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5节-生物礁

合集下载

第6章 区带详查

第6章 区带详查

第六章区带详查区带,是指含油气盆地中具有共同的成因背景和相似特征的一组勘探目标和已知油气藏。

这些勘探目标和已知油气藏具有相同的烃类来源、储油岩系和区域盖层。

区带的概念与二级带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带的划分既考虑了平面上构造的分区性,同时又考虑到垂向上不同层系成藏条件的差异性,而且还考虑了勘探程度、勘探条件等工程因素。

因此,平面上一个区带可以包括多个二级带,这些二级带往往具有相似的油源条件、储盖组合特征、成藏演化历史。

而在同一个二级带范围内,纵向上不同的勘探目的层由于成藏机制的差异性,则可能分属于不同的区带。

区带的地质分类我国含油气盆地多样,有拗陷型、断陷型和复合型等。

位于盆地中不同部位,如隆起区、坳陷内的凸起区、凹陷的缓坡、陡坡和洼陷区的区带在成因机制、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上差异较大,含油气特征和规模也各不相同,往往形成多区带的勘探分类勘探程度决定了地质认识程度和资料丰富程度,按照勘探程度的高低,区带可以分为三类:①已具有油气田的区带,即区带上已有油气田开发,或已具探明储量;②已有油气发现的区带,该类区带中至少有一个圈闭已获油气流或已见油气显示;③尚未发现油气的区带,即尚未钻探、或钻探很少尚无发现,但认为有希望的区带。

1.区带详查的阶段的界定区带详查是指经盆地普查确定出有利的生油凹陷开始,一直到优选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或二级带)的整个过程。

2.区带详查的任务和主要目标在盆地普查阶段优选出的有利生油凹陷及其邻近地区,通过进行地震普查与详查,进一步划分二级构造单元,控制二级构造带形态,研究其基础地质特征、石油地质特征、圈闭分布特征,通过对区带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确定其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并通过油气系统分析与模拟,提交区带资源量,指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带,为圈闭预探提供战场。

3.区带详查阶段应研究的基本地质问题(1)含油气系统分布:划分含油气系统,确定其分布范围,并研究油气系统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

6.10 岩性油气藏主要类型

6.10 岩性油气藏主要类型

第六章圈闭及油气藏的类型6.10 岩性油气藏主要类型一、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储集层沿上倾方向尖灭而造成圈闭条件。

泌阳凹陷双河湖底扇砂体前缘尖灭带在斜坡带背景之上,湖底扇砂体的每一个朵叶都相应地形成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泌阳凹陷双河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据胡见义等,1991)一、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前苏联北高加索迈科普油区卡杜辛油田中的第三系渐新统砂岩尖灭油气藏(据A.I.Levorsen)储集层为透镜型或不规则型,四周为非渗透地层所限的油气藏。

◆特点①油气分布受砂体四周不渗透层控制、透镜状。

②油质轻;①与河道砂坝有关的:带状、剖面透镜状;②与三角洲有关的:前三角洲区;③与岸带有关的。

◆类型二、透镜体油气藏马岭古河道岩性油气藏平面及剖面图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二、透镜体油气藏东辛油田营11地区:我国东部盆地最大的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透镜体为浊积砂体,分布于沙三段烃源岩层系中。

东营凹陷营11砂岩透镜体油藏平面及剖面图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三、物性封闭油气藏物性封闭又称成岩封闭,是指由于各种次生成岩作用使原始沉积的岩层孔隙性发生变化,形成的圈闭类型。

由于物性变化而形成的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物性封闭油气藏。

两种不同的物性封闭物性封闭油气藏广泛发育于各类砂砾岩扇体中。

东营凹陷永921砂砾岩扇体物性封闭油气藏:该砂砾岩体位于盐家和永安镇两个鼻状构造之间的古冲沟前方,为近岸水下冲积扇沉积,扇体顶面呈一向北抬起的鼻状构造。

扇根由于砾石颗粒大、成分混杂、分选极差而物性很差,成为不规则的遮挡物,形成物性封闭圈闭及油气藏。

东营凹陷永921砂砾岩扇体物性封闭油气藏(据胜利油田,2004)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下石炭统的“百呎砂岩”油藏剖面图 (据И.О.БРОД) 在低渗透岩层中往往存在高渗透带砂体油气藏,储集层的渗透性变化很大,油气聚集在渗透性好的部分,而透渗性不好的部分则为水所充满,也属于物性封闭岩性油气藏。

第三十九讲 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十九讲 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

第三十九讲生物礁的类型和特征学时:1学时基本内容:1、生物礁的常用分类(重点介绍按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的属种分类、按照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2、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

对骨架礁、粘结礁核障积礁分别举例分析生物礁沉积亚相的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不同的地质时代出现不同的生物礁类型,根据造礁生物的种属分类比较合适,但是不利于古代生物礁的成因研究,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如何选择合理的分类方法2、生物礁的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中,其各自的成因机制解释教学思路:首先简单介绍常用的生物礁分类方法。

并重点介绍生物礁的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属种分类以及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

其次,针对古代生物礁中的礁灰岩组合类型,按照生物骨架岩、生物粘结岩以及障积礁灰岩三大类依次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主要参考书:1、冯增昭主编《沉积岩石学》上册第三、四、五章,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2、曾允孚、夏文杰主编《沉积岩石学》第六章,地质出版社,1986.复习思考题:1、你觉得哪一种生物礁灰岩的分类是最为有效的,为什么?建议不同专业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

2、沉积相分类中,礁前和礁后哪一种亚相更为有利于油气储集?为什么?建议从成因的角度进行回答。

3、古代生物的礁灰岩组合类型有哪几种,各自主要发育的造礁生物有什么特征?教学内容提要:第一节生物礁灰岩常用的分类方法。

重点介绍几何形态分类、按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按造礁生物属种分类及生物礁的沉积相分类。

针对这几种分类,对不同类型的礁或亚相的平面分布进行总结。

其中,根据几何形态分类可以把礁分为补丁礁(点礁)、丘礁、堤礁(堡礁)、宝塔礁、环礁以及马蹄礁。

根据地理位置和形态特征复合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图39.1)。

按照生物造礁属种分类可以分为珊瑚礁、层孔虫礁、苔藓虫礁、海绵礁、水螅礁、有孔虫礁、厚壳蛤礁和藻礁等。

根据沉积相进行划分可以分为礁前亚相、礁核亚相、礁基亚相、礁盖(礁顶和礁坪)亚相、礁后亚相以及礁间亚相。

海洋沉积学

海洋沉积学
部联系的岩石组合。 • 相模式:一个特定的沉积环境的全面概括。
-
二、沉积相的分类
-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ARY ROCKS SEDIMENTARY FACIES
-
-
海相
与大陆环境不同,海洋环境在物理化学条件、水动 力状况、地貌特征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海水的运动可概括为波浪、潮汐和海流三种形式,控 制着海洋中沉积物的分布。
-

海洋沉积物记录了海洋物理和化学过程以及全球气候和环境变
化历史的信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占沉积物组分一定比例的粘土矿物组合的
变化与长期气候演变存在一定的关系,粘土周期性沉积响应与地球轨道
驱动因子作用有关,陆源粘土通量既受大陆冰盖厚度和海平面变化以及
环流强度的控制,同时又受源区物理、化学风化程度的影响。
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海洋沉积物的研究获得长足进展。人
们开始对特定海域和重大理论课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40
年代末期,F.P.谢泼德和M.B.克列诺娃的海洋地质学专著
相继问世,系统地总结了当时对海洋沉积的认识。
-
(2)独立学科确立时期
• 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期,由于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和新技术、 新方法的运用,使海洋沉积物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4.深海相
❖ 深海相是指水深在2000m以下的大洋盆地,平均 深度为4000m。
❖ 深海海底阳光已不能到达,氧气不足,底栖生物 稀少,种类单调。
❖ 深海底层温度一般稳定在l℃左右。
-
SEDIMENTATION AND SEDIMENTARY ROCKS DEPOSITIONAL or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海底两万里4到6章内容概括

海底两万里4到6章内容概括

海底两万里4到6章内容概括
第四章,在这一章中,尼德·兰敦和他的同伴们发现了一艘沉船,并且他们决定潜入沉船中寻找宝藏。

然而,他们却发现了一只
巨大的章鱼,险些丧命。

第五章,在这一章中,尼德·兰敦和他的同伴们继续在海底探险,并且遭遇了一些危险的情况,包括被困在一个巨大的珊瑚礁中。

第六章,在这一章中,尼德·兰敦和他的同伴们遇到了一些神
秘的海底生物,包括一种奇特的水母和一种巨大的鱼类。

他们也发
现了一片美丽的珊瑚礁,并且对海底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兴奋。

文章标题,《海底探险,神秘的海底世界》。

南海北部海域生物礁研究及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

南海北部海域生物礁研究及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

南海北部海域生物礁研究及生物礁相与油气的关系摘要:生物礁油气藏在世界油气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南海北部在中新世发育了大规模的生物礁。

南海盆地经历了断陷、坳陷和区域热沉降等演化过程。

古新世早渐新世,包括南沙地块在内的古南海北部陆缘的岩石圈伸展作用导致断陷湖盆的形成,局部遭受海侵。

该期仅在古南海北部陆架和陆坡地区具备形成生物礁的条件。

随着水大面积入侵,早期形成的断阶高部位成为水下隆起,岩石圈伸展引起的地幔岩浆喷发,形成水下火山高地,为生物礁的形成创造了地形地貌条件。

从南海盆地演化和生储盖等地层层系形成时间上看,生物礁具有有利的生储盖配置关系和油气运聚条件。

晚中新世全新世区域热沉降形成全区统一的区域盖层,南海生物礁油气藏得以保存。

关键字: 构造演化;生物礁;形成条件;勘探潜力;南海盆地1构造演化及生物礁形成地质背景南海盆地的形成整体上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之下,经历了古新世一中始新世岩石圈伸展断陷、晚始新世早渐新世断拗、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洋壳扩张和晚中新世全新世区域热沉降等演化过程,控制着南海海域次一级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同时伴随着生物礁的生成和发展。

2生物礁南海盆地广泛分布着生物礁。

南海演化决定了生物礁形成具有南早北晚,东早西晚的发育规律。

南海东南部的巴拉望盆地在晚始新世就有生物礁生成,而北部的珠江口一琼东南盆地直到晚渐新世一中新世以后才开始形成生物礁。

整体上看,南海盆地中新世以后为生物礁繁盛期。

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北、西、南陆架和陆坡位置,类型有塔礁、补丁礁、块礁、台地边缘礁、岸礁和环礁。

影响生物礁形成的因素有:(1)温度和盐度;(2)海浪和其他水动力作用;(3)透光性;(4)沉积作用;(5)基底沉降与生物建礁和沉积速率的消长均衡关系。

一般来说,水体温暖、水体清澈、水体动荡、水体较浅、陆源沉积较少、海平面升降或基底沉降与生物建礁速率均衡是利于生物礁生长发育的。

沉积后作用对生物礁的影响在近地表的浅埋藏成岩作用中,因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下降造成的不整合面之下的石灰岩(它们经历过近地表的表生成岩作用)中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应比白云岩更为发育,石灰岩的孔渗性相对较好;但在相对高温高压的深埋藏地层中,白云岩中由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比石灰岩更为发育,白云岩的孔渗性应比石灰岩更好。

第6章_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分析

第6章_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第一节 概述
一、分类概述
世界上发现的油气藏数量众多、类型各异。根据不同的 需要和目的,提出了上百种油气藏分类方案。
主要分类依据:圈闭成因、油气藏形态、遮挡 类型、储集层类型、储量及产量的大小、烃类相态 及流体性质。
地层超覆不整合油气藏: 储层超覆在基岩、盆缘、不整合面之上。
一、地层 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位于不整合面以下,主要与潜伏剥蚀突起及潜伏剥 蚀构造有关。
剥蚀突起或剥蚀构造被后来沉积的不渗透地层所覆 盖,就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油气在其中聚集就 形成地层不整合遮挡油气藏。
潜伏剥蚀 突起圈闭
潜伏剥蚀背 斜构造圈闭
一般分布在盆地的边缘地带,大型超剥带是形成地层圈 闭的基础;充足的油源、鼻状构造、油气运聚动力以及 由高孔渗的砂体、断层及不整合组成的复合输导体系是 油气远距离运移成藏的必要条件;浅部大气水的作用使 原油稠化。
委内瑞拉东部夸仑夸尔油田平面及横剖面图
东得克萨斯油田乌得宾(白垩系) 产油顶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单家寺下第三系地层超覆油藏顶 部构造图及横剖面图
第六章 圈闭和油气藏的类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概述 构造油气藏 地层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水动力油气藏 复合油气藏
墨西哥的岩浆盐体刺穿油田横剖面图
四、裂缝性油气藏
★油气储集空间和渗滤通道主要为 (构造)裂缝。
灰岩、 泥灰岩、泥岩等(致密、性脆)
•裂缝性油气藏的特点
a.油气藏常呈块状; b.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钻具放空、泥浆漏 失、井喷; c.储集层岩芯孔隙度、渗透率较低,但试 井渗透率较高; d.同一油气藏不同井间产量相差悬殊。

海底两万里47个章节分章概括

海底两万里47个章节分章概括

《海底两万里》一、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

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二、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

我应邀随行。

三、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

”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

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四、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五、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

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

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

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

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

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六、全速前进: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

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

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

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七、不知其种属的鲸鱼: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

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

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

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

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

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八、动中之动: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

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

我们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

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我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第六章晚古生代

第六章晚古生代
上又一重大事件。 总鳍鱼类
2008-10-19
11
晚 古 生 代 的 化 石
2008-10-19
12
2008-10-19
13
第二节 晚古生代古地理
一、泥盆纪古地理特征 泥盆系广泛分布,除华北、四川盆地及黔北以外,
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古地理特征是由海向大陆环境转化,岩相类型复
杂。 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均有。
9
二、陆生植物
晚古生代是蕨类植物发展的时代。 石炭纪陆生植物进一步繁荣,地球上首次出
现大规模森林。 晚石炭世,成为全球第一个重要成煤期。 晚二叠世,裸子植物占主导地位,渐近中生
代植物群面貌,显示出植物界又出现一次重 大变革。
2008-10-19
10
三、脊椎动物
泥盆纪被称为鱼类时代。 鱼——两栖类。 石炭——二叠纪是两栖类时代。 两栖类演化为原始爬行类,这是脊椎动物进化史
2008-10-19
14
(一)华南区
泥盆系广泛分布,除四川盆地及黔北以外,其他 地区都有分布。
海侵范围,局限于部分地区(滇东、黔南、广西、 湘中、广东、鄂西等地),在湘赣交界一带,形
成海陆犬牙交错的指状海湾,在东南古陆内发育 了内陆盆地。
西南浅海相、湘赣海陆交互相、下扬子等为陆相
1.广西象州剖面(象州型)
气候带的明显分异 生物界的中要变革
2008-10-19
22
(一)华北东-北南部区
二叠纪华北区除极少数地区在初期有短暂的海 侵外、基本上脱离了海洋环境,故二叠系为一 套陆相地层。
1.山西太原西山二叠系剖面 2.分析 二叠系下部为陆相含煤地层,二叠系中、上部
为一套杂色至红色碎屑岩系。

生物礁研究浅析

生物礁研究浅析


碳酸盐几何
无礁角砾岩 进一步分为亮晶胶结的碎屑礁、生物联结骨屑礁 体
的礁 和深水礁
生物岩隆礁 由各类造架生物组成,造架生物构成礁的格架,
岩隆礁
(organic 生物含量大
buildup reef)
三度空间的碳
(Buildup reef) 或碳酸盐岩
障积岩隆礁
酸盐几何体, 主要由障积生物(如苔藓虫、海百合等)构成,
但是,此后的生物礁概念并未形成统一,直到目前仍存在很大分歧。曾鼎乾等(1988) 认为,礁是由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营造,具有抗浪格架、凸镜状或丘状的外部形态,并突 出于四周同期沉积物,前后常形成不同的相带。强调生物的有机成因、抗浪构造的重要性 以及突出于同期沉积物的外部形态。梅冥相(1997)认为,生物礁是一种独特的沉积体系, 是由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综合作用形成的具有抗浪性的特殊碳酸盐岩体。从狭义上讲, 生物礁在横向上是局限的,其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生物证据。齐文同(2002)认为,由生 物构成,包括造架生物、联结包覆生物和礁栖生物,且与生物的长期演化、绝灭和复苏密 切相关,反映环境特征甚至全球环境变化的是生物礁。
⑶苔藓虫。苔藓虫从晚寒武世开始出现并一直延续到现代。在温暖浅海,它们可以高 速繁殖,分泌大量钙质硬体,形成礁体。中奥陶世时苔藓虫成为主要的生物礁群落分子, 是生物礁中重要的造架和障积生物。中奥陶世早期之后开始衰落,晚奥陶世仅偶然出现。 在经历了石炭纪生物造礁作用的危机期后,苔藓虫重新参与造礁,并成为对二叠纪生物礁 发育有重要贡献的唯一后生动物种类[5,7,8]。
reef)
生态礁 厚度较同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大,也可以形成大的碳酸盐体;生 (Ecologic 物含量大,有造架生物、联结包覆生物以及附礁生物;由联结

地球科学概论-第六章 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地球科学概论-第六章 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美国德克萨斯:1997年6月16日 Big Spring
北京:2006年4月17日清晨
风成砂沉积:砂堆→沙丘→沙
垅→沙漠;砂粒以石英为主、分选 磨园好、石英砂表面具碰撞和摩擦 痕迹、沙层具30度左右斜层理。
风成黄土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分选好粒径0.05-0.005mm,磨园差,孔隙度高 达44-55%,垂直节理发育(黄土地貌),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不受下伏基岩和 地形影响。黄土高原63万km2,时代250万年以来(第四纪),30多层(西安附 近露头最全)最新2000年。
第五、六章作业:
总结河流的地质作用
七、沼泽的沉积作用
地表充分湿润的地区一般喜湿性植被发育,全世界沼 泽面积350万km2,占大陆面积2.3%
● 方式 生物沉积作用为主 ● 原因 植物死亡堆积 ● 沉积作用与沉积物 泥炭(→褐煤) ● 方式 化学沉积作用为主
八、海洋的沉积作用
绝大多数沉积岩是由海洋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来 源主要为陆源,其次为海洋源(海洋生物遗体、海水化学 物质),再次为火山物质和宇宙物质。
海洋沉积作用通常划分为 滨海、浅海、半深海和深海等环境分区
(一) 滨海沉积作用
滨海-最低低潮线与最高的高潮线之间; 沉积地貌(微环境、沉积相):海滩沉积(砾滩 与沙滩,砾石磨园、定向、最大扁平面倾向海)、 潮坪沉积、沙坝与沙嘴沉积、贝壳堤、泻湖
●泻湖沉积-被沙坝或沙嘴等隔离的海湾,外海 可通过涨潮漫过沙嘴或由沙嘴的缺口进入泻湖,淡 化泻湖(潮湿气候区):陆地淡水大量流入,湖面 高于外海面,陆源沉积和黄铁矿、菱铁矿等还原条 件下的化学沉积;咸化泻湖(干旱气候区):蒸发 量大于淡水补给量,湖面常低于外海面,靠海水补 给,过量蒸发使泻湖海水浓缩,碳酸盐→硫酸盐→ 氯化物沉积序列(膏盐沉积)。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

原始 气油比(m3/t)
重度重质油藏
基本无气
液相
气液
黑色
>1.0
>400
沥青质油矿
无气无液
固相
固相
黑色
>1.0
>90
1.分类原则: 科学性---分类应能充分反映圈闭的成因,反映各 种不同类型油气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实用性---分类应能有效地指导油气藏的勘探及开 发工作,简便实用。
2.分类方案: 按圈闭成因分类:构造、地层、岩性、 水动力、复合
定义:地壳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位而形成 的构造圈闭中的油气聚集。
7
构造油气藏的类型
背斜油气藏
断层油气藏
岩体刺穿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
8
一、背斜油气藏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 地层发生弯曲变形, 形成向周围倾伏的背 斜,称背斜圈闭。 油气在背斜圈闭中 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称为背斜油气藏。
9
一、背斜油气藏 19世纪末“背斜学说”。背斜油气藏占世界大 油气田储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12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与基底活动有关)
☆特点:两翼缓、倾角小,H闭较小,S闭较大,多分布在 裂谷型含油气盆地中,常成组、成带分布,组成长垣或隆起 带。背斜的形成具有继承性。
13
3 、披覆背斜油气藏(与潜山和差异压实有关)
☆潜山上覆地层薄,翼部地层厚,差异压实,形成平缓 背斜。继承古凸起或者沿沉积基底的隆起形态而发育形成。
10
按背斜构造的成因分为: 挤压背斜油气藏 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披覆背斜油气藏 底辟拱升背斜油气藏 滚动背斜油气藏
11
1、 挤压背斜油气藏(与褶皱作用有关)
☆褶皱区的山前、山间坳陷内,侧向挤压应力作用所致。 特点:两翼地层陡,一般不对称, H 闭大、 S 闭小,常伴有 逆断层,常成排出带出现 ——我国主要分布在西部含油气区。

第十六次课: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2)

第十六次课:第六章 油气藏类型(2)

三、岩体刺穿圈闭和岩体刺穿油气藏
岩体刺穿接触圈闭:由于岩体(盐体、岩浆岩体、 泥火山)刺穿接触遮挡而形成的圈闭 1. 盐体刺穿圈闭和盐体刺穿油气藏 2. 泥火山刺穿圈闭和泥火山刺穿油气藏 3. 岩浆岩体刺穿圈闭和岩浆岩体刺穿油气藏

四、裂缝性油气藏
裂缝性油气藏是指储集空间和 渗滤通道主要为裂缝的油气藏
滨岸砂洲透镜体油藏
二、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
(1)圈闭形成机理:
砂岩储集层在某一个方向相变为泥岩,形成砂岩尖灭 再结合一定的构造背景(上倾),即形成上倾尖灭圈闭
①沉积上倾尖灭:
②沉积时为下倾尖灭,后反转为上倾尖灭:
(2)上倾尖灭圈闭和油气藏的分布
①盆地的斜坡区: 断陷盆地的缓坡带、古隆起的边缘 ②受砂岩尖灭线的控制
:,
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 板南斜坡带油藏剖面图
三、生物礁圈闭和生物礁油气藏
1.生物礁圈闭的形成机理 生物礁:由珊瑚、层孔虫、藻类等造礁生物组成的、 原地埋藏的碳酸盐岩建造 礁核: 礁的主体,生物岩和粘结岩组成,具有高孔隙度 礁前: 礁迎风的一面,塌积岩和礁前角砾岩,具有高孔隙度 礁后: 礁背风的一面,由分选好的砂屑灰岩组成
①圈闭形成机理:不整合面之下的地层具有一定的构造形态
(背斜或单斜),被不整合面之上的不渗透地层所封闭 ②特点:油气层的分布受构造控制
③分布:地层不整合面以下
二、地层超覆圈闭和地层超覆油气藏
①圈闭形成机理:盆地水进时,地层超覆沉积,砂岩被泥岩 超覆覆盖,在不整合面之上形成地层超覆圈闭。 ②分布:地层超覆圈闭主要分布在盆地的斜坡地带(盆地 的边缘——缓坡;古隆起的周缘)
三、生物礁圈闭和生物礁油气藏
1.生物礁圈闭的形成机理 生物礁:由珊瑚、层孔虫、藻类等造礁生物组成的、 原地埋藏的碳酸盐岩建造 礁核: 礁的主体,生物岩和黏结岩组成,具有高孔隙度 礁前: 礁迎风的一面,塌积岩和礁前角砾岩,具有高孔隙度 礁后: 礁背风的一面,由分选好的砂屑灰岩组成

石油地质学-第六讲油气藏类型

石油地质学-第六讲油气藏类型

2、弧形断层断块油气藏
A
B
A
B
在倾斜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为一向上倾凸出的弯曲断层面 所包围
§1构造油气藏 (Structure Reservoir)
二、断层油气藏 ( Faulted- Reservoir)
3、交叉断层断块油气藏
A
B
A
B
储集层上倾方向为两条相交 叉的断层包围
§1构造油气藏 (Structure Reservoir)
对塑性较大的泥质岩所形成的背斜较明显,倾角稍大些;而对较硬的 砂岩及石灰岩所形成的背斜常不如前者明显,倾角较平缓。潜山上部的 背斜,常反映下伏潜山的形状,但其闭合度总是比潜山高度小,并向上 递减,倾角也是愈向上愈小。在成因上很难与基底隆起有关的背斜区分 开。
4、披覆背斜油气藏
图为我国华北含油气盆地济阳凹陷的孤岛油田 基底为由奥陶系石灰岩和白云岩组成的剥蚀突起, 其翼部超覆沉积有下第三系地层,顶部则被上第三 系馆陶组及明化镇组所覆盖,形成较大规模的披盖 构造。
断层圈闭的形成条件是断层必须是起封闭作用的, 那么在平面上必须是断层线与储集层的构造等高线构 成闭合的状态才能形成圈闭。
断层油气藏的基本特征:(1)主要是沿断层附近储 集层因岩层被挤压破裂而渗透性变好;(2)断层的发 育使油气藏复杂化,构造断裂带内的油气藏被断层切 割为许多断块,分隔性强,(3)各断块内含油层位、 含油高度、含油面积很不一致;(4)油气常富集在断 层靠油源一侧。
(
挤 压 背 斜 )
Section and top structure map of L layer through the Lao Jun temple oil field
(挤压背斜)
2、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5-6章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5-6章

《海底两万里》第二部分5-6章
第五章阿拉伯隧道
内德不相信红海可以经隧道到达地中海。

内德看到红海上有一只海底动物-儒艮。

内德一直喜欢吃肉食,这次他也不想放弃这个机会,在海上搏击,最终用捕鲸叉击杀庞大的儒艮。

尼摩艇长邀请教授先生一起去驾驶舱,艇长亲自指挥,不到二十分钟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第六章希腊群岛
内德一直想逃跑,不想呆艇上。

教授先生劝内德耐得住性子,以后趁时机成熟,做计划。

孔塞伊心态较好,单身汉,无牵挂,所以无所谓。

教授先生目睹尼摩艇长把价值数百万法郎的金条送给一个潜水员。

“鹦鹉螺”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阿龙纳斯教授先生感觉温度上升,难以忍受。

尼摩艇长特意让教授先生见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尼摩艇长为何将金条送给潜水员,教授先生们又能逃离潜艇吗?故事情节错综复杂,海底世界美轮美奂,令我们增知!
插图:老宅拆迁后,扩建的河。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每章节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每章节

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每章节《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就像一场奇妙的深海冒险,让我仿佛跟着阿龙纳斯教授、康塞尔和尼德·兰一起在海底畅游了两万多里。

第一章“飞逝的巨礁”,开篇就把我带入了神秘的氛围。

海上突然出现的不明物体,引起了大家的猜测和恐慌。

这巨礁速度奇快,还能神出鬼没,搞得人心惶惶。

我仿佛能看到海面上波涛汹涌,船只在风浪中摇摆,船员们紧张的表情和慌乱的动作。

那不明物体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巨大谜团,让我心里充满了好奇和疑惑,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二章“赞成与反对”,关于这神秘“巨礁”的讨论那叫一个激烈。

有的人坚信那是一种力量巨大的怪物,会给海上航行带来巨大的灾难;可也有人觉得这就是无稽之谈,是人们的过度恐慌和想象。

我读着那些争论,感觉自己就坐在讨论的人群中,听着他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

那种激烈的氛围,就像一场热闹的辩论赛,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第三章“随先生尊便”,当阿龙纳斯教授接到美国海军部的邀请时,他内心的纠结和犹豫描写得太真实啦。

一方面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另一方面又担心这趟旅程充满危险。

我仿佛能感受到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皱,心里不断权衡着利弊。

最后,他那股对科学的热情还是战胜了一切顾虑,决定踏上这神秘的征程。

这种勇敢追求的精神,让我不禁为他点赞。

第四章“尼德·兰”,这位鱼叉手一登场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眼神中透着一股倔强和果敢。

他捕鱼的本事那叫一个厉害,对海洋生物的了解也是如数家珍。

他大大咧咧的性格,说话直来直去,有时候还会爆几句粗口,让人觉得特别真实、亲切。

想象一下他站在船头,威风凛凛地拿着鱼叉,准备随时与海洋中的猛兽一决高下的样子,简直太酷了!第五章“冒险行动”,终于,他们出发去追寻那神秘的怪物了。

船上的装备、人员的准备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紧张和期待。

阿龙纳斯教授仔细检查着自己的仪器,尼德·兰则在一旁摩拳擦掌,康塞尔还是一如既往地冷静和忠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层状礁:也称为带状礁和滩礁,分布面积较大,
礁高度不大,多分布于碳酸盐岩台地上,相当于前述
生物层礁。
18
按礁的形态及其与海岸的关系可分为:
岸礁、堤礁(堡礁)、环礁和台礁。
19
礁的演化
20
现代温暖浅海发育
珊瑚礁。澳大利亚大
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
礁组合,沿昆士兰陆 架延伸1900公里,约 有2500个独立的礁体, 大部分礁体都不大于 几平方公里。我国南 海热带海域中也广泛

地质历史时期的造礁生物是 变化的,前寒武纪至早古生 代主要是蓝绿藻、海绵和古 杯,中古生代为珊瑚和层孔 虫,晚古生代为结壳的藻、 苔藓虫以及海绵和水螅,白 垩纪为厚壳蛤,第三纪为珊 瑚和藻。 骨架岩
2、礁相灰岩



粘结岩
障结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角砾岩
31
3、生物礁的形成与发展
詹姆斯(James,1979)认为大多数生物礁的发 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定殖阶段、拓殖阶段、 泛殖阶段以及统殖阶段。各阶段特征如下: (1)定殖阶段 在古生界和中生界,最常见的是由有柄亚门或 棘皮动物碎片组成的一系列浅滩或骨骼灰质砂的堆积 体,新生界则由钙质绿藻的板片组成。这些沉积物的 表面繁殖着藻类(钙质绿藻)、植物(海草〕或者动 物(有柄亚门〕.它们围着底层,使其联结和固定下 来.随后星星散散的枝状藻类、苔藓虫、珊瑚虫、软 的海绵和其他后生生物就开始在定殖的生物之间生长 起来。
33
3、生物礁的形成与发展
(4)统殖阶段
是礁的消亡阶段,生物突然变成少数几种属的生物 群体,数量大大减少,形成层状生物碎屑碳酸盐沉积。
34
三、生物礁发育的控制因素
1、浅水最有利礁的生长。海平面相对变化改变水深对 礁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海平面相对快速下降时,礁 露出水面干死;海面相对快速上升,礁进入深水中 淹死;海平面若保持相对稳定,礁体可以向侧向发 展。 2、温暖有利礁的生长。气候变冷礁冻死。 3、盐度正常有利于礁生长。礁后泻湖高盐度礁咸死。 4、清洁海水最有利于礁的生长。当气候变化或地壳变 动导致陆源物注入时礁呛死。 因此,大地构造和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气候条 件、海水温度和盐度 、地形地貌条件等均对礁的生 长发育有重要控制作用。
14
按形态可将礁分为以下类型:
l)点礁:也称为斑点礁。礁体近似圆形,或呈
不规则状,是在泻湖或外滨海底较小隆起上形成的孤
立小礁体。现代海洋中,点礁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海域 浪基面以上,并止于海面。
15
2)宝塔礁:也称为尖柱礁和孤礁,形似锥状或者陡侧
向上变尖的丘状,是成礁期海底持续下降而成,多出
现于深水带。 3)马蹄形礁: 也称为新月形礁。向风面一侧礁体发育,
附礁生物:
27
1、生物礁中生物的作用形式

附着式:藻类等可以附着在骨架生物上造成结壳, 起到加固作用。

胶结式:藻类生长在洞穴或孔隙内,产生胶结作用, 同时起到加固作用,有许多碳酸盐颗粒都是被海藻 胶结成岩的。 大部分生物礁都是这几种生物作用结合起来形成 的,很少是某种单独的作用造岩。
28
29
30
35
四、生物礁鉴别标志
1、生物标志 在碳酸盐岩地层的生物礁相中造礁生物和附礁生物的大量出 现。
2、古地貌标志 生物礁具有明显的原始地貌隆起,加上礁相和非礁相之间的 差异压实作用,因此,礁相地层的厚度明显比同期非礁相地 层的厚度明显大。 3、岩性标志 礁核发育骨架岩、障积岩和粘结岩。礁前的垮塌礁角砾也是 礁的识别标志之一,礁顶、礁翼的生屑、砂屑灰岩易发生白 云岩化而成为良好的油气储层。 4、结构、构造标志 礁体常呈灰白色块状岩体,成层性差,无层理。礁灰岩内示 底构造发育。
背风一侧不发育,礁体凸面迎风,多分布于开阔海盆中, 如美国二叠纪马蹄形礁。
16
4)环礁:礁体围绕海底较大隆起的边缘生长,连接 成环状,中央带凹下成泻湖,多出现于外滨广海中。 现代太平洋、印度洋以及我国南海均有发育,古代礁 如墨西哥白垩纪的环礁。
17
5)丘礁:孤立地分布,近似半球状。是波基面以 下较深水碳酸盐堆积而成。圆丘礁或宝塔礁用来指示 大陆架边缘或盆地内的单元岩隆。
36
5、相带标志 生物礁一般能划分出礁核、礁翼、礁间、礁盖等亚相。 6、次生标志 孔隙发育,各种溶蚀作用发育强。较纯的礁灰岩常呈 小石林和陡崖地貌 。
37
五、生物礁的含油气性
与礁有关的油气,所占储量极其巨大。
各种原生孔隙(体腔孔、骨架孔、体腔间孔)和次生孔
隙极其发育,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很发育,具有有效的 储集空间。 (1)礁常常是成群或成带分布; (2)礁型圈闭常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3)礁型油气田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的组合; (4)礁型油气田的油气一般分布于礁核。
的盖覆岩。
(5)礁盖
生物礁顶部发育终止后沉积的深水盆地相或泻 湖相蒸发岩。
13
3、礁的类型
根据礁的沉积环境,可把礁分为台地礁、台地边缘 礁、盆地礁、泻湖礁、滩礁等。
按礁的形态可分为:点礁、塔礁、环礁、马蹄礁、 丘礁、层状礁等。 按礁的形态和与海岸的关系可分为:岸礁、堤礁 (堡礁)、环礁和台礁。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达尔文就提出礁基下沉的学 说,以解释岸礁、堤礁、环礁的生成、发展、及演化。
38
单霞山单霞地貌
39
欢迎批评指正 欢迎讨论争论
谢谢
40
第六章 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及沉积相模式
第五节 生物礁与礁相模式
1
一、 礁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
1.礁的概念 邓哈姆(1970)提出礁的双重概念:广义礁和狭义 礁。 狭义的礁即所谓生态礁,是指造礁生物原地生长造 成的坚固的抗浪骨架,它在地形上具有隆起的正向地 貌特征。 广义的礁实际上是指厚的碳酸盐岩体,横向延伸不 远,即是一个三度空间上的碳酸盐岩几何体,包括如 下众多同义或基本同义的多种名词:石化礁、生物礁、 生物岩礁、有机建造、生物丘、灰泥丘、生物层、层 状礁、地层礁等。
10
11
2、礁的相带
(3)礁间 礁组合中的非礁相部分,海侵时为正常海相碳酸盐 沉积;海退时,为泻湖相甚至蒸发岩沉积。海侵条件 下有利于礁的形成;在海退条件下则有利于蒸发岩的 形成。
12
2、礁的相带 (4)礁基
礁生长基底的原始地形隆起,台地上滩、生物 丘、海底火山、砂坝等均可成为生物礁固着生长的 基底,在礁基上最早形成的往往是使活动底质固定
4
2、礁的相带
5
6
7
8
9
2、礁的相带
(2)礁翼亚相
礁翼指礁相与非礁相呈指状交错过渡的那部分礁体。 礁体迎风(开阔海 )的一侧称礁前,背风的一侧称礁后。 盆地或泻湖中的点礁或塔礁的翼部则分不出礁前和礁 后。
①礁前:形成礁前塌积岩或礁角砾岩,这些礁碎 屑磨圆和分选差。往深水方向与盆地相泥晶灰岩、泥 灰岩沉积物呈指状接触。 ②礁后:礁后往往由砂坪和泻湖组成,礁后砂坪 由分选较好的砂屑灰岩和生屑灰岩构成。礁后泻湖为 静水灰泥沉积,其中可发育大量的海百合、绿藻、腕 足类、介形虫等动物群。
发育珊瑚礁。
21
堡礁
22
23
大堡礁珊瑚礁湖
24
25
26
二、生物礁中的生物及礁灰岩
1、生物礁中生物的作用形式
造礁生物,是指底栖固着、群体、具有造架能力的
生物。是礁体的骨干生物。可细分为:

造架生物:多为块状、半球状、球状、枝状板状生 物如珊瑚、海绵等。 粘结生物:附着于其它生物之上的结壳状、板状的 具有粘结能力的生物,如藻类、苔藓虫等 障积生物:在浪基面附近生长的茎枝状、棒状生物, 可降低水的流速利于灰泥沉积的生物,如海百合等。
2
2、礁的相带
生物礁主要由礁核、礁翼、礁基、礁间、 礁盖五个单元构成。
3
2、礁的相带 (1)礁核亚相
礁核是礁体中能够抵抗波浪作用的那部分,乃礁 的主体。它主要由原地堆积的生物礁灰岩组成,其中 造礁生物含量较高,还有一些附礁生物。岩类主要为 骨架岩、粘结岩、障积岩、生屑泥粒和粒泥灰岩等。 生物联结作用和非生物联结作用(海底早期碳酸盐胶 结作用)对加固礁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32
3、生物礁的形成与发展
(2)拓殖阶段
这是造礁生物的初期繁殖,生物礁岩石以生物种类
少为特征,这个时期的生物能忍受沉积物降落(浊度)
的影响。常见的是成熟的枝状的生物(障积作用)为主。
(3)泛殖阶段
这个阶段沉积通常构成了礁体的大部分,礁体向上 生长,隆起的幅度加高,并向侧向扩展,礁翼形成。生 物的种类和数量达到最高程度,抗浪的块状、穹状和叠 层状的造礁生物逐渐占统治地位。同时,波浪、潮汐水 流可以破坏一些原生骨架,形成礁角砾、碎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