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全国通用
《文化与生活》知识框架
![《文化与生活》知识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b3fd9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a.png)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文化的特点:人类社会特有;后天形成的一种素养;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3.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4.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5.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影响人来源于:特定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的表现: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a33969f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96.png)
《文化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文化生活是指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创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活动。
它是社会、经济、科技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
以下是对文化生活的核心知识点的归纳。
1.文化的概念和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物质生活的各种具体表现,如衣食住行等。
精神文化是指人们思想、认识、艺术创作等方面的表现。
2.文化的作用和意义:文化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能够提供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塑造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行为准则。
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能够促进社会共识的形成,推动社会发展。
3.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传承是指将文化遗产传递给后代,保持文化的延续和稳定。
文化的创新则是指在传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对文化进行更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4.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不同的社会群体和地区拥有独特的文化特点和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特点。
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经验和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
5.文化产业和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包括文化艺术、媒体传播、旅游休闲等领域。
创意经济是指以创意产业为引擎,以创意产品、创意服务和创意人才为核心的经济形态。
6.文化生活的重要领域:文化生活涉及到艺术创作、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美食、时尚、体育、旅游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既是人们展示文化创造力和享受文化乐趣的空间,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平台。
7.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文化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将文化的知识、价值观念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
素质教育则是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包括文化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
8.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包括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文化生活的知识体系
![文化生活的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96b197731b765ce0508148d.png)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核心内容:从文化与社会、综合国力、人的关系看文化作为社会精 神力量的影响和作用。
文 化 与 社 会 关 系
文化是 人类全 部精神 活动及 基产品
★表现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表现
先进的文化 促进经济政 治发展,推 动社会进步 文化越 来越成 为综合 国力竞 争的重 要因素
发展历程看
源远流长
特有的包容性
文字和史书典籍
中 华 文 化
成就魅力看
兼收并蓄 求同存异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博大精深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中华瑰宝 民族骄傲
中华文化的 力量深深熔 铸在民族的 生命力、创 造力和凝聚 力中,是强 大的精神力 量和不竭的 力量之源。
精髓
地位 作用
多样性
民 族 精 神
爱国主义 为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文化传播
商业贸易、人口迁徒、教育等 大众传媒的特点、功能、地位 ★必要性和重要性 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 ★立足于社会实践 途 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横向条件
文 化 传 承
纵向基础
文 化 发 展
实 质
文 化 创 新
★继承与发展统一
文化继承
如何 继承 依据
内容
内容形式,体制 机制,传播手段
越来越成为 民族凝聚力 和创造力的 重要源泉
文化是 社会精 神力量
已成为国家 核心竞争力 的重要因素
文 化 与 人 的 关 系
人创造和 发展文化 文化影响 和塑造人
来 表 特 源 现 点 ★★★
优秀文化能 丰富精神世 界,增强精 神力量,促 进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41fdabd1ad51f01dc281f1a1.png)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揭示文化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关系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怎么看
怎么办
是什么
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目标和要求。
文 化
内涵 内容 特点
作 用
与经济政治
与综合国力
对个人
形式 精神 力量
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对社会
表现
特点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结论: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7c20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2.png)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1. 引言文化生活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各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是指对于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的分类和整理,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文化生活中。
本文将从宽泛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化生活知识体系的构成和其中的重点内容。
2.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的构成文化生活知识体系的构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1 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对于文化生活的基本了解和认知,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1 文化概念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传承的精神和物质成果。
文化概念的理解对于进一步了解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1.2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是指将文化遗产和传统知识代代相传的过程。
了解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方法,对于传承和发展文化生活至关重要。
2.1.3 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到文化生活中的行为。
熟悉文化活动的种类和特点,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参与和享受文化生活。
2.2 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指对于某一特定领域或主题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在文化生活知识体系中,专业知识涉及的领域较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2.1 文学文学是指人们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了解文学的流派、作品和作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
2.2.2 艺术艺术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和媒介表达美的创造性活动。
熟悉艺术的各种形式和流派,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2.3 音乐音乐是指用声音和即时性的音调来表达感情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了解音乐的流派、作品和音乐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
2.2.4 电影与电视剧电影与电视剧是指通过影像和声音来表达情节和故事的艺术形式。
熟悉电影和电视剧的类型、导演和演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观看和理解影视作品。
3.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在文化生活知识体系中,有些内容被认为是重点内容,因为它们对于整个文化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3a892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0.png)
文化生活的知识点作为一个热爱文化的人,我深感文化生活中蕴含丰富的知识点,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还提供了深度和思考的机会。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文化生活的知识点,从五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一、文化的定义和分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它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念、习俗和艺术表现形式等。
从广义上讲,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指的是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产物,如建筑、器物等;而非物质文化则包括语言、宗教、节日等。
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
但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现代化的冲击,很多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因此,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变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利用和修复,让这些遗产得以延续,并将其传承给后代。
三、文化多样性与跨文化交流世界上有着众多不同的文化,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所谓“世界一村”,真实地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
跨文化交流是增进了解与和平的桥梁。
通过学习不同文化,我们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在交流中找到共同的价值。
四、文化与艺术的关系文化与艺术密不可分,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文化的瑰宝。
通过欣赏和参与艺术活动,我们能够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从中汲取灵感和情感的滋养。
五、文化与身份认同文化是我们身份认同的一部分。
我们所处的环境与文化背景塑造了我们的独特身份。
通过了解和尊重各种文化,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综上所述,文化生活是一个充满知识点和思考的领域。
通过研究文化的定义与分类,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跨文化交流,艺术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享受文化生活。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化生活中的无尽魅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传承和丰富文化生活,为我们的世界带来更多美好和多样性。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c58805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7.png)
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文化的继承与文化发展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是什么——传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①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②特点:A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传统习俗的继承: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建筑的继承: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文艺的继承: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如今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1)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是双重的,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怎么办——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推进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4)必须反对两种错误态度:一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和保守主义。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要点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a9def2fab069dc502201ca.png)
文化在综合 国力竞争中 发展中国家在文化上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 表现 特点 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战略任务, 提高文化软实力 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 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提 升 文 化 竞 争 力
结果
文化塑造人生
文化多样性
文化传播 与交流 在交流中传播
是什么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 文化遗产 为什么 P31-32 怎么做 态度、原则 途径、大众传媒的标志和作用
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影响
文化的传播、继承、创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辩证关系 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 与经济相互交融 与政治相互交融
对社会 的影响
文化 是一 种社 会精 神力 量 (P9) 对人的 影响
与经济、政治 相互交融
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重要因素
是什么 民族精神的核心及基本内涵 作用 民族 精神 为什么 必要性 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强基固本 怎么做 “主心骨”、结合文化创新的途径
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
铸 牢 中 华 民 族 的 精 神 支 柱
文化交流的意义、做交流使者
是什么 传统文化的三个特征 文化 的传 承和 创新 继承 文化继承 与发展 为什么 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怎么做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在继承中发展 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源泉、作用、意义 文化创新 途径
建 设 学 习 型 社 会
汉字 史书典籍 内因
外因
领导指引
措施
源远流长 古代辉煌
中华 文化 博大精深 独特性
近代衰微
区域性
关系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e217fc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6.png)
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文化生活知识点是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汇总一些常见的文化生活知识点,以便增进我们对世界各地文化的了解。
一、风俗习惯1. 饮食习惯:不同国家的饮食习惯各有不同,比如中国人喜欢吃米饭,而西方国家更偏爱面包和土豆。
在日本,人们常常利用筷子吃饭,而在印度,则习惯用手抓饭。
2. 礼仪习惯: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社交场合的礼仪也各有不同。
比如在西方国家,人们经常用握手来表示问候,而在东方国家,人们则喜欢以鞠躬来示意客套。
3. 节日习俗:不同国家的节日习俗也是各具特色的。
比如中国的春节是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等,而西方的圣诞节则是一个家族团聚、交换礼物的重要日子。
4. 服饰习惯:不同国家的服饰风格也是各有千秋。
比如在中东国家,穆斯林女性喜欢穿着长袍和头巾,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倾向于时尚个性的服饰。
5. 住房习惯:不同国家的住房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
比如在亚洲国家,人们常常住在多层的公寓楼中,而在西方国家,人们更倾向于住在独栋或联排别墅中。
二、宗教信仰1. 基督教: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信徒遍及全球各地,最为集中的地区包括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2.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一种单神教,穆斯林信徒主要分布在中东、北非、中亚和东南亚等地区。
3. 佛教: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缅甸等地。
4. 印度教:印度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信徒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
5. 其他宗教: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宗教外,还有许多其他小众宗教,例如犹太教、印第安教、神道教等。
三、艺术文化1. 绘画:世界各地的绘画风格各异,如中国的水墨画、西方的油画、印度的民间壁画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 雕塑:雕塑是一种以立体形式表现的视觉艺术,不同国家的雕塑风格也是各具特色的,精美的希腊雕塑、豪放的美洲雕塑、神秘的非洲雕塑等,各有千秋。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_全国通用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及重点_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e23131580216fc700afd6a.png)
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优秀的浙江文化促进浙江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融。浙江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浙江经济社会的 发展,提高了浙江的综合实力 。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塑造人 ,丰富人的精 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浙 江精神的鼓励下,众多浙江人艰苦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发 展的生力军。
(2)青年学生应立足社会主义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弘扬者和建设者。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3)为什么要弘扬: (1)重要性:三个精神。 ①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 带 ②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③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 灵魂。
(1)中华民族精神是如何在上述材料中得到体现 (2)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 (3)我们为什么要弘扬这种民族精神?
(1) ①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 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 ②面对灾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③废墟上的坚守和自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的精神。
2008年12月15日,两岸同胞翘首以盼近30年的“三通”梦 想终于成为现实,两岸关糸发展迈出历史性一步。在讨论中同学 们发现,海峡两岸虽经几十年的分离和阻隔,但两岸人民的心灵 却依旧相通。 (3)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海峡两岸虽经 几十年的分离和阻隔,但两岸人民的心灵却依旧相通?(12分)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2分)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的梳理和解读解读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的梳理和解读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af9f48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9.png)
四、文化建设
《考试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走进文化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主题:怎样开展文化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围绕主题 突出主干知识 主题:怎样开展文化建设
选择文化生活的意义
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
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什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大众文化发展的态势 人民大众文化的内涵
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如何坚持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
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根本目标 基本要求 关键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③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
斗志。 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文化建设
主题:怎样开展文化建设
主干知识:
1、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注意:从2008年高考来看,《文化生活》命 题中“第二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 “命题大户”,点击率最高,“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将是命题的“重头戏”
原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子动力。
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怎样进行文化创新?P49——P55 源泉、动力、基础或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创新与 继承的关系)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创新与 借鉴、融合)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23a378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3.png)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在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就像空气,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我们。
它渗透在饮食、艺术、习俗等方方面面。
让我们一起来聊聊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有趣话题。
一、饮食文化1.1 吃的艺术饮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还是一种享受。
一顿丰盛的饭菜,色香味俱全,仿佛在和你讲故事。
想象一下,盘子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
每一种味道都有它独特的记忆。
比如,妈妈做的红烧肉,甜中带咸,那种家的味道,总能让人倍感温暖。
1.2 文化的交融不同地方的饮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味。
比如,西餐的精致与中餐的丰富碰撞,简直妙不可言。
像是意大利的比萨饼与中国的饺子,两者看似不相关,却在餐桌上和谐共处。
这样的文化碰撞让我们的味蕾变得更加丰富,生活也因此更加多彩。
二、艺术表现2.1 视觉艺术从绘画到雕塑,艺术是文化的外在表现。
每一幅画都有它背后的故事。
走进博物馆,欣赏那些经典的作品,你会发现,艺术家用画笔传达了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每一笔都是他们灵魂的寄托,令人动容。
2.2 表演艺术戏剧和音乐是情感的传递。
无论是京剧的唱念做打,还是摇滚乐的狂欢,每一种表演形式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观众们的心情在灯光与音响中起伏,仿佛与演员共同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旅行。
2.3 文化节庆节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节日承载着传统和记忆。
团圆饭、粽子、月饼,不仅仅是美食,更是情感的纽带。
在节日里,人们的心更贴近,笑声也更多。
这样的文化习俗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
三、生活方式3.1 传统与现代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生活更加丰富。
老一辈的价值观与新一代的生活方式交织在一起。
比如,老一辈重视家庭,而年轻人则更加追求自我。
这样的矛盾让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也带来了新的可能。
3.2 社交方式社交方式的变化也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从面对面的交流到如今的线上沟通,虽然方式不同,但人们渴望连接的心情始终如一。
朋友圈里的分享,或许只是日常琐事,但它们却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初中政治 文化生活 主干知识体系
![初中政治 文化生活 主干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66f8c5602d276a201292e36.png)
《文化生活》主干知识体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影响因素: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等)3、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的作用(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综合探究知识补充:(此处红字为新增加内容)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精神武器。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文化交流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删除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知识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9ba5cf19e8b8f67c1cb944.png)
文化生活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1)文化无处不在(2)文化无时不在(3)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环境2、文化是什么?(1)含义教材中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既不同于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广义的文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用“文化”来区分自然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
与“文明”接近。
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2)内容: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者为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②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4)文化的分类(1)形态上有古今地域之分(2)性质上有先进健康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之分(5)文化的形式:静态: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动态: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过程(5)如何理解把握文化?(文化的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注意: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如台风、地震等自然现象)。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
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社会文化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如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和参观历史文物。
2、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2)先进的文化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正确的三观、推动实践深入发展。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9590be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9.png)
文化生活知识汇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海量的知识和信息。
为了让自己有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各种知识。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汇总一些关于文化生活的知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文化艺术1. 文艺作品欣赏:文化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如音乐、电影、绘画等。
欣赏这些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
2. 参观博物馆:博物馆是展示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发展和变迁,同时也能够欣赏到各种珍贵的文物。
3. 文化节日庆祝: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节日,比如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等。
参与其中,了解并庆祝这些文化节日,不仅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能加深我们对于不同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历史文化1. 历史知识学习:了解历史是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变迁,进而更好地理解当下的社会和文化。
2. 参观历史遗迹:历史遗迹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它们记录了过去的光辉岁月。
参观历史遗迹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感,还可以了解到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3. 文化巡礼: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参与到文化巡礼的活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文化,例如民俗表演、美食品尝等。
三、文学阅读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作家的智慧和思想,同时也能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2. 跟踪文学创作:文学是时代的记录者,通过跟踪当代文学创作,我们能够了解到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转变。
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些有才华的新锐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3. 参加文学活动:参加文学活动是与其他文艺爱好者交流和学习的一种方式。
可以加入读书俱乐部、参加文学讲座等形式的活动,与同好交流心得,一同探讨文学的魅力。
《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
![《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f92728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2.png)
《文化生活》知识点整理文化生活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体验和享受与文化相关的各种活动,包括文化艺术、传统节日、习俗风情、饮食文化、服饰风格等方面。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反映了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和社会发展水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整理一些文化生活的知识点。
一、文化艺术1.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京剧、杂技、皮影戏、京胡、古筝等。
2.西方传统艺术形式:古典音乐、芭蕾舞、油画、雕塑等。
3.文化艺术节目:音乐会、舞蹈演出、话剧表演、美术展览等。
4.影视艺术: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
5.文化名人:莎士比亚、达芬奇、贝多芬等。
二、传统节日1.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活动。
2.元宵节:春节之后的第十五天,通常在二月中旬,人们赏灯、猜谜、吃元宵等。
3.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人们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4.春龙节:泰国的传统节日,泼水节是其中最著名的活动。
5.感恩节:美国的节日,通常在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人们举行家庭聚会,一起吃火鸡等。
三、习俗风情1.中国传统习俗:过大年、拜年、包饺子、戴红包、结婚等。
2.西方传统习俗: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
3.日本传统习俗:穿和服、茶道、观赏樱花、爱情信仰等。
4.印度传统习俗:印度教节日、婚礼仪式、印度舞蹈等。
5.非洲传统习俗:部落仪式、蒙古族游牧生活等。
四、饮食文化1.中餐:四大菜系(川菜、粤菜、湘菜、鲁菜)、热干面、火锅等。
2.西餐:法式大餐、意大利面、汉堡包、披萨等。
3.日餐:寿司、刺身、日式烧烤等。
4.印度餐:咖喱、烤饼、印度酸奶等。
5.非洲菜:尼日利亚菜、埃塞俄比亚菜、摩洛哥菜等。
五、服饰风格1.中国传统服饰:汉服、旗袍、唐装、蓝色的长袍等。
2.西方传统服饰:礼服、连衣裙、西装、裙子等。
3.日本传统服饰:和服、浴衣、军服等。
4.印度传统服饰:萨里、克腊奇(男性上身长袍),等等。
5.非洲传统服饰:动物皮、斗篷、象鼻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8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 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 作用必不可少。
的发展。
可编辑ppt
12
(二)重点:
热点典例:中国“福建土楼 (见右图) 在2008年7月举行 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9
重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 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 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 除。 (3)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 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 故鼎新。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一方面,社会实践为断
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
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
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③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
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反作用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
文化生活知识体系和重点
可编辑ppt
1
第一单元
内涵 外延 形式 文 化 作用
特点
社会作用 经济 政治 综合国力 个人
人依 非 创赖 先 造性 天
来 影 特塑 源 响 点造
人
性
可编辑ppt
生2
浙江人在2000年提炼出的浙江精神 是16个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 勇于创新、讲求实效”。2005年, 进入发展新时期的浙江,又把浙江 精神再次提炼为12个字:“求真务 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注意:在文化创新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①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 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②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 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新,成为浙江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撑。
可编辑ppt
4
(二)重点:文化的作用
例:(2007海南)25. 材料二:H企业高度 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价值观念、 人才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 认同感,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有力地支持 和保障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
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的作用和文化影响
可编辑ppt
11
重点四 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
(1)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实践,作为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人类在改造自 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 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 的文化创造。因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持久的影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可以使
员工在这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和凝聚下,成为
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
展。 (4分)
可编辑ppt
6
第二单元
前提:文 化多样性
社会制度 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
教育
文化传播
途径
手段
横 向
意义
影响
实质
文化发展
文化 创新
纵 向
传统文化继承
内容 特点 作用
体现
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 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 族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可发编辑展ppt和繁荣
可编辑ppt
10
重点三: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 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 时代精神。
(3)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 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 益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角
度分析“浙江精神”成为“精神支 撑”的理由?
可编辑ppt
3
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优秀的浙江文化促进浙江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 融。浙江精神作为一种优秀文化能够促进浙江经济社会的 发展,提高了浙江的综合实力 。
意义 为什么
态度原则 怎 么 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必要性 意义 途径 主体 方向
为 什 么 怎 么 样
态度 可编辑ppt
7
重点一:尊重文化多样性
(1).我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对待文化多样性应坚持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的特点,说明企业重视自身文化建设的意义。 (8分)
可编辑ppt
5
答:(1)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 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企业 通过自觉建设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可以 使员工增长知识和才干,焕发积极的精神状 态,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人生的目标。(4
分)
(2)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
③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能塑造人 ,丰富人的精 神世界,增加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浙
江精神的鼓励下,众多浙江人艰苦创业,成为中国经济发 展的生力军。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浙江精神是中华
民族精神的体现,鼓励浙江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