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a5a0240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0.png)
氢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H
O
O
H
H
H
H
O
氧分子
水分子
H
O
H
H
O
H
2H2O
H
H
O
H H
O
通电
===
氢分子 氧分子
HH
O
HH
O
2H2 + O2
知识链接: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质量守恒的原因:
(四不变)
原子种类没变。
微观: 原子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思考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 守恒定律的化学反 应呢?
方案2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 测定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平衡
反应原理: 铁+硫酸铜
铜+硫酸亚铁
Fe + CuSO4
Cu + FeSO4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生成物质量总和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
结冰质量不变
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能否点石成金?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石头中没有金元素,所以不能点石成金。
点燃
镁+氧气
氧化镁
点燃
Mg + O2
MgO
活动与探究
7.表达与交流 1、根据上面两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 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 加或生成的缘故。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 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365d43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6.png)
面的守恒(如体积)
▪ 4、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包括参加反
应气体的质量和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实验设计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应考虑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议一议:为什么“参加化学反 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呢?你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 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所 以蜡烛质量变小
知识应用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吗?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3)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改变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 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 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 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 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 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 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 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 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 4、有气体参加和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包括参加反
应气体的质量和反应后气体的质量实验设计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应考虑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议一议:为什么“参加化学反 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呢?你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 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态的物 质均要讨论
由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逸出,所 以蜡烛质量变小
知识应用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吗?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3)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改变
元素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早在300多年前,化学家们就对化学 反应进行定量研究。1673年,英国化 学家波义耳在一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 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较精确的定量 实验法,在密封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 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 为: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 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后来,人们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做了大量精度极 高的实验,确认拉瓦锡的结论是正确的.因此,科 学家一致承认了质量守恒定律.
铁丝燃烧
木材的燃烧
蜡烛燃烧后什么 也没有留下,难道物 质从世上消失了吗?
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 蜡烛和氧气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 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想 一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想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铁丝燃烧后,质量会 变大,所以化学反应 后质量是变大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共2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5.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共2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f372bd3647d27284a7351b2.png)
4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水通电分解微观模拟
通电
水
+
分
子
通电
+
氢原子
氧原子
+
氧分子
+ +
氢分子
化
学
化 学
原子的种类不变
反 应中Biblioteka 变 化原子的数目不变
物 质
的 本
的
原子的质量不变
质 量
质
守
恒
1、100 g水和100 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 g, 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出了:‘金属加热后 却是‘反应前后总质量
质化量学增反加了应’中的反结应论物。质量不变总’和的与结生论成物质量
总和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积极大胆猜想 并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根据短片内容填写表
序号
反应物格及
状态
生成物及 状态
化学反应 前、后各 物质质量 总和变化
情况
装置是密 封还是开
放
1
2 3
动画 模拟 引导 发现 引发 问题
学以 致用
总结 归纳
●展示蜡烛燃烧的图片,按序提出问题: 1、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2、蜡烛燃烧后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
介绍化家对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探究结果.
1673年英国科学家
在100多年后,拉瓦锡
波义耳通过一个著名 也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
的加热金属汞实验得 用了密闭容器。得出的
内容提要
教材分析 教法分析 学情分析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重要的化学规律
质 重要的理论依据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 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 质量守恒定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1e0307581b6bd97e19ea06.png)
5.1 质量守恒定律
温故而知新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在氧气中燃烧白磷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点燃 点燃
我来动手做:
1、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的测定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称量 2、用玻璃棒 引燃白磷 3、冷却后再 次称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 律
继续探究:
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一只蜡烛, 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然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观察 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所称质量 M1= g
观察到大量白烟
.
所称质量 M2 = g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问题:
2、为什么不能打开橡皮塞后再称量?
1、白磷燃烧前,锥形瓶中除沙子外有哪些物质?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正确的说法是( C )
A、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等于生 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白磷的质量大, 与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 D、参加反应白磷与空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 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继续探究:
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干净的镁条和一 个石棉网,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点燃镁条。 (3)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 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温故而知新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
1.铁在氧气中燃烧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2.在氧气中燃烧白磷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3.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 过氧化氢 → 水+氧气
点燃 点燃
我来动手做:
1、白磷燃烧前后 质量的测定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1、称量 2、用玻璃棒 引燃白磷 3、冷却后再 次称量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 律
继续探究:
1、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一只蜡烛, 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然后点燃蜡烛,过一会儿,观察 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所称质量 M1= g
观察到大量白烟
.
所称质量 M2 = g
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 的质量总 和没有改 变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问题:
2、为什么不能打开橡皮塞后再称量?
1、白磷燃烧前,锥形瓶中除沙子外有哪些物质?
实验1: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3、白磷在空气中燃烧,正确的说法是( C )
A、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参加反应白磷的质量加上参加反应的空气质量等于生 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C、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参加反应的白磷的质量大, 与质量守恒定律有矛盾 D、参加反应白磷与空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 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继续探究:
2、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1)在托盘天平的左盘放置干净的镁条和一 个石棉网,称量其质量,直到天平平衡。 (2)点燃镁条。 (3)将镁条燃烧后的产物与石棉网一起放在 托盘上,观察天平是否继续保持平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件(共37张PPT) 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d7b89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d.png)
分裂
重新组合 原子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H
HH
O
+
HH
O
H H
H
氢气
氧气
(H2) + (O2)
水
(H2O)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 质量 都不变。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和不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物质总质量 变 元素质量
新课导入
1673年, 波义耳在密闭容器 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固体 的质量增加。他认为化学反应 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
1777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 分解和合成时,发现化学反 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01 质量守恒定律
01 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时,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有什么关系?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 内容 导览
01 质量守恒定律 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 的质量关系。 2.通过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 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 3.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体验科学探究 的基本过程,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认识定量研究 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科普片推荐 物质之谜 寻找元素01
简介:这部三集纪录片通过情景再现和专家的讲解的方式讲述了化学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位七科学家寻求识别、理解和组织物质的基本组成的故事。第一集讲前总质量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c1c980763231126edb1192.png)
A.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甲、丙属于氧化物
B.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均是由分子构成的
C.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原子种类均没有改变
D.图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应用
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术士 的一种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 现比喻能化腐朽为神奇。请你用化学 知识说明石头(主要成分是CaCO3)不 能变成黄金(Au)的道理。
粒火柴头,再在火柴
方案三
头上放一团棉花,塞 紧橡胶塞,进行称
燃烧实验 量,记录数据。
(2)用酒精灯对准火 柴头部位加热,观察
现象,冷却后进行称
量并记录数据。
实验现象 分析
棉花燃烧, 化学反应 冒白烟; 前后质量 天平平衡。 总和不变
实验探究四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方案四 变色实验
(1)在500ml的锥形 瓶中放入2支小试管, 一支装少量滴有2滴酚 酞试液的NaOH溶液, 另一支装少量稀盐 酸,塞紧胶塞,称量 反应前质量,并记录。 (2)然后取下锥形 瓶,缓缓倒转,观察 现象,再称量反应后
2.宇宙飞船的火箭推进器常使用偏 二甲肼做燃料。 已知火箭发射时某化学反应为:
N2H4 + 2H2O2 = N2 + 4X
则X的化学式是 H2O。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A2+3B2=2C
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 B)
(A)AB2 (C)A2B3
(B)AB3 (D)A3B2
4. a g白磷在 点燃 二氧化碳+水
O2
CO2 H2O
应用
(1) 若N2 + O2 =2A,则A的化学式 __N__O_ (2) O2+2SO2=2X, X的化学式 为S_O_3___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f76d8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3.png)
巩固练习
连接中考
素养考点 3 直接考查化学变化前后的“变”与“不变”
例 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①原子的种类、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均不变 ②原子的数目、分子的数目均不变 ③原子的质量、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变 ④原子核的种类、数量、质量均不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探究新知
【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 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呢?
【提示】 实验3 盐酸+碳酸钠
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实验4 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实验3、4均有气体参与,实验未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所有的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探究新知
特别提醒
(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 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 不能任意扩展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思考】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 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探究新知
(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 “否”)。
课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内容 微观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 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06d0cac5da50e2534d7f20.png)
▪ ③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 ④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
中的质量关系。
精选课件
13
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分组实验探究
精选课件
14
做一做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注意观察:(1)反应的现象 (2)质量的变化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将浓盐 酸倒入 烧杯中
第二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 第三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意义。
精选课件
8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主线分析)
根据生活体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关系作出猜想和判断 学生分组
实验(对比实验)和演示实验探究发
现规律 知道一切化学反应都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史实介绍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质量守恒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白磷质量 + 氧气质精量选课件= 五氧化二磷质量 18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精选课件
19
温馨小提示
1. 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 变化。
2. 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 。
宏观
微观
符号(化学方程式)。
精选课件
4
教学内容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正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之前,通过日 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践,听说过也大体知道 这一客观规律。但学生对所具备的生活经验 的认识与这一科学规律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偏差,很有必要将质量守恒定律的认 识过程具体化,有待将这种偏差在学习过程 中予以纠正。
中的质量关系。
精选课件
13
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根据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分组实验探究
精选课件
14
做一做
方 案 一
方 案 二
注意观察:(1)反应的现象 (2)质量的变化
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
将浓盐 酸倒入 烧杯中
第二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练习。 第三课时: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意义。
精选课件
8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内容主线分析)
根据生活体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
关系作出猜想和判断 学生分组
实验(对比实验)和演示实验探究发
现规律 知道一切化学反应都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 科学史实介绍
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质量守恒
稀有气体等
稀有气体等
反应前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的总质量
白磷质量 + 氧气质精量选课件= 五氧化二磷质量 18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精选课件
19
温馨小提示
1. 适用于 一切“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 变化。
2. 仅是指“质量”守恒,而不指其它物理量 。
宏观
微观
符号(化学方程式)。
精选课件
4
教学内容处理:
1.教学对象分析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正式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之前,通过日 常生活中的观察或实践,听说过也大体知道 这一客观规律。但学生对所具备的生活经验 的认识与这一科学规律之间有时存在着一定 程度的偏差,很有必要将质量守恒定律的认 识过程具体化,有待将这种偏差在学习过程 中予以纠正。
人教版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优选)
![人教版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ppt教学课件(优选)](https://img.taocdn.com/s3/m/cd09e0363186bceb18e8bba8.png)
•
9.考查对文章内容信息的筛选有效信 息的能 力。这 类试题 ,首先 要明确 信息筛 选的方 向,即 挑选的 范围和 标准, 其次要 对原文 语句进 行加工 ,用凝 练的语 言来作 答。
•
10.剪纸艺术传达着人们美好的情感, 美化着 人们的 生活, 而且能 够填补 创作者 精神上 的空缺 ,使沉 浸于艺 术中的 人们忘 掉一切 烦恼。 或许这 便是它 能在民 间顽强 地生长 ,延续 至今而 生命力 旺盛不 衰的原 因吧。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YI WU JIAO YU JIAO KE SHU HUA XUE
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的总质量
M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球、绳子 塞子、导管
燃烧匙
锥形瓶、水
铁粉
氧气
空气中的其他气体
反应后的总质量
气球、绳子 塞子、导管
燃烧匙 锥形瓶、水 四氧化三铁 剩余铁粉 剩余氧气
空气中的其他气体
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剩余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
欢迎批评! 老师们辛苦了!
•
1.阅读说明文,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 的内容 ,把握 说明对 象,能 区分说 明对象 分为具 体事物 和抽象 事理两 类;其 次是分 析文章 内容, 把握说 明对象 的特征 。事物 性说明 文的特 征多为 外部特 征,事 理性说 明文的 特征多 为内在 特征。
•
2.该类题目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在一定 程度上 是在考 察学生 对这类 题型答 题思路 。因此 一定要 将这些 答题技 巧熟记 于心, 才能自 如运用 。
•
3. 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知识库 存,发 散思维 ,大胆 想象。 由文章 内容延 伸到现 实生活 ,对现 实生活 中相关 现象进 行解释 。对人 类关注 的环境 问题等 提出解 决的方 法,这 种题考 查的是 学生的 综合能 力,考 查的是 学生对 生活的 关注情 况。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b66cf7f90f76c661371a62.png)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化学量总和不变
(归纳为五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微观: (实质)
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知道了物质经过化学反应 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 可以生成新的物质, 可以生成新的物质,但是并没有涉及反应物与生成物质 量之间的问题。 量之间的问题。而本节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 少物质方面的过渡, 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 应的客观规律, 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 论准备。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论准备。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4、交流对比
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学生可以得出在前一组实验中,盐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了气体,因 此质量减小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中的氧发生了反应,因此质量增加了;后一组实验 中,两个反应都没有气体放出或者是没有氧参与反应,因此它们在反应前后质量都没有发生改 变。
5、总结实验,得出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验引导探索法: 引导学生分组实验,认真观察实验、发现疑问、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 、观察、归纳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3)、类比联系归纳法: 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说学生
学生的知识状况: 学生的知识状况: 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 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 质,初步掌 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学生的能力状况: 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 对 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学生的心理状况: 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 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 处于比较兴 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奋、好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5ce113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0c.png)
(3)20g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剩余8g碳,生成的
× 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是58g
体验与思考:
1.体验活动 用所给的糖和巴达木完成电解水的分子模型(模型法)
→
→
微观
化学变化中
原子: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不变
分子:种类 分子:数目
一定改变 可能改变
宏观
元素:种类、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种类
学以致用
1996年,美国上映了一部名 为《连锁反应》的科幻片, 说的是芝加哥大学的一群科 学家,搞出了一种全新能源 技术此技术能让水直接变成 汽油(主要含C、H)
思考: 1、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该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 2、你觉得有可行的方案吗?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收获到了……
请同学们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解决蜡烛燃烧质量减少和铁生锈 质量增加的问题。
遵循
2. 老师在做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和水的实验中,发现 天平左盘上升了,说明锥形瓶内质量减少了。 这种现 象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 为什么?
遵循
课堂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0g氯化钠溶解在90g水中,形成100g氯化钠溶液,
×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2)10LH2与80L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0L的水
(1) 我们组选择上面信息材料中的第 (2) 设计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个(填序号)化学反应
3.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
拉瓦锡 1774年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 的 质量之和 等于反应后 生成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帮助玻义耳(增加)和老师(减小)解决问题
1.1673年玻义耳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 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 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 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这种现象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1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598ef52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bc.png)
现象
剧烈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二氧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 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陶 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 物与陶土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 量结果。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 所称的质量m2。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玻璃导管上 现象 端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文字 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反应前 总质量
m1
反应后 总质量
m2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新
分子 分裂 原子 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五个 不变
原子的质量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 现象 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 表达式
铁+硫酸铜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铜+硫酸亚铁 m1 m2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气球
剧烈反应,产生大 量气泡
文字表达式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 水+二氧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 将它们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在陶 土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将镁条燃烧后的产 物与陶土网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比较反应前后的称 量结果。
2.将锥形瓶置于陶土网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锥形瓶冷却后再次称量,记录 所称的质量m2。
方案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红色粉末逐渐变黑,玻璃导管上 现象 端的小气球先鼓起后变瘪
文字 表达式
铜+氧气
加热
氧化铜
反应前 总质量
m1
反应后 总质量
m2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不变
改变
化学反应的实质:
重新
分子 分裂 原子 组合 新分子 聚集 新物质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 微观
元素的种类、质量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五个 不变
原子的质量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一定改变
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物质组成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课堂教学展示 随堂练习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 现象 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文字 表达式
铁+硫酸铜
反应前 总质量
反应后 总质量
铜+硫酸亚铁 m1 m2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反应前物质(或物体)
反应后物质(或物体)
锥形瓶
锥形瓶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气球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2a111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1.png)
应前后质量都守恒!
② 反应后,天平平衡。
Fe + CuSO4
溶液为蓝色
Cu + FeSO4
溶液为浅绿色
● 实验结论
实验1
反应 前后 天平 平衡
实验2
实验1、2: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 获得规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 获得规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2.“参加”必须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 质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3.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特别是“气体反应物O2” “气体生成物CO2 、H2 、 O2”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 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 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 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① 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没称 ② 扩散的白烟,没称 ③ 部分白色粉末留在坩埚钳上,没称
如何改进实验3和实验4,使反应后
天平仍然平衡?
实验3
实验4
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反应,验证质量守恒
② 反应后,天平平衡。
Fe + CuSO4
溶液为蓝色
Cu + FeSO4
溶液为浅绿色
● 实验结论
实验1
反应 前后 天平 平衡
实验2
实验1、2: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 获得规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 各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 获得规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无数实验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 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1. 适用范围:化学变化。
2.“参加”必须是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物 质质量,而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加和。
3.总和:不能忽略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气体 特别是“气体反应物O2” “气体生成物CO2 、H2 、 O2”
小结:化学反应前后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不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变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一天,福尔摩斯象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 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华 生问道:“敬爱的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 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有多重吗?”
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天平不平衡的原因:
① 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没称 ② 扩散的白烟,没称 ③ 部分白色粉末留在坩埚钳上,没称
如何改进实验3和实验4,使反应后
天平仍然平衡?
实验3
实验4
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反应,验证质量守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659d3fda38376baf1faefd.png)
《化学纲要》
学以致用:
反应前 50克
反应后 40克
减少的10克变成了什么物质? 难道该实验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吗?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 该定律是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 你能否从微观(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 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守恒原因)
装置气密性要好
方案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玻璃管 细沙
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3;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和
实验前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
是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4、“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在内。如气体或沉淀也应考虑。
历史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查阅资料(实验前准备): 方案一:白磷自燃 ①白磷(剧毒,易自燃)存放于水中,取出时 用镊子。②燃烧时为免锥形瓶底部破裂,应在 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③白磷燃烧要消耗 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④气球的作用: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 内压强增大,将胶塞迸出。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学以致用:
反应前 50克
反应后 40克
减少的10克变成了什么物质? 难道该实验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吗?
蜡烛燃烧 石蜡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 水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 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 该定律是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到的结果, 你能否从微观(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 释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反应 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守恒原因)
装置气密性要好
方案1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玻璃管 细沙
注意观察:1、锥形瓶内白磷燃烧的现象; 2、气球的变化情况; 3、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3;氧气
五氧化二磷
=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和
实验前
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意味着不参加反应的物
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不在讨论范围。
3、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是指质量守恒,而不
是体积、分子个数或其他方面的守恒。
4、“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
在内。如气体或沉淀也应考虑。
历史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查阅资料(实验前准备): 方案一:白磷自燃 ①白磷(剧毒,易自燃)存放于水中,取出时 用镊子。②燃烧时为免锥形瓶底部破裂,应在 锥形瓶底部铺上一层细沙。③白磷燃烧要消耗 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定要在密闭容器中实验。 ④气球的作用:缓冲作用,防止气体膨胀,瓶 内压强增大,将胶塞迸出。
该实验成功的关键: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单 元
课 题 一
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都
等于生成物质量?
各活动小组实验用品:
活动小组1:白磷、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气球、皮筋、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 火柴、镊子、滤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2: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锥形瓶、气球、砂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3: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锥形瓶、小试管、气球、托盘天平、砝码 盒 活动小组4: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烧杯、小试管、砂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5: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烧杯、小试管、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6:碳酸钠、稀盐酸、锥形瓶、气球、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情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提出问题: 50g水电解后再次称量质量减少
为30g,则反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总质量是多少?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反应前
反应后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反应前
反应后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反应前
反应后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探究二:
提出问题: 为何有些化学反应在开放体系中出现了化学
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时 课件
课 题 一
提出问题: 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都
等于生成物质量?
各活动小组实验用品:
活动小组1:白磷、底部铺有细沙的锥形瓶、气球、皮筋、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 火柴、镊子、滤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2: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锥形瓶、气球、砂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3: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锥形瓶、小试管、气球、托盘天平、砝码 盒 活动小组4:铁钉、硫酸铜溶液、镊子、烧杯、小试管、砂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5: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烧杯、小试管、托盘天平、砝码盒 活动小组6:碳酸钠、稀盐酸、锥形瓶、气球、药匙、滤纸、托盘天平、砝码盒
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情况?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提出问题: 50g水电解后再次称量质量减少
为30g,则反应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 总质量是多少?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反应前
反应后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反应前
反应后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碳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反应前
反应后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探究二:
提出问题: 为何有些化学反应在开放体系中出现了化学
电解水的微观解释: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课时 课件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5.1 质量守恒定律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时 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