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
地震资料的组合型时频谱分解方法及应用
基于CEEMD与希尔特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能够获得高分辨的时 频谱。(4)组合型时频分析方法。
本文在分析短时傅里叶变换、约束最小二乘时频分析方法以及 基于EMD的时频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型时频 分析方法。组合型时频分析方法把短时傅里叶变换、最小二乘 约束时频分析方法与EMD、EEMD、CEEMD进行组合,对不同的分 量(固有模态函数)选用不同的时窗长度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或 者不同的迭代次数以及窗长度进行最小二乘约束时频分析,从 而使每个分量的时频聚焦性达到最好,最终获得高分辨率的时 频谱。
理论模型证明该方法在薄层识别方面分辨率高于常规的时频分 析方法。(3)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及其改进算法——完全经 验模态分解(EEMD)、完备集经验模态分解(CEEMD)的瞬时频率求 取。
EEMD解决了EMD易出现模态混叠现象的问题,但是其重构误差较 大。CEEMD不仅能够消除EMD出现的模态混叠效应,同时能够几 乎无损的重构原信号。
为获得高分辨的时频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地震资料的组合型时频谱分解方法及 应用
时频谱分解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广泛用于油气储层解释的 一种时频分析方法。随着油气的发现与开采难度的不断增大, 需要对包括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在内的各种方法进行创新,以提 高地震资料解释的准确性。
本文首先对常规的时频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介绍 了几种新型的时频分析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编程实现以及 模型试算,最后提出了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分辨率单一, 以及最小二乘约束时频分析方法对各个分量参数不变的组合型 时频分析方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常规地 震信号时频分析方法。
对常规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WignerVille分布及其改进、S变换变换以及广义S变换的来源及方法思 想进行详细阐述,并分析其优缺点。(2)最小二乘约束下的时频 分析方法。
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1. 引言2. 数据采集3. 数据预处理- 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降噪- 数据校正4. 数据分析-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时间-频率分析5. 结束语1. 引言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种常见自然灾害,它可能造成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了解地震活动和预测地震可能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旨在介绍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来研究地震活动和预测地震可能性。
2. 数据采集地震波形数据的采集通常使用地震仪。
地震仪通常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传感器、记录器和电源。
传感器用于测量地震波,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记录器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并将其记录在磁带、磁盘或计算机存储器中。
电源用于提供记录器和传感器所需的电力。
3. 数据预处理处理地震波形数据的首要任务是对其进行预处理。
地震数据预处理可以分为数据格式转换、数据降噪和数据校正三个部分。
- 数据格式转换地震数据采集器通常会以其自己的格式存储数据。
因此,在使用数据之前,必须将其转换为统一的格式。
这通常需要使用专业软件或自己编写的代码来完成。
- 数据降噪地震波形数据通常包含许多各种各样的噪声,并可能出现一些异常值或目标外的信号。
因此,需要降低噪音,以使信号更加清晰。
常用的降噪方法有滤波、去除基线漂移等。
- 数据校正校正是指将原始地震波形数据转换为标准的地震量,例如位移、速度或加速度。
地震波形数据的校正可通过对地震仪的灵敏度和响应函数进行测量来完成。
4. 数据分析地震波形数据的分析涉及到时间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时间-频率分析。
-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分析地震波形数据的时间特性。
时域分析方法通常包括峰值、振幅、半周期等。
-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分析地震波形数据的频率特性。
这可以通过将波形数据转换为频谱来实现。
最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是傅里叶变换。
- 时间-频率分析在许多情况下,需要分析地震波形数据的时间和频率特性。
这可以通过使用小波分析完成。
地震映像数据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
( e a t n f R su cs n n io me t l n i ern . i nUnv ri f T c n lg Dpr me t eo r e a d E v r n n a g n e ig Gu l ie st o eh o o y o E i y
有 助 于 了解 覆 盖 层 下岩 性 变化 、 层 的 分 布 范 围 、 测 隐 伏 土 洞 、 定 混 凝 土 构 件 中缺 陷 位 置 , 高 地 震 映 像 数 据 的 薄 探 确 提
解释精度和准确性. 关 键 词 地 震 勘 探 , 震 映 像 , 地 时频 分 析
中图 分 类 号 P 1 35
合 利 用频 率 域 和 时 间域 信 息进 行 地 震 映像 数 据 解 释 的 效 果 . 频 分 析 方 法 提 取 了地 震 波 的 频 谱 中 关 于 地 层 岩 性 、 时 构 造 方 面 的信 息 , 地 震 映 像 数 据 的 处 理 和 解 释 提 供 了 更 多 的 参 考 信 息. 例 证 明 , 用 时 频 分 析 解 释 地 震 映 像 数 据 , 为 实 利
地 震 映像 数 据 的 时频 分 析 方 法及 应 用
单娜琳 , 程志平, 丁彦礼
( 林 工 学 院 , 林 5 10 桂 桂 4 0 4)
摘 要 本 文 研 究 地 震 映像 数 据 的 时频 解释 方 法. 用短 时傅 立 叶 变换 方 法 获 得 地 震 映 像 记 录 频 谱 的 时 间 与 空 间分 采 布 , 据 介 质 对 地 震 波 频 谱 影 响 的 基 本 规 律 , 过 分 析 已知 地 质 断 面地 震 映 像 记 录频 谱 的 时 间 与 空 间分 布 , 究 了综 根 通 研
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的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
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的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对于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来说,及时准确地对地震波形进行分析与识别是关键的工作之一。
本文将介绍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以及在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一、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是指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识别出地震的特征及其类型,为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地震波形的采集和预处理地震波形的采集是指通过地震观测仪器将地震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记录下来。
预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滤波、降噪、增益调整等处理,以提高波形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地震波形的时频分析时频分析是指对地震波形在时域和频域上进行分析,揭示出地震波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等特征。
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等。
1.3 地震波形的特征提取地震波形的特征提取是指从时频分析结果中提取出代表地震特征的参数或特征向量。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包络分析、谱特征提取、瞬时特征提取等。
1.4 地震波形的类型识别地震波形的类型识别是指通过对地震波形特征的分析和比对,将其归类为特定类型的地震事件,如地表波、体波、表面波等。
常用的类型识别方法包括人工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
二、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的应用方法在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中,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方面:2.1 地震监测与预警利用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可以对地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地震波形的时频分析和特征提取,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震事件的类型和强度,为地震监测预警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2 地震灾害评估与应急响应地震波形分析与识别技术可以帮助地震测防管理事业单位进行地震灾害评估和应急响应。
通过对地震波形的特征提取和类型识别,可以判断地震的破坏程度和危害范围,指导应急救援工作的展开。
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地震波形识别是地震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是震源机制研究、地震预报、震源定位等方面的基础工作。
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旨在将地震波形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提高地震预测和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地震波形的特征地震波形是指地震产生的波形信号。
在地震波形中,包含了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信息。
前阶段的波形为短周期振动,发生于地震瞬间,又称为地震初动;中阶段的波形为长周期振动,称为主震波;后阶段的波形为长周期振动,称为余震波。
地震波形的特征可以从频域和时域两个方面来描述。
频域特征包括频率、频谱、谱宽等;时域特征包括振幅、振幅谱、相位等。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从时域特征入手,确定地震波形的类型和参数。
二、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是针对地震波形进行类别识别和参数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地震波形产生的物理过程和地震的发生过程。
1. 类别识别地震波形的分类包括地震类型识别、地震震级识别、地震深度识别等。
常见的分类算法包括传统的统计分类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等。
2. 参数分析地震波形的参数分析主要包括振幅、振幅谱、相位等参数的计算和分析。
参数分析包括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小波分析等。
3. 研究方向未来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度学习方法、多模态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等。
其中,深度学习方法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分类方法,它可以自动提取特征并进行分类。
三、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应用地震波形识别技术的应用广泛,主要包括地震预报、震源机制研究、地震监测和震源定位等方面。
1. 地震预报地震波形识别技术可以通过识别地震波形的类型和参数,帮助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同时,地震波形识别技术还可以为地震预报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
2. 震源机制研究地震波形识别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地震的震源机制,为地震机理研究提供可靠数据。
在这方面,地震波形识别技术可以结合地震烈度和地形等其他因素,并分析地震波形特征,对震源机制进行判断和分析。
常用时频分析方法在数字地震波特征量分析中的应用
tm e fe e c na y i sa p w e f la l ss t 1 I hi r il t hor i e Fou i r t a — i —r qu n y a l s s i o r u na y i oo . n t s a tce, he s ttm re r ns f r S r n f m , oiW ila s it i to a d Zh o A ta — a k i t i uton r nt o uc d o m I t a s or Ch — li m d s rbu i n n a — l s M r d s r b i a e i r d e
射 关 系 。而 对 于 地 震 波 等 非 平 稳 信 号 , 于 其 频 率 由 等 特 征 量 随 时 间 变 化 而 变 化 , 统 的 傅 立 叶 变 换 因 传
姚 家 骏 ,杨 立 明 ,冯 建 刚
(. 1 青海 省地 震局 , 海 西宁 青
摘
80 0 ; . 1 0 0 2 中国地震 局 兰 州地 震研 究 所 , 肃 兰 州 7 0 0 ) 甘 3 0 0
要 : 乏 信 号 局 域 性 的 信 息 而 无 法 对 非 平 衡 信 号 地 传
i a s d s r b i n; Zha - l s M a k d s r b t o i m i t i uto o At a - r i t i u i n;Di i a e s i v g t l s i m c wa e
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技术研究
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技术研究1. 引言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在地球内部的断层平面上产生的震动。
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对于地震的预测和监测是至关重要的。
地震流动观测数据是指在地震事件发生过程中采集到的连续波形数据,在地震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技术,以提高对地震事件的监测和分析能力。
2. 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概述时频分析是一种将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揭示信号的时变特性。
在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有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连续小波变换(CWT)和经验模态分解(EMD)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将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和时间域分量,从而帮助我们理解地震事件的时间和频率特征。
3.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短时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分量的传统方法。
它将整个信号分成若干个片段,对每个片段进行傅里叶变换。
通过在时域上进行窗函数的滑动,可以得到信号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上的变化。
然而,STFT存在时间和频率分辨率的局限性,无法兼顾时间和频率的精确描述。
4. 连续小波变换(CWT)连续小波变换是一种基于小波理论的时频分析方法。
与STFT不同,CWT采用可变尺度的小波基函数,可以在不同时间和频率上进行分析。
CWT将信号分解为多个频带,每个频带包含丰富的时频信息。
这使得CWT在处理地震流动观测数据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 经验模态分解(EMD)经验模态分解是一种自适应的时频分析方法,可以将信号分解成一组本征模态函数(IMF)。
在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中,EMD可以将信号分解为包含不同时频信息的IMF分量,并能够准确揭示出信号的本质时频特征。
通过分析信号的IMF分量,我们可以获得关于地震事件的重要信息。
6. 地震流动观测数据的时频分析应用时频分析技术在地震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时频分析可以用于地震源过程的研究,揭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频率特征。
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地震波谱研究中的应用
第27卷 第4期2006年 8月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SEISMOLO GICAL AND GEOMA GN ETIC OBSERVA TION AND RESEARCH Vol 27 No 4Aug 2006时频分析方法及在地震波谱研究中的应用张 帆1),2) 钟羽云2) 朱新运2) 熊 丹2) 周 昕2)1)中国合肥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中国杭州310013浙江省地震局摘要 地震波是一种非平稳信号,傅立叶分析已不适合。
时频分析能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并给出地震波信号能量的时间2频率分布。
但是在时频分析时,存在交叉干扰项,会带来一些错误的信息。
本文讨论了波恩2约旦(Born 2Jordan )时频分布、乔伊2威廉斯(Choi 2Williams )时频分布、赵2阿特拉斯2马克斯(Zhao 2Atlas 2Marks )时频分布3者之间抑制和消除交叉干扰项的特点,认为赵2阿特拉斯2马克斯(Zhao 2Atlas 2Marks )时频分布抑制交叉干扰项的效果和时频聚集性更好,更适合于分析地震波。
关键词 非平稳信号;时频分布;数字化地震波;交叉干扰项;时变频谱中图分类号:P3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3246(2006)0420017206作者简介:张帆(197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预报工作本文收到日期:2006202227引言信号的各种统计量(如频率、相关函数、功率谱等)随时间变化的信号称为非平稳信号。
经典的傅立叶分析已不适合于分析非平稳信号,它只能把信号分解成单个的频率分量,并建立起每个分量的相对强度,而不能得到什么时间存在哪些频率。
因此人们建立一种分布,在时间和频率上同时表示信号的能量或者强度,即时频分布,其目的就是用这种分布来研究信号的频率或者频谱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信号的时变频谱。
自从Ville 推导出Wigner 在1932年研究量子统计力学时所得到的一种分布———Wigner 时频分布后,这种分布在时频分析的研究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由此演化出多种时频分布。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研究地震波形数据是地震学家们了解地震形态和规律的重要工具。
在地震监测中,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地震。
本文将从波形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地震波形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一.波形数据的获取地震波形数据是通过地震仪、加速度计等设备采集到的。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正确配置设备,如设置采样频率、振幅范围等。
采集的波形数据需要经过模拟转数字转换(ADC)和传输等步骤,才能用于处理。
二.波形数据的处理地震波形数据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多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信息。
首先,需要将原始波形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去噪和去基线的处理,使数据更加准确。
然后,需要进行自由场校正,即消除地下介质对地震波的影响。
最后,需要进行合成地震图处理,将地震波形数据转换为频谱数据。
三.波形数据的应用波形数据的应用主要包括地震变形分析和地震监测。
在地震变形分析中,通过对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和震源机制等信息。
地震监测中,波形数据用于判断地震的发生时间、地震波传播速度和震源距离等参数。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波形数据还可以应用于地震预测、地震模拟和地震演化研究。
在地震预测中,通过对历史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推测未来地震的可能性和方向。
在地震模拟中,波形数据可以用于生成合成地震波形,以模拟地震发生后的影响。
在地震演化研究中,波形数据可以用于研究地震的发展过程和地震与其他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
总之,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是地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地震的规律和影响,为地震预测和应对地震灾害提供有力支持。
地震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地震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地震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在现代社会中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地震数据分析是地震研究的重要基础,研究地震数据的特征和本质规律对于深入了解地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预测地震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地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地震数据的采集地震数据的采集是地震研究的基础。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地震监测台网,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美国地震台网、欧洲地中海地震中心的地中海地震台网和俄罗斯地震数据处理中心的俄罗斯地震台网等。
这些地震监测台网可以实时采集地震数据,并在事件发生后确定地震震级和震源参数。
此外,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地震数据的采集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快速的方式。
三、地震数据的分析方法地震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地震波形分析、震源机制分析和地震波传播模拟等。
其中,地震波形分析是地震数据分析的基础,通过对地震波形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地震波的波形、频谱、能量等信息。
此外,震源机制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地震的发生机理和能量释放过程,为地震活动的预测和防范提供科学依据。
地震波传播模拟则是指根据已有地震数据和地震波传播理论,使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和衰减情况,以获取更多地震信息。
四、地震数据的应用地震数据的应用主要包括地震预测、地震监测和地震灾害评估等。
地震预测是指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地震预测模型和地震预警系统,对未来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可能的震级范围进行预测。
地震监测是指通过地震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估,对地震的发展趋势、危险级别和多样化的地震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跟踪。
地震灾害评估则是指对地震活动可能给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影响,包括房屋损毁、交通中断和社会安全等多个方面的评估。
五、结论地震数据分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深入了解地震的本质规律、开展地震预测和应对地震灾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地震数据的采集和监测,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优势,创新地震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提高地震数据的利用效益,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时频分析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时频分析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摘要:经典的傅立叶分析只适用于分析平稳信号,而不适用于非平稳信号。
为了分析非平稳信号,我们采用时频分析方法。
时频分析能够清楚的揭示信号的时变频谱特征,是对时变、非平稳信号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有力工具。
本文介绍了时频分析中常用的STFT和Wigner-Ville 分布和S变换的特点,并利用Matlab对一个地震信号进行时频分析的实现。
关键词:时频分析;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S变换;Wigner-Ville分布引言在传统的信号处理领域,基于Fourier 变换的信号频域表示及其能量的频域分布揭示了信号在频域的特征,它们在传统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Fourier 变换是一种整体变换,即对信号的表征要么完全在时域,要么完全在频域,作为频域表示的功率谱并不能告诉我们其中某种频率分量出现在什么时候及其变化情况。
然而,在许多实际应用场合,信号是非平稳的,其统计量(如相关函数、功率谱等)是时变函数。
这时,只了解信号在时域或频域的全局特性是远远不够的,最希望得到的乃是信号频谱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为此,需要使用时间和频率的联合函数来表示信号,这种表示简称为信号的时频表示。
时频分析方法旨在通过构造一种时间和频率的密度函数,将一个一维的时间信号以二维的时间一频率函数形式表示出来,以揭示信号中所包含的频率分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特性。
这使我们不但能够同时掌握非平稳信号的时域及频域信息,而且可以清楚地了解非平稳信号的频率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
通过时频分析方法技术对地震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可在获得地震信号的瞬时频率、瞬时相位、瞬时振幅等瞬时参数的同时获得时频谱图等重要时频域信息,实现对地震信号的边缘检测、属性提取等。
时频分析是非平稳信号分析处理领域的重要方法,时频分布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函数,要求这个函数能够同时用时间和频率来描述信号的能量密度。
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分布,就可以计算某一确定的频率和时间范围内能量的百分率、计算某一特定时刻的频率密度、计算该分布的整体和局部的各阶矩。
地震数据的频谱分析与波形滤波研究
地震数据的频谱分析与波形滤波研究地震是自然界中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震的特性和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研究地震数据的频谱分析和波形滤波显得尤为重要。
频谱分析是一种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方法,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频率成分的大小和相位信息来研究信号的特性。
在地震数据中,频谱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波的频率分布情况、地震波的传播路径以及地震源的特征等信息。
常用的频谱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和时频分析等。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的方法,可以将一个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成分。
在地震数据中,傅里叶变换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地震波的频率分布情况,从而了解地震波在不同频率下的传播特性。
此外,傅里叶变换还可以用于滤波处理,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干扰。
小波变换是一种将时域信号转换为时频域信号的方法,可以将一个信号分解成不同尺度和不同频率的小波成分。
在地震数据中,小波变换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地震波的时频特性,从而了解地震波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频率下的传播特性。
此外,小波变换还可以用于去除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和提取地震信号中的有用信息。
时频分析是一种将时域信号转换为时频域信号的方法,可以同时分析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的特性。
在地震数据中,时频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震波在不同时间和不同频率下的传播特性和地震源的特征等信息。
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包括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包变换和Wigner-Ville分布等。
除了频谱分析,波形滤波也是研究地震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
波形滤波是一种将地震数据中的噪声干扰去除或者弱化的方法,可以提高地震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常用的波形滤波方法包括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和带阻滤波等。
低通滤波是一种将高频成分去除或者弱化的方法,可以去除地震数据中高频噪声干扰,保留低频信号成分。
高通滤波是一种将低频成分去除或者弱化的方法,可以去除地震数据中低频噪声干扰,保留高频信号成分。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教程
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教程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是地质勘探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出地下结构的信息,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并探讨其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一、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技术是基于地震学原理的,主要涉及到地震波的传播、反射、折射等过程。
地震波形数据是通过地震仪器记录下来的地震信号,在分析地震波形数据之前,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包括去除噪声、仪器响应校正、滤波等。
之后,可以利用各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释。
二、常用的地震波形数据处理方法1. 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是指将地震波形数据表示为时间信号和振幅的关系。
常用的时域分析方法包括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等。
傅里叶变换可以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从而对信号的频率特征进行分析。
小波变换则可以同时提供频域和时间域的信息,对于地震波形数据中包含的不同频率的波形更加敏感。
2. 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是指通过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将信号转换为频率与振幅的关系。
常用的频域分析方法包括功率谱分析、相位谱分析等。
功率谱分析可以定量地描述信号中各个频率分量的能量分布情况,从而揭示地下结构的特征。
相位谱分析则可以揭示信号的相位信息,对于某些地质体的特征提取有一定的帮助。
3. 叠前处理叠前处理是指在数据处理的初期对地震波形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时移校正、叠加处理等。
时移校正可以校正地震波形数据在不同接收点的到时,使其一致;叠加处理可以将多个地震记录叠加起来,增强地震信号的强度,提高信号与噪声的比例。
4. 叠后处理叠后处理是指在地震波形数据处理的后期对数据进行处理,主要包括剖面纠正、速度分析、偏移处理等。
剖面纠正可以对数据进行纵向质量补偿,使得反射系数在各个深度层上具有相似性;速度分析可以对地下结构的速度进行估计,为后续处理提供参数;偏移处理可以校正地震记录的波形形态,恢复地表上地震源的位置。
地震信号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
摘要地震信号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摘要时频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时变非平稳信号的有力工具,成为现代信号处理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时频分析理论出发,介绍了时频分析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的几种时频分析方法,主要有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魏格纳分布等。
与传统的时频方法相比,一种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处理分析非平稳信号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是在其核心算法EMD存在着模态混叠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几种改进算法,包括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互补集合经验分解。
虽然对模态混叠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或多或少还是存在模态混叠现象,并且这类算法将原本简单的信号复杂化了,分离出过多的IMF分量,这就导致了本来的有效信号被过分的分割,可能使信号局部发生了畸变,或者说降低了信号的信噪比。
经验小波变换算法是一种新型的时频分析方法。
该算法打破了传统时频分析算法在自适应方面的局限性,结合了经验模式分解和传统小波变换的优势,可以将复杂信号分解为更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式。
本文深入研究了经验小波变换算法的原理,对算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验证了经验小波变换算法作为一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具体而言,针对该算法在处理复杂频谱的信号时出现的频谱划分问题,利用数学形态学在图像处理方面的优势,采用了基于morpho变换的经验小波变换算法;由于地震信号是非平稳复杂的信号,对信号的自适应性分割能力和在频谱中找到“有意义”模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了基于尺度空间直方图分割的Otsu法,并应用于经验小波中的信号频谱的分割,最后得到了自适应经验小波变换。
将自适应经验小波变换应用于地质正演模型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中,结果表明是一种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
通过经验小波变换得到的瞬时属性更加精确有效,其分辨率与可信度也大大提高。
关键词:时频分析高分辨率经验小波变换模式分解瞬时属性Study on High Resoluti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of SeismicSignals and Its ApplicationAbstractA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analysis of time-varying non-stationary signals, time-frequency analysis has become a hotspot in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Based on the theory of time-frequency analysis,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nd several tradition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s, including STFT,CWT and 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ime-frequency method,an adaptive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has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the analysis of non-stationary signals.However,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modal aliasing problems in the core algorithm EMD.We have proposed several improved algorithms that include EEMD and CEEMD,Although the modal aliasing problem has been suppressed,but in reality there are more or less modal aliasing phenomenon,and this algorithm will be the original simple signal complexity,and isolated too many IMF components.This leads to an excess of the original effective signal,which may cause the signal to be partially distorted,or to reduce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signal.Th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is a new method of time-frequency analysis.The algorithm breaks the limi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algorithm in the adaptive 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and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transform,the complex signal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more physical mode.In this thesis,the principle of th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is studied in detail,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algorithm are improved and optimized.The value of th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as a new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verified. In this thesis,we propose an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algorithm based on morpho transform,which is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in image processing,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pectrum partitioning when dealing with complex spectrum signals.Because our seismic signals are non-stationary and complex signals,we have made higher demands on the adaptive segmentation capability of the signal and the ability to find"meaningful"modalities in the spectrum. Therefore,the Otsu method based on histogram segmentation is studied and applied toAbstractthe segmentation of signal spectrum in empirical wavelet.Finally,adaptive wavelet transform is obtained.It is a high-resolution time-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 to apply the adaptiv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to the geological forward model and the actual seismic data.Since the instantaneous properties obtained by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are more accurate and effective,the resolution and credibility are greatly improved.Keywords:Time-frequency analysis,High resolution,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 Mode decomposition,Instantaneous propert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引言 (1)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内容 (3)第2章时频分析基本理论和方法概述 (5)2.1时频分析基本理论 (5)2.1.1非平稳随机信号 (5)2.1.2时频分析的基本概念 (6)2.1.3解析信号的基本概念 (7)2.1.4瞬时频率 (7)2.1.5信号分辨率 (8)2.2时频分析基本方法 (10)2.2.1短时傅里叶变换 (10)2.2.2小波变换 (11)2.2.3Wigner-Ville分布 (13)2.2.4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 (14)2.2.5希尔伯特-黄变换 (15)2.3本章小结 (18)第3章EMD及其改进方法研究 (19)3.1EMD的基本性质及存在的问题 (19)3.1.1EMD的基本性质 (19)3.1.2EMD方法存在的问题 (20)3.2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20)3.3互补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 (23)3.4EMD及其改进方法存在的问题 (24)3.5本章小结 (25)第4章经验小波变换算法的分析 (26)4.1经验小波变换算法 (26)4.1.1经验小波的定义 (26)4.1.2频谱划分 (28)4.1.3窗的选取 (28)4.1.4经验小波变换 (29)4.2EWT方法对信号测试与分析 (30)4.3基于Morpho变换的EWT算法改进 (34)4.3.1EWT算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34)4.3.2数学形态学滤波 (35)4.3.3基于Morpho变换的EWT算法改进 (36)4.4EWT的频谱的自适应分割 (39)4.5本章小结 (42)目录第5章自适应EWT算法在地震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43)5.1自适应EWT方法仿真测试效果分析 (43)5.2自适应EWT方法对正演模型验证分析 (45)5.2.1层状介质模型 (46)5.2.2楔状介质模型 (51)5.3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分析 (54)5.4本章小结 (56)结论与认识 (57)致谢 (58)参考文献 (59)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2)第1章引言第1章引言1.1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活动和人民的生活方式。
常用时频分析方法在数字地震波特征量分析中的应用
常用时频分析方法在数字地震波特征量分析中的应用姚家骏;杨立明;冯建刚【摘要】地震波属于非平稳信号,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因缺乏信号局域性的信息而无法对非平衡信号进行全面描述.对此时频分析是有力的分析工具.本文简介了短时傅立叶变换(STFT)、S变换、CWD分布、ZAM分布四种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算例及实际地震信号的分析,总结出这四种时频分析方法在分辨地震波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缺点.%Seismic wave is a non-stationary signal, which can not be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by classical Fourier transform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ocal information. To non-stationary signal, time-frequency analysis is a powerful analysis tool. In this article, th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S transform, Choi-Williams distribution and Zhao-Atlas-Mark distribution are introduced briefly. Their application results and merits &- demerits in distinguishing seismic waves are summarized by using the four methods to numerical examples and real seismic signals.【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11(033)002【总页数】6页(P105-110)【关键词】时频分析;短时傅立叶变换;S变换;CWD分布;ZAM分布;数字地震波【作者】姚家骏;杨立明;冯建刚【作者单位】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81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10 引言对于频率等特征量不随时间变化的平稳信号,传统的傅立叶变换就能很好地建立时域与频域的映射关系。
用于地震信号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研究
用于地震信号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研究用于地震信号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研究地震信号是地球上发生地震时产生的一种波动信号。
地震信号具有复杂的频率分布和时域变化特征,对于地震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地震信号处理方法,它能够提供对地震信号时域和频域特征的详细解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地震发生的物理机制和预测地震的趋势。
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有许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小波变换、双边调频分析和短时傅里叶变换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地震信号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小波变换是一种基于多尺度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信号分解为一组具有不同频率和尺度的小波函数来描述信号的时频特性。
小波变换能够在时域和频域上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可以精确地分析地震信号中的短时变化和频率分布情况。
但是,小波变换也存在某些局限性,例如处理边界效应和选择适当的小波基函数等问题。
双边调频分析是一种基于调频信号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地震信号进行解调,得到信号的瞬时频率,并将瞬时频率与时间进行关联,来描述信号的时频特性。
双边调频分析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可以提供信号在时间和频率上的精确变化情况。
但是,双边调频分析也存在难以处理相位信息和计算量大等问题。
短时傅里叶变换是一种经典的时频分析方法。
它通过将信号分成多个短时段,并对每个短时段进行傅里叶变换,来分析信号的时频特性。
短时傅里叶变换具有简单和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处理多种地震信号。
但是,短时傅里叶变换也存在时频分辨率不均匀和频谱泄漏等问题。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还有其他一些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例如奇异谱分析、时频锁相分析和累积能量分布分析等。
这些方法在地震信号处理中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此外,还有一些改进方法和混合方法,如小波包变换、改进的双边调频分析和改进的短时傅里叶变换等,能够进一步提高时频分析的分辨率和精度。
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地震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
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刘希强;沈萍;山长仑;季爱东;李红;蔡明军【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04(026)002【摘要】信号的时频分布具有比时间尺度分布更高的描述和刻画非稳态地震波信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时频聚集性和尽可能减小交叉项干扰是时频分析发展的方向.基于高阶矩时频分布理论,本文首次提出了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分析和处理的技术途径和方法.通过对仿真信号的Choi-Willams各阶矩时频分布与Wigner各阶矩时频分布的对比和交叉项干扰的理论分析,认为Choi-Willams 高阶矩时频分布具有时频聚集性高和交叉干扰项小的特点,在提高处理数字化地震波特性参数精度和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总页数】8页(P118-125)【作者】刘希强;沈萍;山长仑;季爱东;李红;蔡明军【作者单位】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250014;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65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1【相关文献】1.时频分析方法在首都圈跨断层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J], 王世进;张超;张珂;田晓;苏广利2.用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分析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 [J], 王绍晋;王赟赟;余庆坤;秦嘉政;龙晓帆3.利用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研究山西中南部地区的非弹性衰减系数、震源参数和场地响应 [J], 宋美琴;王秀文;梁向军;贾建喜;程紫燕;唐垒黎4.地震资料时频域分析方法及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J], 彭涛5.用基于平滑技术的时频分析方法对地震资料去噪的研究 [J], 王亚军;杨圣;戴旭初;李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①刘希强1,沈 萍2,山长仑1,季爱东1,李 红1,蔡明军3(1.山东省地震局,山东济南 250014;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3.云南省地震局,云南昆明 650041)摘 要:信号的时频分布具有比时间尺度分布更高的描述和刻画非稳态地震波信号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时频聚集性和尽可能减小交叉项干扰是时频分析发展的方向。
基于高阶矩时频分布理论,本文首次提出了将其应用于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分析和处理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仿真信号的Choi -Willams 各阶矩时频分布与Wigner 各阶矩时频分布的对比和交叉项干扰的理论分析,认为Choi -Willams 高阶矩时频分布具有时频聚集性高和交叉干扰项小的特点,在提高处理数字化地震波特性参数精度和地震应急技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关键词:非平稳信号;Wigner 时频分布;Choi -Willams 时频分布;地震波处理中图分类号:P31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844(2004)02-0118-080 引言 各阶统计量与时间无关的信号称为平稳信号,而某阶统计量随时间改变的信号称作非平稳信号或时变信号。
最常见的非平稳信号是自相关函数或功率谱密度随时间变化的信号。
传统的傅立叶变换无法反映非平稳信号统计量的时间变化特征,用时间和频率的联合函数形式来表示非平稳信号,称为信号的时频表示。
由于平稳信号与非平稳信号的特性不同,在分析方法上有以下区别:一是平稳信号可用一维表示(时间轴或频率轴),非平稳信号则需用二维平面表示(如时间—频率平面,时间—尺度平面等);二是对平稳信号采用全局的傅立叶变换,对非平稳信号则使用局部变换。
为了分析和处理非平稳信号,人们对傅立叶分析进行了推广乃至根本性的革命,提出并发展了一系列新的信号分析理论,如短时傅立叶变换[1]、时频分析[2]、小波变换[3]、Radon -Wigner 变换[4]、分数阶傅立叶变换[5]、线调频小波变换[6,7]、循环统计量理论和调幅-调频信号分析[8]等。
随着数字化地震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台网密度的增加、地震波理论的发展、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和技术的提高,依靠直接来自震源和介质的数字化地震波信息,解决深层次的基于地震波参数进行地震预测的问题又有了新的契机。
现代数字地震学研究已经揭示出了传统地震研究未曾发现、或者未曾确认的地震现象,使得以较高的时空分辨率进行孕震构造和震源过程的研究成为可能。
对地震波记录中是否含有区域孕震信息,含有多少异常信息的识别程度取决于两个方面的进展:其一是地震观测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其二是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和方法的深入开发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Wigner 时频分布成为研究非平稳随机信号的重要理论工具。
地震波信号是一种时变信号,它的高阶矩时频分布中可能包含更丰富的非平稳变化信息,有可能成为进一步提高有用信号识别精度的重要技术途径。
作者曾将小波(包)的时间—尺度分析技术应用于地震波的预处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9~11]。
本文试图通过不同时频分析方法的对比,探讨更适于描述和刻画数字化地震第26卷 第2期2004年6月 西 北 地 震 学 报NORTHWESTERN SEISMOLO GICAL JOURNAL Vol.26 No.2J une ,2004①收稿日期:2003201210基金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1B02-02-03-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0E08);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2035)和济南市科技计划专项课题资助.作者简介:刘希强(1964-),男(汉族),山东武城人,研究员,现主要从事地震波和信号处理工作.波非平稳特性的有效方法,开拓将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海量数字化数据智能化预处理、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测研究的新领域。
1 时频分布的基本理论解析信号x (t )的Wigner 时频分布:W x (t ,ω)=∫∞-∞x (t +τ/2)x 3(t -τ/2)e -j ωπd τ(1) 对非平稳信号,需要用高阶矩和高阶矩谱来描述其统计平均特性。
设x (n )为非平稳信号,它的k 阶累计量为零均值平稳信号,则k 阶矩谱表示为[12]W x (t ,ω1,…,ωk )=∫τ1…∫τk x (t +k k +1τi -1k +16k l =1l ≠i τl )7k i =1x 3(t -1k +16k i =1τi)e -j ωπd τi (2)当k =1时,表示Wigner 时频分布;k =2时,称为Wigner 双谱;k =3时,称为Wigner 三谱。
在高精度信号分析中,为了减小交叉项的干扰,科学家提出了一系列时频分布。
Claasen 等[13]发现众多的时频分布只是Wigner -Ville 分布的变形,可以用统一的形式表示。
不同的时频分布只是体现在积分变换核的函数形式的选择上,而对于时频分布各种性质的要求则反映在对核函数的约束条件上。
含有窗函数的信号x (t )的时频分布可以用一般形式统一写作W x (t ,ω)=∫∞-∞∫∞-∞∫∞-∞x (u +τ/2)x 3(u -τ/2)<(θ,τ)e -j (t τ+τω-u θ)d u d θd τ(3)式中<(θ,τ)称为核函数。
Choi 和Williams [14]提出了时频分析核,其表现形式为<(θ,τ)=e -θ2τ2/σ2(4)Choi 和Williams 核函数与时间和频率无关,是时延θ和频延τ的函数,具有时、频移不变性。
σ为衰减系数,它与交叉项的幅值成比例关系。
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的具体表达式为W x (t ,ω)=∫∞-∞∫∞-∞∫∞-∞x (u +τ/2)x 3(u -τ/2)e -θ2τ2/σ2e -j (t τ+τω-u θ)d u d θd τ(5) Choi -Williams 的高阶矩谱分析的表达式为W x (t ,ω1,…,ωk )=(∫τ1…∫τk x (t +k k +1τi -1k +16k l =1l ≠i τl )7k i =1x 3(t -1k +16k i =1τi )e j 2πt θd t )exp -θ2τ2/σ2e -j (ωτ+t τ)d τd θ (6)2 仿真信号和实际地震波资料的Wigner 和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分析2.1 计算方法本文根据时频分析理论,编制了相应计算程序。
主要技术思路如下:(1)对信号进行Hilber 变换,形成解析信号的时间序列。
设数字化地震波资料的离散表达式是x (n ),x (n )的Hilbert 变换是^x (n ),则求研究信号x (n )的解析信号的具体过程为:求x (n )的离散傅立叶变化DF TX (k ),k =0,…,N =-1,其中k =N /2,…,N -1对应负数频率;令Z (k )=X (k ) k =02X (k ) k =1,2,…,N /2-10 k =N /2,…,N -1,对Z (k )做傅立叶逆变换,得到x (n )的解析信号z (n );由Z (k )=X (k )+j ^X (k ),得^x (n )=-j [z (n )-x (n )](7)911第2期 刘希强等:数字化地震波形资料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应用 通过Hilbert 变换后,序列x (n )与其Hilbert 变换^x (n )是正交的,信号频谱的幅度不发生变化,但频谱的相位会发生变化。
(2)计算Wigner 时频分布和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双谱分布和三谱分布的解析时间序列长度分别为信号长度的二倍、三倍和四倍。
(3)计算Wigner 分布、Wigner 双谱和三谱分布时,首先计算解析信号的瞬时自相关函数,然后根据公式(2)对其进行傅立叶变换。
(4)计算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时,衰减系数σ取值要远小于1(一般取0.05),然后对瞬时自相关函数进行傅立叶反变换求得对称模糊函数;其次对窗函数进行离散化,得到与对称模糊函数对应的离散序列;最后根据公式(6)对对称模糊函数和窗函数乘积后的序列进行傅立叶变换。
2.2 结果分析为了对比和分析不同时频分布和同一种时频分布不同阶矩的时频分布效果,图1(a )给出了频率分别为2.5Hz 和5Hz 的仿真信号,图1(b )~(g )分别给出了Wigner 时频分布、Wigner 双谱、Wigner 三谱、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Choi -Williams 双谱、Choi -Williams 三谱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1 Wigner 和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的比较Fig.1 The comparing of time -frquency distribution between Wigner and Choi -Williams.021西 北 地 震 学 报 第26卷 (1)信号的Wigner 时频分布尽管具有较好的时频聚集性,但和已知仿真信号时间起始点和频率点相比存在有明显的交叉项干扰,而且阶矩越高干扰项越明显。
(2)信号的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同样具有较好的时频聚集性,而且和已知仿真信号时间起始点和频率点相比,交叉项干扰要小于Wigner 时频分布结果,阶矩越高干扰项越小。
通过上述分析,认为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比Wigner 时频分布要具有对信号更好的时频聚集性和更高的分辨能力。
图2 对国1(a )中信号进行高斯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间—尺度分布Fig.2 The time -scale distribution of G aosi 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 to signal in Fig.1(a ).图3 对图1(a )中信号进行小波包变换的时间—尺度分布(小波基为Db3)Fig.3 The time -scale distribution of wavepacktransform to signal in Fig1(a ).无论是Choi -Williams 时频分布还是Wigner 时频分布,它们和信号的时间—尺度分析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时频聚集性和较高的信号分辨率。
图2给出了图1中仿真信号的连续小波变换结果;图3给出了图1中仿真信号的小波包变换结果。
比较图1与图2、图3中的时间—尺度分布结果后,不难发现时频分布比较清晰反映出了仿真信号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期间频率如何变化的非稳态变化过程,而连续小波变换和小波包变换对过程的反映比较模糊,信号的时频聚集性较差,且背景干扰信号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