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713e9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72.png)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搭石》课后习题解答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答:本文共600余字,我阅读时间约(4)分钟。
读了文章,我了解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
(内容层面)文章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文字表达层面)让我感受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情感收获层面)(答案不唯一,不统一,根据学生阅读的速度及收获来填写。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答:范例——(1)课文给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年轻人背老人过河。
文中这样写“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到了年轻人礼让敬老的人性之美。
(答案不唯一,根据自己的感受写)(2)我从下面语句体会到了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A.从“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体会到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助人之美。
B.从“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体会到乡亲们相亲相爱、协调有序、生活默契的和谐之美。
C、“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体会到年轻人的礼让敬老之美。
(答案不唯一,不统一,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82d0298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3.png)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古诗三首》课后习题解答
2.读懂诗歌的题目有助于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从三首诗的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答:“示儿”这个诗题意思是:给儿子看。
也就是说这首诗是写给儿子看的。
“题临安邸”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浙江杭州。
邸:客栈、旅店。
诗题意思是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题目告诉我们写诗的地点。
“己亥杂诗”,己亥:己亥年,诗题意思是写于己亥年的组诗。
诗题告诉我们写诗的时间。
3.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句意思: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际,你们举行家祭时,千万不要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我!
表达情感: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即使在即将离世之际时,也日夜想着能收复失地的事情。
(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句意思: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表达情感:这首诗辛辣讽刺了统治者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丑态,作者对此极大的愤怒,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句意思: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表达情感:这句诗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解放人才,变革社会,让优秀杰出的人才不断出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的局面。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082dd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3a.png)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1. 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为“中国民间故事”,通过阅读和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让学生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1.2 单元目标-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民间故事的特点。
-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了解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和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通过对民间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这些故事均为中国民间四大传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2 生字词- 牛郎织女:牛郎、织女、鹊桥、银河、仙女、神仙- 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长城、寻夫、哭声、眼泪、石头-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祝英台、书院、蝴蝶、坟墓、悲剧- 白蛇传:白蛇、许仙、断桥、雷峰塔、草席、仙子3. 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情感的把握,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3.2 讲解法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对生字词、民间故事的表现手法和寓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4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教学步骤4.1 课前准备- 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 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课堂巩固。
4.2 课堂导入- 通过趣味故事或问题,引出本课主题。
-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民间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4.3 课堂讲解-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认读和书写。
- 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新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漫画老师第一课时课件
![新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搭石漫画老师第一课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34e0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0e.png)
习作:“漫画”老师
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同学们,有一个人,无私地教育你、陪 伴你、关怀你,但他不是你的父母,却像母 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着你,你的点滴进步, 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这个人是谁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2近.落花生.老zip 师,了解老师。
2.注意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征,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凸显人物鲜明的个性 特点。突出老师的言行、神态、语言,让老 师的个性鲜活、典型。
这段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班主任的眼睛比 作星星,把目光比作利箭,通过她盈盈地笑着,表现了老 师目光犀利性格却又非常亲切的特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优秀片段·2
小李老师的课很生动有趣,上起小李老师的课来没 有一点枯燥乏味的气氛,充满了风趣和笑意。她教我 们记汉字时,从不让我们硬塞,而是用好玩又好记的 方法。如教我们记“嗽”用拆字法:“口”加“束” 加“欠”,“口”是咳是用口咳的,“束”是身体不 舒服,“欠”是生病了,身体欠健康才会“咳 嗽”。
是总爱穿裙子,说话 连珠炮的语文老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是整天笑眯眯,走路像一阵风的数学老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还是教学中“怪招”迭出,课后和同学们打 成一片的体育老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交流分享
“我”的老师 外貌 性格 喜好 事例1 事例2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策略单元
优秀片段·3
她个子不高,中等身材,喜欢穿一身黑色衣服,鼻 梁上戴着一副全框的眼镜,脖子上戴着一条明晃晃的 项链。最有特色的还是要数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和她 的“两面”性格。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新教材《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新教材《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4f28718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e.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部编版新教材《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理解《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中的故事内容。
2. 学生能够掌握每个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寓意。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提高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学会欣赏和评价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民间故事的兴趣和热爱,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2. 学生通过民间故事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包含了几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
这些故事具有丰富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和理解。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民间故事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和评价民间故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复述每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 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和教学资源。
- 学生预习教材,对故事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课堂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民间故事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学生分享自己对民间故事的了解和经历。
故事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理解故事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
-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寓意。
讨论与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故事。
-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总结与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 学生通过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讨论和分享,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掌握程度。
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
![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c811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8.png)
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教案资料、说课稿、教育笔记、教师寄语、家园共育、儿童歌谣、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lecture notes, educational notes, teacher messages, home education, children's song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activity plan,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最新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8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af38948d7c1c709a1450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2019年新教材)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d5263ff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f.png)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课后习题解答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枫桥夜泊》。
答:《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因此朗读时要用轻松愉悦的语调;《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
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因此,朗读时基调是深沉的,语气是低沉的,语速稍缓。
《长相思》以具体的时空推移过程,及视听感受,既表现景象的宏阔观感,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是即小见大的佳作。
因此,朗读时基调也是深沉点,语速稍缓点。
2.读一读,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照松林是静态,清泉流溢是动态。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这两句诗中“清泉潺潺的流水声”“少女们若隐若现的欢笑声”“渔船划开水面的水波声”都是是动态描写。
浣女、渔舟的热闹,正是为了烘托出山村环境的寂静、清幽。
如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一样。
人们从这些热闹的景物中,很自然地体味出一种和平恬静,体味出恬静中的一遍勃勃生机。
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枫”“满天霜”是静景,“月落”“乌啼”“渔火”是动景。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新教材)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82563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f8.png)
课文讲解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走马观花 :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
陆游至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 见,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热爱祖国,至死不渝。
层次梳理
毕生的心事 深深遗恨
示
儿
嘱托与盼望 最后遗愿
殷收
切复 希失 望地 深统 情一 嘱祖 托国
主题归纳
《示儿》通过描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 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 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拓展延伸
爱国诗句集锦
第二节:天晴了的时候,赤脚携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开头:金每一两个国人都的会慢分慢界成长线,从。一个从需要此父山母呵河护的破小碎孩,转,变不成一复个能统帮一父母。分忧可的悲少年的,那是是一南次蜕宋变朝。(廷开门不见思山,北抒发上感中情)
七、课文分析。
7如.课:后谁原习能题相,:信收这是复大自失然地的现,实,却而向不是金大屈胆的膝梦幻投呢降? ,自称臣子、儿皇帝,苟且偷安,只求保住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40f3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7.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内容列表:一、教材简介二、知识点概览三、阅读素材四、作文练习五、语文习惯养成一、教材简介: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是国家正式出版的教育部标准教材,主要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全书共分为六个模块:课文、常识、拓展、趣味、写作和评价。
内容包括文言文、现代汉语、古诗词、作文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二、知识点概览: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主要包括如下知识点:1、古文阅读:《论语》、《孟子》、《史记》等古代文学经典;2、现代汉语:语调、虚词、词组、拼音、词义辨析等;3、古诗词:唐诗宋词、名篇警句、歇后语等;4、写作技巧:议论文、说明文、故事、小说、日记等;5、文化常识:历史文化、地理常识、生活常识等;6、语言艺术:修辞、比喻、想象等。
三、阅读素材: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的阅读素材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情感和思维能力融为一体,包括现代故事、童话、寓言、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内容涵盖了课本内外,学术与生活,能够让孩子们可以轻松愉快地阅读,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和实现个性化的知识获取。
四、作文练习: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的作文练习收录了多种类型的中小学作文,使学生体验意义和素材的丰富性。
本书侧重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观察、感知、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帮助孩子们构建逻辑思维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语文习惯养成:五年级上册语文书新版的语文习惯养成是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阅读和写作习惯进行帮助和指导。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逐渐掌握关键的语言技巧,同时也可以得到大量关于语言的宝贵财富。
书中还有大量正确写字的技巧和方法,让孩子们可以轻松上手,写出漂亮的字。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课后习题解答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鸟的天堂》课后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bbc752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5.png)
新人教版统编版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鸟的天堂》课后习题解答
1.朗读课文。
说说作者为什么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答:因为这里既有适合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又有人类对鸟的保护,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
作者看到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所以作者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2.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段落。
答: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是在一个“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的傍晚时分,这一次,他没有看到鸟,只见到高大茂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
这部分重点刻画大榕树的美丽,属于静态描写: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近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展示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在阳光照耀下的早晨,他见到了众飞鸟鸣的热闹情景,是动态描写。
文中写了鸟声、鸟影,让人应接不暇;写了鸟的形态——大、小、花、
黑;还写了鸟的各种姿态——叫、飞、扑;最后,又专写了一只画眉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鸟的可爱和它们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里的鸟儿数量众多、种类繁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6e6c66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03.png)
教学设计导读: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新教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
目标
本教学设计导读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部编材第五单元《中国民间故事》,并提供简单的教学策略,以便能够独立进行教学,不需要寻求用户的帮助。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中国民间故事》。
通过研究这些民间故事,学生们将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背景和特点。
- 阅读并理解不同民间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 研究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来理解故事的含义。
- 通过讨论和写作活动表达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教学策略
为了确保教学的简单和无法律问题,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1. 使用多媒体资源:通过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 分组合作研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阅读、讨论和
解释故事。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提供问题引导:在故事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写作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的主题和情节,进行写作活动,
表达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个人观点。
注意事项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不
依赖于外部帮助。
- 教师应避免引用不能被确认的内容,以确保教学的可信度。
以上是教学设计导读的简要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4750e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0.png)
2024年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提高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一、教材的介绍:《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是按照新课标要求编写的教材。
本册教材包括10个单元,内容涵盖了课文阅读、诗歌鉴赏、写作练习等多种形式,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观察思考、表达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单元《地球总动员》课文:《地球总动员》教学重点:判断词汇的词义,细节理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讨论、演练。
2. 第二单元《回音壁上的秘密》课文:《回音壁上的秘密》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感受。
教学难点:学生辨析重要信息。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3. 第三单元《当你唱起歌来》课文:《当你唱起歌来》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导读、分组合作。
4. 第四单元《发现寓言中的道理》课文:《发现寓言中的道理》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找出寓言中的寓意。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寓言故事阅读、分组讨论。
5. 第五单元《童话中的味》课文:《花木兰》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童话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朗读、写作。
6. 第六单元《地下工作者》课文:《地下工作者》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7. 第七单元《错误的坚持》课文:《错误的坚持》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新教材五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新教材五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1590c7dc281e53a5802ff6c.png)
三、一至四单元阅读教学建议第一组第二组教材解读第一组的主题是“我爱阅读”。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窃读”二字,情趣活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以小女孩和学者季羡林对话的形式,提出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通过假定与选择,说明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我的“长生果”》是作家叶文玲童年读书的经历,点明读和写的关系。
第二组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
《古诗词三首》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唐代张籍《秋思》、清朝纳兰性德《长相思》,这是一组游子思乡的绝唱;《梅花魂》,“魂”字画龙点睛,一幅梅花图,一生恋国情;《桂花雨》的课题就极富诗意,有其形,有其香,有其情,忘不了家乡的桂花雨,美丽的童年回忆;《小桥流水人家》从平凡的景致品味到了浓浓的乡情。
细读文本,要品味文本的语言,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
如《窃读记》的三四自然段,其语言就极具特色,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写出了书店的人之多,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爱之切;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生动表现心情的变化。
作者还通过饿狼的贬义褒用,表现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一个酷爱读书的小女孩形象鲜活地站在读者面前。
这种写法就很值得学生学习运用。
《梅花魂》的语言也极有特色,语言含蓄,感情深沉。
如第二自然段,至少我们可以读出三层意思:一是外祖父教“我”读诗词,用心良苦,唐宋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外祖父这样做是让我不要忘记民族文化。
二是外祖父一遍一遍地读着这些诗词,其实是在借诗消愁,慰藉自己的相思之苦。
三是读者读着,外祖父哭了,而“我”拍着手笑,这一“笑”一“哭”之间,是以“我”的少不知事衬托外祖父的深沉情愫。
细读文本,要从作者本意的解度去读。
《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自然耳目一新。
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的观点。
然后课文围绕这个观点阐述了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416914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b.png)
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以下是2023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的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白鹭》
2.《落花生》
3.《桂花雨》
4.《珍珠鸟》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搭石》
6.《将相和》
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8.《冀中的地道战》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猎人海力布》
10.《牛郎织女(一)》
11.《牛郎织女(二)》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2.《古诗三首》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14.《圆明园的毁灭》
15.《小岛》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6.《太阳》
17.《松鼠》
第六单元
18.《慈母情深》
19.《父爱之舟》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语文园地六
第七单元
21.《古诗词三首》
22.《四季之美》
23.《鸟的天堂》
24.《月迹》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5.《古人谈读书》
26.《忆读书》
27.《我的“长生果”》
语文园地八。
新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导学案
![新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我是什么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b5610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a.png)
第一单元大自然的秘密学生导学案设计课题《我是什么》课前预习熟读课文1.一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二读课文,圈生字,画词语。
3.三读课文,标自然段,把每一段话读通顺。
4.四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把不懂地方打上“?”。
预习字词1.这些字你会认吗?想想巧妙的识字方法吧!晒极傍越滴溪奔洋坏淹没冲毁屋灾种猜2.调皮的生字宝宝藏到词语里了,你还认识他们吗?第一组:水滴、小溪、海洋、淹没第二组:太阳一晒、奔跑、冲毁、猜猜第三组:极小、傍晚、越来越低、坏事、房屋3.下面这个多音字的读音,你读准了吗?把这个多音字和它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正确的笔顺,书空下面的汉字吧!内容感知本文是一篇(),生动形象的为我们介绍了()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还用性格的()和()时所做的()与()说明了水与人类的关系。
告诉我们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资料搜集搜集有关水的谜语和水对人类的贡献及破坏的资料。
阅读质疑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预习过程中你有哪些疑问呢?课中检测一、我会思。
“我”都变成了什么?是怎样变化的?二、我会说。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人们叫我();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人们叫我();早晨我把红袍披在身上,人们叫我();傍晚我又披上红袍,人们叫我()。
三、我会填。
飘落打1.小水滴聚在一起()下来,人们叫我“雨”。
2.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下来,人们就叫我“冰雹”。
3.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下来,人们又叫我“雪”。
四、我积累。
1.积累像“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这样的动宾词语。
2.认真阅读下列词语,找一找可以搭配的词组,并读一读。
朗读庄稼披上灾害课文发动机器房屋伸出双手冲毁红袍田地淹没带来灌溉课后复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biàn huàjíxiǎo yípiàn()()()bànɡwǎn hǎi yánɡdài ɡěi()()()二、照样子加偏旁,变化新字再组词。
小学五年级上册部编新教材语文《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导读
![小学五年级上册部编新教材语文《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导读](https://img.taocdn.com/s3/m/5c85ba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e8.png)
小学五年级上册部编新教材语文《中国民
间故事》第五单元的教学设计导读
教学目标
- 了解中国民间故事的特点和意义。
- 掌握《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五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 课本:小学五年级上册部编新教材语文《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图片和视频。
- 打印或复印故事文本:供学生阅读。
教学过程
导入
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中国民间故事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习
2. 学生阅读《中国民间故事》第五单元的故事文本。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讨论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4. 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每个故事的主题和故事背后所传递的价值观。
拓展
5.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小报告。
小报告内容包括故事的背景、主要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故事中的教育意义。
6. 学生通过小组报告的形式,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总结
7. 教师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8.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中国民间故事,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学评估
-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 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小组报告质量。
- 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延伸
-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中国民间故事的作文,并进行班级分享。
- 组织学生观看与中国民间故事相关的电影或戏剧,拓宽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通过写读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小组讨论,表达共识: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板书: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
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
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
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
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
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
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
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总体可围绕“引、析、联、结”这四个环节来开展作文教学。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所引原文体现出观点。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三、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四、作文讲评1、指明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点评,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5、质疑: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六、板书设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新教材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七》教学目标: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读过之后那动人的情节、优美的文辞会让我们激动不已,从中受到启发、教育,甚至终身难忘,把这些感受、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探讨如何写好读后感。
二、小组讨论,表达共识:1、我们在四年级就曾经接触过读后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和写作实际,说说应该怎样写读后感。
2、小组讨论,班内交流,师板书: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指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
读后感作文教学,读是前题,感是写作重点,也是教学的目的。
学生只有认真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并从中受教育和启迪。
(1)仔细阅读原文,认真领会文章精神是写好读后感的前提;(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3)要密切联系实际,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4)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叙述、抒情三结合。
3、探讨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4.教师总结读后感写作方法。
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编排了读后感作文教学。
学生初次遇到写读后感作文,总会碰到新的问题——难写,甚至不会写。
因为小学生作文大多是以写记叙文为主,学生一般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
而写读后感作文却有别于记叙文,它必须写出因读后感的内容。
可以写课文中某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写对一个句子或一段话的理解和感悟;当然也可以写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总体感受或见解。
在写读后感中提出自己的质疑,经过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
可见,读后感作文又带有议论文的写作成分。
因此,读后感作文教学时,关键要教给学生的写作方法。
怎样教学生写好读后感作文呢?总体可围绕“引、析、联、结”这四个环节来开展作文教学。
引:或引原文观点,或引原文的内容。
议:所引原文体现出观点。
联:在所给原文的基础上为基点生发开去,发表议论,由此及彼的联系现生活中相类或相反的现象,联系相关的种种问题。
结:从说明原文给人什么启示的角度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三、动笔成文,师巡视指导。
四、作文讲评1、指明学生读自己的作文,师生共同点评,防止作文步入以下误区:2、佳作欣赏,体会读后感的写作特点,边听边想怎么写的:开头:由读引发感想,开门见山,概括感受。
中间:(1)感受具体,边叙边议,叙情节不照抄原文,议感受得体。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指导自己行动,不然写作无意义。
结尾:概括升华主题。
3、生汇报自己的收获及疑问,提升认识。
4、总结选材:5、质疑:同学们,心中有什么收获或疑惑说出来评议。
“文章不厌百遍改,佳作常自改中来。
”每个人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都不同,有差别才能相互启发,形成互补,根据自己的理解,修改自己的作文。
五、课后自我修改作文,补充完善。
六、板书设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或结构):开头: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的书名,总的感受。
中间:谈感受感想,联系生活实际中的人、事作比较、谈感想。
恰当地引用名人事件,贵在真。
结尾:回到所读的作品,概括提升主题提出自己努力的方向。
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七》一、谈: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读后交流:⑴什么是读后感?(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预设: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自主提炼写好读后感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习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4、点拨: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的准备。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⑵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
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⑶叙议结合,以“感”为主⑷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
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四、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
那就请拿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