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基础知识之电位分析
肌电图的测定与分析
男、女各1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 国家射箭队运动员在射箭动作的不同阶段尚存在部分
不合理的肌肉用力特点。 相对来说,无论是举弓时的肌肉激活顺序、主要肌肉用
力特点,还是动作的一致性,均是女子运动员较男子运动 员合理。 以肌电RMS幅值的“标准差与平均数的比值”这个派 生指标对运动员进行多支箭肌肉用力的一致性评价较 合理。
通过电路的改进、过滤窗 口的选择去除
Shift
21
肌电整流类型Rectification
Raw EMG
Full-wave Rectified EMG
Half-wave Rectified EMG
Delete 22
积分Integration
Area Under a Curve
Units = mV - msec
Zuniga and Simmon (1969) & Vrendenbregt and Rau (1973) 认为IEMG与张力是非线性关系。
等长收缩isometric时EMG与力量是线性的,在 等张收缩isotonic时是非线性的(Weir et al., 1992) 。
43
Isometric 与 Isotonic Contractions
– EMG signal should be altered as minimally as possible for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10
电信号噪音特征
电子设备固有噪音 – 所有电器均有,使用高质量设备可减少。 – 频率范围:0 – 几千 Hz。
环境噪音 – 电磁幅射源(无线电广播、电线、荧光灯) – 主要频率:50 Hz – 幅度:1 – 3倍 EMG signal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
• 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 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
• 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 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 运动单位。
• 3.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 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 电位。
异常肌电图
• 一.插入电位异常
1.插入电位延长:出现各种失神经支配波,正常运 动单位。
(1.0ms估计脊髓延迟时间)
意义:反应运动根的功能
• 三.H反射
1.检查方法 纪录电极:腓肠肌或比目鱼肌 刺激电极:腘窝部胫后神经
• 2.分析指标 1)H反射潜伏期 胫神经 27.8±1.9ms 2)H最大/M最大 正常>1 3) H反射的回复曲线 正常人不应期值 80-100ms 上运动N元病变 缩短 下运动N元病变 延长
丘脑皮层电位 臂丛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 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马尾 -脊髓下段电位
通常用于下列检查: 外周感觉神经 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
PNS:外周神经系统 CNS:中枢神经系统
SEP的临床意义
正中神经: N9/P9:臂丛 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 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 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 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 P25、N35、P45感觉皮层
2.观察项目 • (1)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
期;(上肢30ms,下肢60ms) • (2)F波出现率;(正常>80%) • (3)F波与M波波幅的比值。 3.F波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延长和/或出现率
降低均为异常。
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 • F=波F波潜伏期-M波潜伏期-1.0ms
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知识简介
2.方法 ①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神经 干,记录电极置于该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地 线置于两者之间;②测定方法:通常选择面 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腋神经支配的三角 肌、尺神经支配的小指展肌及副神经支配 的斜方肌等;近端肌肉阳性率高,但不易固定; 远端肌肉灵敏度低,但结果稳定,伪差小;高 频刺激病人疼痛明显,通常选用尺神经;
(3)VEP的临床应用:视通路病变,特别对 MS病人可提供早期视神经损害的客观依据。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指经耳机传出的声音 刺激听神经传导通路,在头顶记录的电位。 检测时通常不需要病人的合作,婴幼儿 和昏迷病人均可进行测定。 (1)检测方法:多采用短声刺激,刺激强度 60dB(SL),刺激频率10~15Hz,分析时间10ms,叠 加1000~2000次。记录电极通常置于Cz,参考 电极置于耳垂或乳突,接地电极置于FPz。
二、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1.原理 重复神经电刺激指超强重复刺激 神经干,在相应肌肉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它是检测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重要手 段。正常情况下,神经干连续受刺激后, CMAP的波幅可有轻微的波动,而降低或升 高均提示神经肌肉接头病变。RNS可根据 刺激的频率分为低频RNS<5Hz和高频 RNS(10~30Hz)。
2.肿瘤定位
进行BAEP、VEP或SEP的测试,然后在确 定诱发电位异常的基础上进行X线或CT检 查,可准确判断脑干、视觉通路或脊髓是 否存在肿瘤。这不仅可以早期提供有用 的资料,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检 查。在这一方面,当肿瘤较小时,诱发电 位就显得更有作用。
3.脊髓损伤程度以及预后判定
可通过SEP或脊髓诱发电位电位的测定, 判断是否是完全性截瘫,并为预后提供依 据
肌电图/诱发电位
临床知识简介
临床肌电图知识简介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基础知识
中间N元 中中间间NN元元
面N核 面N核
面N 眼眼 R1、 R2 轮轮
面N
匝匝 肌肌 R2’
格林巴利综合症 三叉神经压迫性病变 多发性硬化 听神经瘤
结构:
机理:
终板病的类型: 前膜病变、后膜病变、酶
肌松药作用机理: 阻止囊泡释放、乙酰胆碱失活、 酶失活、受体失活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酯酶缺乏症
神经轴突末梢
记录 Cz A1→Cz
喀喇声
图 形
Ⅰ、Ⅱ、Ⅲ、Ⅳ、Ⅴ波
主要观察Ⅰ、Ⅲ、Ⅴ波
刺 激 侧
掩蔽侧波形反映了脑干 听觉系统交叉通路的功能
掩 蔽 侧
5.6ms
神经发生源
A2
脉冲电流 A1
下丘脑(斜方体) 上橄榄核 耳蜗核
听神近脑段 听神经近蜗段
特 出波稳定、变异小、定位明确
点
临床应用价值大
反映:耳蜗→下丘脑(听辐射前)
m
肌 细胞 受损
肌细胞膜 稳定性下降
肌细胞外 环境变化
神经对肌肉的 抑制作用丧失
n
周围神经 轴索
中枢 下运动神经元
产生机理、意义、特点 少、小
肌细胞膜 完整性破坏
针电极刺入 多、大
肌强直放电:
强直性肌病的特征电位 m 电位发生机理不明
声音特征:
飞机俯冲样 摩托车启动样
束颤电位: n 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SLSEP由派生出来的其它检查
节段性SEP
L3
L1
T11
刺激:皮节刺激
T9
T7
记录:随刺激位置
T5 T3
上升从Cz逐渐旁开
应用:脊髓损害定位
10ms/D
LD1 LD2 损害平面以下波幅下降 损害部位潜伏期差明显大于正常
肌电图基础知识之电位分析分析
• 发放频率:频率通常是0.5-10Hz • 之间偶尔可高达30Hz
• 声音:沉闷的砰然音
• 意义:活动性失神经支配的 电生理学指标
复杂重复放电(CRDS)
• 形态:一个个棘波 • 稳定性:发放中稳定可突发突止 • 发放频率:高频,典型的是5–100HZ • 声音:机器声 • 意义:失神经电位,见于慢性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
是由许多不同的MUAPs所组成
痛性肌抽搐
• 形态:不同的正常运动单位电位的重复发放 • 稳定性:规则或不规则 • 发放频率:高频放电(通常为40–75 Hz) • 意义:良性的(例如,夜间小腿抽筋,运动后抽筋),或可以与广泛范围的
神经病变,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有关
感谢您的观看。
运动单位,形态可鞠,离你远时沉闷如雷, 离你近时悦耳动听,电位界微胖一族。 谁缺了它,无力软瘫
纤颤电位,身材纤细声音清脆, 如夜雨轻扣西窗,窗棂哒哒作响。 一旦拥有,神经远走
运动单位
• 一个
这两个电位要分清,不然正常变有病
正锐波
• 形态:波幅大小不一(通常为10–100uV,偶尔可高达3 mV,初始正相, 随后是一个长时程的负相
性束颤
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
• 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 • • 自发的MUAPs成组发放,两个为一组称为二联电位,如果三个或多个称为
三联或多联电位。这些电位和束颤的意义一样:代表一个运动单位或者其轴 索的自发去极化,它们常常伴随束颤电位。在这种情况下,束颤电位也可称 为单联电位。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可见于任何发生有束颤电位的情况(即, 神经性病变),但是,它们也典型地见于低钙性手足搐搦症,手的典型姿势是: 拇指和手指内收,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和手腕屈曲。
肌电图的有关知识
肌电图的有关知识一、什么是肌电图?肌电图学(electromyography),是研究神经和肌肉细胞电活动的科学,简称EMG,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肌电图是指以同心圆针插入肌肉中,收集针电极附近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以及肌肉处于静息状态或肌肉作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的电活动。
广义的肌电图学,还包括神经传导,神经重复电刺激,诱发电位等有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的电诊断学。
二、肌电图产生的原理是什么?众所周知,神经系统是通过动作电位传递信息,而动作电位起源于细胞体或轴突终末,并沿神经纤维传播。
肌电图学就是记录神经和肌肉生物电活动,以判断其功能的一种电诊断方法。
检查时将针电极插入肌肉或电流刺激神经,通过放大系统将肌肉在静息或收缩状态的生物电流放大,再由阴极射线示波器显示出来。
动作电位的变化以静息电位为基础,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外呈正电位,细胞膜内呈负电位,膜内外有90mv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叫静息电位,也叫极化状态。
当给予神经足量的刺激或肌肉收缩时就产生了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包括上升支和下降支,上升支也就是去极化状态,是由于Na+离子通道开放,而使细胞外的Na+离子扩散进入细胞内而形成,下降支即复极化状态,是由于K+离子通道开放而使细胞内K+离子扩散进入细胞外而形成。
三、肌电图检查的范围和目的是什么?肌电图检查的范围主要是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周围神经系统的每一个环节,即原发性运动神经元如脊髓前角细胞,原发性感觉神经源如后根神经节,脊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
肌电图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神经和肌肉损害的部位,性质和范围,为神经和肌肉病变提供更多的有关损害的电生理损害类型,损害程度,病程和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使临床医生对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有目的性。
四、肌电图检查的基本方法是什么?肌电图检查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1、神经传导检查:神经传导检查是用表面电极或针电极记录在神经干受到刺激时,神经或肌肉产生的电活动。
3-肌电图知识
在肌肉等长收缩至疲劳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一定的范 围内,肌电幅值随着肌肉疲劳程度的加深而增加。
不同持续时间股直肌、股外肌IEMG的增长情8
(2)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信号的频谱变化
研究表明,在肌肉工 作过程中,肌电信 号的频率特性可随 着肌肉的机能状态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反应肌电信号的频 率特性的指标有平 均 功 率 频 率 (MPF)
9
在研究肌肉持续工作至疲劳过程中发现,随着疲劳程度的 加深,肌电信号的频谱左移,即平均功率频率降低。
不同持续时间股直肌、股外肌肌电图MPF的下降情况 10
三、利用肌电图评价肌力
当肌肉以不同的负荷进行收缩时,其肌电信 号的积分值(IEMG)同肌力成正比关系,即 肌肉产生的张力越大IEMG越大。
20
绕螺时的肌电变化
21
22
Noraxon Telemyo 2400T G2 Telemetry EMG System
23
24
25
肌电贡献率 力电比 过零率
26
五、利用肌电图分析肌纤维类型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在疲劳时的肌电图特 征也不同。慢肌纤维百分数较高的受试 者(ST%>59),在各种负荷(30%MVC、 50%MVC 及 79%MVC) 至 疲 劳 的 工 作 中,MPF下降斜率比慢肌纤百分数较低的 受试者(ST<49)要低,当负荷增加时更明 显。
频率范围:0 500 Hz
主要频率范围: 50 – 150 Hz
6
二、利用肌电图研究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对其肌电活动也会发生变化, 因此可以用肌电来研究肌肉疲劳的发生 及机制。
(1)肌肉工作过程中肌电幅值的变化 肌电幅值是指肌电信号的振幅大小。在
肌电研究过程中,反应肌电幅值的指标 有积分肌电(EMG)和均方根振幅(RMS)。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讲解
O'1-Cz O'z-Cz O'2-Cz Cz-A1
N145 N75
P100
N100
100Biblioteka 200 ms正常参考值
全视野, 屏幕大小9°, 棋盘格大小26’
P100 潜期 (ms) 两眼潜伏期差 P100 波幅 (µV) 波幅差.
平均 范围 标准差 102.3 89-114 ±5.1 1.3 0-6 ±2.0 10.1 3-21 ±4.2 1.6 0-5.5 ±1.4
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
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
生的成簇、伴有清脆的声音、持续 时间300ms左右的电位(<1秒), 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插入电位即 消失。
二、 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 下无动作电位。
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
正常运动单位:正常肌肉在轻微主动收 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
1.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 单相占15% 双相占<4%
正常运动单位电位
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
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 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时间。 一般在3-15ms范围内。
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 量
3.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 值加上负相峰值。
100ms 上运动N元病变 缩短 下运动N元病变 延长
诱发电位
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 刺激引起(诱发)的电生理信号 诱发电位的种类
听诱发电位(AEP包括ABR、ECochG、 等)
视诱发电位(VEP、ERG等) 运动诱发电位(MEP,磁刺激等) 体感诱发电位(SEP上、下肢、脊髓、三叉
1)低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第 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 算。波幅下降10%~15%以上称为低频RNS波幅递减。
神经电生理__肌电图基础知识
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包括了大脑皮层、脑干、脊髓等
临床常用的诱发电位检查项目
刺激 反应部位
1、SEP 2、BAEP 3、VEP
体感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
电
本体感觉皮层
声
脑干
光
视觉皮层
4、MEP
5、P300
产生机理、意义、特点
少、小
肌细胞膜 完整性破坏
针电极刺入
多、大
n
周围神经 轴索 中枢 下运动神经元
其它自发性放电 肌强直放电:
强直性肌病的特征电位
m
电位发生机理不明
声音特征: 飞机俯冲样 摩托车启动样
束颤电位: n
下运动神经元
肌细胞 运动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早期
纤颤电位、束颤电位同时出现才视为有意义
眶上N 三叉N 刺激 眼 R1、 R2 三叉N主核 中间N元 面N核 面N 眼 轮 轮 匝 R2’ 三叉脊束核 中间 中间N N元 元 面N核 面N 匝 肌 肌 格林巴利综合症 三叉神经压迫性病变 多发性硬化 听神经瘤
应用: 三叉神经痛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Bell麻痹 Wallenberg综合征
神经轴突末梢
腰骶干 全部S ,CO
少突胶质细胞(中枢) 雪旺氏细胞(周围神经)
运动单位
运动神经元
神 经 元
轴索
肌细胞
郎飞氏结
轴突
髓鞘 突触前膜 乙酰胆硷囊泡 突触 终板皱褶 线粒体 末梢
轴突末 梢分支 雪旺氏细胞 终板 肌原纤维
突触后膜皱褶
肌细胞 突触间隙
运动单位
一个脊髓α运动神经元或脑干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 配的全部肌纤维所构成的一个功能单位,称为运动 单位。运动单位的大小有很大差别。 小运动单位:利于做精细运动,如眼外肌运动神经 元,只支配6-12根肌纤维。
肌电图测定的基本知识
•
•
•
在不同神经上,由于解剖各异,选用不同诱发刺激点。诱发刺激点是指用一定强度 和持续一定时间的电流刺激神经干时,所用电流量最小,最易引起兴奋的部位,一 般是解剖上神经接近皮肤的表浅处(见表1A、B)。掌握不同神经诱发刺激点的位 置,方可准确地安放记录电极和选择刺激的位置。
•
•
(2)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生理条件下起源于前角细胞或感觉末梢的生理性冲动仅呈 顺向(单向)传导,但在神经轴索任一部位讲行刺激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均向两端传导。 对于感觉纤维是测定电刺激神经末捎或神经干时所获得神经诱发电位,测定方法有顺行、 逆行2种方法。顺行法是刺激手指或足趾的末梢神经,记录点在神经近端,顺向性地近 端收集。逆行法同MCV,是刺激神经干而逆向地在手指或足趾收集。由于刺激点在神 经干,阈值低,不疼痛,产生MUP振幅大,伪迹和动作电位起点清楚,但多杂有运动 纤维的成分,而顺行法为纯感觉电位,但波幅较低。
•
4.重收缩时 ①单纯相(simple pattern):肌肉用重力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 的波形。②混合相(mixed pattern):又称减弱干扰相。肌肉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在部分区域 内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电位。③干扰相(interference pattern):肌肉作重 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神经原性疾病肌肉作重收缩时,单个或几个运动单位电位高频发放组成的波形,亦可称为高频单纯 相。肌病时,肌肉明显无力但出现密集的高频干扰相,亦可称为病理干相。
由于很多因素影响MUP形状,尤其是针极与各个肌纤维之间的空间关 系,因此临床上对每一块计算其平均波幅和时限。由电子计算机进行定 量测定,多相波的百分比也可准确得到。
肌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参考《肌电图规范化检测和临床应用共识》综合整理,总结并辑录为四部分:概论、检测和意义、常见疾病检测方法和报告书写。
第一部概论电生理诊断目的一.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当根据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定位诊断存在困难是更具有价值。
(1)辅助临床明确病变的部位(2)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发现临床下病变(3)辅助发现临床不易识别的病变(4)鉴别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二.为临床定性诊断提供线索(1)NCV的测定提示病变部位是轴索损害为主,还是脱髓鞘为主,或二者并重。
(2)某些电生理的特异性所见有助于缩小疾病诊断的范围,甚至是唯一确诊的方法。
(3)有助于判断病变处于急性期、恢复期或稳定期。
三.有助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客观评价治疗的效果和判断预后。
肌电图是记录肌肉静息、随意收缩及周围神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特性的一门技术。
导电极有表面电极和针电极两种。
表面电极可以导出深处全体肌肉活动的合成电位,但不能分辨单块肌肉的电位。
将针电极插入欲检查的肌肉可以导出个别肌肉的动作电位。
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NCS) ;2.针极肌电图检查(needle electromyography) ;3.诱发电位检查(evoked potentials)。
神经传导检查:以电极刺激受测神经,而于其支配的感觉神经或肌肉上记录电位,以得到感觉神经电位波(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及特殊反射的电位波(H-reflex及F-response)之检查。
检查方法是以超大电量刺激(supramaximal stimulation)来刺激受测神经(H反射例外),以使该神经所有轴突均同时兴奋,而得到一最大反应波,根据此最大反应波之传导潜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表面积(surface area),及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再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的轴突病变(axonopathy)或髓鞘病变(demyelination)。
肌电图的判读
h
21
h
22
募集电位(重收缩)
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 波幅1800-2000uv >5000uv则为巨大电位 <500uv则提示电压偏低
h
23
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 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 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
肌电图的判读
h
1
h
2
同心针EMG
将针直接插入肌肉内记录肌纤维的电活动
针电极插入—插入电活动 静止(静息)—自发电活动 轻收缩—运动单位电活动 不同程度用力收缩—运动单位的募集
h
3
运动单位
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随意肌最小的功能单位
h
4
h
5
插入电位
插入时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
潜伏期 ms 2.6
小指
距离 mm 155 速度 m/s 60
无名指
潜伏期 ms 3.1
距离 mm 175 速度 m/s 56
h
37
病理表现
正常
轴突变性
传导阻滞 严重脱髓鞘病变
髓鞘损伤
h
38
↓
↓
↓Hale Waihona Puke h39神经传导阻滞
(A2-A1) / A2 ≥ 50%
CB
h
40
h
41
F波
是前角细胞逆向兴奋的回返放电 因最初检测时是从足部(Foot)固有肌记录而得名
h
42
观察项目: (1)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上肢30ms,下肢60ms) (2)F波出现率;(正常>70%) F波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延长和/或出现率降低均为异常。
肌电图——精选推荐
肌电图临床肌电图——针极肌电图——⾃发放电对于⾻骼肌的针电极肌电图检测,由四个步骤组成:1.插⼊电活动—在肌⾁中移动针电极所产⽣的电活动;2、⾃发电活动—在肌⾁处于静息状态下,将针置于放松的肌⾁中不动,⽽记录的电活动;3、MUP—肌⾁随意轻收缩期间,运动神经元零星发放所诱发的电活动;4、募集和⼲扰型电活动—逐渐增加⼒量,⼀直到最⼤⽤⼒收缩期间,电活动的变化。
⼀、正常肌电图 1、插⼊电位在电静息条件下,插⼊及移动针电极的瞬间,针电极机械地刺激肌纤维所诱发的动作电位,称为插⼊电位。
插⼊电位与神经⽀配⽆关,⽽是肌纤维受机械刺激引起的。
它的特征是,针电极移动⼀旦停⽌,插⼊电位随即消失。
插⼊电活动的⼤⼩,主要取决于动针的幅度和速度。
根据波形和从其声响,插⼊电位有正常、减少、增加⼏种类型。
当肌⾁纤维化时,肌电量明显减少,⽽在失神经和炎症状况下,肌纤维就易激惹,肌电量增加。
这样,就⾸先给出肌电图异常的提⽰。
2、终板电位在终板区,由于针尖激惹肌⾁内神经末梢,从⽽产⽣终板活动。
终板活动主要有两种成分: (1) 终板噪声是⼀种反复出现的低电压、短时限的负性电位,这种活动最常表现为不规则的基线,通过扬声器,可听到特征性的海啸样声响。
(2) 终板棘波是⾼波幅的、以快速不规则形式发放的电位。
是神经末梢受到机械性刺激后,继发的肌纤维放电。
典型者先有负相、说明起源于记录针尖。
其声响好似肥⾁在煎锅⾥噼啪作响。
终板棘波与终板区记录到的纤颤电位从形态上不好区别。
但是终板区外记录到的纤颤电位,在主负棘波之前有⼀个⼩的正波。
因此,稍稍⼀动针尖的位置,即可改变初始呈负相的终板棘波的极性。
所以,终板外的纤颤电位才有病理诊断价值。
⼆、异常肌电图 1、插⼊电活动插⼊活动减少见于:①周期性⿇痹的发作期;②在肌病或神经源性病变中,肌⾁为结缔组织或脂肪所代替。
在纤维化或严重萎缩的肌⾁中,正常肌纤维数⽬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先应除外技术上的因素,如导线断裂、记录针质量出现问题,或针极插⼊不够深以致停留在⽪下脂肪内等等。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加入时间:2006-3-5 23:40:43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与肌电诱发电位肌电图检查诊断简介肌电图检查诊断(electrodiagnosis)是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或用针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
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
肌电诊断检查基本上包括三大部份: 1.神经传导检查(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2.针极肌电图检查(needleelectromyography) 3.诱发电位检查(evoked potentials)。
临床上借着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外围神经及肌肉病变。
特别是对于下运动神经元、神经根、神经丛、神经肌肉接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乃至肌肉的各种异常,神经传导检查及针极肌电图检查均可帮助侦测病变的性质(区分神经病变或肌肉病变)、位置(神经根、丛、或外围神经病变)及严重度,以协助正确临床诊断、选择治疗方式,及评估效果与预后。
以下就此三类肌电诊断检查作一概括介绍:神经传导检查以电极刺激受测神经,而于其支配的感觉神经或肌肉上记录电位,以得到感觉神经电位波(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及特殊反射的电位波(H-reflex及F-response)之检查。
检查方法是以超大电量刺激(supramaximal stimulation)来刺激受测神经(H反射例外),以使该神经所有轴突均同时兴奋,而得到一最大反应波,根据此最大反应波之传导潜期(latency),振幅(amplitude),表面积(surface area),及传导速度(nerveconduction velocity),再与正常值作比较,可以帮助区别神经的轴突病变(axonopathy)或髓鞘病变(demyelin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颤搐放电
• 形态:节奏的,成组的,同一个运动单位的自发重复放 电 • 发放频率:通常为5-60HZ之内 • 组间频率慢 • 声音:呈行军声
• 意义:辐射性神经丛病,神经根病,压迫性神经病变和 脊髓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脑桥胶质瘤,血管疾病等脑 干病变,血钙减低等
静止性震颤
• 形态:多个MUAPs同时发放 • 稳定性:较稳定 • 发放频率 3-6HZ • 震颤电位与肌颤搐电位的区别:肌颤搐是同一个MUAP 的重复突放,而震颤是由许多不同的MUAPs所组成
神经性肌强直放电
• 形态: 动作电位的形态 • 稳定性: 渐减的,重复的放电 • 发放频率:高频的(150–250HZ),渐减的,重复的 放电,声音:“砰砰”声 • 意义:艾萨克综合征“Isaac’s syndrome”,神经性 肌强直,假性肌强直,神经强直,正常血钙手足搐搦, 持续性肌纤维的活动,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各种恶性 肿瘤,以及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
• 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 • • 自发的MUAPs成组发放,两个为一组称为二联电位, 如果三个或多个称为三联或多联电位。这些电位和束颤 的意义一样:代表一个运动单位或者其轴索的自发去极 化,它们常常伴随束颤电位。在这种情况下,束颤电位 也可称为单联电位。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可见于任何 发生有束颤电位的情况(即,神经性病变),但是,它 们也典型地见于低钙性手足搐搦症,手的典型姿势是: 拇指和手指内收,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和手腕屈曲。
痛性肌抽搐
• 形态:不同的正常运动单位电位的重复发放 • 稳定性:规则或不规则 • 发放频率:高频放电(通常为40–75 Hz) • 意义:良性的(例如,夜间小腿抽筋,运动后抽筋), 或可以与广泛范围的神经病变,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有关
运动单位,形态可鞠,离你远时沉闷如雷, 离你近时悦耳动听,电位界微胖一族。 谁缺了它,无力软瘫
纤颤电位,身材纤细声音清脆, 如夜雨轻扣西窗,窗棂哒哒作响。 一旦拥有,神经远走
运动单位 • 一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两个电位要分清,不然正常变有病
正锐波
• 形态:波幅大小不一(通常为10–100uV,偶尔可高达3 mV,初始正相,随后是一个长时程的负相 • 稳定性:发放规则 • 发放频率:频率通常是0.5-10Hz • 之间偶尔可高达30Hz • 声音:沉闷的砰然音 • 意义:活动性失神经支配的 电生理学指标
• 意义: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肌强直及先天性副肌 强直及高钾性周期性麻痹发作期等
束颤电位
• 形态:单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的形态 • 稳定性:不稳定 • 发放频率:缓慢通常低于1-2HZ • 声音:闷钝的爆玉米花声 • 意义:运动神经元疾病,神经根病,多发性神经病,和 嵌压性神经病变,良性束颤
二联,三联,和多联电位
复杂重复放电(CRDS)
• 形态:一个个棘波
• 稳定性:发放中稳定可突发突止
• 发放频率:高频,典型的是5–100HZ • 声音:机器声 • 意义:失神经电位,见于慢性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疾病
肌强直放电
• 形态:纤颤或正锐波 • 稳定性:渐强和渐弱 • 发放频率:高频,20-150HZ • 声音:引擎发动
• 3.发放特点:发放模式和发放频率
终板电位
• 形态:低波幅,单相的负相电位
• 稳定性:发放不规则
• 发放频率:20-40HZ
• 声音:海啸音 • 意义:针电极在肌肉里并接近终板区,机械性刺激到神经纤维分支的末
端时产生
纤颤电位
• 形态:时限为1-5ms,起始正相三相短促棘波
• 稳定性:发放相当规则 • 发放频率:频率通常是0.5-10HZ • 声音:清脆音 • 意义:活动性失神经支配的电生理学指标
肌电图基础—电位
河南省人民医院
冯淑艳
识别电位
• 1.形态:大小,形状(波幅,时限,相数)和其起始波的 方向 • 2.稳定性:
• • • • 自发电位--相对稳定 肌强直放电--渐强和渐弱 神经性肌强直放电--波幅渐减。 复杂重复放电(CRD)非常稳定,但是如果有另外的通路或回路加入或退 出,形态可以突然地跳跃式地明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