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学案1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进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1节科学及其探究方法,第2节科学观察与实验,第3节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2. 第二章《生物与非生物》: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第2节生物的分类,第3节生物的进化。

3. 第三章《生物圈》:第1节生物圈的概念与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类型,第3节生态系统的功能。

4. 第四章《物质与元素》:第1节物质的概念与分类,第2节元素与原子,第3节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圈的概念与结构,了解物质与元素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

2.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方法,生物的分类,生物圈的结构,物质与元素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实验器材、模型、挂图等。

2. 学具:学习资料、实验器材、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科学全册教案2. 知识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过程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并举例说明。

(2)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

(3)解释物质与元素的关系。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 科学观察 学案1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 科学观察  学案1

科学观察【学习目标】1.知道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能认识实验室常见科学仪器,以及知道仪器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认识实验室常见科学仪器,以及知道仪器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先学。

1.看图回答问题(1)课本图中横线是直线吗?(2)观察课本中的图是螺旋还是同心圆?眼睛判断.实际结果.2.在自然界中仅靠我们的感官观察的范围有很多局限,为了扩大观测内容和范围,科学家设计和制造了很多____________ 以拓展人类的观察能力。

科学观察要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有客观有效的_____________。

3.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有、、。

二、生生合作,探究学习1.科学研究方法一.观察观察手指的指纹.我能完成书本活动内容!2.拓展观察力(各类观测仪器)我知道下列观测仪器的作用.3.我学会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整理.观察记录的方法很多,常见有、、。

三、师生合作,疑难解惑1.观察与实验一.完成书本活动。

2.实验与观察二(鸡蛋沉浮实验)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我们进行实验时应有的态度。

实验时,实验目的要明确,观察实验现象和操作要全面、细致,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药品及其用途烧杯——(盛放食盐水和鸡蛋)、食盐、鸡蛋药匙——(添加食盐) 玻璃棒——(搅拌)步骤.(1)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里,鸡蛋便会(2)在烧杯里放入较多的食盐,搅拌后食盐开始溶解,完成表格记录。

生鸡蛋会,最后。

(3)分析上浮的原因。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每年都会出现溺水死亡的报道,假如人在水中是浮的,而不是沉的,该多好!世上真的有这样一个海,人可以躺在水上看书,有兴趣的话大家上网查一下相关资料。

四、真情体验,自主提升1.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2.下列关于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B.人观察事物有时需借助仪器才行C.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哪怕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D.观察时要集中注意力,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3.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是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B.观察除了眼看、耳听外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C.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D.观察要有目的和对比4.下列关于观察方法认识,不正确的是()A.观察要有目的B.观察要有顺序C.观察要有对比D.观察就是用眼睛看5.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是______;取用少量固体药品是_____;滴加少量液体是_____用做少量物体反应容器的是______;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

1 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 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3 科学观察【知识梳理】1、、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2、人的感官判断事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借助一些仪器和工具不仅可以,还可以帮助我们。

3、观察的种类:(1)粗略地知道物体的一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的观察叫观察;(2)较精确地知道具体数据的观察叫观察。

4、观察的两种方式:(1)观察:不使用仪器,靠感觉器官进行的观察;(2)观察:使用仪器工具进行的观察。

5、实验结果的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一般用,数据多用和。

【习题练习】1.下列有关观察的认识,正确的是()A.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B.到野外游玩时,没有目的地东张西望也属于观察C.叉开两手指,度量桌子有多长也属于观察D.无意之中听到一次爆炸声也属于观察2.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其一般步骤是()①明确目的、对象、范围;①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①制订合理的方案;①作好记录,积累资料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3.早在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就曾这样写道:“我们的眼珠也不认识实在的本性,所以请别把这心灵的过失归之于眼睛。

”这句话说明()A.人类视觉的观察总是正确的B.人类视觉观察结果的正确与否与眼睛无关,主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C.肉眼观察会发生偏差,正确的测量需要借助于仪器,它能使我们看得更多、更远、更广D.以上说法都正确4.在科学研究中,对观察结果的记录有许多方法,如文字描述、表格描述、图形描述等,下列观察结果的记录比较适合采用表格描述的是()A.课堂上观察小组内同学的指纹图案B.观察小鸡在一个月内每天的体重情况C.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D.参观实验室时,观察室内消防器材放置的位置5.下列观察属于定性观察的是()A.用眼睛透过墨色玻璃观看日食B.家里装有电能表,了解用电情况C.用体温计测量体温D.用皮尺测量课桌的长度6.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的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7. 晓丽为研究蜂蜜黏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中,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相同的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倾斜相同角度的三支相同的试管内壁上,观察记录各滴蜂蜜流淌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教案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教案1 浙教版
2、停表
3、天平和砝码 (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 (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
5、显微镜 (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
6、酒精灯 (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1、鸡蛋上浮实验
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
三、判断
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科学精神。
四、指纹实验
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课 题
2.2实验和观察




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1、教具:P6 图1-13 、P7图1-14 、P8 图1-15 、放大镜12个、课件用到的2、2、一些网址:可从新浪网的科技频道里找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实验和观察 教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实验和观察 教案5

实验和观察一、教学目标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二、重点,难点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新课教学一、常用仪器介绍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

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2、停表3、天平和砝码(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4、电流表电压表(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5、显微镜(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6、酒精灯(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1、鸡蛋上浮实验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2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3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

(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

4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

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5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6把鸡蛋放入白醋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同时演示闻白醋的方法)三、判断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复习教案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一、目标导航[知识与技能]了解观察和实验的意义,基本了解实验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初步学会操作溶解等实验过程,了解人的感觉不一定都是客观的,科学研究必须借助于仪器与工具.[科学思考]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解决问题]养成在问题情境与矛盾中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情感与态度]通过错觉的例子,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作风.二、要点扫描[课标解读]《实验和观察》属于《科学(7~9)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部分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科学的方法就是利用科学探究,而探究包括了实验与观察科学方法. 实验时需利用一定的工具,学习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学习实验的操作、观察和记录方法,明白仪器的作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内容分析]本课时在教科书的第7~9页.主要内容是,在人们仅仅依靠于感官去认识自然、研究科学,往往达不到相应的目的,而且感官给人的印象不一定都是正确的,的以必须借助于仪器与工具.从科学探究的角度来看,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正确记录的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从知识要求来看,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知道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和进行测量.从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来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观察能力.从STS角度看,通过对显微镜、望远镜的作用介绍,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仪器的认识及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难点是客观地、科学地对实验过程的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学情认识]刚刚接触科学实验仪器,要初步认识它们的名称、用途及基本使用方法,必须有实物对照认识,所以本节课最好是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在教师边讲解演示边对照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对比,形成在实验中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和科学记录的实验素质.学生实验时,考虑到学生初次亲身实验,对实验操作很陌生,教师在充分地进行演示的基础上,及时指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法点拨](1)认真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是对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形成科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基础,特别是针对初步接触实验仪器的学生,更应如此.(2)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记录是实验观察结果的体现,实验记录总是想能体现出能反映实验结果的现象,这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经验介绍]学习科学必须的科学的方法与严谨的态度,学习科学的基础方法就是观察与实验,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并做简单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实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观察与实验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作用。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学案2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学案2 浙教版

笔记:1、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实验科学研究——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态度作出准确判断观察人体感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察范围进行测量1、人们直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叫做直接观察。

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叫做间接观察。

观察还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观察(依靠仪器)3例题:1、下列不属于定量观察的是( D )A、用天平称物体质量B、用刻度尺测一本书的长和宽C、用体温计量人体的体温D、用手摸桌面的光滑度2、酒精灯是给物体加热的仪器,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显微镜可以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天文望远镜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秒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首先要明确的是:( A )A、实验仪器B、实验操作C、实验观察和记录D、实验目的4、夜雁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晚上觅食,到了秋天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

根据你的观察,影响夜雁这两种生活习性的因素分别是( C )A、阳光与阳光B、温度与温度C、阳光与温度D、水分与温度5、用“方格法”测得一片树叶的面积,这种观察属于间接观察,树叶的形状呈椭圆形,这种观察属于直接观察。

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D )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B、酒精灯熄灭时,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C、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应垫上石棉网D、用酒精灯加热时,应先用火焰的内焰加热,再用外焰加热,这样才可以受热均匀7、观察鸡蛋的沉浮”实验时⑴除了鸡蛋、食盐、清水、角匙、烧杯外,还要用到玻璃棒;⑵为了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应使用玻璃棒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尽量避免玻璃棒与烧杯底和壁接触;⑶新鲜的生鸡蛋放在清水中,看到的现象是沉到水底;在烧杯中溶解较多的食盐后,生鸡蛋会浮起来。

学习感想:。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3-科学观察--教案(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教学重难点1.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2.科学家是怎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

3.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所谓观察就是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观察的方式包括眼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还包括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家来找茬!什么是科学观察?观察根据是否借助观察工具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是否提供数据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

导学活动:观察指纹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3.比较一下:自己右手食指指纹和同桌的相同吗?4.结论?小结:观察要有序;观察要有目的;观察要进行比较;观察要启发想象。

观察:……科学发现往往来源于用心的观察与研究。

只有具备有准备的头脑,科学发现才有可能降临。

伦琴制作的第一张X光照片。

我们的判断为什么会产生失误一、用心观察234。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节 实验和观察》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节 实验和观察》教案 浙教版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第2节实验和观察》教案浙教版科学探究目标:1. 利用现有仪器,探究它的用途2. 根据已有知识,用问题探究法确定:蛋在盐水中、食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知识技能目标:1. 练习实验操作、记录,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2. 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方法,熟悉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情感目标:培养语言表述能力和交流能力,激发学习本课程的兴趣科学社会生产要求:1. 知道人的感官判断事物的局限性,体会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并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2. 实验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安排:本节建议2课时(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准备:刻度尺、量筒、温度计与体温计、天平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2、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准确记录和描述教学难点:准确的记录和描述简单实验现象知识要点1、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科学、学习科学的基础。

2、观察有时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实验时要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巩固练习1、学习科学的最基本方法是()A.阅读、作笔记和练习 B.观察、讨论和交流 C.观察、实验和思考 D.阅读、实践和应用2、请你先凭视觉直接判断下面两图的形状和大小,对此你有什么启示?3、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称为磁性物质,把磁铁分别靠近木块、铁钉、橡皮、书本、铅笔、铝制易拉罐,判断哪些物体属于磁性物质,判断哪些物体属于非磁性物质。

把你作出判断的结果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磁性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纸盒可以用来烧水,你信吗?取一张不易透水、纸质较好的纸,将其折成一个不漏水的纸盒,装上一定的水。

然后按下图所示将它悬挂在铁架台上,用小火在底部中央加热(注意不要让火烧到水面以上的纸和线),观察水能否沸腾,查阅资料尝试着解释纸为什么不会燃烧?。

13科学观察(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13科学观察(教学设计)-七年级科学上册(浙教版)

★★浙教新课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科学入门课题第3节科学观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地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⑵认识仅凭感官对事物判断有局限,了解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⑶知道常用的记录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了解观察的常用方法,并掌握一定观察技巧;⑵通过实际观察,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⑶通过对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观测数据,初步学会归纳整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在实验观察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⑵体验科学观察的重要性;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和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科学观察,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常用的记录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整理。

教学难点识别记录方法,对观察数据的整理归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液体混合实验器材、鸡蛋在食盐溶液中沉浮的实验器材。

学生据导学案作预习,准备一把刻度尺。

教学方法集体讲授、演示实验、小组讨论、分组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新授教学过程备注一、引入新课鲁班的手被带齿的草划破。

获得启发,发明了锯;牛顿观察到苹果落地,发现地球万有引力;袁隆平爷爷也是用心观察不同水稻的各种特征才发明出杂交水稻……..观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也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许多科学知识需要经过仔细、准确的观察和实验,并通过严密的论证后,才能总结出来。

二、进行新课1.用心观察⑴、观察,指观察者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观察的方式包括眼观、鼻闻、耳听、皮肤触、舌味,还包括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的观察。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做过一次放电实验,他偶尔发现放电管旁边这叠原本用黑纸严密封闭的底片,变成了灰黑色—这说明它们已经曝光了!通过用心的观察和研究,最终发现了伦琴射线(X射线)。

⑵、小组活动:观察指纹①.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②.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有什么变化?③.将自已右手食指指纹用印泥清晰地印在白纸上,与同学的指纹比较,你发现什么?④.从这个活动中可得出什么结论?⑶、小组活动:探究观察的可靠性归纳:人的感觉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即错觉;借助仪器和工具来帮助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1.3《科学观察》学案 浙教版

第3节科学观察学习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是观察的基础。

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

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4、了解科学家是怎么样通过观察与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点难点1、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同步尝试1.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 B.仔细的观察蜗牛的活动C.一位学生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D.用停表测量某同学跑l00米的时间2.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扩大观察范围 B.完成观察任务 C.得到观察结果 D.延长观察过程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要有规范性 B.使用工具可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C.观察实验现象往往要借助仪器 D.用显微镜可观察遥远的天体4.下列有关观察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B.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C.如所测数据与实际不符合,可修改所测数据D.做实验时,必须明确实验目的,学会控制实验条件5.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B.减少刻度尺不精确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少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观察D.减少由于读数时估计值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6.在试管的使用过程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A.在拿试管时要拿试管的上部,不可大把抓 B.加热液体时不可固定加热试管底部C.加热液体时可擦干后直接加热 D.加热试管时要将试管的外部擦干7.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性观察的有______,属于定量观察的有______ 。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1 3科学观察 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 3科学观察 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3《科学观察》学案班级姓名学号评价【学习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13—P17,在课本上划出关键字句,完成下列内容。

1.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2.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和。

用能将微小的物体放大,用可以观察遥远的星体。

在观察实验中,要准确记录实验和。

3.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等方法。

4.实验室中用来称量物质质量的仪器是,用来做少量药品反应容器的是,取用少量固体药品一般使用,用来搅拌、引流的仪器是。

【课堂重点展示】【讨论与展示一】观察我们的指纹(完成课本P13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结论:这在科技中有哪些应用?【讨论与展示二】读书本P15数据图,完成填空。

结合读图过程,讨论:在读图的过程中,应如何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讨论与展示三】课本P16溶液混合实验,仔细观察老师在“液体的混合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5中。

【讨论与展示四】说出图1-40中各种实验器具的名称和用途。

仔细观察老师在“鸡蛋放入溶液里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动作,并把实验现象记录在表1-6中。

【课堂小结】【目标检测】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 统计班里的男女生比例B. 上网查找学习资料C. 进行林木资源清查D. 用放大镜看鸟卵的结构2.表中不同表情的脸部的排列是有一定规律的。

通过细致观察,你认为空格中的脸部表情应是()A. B. C. D.3.下列仪器的用途错误的是( )A.试管是进行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B.停表可以测量时间间隔C.酒精灯是实验室常见的热源D.药匙主要用于取用少量液体药品4.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________,属于间接观察的有,属于定性观察的有,属于定量观察的有。

(填序号)①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②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③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

④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学案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学案1 浙教版

课题2 观察和实验1 知识题练题练 3 找二个大小相同的鸡蛋,将一个煮熟,然后分别在桌面上用相同的力将它们旋转,记录能转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多次实验后,你发现哪个转得时间要长?从中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与家长或老师一起分析造成的原因可以是什么?知识点2 实验仪器例 2 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酒精灯B.试管C.量筒D.烧杯思路导引: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实验室各种仪器的用途和规范的使用方法。

解析:酒精灯是加热的仪器,试管可以直接受热,量筒不能受热,烧杯受热时必须垫加石棉网。

答案:B题练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用手拿砝码D.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题练 5 将下列仪器及测量的对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刻度尺时间停表质量天平电流电流表长度方法题练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思路导引:要真正理解并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解析:观察的方式有很多种,按是否借助仪器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是否需要知道数量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

答案:A题练7 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时,必须()A.问老师,获得结果B.查资料和参考答案C.借助工具测量结果D.等同学说出答案题练8 如果有一盆在侧光照射下生长得植物,请你观察这盆植物得生长有什么特点?记录你观察到得现象和想到得问题。

题型2 能正确认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区别与联系例4 说明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思路导引: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本质区别就是是否需要借助于工具和仪器。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节实验和观察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节实验和观察教学设计

第2节实验和观察教学目标:1、了解实验和观察的意义,熟悉科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3、知道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判断的局限,知道借助于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可以进行数据的测量4、在实验观察中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实验和观察的记录方法教学准备:试管架、试管、试管夹、秒表、天平(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玻璃棒、药匙、滴管、鸡蛋、食盐、水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科学改变了世界,未来还要我们去创造。

大家是不是常常在书籍和电视上看见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废寝忘食地做实验呢?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将要经常去实验室做实验。

展示:各种实验室仪器(试管架、试管、试管夹、秒表、天平(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玻璃棒、药匙)师:大家见过这些仪器吗?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吗?(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演示并说明注意事项)1、试管的用途: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水的加热2、天平的用途:称量一物体的质量师:大家知道实验有哪些环节吗?(操作、观察、记录)认真操作、仔细观察、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是我们进行实验时重要的态度。

下面请同学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并记录好现象。

演示: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步骤:1、将鸡蛋放入水中,鸡蛋下沉。

2、将食盐放入水中,搅拌,鸡蛋上浮。

师:大家注意到在操作中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讨论、回答、记录实验现象)师:大家在观察现象是用的是什么器官?(眼睛)我们除了用眼睛去看外,还可以用鼻子去闻等,我们常用我们的感觉器官来观察。

那是不是所有的情况之下都只用感觉器官来观察就好了呢?投影:图1-12、1-13师:从以上的例子中你有什么体会?师:在很多时候,单凭我们的感觉器官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师:大家能不能举几个借助仪器和工具进行观察的例子?(显微镜、望远镜、放大镜)(学生讨论发言)活动:先用眼睛观察你的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你的指纹,并把指纹画下来,看看别人的指纹和自己的指纹有什么不同?师:借用以上工具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扩大观察范围)师: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所以,实验中常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课件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实验和观察》课件浙教版

实验一:鸡蛋放在溶液里的实验。
实验二:
先用眼睛观察你的指纹,再用放大镜观察你的 指纹,并把观察到指纹画下来。看看别人的指纹 与你的指纹有什么不同?指纹处皮肤破了,新长 的指纹会发生改变吗?
烧杯
培养皿
圆底烧瓶
平底烧瓶
玻璃棒
放大镜
温度计
保护眼镜
酒精灯
1. 显微镜 2. 天文望远镜
3. 雷达
2. 仪器的使用意义。
a.借助仪器可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判断
b.借助仪器可以帮助我们扩大观察范围
显微镜、天文望远镜、雷达、红作和观察
1. 规范操作实验仪器 2.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3. 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得的数据。
结论:人的感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
一. 实验室里的仪器
1. 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酒精灯、药匙、玻璃棒、烧杯、 圆底烧瓶、平底烧瓶、培养皿、量筒、试管刷、烧杯刷、 温度计、天平与砝码、停表、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 保护眼镜等等。
试管 试管架
试管夹
试管刷
滴管
量筒
锥形瓶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科学在我 们身边。
通过探究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得出科学规律。
探究包括三个步骤:观察、实验、思考。
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科学技术有正面的影响,也有副面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和自然的 关系。
1.图中的横线是直线吗?
2.图中的两个小动物一样大吗?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docx

最新整理初中科学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科学观察》教案第三节科学观察一、教学目标1、认识科学观察室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有计划的细致观察室观察的基础2、知道要排除环境对科学观察的影响,消除感官的错觉3、知道通过仪器来扩展观察力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4、了解科学家是怎样通过通过观察与使用进行科学研究二、、教学重点怎样通过通过观察与使用进行科学研究三、教学过程自学(8分钟)(一)内容:P13-17(二)方法:读:快速略读,初步感知书本内容,并完成书本书本填空;思:结合四个活动,归纳本节课重点内容;记:对重点内容进行画线标记;(存在疑惑的地方标注“?”,翻红牌寻求老师帮助)问:尝试对本节课提出质疑和疑问;(三)要求1、自主阅读、思考和标注;2、及时用信息沟通牌反馈学习进程3、完成任务进入知者加速;(四)知者加速:《课时特训》P6-7第11、13要求:1、站立讨论,全组参与;2、轻声讨论,以组内同学能听到为准。

3、讨论完坐下,做知者加速题《课时特训》《课时特训》P6-7第11、131、组长组织组员轮流说本节课的知识点,其他人注意倾听,下一个同学不能重复。

抄板手讲关键词写在白板上。

2、如果有疑问,也写在白板上。

读表1-3,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完成《特训》P5-6第2、3、6、7、9、10题知者加速:《特训》P6-7第11、13题当堂练习时间:6分钟2、电子显微镜天文望远镜频闪照相机3、不圆圆感觉仪器和工具6、B7、C9、D10、C要求:安静、独立、专注。

小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

1.实验时应有的态度: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2.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可以拓展观察的范围和内容。

3.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有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等方法。

4.观察不仅包括眼观,还有耳听、鼻嗅、舌味、皮肤触等;5、实验时注意观察实验前、中、后的变化。

七年级科学上:第1章第2节 实验和观察教案(1)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第1章第2节 实验和观察教案(1)浙教版

§1—2 实验和观察(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方法和准确记录及描述。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准确的记录和描述。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停表、天平和砝码、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药匙、酒精灯、烧杯、玻璃棒、 玻璃皿、放大镜(可让学生自带)等。

药品:食盐、鸡蛋、白醋 [教学手段
]
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实验探究; [教学思路]
1、 通过对图1-1
2、图1-13的讨论,得出准确判断的方法; 2、 展示实验仪器,了解仪器的名称和用途
3、 通过演示实验,归纳出操作和观察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2实验与观察
一、实验室里的仪器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实验时:1、明确目的
2、仔细观察
3、规X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科学入门课题2 观察和实验1 知识题练题练 3 找二个大小相同的鸡蛋,将一个煮熟,然后分别在桌面上用相同的力将它们旋转,记录能转动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多次实验后,你发现哪个转得时间要长?从中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与家长或老师一起分析造成的原因可以是什么?知识点2 实验仪器例 2 在实验室的仪器中,可用来直接加热固体或液体的玻璃仪器是 ( )A.酒精灯B.试管C.量筒D.烧杯思路导引: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实验室各种仪器的用途和规范的使用方法。

解析:酒精灯是加热的仪器,试管可以直接受热,量筒不能受热,烧杯受热时必须垫加石棉网。

答案:B题练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气体气味B. 用剩的药品倒回试剂瓶C. 用手拿砝码D. 酒精灯火焰用灯帽盖灭题练 5 将下列仪器及测量的对象用直线连接起来刻度尺时间停表质量天平电流电流表长度方法题练( )A.观察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B.观察就是仔细地看一看C.观察就是用眼睛看、耳朵听的过程D.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思路导引:要真正理解并学会科学的观察方法。

解析:观察的方式有很多种,按是否借助仪器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按是否需要知道数量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

答案:A题练7 当感觉器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时,必须()A.问老师,获得结果B.查资料和参考答案C.借助工具测量结果D.等同学说出答案题练8 如果有一盆在侧光照射下生长得植物,请你观察这盆植物得生长有什么特点?记录你观察到得现象和想到得问题。

题型2 能正确认识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区别与联系例4 说明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①用体温表测量体温;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⑧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思路导引: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的本质区别就是是否需要借助于工具和仪器。

解析:②③④分别用的是手、眼、耳等身体感觉器官来直接观察事物,而①⑤⑥⑦⑧分别运用了体温表、红外线测温仪、刻度尺、显微镜等仪器来测量或观察事物的。

答案:②③④是直接观察,①⑤⑥⑦⑧是间接观察。

题练9 下列仪器可以用来进行定量观察的是()A.玻璃棒B.温度计C.放大镜D.显微镜题练10 下列工具中,哪种仪器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视野()A.电子停表B.杆秤C.望远镜D.三角尺题型3 会合理正确使用各种实验仪器并能处理一些意外事件例5 在下列仪器种,用来加热的是,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滴加少量液体的是,用作少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常用来搅拌的是。

①烧杯;②滴管;③玻璃棒;④酒精灯;⑤药匙;⑥试管。

思路导引:明确各种实验仪器的用途。

解析:烧杯可用作配置溶液和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酒精灯用于加热;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或细粒状药品;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答案:④,⑤,②,⑥,③题练11 实验时,即使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时也会发生意外,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并立即向老师报告。

试把下面发生的意外跟应变方法配对。

A. 手指烫伤①用蒸馏水冲洗B.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②用蓝油烃涂抹C.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③用灭火器扑灭D. 实验桌发生大面积着火④用湿抹布扑盖E. 酒精洒到桌面上小范围起火⑤用大量自来水冲洗题练12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倾斜的轨道上放有一个滚动体,释放以后,他往哪个方向滚动?观察和记录你看到的现象能力题练一、选择题1.进实验室做实验,首先应该明确()A.实验操作步骤B.实验目的C.实验仪器D.实验观察和记录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学习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成功者往往是善于观察的人B.单凭我们的感觉,就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C.借助各种仪器可大大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D.在实验中,我们常常要用一些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3.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观察是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B.观察除了眼看、耳听等外,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C.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的,并设计各种,从遍的规律。

三、实验题12.人的指甲是不断长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

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间)。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

请回答相(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会(填增大、不变或缩短)D.观察要有目的和对比4.下列仪器中,可以用来观察研究遥远星体的是()A.放大镜B.显微镜C.近视眼镜D.望远镜5.一个小孩用纸做了一个喇叭筒,有一支点燃的蜡烛火焰正对着喇叭口中心,问这个孩子向喇叭吹气时,蜡烛一定()A.立即熄灭B.火焰倒向前C.火焰倒向喇叭口D.火焰不动6.用肉眼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属于()A.定性观察B.定量观察C.间接观察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7.鸡蛋的形状呈,内部有一个空气囊,气囊在鸡蛋端,将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若在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搅拌使之溶解,鸡蛋会慢慢,最后。

若鸡蛋放在较多的食醋中,观察到有,长时间后,又会出现。

8.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要借助于一些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例如,能让我们看到微小的物体,能让我们看到遥远的星体。

9.观察除了要用去看,用去听外,更要用去思考,观察还往往要借助进行,这样可以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

10.有些物理量的大小不易直接观测,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量的变化却容易直接观测,用易观测的量来显示不易观测的量是测量的一种思路。

在我们学过的测量仪器中,利用这种思路制作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11.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需要进行反复的和精确第一单元科学入门课题2 观察和实验知识题练题练1 D 解析:借助仪器或工具的目的就是能更清晰地进行观察,或使得观察的范围更广阔。

题练2 A 解析:放大镜属于观察工具而非测量工具。

题练3 答案:熟鸡蛋转的时间长,生鸡蛋转的时间短。

这是因为生鸡蛋内部的液态蛋白和蛋黄与蛋壳分离,它会阻碍蛋壳的转动,所以熟鸡蛋转得比生鸡蛋时间长。

题练4 D 解析:根据实验基本操作规范。

闻气味时,应用手轻微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腔;剩余药品不能倒回试剂瓶以免造成药品污染;砝码必须用镊子夹取。

题练5 刻度尺时间停表质量天平电流电流表长度题练6 答案:(1)温度计、滴管、停表、烧杯、红墨水、不同温度的水。

(2)水的温度(℃)一滴红墨水扩散的时间(秒)(3)水的温度越高,红墨水的扩散速度越快。

方法题练题练7 C 解析:许多情况下,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题练8 答案:这是说明植物生长向光性得一个实验,实验时,这盆植物需要事先放在一个侧光照射得条件下生长,如用一个一侧开窗的纸盒把植物罩起来,使窗口对着阳光或灯光,过一段时间,这盆植物就会出现明显的向光生长的倾向。

题练9 B 解析:定量观察是需要知道具体数量的,而温度计恰好符合该要求。

题练10 C 解析:电子停表、杆秤、三角尺可以帮助我们测量具体的数据,但不能扩大我们的观察范围,只有望远镜可以使我们看得见远而小的物体,即扩大了我们的观察范围。

题练11 A. 手指烫伤①用蒸馏水冲洗B.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②用蓝油烃涂抹C.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③用灭火器扑灭D. 实验桌发生大面积着火④用湿抹布扑盖E. 酒精洒到桌面上小范围起火⑤用大量自来水冲洗题练12 在实验中,轨道是倾斜的,由两块长条构成双轨,位于低端的双轨间距小于高端的双轨间距,放在轨道上的物体是一个同底的双圆锥体,实验时,这个物体往上坡方向滚去,好像它往上滚了,实际上是由于双轨的间距加大,而使得支撑点向旋转体锥顶的方向移动了,从而使重心降低,它实际仍然是由高向低滚动的。

能力题练一、1.B 解析:明确了实验目的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实验步骤,进行相关的实验研究。

2.B 解析:为了作出准确的判断,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

3.C 解析:观察时也有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和仪器的直接观察法。

4.D 解析:各种工具的用途是不同的。

5.C 解析:由于当小孩从喇叭口向外吹气时,喇叭内的中心部分空气流速增大,这部分的气压要减小,而边缘部分的气压较高,形成了一个涡旋状的气流分布,中心部分的空气反而由于边缘较大的气压作用而流向喇叭口,使放置在喇叭口中心的蜡烛火焰倒向喇叭口。

6.A 解析:用肉眼属于直接观察,而这个观察没有涉及数量的问题,所以属定性观察。

二、7.答案:椭圆形,大头一,沉下去,浮上来,漂浮在水面上,大量气泡出现,蛋壳变软的同时鸡蛋会慢慢浮上来解析:根据观察,可以得出鸡蛋的一些具体特征,由于加入食盐后,鸡蛋所受浮力变大,所以鸡蛋会慢慢浮起来最终到漂浮在水面上。

当有食醋存在时,食醋与蛋壳中物质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并依附在蛋壳表面,也会使得鸡蛋所受浮力变大而慢慢浮起来。

8.答案:仪器或工具显微镜天文望远镜9.答案:眼睛耳朵大脑仪器或工具10.答案:电流表温度计电压表弹簧测力计等解析:在科学上,有些量不能直接观测或不易直接观测,这时我们可以观测与之相关的量或者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确定,如电流看不到、摸不着,无法直接观测,但我们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电流表来确定其大小。

11.答案:观察测量实验三、12. 答案:增大其他问题: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指甲的生长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等解析:由于指甲是由根部生长的,故AB间的距离会增大。

13. 答案与解析:蜡烛点燃后能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火焰闪烁摇晃,蜡烛旁边的一部分因受热而熔化,并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存在凹槽中,当烛焰受到吹动时,贮于凹槽中的液体就会从蜡烛的另一侧溢出。

当它沿着烛体流下时,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从液体表面开始凝固,且附着于烛体上。

14. 答案与解析:水会沸腾但纸并不会燃烧起来。

由于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外界条件(氧气和纸的着火温度),而当水沸腾时,虽然在继续加热,由于此时温度并不升高(保持100℃不变),所以不会到达纸的着火温度,因此纸并不会燃烧。

四、15. 答案与解析:水烧开后,声音反而变小了,会有大量的白雾从壶盖边缘和壶嘴处喷出,壶盖会不断地向上跳跃,壶嘴附近看不见白雾,而距离壶嘴一小段距离处能看见白雾。

16. 答案与解析:一样大。

证明的方法有:可以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

可以分别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比大小等。

17. 答案与解析:原来,苍蝇身上长有许多细毛,在苍蝇停留瞬间,这些细毛既能“品尝”美味佳肴,又能感应到周围环境温度、湿度和气流的变化。

用无孔的拍子打苍蝇,拍子在空中运动,会带动周围的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苍蝇通过身上的细毛觉察到这一变化后,便很快飞跑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