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
[高考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一轮复习 专题13 第27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doc
第27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考点1| 百家争鸣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意义(加试)(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百家争鸣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繁荣了当时的思想文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3)百家争鸣对中国后来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016·浙江选考)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
他们的主张( )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B[孟子和荀子的主张都强调了施政为民的重要性,B项符合题意。
]2.(2016·浙江学考)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
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B[题干中出现“无为”,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B项。
] 3.(2014·浙江学考)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时指出:他们的主张,由同情心立脚,但绝对不认亲疏远近的分际,所以最重要的精神在兼爱和非攻。
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和“兼爱和非攻”,很容易判断出这一学派为墨家,故C项正确。
]4.(2015·浙江学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制天命而用之”D.“兼相爱,交相利”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 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韩非子提出的,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
2020版高中历史(课标人民)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复习第23讲 百家争鸣与汉代儒学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思维启迪 “仁”是会意字,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大家 猜猜看,“仁”字的含义是什么?孔子的“仁”指什么?“仁”体现在政 治上,要求统治者怎么做? 提示:“仁”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教材补遗 敬德保民 “德”是“天”的至善性,“敬德”就是“敬天”,“保民”是“敬 德”的必然结果和具体表现。“敬德”和“保民”是周王朝政治路线 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是理论基础,后者是实践表征。
墨家学说的主旨是⑩“ 兼相爱、交相利 ”;提出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 主张
考点一
栏目索引
3.意义: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 思想解放 运动,是中国学术文 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易错辨析 孔子之“仁”与孟子之“仁”的不同 孟子提倡的“仁政”不等同于孔子提倡的“仁”。孔子的“仁”是一 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从孔子 的“仁”的精神出发,把它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
考点二
栏目索引
3.太学的出现 汉武帝设立⑦ 太学 ,还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 统。 图解历史 汉代思想“大一统”的背景
思维启迪 有人认为: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的根本原因是新儒学
考点二
栏目索引
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提示:该观点不正确。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 于它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董仲 舒宣扬的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教材补遗 太学 太学,汉代的最高学府。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 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 《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课时检测(二十三)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19·苏州调研)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
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民贵君轻”的主张B.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C.“克己复礼”的思想D.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解析:选D材料中“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体现的是墨家思想,辅佐国君,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这个国家的方略,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故D项正确。
2.(2019·启东中学月考)有学者认为,过去人们常常把“儒家文化”“儒家传统”当做“中国文化”“中国传统”的同义词,但实际上从秦至清的整体看,中国传统的主流是“儒表法里”,因此传统中国一直存在着法家制度文化与儒家典籍文化之间的张力。
下列最有可能符合该学者的主张的是()A.儒家思想不是中国传统主流B.法家思想是中国传统的主流C.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D.打倒孔家店能打倒中国传统解析:选C儒家文化经过汉代董仲舒的改造,先秦儒家思想变为“儒表法里”的新儒学,说明中国文化有表里不一的差异,故C项正确。
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流派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
强调以内心体验为中心,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世界。
该思想流派应是()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解析:选A道家崇尚自然,无为而治,故A项正确;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儒家主张“仁”“礼”等,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故B、C、D三项错误。
4.(2019·徐州调研)《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
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举公义,辟私怨。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非攻B.以民为本C.以德治国D.公正至上解析:选D材料主张以德、能、劳、功等为依据选贤举能,并结合“举公义,辟私怨”,可知体现的思想是公正至上,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时达标检测卷及答案: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一、选择题1.(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实验班选拔考试)春秋战国时期,老子主张“致虚”“守静”,韩非子主张“孔窍虚”,曾子提倡“吾日三省吾身”,孟子提倡“浩然之气”“反身而诚”。
这说明诸子学派( )A.具有各具特色的道德偶像B.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完善C.认同各不相同的修养方式D.强调突破传统礼制的束缚B2.(2019·福州高三质测)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称霸,而晋文公在践土之盟时要周襄王承认自己的霸业,孔子因此认为“晋文公谲(欺诈、玩弄手段)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这反映了孔子( )A.维护西周礼制秩序B.反对诸侯争霸战争C.宣扬三纲五常伦理D.推崇齐桓公式霸业A3.(2019·孝义高三摸底)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
这反映了老子( ) A.以德治民的思想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休养生息的思想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C4.(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三摸底)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
这反映了韩非子( )A.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B.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C.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D.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C5.(2019·衡水一中高三分科综合考试)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迂阔而不懂世事”。
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 A.意图复辟西周贵族政治B.努力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未能顺应当时政治需要D.推崇上古贤君治世之道C6.(2019·重庆高考模拟)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不断的“损巫益礼”,最终由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孔子则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奠定了儒学之本。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二十七)一、选择题1.(2019·佛山一模)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
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
这主要反映了( )A.周公为后世确立了道德规范B.古人对周公维护社会稳定的肯定C.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D.中央政府政治上控制地方的需要C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的原因在于周公作礼,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与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反映了古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故C项正确。
2.(2019·长郡中学三模)孔子在肯定管仲对国事贡献的同时,也批评他器用排场超过了人臣的限度。
孟子认为“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是人臣的本分。
由此可见孔、孟二人( )A.宣扬民本思想B.主张重构秩序C.追求仁政德治D.肯定汤武革命B 解析材料借助孔子与孟子二人评价“国君与人臣”这一对关系来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旧的政治体制的破坏与重建,孔子希望恢复破坏了的稳定的等级秩序,孟子所倡导的思想则主要体现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崛起,择明君而行的抱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改变周制下的等级僵化,故B项正确。
3.(2019·青岛调研)《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
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 ) A.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C.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D.本质上都赞成君权神授A 解析据题干材料,《论语》记述的孔子的言论,其实是体现对鬼神敬而远之,先事人事,而老子坚持无为而治,故选A项。
老子和孔子同处于春秋时期,处于相同的时代背景,B项错误;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C项错误;老子的天人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推崇仁礼与君权神授无关, D项错误。
4.(2019·贵阳摸底)孔子曾说:“为国以礼。
”在古代社会,孔庙的祭祀之礼被视为国典,不仅是对祖先的庙祭,还是对天地诸神的社祭。
衡水中学2020届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归纳概括】 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 出的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家、黄 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兼采百家。 (2)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强调王权 的合理合法性。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以神权限制王权。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最终目的,完 全变为官方统治哲学。 (5)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文 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学 代表 派 人物
主要思想
孔子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
儒
家
孟子
提出“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等思想
荀子
提出“仁义”“王道”“制天命而用 之”“性恶论”等思想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针对为人处事标准,提出“君为臣 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 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即 “三纲五常”,并大力提倡孝道。 3.结果:适应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受 到汉武帝的重用,从此儒学确立了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作参
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栏目 导引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诸子百家的思 想特征。春秋战国时代,法家主张厉 行法治,加强君主集权,因此最受统 治者推崇。由此可知B项正确。儒家 主张“仁”和“仁政”,道家讲求自 然无为,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均不 符合题干“专替君主打算”的要求,由 此可排除A、C、D三项。
2020版高考历史模块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0版高考历史模块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学案(含解析)人民版专题十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后世各种思想大都能从诸子百家那里找到源头,此时儒家思想产生、发展,成为“显学”。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正统地位确立,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宋明时期,儒家思想吸收了佛、道思想,发展到更具理论化和思辨化的理学阶段,开创了儒学的新时代。
明清之际,一些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儒学出现了活跃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第23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中“百家”意指其多,在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等;“争鸣”意指各学派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墨、儒、道、法诸子百家的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
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施政纲领“仁政”。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创立了儒家学派。
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
②儒家提倡“仁”“礼”“德治”“仁政”;老庄之学崇尚自然,主张“无为”;法家主张奖励耕战,推行严刑峻法;墨家提倡实践精神,在逻辑学方面作出较大贡献。
这些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
专题十二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23讲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考点1| 异彩纷呈——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1.背景“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3.特点: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4.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5.评价(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1.思想主张(1)整理西周文献:①《诗》——即《诗经》,这是西周至春秋时的一部诗歌总集,原有3000篇之多,经孔子删订以后,保留了305篇,通称300篇。
这部诗歌选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即各地的乐调,共十五国风;雅,周人的官话称为雅言,是西周王畿的诗;颂,即宗庙祭祀的乐歌。
孔子很重视《诗经》,他总是启发学生们去读诗,将读诗与做人联系起来。
②《书》——即《尚书》,指春秋以前的官方政治历史资料汇编,相传有百篇,今传28篇。
孔子认为,学生们研习《书》的目的,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能体会先王是如何治国理政的。
③《礼》——又称《士礼》,后称《仪礼》,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人民版202222220226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
富民思想的出现说明( )A.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C.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D.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D[材料中富民思想的出现,是士阶层提出的一些思想主张,是对社会开展要求的反响,说明社会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应选D项;材料仅是局部思想家的主张,表达不出主流,排除A项;材料中提出民本思想的人是知识分子,不是统治者,排除B项;富民思想的出现是对社会现实的反响,不能通过新思想的提出就使社会阶级矛盾得到缓和,排除C项。
] 2.(2022·菏泽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量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B.“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C.知识分子超脱于现实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A[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开展为“学在民间〞,应选A项;题干反映的“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而不是正式形成,排除B项;当时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超脱现实,排除C项;题干没有表达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排除D项。
] 3.(2022·茂名一模)?礼记·礼运?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这反映了孔子主张( )A.君权神授B.以礼治国C.民贵君轻D.仁者爱人B[据材料“夫礼……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可知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应选B项;材料未表达君权神授问题,排除A项;材料强调礼治,而不是君民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仁,排除D项。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人民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课时作业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孔子说“学而优则仕”,而他的弟子曾参要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表明儒家( B )A.强调学养与修养并重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以“仁”为思想核心D.注重追求功名的官本位思想解析:材料“学而优则仕”体现儒家认为学习好并有余力的人应当做官为百姓服务,“士不可以不弘毅……不亦远乎”体现了儒家把践行仁义道德作为毕生的宏愿,表明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
2.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
主X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D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 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解析:“反对掠夺,拯民疾苦”是墨家的主X,故A项错误;道家并不主X追求平等,故B项错误;道家虽然消极处世,但绝不是与世完全无争,而是要缓和斗争,在“无为”的前提下达到统治的目标,故C项错误;根据“道法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可知道家遵循规律,和谐处世,故D项正确。
3.古代某思想家认为:“释法术而任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的流派是( B )A.儒家 B.法家C.墨家 D.道家解析:儒家主X以德治国,与材料中的“法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该思想家主X治理国家不能只靠教化而必须依靠“法术”和“规矩”,属于法家以法治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墨家主X“兼爱”“尚贤”“非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道家主X 统治者“无为而治”,与材料主X相去甚远,故D项错误。
4.(2020·某某模拟)易中天说:“从____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____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____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____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习题: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解析
第30讲“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四川绵阳模拟)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
这表明孔丘在当时()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B.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解析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可知周代的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A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丘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丘希望损益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克己复礼”并非要推翻现有秩序而重建礼乐文明,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克己复礼”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7·山东济宁模拟)《论语·尧曰》表达了孔子对尧舜言论的认同,战国时期,“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
这能够说明()A.尧舜提出了早期的儒家学说B.儒学理论不适应现实的需要C.儒家学者以复古为政治目标D.儒家借助历史宣扬伦理思想解析根据“孟子言性善,言必称尧舜”,荀子也称赞“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D项正确。
答案 D3.(2017·安徽淮南模拟)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
符合两者观点的是()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解析因材施教的思想主张是孔子提出的,故A项错误;重视人民群众力量与“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与强调人(或者人民)向上的转变的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性善说只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是指人天生具有道德意识,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孟子坚持“人性善”说,荀子坚持“人性恶”说,但是世间皆有善恶之人,引导人们弃恶从善成为圣贤的方法就是教化,故D项正确。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课后限时集训23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人民版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陈红映在《先秦诸子起源新探》中说,先秦学术思想发展的途径,大致是由国家官吏掌握的学术思想,经过畴人(精通天文历法的学者)、缙绅的传诵与集结而成六经,再传而为私人百家。
据此可知作者认为( )A.诸子百家同根同源B.儒学思想深刻影响了百家思想C.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古代思想都有学术下移的规律A[根据材料“再传而为私人百家”可知,作者认为诸子百家同根同源,故A项正确。
] 2.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孟子完整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
到汉代,“五伦”思想发展成“三纲”思想。
据此可知,先秦儒家“五伦”思想的提出( )A.渗透着浓厚的尊卑等级意识B.顺应了君主集权统治的需要C.建构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D.传承了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D[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孟子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五伦”再到汉代的“三纲”均把君臣父子关系作为必然的关系,即家庭国家关系结合在一起,故D项正确。
]3.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中说,儒家论人生,主张节欲寡欲以至于无欲;但绝不许人寡情、绝情乃至于无情。
这表明儒家思想( )【导学号:62160124】A.主张建立礼乐制度B.深受宗法制的影响C.认同情感的积极性D.提倡人文理性精神B[根据题干信息,儒家要求人应该讲情义,主张建立礼乐制度是要求人应该遵守等级名分,故A项错误;宗法制讲究血缘亲情,故B项正确;儒家要求人们认同情感的存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情感的作用,故C项错误;人文理性精神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作用,故D项错误。
]4.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天命为性,性赖于心,“心弗取不出”,这就必然归结到“教使然”。
新课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4“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含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四)“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 . (2018 •北京高考)“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
他的观点()A. 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 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 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 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C [材料中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突出强调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理念,故C项正确;甲骨文中的“王”是指军事征伐,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与题目中“仁”的思想不符,B项错误;宗法制源于西周,且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仁政无关,故D项错误。
]2 . (2019 •肇庆检测)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
这一变化反映了()A. 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B.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C.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D.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C [“经书”就是儒家经典,孔子后称“子书”,反映出经书经过了孔子创办的私学的传播,体现了春秋时期由学在官府到走向民间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书籍与礼乐制度无关,A项错误;“经书”本身就是儒家经典,B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D项错误。
]3. (2018 •九江二模)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 “养浩然之气”等等。
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A. 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B [题干强调的是“养心”“养气”,而没有强调仁礼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形成“养心、养气”意在强调人的自觉性,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人的自觉性,并不是突出教化外在的影响,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的认识论,不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含解析人民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镇江一模)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种变化说明( ) 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B[战国时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并未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变化与儒学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官僚政治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2.(2019·河南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入善。
”材料中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B.墨子C.韩非D.荀子D[根据材料中“‘恶’是自然……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荀子的“性本恶”思想,故D项正确。
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改革和法治,排除A、B、C三项。
]3.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
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 A.君权神授B.以民为本C.天命有常D.天人感应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意思是“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由此可见,孟子主张以民为本;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4.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 )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C[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项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项错误;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B、D两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 课时作业8“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
课时作业8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新化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春秋初期齐桓公首开礼贤下士之风,战国时期诸侯招贤已蔚然成风。
《史记·秦本纪》载,秦孝公元年(前361年)向天下士人广发求贤令,开出了“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丰厚条件。
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D )A.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B.法家思想已取得了独尊地位C.私学出现动摇了王室的统治基础D.士阶层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解析:依据材料中“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士阶层借助社会变革之际,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冲击了贵族政治体制,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宗法分封制退出了历史舞台,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和明朝初期仍然有分封制;B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法家思想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王室统治基础的动摇。
2.(2020·某某高三模拟)春秋战国时期,儒法两家进行了长期的“德刑”之争和“礼法”之争,而最终在战国终世之际,法家的“刑法”思想占据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
这一结果( A )A.顺应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B.促进了古代法律体系的成熟C.反映了法治观念已深入人心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解析:战国末期社会更加动荡,而法家“刑法”不仅可以禁乱,还可以强化君主的权威,正是法家思想顺应了此政治形势,才占据了治国理念的主导地位。
故答案为A项。
B项,法家的“刑法”思想虽有利于促进古代法律的发展,但不能说促进了法律体系的成熟,排除;C项,采取“刑法”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而非广大民众,不能说明“深入人心”,排除;D项,法家的“刑法”思想虽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社会矛盾激化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的腐败,而不是“刑法”思想,排除。
3.(2020·某某某某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
新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岳麓版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菏泽一模)春秋战国时期,士不但大量增多,而且大规模的自由流动,并形成自由结社、讲学的盛况,他们不再投奔王室或诸侯的采邑。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B.“百家争鸣”局面正式形成C.知识分子超脱于现实D.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A[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文化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而不是正式形成,排除B项;当时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超脱现实,排除C项;题干信息与封建土地私有制无关,排除D项。
] 2.(2019·卓越名校联盟联考)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B[“六经”是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由此看出先秦时期著作所蕴含的价值观仍然得到诸子的重视,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故选B项;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但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排除A项;诸子从先秦典籍中获取养分,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排除C 项;材料反映了先秦典籍“六经”对诸子思想的影响,而非儒学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
] 3.在春秋战国时期多数思想家看来,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天地之性人为贵”;人有道德,是“天地之德”;人有知觉,是“天地之心”。
这说明该时期( ) A.道德认同意识增强B.富有人文精神C.现实功利思想浓厚D.摆脱宗教束缚B[“人类在宇宙中有卓越的地位”“人为贵”“人有道德……”“人有知觉……”等信息突出了人性,体现了人文精神,故选B项;材料不仅强调人的道德,还强调人的知觉,排除A项;“现实功利思想”与材料“人有道德……人有知觉”不符,排除C项;“摆脱宗教束缚”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 26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刷题练26“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
”此评论针对的是( )A.“人之性恶”B.“三纲五常”C.“清心寡欲”D.“存天理,灭人欲”2.春秋战国之际,一部分没落贵族从旧体制中游离出来,部分具有知识文化的庶人由社会下层升浮上去,即所谓“士庶合流”,士逐渐从有职之人变成处于游离状态——即“士无定主”的游士。
这一现象( ) A.表明分封制逐渐崩溃B.推动了当时社会思想解放C.导致了社会秩序动荡D.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崛起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4.荀子强调人性本恶,但他认为通过礼法改造人的本性,可以达到人“群”有序的目的。
韩非子认为人性的恶没有改变的可能,对其教育感化也是无用的,只能通过法律对其管束。
据此可知( )A.两者思想呈现出完全的对立性B.韩非子否定教育的功能C.构建稳定社会秩序是时人追求D.荀子提倡“礼法并用”5.周人将夏、商、周三代易姓受命的变革原因归结为“德”,认为夏、商亡于“不敬厥德”,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该做法( )A.解释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因B.反映出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C.有助于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D.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等级秩序6.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
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A.天人合一B.诗画合一C.情景合一D.知行合一7.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王朝先后有十四世、十七王,其中一次是弟之子死后王位复归于兄之子,两次是兄终弟及,其余都是父死子继。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23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含解析岳麓版2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汉代的思想大一统(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9·肇庆检测)钱穆在《中国文化导论》中提出:大体在孔子以前,那时的书籍,后世称之为“经书”;在孔子以后的书籍,后世称之为“子书”。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传统礼乐制度逐渐没落B.新兴儒学对经学的冲击C.学术向平民阶层转移D.城市商品经济的兴起C[“经书”就是儒家经典,孔子后称“子书”,反映出经书经过了孔子创办的私学的传播,体现了春秋时期由学在官府到走向民间的状况,故C项正确;材料中提及的书籍与礼乐制度无关,A项错误;“经书”本身就是儒家经典,B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D项错误。
]2.(2018·九江二模)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
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B[题干强调的是“养心”“养气”,而没有强调仁礼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形成“养心、养气”意在强调人的自觉性,故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人的自觉性,并不是突出教化外在的影响,故C项错误;格物致知是理学的认识论,不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 3.(2018·衡水中学一调)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因素和无神论倾向。
它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此可见,道家 ( ) A.反对掠夺,拯民疾苦B.追求平等,无为而治C.避世出尘,提倡包容D.遵循规律,和谐处世D[材料没有体现“反对掠夺,拯民疾苦”,A项与题意不符;“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但“追求平等”则不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避世出尘”,故C项错误;“道法自然”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和谐处世的理念,故D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三) 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苏镇江一模)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这种变化说明( ) A.等级制度逐渐消失B.社会结构发生变化C.儒学思想产生影响D.官僚政治已经确立B[战国时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并未逐渐消失,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变化与儒学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官僚政治已经确立,故D项错误。
]2.(2019·河南联考)春秋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认为:“‘恶’是自然,而‘善’”却是人为的,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才能把人导入善。
”材料中的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B.墨子C.韩非D.荀子D[根据材料中“‘恶’是自然……只有用‘礼义’对人性加以节制、改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荀子的“性本恶”思想,故D项正确。
孟子主张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改革和法治,排除A、B、C三项。
]3.孟子认为“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而这一权利属于天,否定了由天子个人的意志决定帝位传承方式的观点。
并认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 A.君权神授B.以民为本C.天命有常D.天人感应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意思是“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由此可见,孟子主张以民为本;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4.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
”这反映出荀子( )A.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B.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C.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D.对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批判C[依据“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得出君与民的关系如同舟与水的关系,认为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故C项正确;荀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不是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故A项错误;此时君主专制还没有建立,故B、D两项错误。
]5.战国时期,针对当时的社会动荡,某学派提出:“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然当今之时,天下之害,孰为大?曰: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
”该思想属于(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B[材料“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体现了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主张,故选B项。
A、C、D三项的思想主张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6.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 ) 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A[由材料可知,知道家推倒一切旧制度的真实目的是建立新制度,所以无论其主张的“无为而治”的政治,还是“小国寡民”的社会,都只是手段和措施,其根本目的在于结束春秋战国的战乱局面,重建社会秩序,故A项正确;B、D两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7.中国著名哲学史家詹剑峰曾说:“凡物莫能使之然,亦莫能使之不然。
”与他这一认识较为接近的观点是( )A.万物一齐B.仁者爱人C.道法自然D.严刑峻法C[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观点认为,自然界外物发展变化并不因为人的活动而改变,即材料强调要顺应自然,故选C项;“万物一齐”的意思是世上的万物是一样的,不符合顺应自然的意思,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法家思想,排除B、D两项。
]8.孔子援引古代权威周文王和周公来支持自己的学说;道家为了能胜过儒家,请出伏羲、神农等;法家却主张“美当今”,反对“法先王”。
这主要表明( )A.儒、道两家倡导兼容并包原则B.法家因注重改革而受民众欢迎C.法家更具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D.儒、道与法家的服务对象不同C[由材料可知,孔子和道家为提升自己的地位,纷纷从历史中寻求支持,法家则重视当今时代的改革,反对学习先代,体现出法家锐意改革的进取精神,C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兼容并包”,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众的态度,B项不正确;三者均是为统治者服务的,D项不正确。
]9.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
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
这种现象反映了(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C.儒学地位逐步提升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B[“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表明各家都主张统一,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10.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B.封诸侯王,因俗而治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D.清静无为,与民休息D[材料“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反映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故西汉的做法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故D项正确;西汉初没有奉行儒学,故A项错误;封诸侯王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设中朝官,也与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无关,故C项错误。
故选D。
]11.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
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论证( )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B.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C.加强君权施道行王教化的合理性D.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C[材料中“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是对人性进行的分类,主要是适应汉武帝时期思想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化,不是刑罚,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论述后天教育的作用,故D项错误。
]12.董仲舒哲学之“天”的属性是由道德之天、自然之天、神灵之天三者相结合的混合体,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道德之天是核心,“仁”是“天”的精神,“天”是“仁”之表象。
董仲舒这样构建“天”的哲学的目的是( )A.神化儒家学说强调“独尊儒术”的必要B.吸收道家、阴阳家学说改造儒学C.利用儒家的仁德之政解决现实需要D.利用“天人合一”观念论证C[由材料信息可知,董仲舒以“道德之天”为核心,将“仁”与“天”结合,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君主效法道德之天,进而把儒家的仁德之政与西汉的治国策略相结合,以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故C项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独尊儒术”,故A项错误;董仲舒改造儒学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天人合一”,排除D项。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苏北四市一模)儒、法两学派思想是古代中国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
然则性而已(如果只有本性),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
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
——《荀子》材料二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呵斥)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
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
州部之吏,操官兵,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其节,易其行矣。
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1)根据材料一,归纳荀子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政治背景。
(1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韩非子的思想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秦朝施政的影响。
(10分) 解析:第(1)问主张,根据“今人之性,固无礼义”得出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根据“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得出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根据“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得出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分析。
第(2)问主张,根据“故父母之爱不足以教子,必待州部之严刑者,民固骄于爱、听于威矣”得出以法治国;根据“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得出厚赏;根据“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得出重罚;根据“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得出法令统一。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积极和消极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
答案:(1)主张:人天性不知礼义(或人性本恶);通过学习、思考获取礼义;礼义规范个人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背景: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封建制确立),礼崩乐坏。
(15分)(2)主张:以法治国;厚赏;重罚;法令统一。
影响:积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消极:造成暴政,激化矛盾。
(10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是考试大国,也是考试古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广义上的考试。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包括考试制度、考试观念和行为等方面在内的“考试文化”。
中国古代繁荣的农耕经济为考试提供了物质基础。
小农经济孕育了务实中庸的思维模式、专制集权的政治体制,这些都影响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发展。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指引着知识分子参与到考试中来,城市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进步又使大规模考试成为可能。
隋唐开创的科举考试,更是因其蕴含的公正、平等、竞争的精神,被欧美国家广泛借鉴,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材料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看似只要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有关就可以,实则不然。
材料内容特别提示了我们答题的主要方向,即经济作为物质基础的作用以及政治对文化领域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答案:示例一观点:经济发展(生产力进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2分)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