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1前言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
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1、相关社会背景和主要目的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十分严峻。
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普遍不高。
当前我国大学生大都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不予以重视。
同时大学生法律观点偏差,法制观念淡薄。
很多大学生在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会选择沉默,而不是去争取他们的利益。
这就会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越来越淡,导致高等院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违法犯罪现象。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调查对象的选择与简要情况此次调查选择的是天津理工大学在校及刚刚毕业的学生。
3、调查方法与过程此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内展开不记名调查,共征集问卷139份。
4、调查内容分析和认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是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特进行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调查结果及分析你的性别a男45.61%b女54.39%你的你所在年级a大一23.68%b大二65.79%c大三4.39%d大四6.14%本次调查覆盖面比较广,男女比例较为平均你对法律方面的问题a很重视40.29%b一般关心56.12%c无所谓3.6%你为我们大学生的总体法律意识情况如何a很强13.67%b一般62.59%c较弱17.88%d很弱5.87%作为一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法律与你的联系程度怎样a很紧密41.77%b一般50.21%c几乎没有8.02%被调查去的大学生平时对于法律方面,报以为所谓态度的是少数,但是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调查背景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深入,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了解普通人对于法律意识的认知情况,我们通过对1000名年龄在18到65岁之间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探究法律意识在社会中的现状。
调查结果对法律概念的理解•问:您对“法律”的理解是什么?•答:48.5%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是保护公民权益和社会正常秩序的制度,21.2%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是制约人们行为的规则,30.3%的受访者没有回答该问题。
对法律意义的认识•问:您认为法律在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答:43.8%的受访者认为法律可以平息矛盾,维护社会和谐,40.2%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是法制化社会的重要标志,15.7%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没有太大的意义。
对法律权利的知晓和维护情况•问:您知道的法律权利有哪些?•答:71.8%的受访者知道自己享有言论、信仰、居住、出行等权利,28.2%的受访者无法答复该问题。
•问:在社会生活中,您是否因为侵犯到自己的合法权益而维权过?•答:23.6%的受访者曾经有过维权经历,76.4%的受访者没有过。
对法律体系的认识•问:您对法律体系的认知有多少?•答:26.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法律体系的认知程度较高,47.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了解程度一般,26.6%的受访者对法律体系知之甚少。
对法律文化的态度•问:你认为法律文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如何?•答:63.9%的受访者认为法律文化在社会中具有重要价值,36.1%的受访者对此持置之不理的态度。
调查结论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大部分的人们对于法律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面,只知道法律的存在和作用,而没有深入理解法律的本质。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人对于法律的认知缺乏深度,在某些方面对于法律知识掌握不够充分。
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建议加强法律知识的普及宣传,提高广大公民的法律素养。
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于法律宣传和法律服务的力度,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知法律,减少因为法律知识不足而造成的社会纠纷和矛盾。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一、实践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特色体系的形成,法律文明的重点也将从以普及法律知识为基础向树立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和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转变。
城乡法制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具有直接参与的特点。
这次我以隆尧县城及其所辖下的毛尔寨村作为缩影点。
通过对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的调查,了解现今隆尧县城乡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状况,通过了解进而加强隆尧县城乡居民的居民法律意识,减少法盲。
通过这次调查,使得法律知识得到普及,隆尧县城乡居民的法律意识也在提高,进而使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法律保持正确的态度,能够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以此推动隆尧县的法制化发展的进程,推动我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二、问卷分析与总结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了二百份一共回收了二百份,回收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经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城乡居民的法律素质总体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1、绝多数居民法律意识薄弱,法律知识匮乏与以前相比,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而言仍然是很薄弱的。
现实生活,相当一部分居民对我国的法律体系了解不够全面,不习惯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力。
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居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权,有的人屈从于权威,忍气吞声,而有些人“以暴制暴”。
在抽样调查中,设问“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进行维权”时,回答“经常”的占29.5%,回答“很少”的占.5%,回答“没有”的占6%。
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很少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映我国城乡居民法律意识薄弱。
在回答“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时,回答“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9.5%,回答“用武力解决”的占33%,回答“通过关系解决”的占38%,回答“感觉很屈但是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的占19.5%。
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1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现代化法治进程直接影响了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而现实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多数法律意识淡薄,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国家这一历史性命题面前,农民的法律意识无庸讳言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从总体上讲,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现状是以淡漠为其表象特征的。
一.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效力,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服从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法律却没有处于至上的位置。
人们不了解也不愿意了解法律,依然倾向于用非法律方式解决问题,农村秩序的型构与维持所需要的具体素材是长期的乡间生活所供给的,诸如“族外交涉”、“差序格局”和“爱有等差”,除非万不得已,它一般不会主动邀请国家正式法律的介入。
与轻法意识“相映成趣”的是,在农民心中既“轻法”又“畏法”。
这不能不说与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法律的刑罚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鲜明特色。
这种传统法律文化反映到人们的意识观念上,导致了对法律的狭隘认识。
时至今日,仍有老百姓把“被告”视为“罪犯”的同义语,而国家倡导法治,老百姓想到的并不是通过法治,实现权利,而是想到“严打”,要“从重、从快、从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苛刑的畏惧心理。
“知足者长乐,能忍者自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
在他们看来,遭遇不幸怨不得别人,而是自己的命苦。
诉讼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为好人所不耻。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诉讼观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把打官司看作不光彩的事,遇到纠纷逐渐倾向于诉诸法庭。
暑期调查报告关于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暑期调查报告关于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在今年的暑期,为了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我进行了一项关于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
此次调查旨在揭示社区居民对法律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促进社区法治建设和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
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X份有效问卷,并对X位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
调查对象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教育程度的社区居民,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法律认知方面大部分社区居民对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见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如婚姻法、继承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然而,对于一些较为专业和复杂的法律领域,如知识产权法、金融证券法等,了解程度相对较低。
同时,仍有一部分居民对法律的认知存在模糊和错误的情况,例如分不清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界限。
法律态度方面多数居民认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保障。
他们表示愿意遵守法律,并相信法律能够解决纠纷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也有部分居民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执行效果存在一定的疑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能会受到权力和金钱的干扰。
法律行为方面在遇到法律问题时,约X%的居民会首先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咨询律师、向法院起诉等。
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会选择自行协商、寻求亲友帮助或者干脆放弃维权。
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居民能够遵守法律法规,但也存在一些不文明和违法的行为,如闯红灯、乱扔垃圾、不遵守物业管理规定等。
影响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因素教育程度教育程度与居民的法律意识水平呈正相关。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法律的认知越全面,法律态度越积极,也更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职业背景从事法律相关职业或具有法律培训经历的居民,法律意识相对较强。
而从事体力劳动或服务行业的居民,由于工作环境和接触法律的机会较少,法律意识相对较弱。
宣传教育社区开展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对居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精选7篇)1调查目的:通过对目前农村情况调研和了解,希望能够引起重视,增强农村法制教育,使依法治国真正的深入人心。
调查方法:面谈,实际走访调查地点:中和镇,中和街道调查时间:xx年12月28日—xx年1月13日从党的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1999年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第五条,从此,我国真正意义上实施了依法治国,时至今日,依法治国已经实行了十多年了。
而起作用也巨大,影响也极具深远。
以此同时,民主意思不断增强,人民更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是,这些只是从全国的平均水平来看的,我们当然知道,现在的中国城市生活法制融入的很深,市民们读懂的运用法律。
可是如果从基层来看,特别是从乡镇、农村、农民,来看的话,结果又会怎样了呢?秀山县也是一直都是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依法治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一、调查内容(—)法律意思有所增强,开始信仰法律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都在有形、无形之中有了一种意识,就是遇到纠纷、权利受到侵害时,会多考虑集中解决方法,而很多时候会想到运用打官司的方式来解决。
自秀山县的一位姓王得建筑工,他是农民工,年龄也比较大,50大几了,家里负担也比较重,还有个上大学的孩子要他供着,对于那种农民家庭,供一大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就靠这么一点工资,根据他说,也幸好现在建筑工资提高了些,因此还算不是很穷。
到年末了,其工资还有被拖欠的,为了拿回拖欠工资,他们已经不像以前建筑工人那样,把建筑工地上的东西全部拿走,也不是像以前那样带了一大堆的人去跟老板闹事了,索回工资。
而是,先跟建筑老板商议,交涉。
之后见未果,就去找县政府,请求政府出面干涉要回了拖欠工资。
当时,他们还有一种想法就是如果实在不行就是会去法院对建筑老板提起民事诉讼。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意识的普及和提高已经成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一环。
为了解当下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和法律意识的形成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居民法律意识调查,以下是调查报告的详细内容。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居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法律意识的形成情况,以及居民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应对方式。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加强法律宣传和普及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律素养和法律意识。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涵盖了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群体。
问卷内容包括对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以及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应对方式等。
三、调查结果1. 法律知识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
仅有30%的受访者能够正确回答法律常识问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时间、《婚姻法》的适用对象等。
而对于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的效力和法律的适用范围等,更是有很多人存在误解或者不了解的情况。
2. 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对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主要是通过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此外,家庭教育和社会交往也对法律意识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对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不明确或者缺乏相关的教育和宣传。
3. 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应对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居民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的应对方式是求助于专业人士,如律师、法律顾问等。
少部分居民会主动寻找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自助解决。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在面临法律问题时常常感到无助和困惑,不知道如何应对或者寻求帮助。
四、调查分析和建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居民的法律意识普及和提高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律知识的普及仍然不够,需要加强法律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居民的法律素养。
其次,法律意识的形成途径需要多样化,除了媒体渠道,还可以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5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法律意识调查报告5篇调查报告旨在向读者传递关于调查对象的详尽信息和相关结论,调查报告包括引言部分,介绍调查的背景、目的和范围,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5篇,供大家参考。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居民的法律意识水平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权益保障,也对整个社会的法治建设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居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和地区的居民,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一、调查结果(一)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居民对基本的法律概念和常见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但程度参差不齐。
例如,对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晓率相对较高;而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法律,如《证券法》《反垄断法》等,了解的人数则较少。
(二)法律获取途径通过互联网获取法律知识成为了最主要的途径,其次是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表示获取法律知识的渠道有限,缺乏系统和有效的学习途径。
(三)法律运用能力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仅有少数居民能够自信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许多人表示不知道如何着手,或者担心法律程序繁琐、成本高昂。
(四)对法律的信任度大部分居民对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表示信任,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现象,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
二、原因分析(一)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中法律教育的比重相对较小,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和深入。
(二)宣传力度法律宣传工作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宣传内容不够通俗易懂,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难以引起居民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三)社会环境部分不良社会现象和不公正的执法司法案例,使得一些居民对法律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
(四)个人因素部分居民自身缺乏主动学习法律的意识和积极性,对法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提升居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一)加强学校法律教育将法律教育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法律意识。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居民法律意识调研报告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居民的法律意识,了解他们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法律问题的态度及处理方式,为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年龄段、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居民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1. 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在调查中,大多数居民对法律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回答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等问题。
但同时也发现少数居民对法律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对于法律的更深层次理解有所欠缺。
2. 对法律问题的态度大部分居民对法律问题持正义、公平的态度,认为法律的制定应该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保护公民的权益。
但个别居民在面对法律问题时,更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有一定的逃避法律的倾向。
3. 处理法律问题的方式大部分居民表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会第一时间主动寻求法律咨询或寻求法律帮助,他们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可以增加自身的法律意识。
但也有一部分居民表示在面对法律问题时可能选择采取默许、沉默、回避等方式,不愿意主动去解决法律问题。
四、调查分析1. 居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一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年龄段、职业和教育程度的居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年轻人对法律的认识一般较为深刻,而中老年人的法律意识相对较弱。
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对法律的了解也比较有限。
2. 部分居民对法律问题的态度存在问题个别居民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过于关注自身的利益,对社会公义和公平不够重视。
这种态度可能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影响,需要引起重视。
3. 有效提高居民法律意识的建议(1)引导居民加强法律学习,提高法律知识水平;(2)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居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3)加强社会法治建设,提高居民对法律的信任度;(4)建立健全法律服务机制,为居民提供及时、便捷的法律咨询和帮助。
五、结论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居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和法律问题的态度存在一定差异。
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和问题一、引言公民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法律的认知、了解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行使法律权益的能力。
它是建立在法治社会中的基本要求,对于公民的法律素养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50份。
调查对象主要为18岁以上的居民,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
三、调查结果分析1.公民对法律的意识在被调查者中,有70%以上的人表示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50%的人接受过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
这表明大部分公民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然而,仅有45%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了法律的具体应用,只有25%的人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借助法律途径解决。
这说明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法律意识的应用程度还不够高。
2.公民法律意识的薄弱环节调查结果显示,在公民法律意识中存在以下薄弱环节:(1)法律知识薄弱:超过60%的被调查者表示法律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正确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
(2)维权意识不强:只有30%的人在遭遇侵权时选择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其他人多将问题置之不理,甚至以暴力方式解决。
(3)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不足:50%的受访者对于维护公共秩序的主动责任不强,甚至对于律师的暴力行为表示理解和支持。
3.形成公民法律意识不足的原因在调查中,受访者提到了一些形成公民法律意识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1)普及教育不到位:超过60%的被调查者认为普及法律知识的渠道不足,学校、社区等地方普及教育缺失。
(2)法律意识宣传不到位:很多人表示,在媒体中很少看到法律宣传,相关知识的普及不够广泛。
(3)法治环境不完善:有人认为法律执行不公正,相信通过法律维权没有实际效果。
四、提升公民法律意识的建议为了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1.加强法律教育普及: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设法律课程,教育公民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1为深入了解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现状,切实推进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笔者利用在乡镇挂职锻炼的机会,采取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对乡镇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报告情况如下。
一、工作主要措施及成效在组织领导上,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__”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机构和人员任成员,将普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普法工作与全镇总体工作统一安排,统一检查,统一评比,确保了普法工作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
在普法教育上,突出对重点对象的法律服务和法制宣传。
对于乡镇领导干部、乡镇直单位负责人和村干部以规范依法行政行为为主,提高干部依法执政水平;对镇企业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加大税法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户依法经营意识;对普通党员、群众广泛深入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教育,提高村民依法自治水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交通、消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学生自我防范和遵纪守法的意识。
在依法治理上,大力推进“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把法制教育、依法治村与“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推进了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全乡镇普遍实行了村民自主选举村委会,建立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农村基层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观念开始树立,农民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意识明显提高。
在活动载体上,普法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法治实践活动相结合。
开展“法律进企业”活动,增强企业经营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公平竞争意识;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为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服务;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难点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法治主题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开展“法律上门”服务活动,加大对弱势群体和经济困难人员的法律援助力度,受到群众的欢迎。
二、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1、对农村普法认识不足,思想上有偏差。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
怎样写调查报告才规范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地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1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
从人类对社会法律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的角度来看,法律意识包括法律知识、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评价和法律信仰五个方面的内容。
法律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精神底蕴,既是法律规范建设的精神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法律制度建设的成败。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我系以小组为单位,对各寝室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从中了解到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分析1、对法律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掌握得不全不牢,理解不深。
调查表明:他们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方面的常识比较了解,有70%的同学都能答对这些方面的问题;但对法理、民法、知识产权法、仲裁法国际法、行政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大部分人较为生疏。
运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欠缺。
2、有平等的诉求,但对平等的理解不深。
在调查中了解到:他们有平等的思想意识,但对平等认识不到位,在心灵深处,惧怕权势;对他人的不良违法行为能进行正确评价和谴责,但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却采取双重标准。
如对在法治社会中您认为对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影响最大的应当是什么的选答,认为各级官员的意志的表明部分人在心中已经认同官员的特权。
当在寝室里遇到窃贼时,有47%的人选择可能会痛打他一顿。
3、有建立法治国家的法律理想和热情,但对现实法治建设的心理准备不足。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
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精选5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结束一段工作时。
都会使用到报告,写报告时,要明确的讲清楚自己的逻辑,层次方面要分明,逻辑要严谨。
以下是为您收集的“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供您参考,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好就请分享给您的朋友们吧!农村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篇1在目前全国上下进入法治建设的新时代,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如何?他们的权利意识、法律保护意识和民主意识的状态又如何呢?为了解现今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况,更好地加强和增进农民的法律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对我们的法律有正确的态度,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我们选择几个乡镇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农民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目前我县农民的法律意识状态1、传统的习惯根深蒂固。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多年的普法教育,全县农民法律知识贫乏的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改观,农民的法律、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知道当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总体来看全县农民的法律意识依然相对淡薄,传统意识较浓,农村法制宣传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法律素养低,害怕打官司,对法律缺乏信任,薄情优先于法。
从走访的人员和媒体披露的大量案件来看,在一部分农民的脑子里的法律意识仍是空白,即使自己或家人受到了严重侵害,也不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或者想寻求法律保护,确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也有一些像经济往来的行为,如借款不写借条,总以为大家是熟人、朋友,不会出问题,一旦出了问题,又无凭无据,无法求得法律的保护;更有甚者,一些村干部的法律意识也十分淡薄,公然出面去解决本村发生的刑事案件,以私了的方式解决,使得触法刑法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2、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到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浅薄。
大多数的农村村民不懂得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更多的人认为法律不是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而在更多的限制人的行为的发生。
有关当地居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关于居民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报告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2011年3月至5月,我们组织了调查组,深入到家乡进行实地调查,通过采取座谈、走访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家乡民主法制建设以及居民的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基本情况。
一、现状及特点由于该村地处边僻,交通闭塞、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较低,法制观众淡薄,生活还比较困难。
该村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以下特点:(一)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健全。
该村有村党总支和村委会,两委组织都经民主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分别由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各5人组成,班子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
(二)村干部和群众在强烈渴望上级给予项目扶贫的同时,更希望能知法懂法用法和依法治理,渴求社会治安状况好转,社会稳定、安居乐业。
在调查和座谈的过程中,从干部和群众的语言中流露出了因不懂法而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经常过程中经常吃亏甚至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违法犯罪,遇到纠纷不知如何打官司等不懂依法维权的苦处。
因此,村民在渴求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迫切希望法律知识在农村得到普及。
(三)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该村长期以来很少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较为混乱,治安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迫切要求建立一个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网络,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民主制度尚未健全,村民自治氛围没有形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村的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很少召开,村民参政议政、民主决策和议事程序不规范。
干群之间缺乏经常性沟通交流,现有的规章制度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另外,该村无依法治村规划,《村规民约》中一些规定也流于形式。
村务公开制度不健全、及时,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相差甚远。
(二)村民法律意识低,法制观念淡薄,不能依维权村委会没有成立普法领导组织,普法工作尚未纳入班子的议事日程,无农民普法学校,未建立学法“中心户”、“培养知法懂法明白人,学法用法新户主”制度,村民只是单纯地通过日常身边发生的一些案例和电视里播放的节目一知半解地了解一些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3篇法律意识是关于社会与法律之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虽然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法律意识的标准化的量表测量技术一直未受到重视,我国学术界最近涌现的大量关于法律意识的实证研究也显示出在调查方法上的欠缺。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法律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篇一:[摘要]:世纪更替,回顾人类社会向文明进步的过程,人类用特有的灵性去思考以后,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人类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规范,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法制制度。
这些法律制度来于生活,又真实地反映现实,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
法律的进步,法制的完善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工程。
全民法律意识、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和决定因素。
可见,法律的普及特别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农村。
[关键词]:法律普及当地群众思想现状解决办法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这次了解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当地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
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了解法律,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
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
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
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
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法治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全民的法律意识,而社区作为人民群众居住的日常生活空间,居民的法律意识也是社会法治发展的基础。
为了解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本次社会调查旨在调查社区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依法行为的习惯以及对法律的信任度等方面情况,并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问卷,让社区居民对相关问题进行匿名填写,旨在保证回答者的真实性和回答的客观性。
问卷共包括一些基本信息的收集和涉及法律意识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1.社区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被调查者表示了解我国的一些基本法律,如宪法、刑法、合同法等。
而有15%的被调查者对基本法律了解程度较低,甚至表示不了解。
这说明大部分社区居民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也存在一部分抱有陌生态度的居民。
2.社区居民依法行为的习惯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依法行为,尊重和遵守法律规定,而只有不到20%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不会依法行为。
这体现了社区居民在法律意识形态上的较高认同度,对法律的尊重程度相对较高。
3.社区居民对法律的信任度调查结果显示,将近70%的被调查者对法律制度表示较高的信任度,认为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也有3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法律制度的信任度一般或较低,认为法律执行存在不公平或不健全的情况。
这也可能是影响他们依法行为的原因之一四、调查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整体较好,对法律的了解程度较高,依法行为的习惯较为普遍,对法律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信任度。
但仍有一部分人存在对法律的陌生感和对法律执行的不满意。
根据分析调查结果,可以发现以下原因可能导致社区居民对法律存在较大的不满意:(1)法律宣传不到位,导致部分居民对法律存在陌生感;(2)部分居民可能因为长期没有接触到法律的保护或者曾遭遇法律不公平的待遇,导致对法律产生不信任感;五、建议1.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社区居民对法律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有必要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
关于法律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关于法律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关于法律的篇1一.调查目的及意义现在我国正在加紧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在这个大背景下,了解我国法制建设成效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更加清楚反映在这个现实,我将调查对象主要定格在农村居民,但由于农村知识水平的局限,因此我将问题设置的十分简单,并且针对的是农村学生。
调查时间就是这个寒假(即20__-1-12——20__-2-12),调查的主要方式是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是能够及时反映我国法制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给予自己的建议,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弥补农村的薄弱环节,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使得农民也能知法、懂法,从而做到守法、用法和护法。
在调查之前,我心中颇有几个疑问:在新世纪,常言所说的“民不与官斗”是否还存在人们的思想里?人们是否有意识的去了解法律知识?人们是否敢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来了解。
二.调查方法1.关于法律常识的问卷调查。
针对以上问题,我向群众发出的问卷有60份,回收51份,回收率达到85%。
为了不耽误群众的时间,我只拟定了10道选择题。
其中,7道题都是判断题。
对此,我选择了5道题来进行分析。
具体情况如下表第一题 .您的文化程度?选项A.初中B.高中C.大学D.其他第二题 .您是否经常看法制节目?A.是人数(人) 19第三题。
您关注国内重大民事或刑事案件吗?项目A.是B.否人数(人) 28 23第四题。
20__年举办的“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辩论大赛”是第几届?选项人数(人)正确 19错误 32第五题。
我国第一部宪法是何时制定的? 人数(人)A.1954 42B.1976 4C.1982 5三.数据分析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比较分析,大多数被访者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深。
对最近发生的法律案件有过了解,但对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较低。
从第一题和第二题的数据上看,在被访人中大学学历的人居多,其他文化程度较少。
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
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导游词、学科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tour guides, subject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7篇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美好家园离不开法治保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促进社会矛盾化解,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法律意识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
关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一、引言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社区治理的有效性。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水平,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
本报告旨在汇总和分析调查结果,以期为社区治理和法律教育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10个社区,每个社区调查200名居民,合计2000名居民。
调查内容包括个体对法律的认知、了解法律权益和义务的情况以及对法律传播渠道的接触情况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1.法律知识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约65%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回答基本法律概念、程序和基本法律常识问题。
这一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法律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支持。
然而,约35%的被调查者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或存在误解,这表明仍有一部分居民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2.法律权益和义务认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被调查者认为了解和维护自身法律权益是他们的义务。
这一结果表明社区居民对自身的法律权益认知较强,并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
然而,在对法律义务的认知上,只有50%的被调查者能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其余50%的居民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或模糊。
故需要通过加强法律义务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3.法律传播渠道接触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调查者通过电视、报纸、社交媒体等途径接触过法律信息,其中以电视为主要渠道。
这一结果表明社区居民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法律信息获取,并对法律宣传有一定的接受度。
然而,仍有一部分居民通过传统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对于新兴媒体渠道了解较少。
因此,应该利用多种渠道加大法律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社区公民法律意识的调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社区居民对法律基本知识的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居民需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宣传。
2.社区居民对自身法律权益的认知较强,但对法律义务的认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可以做
74
您定的认事为,法那律么没公有民规不可以做
35
不清楚
41
49.4 23.3 27.3
在 婚 姻 大 事 上 父 母 听子女的
27
与 子 女 发 生 激 烈 争 听父母的
82
执,应当是
看谁有道理
41
18 54.7 27.3
儿子优先
78
52
您认为儿子与女儿 女儿优先
3
2
一样的
34
在遇到纠纷或麻烦时,农民们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一般不会用法律来解决, 法律方式往往是他们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他们经常选择的解决方式往往是找家 族内或是村内有威望的人调解。如果纠纷再大一些,就会去找村干部解决。在遇 到纠纷时选择通过民间调解方式和通过行政方式解决的农民远远多于选择通过 法律来解决的。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来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害在农民的意识中 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领域。总之,不到万不得已,农民们一般不会直接选择通过法 律方式来解决纠纷。相较法律而言,它们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过人与人 之间的协调可以解决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去通过法律解决。而且他们相不相信法律 还另当别论。
22.7
各家情况不一样 35
23.3
表1
第一个问题要求较高,它考察村民们是否意识到了“法无明文规定即可为”。完 全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数为约40%,对这一点比较模糊的也有约40%,有2 0%村民的理解与这条现代法治基本原则的内容恰好相反。看来村民权利意识不 段提高的同时,还留有“义务法”传统的烙印。
第二个问题中,只有1%的村民选择了“听父母的”,这表明几乎所有人已经意 识到当事人拥有婚姻自主权,父母再也不能包办子女的婚姻了。但66%的“看 谁有道理”的答案也告诉我们:人情──这个传统社会遗留的伦理因素在相当大 的范围内还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第三个问题表明绝大部分村民赞同“男女是 平等的”。但约16%“各家情况不一样”的答案又一次提醒我们“人情”这个 因素的重要。虽然“人情”不必然与“国法”相冲突,但不能排除冲突的可能性, 好在我们的调查中没有发现种情况。
关于居民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3年8月25日—2013年9月25日
调查地点:岷县中寨镇所辖的三个行政村
调查对象: 村民、村干部及个体经商户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现场访谈
调查人:任红娟
前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工作,取 得了很大的成绩。与过去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群众 掌握了一些法律知识,对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等有关的法律知识有了一 定的了解,开始有了依法办事、依法治理的觉悟,人们的法制观念初步形成。但 是,这些成绩与现代法治国家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公民的法律意识仍然处在 较低水平。特别是是当前本土的农民法律意识,亟待认真分析和总结。
农民法律知识的欠缺是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 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农民们才会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也导致了他们 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很严重的恶性循环: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 越不用法则更加导致了农民不去学法,不去了解法。农民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的有 限性,即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甚至根本了解的就是错误的 信息。要在农村全面实行法治,必须将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法治精神之建立, 作为农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129
受害人的儿子请求
花钱“私了”,儿子
想反正人死了,也到 看给多少钱
13
年纪了,就同意了。
您认为
百分比 19.3 17.3 63.4 18.7 18
63.3
15.3 10.7 13.3 60.7 5.3 86
8.7
不好 亲朋借钱,是否需要要求
意思
提
出
这
一32
立字据
需要,以后可以查证 42
21.3 28
72
不清楚
19
12.7
不应该
45
30
交了税以后,村里、应该
16
乡里还应不 你们收钱
应
再
向看情况,如果这些钱 确 实 是 用 在 老 百 姓 89
身上就可以收
10.7 59.3
国家
36
24
您 认 为 农 村 土 地 应 集体
25
当是谁的
个人
68
16.7 45.3
家庭
21
14
表2
。上面的分析告诉我们农民的政治权利意识总体较底,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 题。那么,农民的权利意识的其他方面的状况又如何呢?
找双方都 三人评理
信
服
的
第73
当 您 与 邻 居 发 生 了 找村干部
66
纠纷,您如何解决
到派出所反映
5
48.7 44 3.3
到法院起诉
6
4
忍忍算了
49
32.7
如果发现干部违反向上级部门反映 18
规定多收费,您通常 不交
79
12 52.7
到法院告
4
2.6
表4
绝大多数纠纷在非讼程序中得以解决的事实也是侯寨乡农民对诉讼参与度不 高的原因。一般民事纠纷在诉讼开始之前,要经历基层调解(村调解主任或村长 的调解)、镇调解(法律服务所或综合治理、调解委员会领导小组的调解)、法院 庭外调解三个调解过程。越溪镇法律服务所的老张不无自豪的告诉我们:去年他 处理纠纷26起,只有3起最后闹上了法庭。看来,几千年传统文化烙印在中国 人心灵深处的“息讼”观念,就连这位有着法律大专文凭的法律工作者也不能从 骨子里彻底抛弃。
总结:
目前,农村接受法律知识的渠道还较单一,法律知识面还较窄,主动学习 法律知识的人还较少,而其中中年人居多,而年轻人、老年人占较低的比例,农 村普法的形式还停留在集市上的宣传单。上述情况表明,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必须多管齐下,既要政府主动安排,还要民间的积极组织,既要农民主动去学, 还要以案说法,通过多种形式使农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 知识,用法律知识武装大脑,既要使农民养成维护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又要 使其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公共意识。因此,我们不仅要大力实施普法下村,还要 使其成为一项制度加以落实。
当权利与权利发生冲突时,农民们会毫不犹豫的保卫自己的权利。那么,当权利 与权力发生冲突时呢?我们的问卷中还有这样的问题,表2是村民们给出的回答:
问题
选项
人数
百分比
干部
13
你们家里的田 什么谁说了算
上
种农民自己
125
农技站
12
8.7 83.3 8
村里说了算
23
15.3
您认为承包合同是 与村里商量的结果 108
问题
选项
人数
值得鼓励的
29
您 为
认
为
打官
司
的
行斤斤计较的
26
正常的
95
律师
28
您认为打赢官司主和法官的私人关系 27
要靠
自 法
己
的请
求
合
理
合95
抢劫
23
您 认 为 下 列 哪 些 事 分财产的纠纷
16
法院可以管
公安抓错人
20
以上都是
91
当一位八十岁的老这样做是可以的 8
太个婆歹被徒歹的徒家杀属害找,到这这样做不可以
调研中发现问题及解决办法:当代中国,仍然是一个有着9亿农民的比较典型 的农业国家,塑造当代中国农民的现代法律意识,推进其现代化进程,是社会主义 事业,特别是实现依法治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关于权利意识的调查:
公民意识说到底是一种权利意识──政治权利意识
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以人身权为视角考察了村民们对自身权利的认知程度, 回答情况见表1:
关于诉讼意识的调查 :
“没有救济便没有权利。”在现代社会,诉讼是救济权利、解决纠纷的最正规途 径。而在传统社会,人们习惯于一种“无讼”的社会生活,把到司法机构打官司 的人视为“败类”,而把司法机构视为破坏既定和谐的不祥之物,是“一个包庇 作恶的机构”。可见,人们对诉讼的认知度、评价度、参与度是反映其法律意识 的重要方面。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的问题,表3是回答情况:
从没想过要立字据 76
56.7
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侯寨乡的农民,已经不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了,有90% 的人认为这是“正常的”和“值得鼓励的”。同时,70%以上的人认为“打赢 官司主要靠自己请求合理合法”,这表明了他们对通过诉讼途径维护自身权利的 信任。二三两个问题表明在知识层面上,大多数村民对通过诉讼可以解决问题的 范围以及刑事案件不能私了是比较了解的。但只有48.1%的人认为亲友之间 借钱需要写欠条,这表明村民们保留证据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