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全)

合集下载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帮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文,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化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1.2 课程内容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古诗文进行诵读和解析。

通过诵读和解析,使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韵律和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古诗文中的情感和意境。

第二章:教学方法2.1 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诵读、解析和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采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教学工具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如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

提供古诗文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诵读。

第三章:教学内容3.1 第一单元:山水田园诗选取《山居秋暝》等山水田园诗进行诵读和解析,理解诗中的自然景观和诗人情感。

3.2 第二单元:送别诗选取《登鹳雀楼》等送别诗进行诵读和解析,理解诗中的离别情感和诗人意境。

3.3 第三单元:咏物诗选取《题临安邸》等咏物诗进行诵读和解析,理解诗中的物象描写和诗人情感。

3.4 第四单元:边塞诗选取《塞下曲》等边塞诗进行诵读和解析,理解诗中的边疆景象和诗人豪情。

3.5 第五单元:爱情诗选取《静夜思》等爱情诗进行诵读和解析,理解诗中的相思情感和诗人意境。

第四章:教学安排每个单元安排2-3节课时,进行诵读、解析和讨论。

在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或小组讨论,巩固所学内容。

第五章:教学评价定期进行诵读比赛,评估学生的诵读能力和对古诗文的掌握程度。

定期进行笔试考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解析能力。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诵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诵读,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语感。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诵读,展示自己的诵读能力。

6.2 解析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理解和解析古诗文。

(完整)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完整)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经典诵读(六)《醉花阴》《声声慢》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醉花阴》《声声慢》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醉花阴》《声声慢》教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词二、学习《醉花阴》《声声慢》1.小组互助学习运用“学古诗四步法”,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共同探索。

2.小组汇报成果,师生共同分析。

3.放课件,师诵读诗句。

4.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说从中感悟到什么?5.介绍作者李清照。

6.指导背诵。

三、交流课外积累或收集的相类似的其他诗歌四、总结附古诗词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惟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经典诵读(七)《塞下曲其二》《游子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其二》《游子吟》2.感悟诗歌的内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塞下曲其二》《游子吟》教具学具小黑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学辅导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词二、学习《塞下曲其二》《游子吟》1.了解作者。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2.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点评。

(4)全班学生齐读。

3.展开丰富的想像力,用你的语言来描绘你所想像到的画面。

4.尝试背诵这首诗。

三、交流课外积累或收集的相类似的其他诗歌四、总结附古诗词塞下曲其二(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五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语文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3. 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经典文学作品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

2. 以经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篇章为主要诵读材料。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研究
兴趣。

2. 欣赏和分析:给学生播放录音或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欣赏和
分析经典篇章的语言、结构和意义。

3. 合作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朗读练,提高学生的
朗读技巧和配合能力。

4.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给予个别指导和反馈。

5. 课堂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学生的朗读表现,评价其语音准确性、语调表达和情感
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对经典篇章的理解和欣赏程度。

3. 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分享的过程,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和主动参与度。

五、教学资源
1. 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2. 经典文学作品的摘录或整本书籍。

3. 学生朗读成果的展示方式,例如PPT、短视频等。

六、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2. 组织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讲座或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做个计划吧。

那么一份同事都拍手称赞的教学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学计划1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资料,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

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状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班级基本状况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21人。

五年级学生就应已掌握了必须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资料概要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资料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资料上分三个部分:透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取”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透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资料,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透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之后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

五年级诵读教案 12篇

五年级诵读教案 12篇
2、大家知道这是谁的作品吗?简介于谦。
(1)学生自己说一说。
(2)老师做适当小结、概括。
3、释题:
(1)看题目你觉得这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吗?
(2)理解“吟”(是一种文体,有赞扬、称颂的意思)
(3)师小结:这也就是一首赞颂(石灰)的诗。
二、读准古诗
1、学生自由读一读,老师行间指导。
2、指名试读,老师、学生相机更正、强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总第7教时
教学内容
江南春
第1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学会一个生字“旗”,理解“酒旗”及诗句的意思。
3、在反复诵读诗句的基础上,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程序
课前修改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千字文》教学内容:《千字文》教学目标:1、熟读并能背诵修身篇。

2、理解文字意思,说出大致理解。

3、补充相关知识,促进理解,有感情诵背。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了《千字文》了。

谁知道千字文是怎样的文章?2、我们先把以前学的《千字文》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好不好?3、看大屏幕,跟着读,跟着唱。

4、我们知道:《千字文》一共分为八类篇章,今天,我们学习“修身篇”。

二、教学指导1、出示“修身篇”的内容:共7句,分为3小节。

2、还记得我们学习《千字文》的三步曲吗?第一步:字正腔圆知字音第二步:查阅资料知其意第三步:摇头晃脑出感情(一)学习第一小节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小节)下面进行第一步:(出示字正腔圆知字音)师: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1)示范读。

谁能比老师读得好?(2)指两名学生读,其他同学听读:他是否做到了“字正腔圆”?(3)生领读。

(4)对着大屏幕自由练读。

(5)开火车读。

(6)齐读。

师评:第一步字正腔圆大家基本合格。

2、下面进行第二步:(出示查阅资料知其意)(1)师:这四句话,你理解吗?同学们,自己读读这四句话,借助《新柳文苑》,说说句子的意思。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句意,齐读句意。

(找3-4名表达,说出大意即可)“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应该友爱,要如同大树一样连根同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结交朋友要志趣相投,要能互相切磋劝勉。

3、过渡:古人用“孔怀兄弟,同气连枝”简洁的八个字,教育我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关爱。

古代有很多经典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老师这里请大家欣赏一则小故事,题目叫《李绩焚须》。

(1)学生听故事。

(2)师提问:故事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3)交流:(1)姐姐为了李绩终身不嫁。

(2)姐姐生病李绩亲自为姐姐熬粥,把胡须都给烧了。

(3)李绩的话让人感动。

(再指名读)(4)师评:多么情真意切的话啊!“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八个字为我们诠释了真朋友的含义,读读这八个字,你觉得什么才是真朋友?真朋友之间应该怎么做?(交流: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切磋,一起学习,朋友遇到挫折,应该勉励他,给他鼓励,给他帮助。

最新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五年级上册)

最新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五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上册)教案甲马营镇实验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上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和语音语调的把握能力。

教学重点:1. 能准确、流畅地朗读经典诗歌和文言文段落。

2. 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情感和意义。

教学难点:1. 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复杂语言和深层意义。

2. 把握朗读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教学准备: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集(可以是诗歌、童话、故事等)。

2. 朗读时的语音语调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喜爱之处。

2. 提问:你们最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步骤二:朗读练习(1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强调阅读的流畅和准确性。

2. 选择一首经典诗歌或文言文段落,让学生齐读,再让学生个别读。

3. 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对于需要表达的情感,适当调整语音语调。

步骤三:理解和欣赏(15分钟)1. 教师给学生讲解诗歌或文言文段落的背景和意义,强调其中的美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2. 提问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步骤四:练习背诵(10分钟)1. 引导学生开始背诵经典诗歌或文言文段落,可分段进行背诵,帮助学生掌握词语和语法结构。

2. 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背诵内容的难易程度。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的收获和提高之处。

2.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应用到生活中。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选择一则喜欢的经典文学作品,写一篇读后感,并准备下节课朗读。

2.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朋友间进行经典文学作品的分享和朗读。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对于经典诵读的理解和重要性有初步认识;2.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语音语调;3.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经典诵读的意义和作用;2.经典诗词的选材和分析;3.朗读和背诵经典诗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经典诗词的内涵和意义;2.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经典诗词。

四、教学准备:1.经典诗词的选材和分析资料;2.录音机和音频材料;3.复印件。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着名的经典诗词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可以用音频或视频形式播放一些名家朗读经典诗词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感受经典诗词的声音和美。

Step 2:讲解(10分钟)教师结合选材和分析资料,讲解经典诗词的选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到经典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分析一些经典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和领会诗句的含义。

Step 3:朗读(15分钟)教师播放经典诗词的录音或朗读诗句,让学生感受经典诗词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诗词,让学生朗读,并进行一些朗读技巧指导,如语速、语调等。

要求学生读出朗朗上口的声音。

Step 4:背诵(15分钟)教师选择一首经典诗词,进行逐句分析,并逐句让学生跟读。

然后,教师逐句让学生背诵,并进行一些背诵技巧指导,如重音、停顿等。

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出一段连贯的诗词。

Step 5:小组合作(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首经典诗词进行分析和朗读,并准备一段演讲,将自己对经典诗词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思路和参考模板。

Step 6:展示与反思(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给其他小组表演自己的朗读和演讲,其他小组给予评价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背诵的技巧。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经典诵读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够朗读和背诵一些经典诗词,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演讲表达。

五年级 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 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自信。

3. 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和停顿等。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 经典文学作品,如《小王子》、《格林童话》等。

2. 录音设备和音频材料。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4. PPT或投影仪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读过或听过经典文学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

二、预习(10分钟)1. 分发课本和练习册,让学生预习本课要学习的经典文学作品。

2. 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三、朗读训练(20分钟)1. 播放录音材料或老师示范朗读经典文学作品。

2. 分段指导学生朗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节奏和停顿等朗读技巧。

3. 分组练习,学生之间互相朗读,互相评价。

四、理解与讨论(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与文学作品相关的问题,检查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适时补充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表达与创作(15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和创作。

2. 学生可以选择写一篇读后感、绘制插图或改编故事情节等形式。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朗读和表达方面的进步和不足之处。

3. 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2. 组织朗读比赛或文学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朗读训练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音语调、节奏和停顿等朗读技巧。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论语》教案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1
学期目标制定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2
教学计划表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3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4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6
教学设计 3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1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玉门街小学电子备课表5
教学设计 2
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2。

五年级中华诵读经典教学设计两篇

五年级中华诵读经典教学设计两篇

五年级中华诵读经典教学设计两篇古诗《牧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2个生字,理解“铺、弄、”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通过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想像中体会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3、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的意思、想象描述的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和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积累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教学方法:一、导入。

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更是一首优美的诗。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来分享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

让我们一起走进《牧童》快乐的生活中去吧!只要我们用心去揣摩童年这首诗,你就能读出美好的韵味。

(出示题目。

)(出示方法:读、解、悟、编、)二、学习《牧童》1、理解古诗题目2、(介绍作者)这么悠闲的童年生活,出自诗人吕岩的笔下。

(一)读(熟读古诗)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每个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2、指学生读,从字音与节奏上去指导。

3、听录音读,比较好坏。

4、学生比着读,听听谁把古诗读得美。

5、齐声诵读(二)解(理解诗意)(1)“草铺横野六七里”A、重点理解“铺”:从“铺”让你感受到什么?b、播放大草原的画面,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草场?c、如果你身在其中,你会怎样?结合学生自己的理解指导朗读d、学生串述诗句意思。

(2)“笛弄晚风三四声"a、结合注解理解“弄”b、从笛声中你听出了什么或感受到什么?c、结合指导朗读d、选择正确答案:e、学生串述诗句意思。

(3)“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a、“卧月明”是什么意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b、根据学生不同的回答,适时地朗诵古诗中的句子,读出自己体会到的诗韵。

c、总结意思(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案标题: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音语调。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经典文学作品的选取:例如《小王子》、《格林童话》等。

2. 录音设备和音频资源。

3. 课堂板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了解经典文学作品,是否有喜欢的经典作品。

二、呈现经典文学作品(15分钟)1. 选择一段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

2.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读,并表演出来。

三、理解与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所选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人物形象等。

四、阅读理解(15分钟)1. 分发阅读材料:给学生分发与经典文学作品相关的阅读材料。

2. 学生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3. 讲解答案:与学生一起讨论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的依据。

五、朗读训练(15分钟)1. 指导朗读技巧:向学生介绍朗读的要点,如语音语调、停顿等。

2. 练习朗读:学生根据指导,进行朗读练习,并互相评价。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总结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和学习收获。

2.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文学作品朗读比赛。

2.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享。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 学生的朗读训练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高?3. 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修改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修改版]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修改版]
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五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

2.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选取适合五年级学生的经典诵读材料,包括诗歌、散文等。

2. 设计相关的诵读练和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诗句和文章。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介绍本节课将要研究的经典诵读内容,并与学生分享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 预: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阅读和倾听老师朗读所选的经典诵读材料。

3. 正式授课:通过分段朗读、小组合作、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段地理解和诵读经典诵读材料。

4. 模仿练:请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创意表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
演方式,进行诵读作品的创意表演。

6. 总结归纳:与学生一起复诵读的内容,并帮助学生总结经典
诵读的重点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
1. 通过诵读练和创意表演,评价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能力。

2. 观察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3. 批评和鼓励学生的参与度和进步情况。

五、教学资源
1. 经典诵读材料集:包括课本中的诗歌、散文等;也可使用额
外的文学作品,如儿童诗集、名著摘抄等。

2. 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的朗读和表演。

3. PPT演示:辅助教师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以上是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修改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在教学中引起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

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共5篇)第一篇: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五年级经典诵读课教案一、诵读内容:《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二、诵读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2、能够判断出停顿,找准重音,读出韵味3、让学生初步理解感悟其中一些浅显的道理。

三、诵读重点:1.、能够读准重音,读出韵味。

2、感悟其中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

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展示一组大树、小嫩芽、高楼、砖墙、远行、脚印的图片,通过它们之间的对比,引导学生来明白天底下不管多么难的事情都要从简单的地方入手,不管多么大的事情都要从细小的地方做起,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而导出这节课所学内《道德经》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七十章、第七十一章。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里面有很多名言警句。

下面让我们以抽卡片的形式,看谁记得最多,背的最好。

(此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卡片,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学生记得的《道德经》名句。

可能有: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治大国,若烹小鲜。

7.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二、初读读通(一)1、学生试读、自读(先让学生小组内自读,在点四名学生进行试读,要提醒学生注意找出易读错的字音,)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稀,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诵读》教案

五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国学的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三字经》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弟子规》选段: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主要内容,践行其中教导。

3. 古代诗歌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4. 古代散文选读:使其能熟练诵读,理解文章大意,领略古代文化。

5. 传统文化知识介绍:使其了解传统文化常识,拓宽知识视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诵读国学经典,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道理。

2. 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古代文化现象和传统文化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熟悉文本,感受国学魅力。

2. 讲解法:对国学经典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内容进行讨论,提高表达能力。

4. 实践法:将国学经典中的教导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品德。

五、教学安排1. 每节课安排20分钟诵读,10分钟讲解,10分钟讨论,5分钟实践。

2. 每个章节安排2-3节课进行学习,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每节课结束后,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4.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诵读效果:通过课堂诵读、录音评价学生的发音、语调和节奏掌握情况。

2. 评价学生理解程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评价学生实践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价其对国学经典教导的实践运用。

4. 评价学生综合素养: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阶段测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下册。

2. 参考资料:相关国学经典著作、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3. 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频资料,辅助学生诵读。

五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五级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论语》两则教课方案(三课时)【教课目】1.熟并抄录《》一,知粗心。

2.认识孔子及其平生,知道他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

3.系自己学,正直学度,改学方法。

做好笔。

知道能学学是一件幸福的事。

【教课要点】熟知粗心。

【教课点】欣中对于学和人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

【安排】三【教课程】一激情入有一个人,只做几任小官,却比帝王要名垂千古;有一个人,生前壮志酬,死后却被尊万世表;有一个人打破官府的断,了私学,老百姓子弟第一次有了学的时机。

你知道个人是指名回答:孔子二、走作者:介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始人。

是集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者。

相孔子有弟子三千,弟子七十二人。

他在政治上提出了“仁”的学,要求治者惜人民,反苛政和任意戮。

在教育上他主“因材施教” ,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 ,把学和思合起来。

他的思想后事生了极深的影响到现在仍人所尊敬。

今日我要学的《》篇。

《》是儒家学派的典著作之一,它以体和文体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了孔子的政治主、理思想、道德念及教育原等,是“四五”之一,它不是道德跟文化的体,也是古代圣智慧的晶。

三、整体感知句子:第一《》 ---学而之⋯⋯一:篇1、教范。

生注意“”的音,停和奏。

2、,生模拟。

3、生自,同桌互。

指名二解:粗心1、接下来同学以位合注理解句意。

2、小。

3、堂背。

三悟析品: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才老听到有的同学不太理解,一句,能够合有关的背景来解。

孔子当年漫游列国,希望能推行自己的治国主,但却碰钉子,遭人冷眼。

而他就是在不被人知、不被理解的状况下,依旧道:不恼恨、不生气,可孔子的自信、豪放,真是有君子之啊!四、堂小:追求真谛,并能在事件中得,用与完美,在践中体学的价,是令人高兴的事。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令人高兴的。

因真谛是不分地区的;当没人理解你的候,不恼恨不怒也是君子所。

【部署作】1、合理解,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的领会呢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诵读《弟子规》信、泛爱众
1、诵读《弟子规》信
2、诵读《弟子规》泛爱众
二、讲解信、泛爱众
三、吟诵重点语句
凡出言信为先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四、讲名人典故
《七擒孟获》《孔子拜师》 《唐太宗闻过则喜》 《曹操割发代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石灰吟》教案
德育目标(宋体,小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意思。
2、了解学习作者要赞颂的精神。
3、能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
2、理解咏物颂人的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出问题,谁能说一下石灰是干什么用的?有什么特点?〕
1.板书:题目,作者,诗文;
2.释题:《石灰吟》,吟诵,赞美石灰的诗。
二. 小故事:成语两袖清风的来历: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出则悌、谨
1、诵读《弟子规》出则悌
2、诵读《弟子规》谨
二、讲解出则悌、谨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四、讲名人典故
《张良拜师》 《郑人不更衣》 《与狐谋皮》 《小错成大恶》
3.作者简介:(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汉族。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永乐十九年中进士。先后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大理寺少卿、兵部尚书等职。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1、诵读《弟子规》亲仁
2、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
二、讲解亲仁、余力学文
三、吟诵重点语句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四、讲名人典故
《杜甫自幼苦学》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白补书》
《弟子规》2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出则悌、谨。
2、教孩子关爱兄弟、尊敬长辈的做人规范。
教学重点: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已即到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1、诵读《弟子规》总序
2、诵读《弟子规》入则孝
二、讲解总序、入则孝
三、吟诵重点语句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四、讲名人典故
《李密辞官》 《陆绩怀橘》 《杨震拒贿》 《汉文帝亲尝汤药》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四.大家都知道,读诗要会断句,断句得当,才能将诗读出感情和气势,谁能上来试着断一下?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请断句的同学按照你的方法来读一下试试,然后按照这里的断句来一遍体会,然后大家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注意抓字眼、明诗意。
五.请一名同学来讲一下对这首诗的理解。
五年级经典诵读教案
《弟子规》1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2、教孩子孝敬父母的做人规范。
教学重点: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
教学过程:
一、诵读《弟子规》总序、入则孝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三. 概括讲解:这是一首托物写志的诗,相传是作者17岁时所作,石灰是古代建筑中用于涂抹和粘合的,主要原料,它由石灰石烧制而成,必须经过山中千锤万击的开采和熊熊烈火的冶炼。诗人把这一过程用拟人化的方式形象地描写出来,借石灰的自吟来表现诗人自己那种不畏艰险,不怕磨练、敢于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优秀品格。诗的语言简洁、生动。全诗贯注着一种垒落刚正的英雄之气,具有很强的思想感染力。
基本意讲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烈火焚烧”,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弟子规》4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亲仁、余力学文。
2、教孩子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等基本的生活规范。
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五、联系自我谈感受
《弟子规》3
德育目标:
教孩子怎样做人、怎样处世。
教学目标:
1、教孩子学习《弟子规》信、泛爱众。
2、教孩子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规范。
教学重点:
凡出言信为先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