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计算
关于曝气池容积的计算
![关于曝气池容积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7e4393f998fcc22bdd10d9e.png)
关于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曝气是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重要环节,曝气在曝气池中完成。
因此曝气池的设计在整个生化处理工艺设计中也就占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有两种算法,如下:1、有机负荷计算法计算曝气区容积,常用的是有机负荷计算法。
负荷有两种表示方法,即污泥负荷和容积负荷。
一般采用污泥负荷,计算过程如下:1)确定污泥负荷污泥负荷一般根据经验值确定,可以参照有关成熟经验中的数值。
表1:部分活性污泥工艺参数和特点2)确定所需要微生物的量微生物的量(XV)是由所要处理的有机物的总量和单位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处理有机物的能力(即污泥负荷)决定的。
根据污泥负荷的定义:Ns=Q(SO-Se)/(XV),可得公式如下:(XV)= Q(SO-Se)/ Ns式中:V——曝气池容积,m3Q——进水设计流量,m3/dSO——进水的BOD5浓度, mg/LSe——出水的BOD5浓度, mg/LX——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 mg/LNs——污泥负荷,kgBOD5/(kgMLVSS.d).3)计算曝气池的有效池容确定了微生物的总量后,需要有污泥浓度的数值才能计算曝气池的容积。
污泥浓度根据所用工艺的污泥浓度的经验值选择,一般在3000—6000mg/L之间。
经过实验或其他方式确定了回流比、SVI值后也可以根据下式计算:X=Rrf106/SVI(1+R)式中:R——污泥回流比,%r——二次沉淀池中污泥综合系数,一般为1.2左右f——MLVSS/MLSS曝气池容积的计算公式如下:V=(VX)/X=Q(SO-Se)/(XNS)式中:Q——废水量,m3/dQ(SO-Se)——每天的有机基质降解量,kg/dV——曝气池有效容积,m34)确定曝气池的主要尺寸主要确定曝气池的个数、池深、长度以及曝气池的平面形式等。
按照每日的处理量来确定池体的个数,同时,由于工艺的不同,曝气池的式样和个数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我们有现场的实际地形图和整体效果图来做依据,这样设计出来的池体才可以满足工艺处理需要,并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954d6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c.png)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污水处理是城市环境治理中重要的一环,曝气是污水处理工艺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曝气量的准确计算对于保证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
1. 曝气量的定义曝气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供给曝气设备的氧气流量,通常以标准立方米/小时(Nm³/h)为单位。
曝气量的大小影响着曝气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处理效率。
2. 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量的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 = Q × C × T其中,Q 表示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量(m³/h),C 表示需氧量(COD)的浓度(mg/L),T 表示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h)。
3. 污水处理装置进水量的计算进水量是指污水处理装置单位时间内处理的污水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进水量 = A × Qd其中,A 表示人均日供水量(L/d),Qd 表示日均排水量(L/d)。
4. 需氧量的浓度计算需氧量(COD)是指污水中可被氧化消耗的物质的量。
需氧量的浓度可以通过实验室获得,也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和国家标准。
5. 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计算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决定了曝气设备对污水溶解氧的传递时间,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污水处理装置的类型和设计要求确定曝气时间。
6. 曝气量计算实例假设某污水处理装置的进水量为1000 m³/h,需氧量浓度为250 mg/L,活性污泥的曝气时间为8小时。
根据公式,计算可得:曝气量 = 1000 × 250 × 8 = 2,000,000 Nm³/h7. 结论通过本文介绍的计算方法,可以准确计算污水处理曝气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处理效率。
注意:以上所有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实际情况中应结合具体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希望本文能对读者理解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有所帮助,并在实际工程中能应用到相关的设计和运行中。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3df64e6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污水处理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转化或稀释,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再利用的目的。
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污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使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和设计要素。
以下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详细解释。
1. 污水流量计算公式:污水流量(Q) = 平均日流量(Qd) / 24小时其中,平均日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水总量。
2. 污水污染物负荷计算公式:污染物负荷(L) = 污水流量(Q) ×污染物浓度(C)其中,污染物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
3. 污水处理效率计算公式:污水处理效率(E)= (进水浓度(Ci)- 出水浓度(Co))/ 进水浓度(Ci)× 100%污水处理效率用于评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数值越高表示去除效果越好。
4.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泥产生量(S) = 污水流量(Q) ×污泥产生系数(Ks)污泥产生系数是指单位体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5. 曝气池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量(A) = 污水流量(Q) ×曝气时间(T) ×曝气量系数(Ka)曝气量用于确定曝气池中所需的气体供应量,曝气时间是指污水在曝气池中停留的时间。
6. 混凝剂投加量计算公式:混凝剂投加量(D) = 污水流量(Q) ×混凝剂投加浓度(Cd) ×混凝剂投加系数(Kd)混凝剂投加量用于确定在混凝过程中所需投加的混凝剂量。
7. 活性污泥量计算公式:活性污泥量(X) = 污水流量(Q) ×活性污泥浓度(Cx)活性污泥量用于确定污水处理系统中所需的活性污泥量。
8. 污泥浓度计算公式:污泥浓度(Ss) = 污泥干重(Ws) / 污泥体积(Vs)污泥浓度用于评估污泥的浓度水平,污泥干重是指污泥中除去水分后的重量。
以上是污水处理中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准确计算和设计污水处理系统。
3_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计算
![3_活性污泥-工艺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06a21a383c4bb4cf6ecd150.png)
V·dX/dt=Q·X0-[ QwXr+(Q-Qw)Xe] +V[Y·dS/dt –Kd·X]
=流入 - 排出
+ 合成 –内源代谢
活性污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根据
[Qw
Xr
(Q
-
Qw
)X e
]
V[Y
(
dS dt
)
U
Kd
X]
0
以(S0-Se)/t=dS/dt代入,并除以VX得到:
Y- 污泥产率系数(kgMLVSS/ kgBOD5) .
依据经验确定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
活性污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关于污泥负荷率Ls:
Monod方程可推导底物比降解速率与底物浓度S(劳麦方程):
r=rmax·S/(KS + S)
如果考虑微生物浓度:
- dS
dt
=
r
max·KXSv
S S
,-
dS dt
为有机物降解速率,Xv为微
生物浓度(MLVSS),当底物浓度S较小时,则:
- dS = r max dt KS
·Xv·S = K2·Xv·S , K2 = r max/KS
活性污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活性污泥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3)麦金尼法: 通过将活性污泥系统中各物质的数量关系的确定, 并建立
有机物浓度, 微生物浓度的关系, 解决计算问题. 污水中各类有机物的的组成和生物可降解性能. 污水中污染物的转化途径. 麦法的核心内容: a: 无机物和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在活性污泥处理过程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c72782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7f.png)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活性污泥法在现代城镇污水处理中应用广泛,活性污泥法的曝气能耗占整个污水厂处理能耗的55%~60%,所以污水需氧量的计算对污水厂能耗作用具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6.8.2条给出了需氧量计算公式,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工程师对公式中参数来源及取值有些困惑,通过本篇给大家进行解答。
标签:需氧量;引言:微生物对污水中可降解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最终形成和等稳定的无机物质,并从中获取合成新细胞物质所需要的能量,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化学式表示:另一部分有机污染物为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细胞即合成代谢,所需能量取自分解代谢,这一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化学式表示:如果污水中营养物质匮乏,微生物可能进入内源代谢反应,微生物对其自身的细胞物质进行代谢反应,其过程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中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和微生物内源代谢反应都消耗氧量。
1.在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对有机污染的氧化分解和其本身的内源代谢都是耗氧过程。
这两部分氧化过程所需要的氧量,一般用下列公式确定:式中—混合液需氧量,;—活性污泥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过程的需氧率,即活性污泥微生物每代谢1kgBOD所需要的氧量,以计;Q—处理污水流量,;—经活性污泥微生物代谢活动被降解的机污染物()量,,;—活性污泥微生物通过内源代谢的自身氧化过程的需氧率,即每1kg活性污泥每天自身氧化所需要的氧量,以计;V—曝气池容积,;—单位曝气池容积的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年版)6.8.2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污水需氧量、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和除氮等要求,宜按下式计算:O2=0.001αQ(So-Se)-cΔXV+b[0.001Q(Nk-Nke)-0.12ΔXV]-0.62b[0.001Q(Nt-Nke-Noe)-0.12ΔXV](6.8.2)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Q—生物反应池的进水流量(m3/d);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Δ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d);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Noe—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mg/L);0.12Δ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d);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4.57;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计算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9a0fc2bd64783e08122b26.png)
• 例12-1 • (3)计算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 • 停留时间:
H
20
§12-5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 例12-1 • (4) 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活性污泥量 • ①按表观污泥产率计算:
• 系统排除的以挥发性悬浮固体计的干污泥量(12-67式)
• 计算总排泥量MLVSS/MLSS=80%:
H
21
§12-5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 一、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 • 3. 池容积设计计算 • ②容积负荷法 • 容积负荷:单位容积曝气区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BOD5
量,即:
• 曝气池容积:
• Q、 S0 已知,X、LS、LV 参考规范
H
6
§12-5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 一、曝气池容积设计计算 • 3. 池容积设计计算 • (2)污泥龄法
H
28
感谢下 载
H
29
• ④确定生物处理后要求的出水溶解性BOD5,即Se: • Se+7.5mg/L ≤ 20mg /L,Se ≤ 12.5mg/L
H
17
§12-5 活性污泥法过程设计
• 例12-1 • (2)计算曝气池的体积 • ①按污泥负荷计算 • 参考表12-1(p118),污泥负荷取
0.25kg(BOD5)/kg(MLSS)·d,按平均流量计算:
• 例12-1 • (4) 计算每天排除的剩余活性污泥量 • ② 按污泥泥龄计算(12-63式)
活性污泥法公式
![活性污泥法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e1ab01ea76e58fafab003e7.png)
反应器最大体积和 分格化的反应器
UASB<2000m3 ; EGSB<500m3 ; AF<2000m3;接触工艺<5000m3。
多个反应器利于布水,便于维修。
配水孔口负荷、配水方式(一管一点、一管多孔、分支式)、三相分离器、管道设计、出水
收集设备、排泥设备(泥床上部、偶尔底部)、建筑材料、加热保温。
TA
=
24.Cs Ls .m.C A
Qs、Cs—进水量(m3/d)、BOD5(mg/L); CA—曝气池内MLSS浓度,mg/L; V—曝气池容积,m3; e—曝气时间比; n—周期数,周期/天; TA—个周期的曝气时间,h。 1/m—排出比; 注:充入比事实上和排出比差不多是同一概念,指的是每个周期进
接触时间/(Min) 沉淀速度/(mm/s)
剩余量/(mg/L) 备注
消毒《考试教材》P112、384
液氯
二氧化氯 臭氧
一级排放时:20-30
二级排放时:5-10
2~5
30
10~20
15
1-1.3
>0.5
0.4
高 pH>氯 >氯
NH2Cl
缺氧/好氧(ANO)工艺动力学计算公式《教材三》P250
项目
−
. 760 DA) P
Vmax = 4.6×104 ×CA−1.26 TD—排水时间,h
(MLSS≥ 3000mg/ L)
N—池的个数,个
r—一个周期的最大进水量变化比(变化系数)
ΔQ’—在沉淀和排水期中可接纳的污水量,m3; (1)为安全量留在高度方向时 (2)为安全量留在宽度方向时
OD—每小时的需氧量,kg/h; CSW—清水T1(℃)的氧饱和浓度,mg/L; CS—清水T2(℃)的氧饱和浓度,mg/L; T1—以曝气装置的性能为基点的清水温度,℃; T2—混合液水温,℃; DA—混合液的DO,mg/L; α—高负荷法取 0.83,低负荷法取 0.93; β—高负荷法取 0.95,低负荷法取 0.97; P—处理厂大气压,mmHg 绝对大气压。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计算
![脱氮除磷活性污泥法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74e62ee51e79b89680226b5.png)
一、生物脱氮工艺设计计算(一)设计条件:设计处理水量Q=30000m 3/d=1250.00m 3/h=0.35m 3/s总变化系数Kz= 1.42进水水质:出水水质:进水COD Cr =350mg/L COD Cr =100mg/L BOD 5=S 0=160mg/L BOD 5=S z =20mg/L TN=40mg/L TN=15mg/L NH 4+-N=30mg/L NH 4+-N=8mg/L 碱度S ALK =280mg/L pH=7.2SS=180mg/L SS=C e =20mg/LVSS=126mg/L f=VSS/SS=0.7曝气池出水溶解氧浓度2mg/L 夏季平均温度T1=25℃硝化反应安全系数K=3冬季平均温度T2=14℃活性污泥自身氧化系数Kd=0.05活性污泥产率系数Y=0.6混合液浓度X=4000mgMLSS/L SVI=15020℃时反硝化速率常数q dn,20=0.12kgNO 3--N/kgMLVSS 曝气池池数n=2 若生物污泥中约含12.40%的氮用于细胞合成(二)设计计算1、好氧区容积V1计算(1)估算出水溶解性BOD 5(Se)6.41mg/L(2)设计污泥龄计算硝化速率低温时μN(14)=0.247d -1硝化反应所需的最小泥龄θcm =4.041d 设计污泥龄θc =12.122d(3)好氧区容积V 1=7451.9m 3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5.96h=-⨯⨯-=-)1TSS TSSVSS42.1kt z e S S ([][])2.7(833.011047.022)158.105.0()15(098.02pH O k O N N e O T T N --⎥⎥⎦⎤⎢⎢⎣⎡+⎥⎦⎤⎢⎣⎡+=--μ)1()(01c d V c K X S S Q Y V θθ+-=2、缺氧区容积V 2(1)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计算微生物同化作用去除的总氮=7.11mg/L被氧化的氨氮=进水总氮量-出水氨氮量-用于合成的总氮量=24.89mg/L 所需脱硝量=进水总氮量-出水总氮量-用于合成的总氮量=17.89mg/L 需还原的硝酸盐氮量N T =536.56kg/d (2)反硝化速率q dn,T =q dn,20θT-20=(θ为温度系数,取1.08)0.076kgNO 3--N/kgMLVSS(3)缺氧区容积V 2=2534.1m 3缺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2=V 2/Q=2.03h3、曝气池总容积V=V 1+V 2=9986.0m 3系统总污泥龄=好氧污泥龄+缺氧池泥龄=16.24d4、碱度校核每氧化1mgNH 4+-N需消耗7.14mg碱度;去除1mgBOD 5产生0.1mg碱度;每还原1mgNO 3--N产生3.57mg碱度;剩余碱度S ALK1=进水碱度-硝化消耗碱度+反硝化产生碱度+去除BOD 5产生碱度=181.53mg/L>100mg/L(以 CaCO 3计)5、污泥回流比及混合液回流比(1)污泥回流比R计算=80001.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X(MLSS)=4000mg/L 污泥回流比R=X/(X R -X)=100%(一般取50~100%)(2)混合液回流比R 内计算总氮率ηN =(进水TN-出水TN)/进水TN=62.50%混合液回流比R 内=η/(1-η)=167%6、剩余污泥量(1)生物污泥产量1525.5kg/d(2)非生物污泥量P SP S =Q(X 1-X e )=1020kg/d (3)剩余污泥量ΔX ΔX=P X +P S =2545.5kg/d 设剩余污泥含水率按99.20%计算mg/L (r为考虑污泥在沉淀池中停留时间、池深、污泥厚度等因素的系数,取VT dn T X q N V ,21000⨯=)1()(124.00c d W K S S Y N θ+-=r SVIX R 610==+-=c d X K S S YQ P θ1)(07、反应池主要尺寸计算(1)好氧反应池设2座曝气池,每座容积V 单=V/n=3725.96m 3曝气池有效水深h=4m 曝气池单座有效面积A 单=V 单/h=931.49m 2采用3廊道,廊道宽b=6m 曝气池长度L=A 单/B=51.7m 校核宽深比b/h= 1.50校核长宽比L/b=8.62曝气池超高取1m,曝气池总高度H=5m (2)缺氧池尺寸设2座缺氧池,每座容积V 单=V/n=1267.05m 3缺氧池有效水深h=4.1m 缺氧池单座有效面积A 单=V 单/h=309.04m 2缺氧池长度L=好氧池宽度=18.0m 缺氧池宽度B=A/L=17.2m8、进出水口设计(1)进水管。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69556a0c77da26925c5b074.png)
(7)反
应池主要
尺寸
反应池总 容积V=
14918.41
m3
设反应池
2
组,单组池容V单=
7459.205有效水深h=4 Nhomakorabeam;
单组有效 面积S单=
1864.80125 m2
廊道式推流式反应
采用
5
池,廊道宽b=
单组反应
池长度L=
S单/B=
50
(m)
校核:
b/h=
1.9
(满足b/h=1~2)
L/b=
6.7
(满足L/B=5~10)
COD/TN= 9.142857143
>
TP/BOD5= 符合要求
0.025
<
8 0.06
(2) 有关 设计参数
1、BOD5污泥负荷N=
2、回流污 泥浓度XR= 3、污泥回 流比R=
4、混合液 悬浮固体 浓度 X=RXR/(1+R ) 5、混合液 回流比R内
TN去除率 ηtx=(TN0TNe)/TN0× 100%=
混合液回流比R
内=
200 %
混合液回流量 QR=R内Q=
=
80000 m3/d 3333.333333 (m3/h)
设混合液回流
泵房
2
座
每座泵房内设
3
台潜污泵
2
单泵流量QR单=
833.3333333 (m3/h)
(2)混合液
回流管。
回流混合
液由出水
井重力流
至混合流
液回流泵
房,经潜
污泵提升
后送至缺
氧段首端
QR=
设回流污 泥泵房1 座,内设3 台潜污泵 (2用1 备);
活性污泥法的最佳曝气量
![活性污泥法的最佳曝气量](https://img.taocdn.com/s3/m/c80eb2303169a4517723a368.png)
并 减少
,
。
6
、
月 0 8 )
,
=
.
0 标 准状 况下需 要 1
35
二
0 马 力的 曝
2
所 需功 率
a
。
简单 的 说
,
对 于 某 一 给 定情 况
,
气器
,
则不得 不 变 为
。
6 马力(标 8
。
值 加 倍 时将 使 所 需 功 率 减半
,
反 之 亦然
。
准 系 列 3 0 马 力 ) 才能 满 足 现场 的 需 要
活 性 污泥 法 的 最 佳 曝 气 量
沈 阳 煤 矿 设计 院 活 性 污 泥 法 的 最重 要 参 数 之 一 就 是 空 气
王 德一 译
如 要 选 择满 足 所 需 的 设 备
的
。
,
须知 后 面 的
需 要量
据
。
。
它 是 确定 空 气 扩 散 系 统 中 鼓 风机 的
、
数 值是 为 在 标 准状 况 下 同 样 的 设 备 所 提 供
·
据称
,
用 于 处理
,
。
为 现场 情况下每马 力
N
;
。
h
·
转换 成 氧
h
生 活 污 水 的 良好 的 气 泡 扩 散 器 之 值 并 不 高
a
的磅 数
,
为标 准 状 况 下每 马 力
C:
转 换成
而 其 它 类 型 的 曝 气 装 置 通 常具 有 较高 的 a 值
同时
,
氧的 磅 数
下
浓 度;
T
C 为在 给定的温度与高度 s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8a78a3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05.png)
解读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需氧量计算公式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的设备,其处理效率与氧化需氧量有关,因此,更高效地计算污泥曝气反应池的需氧量是该设备研究和应用的重要课题。
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的需氧量可通过多种计算方法求得,其中一种是利用活性污泥生物膜的含氧量和污泥曝气反应池的溶解氧含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这种计算方法的具体公式如下:DO(需氧量)=k1×MLSS×X/(Y+Z)其中,DO表示污泥曝气反应池的溶解氧需氧量,MLSS表示活性污泥生物膜的活性悬浮固体浓度,X、Y、Z分别表示该活性污泥生物膜的氧化还原均衡常数、污泥曝气反应池的可用氧量和使用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k1参数的确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它是根据实际污泥曝气反应池应用计算得出的一个常数,越接近实际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越准确。
综上所述,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的氧化需氧量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出来,但要特别注意k1参数的确定,以确保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优化污泥曝气反应池,提高其处理效率。
首先,应加强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的系统设计,将收池、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和强化池相互联系起来,使得污泥曝气反应池的系统更加完整,有效减少污染物;其次,可以增加污泥搅拌力度和泵冲力,从而增加污泥内部反应的强度,增强微生物的生物处理能力;此外,应利用表面活性剂对污泥的形态和结构进行优化,增加污泥内气泡的表观密度,这样可以有效地改善污泥的物理化学反应条件,从而提高污泥的活性悬浮固体的去除率。
总之,活性污泥曝气反应池的氧化需氧量计算是该设备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使用上述公式计算污泥曝气反应池的需氧量,同时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来优化污泥曝气反应池,以期达到更高效的处理效率。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
![活性污泥法的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2530b1708a1284ac9504350.png)
Δx——每天污泥增加量,kg/d;
a——污泥合成系数,一般a=0.30~0.72,平均为0.52;
b——污泥自身氧化系数,d-1,一般b=0.02~0.18,平均为0.07
2
一、有机物负荷率法
污泥需氧量的计算
一般a′=0.25~0.76,平均为 0.47;b′= 0.10~0.37,平均为 0.17
3
一、有机物负荷率法
污泥负荷与处理效率的关系
在底物浓度较低时,比底物降解速率为
-ds/(xvdt)=Q(S0-Se)/(xVV)=KS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
一、有机物负荷率法
污泥负荷对活性污泥特性的影响
水温对污泥负荷的影响
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提高水温, 可以提高BOD的去除速度和能力, 有利于活性污泥絮体的形成和沉淀。
细胞平均停留时间
二、劳伦斯-麦卡蒂法
1、劳伦斯和麦卡蒂根据莫诺特方程提出了曝气 池中基质去除速率和微生物浓度的关系方程:
q qmaxKsCsCs
dS/dt = KS•x / (Ks+S)
2、微生物的增长和基质的去除关系方程:
dx/dt = y•(dS/dt) - Kd•x 或 dx/dt = yobs•(dS/dt)
LV=QS0/V
LV,r=Q(S0-Se)/V
曝气池体积的计算
V=QS0/V=Q(S0-Se)/LV,r
1
一、有机物负荷率法
污泥生成量的计算
Y——微生物增长常数,即每消耗单位底物所形成的微生物量,一般为 0.35~0.8 mgMLVSS/mgBOD5; kd——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为0.05~0.1d-1
则系统每天的需氧量为 O2 = Q(S0-Se)10-3/0.68 - 1.42 Δx
活性污泥曝气量计算
![活性污泥曝气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e6eb93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9.png)
容积1200m3 水量1500m3/d活性污泥法如何保持水中溶解氧3mg/l 所需要提供的鼓风机风量?这种算法对不对?氧的浓度和池的体积算出氧的质量为3.6kg 由氧的密度算出氧的体积为2.57m3 氧在空气中的含量算出空气体积12.2m3 由氧的利用率算它30%得出空气体积40.8m3接着如何计算所需的风量啊这个不能按照容积算。
简单的可以这么假设,进水DO为0,污水浓度不高,消耗氧气忽略,出水为3mg/L因此中间增加的氧气量都是由鼓风机提供的总氧量的30%得到总风量为1500m3/d×(3g/m3-0)×22.4/32/0.21/0.3/24/60=35L/min曝气量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参数: 水量:46吨/小时, COD:1200mg/l, 无BOD数据,按BOD=0.5*COD=600mg/l计方法一:按气水比计算:接触氧化池15:1,则空气量为:15×46=690m3/h活性污泥池10:1,则空气量为:10×46=460 m3/h调节池5:1,则空气量为:5×46=230 m3/h合计空气量为:690+460+230=1380 m3/h=23 m3/min方法二:按去除1公斤BOD需1.5公斤O2计算每小时BOD去除量为0.6kg/m3×1100m3/d÷24=27.5kgBOD/h需氧气:27.5×1.5=41.25kgO2空气中氧的重量为:0.233kg O2/kg空气,则需空气量为:41.25 kgO2÷0.233 O2/kg空气=177.04 kg空气空气的密度为1.293 kg/m3则空气体积为:177.04kg÷1.293 kg/m3=136.92 m3微孔曝气头的氧利用率为20%,则实际需空气量为: 136.92 m3÷0.2=684.6m3=11.41m3/min方法三:按单位池面积曝气强度计算曝气强度一般为10-20 m3/ m2h , 取中间值, 曝气强度为15 m3/ m2h接触氧化池和活性污泥池面积共为:125.4 m2则空气量为:125.4×15=1881 m3/h=31.35 m3/min调节池曝气强度为3m3/ m2h,面积为120 m2则空气量为3×120=360m3/h=6m3/min总共需要37.35 m3/min方法四:按曝气头数量计算根据停留时间算出池容,再计计算出共需曝气头350只,需气量为3 m3/h只, 则共需空气350×3=1050 m3/h=17.5 m3/min再加上调节池的需气量6 m3/min,共需空气:23.5 m3/min。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4a5f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37.png)
污水处理曝气量计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曝气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
曝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因此,正确地计算和调整曝气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曝气量的计算方法,以及调整曝气量的必要性。
一、曝气量的计算曝气量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向污水中供氧的重要参数。
在活性污泥法中,曝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混合液的溶解氧水平和活性污泥的活性。
因此,正确地计算和调整曝气量是非常重要的。
1、理论曝气量的计算理论曝气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1.5 × S × (T - T0) × 1000/t其中:Q为理论曝气量(m³/h);S为污水平均日流量(m³/d);T为处理后污水的水温(℃);T0为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温(℃);t为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h)。
2、实际曝气量的计算实际曝气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Q = 1.5 × S × (T - T0) × 1000/t - Q1 - Q2 其中:Q为实际曝气量(m³/h);S为污水平均日流量(m³/d);T为处理后污水的水温(℃);T0为进入污水处理厂污水的水温(℃);t为污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h);Q1为活性污泥的需氧量(m³/h);Q2为混合液的需氧量(m³/h)。
二、调整曝气量的必要性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曝气量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及时调整曝气量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调整曝气量的几个必要性:1、保证活性污泥的活性活性污泥的活性是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曝气量不足,活性污泥的活性会降低,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下降。
因此,及时调整曝气量可以保证活性污泥的活性。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e9e316e02768e9951e738b5.png)
衡量活性污泥数量和性能好坏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活性污泥的浓度(MLSS)指以1L混合液内所含的悬浮固体或挥发性悬浮固体的量。
污泥浓度的大小可间接的反映废水中微生物的浓度。
一般在活性污泥曝气池内常保持MLSS浓度在2~6mg/L之间,多为3~4mg/L。
(2)污泥沉降比(SV%)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在静置30min后,沉淀污泥与废水的体积比,用%号表示。
它可反映污泥的沉淀和凝聚性能好坏。
污泥沉降比越大,越有利于活性污泥与水的迅速分离,性能良好的污泥,一般沉降比可达15~30%。
(3)污泥容积指数(SVI)又称污泥指数,是指一定量的曝气池废水经30min 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有沉淀污泥容积的体积,单位ml/g,它实质是反映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污泥指数越大,则污泥越松散。
这样可有较大表面积,易于吸附和氧化分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但污泥指数太高,污泥过于松散,则污泥的沉淀性差,故一般控制在50~150ml/g之间。
但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这个指标也有差异。
如废水溶解性有机物含量高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高;相反,废水中含有无机性悬浮物较多时,正常的SVI值可能较低。
以上三者之间的关系:SVI = SV * 10 / MLSS2.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活性污泥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培养与驯化出来的。
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增殖,达到一定的污泥浓度;驯化则是对混合微生物群进行淘汰和诱导,使具有降解废水活性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1.1 菌种和培养液除了采用纯菌种外,活性污泥菌种大多取自粪便污水、生活污水或性质相近的工业废水处理站二沉池剩余污泥。
培养液一般由上述菌液和诱导比例的营养物如淘米水、尿素或磷酸盐等组成。
1.2 培养与驯化方法1.2.1 有异步法和同步法。
异步法主要适用于工业废水,程序是:将经过粗滤的浓粪便水投入曝气池,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成BOD5~300-500mg/L,加培养液,连续曝气1~2d,池内出现絮状物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排除上清液(约池容的50%~70%);再加粪便水和稀释水,重新曝气,待污泥数量增加一定浓度后(约1~2周),开始进工业废水(10%~20%),当处理效果稳定(BOD去除率80%~90%)和污泥性能良好时,再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每次宜增加10%~20%,直至满负荷。
曝气池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
![曝气池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7f0300e0029bd64783e2ccb.png)
曝气池需氧量与供气量的计算
按照曝气的方式不同,曝气池的分类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分为推流式曝气池和完全混合型曝气池两种,各种不同的曝气方式设计的参数也是不相同的,这主要是根据实际条件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曝气设备的选择则是经济效益和运行成本控制的关键。
1、需氧量
活性污泥的正常运行,除需要有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以外,还需要进行充足的氧气供应,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的日平均需氧量(O2)可按公式1/θC=YNs-Kd计算,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ΔO2)根据下式计算,也可根据经验数据选用。
ΔO2=/Ns
废水a’、b’的值和部分工业废水的a’、b’值可以从表1、表2选取。
2、供气量
在需氧量确定以后,取一定的安全系数,得到实际需氧量(Ra),并转化为标准状态需氧量(Ro)。
公式如下:
Ro=RaCs/[α(βρCS(T)-CT)×1.024(T-20)]
式中:
CS——在1.03×105Pa条件下氧的饱和浓度,mg/LX——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浓度mg/L
在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空气量比标准条件下所需要的空气量要多33%~61%,具体在。
活性污泥章节 -计算公式
![活性污泥章节 -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6e10e1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2.png)
活性污泥计算公式微生物代谢1分解代谢(工作)C x H y O z+(X+y4−z2)O2酶→X CO2+y2H2O+∆H2合成代谢(繁殖)nC x H y O z+nNH3+n(X+y4−z2−5)酶→(C5H7NO2)n+n(X−5)CO2+n2(y−4)H2O+∆H3内源呼吸(老死)(C5H7NO2)n+5nO2酶→5CO2+2nH2O+nNH3+∆H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公式1)MLSS=Ma+Me+Mi+Mii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Ma+Me+MiMa—具有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主要是多糖,脂蛋白组成的细胞壁的某些组分和壁外的粘液层Mi—由污水带入的难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Mii—无机物,由污水带入污泥沉降比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数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指数SVI(公式2)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过30min静置后每克干污泥形成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以mL计SVI=混合液(1L)30min静沉形成的活性污泥容积(mL)混合液(1L)中悬浮固体干重(g)=SV(%)×10(mL/L)MLSS(g/L)污泥龄(公式3)θc=VX∆X=VXQ W X r+(Q−Q W)X e≈VXQ W X r=VXQ W1000SVI rθc—污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dV —生物反应器容积,m³X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kg/m³X r—剩余污泥浓度,kg/m³X e—出水悬浮物固体浓度,kg/m³∆X—每日排出系统外的污泥量(即新增污泥量),kg/dQ W—作为剩余污泥排放的污泥量,kg/dQ —污泥流量,kg/dSVI—污泥容积指数r—修正系数,一般取值1.2BOD污泥负荷(公式4)1施加BOD—污泥负荷:生物反应池内单位质量污泥(干重。
活性污泥法例题
![活性污泥法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1a1c0b90c69ec3d5bb75b3.png)
(2)计算曝气池容积:
①按污泥负荷计算:
取污泥负荷0.25 kg BOD5/ ( kg MLSS • d )
例:宁夏某市,海拔高度为1 112m,大气压力为89.05kPa, 鼓风机淹没水深为4.2米,管路及扩散器压力损失之和为 7.89kPa。针对长沙鼓风机厂的产品,计算进行选型,确
定应选用的鼓风机在使用状态下所需的出口压力。
例: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1 600 m3/d,经预处理沉淀后BOD5为200 mg/L,希望 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出水BOD5小于20 mg/L。该地区大气压为标准大气压,要求设 计曝气池的体积、剩余污泥量和需氧量。相关参数按下列条件选取: (1)曝气池污水温度为20 ℃;
(2)曝气池中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之比
为0.8;
(3)回流污泥悬浮固体浓度取10 000 mg/L;
(4)曝气池中的MLSS取3 000 mg/L;
(5)污泥泥龄取10 d; (6)二沉池出水中含有12 mg/L总悬浮固体(TSS),其中VSS 占65%;
(7)污水中含有足够的生化反应所需的氮、磷和其他微量元素。
= aQS
- bVX
= V 剩余污泥 X
DX r
=
30000 10
= 3000 m 3 / d
(4)污泥龄;
q
C
=
VX
DX
=
150000
30000
×3000 ×1000
= 15 d ;
(5)所需要的氧量;
O = aQS + bVX 2 r v × × = 0 . 5 500000 [ 240 (1 25 %) 15 ] 1000 150000 × 3000 ×0 . 75 + 0 .1 × 1000 = 75000 KgO / d 2 ; = 3125 KgO / h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公式(1)中N.,Nke同公式(1)中N d、。 2006版规范公式较97版规范公式中考
虑到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但仍未考虑污泥 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致使需氧量计算结果 更加偏小,计算结果更加不合理。
3设计手册法 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中对于曝气池需 氧量,有如下公式: AoR=a’QLr+b1VN’
4 三分法
活性污泥法的耗氧过程是很复杂的,耗
氧的因素有很多,BoD。的去除需耗氧,污泥
要进行内源呼吸,它本身要耗氧。而每天排放
的剩余污泥又并未耗氧,在需氧量计算时要
予以扣除。我国鳓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
标准》(GBl8918—2002)对氨氮的排放要求
很严,今后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都需要考
虑氨氮的硝化处理或脱氮处理。故耗氧量的
(k902I/卜kgV污SS泥),自c=1身。4氧2 化率(1/d)一般
0.04~O.1 (4)曝气池的需氧量公式为: AoR=o。+ob+oc_O.001 aQ(S0-S。)一c
△xv+b【0.001 Q(Nk-N ke)一O.1 2△×v】 一O.62b【0.001 Q(NrNke.N。e)旬.1 2△xv】
计算尚应考虑氢氮氧化的需氧反应,反硝化
过程的产氧反应。
硝化反应:
NH4十+202+2HCo;_No一2H2C03+H妇
14
2×32
1
X
X=32×2/14=4.6
亦即每氧化1 mg氨氮为硝酸盐氮需耗
氧4.6mg。 反硝化反应:(以甲醇CH30H为有机碳
源)
N03_+1 D8CH30H+024H2Cor加旧56C5 H702N+t 1.68H20+HC03_
+cbVN‘
三分法较全面的概括了曝气池需氧量, 是较合理的一种方法。
5经验法 5.1采用空气推曝气时,一般去除每公 斤五日生化需氧量的供气量可采用40~ 80m3。 5.2采用鼓风机时,处理每立方米污水 的供气量不应小于3m3。 5.3采用表面曝气器时,去除每公斤五 日生化需氧量的供氧量(按标准工况计),可 采用1.2~2.Okg。 这些经验数据都比较粗,不宜作为计 算的正式数据,但这些数据可以校核前三 种计算方法的结果,作为前面所述计算方 法的检验。
Ni——进水凯氏氮浓度(mg川;
Nc11——出水凯氏氮浓度(mg川: N、——曝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Vss儿)
e——设计污泥龄(dl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3/h)。 本公式计算需氧量,考虑到了需氧反应、兼养反应及影响需氧量的过程:BoDs去除、氨
氮氧化的需氧反应;污泥增殖及排放所减少的BoDu及NH3-N并非耗氧,在需氧量计算时
一O.1 2△式x中v】:o厂污水需氧量(k902/d)值偏低
79
Q——曝气池的设计流量(m3/d);
N广一曝气池内进水总氮浓度fmg/L):
△X卜排出曝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 N莳—卅暴气池内出水硝态氮浓度(mg/d);
《kg/d): 0.12△Xv——排出曝气池系统的微生物
7结论 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发现,97版规范法计 算的结果最小,2006版规范法计算的结果 更小,手册法b值取小值O.11时与三分 法计算结果接近,而b值取大值(O.188) 时,计算结果最大。采用三种方法计算的结 果各不相同且相差较大。这是因为每种方 法所包含的内容不同造成。综合上述分 析,本文认为: ①97版规范法考虑到了硝化反应的耗 氧量,但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也 未扣除反硝化回收的氧量,计算结果明显偏 小;2006版规范法考虑扣除反硝化回收的氧 量,但仍未考虑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使 计算结果更加明显偏小。 ②手册法考虑到了污泥自身的耗氧量, 但完全没有考虑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的影响, 且因其参数取值有较大的范围变动,操作起 来较困难。 ⑨本文所提出的三分法理论更清晰、内 容更完善,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耗氧因素, 是一种更科学,更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而 且采用此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与实际运行的 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耗氧量基本相符。是一种 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一【细胞合成消耗的NH3-N所需氧量卜[反硝 化未耗氧量】
ob=b[0.001 Q(Nk-Nke)一O.1 2△Xv卜O. 62b[O.001 QfN广Nke—N。e)一O.1 2△xV】
(3)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
表1水质资料
【污泥需氧量]_【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 氧量】
上式可以写成:oc_cbVN。 式中:c——氧化每kgVSS所需氧量
(k902/d) 3)采用手册法计算: ①b取O.11时:
AoR_a姒r+b州。=塑丛器芋丛婴
+0.1 1×1 3397×2.8=5525.5(k902/d) ②b取0.188时:
AoR_∞Lr+b州‘=丛型销手1至丝盟
+O.1 88×1 3397×2.8=8451.4(k902/d) 4)采用三分法计算: AoR=oa+ob+oc-0.001 aQ (So_.s。)一c
除,并考虑系数为0。62b=O.62×4.57= 2.83,与上式计算2.6基本相同,本文认为是
合适的。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曝气池的需氧量包
括碳化合物(BoD)需氧量、硝化需氧量和活 性污泥内源呼吸消耗的氧量三部分。即所谓
的“三分法”。 (1)碳化需氧量 [碳化需氧量】_【以BoDs计的有机物去
除量的需氧量】一[排除剩余污泥的需氧量] 上式可以写成:o。=OD01 aQ(So-Sej—c△xV (2)硝化需氧量: [硝化需氧量】:[去除NH3_N所需氧量】
参考文献: 【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 [3】给排水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6. [4】废水处理理论与设计冲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3. 【5]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
14
1.08×32
1
X
X=32×1.08/1 4=2.47
将甲醇转化为BoD:2CHl0H+302· 2Co矿4H,o
2×32 3×32
1
y
则y=1.5ThoD=1.5×O.7BoD。=1.05BoD。 亦即每还原1mg硝态氮可以降解
2.47×1.05=2.6mgBoD。,这部分BoD。并 不是由于曝气供氧而降解的,而是在反硝化 的同时碳源有机物得到分解氧化,实质上是 利用了硝酸盐中的氧。因此,在计算需氧量时 应扣除这部分BoD。降解所需的氧量。这部 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在97版规范说明中曾 有提及,但计算公式中未有体现,但在2006 版规范中加以修正,将反硝化回收的氧量去
21.6+1.42×OD8×13397×2B=3880.8+1692— 1 775.5—734.4+4261.3=5801.4(k902/d)
4)采用经验法校核 按经验法(3),如果采用表面曝气器时, 如去除每kgBoD5的供氧量(按标况计),可 采用1.2~2.0kg。污水处理后去除的产 BoD5为2640kg。则按规范法计算结果,去 除每kgBoD5的供氧量为1.09kg;按手册 法计算结果,去除每kgBoDs的供氧量为 2.09~3.2kg;按三分法计算结果,去除每 kgBoD5的供氧量为2.2kg。 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规范法结果明显偏 小,手册法结果又有较大的变化范围,而三分 法的计算结算结果比较适中,而且与污水厂 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且略有富余。
(N州-o.12半卜c半=o.024×
1.47×—!—;;!;坠(240一20)+4.57[o.024×
80
万方数据
鼍等×26触1 2塑謦盟】_1.42
坚逻娶堕=2878.3(k902/d) JU 2)采用2006版规范法计算: 02=0.001 aQ(S0_S。)+b[0.001 Q(Nk—Nke)
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探讨
肖绍斌
摘 要:对新、旧规范和给排水设计手册所采 用的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的计算方法的优缺点 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所谓的 “三分法”。 关键词:活性污泥工艺;曝气量;计算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08—0422(2007)07一0079—03
(1)
式中:AoR——设计需氧量(k902/d); 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s计时,a为1.47;
b——常数,为4.57k902/kgN,其含义为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
c——常数,为1.42,其含义为细菌细胞的氧当量;
Ll——曝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川; L曲——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mg川;
6工程实例 某城市污水Q=1 2000 m3/d,水质资料 详表1 设计有关参数:设计温度为15℃,最高 温度为25℃、NrNdl为26.6mg/L、△N03为 21.6mg/L、曝气池总池容V=13397m3、 N’=0.7×4000mg/l-2.89/l、e=30d 1)采用97版规范法计算:
AoR=0.024aQ (L,一L曲)+b【0.024Q
△xv+b[O.001 Q(Nk_Nke)一0.1 2△xv卜O.62b [0.001 Q(Nt-Nke—N。e)一O.1 2△×v】+cbVN。
[o.001×12000×26.6一o.12j星星掣卜1. =O.001×1.47×1 2000×(240一20)+4.57
42卫鼍鍪堕一o.62×4.57×12000× 、)U
式中:AoR——设计需氧量(k902/d) a1——氧化每kgBoD需氧公斤
数(k902/kgBoD),一般取O.42~O.53 b‘——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d,
系即k902/kgMLVSS),一般O.1 88~0.11
Lr-一去除的BoD浓度(kg/m3)
Q——进水设计流量(m3/d) 本公式计算需氧量考虑到了BoD。去 除、污泥自身氧化的耗氧量,但该公式未考虑 到生物的硝化与反硝化反应的耗氧量及每天 排除剩余污泥的未耗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