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病牛可见头部和肩部肌肉颤抖和抽搐,后期 出现强直性痉挛,泌乳减少。
病理变化


脑组织呈海绵样外观(脑组织的空泡化)
脑干灰质发生双侧对称性海绵状变性


神经纤维网和神经细胞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空泡
角质细胞肿大,神经元消失,无任何炎症反应
诊 断

本病既无炎症反应,又不产生免疫应答,迄今尚
难以进行血清学诊断,所以目前的定性诊断以大 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主。

脑干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网空泡化具有证病性意义。 作为确诊,还需进行动物感染试验、PrPsc的免疫 学检测和SAF检查等实验室诊断。
防 制

本病尚无有效疗法,无疫苗。
控制本病主要措施: 在发病国家如英国等规定捕杀和销毁病牛和可疑 病牛,严禁屠宰和销售病牛及其肉制品,禁止在 饲料中添加反刍动物蛋白 ( 肉骨粉等 ) ,禁止从发 病国家进口活牛、牛肉及其制品、牛精液、胚胎 和肉骨粉等。
诊 断

本病可根据临诊症状、剖检变化和流行病学材料
做出初步诊断。 但在非疫区还必须进行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试验才 能确诊。 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有补体结合反应、琼脂扩散试


验、中和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荧光抗体法以及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防 制

预防本病必须严格执行兽医检疫措施,不从有牛瘟的国家 和地区引进反刍动物和鲜肉。 当发现牛瘟病例时,应立刻封锁疫区,扑杀病畜,并做无 害化处理,对污染的环境彻底消毒。



病毒颗粒通常呈圆形,直径120~300nm。
牛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从地理分布及分子 生物学角度将其分为3个型,即亚洲型、非洲l型 和非洲2型。 牛瘟病毒对环境非常敏感。

流行病学

牛瘟主要侵害牛和水牛,易感性随着牛的品种、年龄等有 差异。 牦牛的易感性最大,犏牛次之,黄牛又次之;绵羊、山羊 和猪仅有轻度感染,病死率也不高。 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 传播途径:本病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可经消化道、 呼吸道、眼结膜、子宫感染传播,也可通过吸血昆虫以及 接触病牛的人员等而传播。 传染源:病畜和带毒畜 本病在亚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仍在流行。


在疫区和邻近受威胁区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建立免疫防 护带。
我国曾经使用过的疫苗有: 牛瘟兔化弱毒疫苗、牛瘟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牛瘟绵羊 化兔化弱毒疫苗等。

思考题

(1)比较牛瘟、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蓝舌 病、牛巴氏杆菌病、恶性卡他热在病理变化上的异同? (2)试分析消灭牛瘟计划的可能性及意义。


下痢便:褐色带有粘膜坏死
上颚粘膜脱落溃疡
小肠充出血
病理变化

消化道黏膜都有炎症和坏死变化,特别是真胃幽 门部附近最明显,可见到灰白色上皮坏死斑、伪 膜、烂斑等。 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黏膜充血、潮红、肿胀、 点状出血,有烂斑,盲肠和直肠黏膜严重出血、 糜烂,生成伪膜。


呼吸道黏膜潮红、肿胀、出血,鼻腔、喉头和气 管黏膜覆有假膜,其下有烂斑,或覆以黏脓性渗 出物。
第五章 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内容概要
第一节 反刍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 一、牛 瘟 二、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第二节 反刍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 一、气肿疽 二、副结核病 三、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四、羊梭菌性疾病 五、牛猝死症
第一节 反刍动物的病毒性传染病
一、牛 瘟
(rinderpest,RP)
病 原

本病病原为与痒病病原相类似的一种朊病毒。 一般认为,BSE是因“痒病相似病原”跨越了“种 属屏障”引起牛感染所致。

BSE 的 PrPsc 在病牛体内的分布仅局限于病牛脑、 颈部脊髓、脊髓末端和视网膜等处。
病原体关联纤维电镜图
流行病学

患痒病的绵羊、BSE种牛及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 动物主要是由于摄人混有痒病病羊或BSE病牛尸体 加工成的骨肉粉而经消化道感染的。 BSE一般与性别、品种及遗传因素无关,但从病例 上显示奶牛发病数高,且以黑白花奶牛病例最多。



临诊症状

体温升高达41~42℃,持续3~5d。 病牛委顿、厌食、便秘,呼吸和脉搏增快。 流泪,眼睑肿胀,鼻黏膜充血,有黏性鼻汁。 口腔黏膜充血,流涎。唇、齿龈、软硬腭、舌、咽喉等部 位形成伪膜或烂斑。 由于肠道黏膜出现炎性变化,继软便之后而下痢,混有血 液、黏液、黏膜片、伪膜等,带有恶臭。尿少,色黄红或 暗红。 孕牛常有流产。 病牛迅速消瘦,两眼深陷,卧地不起,因衰竭而死。
发病初期头部下垂,耳向后,情绪不安
共济失调,难以走出牛舍
神经细胞及神经元空泡变性
第二节 反刍动物的细菌性传染病
一、气肿疽
(gangraena emphysematosa)

又称黑腿病(black leg)或鸣疽,是由气肿疽梭菌引 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BSE的平均潜伏期约为5年,发病牛龄为3~11岁, 但多集中于4~6岁青壮年牛,2岁以下和10岁以上 的牛很少发生。


临诊症状

常见病牛烦躁不安,行为反常,对声音和触摸过
分敏感。

病牛常由于恐惧、狂躁而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 调,步态不稳,常乱踢乱蹬以致摔倒,磨牙,低 头伸颈呈痴呆状,故俗称疯牛病。
特征: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按压有 捻发音,并常有跛行。 Bollinger于1875年首次发现,现已遍布世界各地。

病 原

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 chauvoei)属梭菌属(Clostridium) , 为圆端杆菌,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本菌的繁殖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 芽孢的抵抗力则极大,在土壤内可以存活 5 年以上,干 燥病料内芽孢在室温中可以生存 10年以上,在液体中的 芽孢可以耐受20min煮沸。

二、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牛海绵状脑病(BSE)又称“疯牛病”,
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以潜伏期 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 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 元空泡形成为特征。

病牛终归死亡。

牛瘟又名烂肠瘟、胆胀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牛、
水牛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诊特征:体温升高、病程短,黏膜特别是消化
道黏膜发炎、出血、糜烂和坏死。

目前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有此病发生。
病 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原是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毒属 (Morbillivirus)的牛瘟病毒。 为单链负股无节段RNA病毒,基因组为16kb,有 囊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