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
-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囊括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思想体系。
- 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一种基于私有财产权和空前的产业自由的自然经济形态。
资本主义要求以竞争为前提条件,让商品供求关系中的交换等价关系实现利润最大化。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基础,研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斗争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理论。
它指出,生产力、生产关系和分配之间的斗争互相影响,是社会发展的本质。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以社会公平,人共同参与、平等受益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垄断、贫富差距、社会不平等等社会矛盾,实现人类未完成的社会进步和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整理
第1 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3 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 1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P2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2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点)(P21)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1)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3 影响价格的因素: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多积累。
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2)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分悬殊。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社会成员之间收入现。
差距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以免损害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完全不考虑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和生4 价值规律的作用(P6-8 )产要素的投入与贡献,人人均等。
我们既要坚持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原则,也要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一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增加社会财富额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市场调节(1)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
为了更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3)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
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
(4) 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①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
②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注: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一般存在以下关系: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涨→企业增加产量、消费者减少需求→商品供求平衡商品供过于求→商品价格下跌→企业减少产量、消费者增加需求→商品供求平衡2、市场体系(1)含义: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
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
(2)地位: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3)什么样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4)怎样建设现代市场体系①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人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
全面掌握经济与社会高中政治必修二2024最新知识点归纳
全面掌握经济与社会高中政治必修二2024最新知识点归纳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按劳分配为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主要的分配方式,同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情况。
2. 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在宏观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括市场机制、宏观调控机制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机制。
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手段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宏观调控机制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机制通过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实现经济发展。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全册知识点(2023年秋最新版)第一单元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框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P1)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物质资料生产(P3)(1)原因: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
(2)构成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①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②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
3、★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作用: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4、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P3)(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地位: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要求:必须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5、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P3相关链接)①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进入新发展阶段。
④坚持新发展理念。
⑤构建新发展格局。
⑥推动高质量发展。
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⑧部署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⑩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
⑪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⑫统筹发展和安全。
⑬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6、公有制经济(P3-P4)(1)构成: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原因: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经济与社会》易错易混汇总20221029 第一版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改: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3.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4.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基本条件。
改: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基本条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6.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改: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9.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所有地方,任何产业无一例外。
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有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而言的。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1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所有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改: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11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改:并不是唯一形式,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12.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
1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改:两者在市场竞争中是平等的,但在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同的。
15.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经济政治与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引言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
经济政治指的是一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社会则是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角度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的因素。
经济政治的作用经济政治是一国国家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总称。
它们的作用在于规范和指导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调控社会资源的配置,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经济政治的核心任务包括:1.经济决策: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增长。
2.资源分配: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3.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密切,经济政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社会的作用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所决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社会的作用在于:1.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是经济的基础,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持续发展。
2.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经济政治的决策和运行,社会问题也是经济政治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3.维护社会秩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经济政治的基石,只有社会具备稳定的秩序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因素经济政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下面将探讨一些影响因素:1.经济制度:不同的经济制度会直接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例如,市场经济制度强调个体的自由、竞争和效率,而计划经济制度则强调国家的干预和调控。
不同的经济制度将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2.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决定了国家的政治权力和决策方式。
不同的政治制度会对经济政治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的结构和社会关系。
例如,民主制度强调人民的参与和权利保障,而专制制度则强调国家的权威和集权。
3.社会需求:社会的需求会对经济政治产生影响,推动经济政治的调整和变革。
例如,人们对于社会公平和社会福利的需求将促使政府采取措施来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地位及作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2.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原因和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4.“两个毫不动摇”的内涵、意义。
5.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其基础。
7.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8.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危害,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9.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11.宏观调控的内涵、主要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第二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地位和意义。
2.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内在联系。
3.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科学内涵、必要性和措施。
4.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原因、措施。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地位、措施。
6.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7.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措施。
8.社会保障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9.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意义和措施。
第1 页共1 页。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
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6 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 企业的含义(P11):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 ?(1)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市场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考政治《经济与社会》易混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劳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2、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解析】促进国企强强联合,巩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地位。
3、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解析】推动国企混改,巩固公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支配地位。
4、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解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
5、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焕发国企活力,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解析】没有改变公有资产所有制性质。
6、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唯一的实现形式。
×【解析】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7、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阶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9、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0、混合所有制经济是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成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
11、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析】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新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全面复习
新教材必修二《经济和社会》知识点第一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1、劳动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
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
二、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②意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
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①为国家建议、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现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文国家必领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网富裕。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会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这是就全国新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则。
(2)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一单元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第一课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公有制主体地位及其体现(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
1.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
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重要性地位: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作用:①地位: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意义:①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②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必要性: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
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①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则。
②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①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②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
5. 国有企业的重要性①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③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④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政治经济与社会学是一门研究国家、社会和市场活动的学科。
它集中研究经济体系以及政治、社会和文化规律的交互影响,特别是研究如何分配财富和资源。
它的主要内容展开如下:
1. 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国外贸易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
2. 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包括公共经济学、国家经济学、市场调节等;
3. 社会经济学:研究人们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活动,着重研究社会分类、社会利益冲突等;
4. 宏观经济学:考察宏观经济活动,研究经济成长与周期和国家经济运行的法制环境等;
5. 分析经济学:研究各种经济问题以及决策前提下的行为和结果的关系;
6. 货币理论:研究货币的发行、流通和作用,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
7. 国际经济学: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国际贸易、投资和货币流通等;
8. 经济史:记录经济演变的历史,研究发展模式以及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政治与社会知识点第1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1 商品的基本属性(P3):使用价值和价值2 货币的基本职能(P4):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的其他职能(P5):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影响价格的因素:(1)价值决定商品价格:首先,他们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其次,价格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
(2)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4价值规律的作用(P6-8)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常见的消费心理(P9-10)(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6 走进科学消费观(重点)(P10)(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1 企业的含义(P11):企业是依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提供商品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类型(P12):按所有制形式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组织形式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2 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P13)第一,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创新技术,推动企业集约型发展;第三,提高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第四,改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第五,适度扩张,追求规模效益。
3 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P15):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 ?(1)诚信是企业的立企之本:市场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顾客不欢迎缺乏诚信的企业。
?(2)品牌建设是赢得诚信的重要举措。
(3)创新与创新意识:创新是指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淘汰落后的思想、事物,创造先进的有价值的思想和事物的活动过程。
创新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解决自身生存,增强发展能力的精神力量;创新意识促成生产方式的进步,带动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人们解放思想,促进社会政治向更加民主宽容的方向发展;创新意识还能促成人们素质结构的变化,提升人的本质的力量4 企业中的劳动者 (重点)(P15-18)(1)企业中的劳动者包括:经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工人等(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P17)第一,确立职业理想,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第四,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3)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P16)第一,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第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第三,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企业长盛不衰的保证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1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配制度是(P2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 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重点)(P21)(1)坚持效率原则,就是要大力发展力,坚持使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结合起来,就是按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打破平均主义,激励劳动者和建设者的积极性,鼓励人们多劳动、多积累。
(2)坚持公平原则,就是要防止分配不公,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投入同样的劳动和生产要素,应当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应当得到有效控制,以免损害社会稳定。
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区别,平均主义是完全不考虑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和生产要素的投入与贡献,人人均等。
我们既要坚持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原则,也要反对收入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额基础上,社会公平才能逐步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3 依法纳税: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1)组织财政收入: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
组织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原生的最基本职能。
(2)调节社会经济: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必然会改变社会各集团及其成员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的份额,减少了他们可支配的收入,但是这种减少不是均等的,这种利益得失将影响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能力和行为,进而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影响。
政府正好利用这种影响,有目的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引导,从而合理调整社会经济结构。
?(3)监管管理社会经济活动:国家在征收取得收入过程中,必然要建立在日常深入细致的税务管理基础上,具体掌握税源,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监督纳税人依法纳税,并同违反税收法灵的行为进行斗争,从而监督社会经济活动方向,维护社会生活秩序。
税收的作用就是税收职能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出来的效果。
税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调节经济总量,保持经济稳定;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结构调整;合理调节分配,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国家权益,促进对外开放等。
?国家只要征税,税收就要发生作用。
税收宏观调控是国家有意识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个问题,就要研究税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
4 正确行使纳税人的权利和义务纳税人的权利:知情权、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纳税申报方式选择权、申请延期申报权、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权、申请退还多缴税款权、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权、委托税务代理权、陈述与申辩权、对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拒绝检察权、税收法律救济权、依法要求听证的权利、索取有关税收凭证的权利纳税人的义务:依法进行税务登记,依法设置账簿、保管账簿和有关资料以及依法开具、使用、取得和保管发票的义务,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软件备案的义务,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义务,按时、如实申报的义务,按时缴纳税款的义务,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接受依法检查的义务,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5投资理财(1)储蓄的含义(P24):储蓄是指将货币存入银行、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储户随时提取时,由金融机构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活动。
储蓄的特点:存取自由、安全性高、收益稳定(2) 我国债券主要分为(P25):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3)商业保险一般分为(P26):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P30):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P30)(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额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有经济的支柱,对国民经济具有控制力和影响力。
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部门和关键领域,应保持国有经济的支配地位。
3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同时,还必须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原因(P33-34)第一,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目前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第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P35)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实行强有力调控的市场经济。
5 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重点)(P36)(1)市场要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不仅需要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也需要良好的微观经济秩序。
一方面,要求企业与居民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市场经济的规则主要包括(了解)(P37)自愿交易:指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与谁进行交易,以什么价格进行买卖等方面具有充分自由,反对任何形式的强买强卖。
平等竞争: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在市场活动中具有平等地位,按照相同规则开展竞争,禁止任何形式的特权和歧视。
诚实守信: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买卖双方必须以诚待人、信守诺言,严格执行合同、履行义务,行使权力,杜绝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等价有偿:是指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等,不得无偿占有、剥夺他人财产,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5课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了解)(P39)邓小平为我国设计了实行现代化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行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名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上有以下目标(P41)(1)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一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第二,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第三,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人口明显增加,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第四,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比较普遍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它标志着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关系到我国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性转变,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3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了解)(P43-P46)(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2)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两方面内容。
4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P46-47)(1)含义: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形态,其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如何做: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放到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上,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