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展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氧气》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能用实验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历,认识纯洁物和混合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知道空气的组成,掌握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课型:探究型,多媒体试管、针筒、打气筒、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燃烧匙、橡皮塞、烧杯、导管、止水夹、酒精灯、红磷、硫酸铜、澄清石灰水、火柴。

情景导入:出示一幅驿亭风景图片,教师感觉空气清晰。

讨论1:收集一瓶驿亭清晰空气的方法。

(请同学收集)讨论:空气有哪些成分组成。

一、空气的组成成分及性质1、演示实验:无水硫酸铜遇水显蓝色引导学生思考:1、将这一现象应用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2、根据平时的观察,生活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学生:1、冰过的瓶子外面有水珠2、冬天教室窗上有一层水雾3、置于空气中的饼干会受潮2、演示实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结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含量较少3、演示实验:取一瓶空气和一瓶氧气,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先后插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在两个集气瓶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并不高4、探究:氧气在空气中占多大比例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正好填补消耗掉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氧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氧气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华东师大版2012》

《氧气》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氧气的观点和特性;2. 掌握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 了解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4. 能够诠释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

二、导学内容:1. 氧气的观点和特性2. 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3. 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4. 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氧气对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并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氧气的观点和特性1. 讲解氧气的观点和性质,包括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是生物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的必需气体。

2. 展示氧气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氧气的性质,加深对氧气的理解。

第三步:进修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1. 讲解氧气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包括呼吸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

2. 让学生参与实验,观察生物体在缺氧和充氧环境下的反应,加深对氧气在生物体内的理解。

第四步:进修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1. 讲解氧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氧气在钢铁生产、焊接和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2. 讲解氧气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如氧气在援救和手术中的重要性。

3. 让学生分组讨论氧气在工业生产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案例,并进行展示。

第五步:进修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1. 讲解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包括氧气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气体,是动植物生存的基础。

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氧气在环境中的重要性,并提出珍爱环境、减少污染的建议。

四、总结反思:教师指挥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强调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珍爱环境,珍惜氧气资源。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氧气》的课后习题;2. 撰写一篇关于氧气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小议文;3. 在家中观察氧气的应用途景,并记录下来。

六、延伸拓展:学生可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专家等方式,深入了解氧气的更多应用和钻研领域,拓展对氧气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6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 知道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2. 了解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重要性。

3. 掌握氧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二、教学内容:
1.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作用。

3. 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难点: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点燃的木条、煤气灯、瓶子、烧杯、燃烧器材等。

2. 实验材料:氧气的制备实验材料。

3. 教材:《初中化学教材》。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实验展示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

2. 学习:介绍氧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3. 拓展:讨论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作用。

4. 实验:进行氧气的制备实验。

5. 总结: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六、课堂作业:
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氧气的其他应用。

2. 完成相关习题,加深对氧气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
氧气的性质和作用
1. 无色、无味、无臭
2. 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氧气在生物呼吸和燃烧反应中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体验氧气的制备过程,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课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 在设计上体现了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注重 课例研究综 学生科学探究的设计和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本节课, 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较好落实,情感价值观也得到较好 体现,学生认知得到较好发展。
还有第二单元中的《空气》。学生对化学实验比较感兴 学生学习能
趣,学习比较主动,对氧气的用途有了初步的了解,但 力分析
对氧气缺乏初步的认识。本节课教师应该利用演示,引
导学生观察实验,体会实验过程,记录,对产生的现象
加以分析,使学生对氧气有更深的认识。
教学策略选 择与设计
1 讲授法 2 演示实验法 3 归纳法
验,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练习
实验基本操作,为课题三制取氧气做好铺垫。
1 认识氧气的重要物理性质
2 认识氧气能与其他的物质反应,认识氧气的化学
性质比较活泼(助燃性) 教学目标
3 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
叙述实验能力。
4 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缓慢氧化.
学生已经学习了序气的用途
回顾复习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含量
二提出问题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组成,那么今天我们
就来认识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氧气。
三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
标准状况下是一种密度比空气略大,难溶于水的气
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淡蓝色液体(液氧),在一 教学过程
定条件下也能转化成雪花状固体。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氧气》

本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 2
《氧气》,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在了解氧气的成分及其用途上进一步认识氧气.符合学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氧气装置。

教学重点: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氧气装置的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难点:氧气装置正确操作和使用。

教学准备:氧气装置、氧气罐、示范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些问题来导入话题,如:“你知道什么是氧气吗?”“你们知道氧气在哪些场景下被使用吗?”“为什么有时候会用到氧气装置?”通过这些问题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氧气的兴趣。

step 2: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0分钟)教师通过PPT等教具,向学生介绍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能够支持燃烧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或实验展示氧气的特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

step 3: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医院、急救车、潜水、煤矿等。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些场景下为什么需要使用氧气,以及使用氧气的好处。

step 4:氧气装置的正确操作和使用(3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氧气装置的不同部分及其功能,如氧气罐、减压器、面罩等,并向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

教师要特别强调注意事项,如使用氧气装置时要保持通风良好,避免靠近明火等。

step 5: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一台氧气装置和一个氧气罐。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氧气装置,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各项安全事项。

step 6:小结教师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氧气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step 7: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自己家中有哪些使用氧气装置的场景,并写一篇以“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为题的作文。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氧气对燃烧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氧气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了解氧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正确地操作和使用氧气装置。

初中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氧气》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

教材把氧气作为第二单元课题二的教学内容,目的是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开始具体物质知识的学习。

加之,它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有关空气的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认识具体及其变化规律。

为以后系统是学习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起着铺垫作用。

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合反应两部分内容。

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熟悉的气体,以氧气的性质为核心,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分类观,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物质中选择典型物质,采用实验法对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二、学情分析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1、教师要收集有关液态氧、固态氧的图片或录像资料,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也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收集,让学生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

2、学习氧气性质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动手实验——观察现象——说出现象——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形式开展学习。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认识。

2.启发学生对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的思考。

3.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3.氧气的制取方法。

4.氧气的实验验证。

教学重点:1.学习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了解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

2.进行氧气的实验验证。

教学方法:1.探究引导法:通过提问和让学生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发现氧气的重要性和应用。

2.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氧气的制取方法和特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氧气应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为什么氧气在人类生活中如此重要?”2.学生讨论并交流答案。

二、学习氧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0分钟)1.教师讲解氧气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化学符号,并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如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空气中的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可支持燃烧等。

2.学生记录笔记并拍照留存。

三、了解氧气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2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演示氧气在医疗、冶金、发动机燃烧等领域的应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氧气的重要作用。

2.学生讨论并汇报自己的观点。

四、学习氧气的制取方法(20分钟)1.教师讲解氧气的制取方法,如分解过氧化氢、分离空气等,并进行生动的实例解释。

2.学生记录笔记并拍照留存。

五、进行氧气的实验验证(3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实施氧气的制取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来验证制取氧气的方法。

2.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设置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记下数据和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

六、实验演示法:(20分钟)1.教师进行一次关于氧气的实验演示,如燃烧实验、呼吸实验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实验现象。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描述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理解氧气的氧化性,知道氧气在氧化反应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氧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与碳、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2、教学难点理解氧气的氧化性。

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和药品集气瓶、燃烧匙、坩埚钳、酒精灯、木条、硫粉、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水等。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如森林、湖泊等,提问学生:“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我们能够呼吸到什么气体?”引导学生回答氧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氧气。

2、氧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

向学生介绍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提问:“如果要收集氧气,可以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与碳的反应演示实验:将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包括木炭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不同,如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让学生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 + O₂点燃 CO₂。

氧气与硫的反应演示实验:将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如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引导学生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 +O₂点燃SO₂。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2 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2_ 氧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 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②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会填写实验记录。

③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体验氧气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②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主动观察和动手实验的能力;描述实验现象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实验准备:燃烧匙、盛满氧气的集气瓶、酒精灯、火柴、双孔塞、玻璃导管、小气球、坩埚钳、镊子、烧杯;铁丝、硫、木炭、细木条、石灰水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物理性质1. 色、味、态:2. 密度:3.溶解性:4.三态变化:二、化学性质1.氧气的检验2.与硫的反应3. 与木炭的反应4.与铁反应【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支持燃烧,氧气是助燃剂,但本身不是燃料。

2.2_ 氧气(第一课时)学情分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及初中生物课就认识了氧气,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

经过课题1空气的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进一步认识,从心理上和知识背景上都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

但是学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缺乏系统了解。

本课是研究纯净物性质和用途的起始课,知识学习固然重要,学习思路和方法的指导也不可或缺,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常用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初步学会了药品的取用,但基本的实验操作不够规范。

因为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他们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刚刚开始,处于盲目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对实验现象做到系统、准确的描述,是需要老师逐步引导的。

氧气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氧气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

氧气课时教学设计氧气课时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氧气课时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氧气课时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选自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二氧气。

本节教材选取了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氧气作为学习素材,这些素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学生学起来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首先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木条燃烧归纳出氧气的检验方法,进一步通过硫、木炭、铁丝燃烧实验介绍氧气的化学性质,并根据文字表达式讨论总结出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最后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

(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才刚刚开始,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本课题分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以实验为主,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讲述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讲评练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②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③通过对已知反应共性的归纳总结,初步建立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概念。

并能对已学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来探讨氧气的化学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氧气》教学设计

《氧气》教学设计

课题《氧气》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2.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3.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氧气与人类关系密切;过程与方法:1.观察与描述物质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会从中归纳出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2.能够根据反应物的性质来选择制备气体的实验装置与操作方法,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2.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二、教学重点:1.氧气的性质与用途2.氧气的获得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三、教学难点:1.物理性质主要有学生自行归纳总结;2.化学性质能够通过演示实验及回忆已学的实验来归纳3.对于实验室制法,主要通过探究、对比,从而找出不同点加深印象4.氧气的用途主要是知识性的介绍四、课前预习:1.燃烧的现象及剧烈水准与什么因素相关?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简述:一、理解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P.S.:通常情况下,是指20℃,1.01×105Pa;标准状况下,是指0℃,1.01×105Pa;(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能够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问题:有什么事实能够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答:水中的生物就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生存的。

2.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黑色固体)实验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C)+ 氧气(O2)点燃——→二氧化碳(CO2)在空气中的燃烧情况:木炭红热,无烟、无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介绍铝箔在氧气中能够燃烧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丝熔成小球,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初中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氧气》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略大3、不易溶于水二、氧气的化学性质:助燃性1、硫与氧气的反应2、木炭与氧气的反应3、铁丝与氧气的反应《氧气》学情分析化学是九年级新开设的学科,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是化学独特的学科特点使得学生有点入门困难。

本届九年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基础知识较牢,成绩较好。

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这样要因材施教,才能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优等生比例偏小,学习发展生所占比例太大,其中发展生大多数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

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的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

学生在九年级才接触化学,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

为了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互动”教学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日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1、重视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

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

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2、备课、上课要抓重点,把握本质。

在平日的备课、上课中要把握好本质的东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

《氧气》教学设计(通用3篇)篇1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氧气教学设计。

2.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比的知识结合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准备:电脑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投影出示淘气的相片。

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

同学们仔细观赏图片,在这些照片中,你觉得哪些看起来更美观,更舒服?看看哪几张和图A比较像?为什么?师:刚才同学们是用眼睛观察到的,用数学知识怎样解释呢?师: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形状?下面我们研究一下这些长方形。

研究长方形我们通常从哪些方面入手?那么上面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有什么关系?师:为了准确地判断它们为什么那么“像”,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方格纸上来研究。

如,图A的一条边是4份,另一条边是6份。

剩下的图形请大家仔细观察每一个长方形,自己数一数长和宽的份数,填一填、比一比。

小组讨论:学生观察、讨论,动笔计算。

分别找出图中长和宽的倍数(或分数)关系。

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师:你是怎么得出的?师:谁说一下其他几个长方形长和宽的关系。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师:根据上面的计算,请同学们解释一下为什么图片A和图片B、D比较像?师:那谁能说说C和E为什么不像?小结: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

长与宽的倍数关系不变,照片看起来就像;长与宽的关系发生变化,照片看起来就不像。

2、生活实例(1)出示情境图师:你喜欢吃苹果吗?现在有三个卖苹果的摊位,据我观察,质量上没什么差别。

你认为该去哪个摊位买呢?应该考虑什么问题?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全班反馈交流:A:15÷3=5(元)B:9÷2=4.5(元)C:12÷3=4(元)(2)出示情境图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氧气教案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主要介绍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学生们通过实验和图表的方式更直观地了解了
氧气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点可以改进的地方:
1. 实验设计要更加具体:在实验环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实验步骤和操作不够清晰,
导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下次在设计实验时,我需要更加具体地说明实验步骤,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2. 提问方式要更富启发性:在课堂互动环节中,我发现提问的方式可能有些单一,没有很
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下次我会尝试更富启发性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更主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

3. 知识点讲解要更加生动有趣:在知识点讲解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下次我会尝试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或故事来讲解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的来说,本节课虽然有一些不足之处,但也有一些亮点。

我会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改进
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每一堂课都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使他们更加热爱化学学科。

感谢
学生们的配合和努力,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和学习。

感谢。

《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

《氧气》教案《氧气》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氧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氧气》教案1一、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题包括氧气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两部分。

第一部分从介绍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通过带火星的木条、硫、铝等几种物质在氧气中反应所发生的现象,总结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部分通过实验和讨论,学习了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材还介绍了缓慢氧化,以区别通常的燃烧。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题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授氧气的性质,第二课时讲授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处理达标练习,掌握和巩固本课题的内容,交流和讨论──生活中的化学反应。

(二)学生分析第一,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

第二,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所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信心及方法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

第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所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做到系统、准确,是需要老师引导的。

第四,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突出了实验,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并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教学中,多采用了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图片、影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

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二、教案课题氧气授课人学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3.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知道缓慢氧化这一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硫的用量不能过多,防止对空气造成污染
碳(黑色固体) 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二氧化碳 为使木炭充分燃烧,应使木炭由上而下慢慢伸入瓶 中
铁丝(银白色固体)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 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2)铁丝的下端系 一根火柴,(3)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薄层 细沙。
察觉的氧化。如食物腐烂、酿酒、酿醋、呼吸、钢铁生
锈等。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一定放热,但不一定发光。
知识拓展
(1)化合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从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上来考虑的;而氧化反应不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它是从物质得氧和失氧的角度来考虑
的。
(2)化合反应与氧化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
课例研究综 提供帮助。本节课中我最注重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本堂课实验较多,现
象出忽学生的想象,学生获取知识积极主动,激发学生
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化学实
验能够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对学生
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交流, 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发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氧气相关
知识。
在进行氧气物理性质教学时,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实
教学策略选 验得出结论。在进行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时,通过指导
择与设计 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独立思考,小组
讨论等综合形式得出实验结论,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情景导入
[谜语]:看不见摸不到,不香不臭无味道,动物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叫二氧化硫(化学式为 SO2),二氧化硫是污染空气的主 要气体之一。一些化工厂排放的气体中常含有二氧化 硫,空气中二氧化硫过多,下雨时会形成酸雨。燃放爆 竹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硫,为保护环境,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学生思考、交流 演示 4:铁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的色、态、味等。 观察氧气中:光、焰色、生成物的色、态、味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 教会学生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 题。 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学生】讨论实验细节:用水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减少有毒气体排放。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中的注意事 项。 【教师】通过分析、比较木碳、硫磺、铁丝等物质 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小组讨论交流、分析 归纳并交流。 分析原因: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 关。 【教师】引导点评随堂练习 【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知识总结 【学生】尝试总结本节知识点 【教师】作业布置:完成一篇《我认识的氧气》的
初中化学教学课例《氧气》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化学
教学课例名
《氧气》

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学习空气之后开展的新内容,氧
气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
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开展,能让学生更好的接
受本节的知识点.
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中,让学生体验从化学中得
到知识的乐趣。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气》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作者及工作单位:潘映容梅县南口中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

2、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

四、教具准备:燃烧匙、集气瓶、酒精灯、硫、铁丝、火柴、药匙、坩埚钳、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大试管、导气管、高锰酸钾、棉花。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与师生演示实验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导入] 氧气是空气主要成分之一,它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难怪人们常说:“氧气是养生之气”。

了解物质的性质是认识物质的主要环节,氧气有哪些性质呢?
一、认识氧气的性质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解] 氧气的物理性质有些我们并不陌生,如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那么你还知道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吗?请打开课本阅读第34页一段,并要求学生把氧气的物理性质归纳出来。

[学生活动] 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工作,阅读相关内容,交流讨论并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态、固态都呈淡蓝色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讲解] 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氧气的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实验探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以下实验,老师介绍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认真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硫在氧气中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总结出这三种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在空气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木炭(灰黑色固体)放热、发出红光放热、发出白光
硫(淡黄色固体)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蓝紫色火焰
铁丝(银白色固体)不能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教师讲解] 通过三种物质的燃烧现象的对比,我们发现物质燃烧的实质是相同,都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但他们燃烧时的现象不同。

可燃物在氧气中的燃烧比在空气中旺,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却能在氧气中燃烧,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我们在集气瓶中放入了少量的水,这又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探讨上述问题,找出相关的原因:
1.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较少。

2.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集气瓶底炸裂
[教师讲解] 通过我们的实验、观察、分析、探究,我们发现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与木炭、铁、蜡烛等反应,请你们写出上述三种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上述反应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写出它们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C O
2 CO
2
点燃
铁 + 氧气 --------> 四氧化三铁
Fe O
2 Fe
3
O
4
点燃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
S O
2 SO
2
[教师讲解] 上述三个反应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有氧气参加,都属于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我们把这类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不一定都是剧烈的,我们看到这三个反应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我们称为燃烧。

有的氧化反应发生得很缓慢,譬如,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酒醋的酿造、食物的腐败等等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

[教学反思]
氧气是典型的非金属单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帮助学生认识氧气的物理性质,学习观察和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从中归纳出氧气化学性质
的特点,理解氧气和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爱护绿色植物的意识。

同时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感受探究的一般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初步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操作技能,学会在实验中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学生虽然耳熟能详,但对它了解得并不多。

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氧气的相关的知识,我首先用设问造成悬念引入课题。

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氧气的有些物理性质比较抽象,如氧气的溶解性,氧气的三态等,我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观看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氧气相关的物理性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指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一方面介绍实验操作的方法并指出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几种可燃物在空气、氧气中的燃烧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