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磷工艺比较与选择
十分钟搞定!化学除磷剂的投加!

十分钟搞定!化学除磷剂的投加!全部的污水除磷方法都包含有两个必要的过程,首先将溶解性磷(磷酸盐)物质转化为不溶性悬浮(颗粒)性状态,然后通过固液分别将磷从污水中除去。
一、除磷剂的分类除磷剂是向污水中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磷酸根离子生成难溶性盐,形成絮凝体后与水分别,从而去除水中所含的磷。
从而将处理后水中的磷含量降至界限值以下,不需要转变原水处理流程,不需要增设大型水处理构筑物,简便易行,经济有用,可获得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依据化学除磷法的原理介绍,除磷剂主要分为四类:1 、铝盐化学除磷药剂采纳铝盐作为药剂添加在化学除磷工艺中,常常使用的有三种,一种是硫酸铝,一种是氯化铝,还有一种是聚合氯化铝,在详细的反应过程中,包含两个主要的反应过程,首先是三价铝离子通过与磷酸根产生反应而消失沉淀,沉淀的化合物为AlPO4 。
其次是三价铝离子能够消失水解反应,在这一过程中会有正电荷以及单核羟基络合物以及多核羟基络合物的存在,在经过范德华力以及网捕等一系列的作用以后,就能达到比较抱负的沉淀效果,这样也就达到了化学除磷的要求。
在运用铝盐进行化学除磷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掌握 pH,这样才能达到抱负的除磷效果,否则会造成所排放的水体中铝盐超标。
2 、铁盐化学除磷药剂铁盐除磷药剂主要有硫酸亚铁、聚合氯化硫酸铁、氯化铁及聚合氯化铁等。
铁盐与铝盐除磷反应机理类似,之外还会发生剧烈水解并同时发生各种聚合反应吸附水中的磷。
Fe2+除磷效率与pH相关,但有关 Fe2+除磷最佳PH存在争议:有人认为PH=8时,Fe2+除磷效果最好,但讨论表明PH=7.5~8.5时不易生成沉淀,从而降低了除磷效率。
Fe2+除磷需要较高PH值,而环境污水厂处理中PH值往往低于 7.5。
另外,在水中 Fe3(PO4)2 没有FePO4稳定,这些都限制了二价铁盐在废水除磷中的应用,实际过程中可利用好氧池曝气的特点将Fe2+氧化成 Fe3+来提高化学除磷效率。
AAO、AO工艺优缺点对比总结

AAO、AO工艺优缺点对比总结一、AAO、AO去除性能对比分析1、AAO、AO工艺:COD去除性能对比污水处理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是表征工艺效能的主要指标之一,COD的大小直接反映污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
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分别对两种工艺进出水COD浓度、COD去除率,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工艺进水COD无显著差异,出水COD、去除率差异显著,AAO工艺对COD的去除明显好于AO工艺。
原因在于AO工艺中,缺氧段的反硝化反应可以消耗掉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机物,但大部分有机物是通过好氧降解去除的,而辛凌污水厂一期工程AO工艺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短,曝气池容积小,曝气量不够,导致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
而AAO工艺中,大部分有机物在厌氧段被聚磷菌转化为PHB储存在细胞中,部分有机物在缺氧段通过反硝化反应去除,废水进入好氧段时,COD浓度已基本接近排放标准,在好氧段会得到进一步降解。
有研究表明,AAO工艺厌氧段的COD去除率最高可达到80%以上,而缺氧段的去除率平均低于10%。
2、AAO、AO工艺:脱氮性能对比近年来,随着环境水体水质的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和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寻找一种有效的脱氮工艺已成为当前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AAO工艺和AO工艺都具有生物脱氮功能,且两种工艺脱氮原理相同,都为反硝化脱氮。
通过对两种工艺进出水TN浓度、TN去除率,进行差异显著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进水TN无显著差异,出水TN、去除率差异显著,AAO工艺对TN的去除明显好于AO工艺。
在反硝化脱氮工艺中,硝态氮是出水总氮中的主要物质,硝态氮在缺氧段的去除率可以高于90%。
有研究指出,控制缺氧区出水硝酸盐浓度为1mg/L~2mg/L,可最大程度提高TN去除率,并能充分利用COD提高缺氧区反硝化能力。
好氧区混合液中含有大量硝态氮,通过内循环回流到缺氧区,在缺氧区进行反硝化反应。
辛凌污水厂AO工艺缺氧段HRT太短,仅为1.8h,少于AAO工艺的3.46h,且内回流比为50%~100%,小于AAO工艺的150%~250%,导致脱氮功能不及AAO。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脱氮除磷工艺摘要:在陈述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机理的基础下,简单分析生物脱氮除磷的处理工艺。
关键词:脱氮除磷;机理;工艺1 前言城市污水中的氮、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
氮、磷的主要危害:一是使受纳水体富营养化;二是影响水源水质, 增加给水处理成本;三是对人和生物产生毒害。
上述危害严重制约了城市水环境正常功能的发挥, 并使城市缺水状况加剧,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体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达到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环境工作者对一些传统工艺进行了改进或设计出新工艺,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脱氮除磷工艺。
2 生物脱氮原理【1】一般来说, 生物脱氮过程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氨化作用, 即水中的有机氮在氨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氨氮。
在普通活性污泥法中, 氨化作用进行得很快, 无需采取特殊的措施。
第二步是硝化作用, 即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 水中的氨氮首先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盐, 然后再在硝酸菌的作用下进一步氧化成硝酸盐。
为防止生长缓慢的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从活性污泥系统中流失, 要求很长的污泥龄。
第三步是反硝化作用, 即硝化产生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还原成氮气。
这一步速率也比较快, 但由于反硝化细菌是兼性厌氧菌, 只有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反硝化, 因此需要为其创造一个缺氧或厌氧的环境( 好氧池的混合液回流到缺氧池) 。
反应方程式如下:( 1) 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总反应式为:( 2) 反硝化反应:另外, 由荷兰Delft 大学Kluyver 生物技术实验室试验确认了一种新途径, 称为厌氧氨( 氮) 氧化。
即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由自养菌直接将氨转化为氮, 因而不必额外投加有机底物。
反应式为:NH4+NO2→N2+2H2O3 生物除磷原理【1】所谓生物除磷, 是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 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
而在好氧条件下, 能够过量地从外部环境摄取磷, 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 并将磷以聚合的形态储藏在菌体内, 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 达到从污水中除磷的效果。
三种除磷剂的比较分析

三种除磷剂的比较分析除磷剂是一种用于除去水中磷含量的化学物质,以减少磷对水体的污染和富营养化。
在市场上,有几种常见的除磷剂可供选择,包括聚合铝氯化铵(PAC)、聚合氯化铝(PACl)和聚合硅酸铝(PAS)等。
本文将对这三种除磷剂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聚合铝氯化铵(PAC)是一种常用的除磷剂,它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较低的成本。
PAC能够迅速与水中磷结合成磷铝沉淀物,沉淀后可通过过滤等操作将其从水体中去除。
此外,PAC还具有优异的絮凝和沉淀性能,可有效地处理高浊度的水体。
不过,PAC的去除磷效果受水质的影响较大,对于较高浓度的磷污染水体其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
此外,PAC的氯离子含量较高,可能会对水体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聚合氯化铝(PACl)也是一种常用的除磷剂,其除磷效果与PAC相当。
与PAC相比,PACl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氯离子含量较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更为环保。
此外,PACl还具有较好的絮凝性能和较低的胶凝剂投加量,能够更好地处理高浊度和高悬浮物质的水体。
然而,PACl的价格相对较高,其成本比PAC要高一些。
最后,聚合硅酸铝(PAS)是一种新型的除磷剂,具有良好的除磷效果和优异的环境适应性。
PAS能够迅速与水中的磷结合并形成颗粒状的磷铝沉淀物,沉淀后能够通过简单的沉淀、过滤等操作将其从水中去除。
与其他两种除磷剂相比,PAS的氯离子含量更低,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更小。
此外,PAS具有较低的胶凝剂投加量和较长的缓释时间,能够稳定地去除水体中的磷污染物。
然而,由于PAS是一种较新的除磷剂,其应用范围和工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
综上所述,聚合铝氯化铵(PAC)、聚合氯化铝(PACl)和聚合硅酸铝(PAS)是三种常见的除磷剂。
其中,PAC具有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除磷效果,PACl具有较小的环境影响和较好的适应性,而PAS具有较好的除磷效果和环境适应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水质状况、经济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除磷剂。
【水处理工程】化学除磷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DIRECTORY】
三、How to do it
2、化学药剂的种类 ✓铁盐(三氯化铁,硫酸亚铁) ✓铝 盐(明矾,即十二水合硫酸铝钾) ✓石灰(氢氧化钙)
选择化学药剂的时应基于以下几点: ①烧杯实验; ②成本分析; ③对后续处理过程或下游水质的影响。
【DIRECTORY】
三、How to do it
*矾花大、沉淀迅速,混凝效果良好 *无刺激性气体产生
*用量大 *对设备腐蚀严重 *pH适用范围为中强度碱 *处理后水带色 *不易处理含硫废水
*絮体粗大紧实、沉淀速度快 *受温度影响较小,适于高浊度原水、低 温水和废水
*对设备强腐蚀性,能腐蚀混凝土 *出水残余铁易超标 *易吸水潮解,不易保存 *不易处理含硫废水
磷循环为沉积型循环,主要的蓄库为岩石或者土壤。与 气体性循环相比,沉积型循环较慢:蓄库中的磷经天然侵蚀 或人为开采后流入水域,短期循环后大部分磷流失到海洋沉 积层,直到经过地质活动才又被提升起来,周期往往长达数 万年。
由于来源有限,且更容易沉积,磷对富营养化的作用必然比氮更强
【DIRECTORY】
为什么要除磷?
为什么选择化学除磷? 但是生物除磷的进水水量要求比较稳定,且在二沉池中有磷释放的风险,因此在污水
除磷过程中,一般除磷效率只达到75%,出水含磷在1mg/L左右,最优也只能达到0.5mg/L ,效率难以再提高。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为进一步提高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磷的去除程度(0.5~01mg/L), 化学除磷技术又有了新的意义。
3、不能回收磷酸盐
• 若污水处理厂进水 TP >6mg/L,则可用三点投加法
1、磷酸盐的沉析是和生物净化过程相
二沉池后
分离的,互相不产生影响
除磷的方法和原理

除磷的方法和原理当水体中的磷含量超过是水体自净能力后,就会出现富营养化甚至藻类繁殖泛滥。
电镀行业排放废水中含有次磷盐;制造业,制药业,洗涤剂生产业都有各种环节用到磷,比如磷化,大分子含磷有机物,磷肥等。
根据排放标准,现在的磷排放之前都要降低到0.5mg/L,所以除磷势在必行。
选择除磷方法之前先看磷的价态,正磷是+5价,次磷+1价,亚磷+3价,有机磷价态不定。
正磷的去除方法比较系统成熟,分为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
化学除磷主要方法是化学沉析法,将磷酸盐变成不溶性盐再析出。
现在主要有钙盐,铝盐,铁盐。
基础反应原理如下:在这些沉淀反应过程中要注意PH,避免金属离子和氢氧根发生反应沉淀。
在投加药剂之后,磷酸盐会以这些难溶性颗粒的形式析出。
然后还需要絮凝作用来将悬浮态的非溶性颗粒相互粘结,加快沉淀过程。
常见的絮凝剂有PAC,PAM,需要在加入后搅拌。
生物除磷是利用聚磷菌的生化作用除磷。
基础原理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充分释放其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而在好氧条件下又能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水中吸收磷,并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的特性,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过沉淀从系统中排出这种富磷污泥,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
生物除磷工艺经常存在于脱氮除磷的A/O系列工程中,A是指厌氧段,在没有氧气和硝氮的情况下,聚磷菌会分解体内的聚磷酸盐,生成的磷酸根排入污水,生成的ATP吸收污水中的脂肪酸形成PHB(聚β-羟基丁二酸),作为内贮物,这个阶段称之为释磷。
O是指好氧阶段,PHB分解产生能量,和废水中的磷形成聚磷酸盐,被聚磷菌吸收存在细胞内,磷就会随着活性污泥排出。
生物化学除磷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化学除磷剂也会用于生物除磷工程中,时间不同,效果也不同,称之为化学辅助除磷工艺。
化学除磷剂可以在除磷的同时絮凝部分含碳含氮化合物,会提高混合液的导电率,对不溶性颗粒的沉淀有帮助;但是除磷剂投加过量时也会对活性污泥除磷有负面影响,所以计算投加药剂量也是重要的步骤。
SBR工艺与CASS工艺的比较

SBR工艺与CASS工艺的比较SBR工艺与CASS工艺的比较引言:在水处理领域,生物反应器工艺(Sequential Batch Reactor,SBR)和连续流动沉淀池工艺(Continuous-flow Activated Sludge System,CASS)都是常见的废水处理工艺。
本文将比较SBR工艺和CASS工艺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以期为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一、工艺原理与运行方式SBR工艺是一种离散批处理系统,通过依序进行生物反应、沉淀、曝气、静置等步骤完成废水处理。
CASS工艺是一个连续流动系统,废水在流动式的活性污泥中通过曝气、沉淀、曝气等步骤进行处理。
二、处理效果1. 生物性能SBR工艺具有较高的反应器易操作特点,适合处理高浓度有机物。
反应器内的生物群落对负荷波动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并能同时去除氮、磷等污染物。
CASS工艺的生物群落稳定性较差,对于反应器中的负荷波动较为敏感,处理效果略逊于SBR工艺。
2. 除磷性能SBR工艺由于包含了短时间的混合沉淀步骤,能够较好地去除废水中的磷,尤其是可溶性磷。
相比之下,CASS工艺对于磷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
3. 氮的去除效果两种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较为相似,但SBR工艺能够较好地去除硝酸盐氮,而CASS工艺在硝酸盐氮的去除上稍显不足。
三、运维与处理成本1. 运行方式SBR工艺需要周期性地进行操作调整,反应器间需进行混合沉降。
而CASS工艺则是连续自动运行的系统,不需要大量人工操作。
2. 用能消耗SBR工艺的曝气过程相对较短,在能耗上较为节约。
而CASS工艺中的曝气系统需要全天候运行,能耗相对较高。
3. 空间投资SBR工艺的设备相对较大,占地面积较大。
而CASS工艺相对紧凑,可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小空间的高效处理。
4. 操作难易度SBR工艺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与经验。
CASS工艺操作相对简单,需要的操作技术较低。
四、适用场景1. 应用范围SBR工艺适用于小型、中型的废水处理厂,也适用于需要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场合。
化学除磷产泥

化学除磷产泥
化学除磷是利用无机金属盐作为沉淀剂,与污水中的磷酸盐类物质反应形成难溶性含磷化合物与絮凝体,将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分离出来。
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这些化学除磷污泥一般需要经过预处理、稳定化处理和脱水三个步骤进行处理:
- 预处理:主要是对污泥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混合、加药和沉淀等步骤。
在加药过程中,通常采用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化学药剂作为絮凝剂,在混合过程中充分混合以促进絮凝物的生成。
沉淀是将混合后的污泥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处理,以便将污泥和清水分离。
- 稳定化处理:对沉淀后的化学除磷污泥进行化学稳定化处理,以减少有机物含量和臭味的产生。
处理方法通常采用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氧气等,同时加入酸、碱等调节pH 值的药剂,使其能够稳定地存放。
稳定化处理可有效降低污泥的体积和重量,减少后续处理的成本。
- 脱水:将稳定化后的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和提高干固含量。
脱水处理方法通常采用压滤机、离心机等设备进行处理。
在脱水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污泥的含水率,避免过度脱水导致污泥变硬难以处理,也不能脱水不足导致污泥含水率过高。
污水处理中的氮与磷的去除技术比较

污水处理中的氮与磷的去除技术比较一、氮与磷的来源及处理意义氮和磷是污水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包括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废水等。
其中,氮和磷在水体中浓度高、易造成富营养化,导致藻类繁殖过度,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
因此,氮和磷的去除成为了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传统氮磷去除技术综述1、生化方法通过好氧、厌氧的生化反应,使氮和磷通过生物过程转化为氧化亚氮、氨和磷酸盐等形态,达到去除的目的。
其中,常用的生化方法有A2/O法、SBR法等。
生化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稳定,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处理时间长、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等。
2、化学方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聚合铝等,使氮和磷与化学药剂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去除的目的。
化学方法的优点是处理效果较好,但药剂的投加量有限制、可能存在副作用等。
3、物理方法通过物理方法如沉淀、超滤等,使氮和磷被沉淀或过滤,达到去除的目的。
物理去除方法的处理速度快,但需要使用大量能源和化学药剂,运行成本高。
三、新型氮磷去除技术综述1、生物除磷技术生物除磷技术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磷,主要采用生物处理法,将污水中的磷通过微生物代谢释放出来,之后再利用沉淀或过滤等技术去除。
这种方法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2、同步脱氮脱磷技术同步脱氮脱磷技术是一种生物方法,通过好氧、厌氧反应的结合,内循环、反硝化等环节使氮、磷同步被去除,彻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氮、磷去除效率低的问题,运行成本低廉。
3、局部缺氧除氮技术局部缺氧除氮技术是一种通过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设置局部缺氧区域来实现生物硝化反应和同时进行反硝化反应,从而去除污水中的氮的方法。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适用于对氮去除效率要求较高的污水处理工程。
四、氮磷去除技术的比较生化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虽然是常用的氮磷去除技术,但由于其存在诸多缺点,近年来新型的氮磷去除技术逐渐被开发出来。
新型的氮磷去除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等显著优势,尤其是局部缺氧除氮技术、同步脱氮脱磷技术具有更好的效果,因此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的技术选择。
(最新整理)常用水处理工艺介绍及比选

常用水处理工艺介绍及比选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常用水处理工艺介绍及比选)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常用水处理工艺介绍及比选的全部内容。
常用处理工艺介绍及比选城镇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
污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其BOD5:COD Cr=0.48,该比值大于0。
3,比较适合选用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因此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二级处理方案。
目前,国内外经济适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生物法。
在生物法中活性污泥法占绝大多数。
活性污泥法有多种形式,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有以下三种:3.1.3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传统形式改进型,有A/O与A2/O法。
A/O法有两种,一是用于降磷的厌氧-好氧工艺,一是用于降氮的缺氧-好氧工艺。
A2/O法则是即除氮又除磷的工艺.活性污泥法的最基本流程是向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就是“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法则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生物处理方法,它的主要构筑物是曝气池和二次沉淀池,如下图所示:需处理的污水与回流的活性污泥同时进入曝气池,成为混合液,随着曝气池注入空气进行曝气,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接触,并供给混合液以足够的溶解氧,在好氧状态下,污水中的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体分解而得到稳定,然后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在池中,活性污泥与澄清液分离后,一部分回流到曝气池进行接种,澄清液则溢流排放,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活性污泥不断增长,有一部分剩余污泥需要从系统中排除。
A2O与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行为比较与模拟优化的开题报告

A2O与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行为比较与模拟优化的开题报告题目:A2O与倒置A2O工艺脱氮除磷行为比较与模拟优化一、研究背景与意义A2O(Anaerobic-Anoxic-Oxic)工艺和倒置A2O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中,这两种工艺具有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A2O工艺主要通过添加一定碳源来实现脱氮除磷,而倒置A2O工艺则是通过反转A2O工艺中的生化段和缺氧段,实现更高效的脱氮除磷。
但是,由于不同工艺的操作条件及流程设定不同,两种工艺对于污水中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效果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深入比较两种工艺的脱氮除磷行为,为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倒置A2O工艺应用较为普遍,但其脱氮除磷的操作条件和性能优化仍未得到广泛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模拟优化倒置A2O工艺,探讨其更加高效的脱氮除磷行为。
二、研究内容1. A2O与倒置A2O工艺在不同污染负荷下的脱氮除磷效果比较2. 倒置A2O工艺在不同氧化段环境下脱氮除磷行为模拟优化3. 解析倒置A2O工艺的优缺点,为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三、研究方法1. 基于已有的实验数据或 simulations 模拟数据,建立 A2O 与倒置A2O 工艺模型,并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模拟结果,探究不同操作条件下的脱氮除磷效果差异。
2. 选择合适的优化设计软件,将模型输入,进行仿真实验,以研究不同氧化段环境下的倒置A2O 工艺的脱氮除磷行为。
3. 通过文献调研,分析比较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探讨如何优化倒置A2O 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四、研究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探究A2O与倒置A2O工艺在不同污染负荷下的脱氮除磷效果比较,提供城市污水处理工艺选择的科学依据;同时,通过模拟优化倒置A2O工艺的脱氮除磷行为,能够探究倒置A2O工艺的优化方法,提高其脱氮除磷效果,为其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比较

常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优缺点比较1、AN/O优点:①在耗氧前去除BOD,节能;②硝化前产生碱度;③前缺氧具有选择池的作用缺点:①脱氮效果受内循环比影响;②可能存在诺卡氏菌的问题;③需要掌控循环混合液的DO2、AP/O优点:①工艺过程简单;②水力停留时间短;③污泥沉降性能好;④聚磷菌碳源丰富,除磷效果好缺点:①如有硝化发生除磷效果会降低;②工艺快捷性差3、A2/O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反硝化过程为硝化供给碱度;③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④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回流污泥含有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对除磷效果有影响;②脱氮受内回流比影响;③聚磷菌和反硝化菌都需要易降解有机物4、倒置A2/O优点:①同时脱氮除磷;②厌氧区释磷无硝酸盐的影响;③无混合液回流,流程简单,节能;④反硝化过程同时除去有机物;⑤好氧吸磷充分;⑥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厌氧释磷得不到优质降解碳源;②无混合液回流时总氮去除效果不高5、UCT优点:①削减了进入厌氧区的硝酸盐量,提高了除磷效率;②对有机物浓度偏低的污水,除磷效率有所改善;③脱氮效果好缺点:①操作较为多而杂;②需加添附加回流系统6、改良Bardenpho优点:①脱氮效果优秀;②污泥沉降性能好缺点:①池体分隔较多;②池体容积较大7、PhoStrip优点:①易于与现有设施结合及改造;②过程快捷性好;③除磷性能不受进水有机物浓度限制;④加药量比采纳化学沉淀法小很多;⑤出水磷酸盐浓度可稳定小于1mg/L缺点:①需要投加化学药剂;②混合液需保持较高DO浓度,以防止磷在二沉池中释放;③需附加的池体用于磷的解吸;④如使用石灰可能存在结垢问题8、SBR及变形工艺优点:①可同时脱氮除磷;②静置沉淀可获得低SS出水;③耐受水力冲击负荷;④操作快捷性好缺点:①同时脱氮除磷时操作多而杂;②滗水设施的牢靠性对出水水质影响大;③设计过程多而杂;④维护要求高,运行对自动掌控倚靠性强;⑤池体容积较大。
生物脱氮除磷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研究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日趋严格,污水处理技术逐渐从以单一去除有机物为目的的阶段进入既要去除有机物又要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经济' 高效的脱氮除磷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反硝化除磷机理生物脱氮除磷主要是利用反硝化达到除磷的目的。
生物脱氮除磷是在厌氧/缺氧环境的交替运行的条件下,易富集一类兼有反硝化作用和除磷作用的兼性厌氧微生物,该微生物能利用氧气或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通过他们的代谢作用同时完成过量吸磷和反硝化过程而达到除磷脱氮的目的。
对于反硝化除磷现象研究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说来进行解释:(1) 两类菌属学说,即生物除磷系统中的聚磷菌(PAO)可分为两类菌属,其中一类PAO只能一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而另一类则既能以氧气又能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因此他们在吸磷的同时能进行反硝化;(2) 一类菌属学说,即在生物除磷系统中只存在一类PAQ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都具有反硝化能力,该能力能否表现出来关键在于厌氧/缺氧这种交替运行的环境条件是否得到了强化。
而J.Y.Hu等通过试验发现厌氧/缺氧SBR系统中存在一类能以氧气'硝态氮' 和亚硝态氮作为电子受体的聚磷微生物,因此他将厌氧/缺氧型反硝化聚磷污泥系统的两类微生物的两类微生物菌属假说扩增到三类微生物菌属;第三类就是既能够以氧气和硝酸盐氮,也能以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的类聚磷微生物。
通过总结可以确立的反硝化除磷机理: 反硝化除磷菌作为兼性厌氧细菌可以通过厌氧/缺氧条件的驯化培养大量富集;在缺氧条件下能产生分别或同时利用氧气,亚硝酸盐、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DPBo并且通过胞内PHB和糖原质的生物代谢作用来过量吸收磷,其代谢作用与传统PAO相似。
DPB体内包含3类内聚物:PHB糖原和聚磷颗粒。
首先在厌氧条件下,DPBS过厌氧释放磷获取能量体内合成PHB在缺氧条件下DPB可利用3种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完成磷的摄取,同时完成反硝化过程,PHB 消耗和聚磷颗粒的生长同时进行。
生化工艺对比选择

7、MSBR(改良型SBR)MSBR 是8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其中的专利技术归美国芝加哥附近的Apua AEROBIC SYSTEM .Inc 所有。
MSBR 是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的反映器,其实质是A/A/O 系统后接SBR,因此具有A/A/O 的生物脱氮除磷功能和SBR 的一体化、流程简洁、控制灵活等优点。
MSBR系统原理图见图5.1.3.3-6。
现将MSBR 系统的运营原理简介如下:污水进入厌氧池,回流活性污泥在这里进行充足放磷,然后污水进入缺氧池进行反硝化。
反硝化后的污水进入好氧池,有机物在这里被好氧分解、活性污泥充足吸磷后再进入起沉淀作用的SBR 池,澄清后的污水被排放,此时另一边的SBR 在1.5Q 回流量的条件下进行反硝化、硝化,或起静置预作用。
活力污泥一方面进入浓缩区进行浓缩,上清液直接进入好氧池,而浓缩污泥则进入缺氧池,一方面可以进行反硝化,另一方面为先消耗掉回流浓缩污泥中的溶解氧和硝酸盐,为随后的厌氧释磷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在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有1.5Q 的回流量,以便进行反硝化。
图5.1.3.3-6 MSBR 工艺流程图由其工作原理可以看出,MSBR 是具有同时进行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的污水解决工艺。
采用MSBR 工艺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设备的运用率较低,这是SBR 工艺的通病,MSBR 工艺虽经多次改善,设备的运用率仍仅有74%。
(2)污水厂成功业绩欠缺,特别是大型污水厂采用MSBR 工艺的更少,国内投入运营的MSBR 工艺的污水厂较少。
(3)MSBR 工艺中污泥浓缩池,工艺计算中规定在30min 内将污泥浓度提高近3 倍(例如从2.4g/L 浓缩到7g/L),由于浓缩池底部布置欠妥,污泥堆积无法避免,因此池内MLSS 浓度无法平衡。
(4)进入好氧池有4Q,其中1.5Q 回流至缺氧池,1.5Q 通过SBR 池回流至污泥浓缩池,1.0Q 通过SBR 池沉淀排出,因此好氧池内流向较紊乱,如何控制1.0Q 从沉淀段排出是有问题的。
污水处理新型除磷工艺研究进展

污水处理新型除磷工艺研究进展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污水处理除磷工艺的两类主要方法,生物除磷和化学沉淀法除磷是应用最广泛的除磷方法,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多种新型的工艺技术,通过对比了常见除磷方法的优缺点、常见生物和化学除磷工艺、新型生物除磷工艺,总结出强化生物除磷(EBPR)是最有潜力的除磷方法。
此外,从PAO/GAO的角度探讨了其对EBPR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磷菌;聚糖菌;生物除磷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到水体,使得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不断增加。
污染物中氮、磷含量的增加使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不仅威胁到了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威胁到了人类身体健康。
磷在水体中的存在形态根据物理特性分为溶解态和颗粒形态,根据化学特性可以分为正磷酸盐、聚合磷和有机磷酸盐,磷酸盐被认为是导致淡水富营养化的关键性因素。
磷还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污水中磷的去除和回收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从废水中回收磷也是解决磷污染问题的方法之一[1]。
现有除磷技术包括生物除磷、化学沉淀、离子交换、电化学吸附和膜过滤法等,应用最广泛的是生物除磷法和化学沉淀法除磷,两种技术相对较成熟,衍生了许多新型工艺。
1传统除磷方法1.1生物除磷生物除磷所用到的微生物为聚磷菌(PAOs),聚磷菌在厌氧和好氧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生物活性,在厌氧环境下,聚磷菌将吸收的物质转化为PHAs储存在体内,同时释放正磷酸盐,完成厌氧释磷过程[2]。
在好氧环境中,聚磷菌过量吸收废水中的磷贮存在体内,最终通过排放富磷污泥来达到除磷的目的。
生物除磷相比于其他物理、化学方法会对环境更加友好,不会产生多余的产物。
目前研究者已经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60多种PAOs,大型的污水处理厂中普遍存在的主要聚磷菌有Tetrasphaera和聚磷假丝酵母菌(Acumulibacter),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AB法 A2O SBR 氧化沟 BAF工艺比较

设备使用寿命长;对原水的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可
回用于污水处理厂内的如绿化、浇地、洗车等有关杂用用途;处理工艺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可用微机进行操作和控制;整个工艺运转操作较为简单,维修方便,处理厂
内不产生污染环境的臭气和蚊萤;投资较省,处理成本低,工艺有推广应用价值。
SBR 活性污泥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
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此法将初沉池
传统 SBR 工 艺
出水引入 SBR 反应池,按时间顺序进行 进水、曝气、沉淀、出水等基本操作。 各操作周而复始反复进行,且在同一池 子中完成。 此工艺不需要设置专门的二
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但每个池子都需
设曝气和输配水系统。
①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占 地面积小;②处理效果良好, 出水可靠;③较好的脱氮除磷 效果;④污泥沉降性能良好。 ⑤控制灵活,易于实现脱氮除 磷⑥对进水水质水量的波动具 有良好的适应性
工艺名 称
工艺简述
常用工艺性能简述 优点
缺点
AB 法工艺即吸附 - 生物降解工艺,该工
AB 法 工艺
艺不设初沉池, 由 A 、B 二级活性污泥系 统串联组成,并分别有独立的污泥回流 系统。 A 段负荷高,主要进行吸附去除,
B 段负荷低,进行生物氧化降解。
①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 定性好;②去除 COD 、 BOD 效果好;③具有良好的脱氮除 磷效果;④投资省,运转费用 低。
CAST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它是在 SBR 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择器及污泥回流设施,并 对时序做了一些调整,从而大大提高了 SBR 工艺的可靠性及效率。
MSBR(改良型间歇活性污泥系统) :可看做是由 A/A/O 工艺与传统 SBR 系统组合而成。 其
浅析CAST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

浅析CAST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摘要:本文通过对采用CAST工艺的宜昌某污水厂调试运行期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了影响工艺除磷效果的几个因素。
通过这些因素可以方便调节工艺的除磷效果,提高污水厂的运行效率.Abstract: With comparison of the related data from on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in yichang during commissioning operation on the use of CAST craft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will impact the phosphorus removal results. By adjusting thos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关键词:除磷回流比运行工况泥龄Key Words: phosphorous, reflux ratio, operating conditions, sludge age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的主要技术之一,在我国污水处理行业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
CAST工艺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法的一种,因其投资占地少,运行管理简单,在小型污水处理厂中被广泛采用。
CAST工艺是对SBR 工艺的一种改进,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滗水顺序循环运行。
因其主反应区前端增加了选择区,具有较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笔者对采用CAST工艺的宜昌某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行期间运行情况进行比对,分析了CAST工艺除磷效果的影响因素。
1、污水厂工艺简介该厂设计进水量3万吨/天。
工艺流程如下:进水—格栅—旋流沉砂池— CAST池—消毒池—出水。
生物处理段有4个CAST池组成,四池交替运行以保证连续进水。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比较(AAO,AO,CASS,SBR,氧化沟)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A2/O工艺传统A2/O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同时脱氮除磷的工艺,它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缺氧段和一个厌氧段。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与回流污泥混合,在兼性厌氧发酵菌的作用下,废水中易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s这一类小分子有机物。
聚磷菌可吸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并以聚β羟基丁酸(PHB)的形式贮存在体内,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聚磷链的分解。
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废水中的有机基质对随回流混合液而带来的NO3-进行反硝化。
废水进入好氧池时,废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较低,聚磷菌主要是通过分解体内的PHB而获得能量,供细菌增殖,同时将周围环境中的溶解性磷吸收到体内,并以聚磷链的形式贮存起来,经沉淀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系统。
好氧区的有机物浓度较低,这有利于好氧区中自养硝化菌的生长,从而达到较好的硝化效果。
➢A/O工艺A/O法是缺氧/好氧(Anoxic/Oxic)工艺或厌氧/好氧(Anaero—bic/Oxic)工艺的简称,通常是在常规的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前,增加一段缺氧生物处理过程或厌氧生物处理过程。
在缺氧池中,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NO X--N)还原成N2,而达到脱氮目的。
然后再在后续的好氧池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氧化分解污水中的BOD5,同时进行硝化或吸收磷。
A/O工艺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②流程简单,基建费用可大大节省,好氧池不需外加碳源,降低了运行费用。
③容积负荷高。
④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⑤一次性投资较小。
➢CASS工艺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一种变形,池体内用隔墙隔出生物选择区、兼性区和主反应区,每个区的容积比为1:5:30。
CASS工艺入口处设一生物选择器,并进行污泥回流,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的在选择器中经历了一个高絮体负荷阶段,从而有利于絮凝性细菌的生长并提高污泥的活性,使其快速的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性易降解基质,进一步有效的抑制丝状菌的生长和繁殖。
AO工艺介绍对比分析

污水处理A/O工艺脱氮除磷一般的活性污泥法以去除污水中可降解有机物和悬浮物为主要目的,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有限。
随着对水体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氮、磷有控制也越来越严格,因此有必要采取脱氮除磷的措施。
一般来说,对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有物化法和生物法,而生物法脱氮除磷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目前出现了许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的新工艺。
一、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按生物脱氮除磷的要求不同,生物脱氮除磷分为以下五个层次:(1)去除有机氮和氨氮;(2)去除总氮;(3)去除磷;(4)去除氨氮和磷;(5)去除总氮和磷。
对于不同的脱氮除磷要求,需要不同的处理工艺来完成,下表列出了生物脱氮除磷5个层次对工艺的选择。
生物脱氮除磷5个层次对工艺的选择对于不同的TN出水水质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脱氮工艺,不同的TN出水水质要求与脱氮工艺的选择见下表。
不同TN出水水质要求对脱氮工艺的选择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0D5或COD与TP之间有一定的比例要求,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OD5或COD与T比例P的要求见下表。
生物除磷工艺所需BOD5或COD与TP的比例要求二、A/O工艺生物脱氮工艺(一)工艺流程A/0工艺以除氮为主时,基本工艺流程如下图1。
图1 缺氧/好氧工艺流程A/O工艺有分建式和合建式工艺两种,分别见图2、图3。
分建式即硝化、反硝化与BOD 的去除分别在两座不同的反应器内进行;合建式则在同一座反应器内进行。
更多污水处理技术文章参考易净水网合建式反应器节省了基建和运行费用以及容易满足处理工程对碳源和碱度等条件的要求,但受以下闲素影响:溶解氧(0.5~1.5mg/L)、污泥负荷[0. 1~ 0. 15kgBOD5/ (kgMLVSS•d)]、C/N 比(6 -7)、pH值( 7. 5~8.0) ,而不易控制。
对于pH值,分建式A/O工艺中,硝化液一部分回流至反硝化池,池内的反硝化脱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以硝化液中NOx-N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将NOz-N还原成N2 ,不需外加碳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除磷工艺比较与选择
1.化学除磷
1.1 化学除磷原理
化学除磷主要是通过化学沉析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析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无机金属盐药剂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反应生成颗粒状、非溶解性的物质。
实际上投加化学药剂后,污水中进行的不仅是沉析反应,同时还发生着化学絮凝作用,即形成的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絮凝体。
污水沉析反应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水中溶解状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状物质转换为非溶解、颗粒状形式的过程,絮凝则是细小的非溶解状的固体物互相粘结成较大形状的过程,所以絮凝不是相转移过程。
絮凝是用于改善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而沉析则用于污水中溶解性磷的去除。
1.2 化学除磷药剂
为了生成非溶解性的磷酸盐化合物,用于化学除磷的化学药剂主要是金属盐药剂和氢氧化钙。
许多高价金属离子药剂投加到污水中后都会与污水中的溶解性磷离子结合生成难溶解性的化合物,但出于经济原因考虑,用于磷沉析的金属盐药剂主要是Fe3+盐、Fe2+盐和Al3+盐,这些药剂是以溶液和悬浮液状态使用的。
除金属盐药剂外,氢氧化钙也用作沉析药剂,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磷酸钙。
表1 污水净化常用药剂
铝盐的混凝沉淀
Al
2(SO
4
)
3
+ 6H
2
O----2Al(OH)
3
+3SO
4
2-+6CO
2
Al
2 (SO
4
)
3
+ 2PO
4
----2AlPO
4
+3SO
4
2-
在pH为6.0—6.5的条件下,每1mol的磷需要加铝1.5-3.0 mol。
如果水显碱性,在加铝之前应先降低pH以减少Al(OH)
3
沉淀。
铁盐的混凝沉淀
Fe
2(SO
4
)
3
+ 3HCO
3
----Fe(OH)
3
+2SO
4
2-+3CO
2
Fe3+ + PO
43----FePO
4
↓pH=5~5.5
每1mol磷需要加铁(Fe3+) 1.5—3 mol,最佳pH为5.0。
对磷含量为5mg/l左右的二级处理水,通过投加100-200mg/l的氯化铁
( FeCl
3.6H
2
O)就可以得到90%以上的磷去除率。
金属氢氧化物会形成大块的絮凝体,这对于沉析产物的絮凝是有利的,同时
还会吸附胶体状的物质、细微悬浮颗粒。
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在以化学除磷为目的化学沉析反应中的沉析去除是次要的,但在分离时有机性胶体以及悬浮物的凝结在絮凝体中则是决定性的过程。
沉析效果是受PH值影响的,金属磷酸盐的溶解性同样也受PH的影响。
对于铁盐最佳PH值范围为5.0~5.5,对于铝盐为6.0~7.0,因为在以上PH值范围内FePO4或AIPO4的溶解性最小。
另外使用金属盐药剂会给污水和污泥处理还会带来益处,比如会降低污泥的污泥指数,有利于沼气脱硫等。
由于金属盐药剂的投加会使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Cl-或SO2-4离子含量增加。
如果沉析药剂溶液中另外含有酸的话,则需特别加以注意。
投加金属盐药剂后相应会降低污水的碱度,这也许会对净化产生不利影响。
当在同步沉析工艺中使用硫酸铁时,必须考虑对硝化反应的影响。
另外,如果污水处理厂污泥用于农业,使用金属盐药剂除磷时必须考虑铝或者铁负荷对农业的影响。
石灰的混凝沉淀
5Ca2+ + 4OH- + 3HPO
42----Ca
5
OH(PO
4
)
3
+ 3H
2
O
为使磷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需要把pH值调到10.5-11.0以上。
Ca/P的重量比为2.2:1以上。
沉折过程中,对于不溶解性的磷酸钙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不是Ca2+,而是OH-离子,因为随着pH值的提高,磷酸钙的溶解性降低,采用Ca(OH)2除磷要求的pH值为8.5以上。
但在pH值为8.5到10.5的范围内除了会产生磷酸钙沉析外,还会产生碳酸钙,这也许会导致在池壁或渠、管壁上结垢。
其反应式
Ca2++CO32-→CaCO3
与钙进行磷酸盐沉析的反应除了受到PH值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碳酸氢根浓度(碱度)的影响。
在一定的PH值惰况下,钙的投加量是与碱度成正比的。
对于软或中硬的污水,采用钙沉析时,为了达到所要求的PH值所需要的钙量是很少的,具有强缓冲能力的污水相反则要求较大的钙投加量。
1.3 化学除磷工艺
化学除磷工艺可按化学药剂的投加地点来分类,实际中常采用的有:前置除
磷、同步除磷和后置除磷。
前置除磷工艺的特点是化学药剂投加在沉砂池中、初沉池的进水渠(管)中、或者文丘里渠(利用涡流)中。
其一般需要设置产生涡流的装置或者供给能量以满足混合的需要。
相应产生的沉析产物(大块状的絮凝体)在初沉池中通过沉淀被分离。
如果生物段采用的是生物滤池,则不允许使用铁盐药剂,以防止对填料产生危害(产生黄锈)。
前置除磷工艺由于仅在现有工艺前端增加化学除磷措施,比较适合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通过这一工艺步骤不仅可以除磷,而且可以减少生物处理设施的负荷。
常用的化学药剂主要是石灰和金属盐药剂。
前置除磷后控制剩余磷酸盐的含量为1.5-2.5mg/L,完全能满足后续生物处理对磷的需要。
同步除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学除磷工艺,在国外约占所有化学除磷工艺的50%。
其工艺是将化学药剂投加在曝气池出水或二沉池进水中,个别情况也有将药剂投加在曝气池进水或回流污泥渠(管)中。
目前已确定对于活性污泥法工艺和生物转盘工艺可采用同步化学除磷方法,但对于生物滤池工艺能否将药剂投加在二次沉淀池进水中尚值得探讨。
后置除磷是将沉析、絮凝以及被絮凝物质的分离在一个与生物处理相分离的设施中进行,因此也叫二段法工艺。
一般将化学药剂投加到二沉池后的一个混合池中,并在其后设置絮凝池和沉淀池(或气浮池)。
对于要求不严的受纳水体,在后置除磷工艺中可采用石灰乳液药剂,但必须对出水pH值加以控制,如可采用CO2进行中和。
采用气浮池可以比沉淀池更好地去除悬浮物和总磷,但因为需要恒定供应空气因而运行费用较高。
表2 各种化学除磷工艺比较
2.生物法除磷
生物法除磷的原理是某些细菌交替地处于厌氧与好氧条件下 ,在厌氧时 ,细菌吸收低分子的有机物并以聚β 2羟基丁酸( PHB)等形式在体内储存起来 ,同时将细胞原生质中聚合磷酸盐以正磷酸盐的方式释放出来 ,此时污水中磷的含量升高 ,BOD 的含量降低。
然后在好氧条件下 ,细菌将吸收的有机物(PHB)氧化分解 ,并提供能源 ,同时从污水中吸收大量的磷 ,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起来 ,其吸收的量大于其释放的量 ,这时污水中的磷含量大大降低 ,通过把剩余污泥排出系统 ,同时将细菌摄入的磷排走从而达到除磷的目的。
常见的生物除磷主要工艺:A/O工艺、A2/O工艺、SBR工艺等。
A/O工艺,这是目前最为简单的一种生物除磷方法,原污水或初沉池出水与回流污泥在厌氧池中进行混合,这种工艺要求没有硝化反应。
一般来说,当厌氧区和好氧区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0.5~1h和1~3h时,便可获得较好的去除磷和去除有机物的效果。
由于生物除磷系统主要通过排除剩余污泥去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将决定系统的脱氮效果。
一般污泥龄较短的系统产生较多的剩余污泥,可以取得较高的除磷效果。
有报道,泥龄为30天时的除磷率为40%;年龄为17天时除磷率为50%;年龄为5天时的除磷率可提高到87%。
总结
化学沉淀法除磷工艺虽除磷效率相对较高 ,但消耗化学药剂并产生大量的化学污泥 ,处理成本相对昂贵;而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操作简单 ,但磷去除效率较低 ,难以满足出水要求。
综上所述及惠尔康污水厂的情况,建议使用化学沉淀同步除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