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PPT

合集下载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CONTENCT

• 引言 •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 自然地理要素 • 人文地理要素 • 本节总结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人口的空间变化
主题内容
人口迁移、地理扩散、城市化等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
主题意义
了解人口空间变化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 响,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阐述植被与气候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关系。
04
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要素
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
人口数量是影响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 的重要因素,过多或过少的人口数量 都可能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人口分布是否均衡,是否有利于城市 的发展,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 内容。
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性别结构、 民族结构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城市的 发展产生影响。
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产 业的发展,也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和调控产业发 展的重要手段,包括产业组织政策、 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等。
05
本节总结
重点回顾
1.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个 过程伴随着城市人口和地域的增长。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水、土地、矿产等,它们的 分布和数量直接影响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
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地形地貌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发展,如平原地区适合发展农 业和城市扩张,山区则适合发展林业和旅游业。
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PPT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二章本章整合PPT教学课件

(2)解决措施 ①采取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②完善石油储备体系;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 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增加能源产量;④加快西 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⑤稳妥发展核电;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能、 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⑦加大技术革新力度,提高能源利用率; 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⑨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适当限制高耗能 工业的发展。
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当地人们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了2
000 公顷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1)图中a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该河段主要属于
(填干湿地区名称),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2)甲、乙两区域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乙、丙两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



(3)丙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及其建设原因 ①主要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 江苏——田湾核电站。 ②建设原因:常规能源短缺;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2.目前我国能源利用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②高耗能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 能源紧张状况;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 经济发展的需求;⑤国际石油价格不稳定(波动较大);⑥石油储备体系不健 全。
思维导引第(1)题,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黄土土

;主要位于
气候区,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冬季干燥。
第(2)题,是否延长产业链,题目信息不足,难以确定;该模式既

,也有

思维导引答案 疏松 温带大陆性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题目答案 (1)B (2)D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1.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件: 1.1.1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共30张PPT)

A.人口分布比较均衡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人口密度很大
D.人口密度区域差异小
3.天津市这种人口分布特点,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加剧了市区的交通拥堵
②增加了天津市能源的消耗总量
③加快市区房价的增长速度
④加剧了市区的污染程度
⑤减少了市区的基础设施投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集中在距海较近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地带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主要趋向于城镇地区
201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13953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0万人,城 镇人口83137万人,乡村人口56401万人。
3 析原因
胡焕庸线:中国 地理学家胡焕庸 (1901-1998)在 1935年提出的划 分我国人口密度 的对比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与开普敦相比,约翰内斯堡人口核心区的形成原
因最有可能是( )
A.气候凉爽
B.矿产丰富
C.海运便利
D.开发历史早
罗伦斯曲线也叫频率累积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罗伦斯提出的一种关于研究工业集中化的 统计方法。可以将它用在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中,用来分析人口分布的格局。
2.图中可以反映天津市人口分布特点的是( )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经 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 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 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 “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 上,深圳位居第二。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人口分布状况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政治
资料:1956年库比契克总统决定迁都内地。1957年,建都工程启动。1960年,在 历时三年零七个月时间后,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亚(Brasilia)在巴西内地 建成。

高中地理必修2全套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2全套课件

俄罗斯 、德国 、日本
鼓励生 育,引 进外来 移民

展 中
水平较高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人口 ,民族经济的 增长 发展,医疗卫 开始 生事业的进步 趋于 ,人口死亡率 缓慢 下降等
中国、印 度、巴基 斯坦等
计划生 育,控 制人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比重缩
人口增 长特点
少重上自率)年大然都,(儿、比4出0童增较%生比长高以率、各比出率年重生差龄大率不组致、多人均死口衡亡,小重出死然,增生亡增老 长 率 率 长年长上率(7%人期升呈以口下,负上比降自增),,

人口变 化趋势 迅速增长
主要分 多数发展中
布地区 国家和地区
人口贫困化 (2) 人均拥有的资源和产品少,影响生活 带来的问题:水平,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3) 社会问题:就业问题.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社会不稳. 解决措施:采取控制人口的政策(如计划生育), B、人口增长发过展慢社,会甚经至济零,增发长展和教负育增等长:主要存在于
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 带来的问题: 社会负担过重.老年人生活孤单等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人口 增长 的模 式及 地区 分布
人口的自 然增长
人口增 长模式
增长总趋势:世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差异: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地区
构成指标:“三率” 增长模式图 增长模式地区(发达、发展中)差异 总趋势:过渡型——现代型(三低)
历史 时期
65岁 65岁
7%
人口老龄化: 进步现象
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二章第一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 解析:(1)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各种功能 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 (2)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城市规模较小时,城区狭 小,各功能区往往混杂布局,没有形成明显(míngxiǎn)的 功能分异。
• (3)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 类城市所共有。
• (4)现代城市主要是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下而发展 起来的,因此经济因素对其城市功能区分化影响显著。
• 散漫型乡村,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其间距大小因地而 异。
第十八页,共50页。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dìxíng)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块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 城镇(chéngzhèn)主要功能分区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呈点状或条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人员 流量大,地价高, 土地利用集约,是 城镇的核心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 口 原因:①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区位选择及原因
专业化程度高,竞争协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集聚性强,作强,导致集聚,又因
工业区
原因:①减轻对市区污染;②交通便
成片分布 环保、地租、交通等因
利,降低运输成本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 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
利。 • 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
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乡村和城镇 空间结构
乡村的土地利用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小结
农业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土地利用方式 集聚 效应 主要功能区 分布 组合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城镇主要功能区
(3)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 离城镇中心较远
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 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居住区
城镇土地 集聚 城镇功能 利用方式 效应 分区
城镇空间结构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 的意义
形成 影响因素
变化
经济因素 政策因素 文化因素 历史因素
读图,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 的用途,画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范围。

①定距离(距市中心距离OM)
②看租金高低

③OM段商业用地付租能力较高,为商
业区
以此类推,画出商业区、住宅区、工
M
业区的范围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水平 ①距市中心远近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水平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 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二章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答案:1.B 2.A
重点二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
【情景探究】
城市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市土地的 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 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读“各类土地利 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思考如下问题。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分析地图和联系当地实际,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及 其集聚而形成的功能区,培养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认识城市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学会分析功能区的 分布方法。
知识体系导引
知识点一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 住宅用地、休憩 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是相同 的,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小,呈点状 集聚成片 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
或条状
出现分化
经济活动
最繁忙;人
口数量昼 不断向市区外缘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
夜差别大; 移动,并趋向于 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
建筑物高 沿主要交通干线 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
大稠密;内
分布
区背向发展
部有明显
的分区
位置
中高级住宅
市中心、交 市区外

低级住宅区
通干线两 缘、交通 城市外缘,环 内城、工业区附
侧、街角路 干线两 境优美,与高 近,环境相对较

侧 坡、文化区相 差,与低地、工
联系
业区相联系
2.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差异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收入阶层
高收入阶层
低收入阶层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课件中图版必修第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一节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课件中图版必修第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5.雅丹地貌属于
地貌。( )
A.风蚀地貌
B.流水堆积地貌
C.风积地貌
D.流水侵蚀地貌
解析:雅丹地貌是风蚀地貌,是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A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6.关于喀斯特地貌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区 B.石灰岩地区都会形成喀斯特地貌 C.多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区 D.地势平坦开阔 解析:黄土高原是黄土地貌分布区,A错误;一般在湿热地区的石灰 岩分布区易形成喀斯特地貌,B错误;喀斯特地貌地势高低起伏,地 表崎岖不平,D错误。 答案:C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要点笔记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适 合农耕。
思考感悟虎跳峡是金沙江(长江)上的第一大峡谷,更是全球著名的 大峡谷。长江江水在这里被玉龙雪山、哈巴雪山两大雪山所夹峙, 相对高度3 900多米,峡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最窄处仅约30米,相传 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请 问神奇的虎跳峡是如何形成的?
当堂检测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主要地貌为沙丘地貌,这些地貌主要 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故A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该地新月 形沙丘链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排列,说明古地质时期当地的主要 风向可能为东北—西南风,故B正确。 答案:(1)A (2)B
探究一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材料三 下图为丫山山麓地区气候资料图。
(1)该山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材料二中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从地质作用角度说明该山喀斯特地貌形成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ppt课件

后期阶段 60%-70%
中期阶段
拉伸的 “S”形
初期阶段
25%-30%
完整编辑ppt
24
城市化 水平 发展 地域扩 常见的问
阶段
速度 展趋势 题
初期阶 段
25%-30% 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 功能区不明确
中期加 速阶段
从25%-30% 增长到
60%-70%, 较高
迅速
郊区城市化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 段
70%以上, 高
缓慢, 甚至 停滞
继续增大、 速度变慢
逆城市化
(大城市的中 心空洞化等)
完整编辑ppt
25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1、英国城市化过程中显现的特点?
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比重增加
2、图2.20,大伦敦和英格兰城市带的形成?
-----郊区城市化 (中期阶段)
(1)住宅区 •分布特点:比重最大、分布最广泛 •分化类型:中高级/低级住宅区 (2)商业区 •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CBD (3)工业区:分布特点
完整编辑ppt
3
常州市工业区
往往在靠近河流、铁 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 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 房、仓库等设施。

慢 后期阶段
(逆城市化)

快 初期和
中期阶段
(郊区城市化)
完整编辑ppt
28
巴西—畸形的城市化
巴西
中国
完整编辑ppt
29
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 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强烈的地区, 几乎将自然环境完全改变为人工环境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课件(共28张PPT)
入、文化教育的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 方式等逐渐趋同。
世界城市化
• 世界城市化进程 •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 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世界城市化进程
城市出现 18世纪中叶 二战结束 现在
缓慢发展
加速发展 空前发展
1990 41%
19 70% 340%
1750 1%——2%
呈城然受 低市经自 年水人济给 前平口的自 ,的和限足 。比缓人制的 重慢口。农 只增比世村 有长重界自
• 注意: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 的方面。①人口城市化: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
②区域城市化: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
人口 乡村地区
集聚 转变
城市 城市地区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 1、城市人口增加 •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 口的百分比。
城市产生的前提
• 农业生产的发展,剩余农产品的出现 ,使一部分 人能够从事非农业劳动。
城市的发展史
• 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农业是社会经济的 基础,城市居于社会经济的从属地位。那 时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 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
城市的发展史
• 产业革命以后,大机器工业逐步取代手工业,生 产力谁拼空前提高。工业发展促使人口和产业在 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逆城市化
(1)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 一种新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差别近于消失,形成一 体化基础上。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再加上优 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在城市中心面对混浊空气、 噪音的大城市居民,从而导致了逆城市化现象。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PPT课件

青藏高原是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海拔高,空 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小
晚秋和冬季霜冻发生在晴朗的夜晚——晴朗的夜 晚大气逆辐射弱
• 二、热力环流
• 1、定义
• 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 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 2、热力环流的原理
2021/5/21
•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原理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图解分析法 • 学法指导:通过绘制受热示意图、热力环流模式图,让学生自主探讨,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
2021/5/21
2
• 导入:“温室效应”的是与非
在人们的印象中温室效应总是与灾难联系在 一起,以至于人们都与除之而后快。其实, “温室效应’并不可怕,相反它还是地球上众 多生命的保护神,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必 要条件。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有大气的 存在,厚厚的大气如同一床棉被,起到了保温 的作用,才使得地球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气温, 从而使得生命世界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大气 也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
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
近地面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以后,又以对流、传到
等方式,层层向上传递热量。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
气增温的最重要的方法。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
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
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
高气压
低气压
高气压 B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

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3)水源与城市
(4)河流水运的起点 或终点易形成大的城市。
分析: 图中A、B、C三个聚落中, 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
1、自然地理区位
地形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 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是发育城市的理想区位 ②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③山区城市多分布在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 ①世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降水较多的中低 纬度地带 ②沿海地区气候优于内陆,城市众多 ①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吸引沿河设城 ②在干支流汇合处、大河入海处容易形成大的城市 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 有利于形成城市
• 2.特点:
*建筑物高大密集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内部分区明显
*交通通达度很高
CBD内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区明显
5.西方城市结构学说
比较三种城市地域 结构模式的异同点

同心圆学说

扇 形 多 学 核 说 心 学 说

6. 中 国 古 代 城 市 结 构
以皇 权为 中心, 体现 严格 的等 级制 度
(2)交通与城市
临近港口或边境,形成口岸城市, 如满洲里,二连浩特,大连等。
3、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1)科技与城市
(3) 科技—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日本的筑波、
牛津、剑桥、硅谷等城市的形成。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versity of Oxford
2、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
科技
旅游
3、城市的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1)宗教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
那、梵蒂冈等。
三教圣地: 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精品教学课件(共235页)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精品教学课件(共235页)

[归纳提升] 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然条件,亦称自然环境,指自然界中对人类经济活动——产 业发展与布局有影响的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 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等各种要素。此外,自然条件还包 括区域的地理位置,这些都对区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1.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区域发展提供动力与机遇 优越的地理位置容易与相邻区域产生区域关联,通过区域间要 素的流动而获取促进区域发展的动力与机遇。
问题1 (区域认知)历史上红河地区的哈尼族发展农耕的有利自 然条件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提示:发展农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适宜,水热充足;不利 自然条件是山地多、平地少,地表崎岖。
问题2 (综合思维)哈尼梯田景观的形成,说明了哈尼族为发展 农业对哪种自然要素进行了改造?其影响如何?
提示:对不利的地形条件进行了改造。在对不利地形条件的改 造过程中,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通过合理的布局,形成了人 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不仅自然资源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对其经济发展起到很好的
_支_撑__作__用__。
2.如何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是区域发展的关__键__ (1)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__度__依__赖__矿产资源,也会制
约区域经济的发展。 (2)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却并未阻碍其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 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 源,其矿产资源的生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被称为“坐 在矿车上的国家”。
区域关联性的角 响。(区域认知)
度,说明因地制 3.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影响。
宜对于区域发展 (区域认知)
的重要意义 4.对比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件(44张PPT)

高中新教材人教版地理课件 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课件(44张PPT)

[归纳提升]
1.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个方
面。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离城 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地区 城镇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 从城镇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 公路的两边和公路的交会处 远离公路的地区
交通便捷程度 最高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的概念: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 非农业 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功能区的含义:城镇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
区。 3.功能区的形成:大部分城镇都有居住区、商业区 、工业区,一些大城市
还有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 、生态区等。
4.功能区的特征。
功能区 特征
地租 最高
对应地 租直线
很陡
中等 较平缓
最低 最平缓
区位选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商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
择原因 业付租能力最高
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 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 内工业付租能力最高
[典型例题]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数量与距城镇中心距离的关系图。读 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有( ) ①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河湖等,可以 改善环境状况 ②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可以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③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 筑物、街区或村落,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 ④通过增加城镇商业、工 业用地,可以促进城镇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 利、文化传承等。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2章第1节同步课件33张

地理必修2人教新课标第2章第1节同步课件33张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 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 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tó nglè i)活动在空间 上高度聚集,形成了城ks5u市精品课功件 能区
第二页,共34页。
城市土地 相对有限
城市经济 活动需
占用土地
各地块交 通可达性 地价等不同
城市区位 地价 功能分区
功能活动
中心地区 昂贵 外围地区 较低
中心商务区 高级金融机构,政府机关, 高档商店
工业区住ks5宅u精品区课件 工业,中低档商店,住宅
第十六页,共34页。
ks5u精品(jīnɡ pǐn)课件
第十七页,共34页。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 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广泛在的大土多地数利城用市方中式,。住宅区面 积往往(wǎngwǎng)占城市空 间的40%至6k0s5u精品%课件 。
第五页,共34页。
ks5u精品(jīnɡ pǐn)课件
高新工业园区一角 第六页,共34页。
(2)、工业区
A、工业区的形成专业 化
协作性 企业(qǐyè)之间
北京市中心为皇宫建筑群—以皇宫为中心以显 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 条轴线及其交会处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 中心最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 法制精神。ks5u精品课件
第三十二页,共34页。
城市作为一种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社会观念等,都会 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yǐngxiǎng)。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 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yǐngxiǎng)。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第二章复习PPT优秀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第二章复习PPT优秀课件

主要指从生态学、资源
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 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 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指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
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各 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 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
量。
1. 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环境承载力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 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合理人口容量从人口发展的角度考虑; 2.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 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而合理人口容量则体现了人口 在发展中的变化,他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 3. 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 求“合理人口容量”。 4.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自然地理因素:太阳、空气、淡水、 环境与资源的优劣、社会
土地、生物、矿产等是首要因素。其 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
中淡水和土地是最重要的因素。
域的开放程度等。
10
第二章知识结构
城市
城市化
历史原因 经济原因 社会原因 行政原因
空间结构
中心商务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地域文化与 城市发展
不同规模 城市服务 功能的差异

内容:包括物质的、非物质的两方面
域 文
范围:可以是单要素的、多要素的
化 与
特点 形成: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城 市
状态: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对城
影响城市空间布局
市建 筑的
影响城市建筑结构
影响
影响城市建筑风格
16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pptx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质量、分布及开发利用条件等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所起的
作用是不同的。如下表所示。
历史阶段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对自然资源的 依赖程度

较强
减弱
起主要作 用的资源
气候、水、土 地、生物
矿产资源
后天性资源
历史阶段
自然资源 对产业布 局的影响
农业社会阶段 工业社会阶段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条件比较 好,自然资源相 对丰富的地区, 农业文明才得 以形成和发展
土壤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水源
河湖密布,水源充足;地下水丰富
2.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共同作用决定区域发展 (1)有些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但是由于人口密集、科技水平 低下、对外开放程度差、产业基础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等 因素的影响,生产力水平却较低,区域发展水平不高。 (2)有些区域自然条件较差,但是由于科技水平高、临海位 置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教育水平高等因素的影响, 区域发展水平高。
微思考1世界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为什么都位于大河中下 游平原地区?
提示: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热 量、水源充足,灌溉便利,便于农耕。
2.自然条件并非区域发展的决定因素 孟加拉国自然条件优越,但科技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导致 经济落后; 日本 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充分利 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等社会 资源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读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阴影区表示文明古国发祥地,①地是( D )
A.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印度河流域
C.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D.尼罗河流域
2.四大文明古国发祥地纬度相似,但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1.含义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
2.城市地域结构的模式 城市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结构模式,具有
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主要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3.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高中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一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住宅用地
休憩及绿化用地
交通用地
农业用地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 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 的集聚。
城市土地面积相对 有限
城市各项活动需要 占用土地
各地块交通可达 性、地价等不同
o 商业区A
B
市中心
住宅区
工业用地付租能力
C
距市中心距离(千米)
工业区
土地利用
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①市中心(O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 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 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 OA、OB、OC、OD、OE、OF)两 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B、C、 D、E、F处):通达度高,地租高, 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CBD的主要特点
CBD是城市中心商务区的简称,其特点是:它是城市经 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不但是商业活动的中心,还是城市的 服务中心。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白天人流与车流川流 不息,热闹非凡;晚上人流明显减少,到了深夜甚至空无一 人。其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垂直方向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高层建筑物上,低层多为商用,高层多为办公场所;水平方 向上,最中心处以零售活动为主,有大百货商场、高级专门 化商店,周围是办公室和小商店。中心商务区的建筑高大、 密集,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方式之一,可以充分提高城市 土地的利用效率。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区别
判断正误 (1)城市内部各功能区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
(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工业用地。
()
(3)高级住宅区位于城市中心,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市边缘。 ( )
(4)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商业的核心地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高。 ( )
城市活 动发生 空间竞 争
同类活动 空间上高 度聚集

住宅区
市 地
商业区

工业区


行政区

文教区

2.城市功能区
(1)形成:不同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2)主要类型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3)特点: 无明确界线,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
纽约的CBD——曼哈顿 提示:CBD是指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又称中心商业区。其功能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
城市空间结构图的判读
(1)读图名和图例 图名或图例中会明确告诉我们是哪几 种功能区
(2)辨析位置关系
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 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新加坡2区工厂外迁的重要原因。
()
(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 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 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局原因 是什么?
(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 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布 局原因是什么?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 G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 为住宅用地。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2)社会因素
比弗利山庄
收入
知名度
种族或宗教
(3)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功能分区有深远影响。
3.变化: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
问题思考
(1)城市的中心一定是商业区吗?
(2)距市中心越远,土地租金就一定越低,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1)不一定。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除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 其他因素,如北京的市中心天安门广场就与历史因素和行政 因素有关。
(2)不对。因为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两个:距市中 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虽然有些地方距市中心较远,但 由于交通通达度较好(尤其是干道与环路的交会处),会形成地 租的次高峰。
历史背景影响 城市功能分区
历史因素
城市土地利用随 历史而变化
距市中 心远近
交通通 达度
经 济 功能区分化 因 主要原因

社 城市功能 影响住宅区 会 分区成因 分化 因

收入
知名度
种族、 宗教
干预城市社会 经济的发展
行政因素
引导或划定不同 的功能区
(1)经济因素 影响地租的因素
地 租 水 平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