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能力。
一方面,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发展他们感兴趣的学科,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另一方面,家长也需要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们努力克服挑战。
2. 规律的作息时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规律的作息时间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
孩子在晚上应该有足够的时间放松和休息,以便第二天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和活动。
3. 饮食和营养: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营养摄入。
一些研究发现,充足的营养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发展。
家长可以提供均衡的餐食,确保孩子吃到蔬菜、水果和其他健康食物。
另外,家长也要避免给孩子吃过多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
4. 安全教育: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渐渐开始独立出行,家长要注意给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教导孩子横过马路时要注意交通情况,告诉他们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或搭乘陌生人的车辆等。
同时,家长也需要与学校和老师合作,共同确保孩子在校园内的安全。
5. 科技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家长需要注意给孩子正确使用科技设备的指导。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可能会开始使用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
家长要确保孩子使用这些设备的时间适度,并监督他们访问互联网的内容。
同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对待互联网时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6. 社交技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开始与更多的同龄人接触,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社交技能的培养。
鼓励孩子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合作和分享的意识,以及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和观点。
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参加团队活动,提供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和学习。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怎么教育

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怎么教育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那么,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呢?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
比如,要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每天放学后,给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知道在这个时间和地点,就是专门用来学习的。
同时,教导他们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不能三心二意。
还要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陪孩子一起阅读,让他们感受阅读的乐趣。
再者,注重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
给孩子制定一个简单的作息时间表,让他们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比如,早上按时起床,晚上按时睡觉,这样有助于孩子保持充足的精力。
在做作业和玩耍之间,也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孩子过度沉迷于玩耍而忽略了学习。
在学习方面,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的课程相对简单,但也不能忽视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
比如,在教孩子数学时,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语文学习可以多讲故事、读儿歌,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和拼音。
另外,要关注孩子的课堂表现。
多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是否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等。
如果孩子在课堂上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要及时帮助他们改正。
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如专注力练习,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也非常重要。
一年级的孩子应该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穿衣系鞋带等基本生活技能。
家长不要包办一切,要给孩子机会去锻炼,让他们逐渐独立。
在品德教育方面,要教育孩子懂礼貌、守纪律、尊重他人。
比如,见到老师和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场合要遵守秩序,不插队、不大声喧哗。
与同学相处要友好,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对于孩子的错误和缺点,要有耐心地引导和纠正。
不要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而是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错了,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家庭作业辅导

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与家庭作业辅导小学一年级是孩子学习生涯的开端,家庭教育在这个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学校的教育,家长的关注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家庭作业的辅导也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以及家庭作业辅导。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一年级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
家长需要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并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此外,家长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孩子主动思考和提问。
二、注重情感沟通家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情感能力。
家长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与孩子交流时,应简单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尊重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给予适度的自主学习空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应过分干预孩子的学习,应给予孩子适度的自主学习空间。
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图书、教育软件等,让孩子有机会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制定明确的家庭作业辅导计划针对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家庭作业辅导,家长应制定明确的计划。
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困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其次,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每天完成的作业时间,并设置适当的休息时间。
在帮助孩子完成作业时,要注重方法和技巧,避免对孩子的过度指导。
五、鼓励孩子参加课外活动除了家庭作业的辅导,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
可以参加各种兴趣班或社团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并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此外,户外活动也是培养孩子身体素质和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家长与学校的紧密联系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至关重要。
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问题和困惑。
家长还可以参加家长会和各种亲子活动,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教育经验。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须知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须知学校一班级同学家长须知1、家长每天可以让孩子把在学校里学的课文读给大家听,把自己新熟悉的字向大家作介绍,家长应以观赏的心态给孩子以热忱的鼓舞,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欢乐;家长可有意识地让同学在生活中多接触汉字,如读路牌,看广告等,不断激发同学识字的兴趣;家长还应鼓舞孩子和自己的昨天比,让孩子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从而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2、家长不要光从写字数量和机械抄写上对孩子提出过分要求,重点是书写规范和习惯,养成孩子对字形、字体的正确认知习惯。
3、对课文的把握,千万不要提出"字字落实'、"句句弄懂'的要求,更不必要求孩子对字义、句义进行解释。
孩子能够把课文基本读正确,就可以算达到这方面的目标了。
4、为了培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学每天应有肯定的阅读时间(一班级第一学期,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5分钟,二班级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家长应督促孩子一心一意地读。
5、一些家长认为多做练习就能提高成果,所以买了许多的测试题,每天要求孩子做肯定量练习题,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挤占了同学阅读的时间,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热忱,也加重了同学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
同时,也应当指出,孩子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样重要,尤其是学校低班级阶段,不要光顾写字,而忽视了口头表达力量的提高。
6、在新教材试验过程中,经调查发觉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家长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对孩子也不苛求,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大加欣赏,引以为豪,这部分孩子学习就显得比较轻松,学习效果也较好。
可见,家长的不同心态与同学学业负担轻重之间也有亲密的关系。
7、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家长应关注孩子平常说话习惯、态度和方式,要多与孩子沟通,鼓舞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把话说完整,说清晰。
孩子开头进入说话时,家长切忌操之过急,随便拔高要求,如从一开头就从字数、谋篇布局,立意行文等方面提出要求,而是应当让孩子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写自己想说的话。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哪些问题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应该注意孩子哪些问题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开始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阶段,对于家长来说,要注意孩子的一些问题,以保证他们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下面将从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身心健康三个方面,为家长们介绍应该关注的问题。
一、学习态度学习态度是孩子在学习中的心态和态度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学习的效果和习惯的养成。
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
具体来说,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1.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孩子应当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是应付考试。
家长应该与孩子沟通,让他们深入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培养出以求知欲、充满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2.鼓励适度的竞争:适度的竞争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家长可以通过创造一些比较性的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和挑战,但要确保孩子们正确看待竞争的价值,不过度追求成绩。
3.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家长在评价孩子学习的时候,应该注重学习过程的细节,而不是仅仅关注学习成绩。
这样不仅能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学习,还能让他们明白学习是一个积累和提升的过程。
二、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指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和行为。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习兴趣。
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们应该注意的:1.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
学习环境的舒适度和安静度对孩子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制定一些合理的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建立起按时完成作业、整理书籍和笔记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们采用多种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3.关注孩子的学习质量:家长应该注意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只是着重于完成作业的数量。
帮助孩子整理思路、解决问题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基础,也是家长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
以下几个方面是家长们应该关注的: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比例,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

一年级新生家长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
如今我的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入学是孩子生活的新起点,是人生道路上一段重要的里程。
从孩子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告别了无忧无虑的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幼儿时代,开始正式跨入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时代。
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单是老师在学校我教育,也是我们做家长的一份责任。
只有家校双向配合,形成良性循环,才能使教育收到显著成效。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好的习惯是孩子最为重要的品质。
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除了要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好的听课习惯(包括专心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等。
)、作业习惯(包括认真完成作业,书写规范,不拖欠作业,有正确的写字、握笔姿势等。
)、卫生习惯、纪律习惯等。
可以说好的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
而这些习惯的养成在低年级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说当孩子上了学,我们家长不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更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1、培养孩子课前认真准备的习惯女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以后,首先我要让她知道:如今自己已是一名小学生了,主要的任务是学习,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课前做好一些准备。
如:每天晚上都要按照课程表提前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削好的铅笔等学习用品,一样不少地准备齐全,这样做既可避免第二天清晨的忙乱,又可保证第二天能够带齐学习用具,不形成“丢三落四”坏毛病。
在家中,刚开始的时候,我在一旁耐心指导孩子怎样收拾学习用品,应该怎么样摆放整齐。
这样让孩子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后,她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经过半年的训练,女儿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我并及时根据她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
半年以来,女儿在一次次的鼓励中,慢慢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一年级家庭启蒙教育

一年级家庭启蒙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孩子一年级的阶段,家庭启蒙教育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是孩子认知能力、情感发展、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家长们在孩子一年级的家庭启蒙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应该从小事做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按时起床、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等。
通过这些小事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律和有条理。
其次,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启蒙教育方式,它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们可以在家中多准备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定期陪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乐趣,激发对知识的渴望。
另外,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社交活动,比如参加一些兴趣班、社区活动等,让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分享和合作。
最后,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年级的孩子正处在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时期,家长们应该多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和关爱,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总之,一年级家庭启蒙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们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家长们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阅读习惯、社交能力和自信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家长们能够在孩子一年级的家庭启蒙教育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茁壮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朋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转折,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那么,我们怎样开好头,帮助小朋友很快很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呢?下面和大家探讨两个问题。
我们的家长要重点抓小孩的什么?ﻫ可能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进入小学,主要是来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的。
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感到这个观点起码是比较片面的,是不可取的。
不错,小孩进入小学是要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了,我们的家长进行学习辅导也是必要的,但这绝对不是小学教育的全部,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
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儿童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学习的基础,还包括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
如果说得简洁点,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这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
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先谈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的内容很多,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就是要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
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学会倾听、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学会体贴、关心父母(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学会询问和安慰父母……),学会关心老师,学会帮助同学,学会同情弱者,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一起游戏、活动),不争吵,不闹别扭。
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打好了这些基础,将对小孩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事实证明,凡是会尊重人、关心人,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人,都有非常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比较高的生活质量,都有比较高的事业成就。
而不会尊重人、关心人,不会与人交往和相处的人,往往在家庭和单位里,都人际关系紧张,到处碰壁,生活质量很差,事业也常常受到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干扰,心情压抑,即使事业有成也没有一点幸福感。
这些都说明,从小进行做人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
西方教育家有一项研究:教育家对几千个智力超常的孩子进行了长达30多年跟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智力超常、成绩超群的孩子,走上社会以后,取得的成就并不一样,有些人没有什么建树,成绩平平,甚至工作和生活都很糟糕,有些人成就突出,工作和生活都很优秀,且都有幸福感。
经过研究,前一类的人在人格上都有些缺陷,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较差,情感素养较低;但后一类的人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好,情感素养高。
再谈学会生活。
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我们对小朋友的基本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技能。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不用意志努力的、自动化了的行为。
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使人终身受用。
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的生活习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8点,早6点),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勤剪指甲的习惯,物有定所的习惯,等等。
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哪些生活技能?自己穿衣脱衣的技能,自己穿鞋系带的技能,自己刷牙洗脸洗脚的技能,自己盛饭的技能,等等,凡是自己能做的事都要自己做。
以上这些,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培养。
而这些方面,根据我们的了解,小朋友们存在的问题是很大的,不少小朋友至今不会自己穿衣脱衣,不会系鞋带,不会刷牙洗脸,不会盛饭,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全由我们的家长包了,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这样下去,后果是十分严重。
ﻫ最后来说说学会学习。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任务主要靠我们老师在学校来完成。
我们的建议是:重点抓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一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来自哪里?来自外在的鼓励,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来自学习的成功体验。
针对期初拼音学习的情况,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家长不要性急,要有耐心,要有宽容之心,要有发展的眼光,不懂拼音的家长不要教小孩拼音,以防教错。
二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主要是良好的读写习惯(防止近视),阅读习惯(帮助选书买书,指导阅读),思考问题的习惯,朗读的习惯,整理文具的习惯。
根据我们以往的了解调查,在做人、生活和学习方面,我们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学习。
不少
家长不重视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
有些孩子,在家没有礼貌,任性放肆,不会尊重人、关心人,对别人缺乏同情心,不能与人友好相处;有些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在学习上,重视知识的多,关注兴趣和习惯的少;关心分数的多,注重能力的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少。
导致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习惯不好,能力偏差。
我们要改变以上现象,把打好孩子做人的基础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来抓,把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作为家庭教育经常性工作来抓,把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作为家庭学习辅导的重点来抓。
教孩子学会做人比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孩子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终身受用的素质。
ﻫ我们怎样抓好家庭教育?ﻫ首先,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家庭教育,不要认为孩子上学了,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就没有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在所有外在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我们多年教学的体会是:凡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凡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育科研部门的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我们要了解学校和老师有哪些要求,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这样教育要求才能保持一致。
只有了解好了,才能与学校同心同向。
学校教育最怕的是相互抵触和干扰。
(不给孩子零钱,不买零食,不到地摊买吃的;要按时接送孩子,要到规定地点接孩子;不把汽车开到校门口接孩子等。
)ﻫ再次,我们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包括物质的环境:要有安静、明亮的学习室,桌凳的高矮要适当,要减少各种干扰(听觉的、视觉的)。
还包括良好的家庭人际环境:要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家庭气氛和谐,家庭活动健康有益。
第四,我们要为孩子做良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ﻫ第五,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
主要是:要重视激励(努力发现和放大孩子的优点、特点,少批评,少抓小辫子,多宽容。
要重视引导(顺性启发,引导思考,学会判断):要加强针对性(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要适当);要加强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
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抓起。
如不挑食、偏食,不吃剩饭;上学放学打招呼。
要严而有格)。
要注意尊重(少强制,要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说话讲究策略,要善于与自己的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要让孩子信任自己,甚至敬佩或崇拜自己)等;力避正面冲突,消除对立情绪。
(我们的任何教育都要使我们的孩子乐意接受才会有效。
如果孩子有抵触情绪,我们就不能再强制,要思考另外的教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