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名词解释题吴功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 封 线
院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石河子大学 200 至 200 学年第 学期
XXXX 课程试卷 A/B
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各章习题 第一章:网概
三、 名词解释题(10分,每空1分)
请在每个术语旁的括号中填写其正确的定义或含义的编号字母。
1.( A )广域网
2.( G )城域网
3.( B )局域网
4.( E )通信子网
5.( C )ARPANET
6.( F )计算机网络
7.( D )分布式系统
8.( H )公用数据网
A. 覆盖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可以将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的计算机和网络互联起来的网络。
B. 用于有限地理范围(例如一幢大楼),将各种计算机、外设互联起来的网络。
C. 对Internet 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计算机网络。
D. 存在着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由它来自动调用完成用户任务所需的资源,整个网络系统对用户来说就像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系统一样。
E. 由各种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负责全网的通信处理任务。
F. 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G . 可以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要,并能够实现大量用户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信息传输的网络。
H. 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与管理,向社会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的网络。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1.( G )OSI 参考模型
2.( B )网络体系结构
3.( E )通信协议
4.( A )接口
5.( F )数据链路层
6.( H )网络层
7.( C )传输层
8.( D )应用层
A. 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B.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C. 负责为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的层次。
D.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E. 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
F. 该层在两个通信实体之间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通过差错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
G .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的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H. 负责使分组以适当的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层次。
第三章:物理层
1.( B )基带传输
2.( A )频带传输
3.( E )线路交换
4.( C )数据报
5.( D )虚电路
6.( G )单工通信
7.( H )半双工通信
8.( F )全双工通信
A. 在模拟通信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B. 在数字通信信道中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C.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D.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通过预先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E.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的方法。
F.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G .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只能单向信号传输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某一时刻仅能单向信号传输的方法。
第四章:数据链路层
1.( D )纠错码
2.( E )检错码
3.( H )PPP 协议
4.( A )帧
5.( F )数据链路层协议
6.( C )误码率
7.( B )平衡模式
8.( G )SLIP 协议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 分
A.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传输单元。
B. HDLC链路两端的站都是复合站的模式。
C. 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D. 让每一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以便在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
输差错的方法。
E. 让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差错的的冗余信息,但不能确定哪一比特是错
的,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差错的编码方法。
F. 为实现数据链路控制功能而制定的规程或协议。
G. 最早在BSD UNIX 4.2版操作系统上实现,支持TCP/IP协议,它只是对数据包
进行了简单的封装,然后用RS-232接口串行线路进行传输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H. 支持多种协议,不仅在拨号电话线,并且在路由器-路由器之间的专用线上得
到广泛应用的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
第五章: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B)Ethernet
2.(A)Token Bus
3.(C)Token Ring
4.(J)Server
5.(D)Gigabit Ethernet
6.(F)Switched LAN
7.(I)FDDI 8.(G)Virtual LAN
9.(H)Optical channel 10.(E)Fast Ethernet
A. 符合802.4标准,MAC层采用令牌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B.符合802.3标准,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的星型局域网。
C. 符合802.5标准,MAC层采用令牌控制方法的环型局域网。
D. 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采用1000BASE标准的局域网。
E. MAC层采用CSMA/CD方法,物理层采用100BASE标准的局域网。
F. 通过交换机多端口之间的并发连接实现多结点间数据并发传输的局域网。
G. 建立在交换技术基础上,能够将网络上的结点按需要来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
作组”的网络。
H. 在基于交换技术与光纤的高效传输系统,每条链路的容量是200Mb/s~
6.4Gb/s,一般用于支持从小型系统到超级计算机机群的各种应用的网络系统。
I. 早期的城域网主干网主要的选择方案,它采用了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和双环拓扑
结构,可以用于100km范围内的局域网互联。
J. 处理各个工作站提出的文件服务、打印服务、WWW服务、电子邮件服务和FTP 服务等请求的计算机系统。
第六章:网络层1.(F)分组交付 2.(L)超网
3.(E)内部网关协议IGP
4.(D)外部网关协议BGP
5.(A)IP查询报文
6.(H)路由器
7.(I)掩码运算8.(C)IP Sec协议
9.(G)隧道技术10.(K)跳步数
11.(J)报头选项12.(B)ICMP差错报告报文
A. 用于实现对IP网络的故障诊断与网络控制的报文。
B.用于报告IP报文在传输中目的站不可达、源站抑制、时间超过等差错的报文。
C. 用于向IPv4与IPv6提供互操作、高质量与基于密码安全性的协议。
D. 在自治系统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E. 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F. 在互联的网络路由器中转发IP分组的物理传输过程与数据报转发机制。
G. 当IP多播分组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支持多播协议的路由器或网络时需要
采用的技术。
H. 工作在网络层,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转发IP分组的专
用计算机系统。
I. 从一个IP地址中提取网络地址的过程。
J. IP数据报中主要用于控制测试两个目的的字段。
K. 一个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
L. 将一个组织所属的几个C类网络合并成为一个更大的地址范围的大的逻辑网络。
第七章:传输层
1.(A)UDP
2.(J)恢复功能
3.(C)报文
4.(G)传输延迟
5.(B)TCP
6.(I)残余误码率
7.(E)连接建立失败的概率8.(H)重传计时器
9.(D)段Segment 10.(F)连接建立延迟
A. 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B.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
C. 在传输层之间传输的协议数据单元。
D. TCP协议传递给IP的信息单位。
E. 在最大连接建立延迟时间内连接未能建立的可能性。
F. 传输服务用户要求建立连接到收到连接确认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G. 从源主机传输用户发送报文开始到目的主机传输用户接收到报文为止经历的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