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考试及答案
高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全卷共六题,总分为140分。
一、(20分)一汽缸的初始体积为0V ,其中盛有2mol 的空气和少量的水(水的体积可以忽略)。
平衡时气体的总压强是3.0atm ,经做等温膨胀后使其体积加倍,在膨胀结束时,其中的水刚好全部消失,此时的总压强为2.0atm 。
若让其继续作等温膨胀,使体积再次加倍。
试计算此时:1.汽缸中气体的温度;2.汽缸中水蒸气的摩尔数;3.汽缸中气体的总压强。
假定空气和水蒸气均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
二、(25分)两个焦距分别是1f 和2f 的薄透镜1L 和2L ,相距为d ,被共轴地安置在光具座上。
1. 若要求入射光线和与之对应的出射光线相互平行,问该入射光线应满足什么条件?2. 根据所得结果,分别画出各种可能条件下的光路示意图。
三、(25分)用直径为1mm 的超导材料制成的导线做成一个半径为5cm 的圆环。
圆环处于超导状态,环内电流为100A 。
经过一年,经检测发现,圆环内电流的变化量小于610A -。
试估算该超导材料电阻率数量级的上限。
提示:半径为r 的圆环中通以电流I 后,圆环中心的磁感应强度为02I B rμ= ,式中B 、I 、r 各量均用国际单位,720410N A μπ=⨯⋅--。
四、(20分)经过用天文望远镜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势和分布情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双星系统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线度都远小于两星体之间的距离。
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作孤立系统处理。
现根据对某一双星系统的光度学测量确定,该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两者相距L 。
他们正绕两者连线的中点作圆周运动。
1. 试计算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计算。
2. 若实验上观测到的运动周期为T 观测,且:1:1)T T N =>观测计算。
为了解释T 观测与T 计算的不同,目前有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在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望远镜观测不到的暗物质。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及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本题共七大题,满分160分)一、(20分)如图所示,一块长为m L 00.1=的光滑平板PQ 固定在轻质弹簧上端,弹簧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
平板被限制在两条竖直光滑的平行导轨之间(图中未画出竖直导轨),从而只能地竖直方向运动。
平板与弹簧构成的振动系统的振动周期s T 00.2=。
一小球B 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台面的右侧边缘正好在平板P 端的正上方,到P 端的距离为m h 80.9=。
平板静止在其平衡位置。
水球B 与平板PQ 的质量相等。
现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速度0μ,使它从水平台面抛出。
已知小球B 与平板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过程中重力可以忽略不计。
要使小球与平板PQ 发生一次碰撞而且只发生一次碰撞,0μ的值应在什么范围内?取2/8.9s m g =二、(25分)图中所示为用三角形刚性细杆AB 、BC 、CD 连成的平面连杆结构图。
AB 和CD 杆可分别绕过A 、D 的垂直于纸面的固定轴转动,A 、D 两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BC 杆的两端分别与AB 杆和CD 杆相连,可绕连接处转动(类似铰链)。
当AB 杆绕A 轴以恒定的角速度ω转到图中所示的位置时,AB 杆处于竖直位置。
BC 杆与CD 杆都与水平方向成45°角,已知AB 杆的长度为l ,BC 杆和CD 杆的长度由图给定。
求此时C 点加速度c a 的大小和方向(用与CD 杆之间的夹角表示)三、(20分)如图所示,一容器左侧装有活门1K ,右侧装有活塞B ,一厚度可以忽略的隔板M 将容器隔成a 、b 两室,M 上装有活门2K 。
容器、隔板、活塞及活门都是绝热的。
隔板和活塞可用销钉固定,拔掉销钉即可在容器内左右平移,移动时不受摩擦作用且不漏气。
整个容器置于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的大气中。
初始时将活塞B 用销钉固定在图示的位置,隔板M 固定在容器PQ 处,使a 、b 两室体积都等于V 0;1K 、2K 关闭。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参考解答、评分标准一、参考解答令 表达质子的质量, 和 分别表达质子的初速度和到达a 球球面处的速度, 表达元电荷, 由能量守恒可知2201122mv mv eU =+ (1)由于a 不动, 可取其球心 为原点, 由于质子所受的a 球对它的静电库仑力总是通过a 球的球心, 所以此力对原点的力矩始终为零, 质子对 点的角动量守恒。
所求 的最大值相应于质子到达a 球表面处时其速度方向刚好与该处球面相切(见复解20-1-1)。
以 表达 的最大值, 由角动量守恒有 max 0mv l mvR = (2)由式(1)、(2)可得20max 1/2eU l R mv =- (3) 代入数据, 可得max 22l R = (4) 若把质子换成电子, 则如图复解20-1-2所示, 此时式(1)中 改为 。
同理可求得 max 62l R =(5)评分标准: 本题15分。
式(1)、(2)各4分, 式(4)2分, 式(5)5分。
二、参考解答在温度为 时, 气柱中的空气的压强和体积分别为, (1)1C V lS = (2)当气柱中空气的温度升高时, 气柱两侧的水银将被缓慢压入A 管和B 管。
设温度升高届时 , 气柱右侧水银刚好所有压到B 管中, 使管中水银高度增大C BbS h S ∆= (3) 由此导致气柱中空气体积的增大量为C V bS '∆= (4)与此同时, 气柱左侧的水银也有一部分进入A 管, 进入A 管的水银使A 管中的水银高度也应增大 , 使两支管的压强平衡, 由此导致气柱空气体积增大量为A V hS ''∆=∆ (5)所以, 当温度为 时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21V V V V '''=+∆+∆ (6)21p p h =+∆ (7)由状态方程知112212p V p V T T = (8) 由以上各式, 代入数据可得2347.7T =K (9)此值小于题给的最终温度 K, 所以温度将继续升高。
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含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参考答案全卷共六题,总分140分。
一、(22分)有一放在空气中的玻璃棒,折射率n= 1.5 ,中心轴线长L= 45cm,一端是半径为R1= 10cm的凸球面.1.要使玻璃棒的作用相当于一架理想的天文望远镜(使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物成像于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的望远系统),取中心轴线为主光轴,玻璃棒另一端应磨成什么样的球面?2.对于这个玻璃棒,由无限远物点射来的平行入射光束与玻璃棒的主光轴成小角度φ1时,从棒射出的平行光束与主光轴成小角度φ2,求φ2/φ1(此比值等于此玻璃棒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解:1.对于一个望远系统来说,从主光轴上无限远处的物点发出的入射光为平行于光轴的光线,它经过系统后的出射光线也应与主光轴平行,即像点也在主光轴上无限远处,如图18-2-6所示,图中C1为左端球面的球心.图18-2-6由正弦定理、折射定律和小角度近似得(-R1)/R1=sinr1/sin(i1-r1)≈r1/(i1-r1)=1/((i1/r1)-1)≈1/(n-1),...①即..(/R1)-1=1/(n-1)....②光线PF1射到另一端面时,其折射光线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由此可知该端面的球心C2一定在端面顶点B的左方,C2B等于球面的半径R2,如图18-2-6所示.仿照上面对左端球面上折射的关系可得(/R2)-1=1/(n-1),...③又有=L-,④由②、③、④式并代入数值可得R2=5cm.则右端为半径等于5cm的向外凸的球面.图18-2-7.设从无限远处物点射入的平行光线用①、②表示,令①过C1,②过A,如图18-2-7所示,则这两条光线经左端球面折射后的相交点M,即为左端球面对此无限远物点成的像点.现在求M点的位置,在△AC1M中,有/sin(π-φ1)=/sinφ1=R1/sin(φ1-φ1′),又..nsinφ1′=sinφ1,已知φ1、φ1′均为小角度,则有/φ1=R1/φ1(1-(1/n)).与②式比较可知,≈,即M位于过F1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上.上面已知,玻璃棒为天文望远系统,则凡是过M点的傍轴光线从棒的右端面射出时都将是相互平行的光线.容易看出,从M射出C2的光线将沿原方向射出,这也就是过M点的任意光线(包括光线①、②)从玻璃棒射出的平行光线的方向,此方向与主光轴的夹角即为φ2,由图18-2-7可得/φ1=/=(-R1)/(-R2),由②、③式可得(-R1)/(-R2)=R1/R2,则φ2/φ1=R1/R2=2.二、(22分)正确使用压力锅的方法是:将已盖好密封锅盖的压力锅(如图复18-2-1)加热,当锅内水沸腾时再加盖压力阀S,此时可以认为锅内只有水的饱和蒸气,空气已全部排除.然后继续加热,直到压力阀被锅内的水蒸气顶起时,锅内即已达到预期温度(即设计时希望达到的温度).现有一压力锅,在海平面处加热能达到的预期温度为120℃,某人在海拔5000m的高山上使用此压力锅,锅内有足量的水.1.若不加盖压力阀,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2.若按正确方法使用压力锅,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3.若未按正确方法使用压力锅,即盖好密封锅盖一段时间后,在点火前就加上压力阀,此时水温为27℃,那么加热到压力阀刚被顶起时,锅内水的温度是多少?若继续加热,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多少?假设空气不溶于水.已知:水的饱和蒸气压pW(t)与温度t的关系图线如图18-2-2所示.大气压强p(z)与高度z的关系的简化图线如图18-2-3所示.当t=27℃时,pW(27°)=3.6×103Pa;z= 0处,p(0)= 1.013×105Pa.解:1.由图18-2-8知在海平面处,大气压强p(0)=101.3×103Pa.在z=5000m时,大气压强为p(5000)=53×103Pa.图18-2-8图18-2-9此处水沸腾时的饱和蒸气压pW应等于此值.由图18-2-9可知,对应的温度即沸点为t2=82℃.达到此温度时,锅内水开始沸腾,温度不再升高,故在5000m高山上,若不加盖压力锅,锅内温度最高可达82℃..由图18-2-9可知,在t=12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W(120°)=198×103Pa,而在海平面处,大气压强p(0)=101×103Pa.可见压力阀的附加压强为pS=pW(120°)-p(0)=(198×103-101.3×103)Pa=96.7×103Pa.在5000m高山上,大气压强与压力阀的附加压强之和为p′=pS+p(5000)=(96.7×103+53×103)Pa=149.7×103Pa.若在t=t2时阀被顶起,则此时的pW应等于p′,即pW=p′,由图18-2-9可知t2=112℃.此时锅内水开始沸腾,温度不再升高,故按正确方法使用此压力锅,在5000m高山上锅内水的温度最高可达112℃..在未按正确方法使用压力锅时,锅内有空气,设加压力阀时,内部水蒸汽已饱和.由图18-2-9可知,在t=27℃时,题中已给出水的饱和蒸气压pW(27°)=3.6×103Pa,这时锅内空气的压强(用pa表示)为pa(27°)=p(5000)-pW(27°)=(53×103-3.6×103)Pa=49.4×103Pa.当温度升高时,锅内空气的压强也随之升高,设在温度为t(℃)时,锅内空气压强为pa(t),则有pa(t)/(273+t)=pa(27℃)/(273+27),pa(t)=(164.7t+45.0×103)Pa.若在t=t′时压力阀刚好开始被顶起,则有pW(t′)+pa(t′)=p′,由此得pW(t′)=p′-pa(t′)=(105×103-164.7t′)Pa,画出函数p′-pa(t′)的图线,取t=0℃,有..p′-pa(0℃)=105×103Pa,取t=100℃,有.p′-pa(100℃)=88.6×103Pa.由此二点便可在图18-2-9上画出此直线,此直线与图18-2-9中的pW(t)-t曲线的交点为A,A即为所求的满足上式的点,由图可看出与A点对应的温度为t′=97℃.即在压力阀刚开始被顶起时,锅内水的温度是97℃,若继续加热,压力阀被顶起后,锅内空气随水蒸汽一起被排出,最终空气排净,锅内水温仍可达112℃.三、(22分)有两个处于基态的氢原子A、B,A静止,B以速度v0与之发生碰撞.已知:碰撞后二者的速度vA和vB在一条直线上,碰撞过程中部分动能有可能被某一氢原子吸收,从而该原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此原子向低能级态跃迁,并发出光子.如欲碰后发出一个光子,试论证:速度v0至少需要多大(以m/s表示)?已知电子电量e= 1.602×10-19C,质子质量为mp= 1.673×10-27kg,电子质量为me= 0.911×10-31kg,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13.58eV.解:为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能量最小的激发态是n=2的第一激发态.已知氢原子的能量与其主量子数的平方成反比.即En=k1/n2,...①又知基态(n=1)的能量为-13.58eV,即E1=k1/12=-13.58eV,所以..k=-13.58eV.n=2的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k1/22=-13.58×(1/4)=-3.39eV....②为使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到第一激发态所需能量为E内=E2-E1=(-3.39+13.58)eV=10.19eV....③这就是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发出的光子的能量,即hν=E内=10.19eV=10.19×1.602×10-19J=1.632×10-18J....④式中ν为光子的频率,从开始碰到发射出光子,根据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v0=mvA+mvB+光子的动量,...⑤(1/2)mv02=(1/2)m(vA2+vB2)+hν,...⑥光子的动量pν=hν/c.由⑥式可推得mv0>2hν/v0,因为v0<<c,所以mv0>>hν/c,故⑤式中光子的动量与mv0相比较可忽略不计.⑤式变为mv0=mvA+mvB=m(vA+vB),⑦符合⑥、⑦两式的v0的最小值可推求如下:由⑥式及⑦式可推得(1/2)mv02=(1/2)m(vA+vB)2-mvAvB+hν=(1/2)mv02-mvA(v0-vA)+hν,mvA2-mvAv0+hν=0,经配方得m(vA-(1/2)v0)2-(1/4)mv02+hν=0,(1/4)mv02=hν+m(vA-(1/2)v0)2,...⑧由⑧式可看出,当vA=(1/2)v0时,v0达到最小值v0min,此时vA=vB,v0min=2,代入有关数值,得v0min=6.25×104m/s.答:B原子的速度至少应为6.25×104m/s.四、(22分)如图18-4所示,均匀磁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B=B0-kt(k为大于零的常数).现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均匀金属圆环相互交叠并固定在图中所示位置,环面处于图中纸面内.圆环的半径为R,电阻为r,相交点的电接触良好,两个环的接触点A与C间的劣弧对圆心O的张角为60°,求t=t0时,每个环所受的均匀磁场的作用力,不考虑感应电流之间的作用.解:1.求网络各支路的电流.因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减少,考虑到电路的对称性,可设两环各支路的感应电流I1、I2的方向如图18-2-10所示,对左环电路ADCFA,有图18-2-10.E=I1rCFA+I2rADC,因..rCFA=5r/6,rADC=r/6,E=kπR2,故..kπR2=I1(5r/6)+I2(r/6)....①因回路ADCEA所围的面积为((2π-3)/12)R2,故对该回路有k[2((2π-3)/12)R2]=2I2(r/6),解得..I2=((2π-3)R2/2r)k,代入①式,得.I1=((10π+3)R2/10r)k..求每个圆环所受的力.图18-2-11先求左环所受的力,如图18-2-11所示,将圆环分割成很多小圆弧,由左手定则可知,每段圆弧所受的力的方向均为径向,根据对称性分析,因圆弧PMA与圆弧CNQ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所以在磁场中受的安培力相互抵消,而弧PQ与弧AC的电流相对x轴上下是对称的,因而每段载流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在y方向的合力为零,以载流导体弧PQ上的线段Δl′为例,安培力ΔF为径向,其x分量的大小表示为|ΔFx|=I1BΔl′cosα,因..Δl′cosα=Δl,故..|ΔFx|=I1BΔl,|Fx|=ΣI1BΔl=I1B=I1BR.由于导体弧PQ在y方向的合力为零,所以在t0时刻所受安培力的合力F1仅有x分量,即F1=|Fx|=I1BR=((10π+3)R2/10r)kBR=((10π+3)R2/10r)k(B0-kt0)R,方向向左.同理,载流导体弧AC在t0时刻所受的安培力为F2=I2BR=((2π-3)R2/2r)kBR=((2π-3)R2/2r)k(B0-kt0)R,方向向右.左环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F1-F2=(9/5r)k(B0-kt0)R3.方向向左.五、(25分)如图18-5所示,一薄壁导体球壳(以下简称为球壳)的球心在O点.球壳通过一细导线与端电压U= 90V的电池的正极相连,电池负极接地.在球壳外A点有一电量为q1=10×10-9C的点电荷,B点有一电量为q2=16×10-9C的点电荷.点O、A之间的距离d1= 20cm,点O、B之间的距离d2= 40cm.现设想球壳的半径从a= 10cm开始缓慢地增大到50cm,问:在此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各是多少?已知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假设点电荷能穿过球壳壁进入导体球壳内而不与导体壁接触..解:分以下几个阶段讨论:.由于球壳外空间点电荷q1、q2的存在,球壳外壁的电荷分布不均匀,用σ表示面电荷密度.设球壳半径a=10cm时球壳外壁带的电量为Q1,因为电荷q1、q2与球壳外壁的电量Q1在球壳内产生的合场强为零,球壳内为电势等于U的等势区,在导体表面上的面元ΔS所带的电量为σΔS,它在球壳的球心O处产生的电势为ΔU1=kσΔS/a,球壳外壁所有电荷在球心O产生的电势U1为U1=ΣΔU1=kΣσΔS/α=kQ1/a.点电荷q1、q2在球壳的球心O处产生的电势分别为kq1/d1与kq2/d2,因球心O处的电势等于球壳的电势,按电势叠加原理,即有(kq1/d1)+(kq2/d2)+(kQ1/a)=U,代入数值后可解得球壳外壁的电量Q1为Q1=(aU/k)-a((q1/d1)+(q2/d2))=-8×10-9C.因球壳内壁无电荷,所以球壳的电量QⅠ等于球壳外壁的电量Q1,即QⅠ=Q1=-8×10-9C..当球壳半径趋于d1时(点电荷仍在球壳外),设球壳外壁的电量变为Q2,球壳外的电荷q1、q2与球壳外壁的电量Q2在壳内产生的合场强仍为零,因球壳内仍无电荷,球壳内仍保持电势值为U的等势区,则有(kq1/d1)+(kq2/d2)+(kQ2/d1)=U,解得球壳外壁的电量Q2=(d1U/k)-(d1(q1/d1+q2/d2))=-16×10-9C.因为此时球壳内壁的电量仍为零,所以球壳的电量就等于球壳外壁的电量,即QⅡ=Q2=-16×10-9C,在a=10cm到趋于d1的过程中,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为ΔQⅠ=QⅡ-Q1=-8×10-9C..当点电荷q1穿过球壳,刚进入球壳内(导体半径仍为d1),点电荷q1在球壳内壁感应出电量-q1,因球壳的静电屏蔽,球壳内电荷q1与球壳内壁电荷-q1在球壳外产生的合电场为零,表明球壳外电场仅由球壳外电荷q2与球壳外壁的电荷Q3所决定.由于球壳的静电屏蔽,球壳外电荷q2与球壳外壁的电荷Q3在球壳内产生的合电场为零,表明对电荷q2与Q3产生的合电场而言,球壳内空间是电势值为U的等势区.q2与Q3在球心O处产生的电势等于球壳的电势,即(kq2/d2)+(kQ3/d1)=U,解得球壳外壁电量Q3=(d1U/k)-(d1q2/d2)=-6×10-9C,球壳外壁和内壁带的总电量应为QⅢ=Q3+(-q1)=-16×10-9C,在这过程中,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为ΔQⅡ=QⅢ-QⅡ=0.这个结果表明:电荷q1由球壳外极近处的位置进入壳内,只是将它在球壳外壁感应的电荷转至球壳内壁,整个球壳与大地没有电荷交换..当球壳半径趋于d2时(点电荷q2仍在球壳外),令Q4表示此时球壳外壁的电量,类似前面第3阶段中的分析,可得(kq2/d2)+(kQ4/d2)=U,由此得Q4=(d2U/k)-(d2(q2/d2))=-12×10-9C,球壳的电量QⅣ等于球壳内外壁电量的和,即QⅣ=Q4+(-q1)=-22×10-9C,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为ΔQⅢ=QⅣ-QⅢ=-6×10-9C..当点电荷q2穿过球壳,刚进入球壳内时(球壳半径仍为d2),球壳内壁的感应电荷变为-(q1+q2),由于球壳的静电屏蔽,类似前面的分析可知,球壳外电场仅由球壳外壁的电量Q5决定,即kQ5/d2=U,可得..Q5=d2U/k=4×10-9C,球壳的总电量是QⅤ=Q5-(q1+q2)=-22×10-9C,..(15)在这个过程中,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是ΔQⅣ=QⅤ-QⅣ=0...(16).当球壳的半径由d2增至a1=50cm时,令Q6表示此时球壳外壁的电量,有k(Q6/a1)=U,..(17)可得..Q6=a1(U/k)=5×10-9C,球壳的总电量为QⅥ=Q6-(q1+q2)=-21×10-9C,大地流向球壳的电量为ΔQⅤ=QⅥ-QⅤ=1×10-9C.六、(27分)一玩具“火箭”由上下两部分和一短而硬(即劲度系数很大)的轻质弹簧构成.上部分G1的质量为m1,下部分G2的质量为m2,弹簧夹在G1与G2之间,与二者接触而不固连.让G1、G2压紧弹簧,并将它们锁定,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已知的定值E0.通过遥控可解除锁定,让弹簧恢复至原长并释放其弹性势能,设这一释放过程的时间极短.第一种方案是让玩具位于一枯井的井口处并处于静止状态时解除锁定,从而使上部分G1升空.第二种方案是让玩具在井口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撞击井底(井足够深)后以原速率反弹,反弹后当玩具垂直向上运动到离井口深度为某值h的时刻解除锁定.1.在第一种方案中,玩具的上部分G1升空到达的最大高度(从井口算起)为多少?其能量是从何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2.在第二种方案中,玩具的上部分G1升空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亦从井口算起)为多少?并定量讨论其能量可能是从何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解:.1.在弹簧刚伸长至原长的时刻,设G1的速度的大小为v,方向向上,G2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向下,则有m1v1-m2v2=0,...①(1/2)m1v12+(1/2)m2v22=E0,...②解①、②两式,得v1=,...③v2=....④设G1升空到达的最高点到井口的距离为H1,则H1=v12/2g=((m2/m1g(m1+m2))E0,...⑤G1上升到最高点的重力势能为Ep1=m1gH1=(m2/(m1+m2))E0....⑥它来自弹簧的弹性势能,且仅为弹性势能的一部分..在玩具自井底反弹向上运动至离井口的深度为h时,玩具向上的速度为u=....⑦设解除锁定后,弹簧刚伸长至原长时,G1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向上,G2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向下,则有m1v1′-m2v2′=(m1+m2)u,...⑧(1/2)m1v1′+(1/2)m2v2′=(1/2)(m1+m2)u2+E0,...⑨消去⑧、⑨两式中的v2′,得v1′的方程式为m1(1+(m1/m2))v1′-2m1(1+(m1/m2))uv1′+m1(1+m1/m2)u2-2E0=0,由此可求得弹簧刚伸长至原长时,G1和G2的速度分别为v1′=u+,v2′=-u+,设G1从解除锁定处向上运动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2′,则有H2′=v1′/2g=(1/2g)(u+)2=h+(m2E0/m1g(m1+m2))+2,从井口算起,G1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H2′-h=(m2E0/m1g(m1+m2))+2.讨论:可以看出,在第二方案中,G1上升的最大高度H2大于第一方案中的最大高度H1,超出的高度与解除锁定处到井口的深度h有关.到达H2时,其重力势能为Ep2=m1gH2=(m2E0/(m1+m2))+2,(i)若Ep2<E0,即..2<m1E0/(m1+m2),这要求..h<E0m1/4m2g(m1+m2).这时,G1升至最高处的重力势能来自压紧的弹性势能,但仅是弹性势能的一部分.在这一条件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E0/m1g.(ii)若Ep2=E0,2=m1E0/(m1+m2),这要求..h=E0m1/4m2g(m1+m2).此时G1升至最高处的重力势能来自压紧的弹簧的弹性势能,且等于全部弹性势能.在这一条件下,G1上升的高度为H2=E0/m1g.(iii)若Ep2>E0,2>m1E0/(m1+m2),这要求..h>E0m1/4m2g(m1+m2).此时G1升至最高处的重力势能大于压紧的弹簧的弹性势能,超出部分的能量只能来自G2的机械能.在这个条件下,G1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2>E0/m1g.。
第全国高中物理竞赛复赛题试卷及参考解答
额份市来比阳光实验学校本卷共七题,总分值140分.一、(20分)薄膜材料气密性能的优劣常用其透气系数来加以评判.对于均匀薄膜材料,在一温度下,某种气体通过薄膜渗透时间,过的气体分子数dPSt k N ∆=,其中t 为渗透持续S 为薄膜的面积,d 为薄膜的厚度,P ∆为薄膜两侧气体的压强差.k 称为该薄膜材料在该温度下对该气体的透气系数.透气系数愈小,材料的气密性能愈好.图为测薄膜材料对空气的透气系数的一种装置示意图.EFGI 为渗透室,U 形管左管上端与渗透室相通,右管上端封闭;U 形管内横截面积A =0.150cm 2.中,首先测得薄膜的厚度d =0.66mm ,再将薄膜固于图中C C '处,从而把渗透室分为上下两,上面的容积30cm 00.25=V ,下面连同U 形管左管水面以上的总容积为V 1,薄膜能够透气的面积S =1.00cm 2.翻开开关K 1、K 2与大气相通,大气的压强P 1=1.00atm ,此时U 形管右管中气柱长度cm 00.20=H ,31cm 00.5=V .关闭K 1、K 2后,翻开开关K 3,对渗透室上迅速充气至气体压强atm 00.20=P ,关闭K 3并开始计时.两小时后, U 形管左管中的水面高度下降了cm 00.2=∆H .过程中,始终保持温度为C 0 .求该薄膜材料在C 0 时对空气的透气系数.〔本中由于薄膜两侧的压强差在过程中不能保持恒,在压强差变化不太大的情况下,可用计时开始时的压强差和计时结束时的压强差的平均值P ∆来代替公式中的P ∆.普适气体常量R = 1Jmol -1K -1,1.00atm = 1.013×105Pa 〕.二、(20分) 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沿同一椭圆轨道同向运动,它们通过轨道上同一点的时间相差半个周期.轨道近地点离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R 的2倍,卫星通过近地点时的速度RGM 43=v ,式中M 为地球质量,G 为引力常量.卫星上装有同样的角度测量仪,可测出卫星与任意两点的两条连线之间的夹角.试设计一种测量方案,利用这两个测量仪测太空中某星体与地心在某时刻的距离.〔最后结果要求用测得量和地球半径R 表示〕 三、(15分)子在相对自身静止的惯性参考系中的平均寿命v =s 100.260-⨯≈τ.宇宙射线与大气在高空某处发生核反产生一批子,以0.99c 的速度〔c 为真空中的光速〕向下运动并衰变.根据放射性衰变律,相对给惯性参考系,假设t = 0时刻的粒子数为N (0), t 时刻剩余的的粒子数为N (t ),那么有()()τt N t N -=e 0,式中为相对该惯性系粒子平均寿命.假设能到达地面的子数为原来的5%,试估算子产生处相对于地面的高度h .不考虑重力和地磁场对子运动的影响.四、(20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发光区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直线上的长条状,通常称为激光二极管条.但这样的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是很多束发散光束,光能分布很不集中,不利于传输和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用的要求,对光束进行必需的变换〔或称整形〕.如果能把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条发出的光变换成一束很细的平行光束,对半导体激光的传输和用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为此,有人提出了先把多束发散光会聚到一点,再变换为平行光的方案,其根本原理可通过如下所述的简化了的情况来说明.第21届生物理竞赛复赛题试卷K 3K 2P 1 V 1CC ΄P 0 V 0K 1如图,S 1、S 2、S 3 是距离〔h 〕地排列在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光源,各自向垂直于它们的连线的同一方向发出半顶角为束.请使=arctan ()41的圆锥形光用三个完全相同的、焦距为f = 0h 、半径为r =0.75 h 的圆形薄凸透镜,经加工、组装成一个三者在同一平面内的组合透镜,使三束光都能投射到这个组合透镜上,且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能会聚于z 轴〔以S 2为起点,垂直于三个点光源连线,与光束中心线方向相同的射线〕上距离S 2为 L = 12.0 h 处的P 点.〔加工时可对透镜进行外形的改变,但不能改变透镜焦距.〕 1.求出组合透镜中每个透镜光心的位置.2.说明对三个透镜如何加工和组装,并求出有关数据.五、(20分)如下图,接地的空心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空腔内一直径上的P 1和P 2处,放置电量分别为q 1和q 2的点电荷,q 1=q 2=q ,两点电荷到球心的距离均为a .由静电感与静电屏蔽可知:导体空腔内外表将出现感电荷分布,感电荷电量于-2q .空腔内部的电场是由q 1、q 2和两者在空腔内外表上的感电荷共同产生的.由于我们尚不知道这些感电荷是怎样分布的,所以很难用场强叠加原理直接求得腔内的电势或场强.但理论上可以证明,感电荷对腔内电场的奉献,可用假想的位于腔外的〔效〕点电荷来代替〔在此题中假想(效)点电荷为两个〕,只要假想的〔效〕点电荷的位置和电量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即:设想将整个导体壳去掉,由q 1在原空腔内外表的感电荷的假想〔效〕点电荷1q '与q 1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外表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由q 2在原空腔内外表的感电荷的假想〔效〕点电荷2q '与q 2共同产生的电场在原空腔内外表所在位置处各点的电势皆为0.这样确的假想电荷叫做感电荷的效电荷,而且这样确的效电荷是唯一的.效电荷取代感电荷后,可用效电荷1q '、2q '和q 1、q 2来计算原来导体存在时空腔内部任意点的电势或场强.1.试根据上述条件,确假想效电荷1q '、2q '的位置及电量. 2.求空腔内部任意点A 的电势U A .A 点到球心O 的距离为r ,OA 与1OP 的夹角为.六、(20分)如下图,三个质量都是m 的刚性小球A 、B 、C 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图中纸面〕,A 、B 之间,B 、C 之间分别用刚性轻杆相连,杆与A 、B 、C 的各连接处皆为“铰链式〞的〔不能对小球产生垂直于杆方向的作用力〕.杆AB 与BC 的夹角为 ,</2.DE 为固在桌面上一块挡板,它与AB 连线方向垂直.现令A 、B 、C 一起以共同的速度v 沿平行于AB 连线方向向DE 运动,在C 与挡板碰撞过程中C 与挡板之间无摩擦力作用,求碰撞时当C 沿垂直于DE 方向的速度由v 变为0这一极短时间内挡板对C 的冲量的大小.七、〔25分〕如下图,有二平行金属导轨,相距l ,位于同一水ABCπ-αDxO yv 0c a bydLS 1 3αα2 h h zrP 2P 1 θRaa平面内〔图中纸面〕,处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垂直纸面向里〕.质量均为m 的两金属杆ab 和cd 放在导轨上,与导轨垂直.初始时刻, 金属杆ab 和cd 分别位于x = x 0和x = 0处.假设导轨及金属杆的电阻都为零,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自感系数为L .今对金属杆ab 施以沿导轨向右的瞬时冲量,使它获得初速0v .设导轨足够长,0x 也足够大,在运动过程中,两金属杆之间距离的变化远小于两金属杆的初始间距0x ,因而可以认为在杆运动过程中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自感系数L 是恒不变的.杆与导轨之间摩擦可不计.求任意时刻两杆的位置x ab 和x cd 以及由两杆和导轨构成的回路中的电流i 三者各自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第21届生物理竞赛复赛题参考解答一、开始时U 形管右管中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 V 2 = HA 〔1〕p 2= p 1经过2小时,U 形管右管中空气的体积和压强分别为A H H V )(2∆-='〔2〕2222V V p p '='〔3〕渗透室下部连同U 形管左管水面以上气体的总体积和压强分别为HAV V ∆+='11 〔4〕H g p p Δ221ρ+'=〔5〕式中为水的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nRT pV =可知,经过2小时,薄膜下部增加的空气的摩尔数RTV p RT V p n 1111-''=∆ 〔6〕在2个小时内,通过薄膜渗透过去的分子数 A nN N ∆=〔7〕式中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量.渗透室上部空气的摩尔数减少,压强下降.下降了p0V ΔnRTp =∆ 〔8〕经过2小时渗透室上中空气的压强为p p p ∆-='00〔9〕测试过程的平均压强差[])(211010p p ()p p p '-'+-=∆ 〔10〕根据义,由以上各式和有关数据,可求得该薄膜材料在0℃时对空气的透气系数11111s m Pa 104.2---⨯=∆=tSp Nd k 〔11〕评分: 此题20分.(1)、(2)、(3)、(4)、(5)式各1分,(6)式3分,(7)、(8)、(9)、(10) 式各2分,(11) 式4分.二、如图,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道为一椭圆,地心位于轨道椭圆的一个焦点O处,设待测量星体位于C 处.根据题意,当一个卫星运动到轨道的近地点A 时,另一个卫星恰好到达远地点B 处,只要位于A 点的卫星用角度测量仪测出AO和AC 的夹角1,位于B 点的卫星用角度测量仪测出BO 和BC 的夹角2,就可以计算出此时星体C 与地心的距离OC .因卫星椭圆轨道长轴的长度远近+r r AB =(1)式中r 近、与r 远分别表示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到地心的距离.由角动量守恒远远近近=r m r v mv (2)式中m 为卫星的质量.由机械能守恒远远近近--r GMm m r GMm m 222121v v = (3) R r 2=近, RGM 43=近v得 R r 6=远(4) 所以R R R AB 862=+=(5)在△ABC 中用正弦理 ()ABBC 211πsin sin ααα--=(6) 所以()AB BC 211sin sin ααα+=(7)地心与星体之间的距离为OC ,在△BOC 中用余弦理2222cos 2αBC r BC r OC ⋅-+=远远(8)由式(4)、(5)、(7)得 ()()212121212sin cos sin 24sin sin 1692ααααααα+-++=R OC (9)评分:此题20分.(1)式2分,(2)、(3)式各3分,(6) 、(8)式各3分, (9) 式6分.三、因子在相对自身静止的惯性系中的平均寿命根据时间膨胀效,在地球上观测到的子平均寿命为,()21c v -=ττ (1)代入数据得= ×10-5s(2) 相对地面,假设子到达地面所需时间为t ,那么在t 时刻剩余的子数为()()τt N t N -=e 0(3)根据题意有()()%5e 0==-τt N t N(4)对上式号两边取e 为底的对数得1005lnτ-=t (5)代入数据得s 1019.45-⨯=t (6)根据题意,可以把子的运动看作匀速直线运动,有t h v =(7)代入数据得 m 1024.14⨯=h(8)评分:此题15分. (1)式或(2)式6分,(4)式或(5)式4分,(7) 式2分,(8) 式3分.四、1.考虑到使3个点光源的3束光分αLS 1 α2h h 1S ' S 3’O 1 O 2(S 2’) O 3M ’u别通过3个透镜都成实像于P 点的要求,组合透镜所在的平面垂直于z 轴,三个光心O 1、O 2、O 3的连线平行于3个光源的连线,O 2位于z 轴上,如图1所示.图中M M '表示组合透镜的平面,1S '、2S '、3S '为三个光束中心光线与该平面的交点. 22O S = u 就是物距.根据透镜成像公式 fu L u111=-+(1)可解得因为要保证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都能会聚于P 点,来自各光源的光线在投射到透镜之前不能交叉,必须有2u tan ≤h 即u ≤2h .在上式中取“-〞号,代入f 和L 的值,算得 h u )236(-=≈57h (2) 此解满足上面的条件.分别作3个点光源与P 点的连线.为使3个点光源都能同时成像于P 点,3个透镜的光心O 1、O 2、O 3分别位于这3条连线上〔如图1〕.由几何关系知,有h h h L u L O O O O 854.0)24121(3221≈+=-==(3)即光心O 1的位置在1S '之下与1S '的距离为h O O h O S 146.02111=-=' (4) 同理,O 3的位置在3S '之上与3S '的距离为0.146h 处.由(3)式可知组合透镜中相邻薄透镜中心之间距离必须于0.854h ,才能使S 1、S 2、S 3都能成像于P 点. 2.现在讨论如何把三个透镜L 1、L 2、L 3加工组装成组合透镜.因为三个透镜的半径r = 0.75h ,将它们的光心分别放置到O 1、O 2、O 3处时,由于21O O =32O O =0.854h <2r ,透镜必然发生相互重叠,必须对透镜进行加工,各切去一,然后再将它们粘起来,才能满足(3)式的要求.由于对称关系,我们只需讨论上半的情况.图2画出了L 1、L 2放在M M '平面内时相互交叠的情况〔纸面为M M '平面〕.图中C 1、C 2表示L 1、L 2的边缘,1S '、2S '为光束中心光线与透镜的交点,W 1、W 2分别为C 1、C 2与O 1O 2的交点.1S '为圆心的圆1和以2S '〔与O 2重合〕为圆心的圆2分别是光源S 1和S 2投射到L 1和L 2时产生的光斑的边缘,其半径均为 h u 439.0tan ==αρ (5) 根据题意,圆1和圆2内的光线必须能进入透镜.首先,圆1的K 点〔见图2〕是否落在L 1上?由几何关系可知()h r h h S O K O 75.0585.0146.0439.0111=<=+='+=ρ (6) 故从S 1发出的光束能进入L 1.为了保证光束能进入透镜组合,对L 1和L 2进行加工时必须保存圆1和圆2内的透镜.下面举出一种对透镜进行加工、组装的方法.在O 1和O 2之间作垂直于O 1O 2且分别与圆1和圆2相切的切线Q Q '和N N '.假设沿位于Q Q '和N N '之间且与它们平行的任意直线T T '对透镜L 1和L 2进行切割,去掉两透镜的弓形,然后把它们沿此线粘合就得到符合所需组合透镜的上半部.同理,对L 2的下半部和L 3进行切割,然后将L 2的下半部和L 3粘合起来,就得到符合需要的整个组合透镜.这个组合透镜可以将S 1、S 2、S 3发出的光线都会聚到P 点.0.146h 0.854h 0.439h0.439h h S 1’O 2 (S 2’)O 1W 1W 2 Q Q ’ N N ’TT ’ C 1 C 2’圆1 圆2图2 xx K现在计算Q Q '和N N '的位置以及对各个透镜切去的大小符合的条件.设透镜L 1被切去沿O 1O 2方向的长度为x 1,透镜L 2被切去沿O 1O 2方向的长度为x 2,如图2所示,那么对任意一条切割线T T ', x 1、x 2之和为h O O r x x d 646.022121=-=+=〔7〕由于T T '必须在Q Q '和N N '之间,从图2可看出,沿Q Q '切割时,x 1达最大值(x 1M ),x 2达最小值(x 2m ),代入r ,和11O S '的值,得h x M 457.01=(8)代入(7)式,得h x d x M m 189.012=-=(9)由图2可看出,沿N N '切割时,x 2达最大值(x 2M ),x 1达最小值(x 1m ), 代入r 和的值,得h x M 311.02= (10)h x d x M m 335.021=-=〔11〕由对称性,对L 3的加工与对L 1相同,对L 2下半部的加工与对上半部的加工相同. 评分:此题20分.第1问10分,其中〔2〕式5分,〔3〕式5分,第2问10分,其中(5)式3分,(6)式3分,(7)式2分,(8)式、(9)式共1分,(10)式、(11)式共1分.如果学生解答中没有(7)—(11)式,但说了“将图2中三个圆锥光束照射到透镜保存,透镜其它可根据需要磨去〔或切割掉〕〞给3分,再说明将加工后的透镜组装成透镜组合时必须保证O 1O 2=O 1O 2=0.854h ,再给1分,即给(7)—(11)式的全分〔4分〕. 五、1.解法Ⅰ:如图1所示,S 为原空腔内外表所在位置,1q '的位置位于1OP 的线上的某点B 1处,2q '的位置位于2OP 的线上的某点B 2处.设A 1为S 面上的任意一点,根据题意有0111111='+B A q kP A q k(1)0212212='+B A q kP A q k (2)怎样才能使 (1) 式成立呢?下面分析图1中11A OP ∆与11B OA ∆的关系.假设效电荷1q '的位置B 1使下式成立,即211R OB OP =⋅ (3) 即 1111OB OA OA OP =(4)那么 1111B OA A OP ∽△△有RaOA OP B A P A ==111111 (5)由 (1)式和 (5)式便可求得效电荷1q '11q aRq -=' (6)由 (3) 式知,效电荷1q '的位置B 1到原球壳中心位置O 的距离aR OB 21=(7)同理,B 2的位置使2112B OA A OP ∽△△,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效电荷22q aRq -=' (8)B 2B 1P 2 P 1O Ra a θ图1SA 1效电荷2q '的位置B 2到原球壳中心O 位置的距离 aR OB 22=(9)解法Ⅱ:在图1中,设111r P A =,111r B A '=,d OB =1.根据题意,1q 和1q '两者在A 1点产生的电势和为零.有01111=''+r q k r q k 〔1'〕 式中1221)cos 2(θRa a R r -+= 〔2'〕1221)cos 2(θRd d R r -+=' 〔3'〕 由〔1'〕、〔2'〕、〔3'〕式得)cos 2()cos 2(22212221θθRa a R q Rd d R q -+'=-+ 〔4'〕 〔4'〕式是以θcos 为变量的一次多项式,要使〔4'〕式对任意θ均成立,号两边的相系数相,即)()(22212221a R q d R q +'=+ 〔5'〕a q d q 2121'=〔6'〕由〔5'〕、〔6'〕式得0)(2222=++-aR d R a ad 〔7'〕 解得aR a R a d 2)()(2222-±+=〔8'〕由于效电荷位于空腔外部,由〔8'〕式求得aR d 2=〔9'〕由〔6'〕、〔9'〕式有212221q aR q =' 〔10'〕考虑到〔1'〕式,有11q aRq -=' 〔11'〕 同理可求得aR OB 22=〔12'〕22q aR q -=' 〔13'〕2.A 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A 的电势由q 1、1q '、q 2、2q '共同产生,即 ⎪⎪⎭⎫ ⎝⎛-+-=A B a R A P A B a R A P kq U A 22111111 (10)因22221cos 2⎪⎪⎭⎫⎝⎛+⎪⎪⎭⎫ ⎝⎛-=a R aR r r A B θ代入 (10) 式得图2⎪⎪⎭⎫++-+++422222cos 2cos 21R raR r a Ra ra r θθ (11)评分:此题20分.第1问18分,解法Ⅰ中(1)、(2)、(6)、(7)、(8)、(9) 式各3分.解法Ⅱ的评分可参考解法Ⅰ. 第2问2分,即(11)式2分.六、令I 表示题述极短时间t 内挡板对C 冲量的大小,因为挡板对C 无摩擦力作用,可知冲量的方向垂直于DE ,如下图;I '表示B 、C 间的杆对B 或C 冲量的大小,其方向沿杆方向,对B 和C 皆为推力;C v 表示t 末了时刻C 沿平行于DE方向速度的大小,B v 表示t 末了时刻B 沿平行于DE 方向速度的大小,⊥B v 表示t 末了时刻B 沿垂直于DE 方向速度的大小.由动量理, 对C 有Cm I v ='αsin (1) v m I I ='-αcos(2)对B 有B m I v ='αsin(3)对AB 有()⊥-='B m I v v 2cos α(4)因为B 、C 之间的杆不能伸、缩,因此B 、C 沿杆的方向的分速度必相.故有αααsin cos sin B B C v v v -=⊥(5)由以上五式,可解得v m I αα22sin 31sin 3++= (6)评分:此题20分. (1)、(2)、(3)、(4)式各2分. (5)式7分,(6)式5分. 七、解法Ⅰ:当金属杆ab 获得沿x 轴正方向的初速v 0时,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电动势,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中会出现感电流.由于回路具有自感系数,感电流的出现,又会在回路中产生自感电动势,自感电动势将阻碍电流的增大,所以,虽然回路的电阻为零,但回路的电流并不会趋向无限大,当回路中一旦有了电流,磁场作用于杆ab 的安培力将使ab 杆减速,作用于cd 杆的安培力使cd 杆运动.设在任意时刻t ,ab 杆和cd 杆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相对地面参考系S 〕,当v 1、v 2为正时,表示速度沿x 轴正方向;假设规逆时针方向为回路中电流和电动势的正方向,那么因两杆作切割磁力线的运动而产生的感电动势()21v v -=Bl E(1)当回路中的电流i 随时间的变化率为t i ∆∆时,回路中的自感电动势tiLL ∆∆-=E (2)根据欧姆律,注意到回路没有电阻,有0=+L E E(3)金属杆在导轨上运动过程中,两杆构成的系统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质心作匀速直线运动.设系统质心的速度为V C ,有 C mV m 20=v(4)得B ACπ-αD20v =C V (5)V C 方向与v 0相同,沿x 轴的正方向.现取一的参考系S ',它与质心固连在一起,并把质心作为坐标原点O ',取坐标轴x O ''与x 轴平行.设相对S '系,金属杆ab 的速度为u ,cd 杆的速度为u ',那么有 u V C +=1v (6)u V C '+=2v(7)因相对S '系,两杆的总动量为零,即有0='+u m mu(8) 由(1)、(2)、(3)、(5)、(6) 、(7) 、(8)各式,得ti LBlu ∆∆=2 (9)在S '系中,在t 时刻,金属杆ab 坐标为x ',在t +t 时刻,它的坐标为x x '∆+',那么由速度的义tx u ∆'∆=(10)代入 (9) 式得i L x Bl ∆='∆2(11)假设将x '视为i 的函数,由〔11〕式知i x ∆'∆为常数,所以x '与i 的关系可用一直线方程表示b i BlLx +='2 (12)式中b 为常数,其值待.现在t =时刻,金属杆ab 在S '系中的坐标x '=021x ,这时i = 0,故得0212x i Bl L x +=' (13)或⎪⎭⎫⎝⎛-'=0212x x L Bl i (14)021x 表示t =时刻金属杆ab 的位置.x '表示在任意时刻t ,杆ab 的位置,故⎪⎭⎫⎝⎛-'021x x 就是杆ab 在t 时刻相对初始位置的位移,用X 表示,021x x X -'= (15)当X >0时,ab 杆位于其初始位置的右侧;当X <0时,ab 杆位于其初始位置的左侧.代入(14)式,得X LBli 2= (16)这时作用于ab 杆的安培力XLl B iBl F 222-=-= (17)ab 杆在初始位置右侧时,安培力的方向指向左侧;ab 杆在初始位置左侧时,安培力的方向指向右侧,可知该安培力具有弹性力的性质.金属杆ab 的运动是简谐振动,振动的周期()Ll B m T 222π2= (18)在任意时刻t , ab 杆离开其初始位置的位移⎪⎭⎫⎝⎛+=ϕt T A X π2cos(19)A 为简谐振动的振幅,为初相位,都是待的常量.通过参考圆可求得ab 杆的振动速度⎪⎭⎫⎝⎛+⎪⎭⎫ ⎝⎛-=ϕt TT A u π2sin π2(20)(19)、(20)式分别表示任意时刻ab 杆离开初始位置的位移和运动速度.现在t =0时刻,ab 杆位于初始位置,即X = 0速度故有解这两式,并注意到(18)式得2π3=ϕ(21)22400mLBlT A vv ==π (22)由此得ab 杆的位移t TmL Bl t TmL BlX π2sin 222π3π2cos 2200v v =⎪⎭⎫ ⎝⎛+=〔23〕由 (15) 式可求得ab 杆在S '系中的位置t TmL Blx x π2sin 222100abv +=' (24)因相对质心,任意时刻ab 杆和cd 杆都在质心两侧,到质心的距离相,故在S '系中,cd 杆的位置t TmL Blx x π2sin 222100cdv --='(25) 相对地面参考系S ,质心以021v =C V 的速度向右运动,并注意到〔18〕式,得ab杆在地面参考系中的位置t mL Bl mL Blt x x ⎪⎪⎭⎫ ⎝⎛++=2sin 2221000ab v v (26)cd 杆在S 系中的位置t mL Bl mL Blt x ⎪⎪⎭⎫ ⎝⎛-=2sin 222100cd v v 〔27〕回路中的电流由 (16) 式得t mL Bl L m t T mL BlL Bl i ⎪⎪⎭⎫ ⎝⎛==2sin 2π2sin 22200v v (28)解法Ⅱ:当金属杆在磁场中运动时,因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电动势,回路中出现电流时,两金属杆都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安培力使ab 杆的速度改变,使cd 杆运动.设任意时刻t ,两杆的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相对地面参考系S 〕,假设规逆时针方向为回路电动势和电流的正方向,那么由两金属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中,因杆在磁场中运动而出现的感电动势为()21v v -=Bl E(1’)令u 表示ab 杆相对于cd 杆的速度,有Blu L =E(2’)当回路中的电流i 变化时,回路中有自感电动势E L ,其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即有tiLL ∆∆-=E (3’)根据欧姆律,注意到回路没有电阻,有由式(2’)、(3’)两式得tiLBlu ∆∆= (4’)设在t 时刻,金属杆ab 相对于cd 杆的距离为x ',在t +t 时刻,ab 相对于cd 杆的距离为x '+x '∆,那么由速度的义,有tx u ∆'∆=(5’)代入 4' 式得i L x Bl ∆='∆(6’)假设将x '视为i 的函数,由(6’)式可知,i x ∆'∆为常量,所以x '与i 的关系可以用一直线方程表示,即b i BlLx +=' (7’)式中b 为常数,其值待.现在t =时刻,金属杆ab 相对于cd 杆的距离为0x ,这时i = 0,故得 0x i Bl Lx +=' (8’) 或()0x x L Bli -'= (9’)0x 表示t =时刻金属杆ab 相对于cd 杆的位置.x '表示在任意时刻t 时ab杆相对于cd 杆的位置,故()0x x -'就是杆ab 在t 时刻相对于cd 杆的相对位置相对于它们在t =时刻的相对位置的位移,即从t =到t =t 时间内ab 杆相对于cd 杆的位移0x x X -'=(10')于是有X L Bli = (11’)任意时刻t ,ab 杆和cd 杆因受安培力作用而分别有加速度a ab 和a cd ,由牛顿律有 ab ma iBl =- (12’)cd ma iBl =(13’)两式相减并注意到9'式得()XLl B iBl a a m 22cd ab22-=-=- (14’)式中()cd ab a a -为金属杆ab 相对于cd 杆的加速度,而X 是ab 杆相对cd 杆相对位置的位移.Ll B 222是常数,说明这个相对运动是简谐振动,它的振动的周期()Ll B m T 222π2= (15’)在任意时刻t ,ab 杆相对cd 杆相对位置相对它们初始位置的位移⎪⎭⎫⎝⎛+=ϕt T A X π2cos(16’)A 为简谐振动的振幅,为初相位,都是待的常量.通过参考圆可求得X 随时间的变化率即速度⎪⎭⎫ ⎝⎛+⎪⎭⎫ ⎝⎛=ϕT T A V π2sin π2(17’)现在t =0时刻,杆位于初始位置,即X = 0,速度0v =V 故有解这两式,并注意到(15’) 式得由此得t mL Bl mL Bl t TmL BlX ⎪⎪⎭⎫ ⎝⎛=⎪⎭⎫ ⎝⎛+=2sin 22π3π2cos 200v v (18’)因t = 0时刻,cd 杆位于x = 0 处,ab 杆位于x = x 0 处,两者的相对位置由x 0表示;设t 时刻,cd 杆位于x = x cd 处,ab 杆位于x = x ab 处,两者的相对位置由x ab -x cd 表示,故两杆的相对位置的位移又可表示为X = x ab -x cd -x 0(19’)所以t mL Bl mL Blx x x ⎪⎪⎭⎫ ⎝⎛+=-2sin 200cd ab v (20’)(12’)和(13’)式相加, 得由此可知,两杆速度之和为一常数即v 0,所以两杆的位置x ab 和x cd 之和为x ab +x cd = x 0+v 0t (21’)由(20’)和(21’)式相加和相减,注意到(15’)式,得 t mL BlmL Bl t x x ⎪⎪⎭⎫ ⎝⎛++=2sin 2221000ab v v 〔22’〕t mL Bl mL Blt x ⎪⎪⎭⎫ ⎝⎛-=2sin 222100cd v v 〔23’〕由(11’)、〔19’〕(22’)、(23’)式得回路中电流t mL Bl L m i ⎪⎪⎭⎫ ⎝⎛=2sin 20v 〔24’〕评分:此题25分.解法Ⅰ 求得(16)式8分,(17)、(18)、(19)三式各2分. (23)式4分,(24)、(25)二式各2分,(26)、(27)、(28)三式各1分.解法Ⅱ的评分可参照解法Ⅰ评分中的相式子给分.。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2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一、(23分)有一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长玻璃管,管内为真空,管内有一小球自某处自由下落(初速度为零),落到玻璃管底部时与底部发生弹性碰撞.以后小球将在玻璃管内不停地上下跳动。
现用支架固定一照相机,用以拍摄小球在空间的位置。
每隔一相等的确定的时间间隔T拍摄一张照片,照相机的曝光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
从所拍到的照片发现,每张照片上小球都处于同一位置。
求小球开始下落处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用H表示)的可能值以及与各H值相应的照片中小球位置离玻璃管底部距离的可能值。
二、(25分)如图所示,一根质量可以忽略的细杆,长为2l,两端和中心处分别固连着质量为m的小球B、D和C,开始时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桌面上另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A,以一给定速度v沿垂直于杆DB的方间与右端小球B作弹性碰撞。
求刚碰后小球A,B,C,D的速度,并详细讨论以后可能发生的运动情况。
三、(23分)有一带活塞的气缸,如图1所示。
缸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气体。
缸内还有一可随轴转动的叶片,转轴伸到气缸外,外界可使轴和叶片一起转动,叶片和轴以及气缸壁和活塞都是绝热的,它们的热容量都不计。
轴穿过气缸处不漏气。
如果叶片和轴不转动,而令活塞缓慢移动,则在这种过程中,由实验测得,气体的压强p和体积V遵从以下的过程方程式图1其中a,k均为常量, a>1(其值已知)。
可以由上式导出,在此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式中2V 和1V ,分别表示末态和初态的体积。
如果保持活塞固定不动,而使叶片以角速度ω做匀角速转动,已知在这种过程中,气体的压强的改变量p ∆和经过的时间t ∆遵从以 图2 下的关系式式中V 为气体的体积,L 表示气体对叶片阻力的力矩的大小。
上面并没有说气体是理想气体,现要求你不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求出图2中气体原来所处的状态A 与另一已知状态B 之间的内能之差(结果要用状态A 、B 的压强A p 、B p 和体积A V 、B V 及常量a 表示) 四、(25分)图1所示的电路具有把输人的交变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并加以升压、输出的功能,称为整流倍压电路。
第 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化的电压VAB (VAB VA VB ,图中只画出了一个周期的图线),电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
别为 V0 和-V0,周期为T 。若以 表示每个周期中电压处于最大值的时间间隔,则电压处 于最小值的时间间隔为 T- 。已知 的值恰好使在 VAB 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通过电容器到
体积内的磁场中,磁场方向沿圆柱的轴线,圆柱的轴线过圆环的圆心并与环面垂直。圆中两
个同心的实线圆代表圆环的边界,与实线圆同心的虚线圆为电子在加速过程中运行的轨道。
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规律为 B B0 cos(2t / T ) ,其中T 为磁场变化的
周期。B0 为大于 0 的常量。当 B 为正时,磁场的方向垂直于纸面指向纸外。若持续地将初
定这一温区的温度。在设计温度计时,要保证当 B 处于温度低于TV 25K 时,B 中一定要
有液态氢存在,而当温度高于TV 25K 时,B 中无液态氢。到达到这一目的,VM VE 与
VB 间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已知TV 25K 时,液态氢的饱和蒸气压 pV 3.3105 Pa 。
3、已知室温下压强 p1 1.04105 Pa 的氢气体积是同质量的液态氢体积的 800 倍,试论证
用球与横梁的撞击点到横梁轴线的垂线与水平方向(垂直于横梁的轴线)的夹角 (小于
90 )来表示。不计空气及重力的影响。
四、(20 分)图示为低温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气体、蒸气压联合温度计的原理示意图,M 为指 针压力表,以 VM 表示其中可以容纳气体的容积;B 为测温饱,处在待测温度的环境中,以 VB 表示其体积;E 为贮气容器,以 VE 表示其体积;F 为阀门。M、E、B 由体积可忽略的毛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答案
第41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2024年9月21日上午9:00-12:00)考生须知1、 考生考试前请务必认真阅读本须知。
2、 本试题共7道题,5页,总分为320分。
3、 如遇试题印刷不清楚的情况,请务必及时向监考老师提出。
4、 需要阅卷老师评阅的内容一定要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和草稿纸上的解答一律不给分。
一、(45分)高层建筑(大楼)在风的作用下会发生晃动。
在特定条件下,大楼的晃动幅度会变得较大,影响到安全。
(1)为了减小晃动幅度,通常会在高层建筑上加装阻尼器,例如悬点固定在大楼上、摆锤质量为m 、摆臂长度为l 的摆,摆臂是刚性的,质量可以忽略;大楼在风作用下的运动可简化为谐振子的强迫振动,谐振子的质量为M ,恢复力等效为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大楼在运动过程中可视为刚体。
整个摆和谐振子系统如图1a 所示,系统的总质量为m 与M 之和。
风可视为水平方向上的强迫力F (向左为正),它随时间t 的变化为cosωF t H t其中振幅H 和频率ω均为常量。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为简单起见,只考虑摆和谐振子的小幅度振动 (因而摆便成为单摆)。
(1.1)求谐振子因强迫力F 的作用产生的稳定振动的振幅;(1.2)指出在没有阻尼器的情况下,风的频率为多大时,大楼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对此频率的风,阻尼器应满足何种条件会最大限度地减小大楼的受迫振动?(2)若风的频率为第(1.2)问中求出的风的频率的√0.99倍,在没有阻尼器的情况下,求此时大楼受迫振动的振幅有多大? 若安装的阻尼器参数l 符合第 (1.2)问中得到的条件,为了使得大楼在此风的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的振幅减到无阻尼器时的1%, 阻尼器的质量m 应该为M 的多少倍?(3)实际的阻尼器还装有其他装置以提供阻尼力,通常做法是将摆锤浸泡在固定于建筑物上的油池中 (相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油的质量可以忽略;油池质量可视为已包含在大楼的质量之内)。
已知当摆锤与油的相对速度为 v 时,摆锤受到的阻尼力为f v其中γ为常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考试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一、(15分)一半径为R 、内侧光滑的半球面固定在地面上,开口水平且朝上. 一小滑块在半球面内侧最高点处获得沿球面的水平速度,其大小为0v (00≠v ). 求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参考解答:以滑块和地球为系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滑块沿半球面内侧运动时,可将其速度v 分解成纬线切向 (水平方向)分量ϕv 及经线切向分量θv . 设滑块质量为m ,在某中间状态时,滑块位于半球面内侧P 处,P 和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由机械能守恒得2220111sin 222m mgR m m ϕθθ=-++v v v (1) 这里已取球心O 处为重力势能零点. 以过O 的竖直线为轴. 球面对滑块的支持力通过该轴,力矩为零;重力相对于该轴的力矩也为零. 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故0cos m R m R ϕθ=v v . (2)由 (1) 式,最大速率应与θ的最大值相对应max max ()θ=v v . (3)而由 (2) 式,q 不可能达到π2. 由(1)和(2)式,q 的最大值应与0θ=v 相对应,即max ()0θθ=v . (4)[(4)式也可用下述方法得到:由 (1)、(2) 式得22202sin tan 0gR θθθ-=≥v v .若sin 0θ≠,由上式得220sin 2cos gRθθ≤v .实际上,sin =0θ也满足上式。
由上式可知max 22max 0sin 2cos gRθθ=v .由(3)式有222max max 0max ()2sin tan 0gR θθθθ=-=v v . (4’)将max ()0θθ=v 代入式(1),并与式(2)联立,得()2220max max max sin 2sin 1sin 0gR θθθ--=v . (5)以max sin θ为未知量,方程(5)的一个根是sin q =0,即q =0,这表示初态,其速率为最小值,不是所求的解. 于是max sin 0θ≠. 约去max sin θ,方程(5)变为22max 0max 2sin sin 20gR gR θθ+-=v . (6)其解为20maxsin 14gR θ⎫=-⎪⎪⎭v . (7)注意到本题中sin 0θ≥,方程(6)的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将(7)式代入(1)式得,当max θθ=时,(22012ϕ=v v ,(8) 考虑到(4)式有max ==v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1分,(4) 式3分, (5) 式1分,(6) 式1分,(7) 式1分, (9) 式2分.二、(20分)一长为2l 的轻质刚性细杆位于水平的光滑桌面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D 和一质量为m α(α为常数)的小物块B ,杆可绕通过小物块B 所在端的竖直固定转轴无摩擦地转动. 一质量为m 的小环C 套在细杆上(C 与杆密接),可沿杆滑动,环C 与杆之间的摩擦可忽略.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两端分别与小环C 和物块B 相连.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A 在桌面上以垂直于杆的速度飞向物块D ,并与之发生完全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 时滑块C 恰好静止在距轴为r (r >l )处.1. 若碰前滑块A 的速度为0v ,求碰撞过程中轴受到的作用力的冲量;2. 若碰后物块D 、C 和杆刚好做匀速转动,求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参考解答:1. 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 设碰后A 、C 、D 的速度分别为A v 、C v 、D v ,显然有D C2l r =v v . (1)以A 、B 、C 、D 为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相对于轴不受外力矩作用,其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D C A 0222m l m r m l m l ++=v v v v . (2)由于轴对系统的作用力不做功,系统内仅有弹力起作用,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 又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所以不必考虑弹性势能的变化. 故2222D C A 011112222m m m m ++=v v v v . (3) 由 (1)、(2)、(3) 式解得2200022222248,,888C D A lr l r l r l r l r===-+++v v v v v v (4)[代替 (3) 式,可利用弹性碰撞特点0D A =-v v v . (3’) 同样可解出(4). ]设碰撞过程中D 对A 的作用力为1F ',对A 用动量定理有221A 0022428l r F t m m m l r+'∆=-=-+v v v ,(5)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于是,A 对D 的作用力为1F 的冲量为221022428l r F t m l r+∆=+v (6)方向与0v 方向相同.以B 、C 、D 为系统,设其质心离转轴的距离为x ,则22(2)2mr m l l r x m αα++==++. (7)质心在碰后瞬间的速度为C 0224(2)(2)(8)l l r x r l r α+==++v v v . (8) 轴与杆的作用时间也为t ∆,设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F ,由质心运动定理有()210224(2)28l l r F t F t m m l rα+∆+∆=+=+v v . (9) 由此得2022(2)28r l r F t m l r-∆=+v . (10) 方向与0v 方向相同. 因而,轴受到杆的作用力的冲量为2022(2)28r l r F t m l r -'∆=-+v ,(11) 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注意:因弹簧处在拉伸状态,碰前轴已受到沿杆方向的作用力;在碰撞过程中还有与向心力有关的力作用于轴. 但有限大小的力在无限小的碰撞时间内的冲量趋于零,已忽略.[代替 (7)-(9) 式,可利用对于系统的动量定理21C D F t F t m m ∆+∆=+v v . ][也可由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代替 (7)-(9) 式. ]2. 值得注意的是,(1)、(2)、(3) 式是当碰撞时间极短、以至于弹簧来不及伸缩的条件下才成立的. 如果弹簧的弹力恰好提供滑块C 以速度02248C lrl r =+v v 绕过B 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222C 022216(8)l r k r m m r l r -==+v v(12) 则弹簧总保持其长度不变,(1)、(2)、(3) 式是成立的. 由(12)式得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0=v (13)可见,为了使碰撞后系统能保持匀速转动,碰前滑块A 的速度大小0v 应满足(13)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1)式1分, (2) 式2分,(3) 式2分,(4) 式2分, (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9) 式2分,(10) 式1分,(11) 式1分; 第2问4分,(12) 式2分,(13) 式2分.三、(25分)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杆在水平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摆, 1. 令mLλ=表示细杆质量线密度.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转动动能可表示为 k E k L αβγλω=式中,k 为待定的没有单位的纯常数. 已知在同一单位制下,两物理量当且仅当其数值和单位都相等时才相等. 由此求出α、β和γ的值.2. 已知系统的动能等于系统的质量全部集中在质心时随质心一起运动的动能和系统在质心系(随质心平动的参考系)中的动能之和,求常数k 的值.3. 试求当杆摆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两侧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提示:如果)(t X 是t 的函数,而))((t X Y 是)(t X 的函数,则))((t X Y 对t 的导数为d (())d d d d d Y X t Y Xt X t=例如,函数cos ()t θ对自变量t 的导数为dcos ()dcos d d d d t t tθθθθ=参考解答:1.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动能是独立变量λ、ω和L 的函数,按题意 可表示为k E k L αβγλω= (1)式中,k 为待定常数(单位为1). 令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分别为[]L 、[]M 和[]T (它们可视为相互独立的基本单位),则λ、ω、L 和k E 的单位分别为 1122[][][],[][],[][],[][][][]k M L T L L E M L T λω---==== (2)在一般情形下,若[]q 表示物理量q 的单位,则物理量q 可写为 ()[]q q q = (3)式中,()q 表示物理量q 在取单位[]q 时的数值. 这样,(1) 式可写为 ()[]()()()[][][]k k E E k L L αβγαβγλωλω= (4)在由(2)表示的同一单位制下,上式即()()()()k E k L αβγλω= (5) [][][][]k E L αβγλω= (6)将 (2)中第四 式代入 (6) 式得22[][][][][][]M L T M L T αγαβ---= (7)(2)式并未规定基本单位[]L 、[]M 和[]T 的绝对大小,因而(7)式对于任意大小的[]L 、[]M 和[]T 均成立,于是1,2,3αβγ=== (8)所以23k E k L λω= (9)2. 由题意,杆的动能为,c ,r k k k E E E =+ (10)其中, 22,cc 11()222k L E m L λω⎛⎫== ⎪⎝⎭v (11) 注意到,杆在质心系中的运动可视为两根长度为2L的杆过其公共端(即质心)的光滑水平轴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因而,杆在质心系中的动能,r k E 为 32,r2(,,)222k k L L E E k λωλω⎛⎫== ⎪⎝⎭(12)将(9)、 (11)、 (12)式代入(10)式得2323212222L L k L L k λωλωλω⎛⎫⎛⎫=+ ⎪ ⎪⎝⎭⎝⎭(13)由此解得16k = (14)于是E k =16lw 2L 3. (15)3. 以细杆与地球为系统,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sin 2k L E mg θ⎛⎫= ⎪⎝⎭(16) 由(15)、(16)式得w =以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外侧长为()L r -的那一段为研究对象,该段质量为()L r λ-,其质心速度为22c L r L rr ωω-+⎛⎫'=+= ⎪⎝⎭v . (18) 设另一段对该段的切向力为T (以θ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 法向(即与截面相垂直的方向)力为N (以指向O 点方向为正向),由质心运动定理得()()cos t T L r g L r a λθλ+-=- (19) ()()sin n N L r g L r a λθλ--=- (20)式中,t a 为质心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3cos d d d d d 2d 2d dt 4ct L r g L r L r a t t Lθωωθθ+'++====v (21) 而n a 为质心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23sin 22n L r g L r a Lθω++==. (22) 由(19)、(20)、(21)、(22)式解得 ()()23cos 4L r r L T mg L θ--= (23)()()253sin 2L r L r N mg L θ-+=(24)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5分, (2) 式1分, (6) 式2分,(7) 式1分,(8) 式1分;第2问7分, (10) 式1分,(11) 式2分,(12) 式2分, (14) 式2分;不依赖第1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第3问13分,(16) 式1分,(17) 式1分,(18) 式1分,(19) 式2分,(20) 式2分,(21) 式2分,(22) 式2分,(23) 式1分,(24) 式1分;不依赖第1、2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四、(20分)图中所示的静电机由一个半径为R 、与环境绝缘的开口(朝上)金属球壳形的容器和一个带电液滴产生器G 组成.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球形液滴从G 缓慢地自由掉下(所谓缓慢,意指在G 和容器口之间总是只有一滴液滴). 液滴开始下落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h . 设液滴很小,容器足够大,容器在达到最高电势之前进入容器的液体尚未充满容器. 忽略G 的电荷对正在下落的液滴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容器初始电势为零,求容器可达到的最高电势max V .参考解答:设在某一时刻球壳形容器的电量为Q . 以液滴和容器为体系,考虑从一滴液滴从带电液滴产生器 G 出口自由下落到容器口的过程. 根据能量守恒有2122Qq Qqmgh km mgR kh R R+=++-v . (1) 式中,v 为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k 是静电力常量. 由此得液滴的动能为 21(2)(2)2()Qq h R m mg h R kh R R-=---v . (2) 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容器电量Q 的增加,落下的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v 不断变小;当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为零时,不能进入容器,容器的电量停止增加,容器达到最高电势. 设容器的最大电量为max Q ,则有 max (2)(2)0()Q q h R mg h R kh R R---=-. (3)由此得 max ()mg h R RQ kq-=. (4)容器的最高电势为maxmax Q V kR= (5) 由(4) 和 (5)式得 max ()mg h R V q-=(6) 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式6分, (2) 式2分,(3) 式4分,(4) 式2分, (5) 式3分,(6) 式3分.五、(25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位于2dz =±的平面内,电容器起初未被充电. 整个装置处于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沿x 轴负方向,如图所示.1. 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而在以沿y 轴正方向的恒定速度(0,,0)v (这里(0,,0)v 表示为沿x 、y 、z 轴正方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0、v 、0,以下类似)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 试在非相对论情形下,从伽利略速度变换,求出在参考系S '中电场(,,)xy z E E E '''和磁场(,,)x y z B B B '''的表达式. 已知电荷量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在伽利略变换下不变.2. 现在让介电常数为ε的电中性液体(绝缘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匀速流动,流速大小为v ,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在相对液体静止的参考系(即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由于液体处在第1问所述的电场(,,)xy z E E E '''中,其正负电荷会因电场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即所谓极化效应),使得液体中出现附加的静电感应电场,因而液体中总电场强度不再是(,,)xy z E E E ''',而是0(,,)xy z E E E εε''',这里0ε是真空的介电常数. 这将导致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不再为零. 试求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的强度以及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结果用0ε、ε、v 、B 或(和)d 表出. )参考解答:1. 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 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0,0)x y z B B B B =-,因此这个点电荷在参考系S 中所受磁场的作用力为0,,x y z z y F F qu B F qu B==-= (1) 在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因此点电荷q 在S '参考系中所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为(),(),()x x y z z y y y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2) 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为 ,(,,)(,,),(,,)(,,)(0,,0)x y z x y z x y z x y z q q F F F F F F u u u u u u '='''='''=-v (3)由(1)、 (2)、 (3)式可知电磁场在两参考系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满足 ()0,,()xy z z y yx z z x z z x y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E u B u B u B '''+--='''-+=-'''+--=v v (4)它们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0,0,),(,,)(,0,0)xy z xy z E E E B B B B B '''='''=-v (5)可见两参考系中的磁场相同,但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却出现了沿z 方向的匀强电场.2. 现在,电中性液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以速度(0,,0)v 匀速运动. 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会在液体参考系S '中产生由(5)式中第一个方程给出的电场. 这个电场会把液体极化,使得液体中的电场为(,,)(0,0,)xy z E E E B εε'''=v . (6) 为了求出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我们再次考虑电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两个参考系之间的变换,从液体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来确定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 考虑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两参考系中所受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 在液体参考系S '中,这力(,,)x y z F F F '''如(2)式所示. 它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形式为(),(),()x x y z z y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7) 利用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3)以及(6)式,可得 00,,()x y z z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BE u B u B u B εε+-=-+=-+-=+-v v (8)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 0(,,)(0,0,(1)),(,,)(,0,0)x y z x y z E E E B B B B B εε=-=-v (9) 可见,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仍为原来的磁场,现由于运动液体的极化,也存在电场,电场强度如(9)中第一式所示.注意到(9)式所示的电场为均匀电场,由它产生的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z V E d =-. (10)由(9)式中第一式和(10)式得01V Bd εε⎛⎫=- ⎪⎝⎭v . (11)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12分, (1) 式1分, (2) 式3分, (3) 式3分,(4) 式3分,(5) 式2分;第2问13分, (6) 式1分,(7) 式3分,(8) 式3分, (9) 式2分, (10) 式2分,(11) 式2分.六、(15分)温度开关用厚度均为0.20 mm 的钢片和青铜片作感温元件;在温度为20C ︒时,将它们紧贴,两端焊接在一起,成为等长的平直双金属片. 若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51.010-⨯/度和52.010-⨯/度. 当温度升高到120C ︒时,双金属片将自动弯成圆弧形,如图所示. 试求双金属片弯曲的曲率半径. (忽略加热时金属片厚度的变化. )参考解答:设弯成的圆弧半径为r ,金属片原长为l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φ,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1α和2α,钢片和青铜片温度由120C T =︒升高到2120C T =︒时的伸长量分别为1l ∆和2l ∆. 对于钢片1()2dr l l φ-=+∆ (1)1121()l l T T α∆=- (2) 式中,0.20 mm d =. 对于青铜片2()2dr l l φ+=+∆ (3)2221()l l T T α∆=- (4) 联立以上各式得2122121212()()2.010 mm 2()()T T r d T T αααα++-==⨯-- (5)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3分,(4) 式3分, (5) 式3分.七、(20分)一斜劈形透明介质劈尖,尖角为θ,高为h . 今以尖角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a)所示;劈尖斜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微小台阶组成的,在图(a)中看来,每一个小台阶的前侧面与xz 平面平行,上表面与yz 平面平行. 劈尖介质的折射率n 随x 而变化,()1n x bx =+,其中常数0b >.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沿x 轴正方向照射劈尖;劈尖后放置一薄凸透镜,在劈尖与薄凸透镜之间放一档板,在档板上刻有一系列与z 方向平行、沿y 方向排列的透光狭缝,如图(b)所示. 入射光的波面(即与平行入射光线垂直的平面)、劈尖底面、档板平面都与x 轴垂直,透镜主光轴为x 轴. 要求通过各狭缝的透射光彼此在透镜焦点处得到加强而形成亮纹. 已知第一条狭缝位于y =0处;物和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1. 求其余各狭缝的y 坐标;2. 试说明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能否仍然满足上述要求.图(a) 图(b) 参考解答:1. 考虑射到劈尖上某y 值处的光线,计算该光线由0x =到x h =之间的光程()y δ. 将该光线在介质中的光程记为1δ,在空气中的光程记为2δ. 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均匀的,光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在0x = 处,该处介质的折射率()01n =;射到x 处时,该处介质的折射率()1n x bx =+. 因折射率随x线性增加,光线从0x =处射到1x h =(1h 是劈尖上y 值处光线在劈尖中传播的距离)处的光程1δ与光通过折射率等于平均折射率()()()1111110111222n n n h bh bh =+=++=+⎡⎤⎣⎦ (1) 的均匀介质的光程相同,即2111112nh h bh δ==+ (2)x忽略透过劈尖斜面相邻小台阶连接处的光线(事实上,可通过选择台阶的尺度和档板上狭缝的位置来避开这些光线的影响),光线透过劈尖后其传播方向保持不变,因而有21h h δ=- (3)于是()212112y h bh δδδ=+=+. (4)由几何关系有1tan h y θ=. (5)故()22tan 2b y h y δθ=+. (6)从介质出来的光经过狭缝后仍平行于x 轴,狭缝的y 值应与对应介质的y 值相同,这些平行光线会聚在透镜焦点处. 对于0y =处,由上式得d 0()=h . (7)y 处与0y =处的光线的光程差为()()220tan 2b y y δδθ-=. (8)由于物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故平行光线之间的光程差在通过透镜前和会聚在透镜焦点处时保持不变;因而(8)式在透镜焦点处也成立. 为使光线经透镜会聚后在焦点处彼此加强,要求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22tan ,1,2,3,2b y k k θλ==. (9)由此得y A θθ===. (10) 除了位于y =0处的狭缝外,其余各狭缝对应的y 坐标依次为,,,,A . (11)2. 各束光在焦点处彼此加强,并不要求(11)中各项都存在. 将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 事实上,若依次取,4,9,k m m m =,其中m 为任意正整数,则49,,,m m m y y y ===. (12),光线在焦点处依然相互加强而形成亮纹.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1分,(4) 式1分,(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 (9) 式2分, (10) 式1分,(11) 式2分; 第2问4分,(12) 式4分(只要给出任意一种正确的答案,就给这4分).八、(20分)光子被电子散射时,如果初态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 当低能光子与高能电子发生对头碰撞时,就会出现逆康普顿散射. 已知电子静止质量为e m ,真空中的光速为 c . 若能量为e E 的电子与能量为E γ的光子相向对碰,1.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2. 求逆康普顿散射能够发生的条件;3. 如果入射光子能量为2.00 eV ,电子能量为 1.00´109 eV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 已知 m e =0.511´106 eV /c 2. 计算中有必要时可利用近似:如果1x <<»1-12x .参考解答:1. 设碰撞前电子、光子的动量分别为e p (0e p >)、p γ(0p γ<),碰撞后电子、光子的能量、动量分别为,,,ee E p E p γγ''''. 由能量守恒有 E e +E g =¢E e +¢E g . (1)由动量守恒有cos cos ,sin sin .e eep p p p p p γγγαθαθ''+=+''=. (2)式中,α和θ分别是散射后的电子和光子相对于碰撞前电子的夹角.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E g =p g c ,¢E g =¢p g c . (3)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22224e e e E p c m c -=,22224e e e E p c m c ''-= (4)由(1)、(2)、(3)、(4)式解得e E E E γγ'=[由(2)式得22222()2()cos ee e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γγγγθ'''=++-+此即动量p '、ep '和e p p γ+满足三角形法则. 将(3)、(4)式代入上式,并利用(1)式,得 22(2)()22cos 2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γγγγγγγγθθ''+-+=+--此即(5)式. ]当0θ→时有e E E E γγ'=(6)2. 为使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要求¢E g >E g . 由(5)式可见,需有E E γγ'-=>此即E γ 或 e p p γ>(7)注意已设p e >0、p g <0.3. 由于2e e E m c >>和e E E γ>>,因而e p p p γγ+>>,由(5)式可知p p γγ'>>,因此有0θ≈. 又242e e em cE E -. (8)将(8)式代入(6)式得¢E g »2E e E g2E g +m e 2c 42E e. (9) 代入数据,得¢E g »29.7´106eV . (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0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2分,(4) 式2分,(5) 或(6)式2分; 第2问5分,(7) 式5分;第3问5分,(8) 式2分, (9) 式1分, (10) 式2分.。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3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考试试题解答与评分标准一、(15分)一半径为R 、内侧光滑的半球面固定在地面上,开口水平且朝上. 一小滑块在半球面内侧最高点处获得沿球面的水平速度,其大小为0v (00≠v ). 求滑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速率.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参考解答:以滑块和地球为系统,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滑块沿半球面内侧运动时,可将其速度v 分解成纬线切向 (水平方向)分量ϕv 及经线切向分量θv . 设滑块质量为m ,在某中间状态时,滑块位于半球面内侧P 处,P 和球心O 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 由机械能守恒得2220111sin 222m mgR m m ϕθθ=-++v v v (1) 这里已取球心O 处为重力势能零点. 以过O 的竖直线为轴. 球面对滑块的支持力通过该轴,力矩为零;重力相对于该轴的力矩也为零. 所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块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故0cos m R m R ϕθ=v v .(2)由 (1) 式,最大速率应与θ的最大值相对应max max ()θ=v v . (3)而由 (2) 式,q 不可能达到π2. 由(1)和(2)式,q 的最大值应与0θ=v 相对应,即max ()0θθ=v . (4) [(4)式也可用下述方法得到:由 (1)、(2) 式得 22202sin tan 0gR θθθ-=≥v v .若sin 0θ≠,由上式得22sin 2cos gRθθ≤v .实际上,sin =0θ也满足上式。
由上式可知 max 22max 0sin 2cos gRθθ=v .由(3)式有222max max 0max ()2sin tan0gR θθθθ=-=v v .(4’)]将max ()0θθ=v 代入式(1),并与式(2)联立,得()2220max max max sin 2sin 1sin 0gR θθθ--=v .(5)以max sin θ为未知量,方程(5)的一个根是sin q=0,即q =0,这表示初态,其速率为最小值,不是所求的解. 于是max sin 0θ≠. 约去max sin θ,方程(5)变为 22max 0max 2sin sin 20gR gR θθ+-=v .(6)其解为20maxsin 14gR θ⎫=⎪⎪⎭v .(7)注意到本题中sin 0θ≥,方程(6)的另一解不合题意,舍去. 将(7)式代入(1)式得,当max θθ=时,(22012ϕ=+v v , (8)考虑到(4)式有max ==v (9)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1分,(4) 式3分, (5) 式1分,(6) 式1分,(7) 式1分, (9) 式2分.二、(20分)一长为2l 的轻质刚性细杆位于水平的光滑桌面上,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D 和一质量为m α(α为常数)的小物块B ,杆可绕通过小物块B 所在端的竖直固定转轴无摩擦地转动. 一质量为m 的小环C 套在细杆上(C 与杆密接),可沿杆滑动,环C 与杆之间的摩擦可忽略. 一轻质弹簧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两端分别与小环C 和物块B 相连. 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A 在桌面上以垂直于杆的速度飞向物块D ,并与之发生完全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 碰撞 时滑块C 恰好静止在距轴为r (r >l )处.1. 若碰前滑块A 的速度为0v ,求碰撞过程中轴受到的作用力的冲量;2. 若碰后物块D 、C 和杆刚好做匀速转动,求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参考解答:1. 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 设碰后A 、C 、D 的速度分别为A v 、C v 、D v ,显然有D C 2l r =v v .(1)以A 、B 、C 、D 为系统,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相对于轴不受外力矩作用,其相对于轴的角动量守恒D C A 0222m l m r m l m l ++=v v v v .(2)由于轴对系统的作用力不做功,系统内仅有弹力起作用,所以系统机械能守恒. 又由于碰撞时间t ∆很小,弹簧来不及伸缩碰撞已结束,所以不必考虑弹性势能的变化. 故2222D C A 011112222m m m m ++=v v v v . (3)由 (1)、(2)、(3) 式解得2200022222248,,888C D A lr l r l r l r l r===-+++v v v v v v (4)[代替 (3) 式,可利用弹性碰撞特点0D A =-v v v .(3’)同样可解出(4). ]设碰撞过程中D 对A 的作用力为1F ',对A 用动量定理有221A 0022428l r F t m m m l r+'∆=-=-+v v v ,(5)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于是,A 对D 的作用力为1F 的冲量为221022428l r F t m l r+∆=+v (6)方向与0v 方向相同.以B 、C 、D 为系统,设其质心离转轴的距离为x ,则22(2)2mr m l l r x m αα++==++.(7)质心在碰后瞬间的速度为C 0224(2)(2)(8)l l r x r l r α+==++v v v . (8)轴与杆的作用时间也为t ∆,设轴对杆的作用力为2F ,由质心运动定理有 ()210224(2)28l l r F t F t m m l rα+∆+∆=+=+v v . (9)由此得2022(2)28r l r F t m l r -∆=+v . (10)方向与0v 方向相同. 因而,轴受到杆的作用力的冲量为2022(2)28r l r F t m l r-'∆=-+v , (11)方向与0v 方向相反. 注意:因弹簧处在拉伸状态,碰前轴已受到沿杆方向的作用力;在碰撞过程中还有与向心力有关的力作用于轴. 但有限大小的力在无限小的碰撞时间内的冲量趋于零,已忽略.[代替 (7)-(9) 式,可利用对于系统的动量定理21C D F t F t m m ∆+∆=+v v . ][也可由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代替 (7)-(9) 式. ]2. 值得注意的是,(1)、(2)、(3) 式是当碰撞时间极短、以至于弹簧来不及伸缩的条件下才成立的. 如果弹簧的弹力恰好提供滑块C 以速度02248C lrl r =+v v 绕过B 的轴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即()222C 022216(8)l r k r m m r l r -==+ v v(12) 则弹簧总保持其长度不变,(1)、(2)、(3) 式是成立的. 由(12)式得碰前滑块A 的速度0v 应满足的条件0=v (13)可见,为了使碰撞后系统能保持匀速转动,碰前滑块A 的速度大小0v 应满足(13)式.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1)式1分, (2) 式2分,(3) 式2分,(4) 式2分, (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9) 式2分,(10) 式1分,(11) 式1分; 第2问4分,(12) 式2分,(13) 式2分.三、(25分)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可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杆在水平状态由静止开始下摆, 1. 令mLλ=表示细杆质量线密度.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转动动能可表示为k E k L αβγλω=式中,k 为待定的没有单位的纯常数. 已知在同一单位制下,两物理量当且仅当其数值和单位都相等时才相等. 由此求出α、β和γ的值.2. 已知系统的动能等于系统的质量全部集中在质心时随质心一起运动的动能和系统在质心系(随质心平动的参考系)中的动能之和,求常数k 的值.3. 试求当杆摆至与水平方向成θ角时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两侧部分的相互作用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提示:如果)(t X 是t 的函数,而))((t X Y 是)(t X 的函数,则))((t X Y 对t 的导数为d (())d d d d d Y X t Y Xt X t=例如,函数cos ()t θ对自变量t 的导数为dcos ()dcos d d d d t t tθθθθ=参考解答:1. 当杆以角速度ω绕过其一端的光滑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时,其动能是独立变量λ、ω和L 的函数,按题意 可表示为k E k L αβγλω= (1)式中,k 为待定常数(单位为1). 令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分别为[]L 、[]M 和[]T (它们可视为相互独立的基本单位),则λ、ω、L 和k E 的单位分别为1122[][][],[][],[][],[][][][]k M L T L L E M L T λω---==== (2)在一般情形下,若[]q 表示物理量q 的单位,则物理量q 可写为()[]q q q = (3) 式中,()q 表示物理量q 在取单位[]q 时的数值. 这样,(1) 式可写为()[]()()()[][][]k k E E k L L αβγαβγλωλω= (4) 在由(2)表示的同一单位制下,上式即()()()()k E k L αβγλω= (5) [][][][]k E L αβγλω= (6) 将 (2)中第四 式代入 (6) 式得22[][][][][][]M L T M L T αγαβ---= (7)(2)式并未规定基本单位[]L 、[]M 和[]T 的绝对大小,因而(7)式对于任意大小的[]L 、[]M 和[]T 均成立,于是1,2,3αβγ=== (8) 所以23k E k L λω= (9) 2. 由题意,杆的动能为,c ,r k k k E E E =+ (10) 其中,22,cc 11()222k L E m L λω⎛⎫== ⎪⎝⎭v (11) 注意到,杆在质心系中的运动可视为两根长度为2L的杆过其公共端(即质心)的光滑水平轴在铅直平面内转动,因而,杆在质心系中的动能,r k E 为 32,r 2(,,)222k k L L E E k λωλω⎛⎫== ⎪⎝⎭(12)将(9)、 (11)、 (12)式代入(10)式得 2323212222L L k L L k λωλωλω⎛⎫⎛⎫=+ ⎪ ⎪⎝⎭⎝⎭(13)由此解得 16k = (14)于是E k =16lw 2L 3. (15) 3. 以细杆与地球为系统,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sin 2k L E mg θ⎛⎫= ⎪⎝⎭ (16) 由(15)、(16)式得w =以在杆上距O 点为r 处的横截面外侧长为()L r -的那一段为研究对象,该段质量为()L r λ-,其质心速度为22c L r L rr ωω-+⎛⎫'=+= ⎪⎝⎭v . (18) 设另一段对该段的切向力为T (以θ增大的方向为正方向), 法向(即与截面相垂直的方向)力为N (以指向O 点方向为正向),由质心运动定理得()()cos t T L r g L r a λθλ+-=- (19)()()sin n N L r g L r a λθλ--=- (20)式中,t a 为质心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3cos d d d d d 2d 2d dt 4ct L r g L r L r a t t Lθωωθθ+'++====v (21) 而n a 为质心的法向加速度的大小()23sin 22n L r g L r a Lθω++==. (22) 由(19)、(20)、(21)、(22)式解得 ()()23cos 4L r r L T mg L θ--= (23)()()253sin 2L r L r N mg L θ-+=(24)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5分, (2) 式1分, (6) 式2分,(7) 式1分,(8) 式1分;第2问7分, (10) 式1分,(11) 式2分,(12) 式2分, (14) 式2分;不依赖第1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第3问13分,(16) 式1分,(17) 式1分,(18) 式1分,(19) 式2分,(20) 式2分,(21) 式2分,(22) 式2分,(23) 式1分,(24) 式1分;不依赖第1、2问的结果,用其他方法正确得出此问结果的,同样给分.四、(20分)图中所示的静电机由一个半径为R 、与环境绝缘的开口(朝上)金属球壳形的容器和一个带电液滴产生器G 组成. 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球形液滴从G 缓慢地自由掉下(所谓缓慢,意指在G 和容器口之间总是只有一滴液滴). 液滴开始下落时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h . 设液滴很小,容器足够大,容器在达到最高电势之前进入容器的液体尚未充满容器. 忽略G 的电荷对正在下落的液滴的影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若容器初始电势为零,求容器可达到的最高电势max V .参考解答:设在某一时刻球壳形容器的电量为Q . 以液滴和容器为体系,考虑从一滴液滴从带电液滴产生器 G 出口自由下落到容器口的过程. 根据能量守恒有2122Qq Qqmgh km mgR kh R R+=++-v . (1)式中,v 为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k 是静电力常量. 由此得液滴的动能为21(2)(2)2()Qq h R m mg h R k h R R-=---v . (2)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容器电量Q 的增加,落下的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v 不断变小;当液滴在容器口的速率为零时,不能进入容器,容器的电量停止增加,容器达到最高电势. 设容器的最大电量为max Q ,则有max (2)(2)0()Q q h R mg h R kh R R---=-.(3)由此得max ()mg h R RQ kq-=.(4)容器的最高电势为maxmax Q V kR= (5) 由(4) 和 (5)式得max ()mg h R V q-=(6)评分标准:本题20分. (1)式6分, (2) 式2分,(3) 式4分,(4) 式2分, (5) 式3分,(6) 式3分.五、(25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位于2dz =±的平面内,电容器起初未被充电. 整个装置处于均匀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沿x 轴负方向,如图所示.1. 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而在以沿y 轴正方向的恒定速度(0,,0)v (这里(0,,0)v 表示为沿x 、y 、z 轴正方向的速度分量分别为0、v 、0,以下类似)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 试在非相对论情形下,从伽利略速度变换,求出在参考系S '中电场(,,)x y z E E E '''和磁场(,,)x y z B B B '''的表达式. 已知电荷量和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在伽利略变换下不变.2. 现在让介电常数为ε的电中性液体(绝缘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匀速流动,流速大小为v ,方向沿y 轴正方向. 在相对液体静止的参考系(即相对于电容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由于液体处在第1问所述的电场(,,)xy z E E E '''中,其正负电荷会因电场力作用而发生相对移动(即所谓极化效应),使得液体中出现附加的静电感应电场,因而液体中总电场强度不再是(,,)xy z E E E ''',而是0(,,)x y zE E E εε''',这里0ε是真空的介电常数. 这将导致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不再为零. 试求电容器参考系S 中电场的强度以及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 (结果用0ε、ε、v 、B 或(和)d 表出. )参考解答:1. 一个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的速度为(,,)x y z u u u '''. 在参考系S 中只存在磁场(,,)(,0,0)x y z B B B B =-,因此这个点电荷在参考系S 中所受磁场的作用力为0,,x y z z y F F qu B F qu B==-= (1)在参考系S '中可能既有电场(,,)xy z E E E '''又有磁场(,,)x y z B B B ''',因此点电荷q 在S '参考系中所受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为(),(),()x x y z z y y y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 (2)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为,(,,)(,,),(,,)(,,)(0,,0)x y z x y z x y z x y z q q F F F F F F u u u u u u '='''='''=-v (3)由(1)、 (2)、 (3)式可知电磁场在两参考系中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满足()0,,()xy z z y yx z z x z z x y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E u B u B u B '''+--='''-+=-'''+--=v v (4)它们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0,0,),(,,)(,0,0)xy z xy z E E E B B B B B '''='''=-v (5)可见两参考系中的磁场相同,但在运动的参考系S '中却出现了沿z 方向的匀强电场.2. 现在,电中性液体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以速度(0,,0)v 匀速运动. 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会在液体参考系S '中产生由(5)式中第一个方程给出的电场. 这个电场会把液体极化,使得液体中的电场为(,,)(0,0,)xy z E E E B εε'''=v . (6) 为了求出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我们再次考虑电磁场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在两个参考系之间的变换,从液体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来确定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电场和磁场. 考虑一带电量为q 的点电荷在两参考系中所受的电场和磁场的作用力. 在液体参考系S '中,这力(,,)x y z F F F '''如(2)式所示. 它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形式为(),(),()x x y z z y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F q E u B u B =+-=-+=+- (7)利用两参考系中电荷、合力和速度的变换关系(3)以及(6)式,可得00,,()x y z z y y x z z x z z x y y x y E u B u B E u B u B u B BE u B u B u B εε+-=-+=-+-=+-v v (8)对于任意的(,,)x y z u u u 都成立,故(,,)(0,0,(1)),(,,)(,0,0)x y z x y z E E E B B B B B εε=-=-v (9) 可见,在电容器参考系S 中的磁场仍为原来的磁场,现由于运动液体的极化,也存在电场,电场强度如(9)中第一式所示.注意到(9)式所示的电场为均匀电场,由它产生的电容器上、下极板之间的电势差为z V E d =-.(10)由(9)式中第一式和(10)式得01V Bd εε⎛⎫=- ⎪⎝⎭v .(11)评分标准:本题25分.第1问12分, (1) 式1分, (2) 式3分, (3) 式3分,(4) 式3分,(5) 式2分;第2问13分, (6) 式1分,(7) 式3分,(8) 式3分, (9) 式2分, (10) 式2分,(11) 式2分.六、(15分)温度开关用厚度均为0.20 mm 的钢片和青铜片作感温元件;在温度为20C ︒时,将它们紧贴,两端焊接在一起,成为等长的平直双金属片. 若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51.010-⨯/度和52.010-⨯/度. 当温度升高到120C ︒时,双金属片将自动弯成圆弧形,如图所示. 试求双金属片弯曲的曲率半径. (忽略加热时金属片厚度的变化. )参考解答:设弯成的圆弧半径为r ,金属片原长为l ,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φ,钢和青铜的线膨胀系数分别为1α和2α,钢片和青铜片温度由120C T =︒升高到2120C T =︒时的伸长量分别为1l ∆和2l ∆. 对于钢片1()2dr l l φ-=+∆ (1) 1121()l l T T α∆=- (2) 式中,0.20 mm d =. 对于青铜片2()2dr l l φ+=+∆ (3) 2221()l l T T α∆=- (4) 联立以上各式得 2122121212()()2.010 mm 2()()T T r d T T αααα++-==⨯-- (5)评分标准:本题15分. (1)式3分, (2) 式3分,(3) 式3分,(4) 式3分, (5) 式3分.七、(20分)一斜劈形透明介质劈尖,尖角为θ,高为h . 今以尖角顶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如图(a)所示;劈尖斜面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微小台阶组成的,在图(a)中看来,每一个小台阶的前侧面与xz 平面平行,上表面与yz 平面平行. 劈尖介质的折射率n 随x 而变化,()1n x bx =+,其中常数0b >. 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沿x 轴正方向照射劈尖;劈尖后放置一薄凸透镜,在劈尖与薄凸透镜之间放一档板,在档板上刻有一系列与z 方向平行、沿y 方向排列的透光狭缝,如图(b)所示. 入射光的波面(即与平行入射光线垂直的平面)、劈尖底面、档板平面都与x 轴垂直,透镜主光轴为x 轴. 要求通过各狭缝的透射光彼此在透镜焦点处得到加强而形成亮纹. 已知第一条狭缝位于y =0处;物和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1. 求其余各狭缝的y 坐标;2. 试说明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能否仍然满足上述要求.图(a) 图(b) 参考解答:1. 考虑射到劈尖上某y 值处的光线,计算该光线由0x =到x h =之间的光程()y δ. 将该光线在介质中的光程记为1δ,在空气中的光程记为2δ. 介质的折射率是不均匀的,光入射到介质表面时,在0x = 处,该处介质的折射率()01n =;射到x 处时,该处介质的折射率()1n x bx =+. 因折射率随x线性增加,光线从0x =处射到1x h =(1h 是劈尖上y 值处光线在劈尖中传播的距离)处的光程1δ与光通过折射率等于平均折射率()()()1111110111222n n n h bh bh =+=++=+⎡⎤⎣⎦ (1) 的均匀介质的光程相同,即2111112nh h bh δ==+ (2)hx忽略透过劈尖斜面相邻小台阶连接处的光线(事实上,可通过选择台阶的尺度和档板上狭缝的位置来避开这些光线的影响),光线透过劈尖后其传播方向保持不变,因而有21h h δ=- (3)于是()212112y h bh δδδ=+=+. (4)由几何关系有 1tan h y θ=. (5)故()22tan 2b y h y δθ=+. (6)从介质出来的光经过狭缝后仍平行于x 轴,狭缝的y 值应与对应介质的y 值相同,这些平行光线会聚在透镜焦点处.对于0y =处,由上式得d 0()=h . (7)y 处与0y =处的光线的光程差为()()220tan 2b y y δδθ-=. (8) 由于物像之间各光线的光程相等,故平行光线之间的光程差在通过透镜前和会聚在透镜焦点处时保持不变;因而(8)式在透镜焦点处也成立. 为使光线经透镜会聚后在焦点处彼此加强,要求两束光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22tan ,1,2,3,2b y k k θλ== . (9) 由此得y A θθ==. (10) 除了位于y =0处的狭缝外,其余各狭缝对应的y 坐标依次为,,,,A . (11)2. 各束光在焦点处彼此加强,并不要求(11)中各项都存在. 将各狭缝彼此等距排列仍可能满足上述要求. 事实上,若依次取,4,9,k m m m = ,其中m 为任意正整数,则49,,,m m m y y y === . (12),光线在焦点处依然相互加强而形成亮纹. 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6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1分,(4) 式1分,(5) 式2分,(6) 式1分,(7) 式1分,(8) 式1分, (9) 式2分, (10) 式1分,(11) 式2分; 第2问4分,(12) 式4分(只要给出任意一种正确的答案,就给这4分).八、(20分)光子被电子散射时,如果初态电子具有足够的动能,以至于在散射过程中有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则该散射被称为逆康普顿散射. 当低能光子与高能电子发生对头碰撞时,就会出现逆康普顿散射. 已知电子静止质量为e m ,真空中的光速为 c . 若能量为e E 的电子与能量为E γ的光子相向对碰,1.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2. 求逆康普顿散射能够发生的条件;3. 如果入射光子能量为2.00 e V ,电子能量为 1.00´109 eV ,求散射后光子的能量. 已知 m e =0.511´106 eV /c 2. 计算中有必要时可利用近似:如果1x <<»1-12x .参考解答:1. 设碰撞前电子、光子的动量分别为e p (0e p >)、p γ(0p γ<),碰撞后电子、光子的能量、动量分别为,,,ee E p E p γγ''''. 由能量守恒有E e +E g =¢E e +¢E g .(1)由动量守恒有cos cos ,sin sin .e eep p p p p p γγγαθαθ''+=+''=.(2)式中,α和θ分别是散射后的电子和光子相对于碰撞前电子的夹角. 光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E g =p g c ,¢E g =¢p g c .(3)电子的能量和动量满足22224e e e E p c m c -=,22224e e e E p c m c ''-= (4)由(1)、(2)、(3)、(4)式解得e E E E γγ+'=(5)[由(2)式得22222()2()cos ee e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p c γγγγθ'''=++-+此即动量p '、ep '和e p p γ+满足三角形法则. 将(3)、(4)式代入上式,并利用(1)式,得22(2)()22cos 2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E γγγγγγγγθθ''+-+=+--此即(5)式. ]当0θ→时有e E E E γγ+'=(6)2. 为使能量从电子转移到光子,要求¢E g >E g . 由(5)式可见,需有E E γγ'-=>此即E γ 或 e p p γ>(7)注意已设p e >0、p g <0.3. 由于2e e E m c >>和e E E γ>>,因而e p p p γγ+>>,由(5)式可知p p γγ'>>,因此有0θ≈. 又242e e e m cE E -.(8)将(8)式代入(6)式得¢E g »2E e E g2E g +m e2c 42E e. (9)代入数据,得 ¢E g »29.7´106eV .(10)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问10分, (1) 式2分, (2) 式2分, (3) 式2分,(4) 式2分,(5) 或(6)式2分; 第2问5分,(7) 式5分;第3问5分,(8) 式2分, (9) 式1分, (10) 式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考试及答案————————————————————————————————作者:————————————————————————————————日期:2010年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试卷(第二十七届)本卷共九题,满分160 分.计算题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只要给出结果,不需写出求解的过程.一、(15 分)蛇形摆是一个用于演示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仪器(见图).若干个摆球位于同一高度并等间距地排成一条直线,它们的悬挂点在不同的高度上,摆长依次减小.设重力加速度g = 9 . 80 m/ s2 ,1 .试设计一个包含十个单摆的蛇形摆(即求出每个摆的摆长),要求满足:( a )每个摆的摆长不小于0 . 450m ,不大于1.00m ; ( b )初始时将所有摆球由平衡点沿x 轴正方向移动相同的一个小位移xo ( xo <<0.45m ) ,然后同时释放,经过40s 后,所有的摆能够同时回到初始状态.2 .在上述情形中,从所有的摆球开始摆动起,到它们的速率首次全部为零所经过的时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 分)距离我们为L 处有一恒星,其质量为M ,观测发现其位置呈周期性摆动,周期为T ,摆动范围的最大张角为△θ.假设该星体的周期性摆动是由于有一颗围绕它作圆周运动的行星引起的,试给出这颗行星的质量m所满足的方程.若L=10 光年,T =10 年,△θ= 3 毫角秒,M = Ms (Ms为太阳质量),则此行星的质量和它运动的轨道半径r各为多少?分别用太阳质量Ms 和国际单位AU (平均日地距离)作为单位,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已知 1 毫角秒=1 1000角秒,1角秒=13600度,1AU=1.5×108km,光速c = 3.0×105km/s.三、(22 分)如图,一质量均匀分布的刚性螺旋环质量为m,半径为R ,螺距H =πR ,可绕竖直的对称轴OO′,无摩擦地转动,连接螺旋环与转轴的两支撑杆的质量可忽略不计.一质量也为m 的小球穿在螺旋环上并可沿螺旋环无摩擦地滑动,首先扶住小球使其静止于螺旋环上的某一点 A ,这时螺旋环也处于静止状态.然后放开小球,让小球沿螺旋环下滑,螺旋环便绕转轴O O′,转动.求当小球下滑到离其初始位置沿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 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和小球对螺旋环作用力的大小.四、( 12 分)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 q ( q >0 )的粒子作角速度为ω、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一长直细导线位于圆周所在的平面内,离圆心的距离为d ( d > R ) ,在导线上通有随时间变化的电流I, t= 0 时刻,粒子速度的方向与导线平行,离导线的距离为d+ R .若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电流 i ,的磁场对粒子的作用力,试求出电流 i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不考虑变化的磁场产生的感生电场及重力的影响.长直导线电流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表示式中的比例系数k 已知.五、(20分)如图所示,两个固定的均匀带电球面,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 (Q >0) ,半径分别为R和R/2,小球面与大球面内切于C点,两球面球心O和O’的连线MN沿竖直方在MN与两球面的交点B、0和C 处各开有足够小的孔因小孔损失的电荷量忽略不计,有一质量为m,带电荷为q(q>0的质点自MN线上离B点距离为R的A点竖直上抛。
设静电力常量为k,重力加度为g. 1.要使质点从 A 点上抛后能够到达B点,所需的最小初动能为多少?2.要使质点从A点上抛后能够到达O点,在不同条件下所需的最小初动能各为多少?六、( 20 分)由单位长度电阻为r的导线组成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络系列.n=1时,正方形网络边长为L,n= 2时,小正方形网络的边长为L/3;n=3 时,最小正方形网络的边长为L/9.当 n=1、2、3 时,各网络上A、B两点间的电阻分别为多少?七、(15分)地球上的能量从源头上说来自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假定不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反射到太空,其余部分被地球吸收.被吸收的部分最终转换成为地球热辐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热辐射在向外传播过程中,其中一部分会被温室气体反射回地面,地球以此方式保持了总能量平衡。
作为一个简单的理想模型,假定地球表面的温度处处相同,且太阳和地球的辐射都遵从斯忒蕃一玻尔兹曼定律:单位面积的辐射功率 J与表面的热力学温度 T 的四次方成正比,即 J=σT4,其中σ是一个常量.已知太阳表面温度T s=5.78×103 K ,太阳半径 R s=6.69×105 km ,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d=1.50×108 km .假设温室气体在大气层中集中形成一个均匀的薄层,并设它对热辐射能量的反射率为ρ=0.38 .1.如果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α=0.30 ,试问考虑了温室气体对热辐射的反射作用后,地球表面的温度是多少?2.如果地球表面一部分被冰雪覆盖,覆盖部分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为α1=0.85 ,其余部分的反射率处α2=0.25 .间冰雪被盖面占总面积多少时地球表面温度为 273K .八、(20分)正午时太阳的入射光与水平面的夹角θ=450.有一座房子朝南的墙上有一个直径 W =10cm 的圆窗,窗口中心距地面的高度为 H .试设计一套采光装置,使得正午时刻太阳光能进人窗口,并要求进入的光为充满窗口、垂直墙面、且光强是进人采光装置前 2 倍的平行光.可供选用的光学器件如下:一个平面镜,两个凸透镜,两个凹透镜;平面镜的反射率为 80 % ,透镜的透射率为 70 % ,忽略透镜表面对光的反射.要求从这些器件中选用最少的器件组成采光装置.试画出你所设计的采光装置中所选器件的位置及该装置的光路图,并求出所选器件的最小尺寸和透镜焦距应满足的条件.九、( 16 分)已知粒子 1 和粒子 2 的静止质量都是 m0,粒子 1 静止,粒子 2 以速度v0与粒子 1 发生弹性碰撞.1.若碰撞是斜碰,考虑相对论效.试论证:碰后两粒子速度方向的夹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结果又如何?2.若碰撞是正碰,考虑相对论效应,试求碰后两粒子的速度.解答一、参考解答:1.以i l 表示第i 个单摆的摆长,由条件(b )可知每个摆的周期必须是40s 的整数分之一,即i i i402πl T g N ==(N i 为正整数) (1)[(1)式以及下面的有关各式都是在采用题给单位条件下的数值关系.]由(1)可得,各单摆的摆长i 22i 400πg l N =(2)依题意,i0.450m 1.000m l≤≤,由此可得i 2020ππ0.45gg N <<(3)即i 2029N ≤≤(4)因此,第i 个摆的摆长为i 22400π(19i)g l =+(i 1,2,,10)= (5) i 1 2 3 45678910l i /m 0.993 0.901 0.821 0.751 0.690 0.635 0.588 0.545 0.507 0.4722.20s评分标准:本题15分.第1小问11分.(2)式4分,(4)式4分,10个摆长共3分.第2小问4分.二、参考解答:设该恒星中心到恒星-行星系统质心的距离为d ,根据题意有2L d θ∆=(1)将有关数据代入(1)式,得AU 1053-⨯=d .又根据质心的定义有Md r d m-=(2)式中r 为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即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222πMm G Md r T ⎛⎫= ⎪⎝⎭(3)由(2)、(3)两式得()23224π1md G T M m =+ (4)[若考生用r 表示行星到恒星行星系统质心的距离,从而把(2)式写为Mdr m=,把(3)式写为()222πMmGMd T r d ⎛⎫= ⎪⎝⎭+,则同样可得到(4)式,这也是正确的.] 利用(1)式,可得()()3222π21L mGT M m θ∆=+ (5)(5)式就是行星质量m 所满足的方程. 可以把(5)试改写成下面的形式()()()33222π21mM L GMT m M θ∆=+ (6)因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3S22(1AU)(1y)4πGM = (7)注意到S MM =,由(6)和(7)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3102S 8.6101S m M m M -=⨯+ (8)由(8)式可知S1mM << 由近似计算可得3S110m M -≈⨯ (9)由于m M 小于1/1000,可近似使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即3322(1AU)(1y)r T = (10)代入有关数据得5AU r ≈(11)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2分,(2)式3分,(3)式4分,(5)式3分,(9)式4分,(11)式4分.三、参考解答: 解法一一倾角为θ的直角三角形薄片(如图1所示)紧贴于半径为R 的圆柱面,圆柱面的轴线与直角三角形薄片的沿竖直方向的直角边平行,若把此三角形薄片卷绕在柱面上,则三角形薄片的斜边就相当于题中的螺线环.根据题意有π1tan 2π2R R θ==(1)可得5sin 5θ=,25cos 5θ=(2)设在所考察的时刻,螺旋环绕其转轴的角速度为ω,则环图hθm'vu上每一质量为i m ∆的小质元绕转轴转动线速度的大小都相同,用u 表示,u Rω= (3) 该小质元对转轴的角动量2i i i L m uR m R ω∆=∆=∆整个螺旋环对转轴的角动量22i i L L m R mR ωω=∆=∆=∑∑(4)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成.在螺旋环的角速度为ω时,设小球相对螺旋环的速度为'v ,则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为cos Rθω'=-v v (5)沿竖直方向的速度sin ⊥'=v v θ(6)对由小球和螺旋环组成的系绕,外力对转轴的力矩为0,系统对转轴的角动量守恒,故有0m R L=-v (7)由(4)、(5)、(7)三式得'v cos θ-ωωR=R(8)在小球沿螺旋环运动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有()222i 1122mgh m m u ⊥=++∆∑v v(9)由(3)、(5)、(6)、(9)四式得()2222sin gh =R R θ-ωθω2''++v v 2cos (10)解(8)、(10)二式,并利用(2)式得123ghω=R (11)3'v =10gh(12)由(6)、(12)以及(2)式得23⊥=v gh(13)或有2123gh⊥=v(14)(14)式表明,小球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13⊥=a g(15)若小球自静止开始运动到所考察时刻经历时间为t ,则有212⊥h =a t(16)由(11)和(16)式得3=ωgt R(17)(17)式表明,螺旋环的运动是匀加速转动,其角加速度3=βg R(18)小球对螺旋环的作用力有:小球对螺旋环的正压力1N ,在图1所示的薄片平面内,方向垂直于薄片的斜边;螺旋环迫使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N '的反作用力2N .向心CRm 2N '图力2N '在水平面内,方向指向转轴C ,如图2所示.1N 、2N 两力中只有1N 对螺旋环的转轴有力矩,由角动量定理有1sin ∆=∆N R t L θ(19)由(4)、(18)式并注意到∆=∆ωβt得153sin 3mg N mg θ==(20)而222N N m R'==v(21)由以上有关各式得223=hN mg R(22)小球对螺旋环的作用力2221221453h N N N mg R=+=+(23)评分标准:本题22分.(1)、(2)式共3分,(7)式1分,(9)式1分,求得(11)式给6分,(20)式5分,(22)式4分,(23)式2分. 解法二一倾角为θ的直角三角形薄片(如图1所示)紧贴于半径为R 的圆柱面,圆柱面的轴线与直角三角形薄片的沿竖直方向的直角边平行,若把此三角形薄片卷绕在柱面上,则三角形薄片的斜边就相当于题中的螺线环.根据题意有图hθm'vuπ1tan 2π2R R θ== (1)可得5sin 5θ=,25cos 5θ=(2)螺旋环绕其对称轴无摩擦地转动时,环上每点线速度的大小等于直角三角形薄片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向左移动的速度.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和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合成.在考察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可以把圆周运动看做沿水平方向的直线运动,结果小球的运动等价于小球沿直角三角形斜边的运动.小球自静止开始沿螺旋环运动到在竖直方向离初始位置的距离为h 的位置时,设小球相对薄片斜边的速度为'v ,沿薄片斜边的加速度为'a .薄片相对地面向左移动的速度为u ,向左移动的加速度为0a .u 就是螺旋环上每一质元绕转轴转动的线速度,若此时螺旋环转动的角速度为ω,则有u R ω=(3)而0a 就是螺旋环上每一质元绕转轴转动的切向加速度,若此时螺旋环转动的角加速度为β,则有0=a Rβ(4)小球位于斜面上的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重力mg ,方向竖直向下,斜面的支持力N ,方向与斜面垂直,以薄片为参考系时的惯性力f *,方向水平向右,其大小θa 图2mg*f Na '*=f ma (5)由牛顿定律有cos sin mg θN f θ*--=0 (6) sin cos *'+=mg f ma θθ (7)sin =N ma θ (8)解(5)、(6)、(7)、(8)四式得2sin sin '1+2a =g θθ (9) 2cos =1sin +N mg θθ (10) 02sin cos 1+sin =a g θθθ (11) 利用(2)式可得53'a =g(12)53N =mg (13)013=a g (14)由(4)式和(14)式,可得螺旋环的角加速度1=3βg R(15)若小球自静止开始运动到所考察时刻经历时间为t ,则此时螺旋环的角速度=ωβt(16)因小球沿螺旋环的运动可视为在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和沿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的合成,而小球沿竖直方向的加速度sin ⊥⊥''==a a a θ (17)故有212⊥h =a t (18)由(15)、(16)、(17)、(18)、以及(2)式得231=ωghR (19)小球在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螺旋环提供,向心力位于水平面内,方向指向转轴,故向心力与图2中的纸面垂直,亦即与N 垂直.向心力的大小21N mR=v (20)式中v 是小球相对地面的速度在水平面内的分量.若a 为小球相对地面的加速度在水平面内的分量,则有a t =v(21)令a '为a '在水平面内的分量,有00cos a a a a a θ''=-=-(22)由以上有关各式得123=hN mg R(23)小球作用于螺旋环的力的大小2201N N N =+ (24)由(13)、(23)和(24)式得202453mg h N R=+ (25)评分标准:本题22分.(1)、(2)式共3分,(9)或(12)式1分,(10)或(13)式5分,(11)dR qω tOxyi或(14)式1分,(19)式6分,(23)式4分,(25)式2分. 四、参考解答:以v 表示粒子的速率,以B 表示电流i 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根据题意粒子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为粒子受到的磁场洛仑兹力,因此有2q B mR=v v (1)而R ω=v(2)由(1)、(2)两式得m B qω=(3)如图建立坐标系,则粒子在时刻t 的位置()cos x t R t ω=,()sin y t R t ω=(4)取电流的正方向与y 轴的正向一致,设时刻t 长直导线上的电流为()i t ,它产生的磁场在粒子所在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i t B kd x t =+ (5)方向垂直圆周所在的平面.由(4)、(5)式,可得()(cos )m i t kd R t qωω=+ (6)评分标准:本题12分.(3)式4分,(4)式2分,(5)式4分,(6)式2分.五、参考解答:1.质点在A B →应作减速运动(参看图1).设质点在A 点的最小初动能为k0E ,则根据能量守恒,可得质点刚好能到达B 点的条件为k03/225/2kqQ kqQ kqQ kqQmgR E R R R R -+=+-(1) 由此可得k0730kqQE mgR R=+(2)2. 质点在B O →的运动有三种可能情况:i .质点在B O →作加速运动(参看图1),对应条件为249kqQmg R ≤(3)此时只要质点能过B 点,也必然能到达O 点,因此质点能到达O 点所需的最小初动能由(2)式给出,即k0730kqQE mgR R=+(4)若(3)式中取等号,则最小初动能应比(4)式给出的k0E 略大一点.ii .质点在B O →作减速运动(参看图1),对应条件为24kqQmg R≥(5)此时质点刚好能到达O 点的条件为k0(2)/225/2kqQ kqQ kqQ kqQmg R E R R R R -+=+-(6)由此可得O CA BRRQM2Rq Q-O 'N图k011210kqQE mgR R=-(7)iii .质点在B O →之间存在一平衡点D (参看图2),在B D →质点作减速运动,在D O →质点作加速运动,对应条件为22449kqQ kqQmg R R <<(8)设D 到O 点的距离为x ,则()2(/2)kqQmg R x =+ (9)即2kqQ Rx mg =- (10)根据能量守恒,质点刚好能到达D 点的条件为()k0(2)/225/2kqQ kqQ kqQ kqQmg R x E R R x R R -+-=+-+ (11)由(10)、(11)两式可得质点能到达D 点的最小初动能为k0592210kqQ E mgR kgmqQ R=+-(12)只要质点能过D 点也必然能到达O 点,所以,质点能到达O 点的最小初动能也就是(12)式(严格讲应比(12)式给出的k0E 略大一点.)评分标准:本题20分.第1小问5分.求得(2)式给5分.第2小问15分.算出第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2分;算OCABRRQM2RqQ-O 'Dx N图出第i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5分;算出第iii 种情况下的初动能给8分,其中(10)式占3分.六、参考解答:1n =时,A 、B间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A 、B 间的电阻11(2)2R rL rL == (1)2n =时,A 、B 间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A 、B 间的电阻21141233R rL R ⎛⎫=+ ⎪⎝⎭(2)由(1)、(2)两式得256R rL =(3)3n =时,A 、B间等效电路如图3所示,A 、B 间的电阻3211331233229443R rL R ⎡⎤⎛⎫=++++++ ⎪⎢⎥⎝⎭⎣⎦(4) 由(3)、(4)式得379R rL =(5)AB113R 23rL23rL23rL113R23rL图rLrLrLrL AB图1 39rLAB图29rL13rL213R 39rL 29rL13rL 19rL 29rL 13rL 19rL213R 39rL29rL13rL 19rL 39rL19rL评分标准:本题20分.(1)式4分,(3)式6分,(5)式10分.七、参考解答:1.根据题意,太阳辐射的总功率24S S S 4πP R T σ=.太阳辐射各向同性地向外传播.设地球半径为E r ,可以认为地球所在处的太阳辐射是均匀的,故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242S I S E πR P T r d σ⎛⎫= ⎪⎝⎭(1)地球表面反射太阳辐射的总功率为I P α.设地球表面的温度为E T ,则地球的热辐射总功率为24E E E 4πP r T σ=(2)考虑到温室气体向地球表面释放的热辐射,则输入地球表面的总功率为I E P P β+.当达到热平衡时,输入的能量与输出的能量相等,有I E I E P P P P βα+=+(3)由以上各式得1/41/2S E S 2121R T T d αβ⎛⎫-⎛⎫= ⎪⎪-⎝⎭⎝⎭(4)代入数值,有E 287K T =(5)2.当地球表面一部分被冰雪覆盖后,以α'表示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根据题意这时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为E273K T=.利用(4)式,可求得0.43α'= (6)设冰雪覆盖的地表面积与总面积之比为x ,则12(1)x x ααα'=+-(7)由(6)、(7)两式并代入数据得%30=x(8)评分标准:本题15分.第1小问11分.(1)式3分,(2)式1分,(3)式4分,(4)式2分,(5)式1分.第2小问4分.(6)式2分,(8)式2分.八、参考解答:方案一: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 和两个凸透镜L 1、L 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 后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1所示.L 1、L 2的直径分别用D 1、D 2表示,其焦距的大小分别为f 1 、f 2.两透镜的距离12d f f =+ (1)直径与焦距应满足关系WH2f1f1L南45︒22.5图2LM1212f f D D = (2)设射入透镜L 1的光强为10I ',透过透镜L 1的光强为1I ',考虑到透镜L 1对光的吸收有1100.70I I ''= (3)从透镜L 1透出的光通量等于进入L 2的光通量,对应的光强与透镜的直径平方成反比,进入L 2的光强用20I 表示,即2220112122I D f I f D ⎛⎫== ⎪'⎝⎭故有212012f I I f ⎛⎫'= ⎪⎝⎭(4)透过L 2的光强2200.70I I '=,考虑到(3)式,得2121020.49f I I f ⎛⎫''= ⎪⎝⎭(5)由于进入透镜L 1的光强10I '是平面镜M 的反射光的光强,反射光是入射光的80%,设射入装置的太阳光光强为0I ,则1000.80I I '= 代入(5)式有212020.39f I I f ⎛⎫'= ⎪⎝⎭(6)按题设要求202I I '= 代入(6)式得2100220.39f I I f ⎛⎫= ⎪⎝⎭从而可求得两透镜的焦距比为1 22.26ff=(7)L2的直径应等于圆形窗户的直径W,即210cmD=,由(2)式得1 12222.6cmfD Df==(8)由图可知,平面镜M参与有效反光的部分为一椭圆,其半短轴长度为1/211.3cmb D==(9)半长轴长度为1(2sin22.5)29.5cma D==(10)根据装置图的结构,可知透镜组的光轴离地应与平面镜M的中心等高,高度为H.评分标准:本题20分.作图8分(含元件及其相对方位,光路),求得(7)、(8)两式共10分,(9)、(10)式共2分.方案二: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和两个凸透镜L1、L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前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2所示.对透镜的参数要求与方案一相同.2LH2f1f1L南45︒22.5MW但反射镜M 的半短轴、半长轴的长度分别为2/2 5.0cmb D ==和2(2sin 22.5)13.1cm a D ==评分标准:参照方案一.方案三、采光装置由平面镜M 和一个凸透镜L 1、一个凹透镜L 2组成,透镜组置于平面镜M 后面(也可在M 前面),装置中各元件的相对方位及光路图如图3所示.有关参数与方案一相同,但两透镜的距离12d f f =-如果平面镜放在透镜组之前,平面镜的尺寸和方案一相同;如果平面镜放在透镜组之后,平面镜的尺寸和方案二相同. 评分标准:参照方案一.九、参考解答:1.假设碰撞后球1和球2的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见图),则由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m 0v1v2vm 0α2L H2f1f1L南45︒22.5图WM22220000102m c m c m c m c γγγ+=+(1)()()()()()2220000110220110222cos m m m m m γγγγγα=++v v v v v (2)其中02211/cγ=-v ,122111/cγ=-v ,222211/cγ=-v .由(1)、(2)式得2101γγγ+=+(3)2222012121212(/)cos c γγγγγα+=++v v(4)由(3)、(4)式得222220121212121212111cos 02()()()c c γγγγγαγγγγ+-+--==>v v v v(5)π2α<(6)即为锐角.在非相对论情况下,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2202100212121v v v m m m +=20 (7)()()()()()22200010201022cos m m m m m α=++v v v v v (8)对斜碰,1v 的方向与2v 的方向不同,要同时满足(1)和(2)式,则两者方向的夹角π2α=(9)即为直角.2.根据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可得2222000022222212111m c m c m c m c ccc+=+---v v v (10)00010222222212111m m m ccc=+---v v v v v v(11)令02211/cγ=-v ,122111/cγ=-v ,222211/cγ=-v则有20011/c γ=-v ,21111/c γ=-v ,22211/c γ=-v代入(10)、(11)式得2101γγγ+=+ (12)111222120-+-=-γγγ (13)解(12)、(13)两式得11=γ2γγ= (14) 或01γγ=21γ=(15)即10=v,20=v v (16)(或10=v v ,20=v ,不合题意)评分标准:本题16分.第1小问10分.(1)、(2)式各2分,(6)式4分,(9)式2分.第2小问6分.(10)、(11)式各1分,(16)式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