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合集下载

刑法各论

刑法各论


其次,各类罪中的具体犯罪也大体上是根据社会 危害程度的大小,并适当考虑犯罪之间的性质是 否具有近似性,基本上由重到轻进行排列的。 第三节 刑法分则条文结构


刑法分则中规定具体犯罪的条文的结构,由罪状 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 一、罪状 所谓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构成 特征的描述。
在刑法理论上通常根据条文对罪状的描述方式不 同,将罪状分为4种:叙明罪状、简单罪状、引证 罪状和空白罪状。
(1)单一罪名 (2)选择罪名。 罪名还可分为以下几类: (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2)单一罪名与选择性罪名、概括罪名。 (3)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 三、法定刑 法定刑,是指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规定的适用于具体犯罪 的刑罚种类和幅度。 宣告刑则是审判机关对具体案件中的犯罪人依法判出并宣 告的应当执行的刑罚。 法定刑分为以下几种: (一)绝对确定法定刑。 (二)绝对不确定法定刑。 (三)相对确定法定刑。
刑法各论
第二十一章 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 首先,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 其次,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 再次,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
(二)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 首先,概括刑法分论的作用。 其次,指导刑法分论的作用。 再次,制约刑法分论的作用。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犯罪分类排列及其分类排列的依据 (一)以同类客体为标准对犯罪进行分类 (二)以犯罪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对各类、各种犯罪 进行排列 首先,类罪的排列主要是以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进 行的。
(二)单一罪状和混合罪状 1、单一罪状。即条文仅采用叙明、简单、引证、空白 罪状其中的一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 述。分则条文中的绝大多数罪状,属于单一罪状。 2、混合罪状。即条文同时采用叙明、简单、引证、空 白罪状其中的两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 述。 (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 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 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 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 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 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关系的说法

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关系的说法

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关系的说法
刑法总论与刑法分论是刑法学的两个基本分支,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刑法总论是刑法学的基础性学科,它研究的是刑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构造和基本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刑法总论的任务是对刑法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体的规范,旨在揭示刑法的基本原则与价值观,并为刑法的具体规定提供思想指导。

它对刑法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如刑法的目的与职能、刑法责任的基础与限制、罪与刑的关系等。

因此,刑法总论具有普遍性、综合性和理论性的特点。

而刑法分论则是在刑法总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刑法的不同方面、问题进行专门细致的研究和具体分析,包括犯罪学、刑罚学、刑事诉讼法等。

刑法分论是对刑法总论的细化和具体化,并针对具体问题提供相关的制度设计和改革建议。

刑法分论关注具体的犯罪类型、犯罪行为的要件与构成、刑罚的种类与确定方法、刑事诉讼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对犯罪和刑罚问题的特别研究,是刑法学的具体应用领域。

总结起来,刑法总论研究刑法的基本原理和构造,为刑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而刑法分论则是在刑法总论的基础上对刑法的细节进行专门研究,为刑法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制度设计。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在刑法学的研究和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各论与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各论与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一、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刑法的体系由总则和分则两大部分组成。

刑法总则对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作出一般性规定,刑法分则对各类、各种犯罪的刑事责任和刑罚作出具体规定。

与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相适应,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与刑法各论两大部分组成。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之间的关系,概言之,是一种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表现在: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

刑法总论阐述的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有关共性的一般原理、原则,较为抽象、概括。

这些抽象的原理、原则只有通过刑法各论对具体的罪刑的论述,才能得到实际的贯彻和体现,从而便于理解和把握,例如,刑法总论所阐述的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能够使人们从总体上了解犯罪的构成需要具备哪些要件,为司法实践认定犯罪提供判断标准,但是,总论的犯罪构成的一般理论如果不在各论具体罪的犯罪构成中加以体现和贯彻,不仅其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理论和实践价值也会受到很大的削弱。

刑法各论的具体犯罪构成,正是刑法总论关于犯罪构成一般规定的体现,正是通过刑法各论,才能充分发挥出刑法总论指导定罪量刑的作用。

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

刑法总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无论对定罪还是对量刑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司法实践中面对的是对具体犯罪的认定和处罚问题,如果这种一般原理、原则不与具体的问题相结合,则是抽象的,无法发挥作用。

正是刑法各论,将刑法总论的原理、原则结合各类各种犯罪加以具体化,就使得刑法总论的原理、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刑法各论具有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

3.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

如前所述,刑法总论阐述的是抽象的原理、原则,由于其抽象性,往往给人以空洞的感觉,罪刑各论通过对具体犯罪问题的研究,使总论的原理、原则有了深刻的内涵与广博的外在表现,内容更加丰富。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刑法分论复习资料

一、刑法各论与总论的关系是一种密切联系、缺一不可、相互作用的关系1.各论对总论的作用: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2)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3)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

2.总论对各论:1)对各论的概括、指导、制约2)犯罪的分类排列及其分类排列的依据3)标准是犯罪的同类客体;对各类犯罪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顺序排列标准主要是以各类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二、罪状分类(掌握)1.叙明罪状、简单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1)叙明罪状即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详细的描述2)简单罪状即条文只简单地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3)引证罪状即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4)空白罪状即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2.单一罪状和混合罪状1)单一罪状即条文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的一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2)混合罪状即条文同时采用简单、叙明、引证、空白罪状其中的两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三、罪名(了解)1.概念: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2.功能概括、区分、评价、威慑3.分类根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分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根据条文罪名包含构成内容数量单复,分为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以罪名在刑法中是否确定不变为标准,可分为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四、罪名的确定1.在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罪名标题明示;定义明示2.包含式五、罪名确定原则合法性、概括性、科学性六、法定刑1.概念: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刑罚幅度2.种类1)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指在条文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的某种情形只规定单一、固定、无量刑幅度的刑种和刑度的法定刑2)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指在条文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度,只规定对该种罪处以刑罚,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法官掌握3)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指分则条文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的刑种和刑度3.我国没有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只有绝对确定和相对确定七、危害国家罪1.哪些是特殊主体1)背叛国家罪只能由具有中华人民XX国国籍的公民实施2)叛逃罪只能由国家公务人员实施3)投敌叛变罪只能是中国公民2.哪些最高刑为死刑1)背叛国家罪2)分裂国家罪3)武装叛乱、暴乱罪4)投敌叛变罪5)间谍罪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7)资敌罪八、危害国家安全罪刑罚特点:1.均应剥夺政治权利2.可以并处没收财产3.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任何时候,再犯该类罪,构成特别累犯。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
第一百八十二条 【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有下列情形之一,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获 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 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一)单独或者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 买卖,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 (二)与他人串通,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或者相互 买卖并不持有的证券,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 (三)以自己为交易对象,进行不转移证券所有权的自买自卖,影响证券交易价 格或者证券交易量的; (四)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
第一百二十四条 【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 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
采用引证罪状,是为了避免条文文字的重复, 保持条文的简明性。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 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期徒刑。
简单罪状的优点是简明性,可以避免法律条文庞 杂。但不适当地采用简单罪状,造成简而不明, 则不利于依法正确定罪判刑。因此,简单罪状不 可不用,但也不宜多用。
引证罪状:是通过引用刑法的其他条款来说明 和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
空白罪状: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 但指明了必须参照的其他法律、法规。
第三百四十二条 【非法占用耕地罪】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 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 单处罚金。
我国刑法上的空白罪状,大都在条文上指明了该犯罪 行为 对有关行政管理法规的违反。但有的条文虽然 没有指明对某种行政管理法规的违反,实质上仍是空 白罪状。例如刑法第151条至第153条关于各种走私 犯罪的规定。 采用空白罪状能够简化条文,但须注意,空白罪状必 须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结合,才能够正确认定该种 犯罪的特征。

刑法分论重点内容串讲

刑法分论重点内容串讲

危险物质的管理规定,客观表现为其有盗窃、抢夺枪支、弹药、
爆炸物、危险物质的行为,行为人只要具备盗窃或者抢夺的行为
之一,就构成本罪,构成本罪的行为人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十
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的主体,
构成本罪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是枪支、弹药、爆炸物、危
险物质而为之,如果行为人盗窃、抢夺的不是枪支、弹药、爆炸
精选课件
三、放火罪
2.放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后者以特定的个人作为侵害对象, 并不危
害公共安全。即使故意以他人的身体作为直接引
燃的对象,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只能以故意杀人
罪论处,不定放火罪。但是,如果对他人的住房
放火,意图将他人烧死在里面,同时危害公共安
全并且致人死亡的,则不仅触犯放火罪,同时又
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
致人重伤、 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是过失 具体内容是行为人对发生重大事故,造
成严重后果表现为过失,而对于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则往往是明
知故犯的。
精选课件
六、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
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是以对特定的占有 物为目标,采取秘密获取的方式或乘人不备,公然夺取,将枪支、 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资据为已有的行为。
行为人以占有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为目的而盗窃、
抢夺的行为,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侵害枪支、弹药、爆炸物、
精选课件
二、罪状

指刑法典分则和附属刑法中,包含罪刑关系的
条文对具体犯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其构成特征的描述。

刑法学(下册)课件第16章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学(下册)课件第16章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学
(下册·各论)
第十六章 刑法各论概述
目录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第三节 刑法分则条文的构成 思考题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刑法学
刑法总论 刑法各论
一般 抽象 共性
特殊 具体 个性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意义 (一)刑法总论是对各种各样的犯罪问题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研究犯 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并以此来指导刑法各论的研究。 (二)刑法各论在研究具体犯罪时,一般根据刑法总论的理论体系展开探 讨。 (三)刑法各论在研究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时,通常按照客体、客观方面、 主体、主观方面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并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四)刑法各论在研究具体犯罪的犯罪构成时,不能仅根据刑法分则规范 所描述的该罪的罪状,对于罪状中没有反应的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需要 通过刑法总则的一般理论加以补充。
1.绝对的法定刑: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的具体情形只规定 单一、固定、无量刑幅度的刑种和刑度的法定刑。 2.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 度,只笼统规定应追究刑事责任、依法制裁等,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 法官掌握。(弊端)
第三节 刑法分则条文的构成
3.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分则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的刑种和刑 度,并明确规定了最高刑和最低刑。 (1)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其最低限度由刑法总则规定。 (2)明确规定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其最高限度由刑法总则规定。 (3)同时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 (4)规定两种以上的主刑或者规定两种以上主刑并规定附加刑。 (5)规定对某罪援引其他条文或同一条文其它款的法定刑。 (6)浮动法定刑,是指法定刑的具体期限或者具体数量不确定,而是根据 一定的标准升降。

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刑法分则的体系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法条竞合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论的研究对象 刑法各论,也称罪刑各论,其研究内容是具体犯罪及其刑 事责任;因此,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是规定具体犯罪及其刑 事责任的法律规范,具体分为三类:刑法典、单行刑法、附 属刑法。 二、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法条竞合
在通常情况下,应依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论处; 在特殊情况下应依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论处。“特殊情况” 指以下两种情况:
1、法律明文规定按重罪定罪量刑。例如:149条第二款。
2、法律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按照普通条款规定定罪量刑,但对 此也没有做禁止性规定,而且按照特别条款定罪不能做到罪 刑相适应时,按照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定罪量刑。例如:盗 窃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电信设施的行为,既符合124条, 又符合264条但前者最高刑为15年,后者最高刑为无期。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2、个别化功能
罪名一方面将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概括成一个犯罪, 同时它又使各个罪名产生独特的含义,使罪与罪之间具有 严格的区别,这就是其个别化功能。 3、评价功能 罪名的评价功能,是表明国家对某种危害行为的否 定评价以及对触犯该罪名的犯罪主体的谴责。 4、威慑功能 罪名的评价功能,引申出其威慑功能。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5. 分则条文规定了两种以上的刑罚幅度。例如:刑法第371 条规定:聚众冲击军事禁区,严重扰乱军事禁区秩序的, 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 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 权利。 分则条文规定援引其他条款的法定刑处罚。例如:刑法第 267条第二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 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刑法概述

刑法概述

二、罪名
罪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罪名包括类罪 名、类罪中的节罪名和具体罪名。狭义的罪名仅 指具体罪名。这里所讲的是狭义上的罪名。
(一)罪名的概念 罪名,是对具体犯罪的称谓,是对具体犯罪本质
特征的高度概括。 (二)罪名的功能 1.概括功能。 2.区分功能。通过罪名可以大致地区分罪与非罪,
(三)罪名的确定 正确确定罪名,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概括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定刑
(一)概念 法定刑,是指刑法分则条文所确定的适用于具体犯罪的刑罚的种
类和幅度。 (二)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 宣告刑是国家审判机关对具体案件中的犯罪人依法判处并宣告的
刑法概述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 (一)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 (二)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 (三)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 二、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 (一)概括刑法各论 (二)指导刑法各论 (三)制约刑法各论 三、研究刑法各论的意义和方法
刑罚。法定刑着眼于犯罪的共性。宣告刑着眼于具体案件及犯罪 人的特殊性。 (三)法定刑的分类 法定刑通常可分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 对确定的法定刑。 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的某种 情形只规定单一的刑种和刑度。 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的刑 种和刑度,只规定对该种犯罪处以刑罚,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法 官掌握。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是指对条文中对某种犯罪规定一定的刑种和 刑度。
括使用,也可以分解使用的罪名。 3.确定罪名和不确定罪名 这是以罪名是否确定不变为依据划分出的罪名种类。 确定罪名,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的罪名。如盗窃罪、

第20章,各论概述

第20章,各论概述

危害公共安全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贪污贿赂罪 军人违反职责罪
• 二、犯罪分类排列的意义
(一)立法:对各种犯罪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据一定标准、原则进行合理 的排列,实际体现了立法者惩治各种犯罪的价值取向。
(二)司法:准确认识各类犯罪的一般特征和具体特征,对犯罪人准确 适用刑罚
第一节 刑法分则体系
一、刑法各论与总论的关系 刑法总则:犯罪、刑事责任、刑罚 刑法分则:对各类犯罪的刑事责任、刑罚作具体规定的。
(一)各论---------------------------------→总论 (体现;具体化;丰富和发展)
总论:阐述犯罪、刑事责任、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比较抽象、概括。
• (2)分则条文仅规定最低限度的法定刑,其最高限度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 确定。
• 如刑法第237 条规定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对“聚众或者在公共 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结合刑法第45条关于有期
• (3)分则条文同时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

如刑法第138条规定的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对“后果特别严
严重的(385条)。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 (1)分则条文仅规定最高限度的法定刑,其最低限度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 确定。
• 如刑法第444 条规定:“在战场上故意遗弃伤病军人,情节恶劣的, 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结合刑法第45条关于有期徒刑 的最低期限为6个月的规定,该罪的法定刑应为6个月以上5年以下。
• 注意:分则关于明知的规定,大部分属于注意规定。
法律拟制
• 一、概念——有意地将明知为不同者,等同视之。 • 二、特征:将原本不符合某种规定的行为也按照该规定处理。 • 如269条是法律拟制 • 三、理由: • 一是形式上是给予法律经济性考虑,避免重复。 • 二是实质上是基于两种行为对法益侵害的相同性或相似性。

刑法各论概述

刑法各论概述

第二十一章刑法各论概述一、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教材2-3页,一般了解)划两者总的关系(教材2页)二、研究刑法各论的方法(教材3页,一般了解)划要点(共3点)(教材3页)。

三、刑法分则的体系(教材4-6页,一般了解)(一)犯罪的分类排列(教材4页)按教材简要说明。

(二)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教材4-5页)只讲划线部分和旁注。

四、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具体犯罪条文一般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

(一)罪状1.罪状的概念(重点名词,01年1月考名词,教材6页)2.罪状的种类(1)简单罪状(重点名词,教材6页)(2)叙明罪状(重点名词,98年考名词解释。

教材6页)(3)引证罪状(重点名词,教材6页)(4)空白罪状(重点名词,教材7页)(5)混合罪状(名词,教材7页,一般了解)(二)罪名1.罪名的概念和分类(1)罪名的概念(名词,教材7页,一般了解)(2)罪名的种类①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和学理罪名(教材7页,一般了解)②单一罪名和选择罪名(教材8页,一般了解)2.请学生阅读教材8页的“(二)确定罪名的原则”和“(三)正确确定罪名的意义”(三)法定刑1.法定刑的概念(重点名词,01年3月考名词,教材8页)2.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常识,难点。

一般了解)理论见教材8页倒数第二自然段。

举例如下:刑法典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一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二款)”该条款中“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属于法定刑;某甲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某甲被判处的“有期徒刑15年”就是宣告刑。

3.法定刑的种类(教材8-9页,一般了解)(1)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教材9页,一般了解)先划概念。

刑法学课件:刑法分论

刑法学课件:刑法分论

4
三、刑法分则条文的结构
从79到97刑法法条的变化:
全文192→452;分则103→350
条文 = 罪状 + 法定刑
Ex:308(打击报复证人罪)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
(一)罪状
1、什么是罪状-- 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的描述 2、罪状的描述形式
(1)叙明罪状:详细描述具体犯罪构成要件
Ex:165(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
“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利用职务便利,自己经 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企业同类的营业,获 取非法利益,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 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17
(二)单行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1.单行刑法(9个)
一个补充规定: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 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八个刑法修正案 2.立法解释(9个) 3.司法解释(200多个)
18
(三)法条竞合问题
1、法条竞合的含义:是指由于法律对犯罪的综合规定,一个犯
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相互存在着整体或部分包容关系的刑法分则条文, 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条文而排斥其他条文适用的情况。
侵吞单位财物: 国家工作人员 贪污罪 非国家工作人员 职务侵占罪
3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10类犯罪 每类一章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7、危害国防利益罪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刑法学》刑法各论课件.

《刑法学》刑法各论课件.

• 六、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情报罪 • (一)概念 • 本罪是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 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为。 • (二)构成特征 • 1、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 • 2、客观方面表现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 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行 为。 • 3、主体为一般主体。 • 4、主观上是故意。 • (三)司法认定和处罚P23――24
第二节 本章重点讲授的犯罪
• 一、背叛国家罪 • (一)概念和特征 • 是指中国公民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相勾 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和安全的行为。 • 特征: •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和安全。 •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或者与境外的机构、组织、 个人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和安全 的行为。 • 3、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危害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目的。 • (二)背叛国家罪的认定和处罚
• 《刑法学》——刑法各论课件
罪刑各论概述
• 一、刑法各论和刑法总论的关系 • (一)各论对总论的作用: • (1)贯彻与体现总论 (2)促进总论实践 效应 (3)丰富和发展总论 • (二)总论对各论的作用: • (1)概括各论 (2)指导各论 (3)制约 各论
二、刑法分则的体系
• • • • (一)犯罪的分类排列 P4 (二)犯罪分类排列的依据 1、根据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 2、根据犯罪的危害程度对各类各种犯罪进行排 列. • 3、在每类犯罪中具体罪名的排列原则上按照各罪 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罪名之间的内在联系 排列。 • 4、对复杂客体的犯罪,依照其主要客体或者较为 重要的客体予以归类。 • (三)犯罪分类及其排列的意义

刑法分论3

刑法分论3

刑法分论3刑法分论一、简答题1、刑法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之间的关系,等同于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种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刑法总论通过对具体犯罪的科学抽象和概括,提炼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使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犯罪的实质,对具体犯罪问题获得更高层面的认识。

(2)刑法总论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抽象、概括于具体犯罪,因此对指导刑法各论去科学地分析每一种具体犯罪,正确解决具体犯罪的有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3)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基本理论,它对于刑法各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即刑法各论的研究不能违背总论得到公认的原理、原则。

2、侵占罪的构成特征。

3、绑架罪的构成特征。

4、保险诈骗罪的行为方式。

保险诈骗罪客观方面具体包括以下五种行为方式:(l)、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

二、论述题1、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2、受贿罪的概念及其特征。

参考答案:1、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抢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令被害人不能抗拒的方法,当场强行劫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据此,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具有如下区别:(1)行为的方法不同。

抢劫罪的行为方法既可以是暴力,也可以是威胁,还可以使其他强制手段,敲诈勒索罪的行为方法则只能是威胁或者要挟。

(2)威胁的内容不同。

刑法2简

刑法2简

简答题1、怎样理解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地关系?答: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是: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

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是:概括刑法各论的作用;指导刑法各论的作用;制约刑法各论的作用刑法各论对总论作用:1)贯彻与体现总论的作用2)促进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3)丰富发展总论的作用总论对各论的作用1)概括刑法各论2)指导刑法各论3)制约刑法各论2、怎样认识罪状地几种形式?答:根据罪刑式条文对罪状描述方式的不同,我国刑法理论一般将罪状分为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混合罪状等。

3、什么是法条竞合?法条竞合时适用法律地原则是什么?答:法条竞合是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地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

原则:①在通常情况下,采取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适用特别法条因为立法者在普通法条之外设立特别法条,是为了对特定犯罪处以特定的刑罚或者因为某种犯罪特别突出而作出特别规定,所以,犯罪行为符合特别法条时,应适用特别法条而排斥普通法条。

②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适用法定刑重的法条,所谓特殊情况,一般是指法律明文规定按处罚较重的条款定罪处罚或者适用特别法条不能很好的体现罪行相适应原则的情况。

4、什么时危害国家安全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答:⑴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⑵特征: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③本罪的犯罪的主体既有一般主体也有特殊主体④本类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5、什么是背叛国家罪?它有什么特征?答:⑴背叛国家罪是指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

⑵特征:①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国家主权是国家生存、运行和发展的最高权力,领土是国家主权的物质基础②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③本罪的主体是中国公民,而且通常是在党和国家机关中职位较高、掌握党和国家重要权力的人,或者有较高社会地位、较大政治影响的人④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目的6、分裂国家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是什么?答:⑴分裂国家罪是指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罪名的分类 1 .根据罪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分为立法罪 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 (1)立法罪名,是指立法机关在刑法分则条 文中明确规定的罪名。 (2)司法罪名,是指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司法 解释所确定的罪名。 (3)学理罪名,是指理论上根据刑法分则条 文规定的内容,对犯罪所概括出的罪名。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刑法分则体系,是指刑法分则根据一定 的标准和规则,对所规定的各类犯罪及 其所包含的各种具体犯罪按照一定次序 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一、犯罪的分类排列及其依据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采用的是简明的分类方法, 将犯罪共分为10类,依次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 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 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的 同类客体;对各类犯罪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排 列标准主要是各类各种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一)叙明罪状、简单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 1 .叙明罪状。即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作了 详细的描述。 2 .简单罪状。即条文只简单地规定罪名或者简单描述 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 3 .引证罪状。即引用同一法律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 确定某一犯罪构成的特征。 4 .空白罪状。即条文不直接地具体规定某一犯罪构成 的特征,但指明确定该罪构成特征需要参照的其他法 律、法规的规定。


二、罪名 (一)罪名的概念和功能 罪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 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度概括。 罪名虽是具体犯罪的称谓,但正确规定 和使用罪名,对于准确区分罪与非罪、 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正确地定罪和量刑,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概括功能。罪名的概括功能表现在对 刑法分则条文所描述的具体犯罪的构成 特征概括成一个简单的名称,以便于人 们记忆。 2 .区分功能。 3 .评价功能。 4 .威慑功能。



二、犯罪分类排列的意义 (一)从刑法立法上讲,对犯罪进行合理的分类和排 列,既有助于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也表明立法 者对各类和各种具体社会关系进行刑事保护的价值取 向,体现了刑法打击犯罪的重点所在。 (二)从刑事司法上讲,有利于司法审判人员较为准 确地认识各类犯罪的一般特征和各种犯罪的具体特征, 把握各类及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从而对犯罪准确适 用刑罚。 (三)从刑法理论研究上讲,有助于从理论上阐释和 探讨各类各种犯罪的立法意图、构成特征和社会危害 程度,从而正确地解决各类各种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第三节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刑法分则条文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规定具体犯罪 和刑罚的条文,条文一般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 分组成。 一、罪状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的基本构 成特征的描述。在刑法理论上通常根据条文对 罪状的描述方式不同,将罪状分为4种:叙明 罪状、简单罪状、引证罪状和空白罪状。但在 理论上,认为根据不同的标准还可对罪状进行 其他的分类,即根据条文对罪状描述的多寡, 可以将罪状分为单一罪状和混合罪状。



二、研究刑法各论的意义和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1 .通过刑法各论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加深对 刑法总论的理解和把握,并且,能够深入理解和正确 贯彻刑法总论规定的原理、原则; 2 .可以掌握各种具体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助于在 司法实践中正确地适用刑法; 3 .可以发现刑事立法关于具体犯罪规定中的缺陷和不 足,并提出修改和完善建议,从而有助于刑事立法的 改革与健全。



2 .根据条文罪名包含犯罪构成内容数量 的单复,可将罪名分为单一罪名和选择 罪名。 (1)单一罪名,是指罪状包含的犯罪构 成的具体内容单一的罪名。 (2)选择罪名,是指因罪状所包含的犯 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比较复杂,罪名形式 上表现为并列特点的罪名。




3 .以罪名在刑法中是否确定不变为标准, 可分为确定罪名与不确定罪名。 确定罪名,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 变的罪名。 不确定罪名,是指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 情况使用不同名称的罪名。 值得说明的是,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并不 具有不确定罪名。

(一)以同类客体为标准对犯罪进行分 类
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10类犯罪,正是 根据同类客体划分的结果。这是一种科 学的犯罪分类法,为构建我国刑法分则 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以犯罪的危害程度为标准对各类 各种犯罪进行排列 1 .各类罪的排列一般主要是以社会危害 程度的大小进行的,由重到轻依次排列。 2 .各类罪中的具体犯罪也大体上是根据 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并适当考虑犯罪 与犯罪之间性质是否具有近似性,基本 上由重到轻依次进行排列的。


(二)方法 1 .要注意及时把握刑事立法的发展和了解司法 实践的动态。 2 .要注意抓住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各种具体犯 罪尤其是司法实践中的常见罪、多发罪的犯罪 构成以及具体问题。难点问题在各罪中可能不 尽相同。这就要求在研究刑法各论时善于捕捉 难点问题,进行认真的钻研和探讨。 3 .要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二)单一罪状和混合罪状 1 .单一罪状。又称简单罪状。即条文仅采用叙 明、简单、引用、空白罪状其中的一种方式对 犯罪的基本构成特征进行描述。分则条文中的 绝大多数罪状,属于简单罪状。 2 .混合罪状。即条文同时采用叙明、简单、引 证、空白罪状其中的两种方式对犯罪的基本构 成特征进行描述。
刑法学(二)1
第一章 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第二节 刑法分则的体系 第三节 具体犯罪条文的构成
第一节 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 关系

一、刑法各论与刑法总论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对刑法总论的作用 1.贯彻与体现刑法总论的作用 2 .促进刑法总论实践效应的作用 3 .丰富和发展刑法总论的作用 (二)刑法总论对刑法各论的作用 1 .对刑法各论的概括作用 2 .对刑法各论的指导作用 3 .对刑法各论的制约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