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李兴斌
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经尿道同期电切膀胱肿瘤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26e20f0aa45177232e60a229.png)
患者。 1.3 治 疗 方 法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选取大理 白 族 自 治 州 人 民 医 院 2012 年 5 月 至
2017年5月共36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 和 常规组各18例。研究 组 年 龄 (61.12±4.65)岁,病 程(0.67±0.11)年,肿 瘤 直 径 (2.52±0.20)cm;常 规组年龄(61.84±4.26)岁,病 程 (0.64±0.13)年, 肿 瘤 直 径 (2.45±0.17)cm。2 组 上 述 基 本 资 料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犘>0.05),具 有 可 比 性 。 1.2 纳 入 及 排 除 标 准
研究组在常规 组 基 础 上,进 行 前 列 腺 增 生 电 切 术 :1)气 囊 导 尿 管 成 功 留 置 后 ,注 入 一 定 量 的 水 进 行 牵 拉 固 定 ,一 般 为 25~35 mL;2)若 患 者 合 并 膀 胱 结 石 ,则 先 用 大 力 钳 经 尿 道 粉 碎 并 冲 吸 ,若 患 者 前 列 腺 颈 口 周 围 存 在 肿 瘤 ,则 应 先 进 行 前 列 腺 电 切 术 ,当 增 生 组 织 冲 吸 完 毕 后 ,再 进 行 经 尿 道 膀 胱 肿 瘤 电 切 术 , 最 后 用 蒸 馏 水 冲 洗 ,并 留 置 导 尿 管 。 1.4 观 察 指 标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分析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531559bcc22bcd126ff0cea.png)
【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体会。方法
对4 4例膀 胱肿瘤患者 行经尿道 膀胱肿瘤 电切术 , 观 察患者 手
患者均成功 完成手术 , 平均手术 时间 3 2 . 8 0 ai r n 。术 中无 发
术时间 、 术 中出血量 、 术后并发症及随访复发情况 , 观察是 否复发 。结果 道气化 电切术治愈 , 其余 2例进行膀胱全切 除术 。结论 发率低 , 例, 复发 6 例 。无痛性 肉眼
血尿史 3 7例 , 日常体检 发现肿瘤 者 7例 。单 发肿瘤 2 4例 , 多发
2 0例 。肿瘤位置 : 两侧 壁最 为常见 2 9例 , 顶 部 2例 , 颈部 4例 ,
底部 3例 , 输 尿管 开 口 5例 , 前 壁 1例。肿瘤 直径 0 . 3~ 4 . 0 e m。
2 3例患者并存有高血压 、 心脑血管疾病 、 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等 。 1 . 2 治疗方 法 术前请 相关专业 对患者 的并存疾 病进行 治疗 , 控制症状 , 以提高对手术 的耐受能 力 , 待患者病情 稳定 之后择期 进行 手术 治疗 。连续 硬膜 外麻 醉 , 取膀 胱 截石位 。膀胱 内灌 注
系, 避免将肿瘤遗 漏 。先对 直径 较小 肿瘤 直接 用气 化 电极气 化
瘤体 及基底部 , 直至显露膀胱 浅肌层 , 电切后行 电灼止血 。对 直
・
4 0・
! 生 月 笫 2 l 卷第 2期
H E N A N J O U R N AL O F S U R G E R Y Ma r2 01 5.Vo 1 .21 .No .2
.
经 尿 道 电切 术 治 疗 膀 胱 肿 瘤 临床 分 析
韩 利平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a9c707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6.png)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摘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常见方法。
本文从手术方法、术后疗效观察、并发症处理、术后生活质量改善以及长期效果随访等方面对该手术进行了探讨。
研究显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有效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仍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其长期疗效。
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价值,有望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治疗选择。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长期效果、随访结果、临床价值、有效方法、研究、长期疗效。
1. 引言1.1 浅表性膀胱肿瘤简介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膀胱肿瘤类型,通常生长在膀胱黏膜表面。
这类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展为恶性。
浅表性膀胱肿瘤的症状包括尿中带血、尿频、尿急和腰部疼痛等。
这类肿瘤通常是局限性生长的,没有侵犯深层膀胱壁的迹象。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术方式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经验的积累,这种手术方法在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1.2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概述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常用于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技术。
该手术通过尿道直接进入膀胱进行电切,可以有效切除肿瘤并保留膀胱功能,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在膀胱镜下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形态,从而更精确地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单独进行电切术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冷冻、热灼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被认为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042aa7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6.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观察前言浅表性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膀胱镜下电切术、光化学疗法、放疗和化疗等。
其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逐渐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本篇文章将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疗效观察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自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50例患者。
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25-67岁,平均年龄47.2岁。
本研究已经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道德委员会的批准。
方法在治疗前进行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根据影像学结果,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明确病变位置和大小。
手术采用膀胱镜直视下或者腔镜下行经尿道电切。
手术结束后,在术区给予止血药物,术后连续观察24小时。
术后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结果进行随访,其中包括接受手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及2年的随访。
结果50例患者中,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之间。
术后仅有少量血尿,无需特殊处理,无术后感染和大出血等并发症。
病理结果显示,35例为恶性膀胱肿瘤,15例为良性膀胱肿瘤。
其中,28例患者同时行了光动力疗法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
1个月后,检查结果显示,48例患者手术部位完全愈合,恶性膀胱肿瘤患者病情稳定或好转,良性膀胱肿瘤患者完全治愈。
3个月后,50例患者中有2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出现复发,1年后,有3例恶性膀胱肿瘤患者出现复发,均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程短、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尤其对于浅表性膀胱肿瘤,其短期疗效较显著。
但是,随访的结果也表明,恶性膀胱肿瘤患者仍有可能复发。
因此,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的随访中应及时进行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同时,手术操作的技巧和经验对于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3cfd08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0.png)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尿道直接操作,可以有效地切除膀胱肿瘤并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近年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以便更好地了解这种手术方式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微创性。
这种手术方式通过尿道进入膀胱,避免了传统开放手术所需的大面积切口,使患者术后疼痛和恢复时间大大缩短。
患者术后可以快速康复,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能够准确切除肿瘤组织。
由于膀胱肿瘤通常位于膀胱壁的表层,传统的开放手术往往需要切除大片正常组织,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
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采用电刀技术,可以精准地切除肿瘤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膀胱组织,减少了对患者的伤害。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低复发率和低并发症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可以有效地切除膀胱肿瘤,并清除边缘组织,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由于手术创伤小、切口封闭性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还具有较好的术后效果。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术后患者往往可以很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这种手术方式不但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还能够让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中迅速摆脱疾病的困扰,提高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恢复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价值。
它不但能够减少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还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的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膀胱肿瘤中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更多的患者带来健康和幸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68例临床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68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ee0cc90c22590102029dfc.png)
1 8例 , 检 发 现 5例 。单 发 肿 瘤 5 体 5例 , 发 肿 瘤 多 ( 瘤 2~5个 )3例 。瘤 体直 径 0 5~ . m。肿 肿 1 . 4 0c 瘤位 于膀 胱侧 壁 3 6例 , 角 区 2 三 0例 , 壁 7例 , 后 顶
部 3例 , 部 2例 。术 前 均经 膀 胱 镜 检查 及 活 检 组 颈
胱 肿 瘤 电 切 术 (rnue rl eet n fbad r t srt a sc o o ld e a h r i
瘤, 应先 切 除较小 的 、 易到 达 的肿 瘤 。位于输 尿管 不
开 口附近 的肿 瘤 , 按肿 瘤 电切原则 作肿 瘤切 除 , 必要
tm rT R t联 合 吡 柔 比星 术 后 膀 胱 灌 注 治 疗 膀 u o,U B)
次 , 后改 为每 2周 1次 , 后再改 为每 月 1次 , 6次 6次 共 1~ 2年
2 结 果
1 1 一般 资 料 .
龄 3 ~8 1 2岁 , 均 6 . 。病程 1 平 15岁 0天 ~1 月 。 8个 临 床表现 为无痛 性 间歇性 肉眼血 尿 4 5例 , 下血 尿 镜
肿瘤 ) 其 中移行 细胞乳 头状瘤 5例 , 位癌 1例 , , 原 移
行 细胞癌 6 2例 。恶 性 肿 瘤 细 胞 病 理 分 级 : 14 G 3
例 , 22 G 0例 。
12 手 术 方法 .
行 连 续硬 脊 膜 外 腔 麻 醉 。用德 国
Sr t z电切 镜 , o 电切 功率 10 W , 2 电凝 功 率 8 。早 0w
织学 确诊 。所有病 例 均为表 浅性肿 瘤 ( i, a T TsT , 期
6 8例 中 6 5例顺 利完 成 手术 , 3例 因术 中发 另 生膀 胱穿 孔而 中转 开放 手 术 。无 手 术死 亡 病 例 , 术 中术 后未 发生 大 出血 、 电切 综 合 征及 尿 道 狭 窄等 并 发症 。术后 所 有病 例均获 随访 , 随访 时 间 6个月 ~ 9 年 。复发 9例 , 复发率 1 . % , 中原 位 复发 3例 , 32 其 异位 复发 6例 ; 二次 肿瘤 复 发 , 肿瘤 升 级 2例 。9例 复发 患者 中 , 5例再 次行 T R t U B, 4例改 行开放 手术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cab18f5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9.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高维医【摘要】目的:探析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7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3)、观察组(n=34).参照组施行传统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恢复时间均要短于参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复发率为0.0%,相较于参照组患者的18.2%、12.1%,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予以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年(卷),期】2017(030)006【总页数】3页(P1360-1362)【关键词】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开放式手术【作者】高维医【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海市人民医院外科辽宁凌海121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多源自上皮组织[1]。
近年来,膀胱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具有易复发的特点,需给予多次手术治疗,以往采用开放式手术,不仅加大了患者痛苦,还提高了腹壁种植几率[2]。
现今,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膀胱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的67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予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67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予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n=33)、观察组(n=34)。
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1243ff97375a417866f8fe2.png)
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同期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膀胱癌并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所取得的效果。
方法48例膀胱癌并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
对照组单纯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治疗。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16.7%,对照组复发率为25.0%,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膀胱癌并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膀胱内肿瘤细胞的种植,减少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电切术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措施,选择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是本院长期探讨的工作。
本次研究通过对近几年本院收治的48例膀胱癌并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以及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探讨其手术可行性,现将详细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48例膀胱癌并发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64~79岁,前列腺大小均处于42~88 g,对照组膀胱肿瘤最小直径0.9 cm,最大直径2.5 cm,对照组膀胱癌分期中Ⅰ、Ⅱ、Ⅲ期患者依次为5例、17例、2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2~82岁,前列腺大小均处于45~90 g,观察组肿瘤最小直径0.5 cm,最大直径3.0 cm,观察组膀胱癌分期中Ⅰ、Ⅱ、Ⅲ期患者依次为6例、16例、2例。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接受病理活检,被明确为膀胱移行细胞癌,两组患者通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B超检查以及CT检查等对前列腺癌进行有效排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291cc290c69ec3d4bb7559.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划分甲、乙两组,每组50例。
甲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乙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乙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要低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治疗中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的置管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实施应用。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出血量;复发率浅表性膀胱肿瘤属于多发性泌尿系统肿瘤疾病范畴,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发病期间表现为小便淋漓不尽、血尿和尿潴留症状,导致患者泌尿系统出现感染,影响到患者身体健康。
临床上这一疾病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同时,保留膀胱,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身体损伤。
以往的开放式手术治疗方式尽管可以满足治疗需要,但是对患者具体损伤较大,复发率高,而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几率,促使患者身体康复。
本文就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划分甲、乙两组,每组5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
甲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5岁~72岁,平均年龄(50.28±7.15)岁;乙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6岁~71岁,平均年龄(50.12±7.6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甲组采用常规开放式手术,全麻醉下在下腹部取切口,进入腹腔后清除淋巴结,使用电切刀清除肿瘤和周围组织,实现腹腔冲洗、关腹,完成手术。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597899bbaaea998fcd220e38.png)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作者:孟庆利江彬王学斌王德龙栾博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78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39例。
A组予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B组予以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
结果A组疾病控制率為92.31%,B组疾病控制率为87.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的手术时间(46.31±11.26)min、术中出血量(50.35±9.87)ml、留置尿管时间(1.03±0.15)d、膀胱冲洗时间(24.13±5.67)min均少于B 组的(69.64±12.15)min、(67.59±11.68)ml、(3.21±0.89)d、(32.14±7.8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浅表性膀胱肿瘤;临床价值DOI:10.14163/ki.11-5547/r.2020.05.024浅表性膀胱肿瘤为泌尿科常见的恶性疾病,该病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而及早诊断与有效治疗是确保远期疗效的关键[1]。
由于患者发病病因与自身环境等因素存在差异,所以在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上也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但手术切.除是当前临床常用于治疗该病的手段。
传统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该病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术后需要留置导管时间较长,患者并发症较多,不利于预后[2]。
相比传统切除手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该疾病的效果更明显,且能减少疾病的复发,益于患者康复[3]。
本文旨在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作者从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出78例进行研究,现将观察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观察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ba82cd5a6c30c2258019e8f.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依从性观察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依从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
研究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治疗依从性。
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的依从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依从性高,且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
标签: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传统开放式手术;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依从性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多发于老年男性人群[1]。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长时间接触芳香类物质、吸烟等因素存在一定联系[2]。
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较为有效的手段。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传统开放式手术在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入院后均行B超、CT和膀胱镜下活检检查,确诊为浅表性膀胱肿瘤;②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③均知情同意,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①既往精神病史,存在严重内科疾病;②术前经X线片、B 超、CT检查排除远处转移。
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e7362c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f9.png)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浅表性膀胱肿瘤占大多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经膀胱镜下的光电切术或经尿道的切除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创伤大、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逐渐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术方式。
该术式通过膀胱镜引导下,利用高频电刀将肿瘤组织逐层电切,减少了创伤,降低了复发率,并且对于保留患者膀胱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使得患者受到更为轻微的创伤,术后康复期缩短,同时也降低了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
在当前医学环境下,倡导微创手术治疗模式,通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已成为临床的重要实践。
本文拟就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评估其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对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目前,浅表性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肿瘤类型之一,临床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复发和转移风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价,探讨该手术方法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验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不仅可以推动该手术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还能为进一步完善膀胱肿瘤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1.3 意义浅表性膀胱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创伤大、复发率高的缺点。
深入研究和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选择的参考,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患者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971b0f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a.png)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摘要】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作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本文简要介绍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分析了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现状及电切术在其中的应用情况。
研究还评价了该手术的临床疗效和预防措施,指出了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并提出预防建议。
结论部分展望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前景,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这一治疗方法的综合资料,推动该术式在临床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临床价值, 治疗, 疗效评价, 并发症, 应用前景, 研究方向, 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膀胱肿瘤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其中浅表性膀胱肿瘤占据了大部分病例。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腔内腔镜手术和经尿道电灼烧术,但这些方法存在着治疗效果不佳、复发率高、并发症较多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逐渐成为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重要手术方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通过膀胱镜将电切器械引入膀胱内,对肿瘤进行切除。
相较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目前对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价值仍然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其治疗效果不如传统手术方法,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其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具有显著优势。
深入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临床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价值,评估该手术技术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可靠的治疗选择。
通过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d6230449649b6649d74722.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分析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在2010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而评价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术后尿道狭窄、电切综合征、膀胱穿孔和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对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到1年,有1例患者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应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
标签: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发症;复发;疗效在泌尿外科的所有疾病中,膀胱肿瘤最常见,其与尿液中毒素对膀胱的长期刺激有关,大约有90%以上是移形细胞癌,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约占3%。
膀胱肿瘤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增高,男性的发病率已经达到70%以上,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市人口的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1]。
膀胱肿瘤易于复发,如不及时的诊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肿瘤的常用方法,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术中出血量多、对膀胱的损伤较大、不易再次手术、恢复慢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所以现在临床上较少用[2]。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在临床上流行起来,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不引起肿瘤腹壁的种植、患者术后复发率低、恢复快等优点,是临床上治疗膀胱肿瘤的有效手法。
本研究选取在2010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30名膀胱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探讨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2010年3月~2011年2月来我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7例,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52.5岁,病程在1w~2年,平均病程为3.9个月;所有患者的基础病变有:8例患者有糖尿病,6例患者有冠心病,2例患者有高血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29例患者有肉眼或镜下血尿,10例患者有排尿困难,15例患者有尿急和尿频的症状;1例患者有膀胱结石,7例患者有肿瘤的活动性出血;所有患者经详细的询问病史、系统的体格检查、膀胱镜和CT、B超等影像学检查后,按照膀胱肿瘤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膀胱肿瘤,肿瘤直径在2cm以上者有8例,肿瘤直径在1~2cm之间者有16例,肿瘤直径在1cm以内者有6例,其中有9例多发,21例单发。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f1260076eeaeaad1f330e5.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5-10-27T09:09:14.56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作者:邹旭东[导读]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膀胱肿瘤病症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和后期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邹旭东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使用在膀胱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膀胱肿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84例患者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B组患者使用膀胱部分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性和复发率发生情况。
结果 A组的复发率相比B组明显更低,且A组的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数据均小于B 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膀胱肿瘤病症进行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率和后期复发率,临床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膀胱肿瘤;部分切除;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是临床泌尿科出现概率较高的一种病症,最近几年此项病症的发病率正在连续上升[1]。
临床治疗此项病症,使用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是最普遍的,手术方法中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是使用概率较高的一种方法,此项手术方法的有点为损伤小、恢复速度快,且不会对肿瘤腹壁造成伤害。
本次研究中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84例膀胱肿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区间在47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岁,病程持续时间最长的19个月,最短的8天,平均3.3个月。
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为尿频、尿急、尿痛和尿潴留。
84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成A组与B组,每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基本相似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李兴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李兴斌](https://img.taocdn.com/s3/m/bcb3f61476a20029bd642dfc.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李兴斌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实际临床适应症分析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均采用回顾分析,随访一年的时间,观察采用TURBT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治疗随访一年,肿瘤复发有8例,其中有5例是原位复发,异位复发3例,复发肿瘤细胞升级的有1例。
采用TURBT治疗与同膀胱手术切除相比差异不大。
结论:TURBT临床治疗膀胱肿瘤的操作方法简单,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术后的有效恢复率高,容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57-01引言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患者,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膀胱肿瘤的切除治疗,手术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整体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本文将针对膀胱肿瘤的电切术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改善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方法。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分布在35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左右。
其中有单独原发性肿瘤患者45例,多发肿瘤患者55例。
肿瘤最大的有2*1.8*2.3cm,最小0.27*0.18*0.45cm。
其中有乳头浅表的48例,带蒂的有5例,浸润原发性肿瘤的有4例。
肿瘤分布在膀胱侧壁的有45例,顶前部的有22例,颈部的有14例,膀胱三角的有19例。
术后进行病检分析,移行细胞乳头状瘤有18例,术后实施必要的灌注化疗。
其中移行细胞癌的有43例,术后定期实施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方法,采用必要的化疗药物控制。
1.2手术方法采用腰部麻醉的方法,对膀胱截取石位。
选择进口电切镜,使用光学可视系统。
电切的功率设置在150W,电凝功率为50W至80W。
使用5%的甘露醇对膀胱进行冲洗处理,经尿道置入电切镜,观察膀胱内是否有结石,是否有前列腺增生(男性)。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d1ce5d6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6b.png)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老年人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张俊良;杨学刚;郭勇【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 (TURB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with bladder tumor.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8 cases of bladder cancer treated by TURB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4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 the operation rate was 100.0%, the operation time (46.5±6.5) mi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102.5±39.8) ml, length of stay (5.5±1.3) d. After3 months follow-up, 6 patients relapsed (25.0%).Conclusion TURB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bladder tumor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icacy,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reduc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in clinical.%目的:探讨观察中老年人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BT)治疗的临床效果。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ffaab3a417866fb94a8e9c.png)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膀胱癌经尿道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我院收治46例膀胱癌患者,均经尿道膀胱癌肿瘤切除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步骤4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并发尿道狭窄2例,随访1-2年,复发2例,再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
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对病患损伤小、手术操作较简便、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对符合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适应症的患者,是较好的术式选择。
【关键词】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而且其发病率正逐渐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在膀胱肿瘤的总体发生率中大约占到3.5%[2]。
其中尿路上皮占95%以上。
在尿路上皮肿瘤中,移行细胞癌占其中的92.8%,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分别占2.5%和3.1%[1]。
传统的开放性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的复发率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带了较大的痛苦[4]。
临床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膀胱癌患者,经尿道电切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膀胱癌患者46例,其中男37例,女5例;年龄45~81岁,平均63.2岁;所有病例经彩色超声,膀胱CT检查,术前均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单个肿瘤45例,多发肿瘤1例;;肿瘤分布于膀胱侧壁30例、顶前部8例、颈部6例、膀胱三角2例;肿瘤直径0.5~2.5 cm,以1.0~2.0 cm者最多;病理诊断均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病理分级:Ⅰ级36例、Ⅱ级10例;临床分期:Ta期30例、T1期10例、T2期6例。
1.2方法均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患者采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截石位。
带有粗管腔(24-27F)镜鞘,环状切割电极,配有大视野的光学可视系统。
设置电切功率为160W,电凝功率为60-80W。
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de0fd9fc4ffe473268ab79.png)
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A组,以同时期于本院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B组。
结果:观察A组与观察B组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均显示观察A组具有明显优异性(P<0.05)。
对比并发症发生几率及疾病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而且手术时间有所缩短、术中出血量有所减少,具有更高的手术安全性,并发症虽有发生,但可确保一次性完成手术,另外术后疾病复发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略有降低,远期治疗效果较佳,故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膀胱部分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91-02膀胱肿瘤临床较为常见,近年来该病症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
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相对较高,其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手术,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
为提高该病症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率,本次研究将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60例分别施以两种手术方法的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30例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A组,其中21例为男性,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为(62.3±2.1)岁。
以同时期于本院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30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观察B组,其中22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患者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为(62.4±2.3)岁,两组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表浅性肿瘤,入选标准:无凝血障碍,无严重肝肾、心肺等器官疾病以及无慢性或急性感染症状者。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22例临床分析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22例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96130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e.png)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22例临床分析
李学民;李俊奇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7)001
【摘要】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
我院自2002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22例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电切术(TURBT),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总页数】1页(P封3)
【作者】李学民;李俊奇
【作者单位】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
阳,12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膀胱癌开放手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的临床分析 [J], 韩基全
2.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分析 [J], 罗钢
3.膀胱癌开放手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临床分析 [J], 蒋喜涛
4.经尿道二次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56例临床分析 [J], 杨登峰
5.经尿道膀胱肿瘤海博刀整块切除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J], 李亚伟; 程浪; 黄后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李兴斌
发表时间:2018-11-14T11:57:45.4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作者:李兴斌[导读] 相比传统膀胱切除手术术后复发率差异不大,但符合肿瘤切除手术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问题,具有良好保护膀胱功能的效果。
(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外四科;四川成都双流 610200)【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的实际临床适应症分析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均采用回顾分析,随访一年的时间,观察采用TURBT治疗效果。
结果:100例患者,治疗随访一年,肿瘤复发有8例,其中有5例是原位复发,异位复发3例,复发肿瘤细胞升级的有1例。
采用TURBT治疗与同膀胱手术切除相比差异不大。
结论:TURBT临床治疗膀胱肿瘤的操作方
法简单,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术后的有效恢复率高,容易被患者接受。
【关键词】膀胱肿瘤;电切术;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257-01 引言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患者,可以有效快速的进行膀胱肿瘤的切除治疗,手术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整体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本文将针对膀胱肿瘤的电切术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改善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分析方法。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分布在35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岁左右。
其中有单独原发性肿瘤患者45例,多发肿瘤患者55例。
肿瘤最大的有2*1.8*2.3cm,最小0.27*0.18*0.45cm。
其中有乳头浅表的48例,带蒂的有5例,浸润原发性肿瘤的有4例。
肿瘤分布在膀胱侧壁的有45例,顶前部的有22例,颈部的有14例,膀胱三角的有19例。
术后进行病检分析,移行细胞乳头状瘤有18例,术后实施必要的灌注化疗。
其中移行细胞癌的有43例,术后定期实施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方法,采用必要的化疗药物控制。
1.2手术方法
采用腰部麻醉的方法,对膀胱截取石位。
选择进口电切镜,使用光学可视系统。
电切的功率设置在150W,电凝功率为50W至80W。
使用5%的甘露醇对膀胱进行冲洗处理,经尿道置入电切镜,观察膀胱内是否有结石,是否有前列腺增生(男性)。
对于带蒂肿瘤,需要连蒂一起剜除;对于较大的肿瘤,需要从一侧进行逐刀的切除处理,直到切除到基底部分,凝固其滋养的血管,进行止血处理,使用灌洗的方法,去除组织,术后需要留置尿管3天至5天,观察其效果。
2 结果
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切除率达到100%。
TURBT时并发闭孔神经反射的有12例,术后膀胱血块的有2例,膀胱穿孔的0例。
术后随访一年中,肿瘤复发有15例,占总比率的15%,其中包含原位复发的5例,异位复发的10例。
对100例中新复发的15例患者,实施二次电切手术,随访观察,均无复发患者。
3 讨论分析
TURBT手术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乳头肿瘤、浅表浸润移行细胞癌。
对于单发性带蒂、肿瘤浅表性、基底局限治疗的治疗效果最好。
对于带蒂基底浸润不深的大型肿瘤,可以采用多次肿瘤切除方法。
一些患者因肿瘤较大,患者年龄较大,拒绝全部切除,害怕因为全部切除造成风险增加。
可以采用姑息性电切除方法。
而对于肿瘤较大的侵犯基层,分化不好,浸润位置深,容易造成膀胱移行细胞癌、腺癌转移的,此时就需要实施全部的膀胱切除手术。
TURBT手术后,膀胱肿瘤复发的,需要临床进一步的治疗,如果不合理的治疗,容易造成二次的复发,复发率为70%。
膀胱肿瘤复发有三种情况,肿瘤的新增生;手术的种植、肿瘤转移;手术不彻底,肿瘤遗留。
为了有效的防治肿瘤的种植,转移。
需要根据术后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好蒸馏水的冲洗处理,合理的控制灌注的化疗过程。
对比TURBT手术与膀胱切除手术患者术后的复发水平比较,发现术后患者的实际情况接近。
因此,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无明显的复发率问题,无腹部种植转移的风险问题。
TURBT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肿瘤的大小,对于直径大于2cm,基地不容易暴露的,需要实施电切手术,切除出血量较少。
肿瘤从一侧切除,找到肿瘤的基底部位,凝固其滋养的血管,切除肿瘤基底周围的膀胱壁组织,一般是在1cm至2cm宽度的膀胱壁组织,达到浅肌层。
对于多发性的肿瘤,需要从小至大,合理的逐步切除,尽量避免切除较大的肿瘤,避免出血量增加,避免小肿瘤的遗漏问题。
需要及时处理浸润较深的肿瘤,采用必要的切除手术,及时掌握切割的深度,防治穿孔问题的发生。
切除过程中,如果前壁肿瘤不容易接近,可以在膀胱不完全充盈的情况下,在助手的配合下,对下腹进行加压处理,让肿瘤靠近电切环。
对于侧壁的肿瘤,需要在患侧进行闭孔神经封闭,切割的时候需要注意膀胱的充盈情况,合理的降低电切功率水平,尽可能的防治切割电极、高频电流穿透膀胱外组织,引起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膀胱穿孔问题的发生。
对于临近输尿管口的肿瘤,需要根据输尿管口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切割,尽量不适用电凝操作,避免术后局部的瘢痕,防治引发输尿管口狭窄问题。
肿瘤切除后,需要对基底及周围的1cm至2cm范围内进行必要的电凝处理,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对于膀胱穿孔的患者,需要根据穿孔的大小,考虑术后留置尿管1周至2周。
经过有效的治疗,100例患者采用TURBT术后的复发率相比膀胱切除术后复发率差异不大,但操作简单,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良好保护膀胱的功能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符合临床治疗发展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显示,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术操作价值意义,术后的复发率低,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相比传统膀胱切除手术术后复发率差异不大,但符合肿瘤切除手术的发展需求,可以有效的降低并发症问题,具有良好保护膀胱功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主编.泌尿外科内腔镜.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98
[2] 吴阶平主编.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9:74
[3] 杨德安,李慎勤,王洪伟等.TURBT和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比较和选择.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8(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