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流程与规范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流程与规范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监测医院环境的卫生状况至关重要。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旨在对医院内各个环境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发现并控制潜在的感染源,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的工作流程与规范。
一、工作流程1.确定监测目标和内容:根据医院类型和规模,确定监测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一般包括监测病房、手术室、ICU、门诊等主要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以及水源、空气质量等因素。
2.确定监测频率和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监测的频率,可以是每日、每周、每月或其他适当的时间间隔。
同时确定监测的方式,可以是定点采样、定时监测或突发事件监测等。
3.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根据监测目标和内容,制定具体的监测计划和方案。
确定监测点位和具体监测项目,如空气微生物、表面菌落总数、水源菌群等。
同时制定监测样品采集、处理、送检等流程。
4.开展监测工作:按照监测计划和方案,进行具体的监测工作。
根据监测点位和项目要求,采集样品,如空气样品、表面样品、水样等。
样品采集应持续一段时间,以充分反映监测区域的真实情况。
5.样品分析和评价: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如培养菌落计数、菌种鉴定等。
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和判断,确定是否存在感染风险和卫生问题。
6.结果汇报和控制措施:将监测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报,向相关管理部门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清洁消毒、通风换气、水质处理等。
7.监测结果总结和改进:对每次监测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估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监测计划和方案,完善监测工作流程和规范。
二、规范要求1.监测人员资质要求: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医学和环境学知识,熟悉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验室技能和经验。
同时,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保证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监测设备和耗材要求:使用的监测设备和耗材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监测过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规范近年来,医院感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严重威胁到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预防控制工作,各国纷纷制定和执行各种规范、规程、标准等措施。
本文将从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方法、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介绍医院感染监测与预防控制的规范。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简称HAI)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或住院护理过程中,由于感染源是医疗机构内部的因素,导致的感染问题。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感染起始时间等不同因素,医院感染可以分为血液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多种类型。
二、医院感染的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的监测是评估医院感染问题严重程度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统计报告法:医院可以通过建立统一的感染报告系统,及时收集、统计和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以便评估和改进预防控制工作。
2. 定点、定时调查法:医院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病房或科室,定期对该区域进行感染监测,通过调查和采集病原微生物和临床数据,了解该区域感染的类型、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等。
3. 特殊病例报告法:当医院发生罕见或特殊类型的感染时,应及时报告并进行分析,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相对危险度比较法:通过比较不同科室或各病区的感染发生率,评估其相对危险度,以便针对性地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5. 监测指标法:制定医院感染的监测指标,从感染率、感染部位、病原微生物等方面进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防控感染的重点问题。
三、预防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感染控制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明确感染控制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2. 严格手卫生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教育和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正确洗手或使用洗手消毒剂,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83480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Standard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前言附录A~附录H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安华、任南、李六亿、文细毛、邓敏、李卫光、陆群、龚瑞娥、吕一欣。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 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全院综合性监测 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目标性监测 target surveillance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为了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规范。
下面是一份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有所帮助。
一、感染监测的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感染的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降低感染的风险和传播。
2. 原则:(1)全员参与:医院全体员工都应参与感染监测工作,增强对感染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2)及时准确:感染监测工作要求及时、准确,及时上报感染信息,准确判断感染类型和程度。
(3)隐私保护:在感染监测工作中,要严格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隐私权,不得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二、感染监测的内容和方法1. 感染监测的内容:(1)医院内各种感染的发生情况;(2)感染的相关因素,如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等;(3)感染的趋势和变化;(4)感染的传播途径和方式;(5)感染的控制效果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等。
2. 感染监测的方法:(1)定期巡查法:医院可以定期巡查医疗设施、手术室、病房和各科室的卫生状况,包括清洁度、消毒措施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2)案例调查法:当医院发生感染事件时,应当进行详细的案例调查,了解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控制。
(3)患者追踪法:追踪感染患者的动向和接触史,了解其感染的可能来源和传播方式,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和防护措施。
(4)实验室监测法:对医院内的感染病原体进行检测,分析其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感染控制提供依据。
三、感染监测的管理和质量保障1.管理措施:(1)建立感染监测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职责。
(2)制定感染监测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指南,指导医务人员进行感染监测和上报工作。
(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感染监测的水平和质量。
(4)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信息系统,实现感染数据的实时上报和分析。
2.质量保障:(1)建立感染监测质量评估的指标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感染监测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规范
了解医院耐药菌的流行趋势、传播途 径和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 参考。
感染危险因素监测
监测患者自身因素
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分 析其对感染发病的影响。
监测治疗相关因素
如手术、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 使用等,分析其对感染发病的作 用。
04
监测数据分析和应用
数据收集与整理
01
02
03
确定数据来源
确保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 准确性,如通过医院信息 系统、临床实验室、病历 记录等途径收集数据。
标准化数据
制定统一的数据收集和整 理标准,确保数据的规范 性和可比性。
数据清洗与筛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 和筛选,去除异常值、缺 失值和重复值,确保数据 的质量。
数据分析与解读
描述性分析
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如 计算发病率、感染率等指标,以 及统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流行病
学特点。
因果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和流行病学方法对 监测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感 染发生的可能原因和影响因素,
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预测与预警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等方法对监测 数据进行预测和预警,及时发现
潜在的感染风险和疫情趋势。
更新规范
根据评估结果和医院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医院感染监测的标准和 规范,确保其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
推广经验
将成功的医院感染监测经验和做法进行推广,促进全院的医院感 染控制工作。
06
相关标准和参考文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文件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其他相关标准与规范
数据应用与决策
制定防控策略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 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 2006年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3 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 目标性监测target surveillance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解读
监测报告与反馈
监测报告
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医院感染监测情况,包括感染病例数、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性等数据。
反馈机制
及时将监测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同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改进防控 措施提供依据。
03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核心要求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01 02
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
引入更先进的感染监测系统, 实现更高效的数据采集、分析 和预警功能。
优化措施
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实施效果
升级后的感染监测系统提高了 医院对感染的防控水平,降低
了医院感染率。
THANK YOU
背景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的重要问题之一,监测规范旨在 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 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监测规范的重要性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通过监测医院感染的过程和环节,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
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
医院感染不仅对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对医 务人员的健康和职业发展造成威胁。监测规范有助于及时 采取措施,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考核
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定期评估与调整
要点一
定期评估
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实施进行评估,以便了解存在 的问题和不足。
要点二
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对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进行相应的调整 和完善。
05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意义与影 响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规范医院感染监测流程
通过制定明确的监测规范,使医院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感染情 况,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源。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规范
定期评估
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进行 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改
进。
监督与检查
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 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确保监测 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结果应用
将监测结果应用于医院管理、 诊疗质量和持续改进工作中,
提高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03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手卫生规范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通过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可以显著降低医 院感染的风险。
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01
早期阶段
医院感染监测起源于20世纪后半叶,当时主要是对手术部位和新生儿病
房进行监测。
02
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医院感染认识的提高,监测
范围逐渐扩大,方法也更加科学和规范。
03
未来展望
未来医院感染监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提高监测的
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合作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监测
目的
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 染,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 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
监测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及时发现和预防医院感染,降低 患者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监测发现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 势,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 。
促进医院管理
监测结果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数据 支持,帮助医院发现问题、改进管 理。
新技术应用与监测发展
自动化监测系统
利用传感器、物联网和数据分析技术 ,实现医院感染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生物标志物检测
利用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早期发现 感染迹象,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规范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或医疗机构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染上的疾病,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
这种感染会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死亡,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规范应运而生。
一、规范的目的与重要性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规范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套全面且科学的管理体系,确保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得到有效控制。
规范的实施可以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二、医院感染管理1. 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与监测部门,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2. 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
3.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4. 严格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采样和消毒灭菌等要求。
建立感染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潜在感染风险。
5. 开展感染监测工作,收集、分析与报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
针对高危患者和高风险科室加强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和控制。
三、医院感染监测1. 确定感染监测的指标与目标。
例如,根据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确定感染率、感染部位等监测指标,并制定相应的目标。
2.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建议采用电子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方便数据录入和分析。
3. 将感染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感染流行趋势和规律。
通过与历史数据比对,追踪感染病例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找出风险因素和敏感期间。
4.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例如,针对常见的感染类型和敏感科室,制定相应的预防手段和操作指南,提高感染控制的效果。
四、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的挑战与对策1. 文化与意识认同: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文化建设,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控制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人员与资源投入:加大对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处理操作规范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处理操作规范一、目的和原则:1.监测感染病例的发生和流行趋势,及时掌握感染病例的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2.依法保护患者个人隐私和医院的商业机密。
3.通过监测研究和处理,改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
二、监测病例的范围和标准:1.监测感染病例的范围包括院内感染和院外感染。
2.感染病例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医院的具体监测要求进行分类和标准化。
3.监测病例的数据应包括基本信息、诊断信息、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细菌检测结果等。
三、监测方法和流程:1.医护人员应熟悉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标准和流程,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病例监测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监测的技能和意识。
3.制定感染病例监测的表格和报告模板,方便医护人员记录和上报各类感染病例。
四、感染病例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对感染病例要及早隔离、诊治,避免交叉感染。
2.根据感染病例的种类和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
3.对于聚集性感染病例,要及时报告给卫生部门,并配合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
4.加强感染病例的后续管理,及时评估疗效和预防复发。
五、感染病例数据的管理和保密:1.感染病例的数据要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保密,严禁泄露个人隐私。
2.感染病例的数据应及时归档和备份,以备需要时进行查询和使用。
3.感染病例数据的统计分析要以匿名方式进行,确保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
六、感染病例监测的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1.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2.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并按照计划进行改进。
七、感染病例处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1.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处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
总结: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和处理操作规范,对于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效果和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明确监测的范围和标准,规定监测方法和流程,加强病例的处理和管理,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的商业机密,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一)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三)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四)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五)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七)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八)规定日剂量频数(DDD 频数)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三、监测的管理与要求(一)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二)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59300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二、术语和定义(一)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三)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四)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五)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七)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八)规定日剂量频数(DDD 频数)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三、监测的管理与要求(一)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二)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标准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312—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4月1日发布,2009年12月1日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卫生部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卫生部2006年3 术语和定义3.1 医院感染监测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3。
2 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 nosocomial infection incidence per patient-day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3。
3全院综合性监测hospital-wide surveillance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3.4目标性监测 target surveillance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2023
•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病原体监测
•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病原体监测
•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
•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
• 医院感染现患病率调查
• 医院感染现患病率调查
• 全院综合性监测
• 全院综合性监测
• 全院综合性监测
•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手术部位感染监测
•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 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监测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细菌耐药性监测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 细菌耐药性监测
•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门诊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监测
Hale Waihona Puke • 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门诊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监测
• 门诊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监测
• 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病原体监测 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 2023版解读
• 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主要修改内容
• 主要修改内容
• 术语与定义
• 术语与定义
• 术语与定义
• 侵入性器械/操作相关感染防控制度
• 监测管理与要求
• 监测管理与要求
• 监测管理与要求
•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 医院感染监测方法
• 监测信息的收集
医院感染监测标准规范
消毒剂的选用
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目的,选择合适的消毒剂,考虑其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及使用成本等因素。
消毒剂的配制
根据消毒剂的种类和使用说明,配制适当浓度的消毒液,注意配制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消毒剂的选用与配制
对医院内的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污染。
清洁与消毒
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
隔离措施
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勤洗手、戴手套、做好手部消毒等措施。
手卫生规范
消毒隔离措施实施流程
制定定期监测计划,包括监测对象、监测频率和监测指标等。
消毒隔离效果监测与评估
监测计划
按照监测计划进行采样、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监测实施
根据监测结果对消毒隔离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效果评估
护目镜
在进行可能接触感染源的操作时,应穿医用防护服以保护身体。
防护服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要点三
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无损,佩戴时需确保口罩紧贴面部,避免触摸口罩外表面。
要点一
要点二
护目镜
使用前应清洁,佩戴时应调整合适的位置,避免因佩戴不当导致眼睛不适或影响视线。
防护服
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穿戴时应确保防护服的密封性,避免触摸防护服外部。
监测方法与流程
监测质量保证
确保医院感染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加强培训与教育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建立数据审核制度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监测的重视程度及操作技能。
规范医院感染监测的操作流程及报告制度。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1.范围和目的1.1 范围本指南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监测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感染、感染和真菌感染等。
1.2 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确保医院感染监测活动的准确性、一致性和规范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2.术语和定义2.1 医院感染指在医疗机构内由照护或治疗过程引起或与照护或治疗过程有关的感染。
2.2 医院感染率指医院内按照一定时间和范围内感染的发生率来衡量的统计指标。
2.3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指可能增加患者感染风险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手术、导尿、拔牙等操作。
2.4 医院感染监测医疗机构定期对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系统性、连续性的调查和数据统计。
2.5 感染控制委员会医疗机构内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控制策略的委员会。
3.医院感染监测的原则3.1 稳定性原则医院感染监测应该连续进行,以保证数据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3.2 基于风险的原则医院感染监测应该基于感染的风险水平,重点监测高风险部门和高风险操作。
3.3 数据质量原则医院感染监测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采用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工具。
3.4 及时报告原则医院感染监测应该及时报告结果,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4.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流程4.1 选择监测指标根据感染危险因素和监测目的,确定需要监测的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导尿感染率等。
4.2 收集数据设立统一的数据收集表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定期收集医院感染相关数据。
4.3 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感染率、趋势和变化等相关结果。
4.4 报告和反馈将统计和分析结果进行报告,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采取控制措施。
4.5 监测结果评估对感染监测结果进行定期评估,调整监测方法和策略,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效果。
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感染控制法律法律名词:《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和预防法》注释:该法律是我国针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法律依据,规定了医疗机构对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责任和措施。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监测规范
医院感染环境卫生监测规范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感染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1.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内容,应当纳入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二、监测目的2.1 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2.2 及时发现和控制医院环境中的污染源,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
2.3 评估消毒灭菌效果,指导临床科室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三、监测范围3.1 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灭菌内镜、消毒内镜、消毒后直接使用物品等的监测。
3.2 重点部门包括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等。
四、监测要求4.1 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
4.2 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3 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
4.4 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
4.5 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五、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5.1 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3月、9月)。
5.2 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
5.3 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等监测频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季度进行一次。
六、监测方法6.1 采样方法应按照《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6.2 检验方法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院感染监测的管理与要求、监测方法及医院感染监测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和妇幼保健院。
有住院床位的其他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二、术语和定义(一)医院感染监测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是一种累计暴露时间内的发病密度,指单位住院时间内住院患者新发医院感染的频率,单位住院时间通常用1000个患者住院日表示。
(三)全院综合性监测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四)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五)抗菌药物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
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
(七)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每日使用量。
(八)规定日剂量频数(DDD 频数)为某一抗菌药物的总消耗量除以该药的规定日剂量。
三、监测的管理与要求(一)医院应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并应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二)医院应培养医院感染控制专职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识别医院感染暴发的意识与能力。
发生暴发时应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医院应建立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发生下列情况的医院感染暴发,医疗机构应报告所在地的县(区)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 订正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1.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于12h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①5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③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2.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h 内进行报告: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3.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属于法定传染病的,还应当按照《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
4.医院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如年计划、季度计划等。
监测计划内容主要包括人员、方法、对象、时间等。
5.医院应按以下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监测:①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时间应不少于2年。
②已经开展2年以上全院综合性监测的医院应开展目标性监测。
目标性监测持续时间应连续6个月以上。
③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
6.人员与设施①人员要求医院应按每200张~250张实际使用病床,配备1名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应接受监测与感染控制知识、技能的培训并熟练掌握。
②设施要求医院应在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与基础设施;医院感染监测设施运转正常。
四、监测(一)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根据监测范围,分为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
1.全院综合性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B 进行。
2.目标性监测(二)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C 进行。
(三)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D 进行。
(四)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E 进行。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具体监测方法按照附录F 进行。
(六)医院感染调查方法1.患病率调查,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患病率。
具体调查方法按照附录G 进行。
2.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帮助了解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
具体调查方法按照附录H 进行。
3.监测信息的收集①宜主动收集资料。
②患者感染信息的收集包括查房、病例讨论、查阅医疗与护理记录、实验室与影像学报告和其他部门的信息。
③病原学信息的收集包括临床微生物学、病毒学、病理学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④收集和登记患者基本资料、医院感染信息、相关危险因素、病原体及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一)细菌耐药性监测:监测临床分离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包括临床上一些重要的耐药细菌的分离率,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 )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PDR-PA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的革兰阴性细菌等。
(二)监测调查对象:临床标本分离的病原菌。
(三)监测内容:细菌,抗菌药物,药物敏感结果。
(四)监测方法:统计、分析微生物室分离的细菌和药物敏感结果。
(五)资料分析1.不同病原体的构成比。
2.主要革兰阳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主要革兰阴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4. 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5.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 )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 )的构成比及绝对分离数。
VRE占肠球菌属细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6.革兰阴性细菌产ESBLs 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六)总结和反馈结合以往资料总结并公布监测结果,向临床医师和医院药事管理机构反馈。
六、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一)调查对象指定时间段内所有住院患者。
(二)调查内容1.基本资料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调查日期、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2.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动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抗肿瘤化学治疗、免疫抑制剂)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检出病原体名称。
3.按科室记录应调查人数与实际调查人数。
(三)调查方法1.应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计划,培训调查人员。
2.应以查阅运行病历和床旁调查患者相结合的方式调查。
3.填写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表。
4.每病区(室)填写床旁调查表。
(四)资料分析1.医院感染患病率医院感染患病率=同期存在的新旧医院感染例(次)/观察期间实际调查的住院患者人数×100%……2.实查率实查率 =实际调查住院患者数/应调查住院患者数×100%(五)总结和反馈结合历史同期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调查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调查结果和建议。
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一)目的: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
(二)调查对象住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
(三)调查内容1.基本资料调查日期、住院号、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
2.使用抗菌药物资料感染诊断(全身感染、局部感染、无感染),用药方式(全身、局部),用药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预防加治疗用药),联合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名称,使用日剂量,用药天数,给药途径(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其他)。
(四)调查方法1.可采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某日或某时间段住院(出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宜采用专职人员与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共同调查出院病历、运行病历或门诊处方。
(五)资料分析1.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调查患者数×100%……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调查患者数×100%……3.每千住院日某抗菌药物的DDD 频数抗菌药物的DDD 频数每千住院日某抗菌药物的DDD 频数=抗菌药物的DDD 频数计住院日数×1000‰累计住院日数4.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治疗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总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100%……5.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构成比=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总的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数×100%…6.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调查处方数×100%……(六)总结和反馈抗菌药物调查资料应及时进行总结和反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实施后再进行评价。
2017年民乐县妇幼保健院感染监测计划一、医院的功能、任务和定位明确,保持适度规模,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医院设置标准。
(一)根据卫生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 \ 行)》和卫生部各病种临床路径,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结合本院实际筛选病种,制定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方案。
(二)根据卫生部发布的单病种质量指标,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三)医院有诊疗指南、操作规范以及相关质量管理方案。
(四)根据卫生部下发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及相关规范、标准制定本院护理工作规范、标准。
并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
二、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和监测设施配备符合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
(一)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和监测设施配备符合要求。
(二)有医院监测计划,有目标性监测、全院综合性监测,监测的目录/清单范围符合《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
(三)每年开展现患病率调查,调查方法规范。
(四)科室能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监测《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的全部项目,并有记录。
(五)医院感染监控覆盖全部医院感染监测项目及不同标本类型。
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为了保护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根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一)医院感染病例监测管理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