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

课题 2.3.1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授课人地点时间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涵义。

3.掌握n、M、m,N、N A之间的简单换算。

4.通过类比、归纳等多种思维活动,了解M,n,N A等物理量的涵义,体会从物质的量层次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意义。

5.体会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6.体会从生活中找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在认识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解决问题和归纳整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转化关系,感受宏观、微观结合的思想。

难点: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宏观/微观物理量之间的简单换算。

关键本节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概念多而抽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词汇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如物质的质量、数量等会产生冲突。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者有意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穿插进行,随学随练,加深理解和巩固。

教学过程与内容教学活动师生活动时间分配环节一,新课导入【师】老师遇到一个棘手的问题,请同学们出谋划策。

一天,马先生带着100桶硬币,捐赠给银行。

聪明的同学们,如果你是银行工作人员,该如何将这笔“巨款”准确高效的存入银行呢?【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

【师】约莫半分钟后,请2~3名同学给出解决方案。

【师】总结学生提出的方案,引出今天课程的主要任务——如何将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肉眼看不见、难以称量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环节二:新课讲授【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向生活找寻答案。

创设情景,引发学生思考,遇到数目庞大的个体时,该如何准确计数?2min想一想,如果,你去超市购买60只鸡蛋,是一只一只的数方便,还是把鸡蛋“打包”起来,一堆一堆的数方便呢?【生】将小个体打包起来,数集合方便。

【师】我们常常见到“1打,1箱,1盒……”这类的计量方式。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1. 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基本单位——摩尔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2. 理解摩尔质量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掌握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比的方法。

3. 了解摩尔对化学计量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用法。

三、教学内容和流程:1. 引入:通过句子:“一块巧克力等于一百颗小巧克力食品?”以此开始。

在开学第一节化学课上,我问学生:“一块巧克力等于一百颗小巧克力糖果吗?”(引导学生思考,告诉学生摩尔的概念是计数单位)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量,摩尔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我们可以拿一块巧克力和一百颗小巧克力糖果为例。

(1)巧克力巧克力的分子量为M,它的质量为m,则它的摩尔数n = m / M. (这意味着摩尔数是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比值)(2)巧克力糖 (例如)巧克力糖的分子质量为m2,它的质量为m1,则是不是m2/m1百颗巧克力糖就等于一块巧克力吗?(3)通过与巧克力的比较,学生可以理解摩尔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定义和计算,例如水分子的摩尔质量是18,二氧化碳分子的摩尔质量是44。

4. 化学计量通过化学计量,学生掌握物质量、摩尔、化学方程式等的计算方法(1)计算物质的量基于化学方程式.例如,用反应物的化学式估算产物的质量和量:CH4 + 2 O2 → CO2 + 2 H2O对于反应条件,它应该是“1摩尔甲烷和2摩尔氧气反应产生1摩尔二氧化碳和2摩尔水”。

因此,如果给出甲烷的质量和O2的容积,则可以计算出产物二氧化碳和H2O的物质量或摩尔数。

例如,反应CH4 + 2O2 → CO2 + 2H2O 可以用于计算CH4的摩尔质量(16.04 g/mol)、CO2的摩尔质量(44.01 g/mol)和H2O的摩尔质量(18.02 g/mol)五、小结:通过摩尔的学习,学生能了解到化学物质的量是物质数量的基本单位,进一步了解化合物的计算和化学反应的计算和表征。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4.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准确度、解答过程的清晰度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果,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需要改进的学生,应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习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学科兴趣不足,学习主动性有待提高。此外,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分析,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手段,深入理解摩尔的概念和性质。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此外,教师还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3.摩尔的性质:摩尔是国际单位制(SI)中的基本单位之一,它是一个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单位,不能被增大或减小。
4.摩尔的应用:摩尔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质量、体积等。通过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的质量、体积等参数。
5.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物质的质量(m)与物质的量(n)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关系,即m=n×M。其中,摩尔质量是指1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表示。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化学教学资源库等。
3.信息化资源:化学教学视频、PPT课件、在线实验模拟软件、相关学术文章等。
4.教学手段:实验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讲授、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
教学过程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基本性质和计量单位。

2. 让学生掌握摩尔的定义,了解摩尔的历史发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进行科学计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2. 摩尔的定义及其与物质的量的关系。

3. 摩尔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地位。

4. 物质的量和摩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摩尔的定义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摩尔的换算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量和摩尔的基本概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物质的量和摩尔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重要性。

3. 讲解摩尔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摩尔的由来和意义。

4. 讲解摩尔与物质的量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摩尔的运用方法。

5.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进行科学计算。

6. 课堂互动:让学生提问,解答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物质的量和摩尔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进行实际计算,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课后访谈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的量的其他计量单位,如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等。

2. 引导学生探究摩尔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如化学反应、物质的传输等。

3. 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量和摩尔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九、教学资源:1. 教材:《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2. 课件:物质的量和摩尔的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附说课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附说课教案)
3、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

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由来
教学方法
A.23 B.23g C.23mol D.23g/mol
8、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
A.2.2g CO2B.3.6g H2O C.3.2g O2D.49g H2SO4
9、计算题
1.计算下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1)11gCO2
(2)56g CO
(3)250g BaCl2
10、计算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3)1 molH2SO4中含有个H2SO4分子,个硫酸根离子。
(4)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5)1个水分子中有个电子,1molH2O中呢?
讲述: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能否总结出物质的量(n),粒子数目(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进入情境,思考问题。
学生看表格,并从中理解物质的量和其他物理量一样
学生学习理解
学生活动
让学生对物质的量有初步的认识
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的量
设计意图
强调:1、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6.02×1023 个NO3- 1 mol NO3-含有____________
练习二
1 (1). 6.02×1023CO2中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
(2). 1.204×1024个H2O的物质的量是____ 2 mol;
10 (3). 6.02×1024个H2SO4中含有H2SO4分子_______mol ,
§1.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
教学设计(一)
-1 -
信宜二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 (重点) 2.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2 -
信宜二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你相信吗?
幼儿园放学回家的小明 对妈妈说:我一口气能
斤,可以吃 14万 年。
所以物质的量只能用来表示原子、分子、 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数量。
-7 -
信宜二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
长度
物理量的符 号 Ι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m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m t
I T
千克 秒
安[ 培] 开[尔文]
kg s
A K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8 -
1摩尔粒子集合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12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相同。 【算一算】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请 问0.012kg碳中有多少个碳原子?
约6.02×1023
-5 -
1摩尔
信宜二中高一化学备课组
思考:集合体中的成员数
1打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意义;(2)让学生掌握摩尔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运用摩尔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2)摩尔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摩尔与克/摩尔的关系;(4)摩尔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实例。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2)摩尔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摩尔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质量、体积等,引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

2.2 讲授新课(1)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单位,介绍摩尔的定义;(2)讲解摩尔的计算方法,如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3)讲解摩尔与克/摩尔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4)举例说明摩尔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如化学反应、物质的提纯等。

2.3 案例分析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摩尔概念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2.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摩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摩尔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摩尔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

三、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摩尔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物质的量及摩尔概念的掌握程度。

六、实践活动6.1 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摩尔概念,例如,通过测定一定体积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物质的量,来验证摩尔体积的概念。

6.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6.3 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来源。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课教案)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课教案)

物质的量单位-摩尔(优质课教案)第一章:物质的量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物质的量的基本计量单位——摩尔。

1.2 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含有多少个微观粒子叫做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的符号:n。

(3)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符号为mol。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物质的量概念。

1.4 教学步骤(1)引入:提问学生什么是物质的量,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解:讲解物质的量的定义、符号及基本单位摩尔。

(3)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摩尔的符号,加深学生对摩尔的认识。

(4)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物质的量概念。

第二章:摩尔的计算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摩尔的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摩尔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2.2 教学内容(1)摩尔的计算公式:n(mol)= N(个数)/阿伏伽德罗常数。

(2)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

(3)摩尔与微观粒子的关系:1mol物质含有6.02×10^23个微观粒子。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尔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步骤(1)讲解:讲解摩尔的计算公式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2)实例: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摩尔进行物质的量计算。

(3)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摩尔的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摩尔计算的理解。

(4)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摩尔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摩尔与质量的关系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2)掌握摩尔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3.2 教学内容(1)摩尔质量:1mol物质的质量称为摩尔质量。

(2)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M(g/mol)= m(g)/ n(mol)。

(3)摩尔质量的应用:通过摩尔质量可以计算物质的量。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3.4 教学步骤(1)讲解:讲解摩尔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仙桃八中化学组——沈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会类比启发,逻辑推理等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

三、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景、诱思探究、逻辑推理、活动建构、类比启发、练习巩固,合作探究。

学法:思考交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乐于探究、自主阅读、归纳总结、自我建构。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自主探究】:如何得出10kg米所含的米粒数?(假定每粒米的质量均相等)【学生总结】:方法1、一粒一粒数。

方法2、先数出一两米有多少粒,然后再换算成10kg中有多少粒。

【教师引导】:第二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

【投影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计量方式引入集合体的概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简单熟悉的问题:微小物件表示方法——引入集合体的概念。

为建构微观粒子集合体做好铺垫。

(二)、活动建构,分析概念活动1、展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讨论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同时投影展示“一滴水中水分子数目”的有关资料。

学生活动:想到了采用“集合体”的观点,把大量的水分子看成一个集合体,数起来就会方便。

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该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点燃C + O2 ==== CO2从宏观质量角度:每12克碳和每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化碳从微观粒子角度:每一个碳原子和每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教师引导:在实验室可以称取12g碳和32g氧气反应,却无法称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而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第一章:物质的量的概念1.1 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具有相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粒子集体物质的量:表示物质含有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mol)1.2 物质的量的计量单位摩尔(mol):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1摩尔等于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的物质第二章:摩尔质量2.1 摩尔质量的定义摩尔质量: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2.2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的质量除以物质的量,即M = m/n第三章:摩尔与实际质量的转换3.1 摩尔与克之间的转换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以克/摩尔为单位)3.2 摩尔与实际质量的计算实际质量=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实际质量/ 摩尔质量第四章:摩尔与粒子数目的关系4.1 摩尔与粒子数目的比例关系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10^23)个粒子4.2 摩尔与粒子数目之间的计算粒子数目= 摩尔数×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数= 粒子数目/ 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五章:摩尔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5.1 摩尔在化学计量学中的应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5.2 摩尔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配制溶液:根据所需物质的量计算溶质的摩尔数,再计算所需质量物质的量测定:通过反应物质的量比例,计算未知物质的摩尔数第六章:摩尔与体积的关系6.1 摩尔体积的概念摩尔体积: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约为22.4升(L)6.2 摩尔体积的计算与应用气体体积= 摩尔数×摩尔体积摩尔数= 气体体积/ 摩尔体积第七章:摩尔浓度7.1 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单位是摩尔/升(mol/L)7.2 摩尔浓度的计算与表达摩尔浓度= 溶质的摩尔数/ 溶液的体积(L)可以通过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关系来表示摩尔浓度第八章:摩尔与反应物质量的关系8.1 化学反应中摩尔比的概念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物的摩尔比: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8.2 摩尔比的应用计算反应物与物的摩尔数:根据化学方程式中摩尔比,已知某一物质的摩尔数,求另一物质的摩尔数第九章:摩尔与化学反应的限制因素9.1 化学反应的限制因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摩尔数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决定步骤9.2 摩尔与化学反应的限制因素通过摩尔数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中的限制反应物,进而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第十章:摩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0.1 摩尔在药物剂量中的应用根据药物的摩尔质量和所需的药物剂量,计算所需的摩尔数或质量10.2 摩尔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摩尔概念在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用于计算反应物与物的物质的量比例第十一章:摩尔与能量的关系11.1 摩尔焓的概念摩尔焓:化学反应中1摩尔物质参与反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耳/摩尔(J/mol)11.2 摩尔焓的计算与应用反应焓变= 反应物摩尔焓物摩尔焓通过摩尔焓计算反应的热量变化第十二章:摩尔与化学反应的平衡12.1 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反应物与物浓度比的摩尔数幂次方12.2 摩尔与化学反应平衡的应用通过平衡常数表达式,分析反应物与物的摩尔数关系,判断反应的方向第十三章:摩尔与物质的聚集状态13.1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摩尔的关系固体、液体、气体的摩尔体积不同,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13.2 摩尔体积与聚集状态的应用通过摩尔体积分析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性质,如气体的压缩性、液体的表面张力等第十四章:摩尔与物质的化学反应活性14.1 化学反应活性与摩尔的关系化学反应活性:物质参与化学反应的能力,与物质的摩尔数有关14.2 摩尔与化学反应活性的应用通过摩尔数分析反应物的活性,判断反应的难易程度和速率第十五章:摩尔在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中的综合案例15.1 摩尔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分析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的摩尔质量,研究其结构和功能15.2 摩尔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研究材料的摩尔组成,优化材料性能,如合金的摩尔比例对性能的影响15.3 摩尔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分析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摩尔浓度,评估环境污染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措施15.4 摩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摩尔概念在地球科学、宇宙学、食品科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用于物质的量计算和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教案[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与应用,利用物质的量将宏观的物理量与微观粒子的个数联系起来,并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

2.能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变化,建立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微观粒子数之间计算的思维模型。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3)书写方法及含义表述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种类:如1 mol H指1 mol氢原子,1 mol H2指1 mol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3.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之间的关系(1)关系式:n=NN A。

(2)结论:微粒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微粒的粒子数之比。

(1)物质的量可以理解为物质的数量()(2)1 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3)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4)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5)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答案(1)×(2)√(3)√(4)×(5)×1.1个CO2分子中有1个C原子、2个O原子。

那么1 mol CO2中有1 mol C和2 mol O,0.5 mol CO2中有0.5 mol C和1 mol O。

含有0.5 mol O的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

2.(1)1 mol Na2SO4中含有Na+的数目是1.204×1024,与其含有相同Na+数目的NaCl的物质的量为2 mol。

(2)若测得某Na2SO4溶液中含有0.5 mol SO2-4,则溶液中含有1 mol Na+。

(3)0.2 mol NH3与0.3 mol H2O中所含H原子一样多。

(4)0.3 mol H2O中含0.9 mol原子,含1.806×1024个电子。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方案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方案

篇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方案《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的第一课时(45分钟)。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反应等方面的定量关系时是广泛运用的物理量。

它在高中化学计算里还是最关键的概念,可使计算较为简捷明了,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上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必要性;能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所给资料,提高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的能力;在思考、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养成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2.通过物质的量的教学,体验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接受能力较强,处于初三和高一的衔接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对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米)、“质量”(单位:千克)等物理量已非常熟悉,但对国际单位制中的“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非常陌生,而且易将“物质的量”这一抽象概念与“物质的质量”相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ppt课件概念动画实验视频相关图片多媒体教室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提出问题(一)情境引入教师通过学生熟悉的化学反应视频引入(此处需常见的化学反应视频,如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微观粒子数 11 1物质质量12g 32g 44g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学生将这一反应中所包含的意义进行复习总结:(二)提出问题教师从学生的讨论结果出发,提出引导问题: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微粒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那可称量物质与微粒之间是否存在一种联系?我们有何办法能将微粒数量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想办法环节二:方法探究(1)从微观角度出发,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汇报所想出的办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结果,将学生的认识过程与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联在一起,模拟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个某种原子为例,此处要标出1个原子的质量(用普通天平不可称量),为将微粒与物质质量联系起来,将此种原子由一个开始不断堆积(此处需要媒体课件,展示微粒堆积的过程),同时质量随微粒数目的增加而相应的增长,直到有一刻该微粒集体的质量可称量。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1.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摩尔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中摩尔应用的掌握情况。
2.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摩尔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
3.测试:通过随堂练习题或小测试,检查学生对摩尔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特色创新
1.情境模拟:将实际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以情境模拟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互动教学: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实践操作不足:课堂教学中实验操作环节较少,学生对摩尔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针对学生的学习者分析,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摩尔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案例研究:分析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让学生理解摩尔在化学方程式和化学计量学中的应用。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 PPT:教师使用PPT展示摩尔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提供清晰的视觉辅助。
-视频:播放科学家介绍摩尔的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摩尔的概念。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化学计算器等工具,学生可以实时进行摩尔计算练习。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答案: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079克/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范文.doc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范文.doc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说课稿范文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物质的量对于学生的两方面的意义:其一,物质的量是化学计量中的核心量,是连接微观量——粒子数目与宏观量——质量、体积的桥梁;其二,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来说,物质的量也是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科思维从定性转向定量的桥梁。

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概念及关系(2)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与练习,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简单计算,尝试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初步培养归纳、演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定量研究,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3.教材的重,难点:重点: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概念及关系难点:通过理解与练习,初步学会物质的量及其相关量的简单计算,尝试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初步培养归纳、演绎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升入高中以后第一节定量化学课。

学生曾经在初中的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中接触过简单的定量思维。

学生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两种定量含义:微观的粒子数目关系、宏观的质量关系。

在电解水的反应中,还接触过宏观的气体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

但对宏微观之间的联系并没有认知。

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学生虽然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定量描述,但缺乏严谨的定量思维,尽管学生在初中物理课中已经学过物理量的基本研究方法,但本节中出现的大量物理量及符号还是会让学生感到压力山大。

通常的教学中,为了突出物质的量作为宏微观桥梁的作用,往往采用生活中的一些集团计量的例子,如何能测量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如何能测量出一页纸的厚度?进而如何能测量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然而概念已经很抽象难懂,要学生试图使用一些不熟悉的概念去建立桥梁,是否有些操之过急?可否把难点拆分,当学生吃透一个难点之后再切入下一个难点,逐步达到最终的目的呢?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对各种新概念的恐惧,我采取如下的教学方法。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定义;2. 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3. 了解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 物质的量概念的理解;2. 摩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摩尔的概念的理解;2. 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1. 学生是否知道物质的量是什么?它与质量有什么区别?2.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二、讲解物质的量的概念(10分钟)1.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比如,选择一个铁块询问学生其质量,并询问如果有两个和四个相同大小的铁块是否质量相同?为什么?2.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物质,含有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个数是相同的,这个相同的数量就是物质的量。

三、引入摩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0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摩尔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指含有6.022×10^23个实体的物质。

2. 介绍物质的量与摩尔的转换关系:1摩尔的物质中就含有6.022×10^23个实体。

根据这个转换关系,可以通过质量来计算物质的量。

四、讲解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15分钟)1. 通过实例讲解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如计算氧气分子(O2)的摩尔质量。

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组成,氧原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氧气分子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 2=32g/mol。

2. 讲解计算化学式摩尔质量的方法:根据化学式中各个原子的摩尔质量相加得到。

3. 强调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五、展示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摩尔的定义对于化学反应的应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化学式前的数字)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2.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

3. 强调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只有满足了适当的摩尔比,才能顺利发生化学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

高中化学教案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摩尔的含义。

2.掌握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3.能够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摩尔比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

4.能够运用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摩尔的理解。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实际应用。

2.根据反应方程式和摩尔比计算物质的量。

四、教学方法:1.情景引入法:通过物质的量的实际应用引发学生对物质的量的认知。

2.解释演示法:通过示例解释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3.课堂讨论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内容:1.物质的量的概念和计量单位。

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含有的化学实体的数目,用摩尔(mol)来表示。

1mol的物质中,含有6.022x10^23个粒子,又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记作N。

2.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指1mol该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mol。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原子质量的相对大小,以C-12的原子质量为12为标准,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u。

相对分子质量是分子中各个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分子中各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得。

例:NaCl的相对分子质量=23 + 35.5 = 58.5 g/mol练习:计算H2O、CO2、CH4的摩尔质量。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通过电视上的《化学大王》等节目,介绍物质的量的重要性,并给出物质的量的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化学反应中,需要知道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才能控制反应条件,产生预期的化学反应。

第二步:解释演示。

通过示例说明物质的量和摩尔计算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为了制备100g纯石灰石,需要多少摩尔的CaCO3?解答:先计算CaCO3的摩尔质量,C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C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O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所以CaCO3的摩尔质量 = 40 + 12 + 3(16) = 100g/mol根据摩尔质量,可以计算出CaCO3的物质的量,即100g的CaCO3,有多少摩尔。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仙桃八中化学组——沈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掌握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学会类比启发,逻辑推理等科学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相互交流与讨论中,培养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概念的建构。

三、教法学法
教法:创设情景、诱思探究、逻辑推理、活动建构、类比启发、练习巩固,合作探究。

学法:思考交流、主动参与、讨论分析、乐于探究、自主阅读、归纳总结、自我建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概念
【自主探究】:如何得出10kg米所含的米粒数?(假定每粒米的质量均相等)【学生总结】:方法1、一粒一粒数。

方法2、先数出一两米有多少粒,然后再换算成10kg中有多
少粒。

【教师引导】:第二种方法更科学,更实用。

【投影展示】: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计量方式
引入集合体的概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简单熟悉的问题:微小物件表示方法——引入集合体的概念。

为建构微观粒子集合体做好铺垫。

(二)、活动建构,分析概念
活动1、展示一杯水,引导学生讨论这杯水中含有多少个水分子?同时投影展示“一滴水中水分子数目”的有关资料。

学生活动:想到了采用“集合体”的观点,把大量的水分子看成一个集合体,数起来就会方便。

活动2、引导学生讨论该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点燃
C + O2 ==== CO2
从宏观质量角度:每12克碳和每32克氧气反应生成44克二氧
化碳
从微观粒子角度:每一个碳原子和每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教师引导:在实验室可以称取12g碳和32g氧气反应,却无法称取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而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因此,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
之间肯定存在着联系。

引出物质的量的概念:
活动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教材第11页的资料卡片:
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
活动4、我们用长度来表示物质的长短,单位为米,用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为千克,又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单位为摩尔。


么1m 有多长?1kg有多少?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目又是多少呢?
投影展示:
1、国际计量组织规定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秒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为1m.
2、国际计量组织规定1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它是一个高度和直径均为39mm ,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

3、国际上规定,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 12
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

把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通常6.02×1023
mol -1
表示。

活动5、引导学生从物质的量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C+O 2====CO 2)的意义。

C + O 2 ==== CO 2
微观粒子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氧化碳分子
扩大60.2×1023
扩大6.02×1023
扩大6.02×1023
物质的量 1mol 碳原子 1mol 氧分子 1mol 二氧化碳分子
宏观质量 12克碳 32克氧气 44克二氧化碳 (三)、练习巩固,完善概念 1、 火眼金睛,判断正误
(1)物质的量既表示一定物质的质量,又表示一定微粒的数量。

( ) (2)6.02×1023
稻谷的物质的量是1mol 。

( )
(3)氢的物质的量是3mol.( )
分析强调: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

它只能表
示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 、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在使用摩尔时一定要指明粒子的种类。

2、分组竞赛,合作探究
(1)1molC 含有 个C ;0.5mol O 中含有 个O ; (2)0.5mol 中H +
含有 个H
+;
(3)3.01×1023个H 2O 物质的量为 ;9.03×1023
个CO 2物质的
量 ;
(4)amol 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为 个。

分析强调: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究出了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
系(n =N/NA N=n •NA ),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认知结构。

3、迁移应用,升华概念
点燃
点燃
微粒数()氢原子氧原子()微粒数
6.02×1023个水分子
1molH2O
物质的量()H 物质的量()O
(四)、复习总结,促进内化
提出学习化学概念时常用的“3W”理论
Why(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
What(物质的量是什么)?
How(物质的量如何应用)?、
双边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了对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总结。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单位:摩尔(mol)
2、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规定为1mol,约为6.02×1023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通常用6.02×1023 mol-1表示
4、物质的量与粒子数之间的转换关系:n =N/N A
六、教学反思
对于本节课而言,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
1、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本节课化学概念教学以“引导一发现”模式为主,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练习为主线、思想为核心、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精心创设了教学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将抽象概念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探究了了“问题引领—形成概念—深化概念—应用概念---内化概念”的概念教学的基本程序。

2、教学设计结合了现代教学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认识方式的建构,创设形式概念认识的学习情境,以及提供多种认识建构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参与概念的形式过程,解决了学生对“物质的量”概念难理解的问题。

整体看来,效果是显著的,大多数学生感受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认为在认识问题的方法、学习方法、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方面有一定收获。

通过课后练习反馈,大多数学生能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并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