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外交实践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 之于西 藏 ,俄 之于 蒙古 , 目之 于 山东 ,葡之 于 英 澳 门,均属 未 了 问题 。我进 与之 接近 ,亦 难持 久 ,
比 旧约 》 ,接 收 了比利时 的天津租 界 。
顾维 钧在 具体 的修约 外交 中采 取 了联美 外交 和 而 美 对 于我 无 阴 谋 ,待 我 以至 诚 ,我 正 可 赖 美 为 助 ” 12 年 1 月 1 曰,在太 平洋远 东 委员会 第一 。 91 1 6 个 别交涉 的策 略 ,维 护 了中国 的权 益 。
动 。从 总体 上讲 ,这 些外 交 策略 既便 于利用 列 强 之 些 资料 发 表 了令 中外 瞩 目的演 说 ,第 一 次 向列 强正 间的矛 盾 ,又 可避 免 列 强各 国联 合起 来反 对 中 国的 式 提 出了废 除不 平 等 条约 的 正义 要求 。他 还 有理 有
( ) 二 个别交涉 ,各个击破 北 京政 府 的修 约 外交 先 后经 过 了一揽 子解 决 、
lO O
唐金权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缔 约各 国在华 一律 享 有 工商 业机 会 均 等原 则 , 中 国 各 国不 同 的情 况 ,北 京政 府 采用 了与 列强 各 国单独
承 认该 项 原则 ,并实 行 于 中华 民 国各个 地 方 ,无 有 交涉 的策 略来 修 订不 平等 条约 。 例 外 。 顾维 钧 认 为 “ 国际 间对 中国 的有 效支 援 ,
苏 俄发 表 对华 政 策宣 言 后 ,北 京政 府 持观 望 态
关键 在华 盛 顿 。 中 国政 府 根据 顾 维钧 的建 议 ,正 度 , 随形 势 变 化 采 取 了相 应 的对 策 ,1 2 年 9 3 ” 9 0 月2 式 承认 美 国 的 门户 开 放政 策 ,以美 国门户 开放 政 策 日,总 统徐 世 昌颁 布 大 总统 令 ,宣 布停 止 承认 俄 国 来遏 制 日本 对 中 国 的侵 略 , 以达 到 维护 中 国国家 利 驻 华 公 使 、领 事 ,并对 原 俄 国与 中国所 订 条约 采取

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析论(1912—1927)的开题报告

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析论(1912—1927)的开题报告

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析论(1912—1927)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顾维钧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被誉为中国现代外交的典范,对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因此,对于顾维钧的“联美制日”外交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外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对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具体目的如下:1.深入了解顾维钧的生平事迹和外交思想的形成背景;2.阐述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3.分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对于中国现代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影响和意义;4.总结顾维钧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中国现代外交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社会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顾维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结合当时国际环境和中国历史背景,深入研究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形成、内容和实践意义。

同时,通过对中国近代外交史和国际事务的回顾和总结,分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对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

四、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论文结构和章节安排;第二部分为顾维钧生平和思想的形成,主要介绍顾维钧的生平事迹、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影响因素;第三部分为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实质和基本内容,主要介绍顾维钧的外交思想核心、实践原则和政策方针;第四部分为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实践意义和影响,主要介绍顾维钧的外交实践及其对中国现代外交和国际事务的影响;第五部分为顾维钧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介绍顾维钧的贡献和地位,并对其外交思想进行评价;第六部分为结论,主要总结本论文的研究成果,提出有关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的启示和建议。

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

浅谈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摘要:顾维钧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外交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之一。

他从1912年自美留学归国,任总统袁世凯及国务总理唐绍仪的秘书,此后,历任北洋政府、民国南京政府外交官,多次代表中国出席各种国际会议,至1967年退休,从事外交工作达55年之久,毕生致力于中国外交事业,对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建立了不朽功勋,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中,废约外交在他的外交生涯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但过去史学界对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形成的原因方面没有深刻剖析,本文就这方面谈谈个人浅见,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顾维钧外交思想形成原因列宁说:“马克思辩证法要求对每一特殊的历史情况进行具体分析”[1](P857)。

顾维钧废约外交思想的形成是由于当时顾维钧所面临的“特殊的历史情况”所决定的,是有其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的。

一、沉重的历史“遗产”北洋政府从晚清政府继承的外交“遗产”,几乎只是一大部分屈辱的不平等约。

所以,北洋政府不得不对这一“烫手的山芋”进行处理。

所谓不平等条约,是处于不平等地位的缔约者之间的协约。

顾维钧也认为这是列强强行获得的,并不是中国政府自愿给予的。

首先,在缔约程序上,缔约一方实施欺诈,或以武力相威胁,迫使缔约另一方签约,而被迫一方并非出于自愿。

其次,在条约内容上,缔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一方独享权利而不承担义务或少承担义务;另一方则只尽义务而不享受相应的权利或少享有权利。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制度的主要特色是武力和不平等。

条约是武力所迫订的或是在武力威胁下所订立的,目的在于为外国人及国家勒索权利和特权,公然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独立,而完全否定了平等的概念”[2](P316) 。

近代中国主权遭遇列强剥夺,民族和国家丧失独立自主,外交归诸失败,是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为“始作俑者”。

昔日的“蛮夷之邦”凭借坚船利炮在中国的土地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特权,并最终形成了严密的条约体系,将软弱的中国网罗其中。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9月南宁市第八中学文科综合力量测试命题:八中文综小组审题:八中文综小组本试卷共16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安上治民,莫擅长礼;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之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靠近)善远恶而不自知。

这说明西周的礼制A.别贵贱,序尊卑B.经国家,定社稷C.明法度,行教化D.固宗法,稳分封25.唐朝后期,随着商业富强,有的节度使开头大肆从事商业活动;有的富商大贾则贿赂官员牒补列将,甚至能升于朝籍。

这种状况说明此时A.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重农抑商政策被放弃C.阶级冲突更加尖锐D.存在官商合流的倾向26.宋朝设置通判于各州、府,辅佐知州或知府处理政务,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州府公事,须通判连署方能生效,并有监察官吏之权。

清朝各府置通判,分掌粮运、水利、屯田、牧马、江海防务等事。

这反映出A.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减弱B.地方政务处理更加机敏C.地方监察体制有所调整D.地方政府职能日益扩大27.买办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替外国商人服务的中间人或经理人,与各级政府和外洋势力有着亲密联系。

1869年天津英国领事的报告中提到“进展贸易,除了自然的与政治的阻力外,买办是仅次于二者的最大阻力。

”该报告表明A.买办制度给外商带来巨大利益B.原有买办制度已不适应外商需要C.买办渐渐脱离了与外商的联系D.外商与买办之间冲突已不行调和28.1932年4月25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孙科发表谈话,宣称:“如左派之共产党与夫右派之国家主义派,只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则当许其结集政治团体,许其作政治竞争。

”这反映了国民党A.释放出缓解国共关系的信号B.放弃了围剿红军的政策C.为应对国内舆论而故作姿势D.主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29.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安徽芜湖一个体户因雇工经营“傻子瓜子”而致富,名噪一时。

当时很多人主见“动他”(对这个个体户进行惩罚)。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策略及特点分析
唐金权
【期刊名称】《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1(32)1
【摘要】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是修改不平等条约外交的主角.顾维钧在具体的修约中采取了联美外交和个别交涉的策略.顾维钧修约外交的特点是:注重情报收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中庸的政治理念、杰出的外交才能.顾维钧的修约外交,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和特权.
【总页数】4页(P100-103)
【作者】唐金权
【作者单位】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广东,广州,5105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8
【相关文献】
1.略论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以废止中比条约为中心 [J], 侯耀坤
2.1949年以来北京政府的修约外交及南方政府的革命外交研究回顾 [J], 侯中军
3.鼎革与延续:北京政府“修约外交”与南京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之比较∗[J], 洪富忠;汪丽媛
4.北京政府修约外交研究综述 [J], 洪富忠
5.民国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外交成就刍议 [J], 徐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趣谈:民国外交奇才顾维钧 美貌和智慧兼具的外交家

历史趣谈:民国外交奇才顾维钧 美貌和智慧兼具的外交家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民国外交奇才顾维钧美貌和智慧兼具的外交家导语: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牧野又无耻地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顾维钧听了,起身问:“西方出了个圣人叫耶稣,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在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牧野又无耻地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

顾维钧听了,起身问:“西方出了个圣人叫耶稣,耶稣被钉死在耶路撒冷,使耶路撒冷成为世界闻名的古城。

东方也出了一个圣人叫孔子,连日本人都奉他为东方的圣人。

牧野先生你说对吗?”牧野回答:“是的。

”顾维钧微笑道:“既然牧野先生也承认孔子是东方的圣人,那么东方的孔子就如同西方的耶稣,孔子的出生地山东也就如耶路撒冷是东方的圣地。

因此,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顾维钧,字少川(英文名:Vi Kyuin "Wellington" Koo,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汉族,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1912年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运动的直接诱因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弱国无外交,自古皆然,不过弱国也有了不起的外交家,顾维钧就是其中一位。

作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他在巴黎和会上智斗日本代表在先,拒绝签订不平等和约在后,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爱国热忱,为落后的中国保有了一份尊严。

11月14日是顾维钧的去世纪念日,让我们穿过岁月,重温这位外交家的风采。

为国家利益与外国人抗争斡旋到底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

中国虽是战胜国,但正当利益却被与会各生活常识分享。

顾维钧研究概述

顾维钧研究概述

顾维钧研究概述顾维钧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学术界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顾维钧的论述,着重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学术界较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大体上则是从两个方面:顾维钧的外交实践和顾维钧的外交思想来具体分析,让民国第一外交家的历史更加丰富而客观。

标签:顾维钧;外交实践;外交思想顾维钧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在长达44年的外交生涯中,他先后担任过中国驻美、英、法等大国的使节及派驻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代表,也担任过北京政府的外交总长和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还出席过两次大战结束时讨论战后问题的巴黎和会和旧金山会议,晚年又出任国际法院法官。

学术界目前已有不少研究顾维钧的论述,本文着重对已发表的研究成果、学术界较关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一、顾维钧研究史料与专著关于顾维钧研究的史料是较为丰富的,这一方面是因为顾维钧本人具有记日记档案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为外交官其事迹很多都反映在外交文档和相关史料中。

顾维钧重视档案文献的作用,每次参与外交活动后都会回顾活动内容和外交对话要点并记录下来,《顾维钧回忆录》在很大程度上便得益于保存多年的日记、会务纪要、电报档案等及信函、文件,回忆录共13册,全书六百多万字,详细记述了半个多世纪顾本人经历的风云变幻,无疑是研究顾维钧的最重要的史料。

此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的顾维钧文件亦是研究顾维钧的重要资料(包括大量真本和手稿)。

顾维钧所著《外人在华之地位》是了解顾维钧对外侨问题看法的重要资料。

除了顾维钧自己的作品,金光耀、马建标选编的《顾维钧外交演讲集》也是了解顾维钧外交思想的重要资料。

因为外交官的独特身份,有大量的外交档案和官方史料也是顾维钧研究的重要史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的《北京政府外交部档案》(全宗号1309)记载了北京政府时期的外交活动,其中包含许多和顾维钧相关的史料。

程道德等编著的《中华民国外交史料选编》(1911—1919,1919—1931)(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包含1911到1931年间的大量外交史料,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编著的《秘笈录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记录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大量文件,都是研究顾维钧的重要史料。

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岳谦厚博士《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评介

中国近代外交史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岳谦厚博士《顾维钧外交思想研究》评介

维普资讯
20 0 2年 1 0月
山西 师大 学报 ( 会 科 学版 ) 社
J u n l f S a x a h r n v r iy( o i lS i n e Ed to o r a h n iTe c e s U i e st S ca c e c ii n) o
衡 , 项 失 衡 则 导 致 中 国丧 权 失 土 , 成 百 年 之 痛 史 。与 此 同 时 , 方 近 代 外 交 知 识 的 输 入 , 成 中 国 近 代 外 此 铸 西 促 交 意识之 萌 芽 . 渐 超 越 了只有 朝 贡而 没有 外 交 的传统 观 念 , 向 同国际 政 治接 轨 的道路 , 有 总理 衙 门 、 逐 走 遂 外
深 层 文 化 内涵 。 种 格 局 至 道 光 咸 丰 年 间 为 东 来 的 西方 人 两 次 以 炮 舰 所 破 毁 。 方 列 强 用 炮 舰 向 中 华 帝 国 表 此 西
明 : 们 不 是 贡 使 , 们 是 执 行 其 国 家 之 使 命 , 过 外 交 途 径 订 立 不 平 等 条 约 。 中 国 传 统 对 外 关 系 自 此 而 失 他 他 通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15 5 ( 0 2 0 — 1 30 1 0— 9 7 2 0 ) 4 0 0 — 2
鸦 片 战 争 之 前 , 国并 无 近 代 意 义 之 外 交 。礼 部 和 理 藩 院 乃 是 以 居 中 驭 外 之 “ 朝 ” “ 国 ” 理 念 , 中 天 或 上 为 为 接待 藩邦 、 国或外 国贡使 而设 立 , 本 身是 以“ 国 ” “ 狄” 间不平 等关 系作 前提 , 现 了“ 朝 至上 ” 属 其 上 与 夷 之 体 天 的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民国第一外交家作者:徐百柯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06期对一个24岁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27岁成为驻美国公使、34岁出任外交部长的人来说,除了用“光芒四射”形容,你还能说什么?《联合国宪章》上签署的第一个名字,是三个汉字:“顾维钧”。

1945年6月26日,在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代表团因在发起国中按字母顺序列于首位,故代理宋子文担任首席代表的顾维钧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上世纪30年代,一家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曾提到这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认为“中国很少有比顾维钧博士更堪作为典型的人了。

平易近人,有修养,无比耐心和温文尔雅,没有哪一位西方世界的外交家在沉着与和蔼方面能够超过他。

”著名学者温源宁写过一篇印象记,起首便是:“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顾维钧博士,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光芒四射的星星。

”那是1934年,温源宁写道:“作为一名外交官,他的成就称得上辉煌,要加以逐一列举,人们将不得不从惊讶开始而以赞美告终……他以1912年5月出任内阁秘书开始其政治生涯直到如今,凡是外交官员梦寐以求的最高职位他都已经得到了:驻美国公使、巴黎和会代表、国联理事会中国代表、驻英国公使,并自1922年以后多次出任外交总长,而现在是驻法国公使。

有一次,顾博士还做过几个月代理国务总理。

”1985年,顾维钧在纽约逝世。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载文表示哀悼,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驻纽约总领事前往吊唁。

温源宁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出席巴黎和会时,顾博士已经由于是中国权益既有尊严又有才干的捍卫者而闻名于世。

”年方而立的顾维钧在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中,位居后进。

但当需要向和会最高机构“十人会”报告山东问题时,他的前辈们由于种种原因,或者拒绝出席、或者拒绝发言,是顾维钧勇于任事,出面侃侃而谈,痛陈山东问题的由来以及中国的态度,并从国际法的角度雄辩论证了山东当归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

外交奇才顾维钧

外交奇才顾维钧

外交奇才——顾维钧摘要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外交奇才,历任驻法、英等国公使,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及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

巴黎和会上滔滔雄辩,为维护祖国权益鞠躬尽瘁,受到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的赞赏。

随后,开始在外交方面大展才华。

关键字雄辩巴黎坚毅果敢服务人民热爱祖国人物简介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少有的外交奇才。

1888年1月29日出生在上海嘉定一个富裕的家庭。

顾维钧的才华,博得了那时因公访美的国务大臣唐绍仪的赏识,自此顾维钧成为袁世凯的秘书兼翻译,从此步入政坛。

此后,顾维钧历任驻法、英等国公使,北洋政府外交总长、财政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及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等职。

顾维钧从小就天资聪颖,4岁时就入私塾读书,12岁随父来上海读书,考入男士育才中学。

毕业后如上海一所贵族学校——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学习,顾维钧为人聪明,在校成绩名列前茅。

16岁时,顾维钧就赴美国留学,入纽约州库克学院学英语,第二年便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政治和文学,仅仅在4年间就获文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两个学位,继而获法学博士学位。

在留美期间,先后担任了《哥伦比亚月刊》经理和纽约中国留学生会会长。

在外留学期间,顾维钧就胸怀大志,立志报效祖国。

雄辩巴黎,一鸣惊人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有2名代表参加,首席代表是陆征祥,而另一代表则是顾维钧。

同年1月27日,和会讨论山东问题。

日本代表首先声明,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益均须无条件让予日本,并公布了英、法、俄、意四国承诺日本要求的密约。

面对如此野蛮的强盗行为,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

他指出:“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在国防上具有重要地位;“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为了争取西方同情,他甚至将孔子比作耶稣,山东比作耶路撒冷,指出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

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

浅析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2012级历史专业lilyco 12020105【摘要】顾维钧是民国外交界的领袖人物和著名的国际政治家,联美制日是其主要的外交思想。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否参与二战和巴黎和会的山东问题上尤为明显。

对于这种思想,我们应该辩证地来看待,并令其为当代外交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顾维钧;联美制日;外交思想顾维钧是20世纪上半叶为中国外交做出独特贡献的中国著名外交家,和那个时候许多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中西文化的交汇点。

16岁赴美留学,191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早期极少数受过正规国际法教育的职业外交官之一。

1912年顾任袁世凯总统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联合国首席代表、驻美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为民国外交的历史证人,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民国外交之形象。

顾维钧几乎参与了民国的所有外交将活动,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而不懈努力。

然而,纵使顾维钧与他的同仁们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命运,未能实现独立自主的外交梦想。

1912年4月,顾维钧回到北京,进入外务部任秘书,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

1912-1915三年时间内,顾维钧亲眼目睹了日本的侵华政策以及美国对中国的“友好”政策,“联美制日”思想开始萌芽。

这种思想在中国是否参与二战和巴黎和会的山东问题上尤为明显。

一战期间,美德关系恶化,时任驻美公使的顾维钧与美国的高级官员保持着密切的接触。

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

顾维钧拜会美国国务卿蓝辛,询问若中国随美国参战美国是否愿意接济。

蓝辛表示“美国允接济”,但又表示“为中国计,为全局计,中国宜先从容布置,待时而动。

”顾维钧深受触动,于4月9日向北京政府发去电报建议随美参战。

同时,又建议“助美参战,似尚不宜过急。

”而且,他还提出了“四利”与“四害”的主张。

“四利”是指:一、与美各自处第三交战国地位,不受人迫,仍可行动自由;二、加入协约国义务必重,权力未必多,而美之与我,不独无所求,且能助我;三、日之与我,野心不减,终必思动,英法碍于同盟,不便干涉,更无余力助我,而美国宜当还助,且有余力助我防患于未然;四、战后国交上实获益不浅。

民国职业外交家——顾维钧

民国职业外交家——顾维钧

•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江苏嘉定人 (今属上海)。1912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充任袁 世凯和唐绍仪外务秘书始,先后出任民国北京政 府驻美公使、驻英公使、驻法公使(后为大使)、 驻英大使、驻美大使、国联代表等职,以及联合 国海牙国际法庭法官、副院长,多次代表中国出 席各各种国际会议。 • 至1967年退休,顾维钧从事外交工作达55年之久, “毕生至力于国际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其为时 之久,功业之隆,近代罕有其匹”,“享誉中外 逾半个世纪”,以及真正的职业外交家。
• 华盛顿会议上,顾氏提出不平等条约问题。 后向政府建议,一、重提巴黎和会上的七 条希望。二、在求实际而不贪多。具体而 言,先要求四项:废除势力范围、裁撤外 国邮局、恢复关税自主、撤退外国军队。 认为领事裁判权较为复杂,可设立专门委 员会,从长商议。
• • •
四、顾维钧在民国政局中基本立场与转变 一生先后两次遭到国民党和共产党的通缉。 第一次是1928年7月9日,通缉令称:“王捐 唐、曾毓隽、吴光新、姚震、汤漪、章士钊、 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顾维钧、汤芗铭、 王印川等,劣迹昭著,着军事委员会、内务部、 总司令部、各省政府、各特别市政府,迅饬所 属,一体通缉,归案惩办,以儆奸邪而申国 纪。”
• 有一种情绪化的东西。 • 他认为美国对外政策是开放、天真和冲动 的——当美国的情绪正常时,非常慷慨大 方,但当不高兴时,则非常残忍。 • 在与美国打交道过程中,他主张采取低姿 态。
• 3、外交技巧 • 强调“不求全胜论”——“每一个中国知识 分子都记得一名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 全。换名话说,坚持原则比只顾局部利益 为好。——但这个原则不能用于外交,因 为国家是永存的,不能玉碎。一个外交家 不能因为必须坚持原则而眼看着国家趋于 毁灭而不顾。”

只是更为审慎而不那么狂躁”。这是...

只是更为审慎而不那么狂躁”。这是...

摘要鸦片战争后,中英签定《南京条约》,中国进入了近代不平等条约时代,反对不平等条约的斗争也从此开始。

民国时期,逐步诞生了一批职业外交家群体,为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斗,顾维钧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顾维钧(1888.1985),英文名W色11ingtonKoo,江苏省嘉定县人(今上海市嘉定区)。

他民国元年回国,在外交部任职,投身于修约实践,将其作为毕生事业,在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北京政府时期是顾维钧外交的初始和辉煌时期。

目前史学界大多进行的是对他个人传记、外交思想与实践的研究,而专门从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与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关系角度来做的研究尚欠深入。

本文拟从四个部分对于北京政府时期顾维钧对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及其修约实践作深入的论述。

第一部分分析了思想基础。

这含有多种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强烈的民族意识的促进,西方教育的背景,重要人物的影响,外交职业化的影响。

第二部分论述了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这些认识包括:不平等条约的产生,对国家主权的认识,不平等条约与国际法的关系,不平等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第三部分论述了修约实践及其主要策略和特点。

第四部分作了简要评价。

指出他修约活动的历史成效、局限和历史启示。

关键词:北京政府顾维钧不平等条约认识及其修约实践引言顾维钧(1888—1985),祖籍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字少川,英文名Wel!ingtonkoo,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外交家,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1888年1月29日,他出生于上海,1985年11月14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8岁。

他4岁开始在私塾读书,后在中西书院、圣约翰书院读书。

1904年赴美国库克学院读书。

1905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

1909年,同时获学士、硕士学位。

1912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总统和总理的秘书,后进入外交部,开始了他的外交生涯。

北京政府以前,顾维钧在美国负笈攻读外交和国际法,为其外交和修约活动进行了知识储备。

三十年代顾维钧_国联外交_考察_张玮

三十年代顾维钧_国联外交_考察_张玮

2003年1月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a n.,2003第30卷第1期 Jo ur nal o f Shanx i T eachers U niv ersit y(Social Science Edition)Vo l.30 N o.1三十年代顾维钧“国联外交”考察张玮,岳谦厚(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210093;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4)摘 要:顾维钧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职业外交家和国际政治家,亦是人类追求和平与秩序、公理与正义的代表。

其国联外交思想之发生、发展及其具体运作与现代国际政治的基本走势密切相关,但却难以因应三十年代中国国内特定的政治环境,故遭到时人乃至后人的强烈批评。

本文将对之进行重新审视,以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估价。

关键词:顾维钧;国联外交;和平主义中图分类号:K2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57(2003)01-0115-07顾维钧不仅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有力倡导者,也是其有力维护者和实行者。

从其参与或主持民国外交的全过程看,除1914年9月日本借对德宣战,出兵山东,侵犯中国中立国权利时,主张以武力对抗日本外,始终主张以和平的外交途径来解决中外间的一切争端,而其中他敦促政府所采取的无论积极的军事抵抗还是消极的抵货运动,均服从于他的和平外交目标。

而从其和平主义外交的基本走向看,主要围绕“国联外交”展开,而本文所考察者仅及“九一八”至“七七”事变这一历史阶段。

一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顾维钧就依据其在美国收集的各种信息,向北京政府提出报告,建议成立某种世界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

他认为:“参加这样一个世界组织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由于缺乏一个以国际法准则为指导,能够阻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的国际组织,中国过去在与西方世界的交往中吃尽了苦头。

”这也是一个“对人类至关重要的问题”[1](P163)。

当美国总统威尔逊请求他在即将召开的巴黎和会支持美国关于建立国际联盟组织案时,他在未取得北京政府明确指令的情况下便予以大胆承诺[1](P169-170)。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被遗忘,是外交史上的大不幸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被遗忘,是外交史上的大不幸

以公理争强权:顾维钧被遗忘,是外交史上的大不幸唐德刚多次强调过一个观点:近代中国百余年来,只出过“两个半外交家”——李鸿章、周恩来和顾维钧,而顾维钧就是那“半个”。

他这样说的依据是,顾维钧虽做了一辈子外交官,从北洋军阀的北京政府到国民党的国民政府,但都是为人作嫁衣,奉命工作,自己一辈子也未享受过决策权。

因此与李鸿章、周恩来比,只能算半个外交家。

但资先生不赞同这一看法,以为此说不公,以顾维钧的外交表现,无论如何当得起一个外交家,而且是杰出的外交家。

唐德刚是以政治家的标准来衡量外交家,资先生则从外交家本人的作为来评判,后一种评判标准更能揭示外交家在外交史上的地位。

▌“以公理争强权”:顺应时代潮流并站在潮头的中国外交家唐德刚说的“两个半外交家”对应的是近代中国的三个时期:晚清、中华民国和新中国。

一个外交家的作为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

处于晚清的李鸿章在对外交涉中,清醒地认识到面对的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他顺应变局,从传统夷务向洋务然后向近代外交转变,对国际法也有所了解,确实是晚清最善于与列强打交道的外交家。

但他在外交决策上仍受清廷制约,且处于大变局的开端,无法摆脱传统体制和观念的束缚。

顾维钧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以所学国际法审视晚清外交,对之有严厉的批评,称国门被迫打开后中国所丧失之国权,“为吾衮衮诸公之所甘心放弃者,亦何可胜道哉”。

在晚清主持外交者中,顾维钧视李鸿章为“我国胆识俱到之外交家”,但也有批评,指出其于庚子年从上海提军北上,欲道出租界,为工部局所阻,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竟“噤口无声,而出他途”,李鸿章尚如此,其他“碌碌诸公更何论乎”。

顾维钧写该文是辛亥革命前夕,距李鸿章主持外交已经过去了十年。

在美国学习多年后,他对世界大势有了自己的判断:“当今日之世虽曰有强权无公理,然国际交涉之时诚能以公理争强权,则强权者亦不能以一手掩天下之目,而抹杀公理也。

”顾维钧的这一看法准确地预判了20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他此后从事外交所信奉的原则。

顾维钧:称雄外交界的法律人

顾维钧:称雄外交界的法律人

顾维钧:称雄外交界的法律人林海【期刊名称】《江淮法治》【年(卷),期】2014(000)014【总页数】2页(P16-17)【作者】林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集外交官与大法官两种职业于一身且均为翘楚者,也许非顾维钧莫属。

他具有那段岁月法律人的缩影:于救亡时激烈而决绝,于法制建设时沉稳而睿智熟悉顾维钧,始于电影《我的1919》。

代表中国参加巴黎和会时,他是一名风华正茂、雄辩宏才的法学博士,在“弱国无外交”的现实中绝望、无言。

此后的他,活跃于国际法舞台,参与起草《联合国宪章》。

用学者温源宁的话说:“他的朋友和敌人全都会承认,在国外代表中国利益的中国外交官中,再也不可能有比顾博士更好的了。

”退出外交舞台后,顾维钧重拾法学旧业,于1957年成为国际法院第一位华人大法官。

从法学院到巴黎和会1888年1月29日,顾维钧在上海出生。

在私塾读到10岁时,他跟随姐夫到一所教会学校上学。

在教会学校,他开始学英文、算术和地理,后升学至圣约翰书院。

在回忆录中,他写道:“我记得当时校内外到处谈论改革,即实行宪政和社会改革……我有两个同学,决定赴美留学,约我同往……我立即表示同意,母亲则强烈反对。

我尽力向她说明那是该做的事,她始终没被说服,但我还是着手准备……我剪了辫子,用丝带把辫子扎好,带回家里交给母亲。

她一见到就大吃一惊,并哭了起来。

”就这样,16岁的顾维钧离开故土赴美求学。

在库克学院里学习一年后,他考取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政治和国际外交。

“后来,我又选修法学院一些教授开设的课程,如著名的克尔奇威、库欣和讲罗马法的史密斯教授。

我有机会在这些名师的教导下读书,确实是三生有幸。

”顾维钧回忆道。

从此,顾维钧对法律产生兴趣。

1909年年初,他转入法学院,并注册入学。

同时,他也学着政治系的研究生课程。

在法学院学习的两年内,他修学了几乎所有的法律课程,并开始了自己的博士学习阶段。

当年,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外国对中国政府的权利要求》。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每次见外宾都要摩擦双手素材

高中历史之历史百科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每次见外宾都要摩擦双手素材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每次见外宾都要摩擦双手顾维钧,字少川〔1888-1985〕,江苏省嘉定县〔今上海市嘉定区〕人,1912年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后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国民政府驻法、英大使,海牙国际法院副院长;1945年任中国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首席代表,1945年6月26日,代表国民政府首先签署了?联合国宪章?;1946年至1949年,任驻美国大使兼驻联合国中国代表团团长,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

顾维钧代表中国屡次出席国际会议,尤其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后,他在国联会议席上屡次演说,博得世界各国代表的好评。

虽然顾维钧在对外交涉的讲坛上侃侃而谈,据理力争,不辱使命,显示出大国风范,但在讲台下,总是保持一种谦谦君子的形象。

他待人和蔼可亲,行事低调,且特别注重细节。

在当民国政府的外交部部长期间,他的卧室摆放有一面三角玻璃镜,每次出门前,他都要对镜而立,将礼服的前后左右仔细检查,看看是否有头发或者灰尘掉在衣服上、皮鞋是否清洁有光泽。

顾维钧每次会见外宾,出于礼貌,每次握手之前,他都摩擦双手,让自己的手温暖以后,再和对方握手。

每次宴请外宾的时候,顾维钧特别注重细节,总是事先进行调查研究,按照外宾习惯、嗜好上的不同加以细心周到的筹划。

比方他宴请荷兰公使欧登科时,事先得知欧登科餐后有喝一口凉开水的习惯,于是特意吩咐准备,让欧登科既惊讶又感动。

当顾维钧宴请英国公使蓝博森时,事先得知他饭后有喝一大杯咖啡的习惯,于是特意让人准备,餐后立即端上,蓝博森非常快乐。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外交实践比较研究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中国和巴西同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发展中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

然而,在大约一个世纪前,两国却都还是国际上的弱势国家。

本文将以中国和巴西"第一共和国"时期的两位杰出外交家——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Barao do Rio Branco)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他们的外交实践,考察他们是如何践行弱国外交、捍卫国家利益的。

本文首先进行背景介绍。

通过对顾维钧与里奥·布兰科男爵开展外交实践之时所身处的国内外环境进行回顾,可以认识到,当时的中国与巴西都处在相当程度的压力之下。

而在这其中,巴西没有像中国一样受到外部因素的致命冲击。

两国所遭受内外压力的程度不同也决定了顾维钧和里奥·布兰科男爵这两位外交家投身外交的初衷和目标有所差异。

对于两位外交家的外交实践,我们首先考察他们均予以重点关注的三个内容:对美关系、地区关系以及对国际多边事务的参与。

两位外交家同将对美关系设为两国外交优先级别:顾维钧采取"联美"外交;里奥·布兰科男爵则巩固了对美的"不成文联盟"。

在地区关系上,两位外交家对地区主要竞争对手采取不同的外交策略:顾维钧对日坚持不懈斗争;里奥·布兰科男爵重视地区平衡,在同阿根廷维持平衡的同时,也与邻国分享权力。

在国际多边事务的参与上,两位外交家各有侧重:顾维钧积极参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事务,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影响力较之里奥·布兰科男爵更大一些;里奥·布兰科男爵的目光多限于西半球范围内,侧重美洲事务,注重推动泛美主义的发展。

在开展外交实践的过程中,两位外交家在外交手段与外交风格上也体现出
鲜明特征,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

在外交手段方面,两位外交家体现出以下三个共同的特点:以和平方式解决对外纠纷,这一节主要以顾维钧最重要的外交实践之一——废约外交和里奥·布兰科男爵最知名的外交实践——解决划界问题来说明问题;践行超党派外交,全身心投入外交事业;以及主动运用国际法,这一节主要运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应用情势变迁原则、在废约手段上倾向于依据国际法准则以及里奥·布兰科男爵在阿克里问题上应用占领地保有原则等作为典型事例进行说明。

另外,在开展外交实践的过程中,两位外交家体现出的外交风格稍有不同,具体说来,体现为他们的灵活程度有所不同:顾维钧更为灵活一些,而里奥·布兰科男爵较为坚持原则。

主要以中国与英美签署平等新约、面对不平等待遇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表现及巴西在第二届海牙和会上的表现作为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对两位外交家的外交实践进行综合考察,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由于身处不同环境,两位外交家在进行外交实践的自主程度上是不同的,对后世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两位外交家在新的时代,为两国开拓出新的外交政策,然而,我们从中也可察觉到两国传统外交精神的回归;外交固然重要,但只有在国家保持局势稳定时,外交方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外交的后盾是国家实力,然而,更应看到的是外交家们积极主动的外交实践的价值,如果单纯止步于对国家实力不足感慨哀叹,不在外交上有所行动,弱国将陷入更为被动的局面;两位外交家的外交实践其实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他们是从当时所具备的客观条件出发的,难免有其历史局限性,对此需理性客观地看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