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

统计与管理二○一五·四企业管理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提升途径黄 芳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根据产品的价值量指标计算的平均每一个职工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品生产量,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本文通过解析凌云集团近几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来探讨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一、凌云集团简介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凌云集团)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所属军民结合子集团,主要业务涵盖汽车零部件、市政工程管道和军品三个业务板块。
凌云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成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及市政工程管道行业知名的大型企业集团,“凌云”和“亚大”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和市政工程管道业的驰名品牌。
在“十二五”规划的正确引领下,提前两年(2013年)实现“百亿凌云”的战略规划,经营质量和经营规模实现同步提升,并以较强的实力连续两年入围中国汽车工业30强,成为30强里为数不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之一。
二、凌云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的现状图1 近几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近几年,凌云集团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1.5万元/人增长到16.01万元/人,呈整体向好的趋势以年均11.7%的增速增长,现就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指标构成来分析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三、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方法为: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年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工业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的变动直接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的高低。
即:工业增加值越高,年末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越少,则全员劳动生产率水平就越高。
(一)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生产法、收入法。
我国工业企业通常采用的计算方法是生产法,下面重点对生产法进行解析。
生产法又称投入法,是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是用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浅议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企业 文化 建设 。企业文 化建 设是提 高劳 动生产
劳 动生产 率及 经济 效 益 下 降。但 是 , 力 也 不可 投 人
入 太少 , 力太少 就 难 以形 成 专 业 化分 工 优 势 和协 人 作 优势 。因此 , 业 人 力 资源 开 发 与管 理 的第 一 项 企 任 务就是 要重视人 力 资源 规划 的制 订 , 据 市场 需 根
人 员流动 , 建设 企业 文化等 方面 , 绍 了企业提 高 劳动 生产 率的途 径 。 介
关键 词 : 企业 ; 力 资源 ; 人 劳动生产 率 ; 径 途 中图分类 号 : D一 3 T 91 文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6 1 7 9 2 1 )6— 14— 2 17 — 4 X( 0 0 0 0 2 0 的构成 与企业 资源 的配置层 次密 切相关 。一般 企业
l4 2
张海博
浅议企业提 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浅 议 企业 提高 劳 动 生产 率 的途 径
张海博
( 黄陵矿业集团一号煤矿 , 陕西 黄陵 7 70 ) 2 3 7
摘
要 : 人 力资 源经济投入 , 力资 源的合理 组 织和配置 , 从 人 以及 通过教 育培训提 高员工 素质 , 行 进
照量 才 录用 , 人所长 的原则 , 员工进 行合理 配置 用 对 和组 合 , 力 发 挥 他 们 的专 长 和 才 能 , 到 事 得 其 努 做 人 , 尽其才 , 人 才尽其用 的余缺 , 余 则分流 , 缺则 补充 , 保 企业 在恰 当的 时 间 、 当 确 恰 的地方 , 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合理 配置 。人 力 资 源 的合 理 组 织 和配 置 , 提 是 高 劳动生 产率 的第 二个 基本途 径 。企业 资源配 置力
4-5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解析

2)时间定额的组成 Te既不是直接消耗在每个工件上的,也不是消耗在一个
工作班内的时间,而是消耗在一批工件上的时间。因而
分摊到每个工件的时间为Te /n,其中n为批量。故单
件和成批生产的单件工时定额的计算公式
TT = Tp + Te/n = Tm + Ta +Ts + Tr + Te/n
在大量生产中,每个工作地点完成固定的一个工序, 所以在单件工时定额中没有准备与终结时间,即:
类推比较法制定定额因有一定的依据和标准,其准确性和 平衡性较好。缺点是制定典型零件或典型工序的定额标准 时,工作量较大。同时,如果典型代表件选择不准,就会 影响工时定额的可靠性。
3)时间定额的制定方法
制定时间定额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
(1)经验估工法 (2)统计分析法 (3)类推比较法 (4)技术测定法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Tp = Tm + Ta +Ts + Tr = Tb +Ts + Tr
=(1+α+β)Tb
由上式所示的单件时间组成,不难得知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工艺措施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缩短基本时间
在大批大量生产时,由于基本时间在单位时间中所占比 重较大,因此通过缩短基本时间即可提高生产率。缩短基 本时间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
1、2-工件 3-双工位夹具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 2)缩短辅助时间 (1)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提高机床的自动化程度 P66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1)缩短基本时间
2)缩短辅助时间
(2)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为减小加工中停机测量的辅助时间,可采用主动检测装 置或数字显示装置在加工过程中进行实时测量,以减少 加工中需要的测量时间。主动检测装置能在加工过程中 测量加工表面的实际尺寸,并根据测量结果自动对机床 进行调整和工作循环控制,例如磨削自动测量装置(图 2-51)。数显装置能把加工过程或机床调整过程中机床 运动的移动量或角位移连续精确地显示出来,这些都大 大节省了停机测量的辅助时间。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方案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国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势必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强竞争力。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仅仅是一项企业管理的课题,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方案迫在眉睫。
下面我们将就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需要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着手。
在组织结构方面,国企可以通过精简机构、简化决策流程、压缩管理层级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国企还可以建立灵活的岗位分工机制,让员工在不同岗位间灵活调配,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国企应该重新规划员工培训机制,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国企还应该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员工,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技术创新也是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途径,国企应该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技术创新与生产效率提升的结合,推动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升级,从而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需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劳动生产氛围。
国企可以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强化员工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国企还应该加强员工参与式管理,让员工参与决策,并分享企业发展成果。
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而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需要依托信息化技术,推动生产流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国企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追溯,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监控效率。
国企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样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够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劳动生产率的提升。
国企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还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和监管。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国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生产效率。
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建筑工程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建筑工程领域,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项目高效、优质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不仅能够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的竞争力。
那么,如何在建筑工程中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先,合理的施工组织与规划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
在项目开始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优化施工设备和材料的存放位置,减少运输和搬运的时间和成本。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劳动生产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至关重要。
建筑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同时,要注重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在人员管理方面,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奖励那些工作效率高、质量好的施工人员,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应用。
例如,使用自动化的施工设备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和推广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优化施工流程和工艺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
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优化,去除不必要的工序和流程,减少重复劳动和浪费。
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优化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质量。
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修复,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材料和设备的供应管理对劳动生产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确保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按时、按量供应,避免因材料短缺或设备故障导致的停工和延误。
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制度,提前做好材料的采购计划和储备工作。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2
4.2.4
成组技术
成组加工工艺的制订
5.选择成组加工设备
根据加工对象及其批量合理选择成组加工用的设 备。即在成组加工中,应根据工件品种、批量、精度 和现场条件,选用各种适宜的工艺装备。除可以选择 通用机床、数控机床之外,必要时也可按成组技术原 理设计成组机床。 成组加工的机床按工艺路线编制成机床组,按需要进 行合理布置,机床布置确定后,生产组织形式也就随 之确定。
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1
4.1.1
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缩减时间定额就可以提高生产 率。针对单件时间定额的组成因素, 采取工艺措施,特别是缩短工时定额 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因素。
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1
4.1.1
提高生产率的措施
提高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增大切削用量
1.缩短基本时间
4.专业化生产和协作方面的组织措施
5.合理安排工人休息和自然需要的时间
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2
4.2.1
成组技术
概述 成组技术
成组技术(GT—Group Technology) 研究如何识别和发掘生产活动中有关事 物的相似性,并充分利用它,即把相似 的问题归类成组,寻求解决这一组问题 的统一的最优方案,以取得所期望的经 济效益。
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2
4.2.1
成组技术
概述
产品 部件 零件 零件组
A1
3.成组技术的基本原理
A A2 A3 B1 B B2 C1 C2 C C3 C4
第4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4.2
4.2.2
成组技术
零件的分类编码系统
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概述: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竞争的加剧,不断提升行业劳动生产力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包括投资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
一、投资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推动行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减轻员工的体力劳动,并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流程和管理系统也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并减少错误率。
1. 引进先进设备投资于先进设备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完成任务并提高产品质量。
例如,采用先进的机械装置能够大幅减少人工操作,从而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废品率。
2. 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在现代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高度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不仅提高产品质量,还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
从简单的自动化工具到智能制造系统,都可以进一步优化劳动生产率。
3.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分析数据并进行决策。
此外,使用在线协作工具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也能够提高沟通和协作效率。
二、管理创新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提高行业劳动生产力至关重要。
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和流程,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1. 评估业务流程定期评估和优化业务流程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通过简化流程、消除瓶颈和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并提高员工产出效益。
2. 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核体系有助于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其工作产出。
明确目标和量化指标可以让员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并根据绩效表现给予相应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3. 培养团队合作鼓励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共享经验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非常重要。
通过团队活动、培训课程和沟通平台,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并实现协同效应。
第八章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第 八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3.改善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 (1) 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生产。这种方法不仅 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在成批生产中也得到推广应用,因 此出现了可变流水线、成组加工流水线等组织形式。 (2) 改进生产管理。做好各项技术准备工作,合理制定生 产计划,调配好劳动力,同时做好工作地组织和服务工作。 4.采用计算机技术 在生产技术准备和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广泛采用计 算机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已成为当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 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应当指出:生产率并不是评价工艺过程的唯一指标。在 机械加工中,质量、生产率与经济性三者之间存在着辩证 的关系。首先,任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必须以保证产 品质量为前提。其次,提高劳动生产率时要有成本核算观 点。在工艺过程中,若不恰当地采用了自动化程度高的、 复杂而又昂贵的设备,则生产率虽然有所提高,但由于设 备折旧费太大,结果加工成本却提高了。因此必须全面地 考虑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第 八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1.缩短基本时间 缩短基本时间可以通 过提高车削用量、减少切 削长度L和加工余量Z来实 现。 (1) 提高切削用量 要想提高车削用量, 必须采用新型的刀具材料。 (2) 减少切削行程长度 要想减少切削行程长 度,可以采用多刀加工、 宽砂轮作切入磨削等方法。采用上述措施可以大大地提 高切削效率,但是,机床的刚度也必须大大地增强,驱 动功率也要加大。这样,机床的结构和布局也必须随之 改变,需要设计新型的机床。如果在原有的机床上加大 切削用量,就易引起机床工件刀具系统的受力变形,产 生振动等,影响加工质量。
第 八 章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的 途 径
第一节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性措施
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善劳动生产率

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善劳动生产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质生产力逐渐成为推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新质生产力包括了新型机器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各方面的创新。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改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一、提高劳动效率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劳动效率。
比如,自动化生产线的运用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因此,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可以使企业在同样的劳动力投入下,获得更高的产出,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优化流程管理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优化流程管理。
比如,新型管理软件可以提高生产计划的精准度和效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从而提高产出质量和生产速度。
同时,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创新产品设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促进产品设计的创新。
通过引入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企业可以设计出更加先进和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额和盈利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提高产品质量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新工艺,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减少产品的次品率和退货率,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口碑,提高市场知名度和产品溢价能力,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强化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的应用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人才进行操作和管理。
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强化供应链协同新质生产力的应用需要与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协同配合。
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密切合作,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减少供应链中的信息滞后和资源浪费,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度。
浅析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

2019年第12期【摘要】随着企业改革,提升劳动生产率已经至关重要。
劳动生产率是考核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是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
本文将浅析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几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管理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性(一)XX 企业背景介绍XX 企业为XX 采油厂,是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的一个采油厂,是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二级骨干生产企业。
采油厂创立于1972年,几十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勘探开发、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低成本经营“四大战略”,实现了采油厂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当前经济背景介绍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性。
步入21世纪以来,面对势不可当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每个企业的核心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不断完善自身人力资源管理来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的大形势下,人作为知识的载体,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养分,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但是,部分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用工优化以及生产效率提升等方面,却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颓势。
因此,重视和强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随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战略部署的逐步实施,用工总量大、人员效率相对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显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集团公司作出了开展“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重大决策,为使采油厂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个强有力的优势,提升劳动生产率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
二、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措施(一)全面梳理各级机构编制,构建精干高效的组织体系。
机构编制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油田对机构编制工作提出“两个只减不增”的要求,明确各单位要立足生产经营实际,精简各级机构设置,压扁管理层级,统筹资源配置,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一个企业要将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利用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人的劳动生产率,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角度,主要取决以下几个方面:(一)数量调节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一个基本途径。
不管是何种企业,人力都不能投入太多,各种生产要素的能力必须匹配,人均技术装备及资金占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另外,企业的各项资源投入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及生产任务决定。
人力投入太多就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下降。
但是,人力也不可投入太少,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发挥分工协作的作用,人力太少就难以形成专业化分工优势和协作优势,有时还会影响其他生产要素如厂房、设备的利用率。
因此,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源规划的制订,根据市场需求、企业战略及生产率状况,分析现有人力的余缺,余则分流,缺则补充,确保企业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方,招聘到合适的员工。
例如,我国许多企业投入人力过多,因此,减员增效是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措施。
(二)合理配置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个基本途径。
由于每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各部门相互协作完成的,因此,企业各部门生产力必须均衡。
某一部门若人力不足,就会影响到其他各部门的产出而导致整个企业生产率下降。
例如,目前国有企业有的生产部门人手不足,而后勤及管理部门却人浮于事;有的研究开发部门力量单薄,销售机构也不发达,生产车间却处于半停产状态,这就是生产力失衡的表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要通过调剂人力解决生产力平衡问题,例如,我国某人造板厂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销量连续八年均全国第一,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产品由供不应求转为严重积压,最严重时库存达1万多立方米,超过了正常月产量。
经分析是销售部门太薄弱,全厂750人只有6个人搞销售。
从2000年7月起,厂领导从全厂职工中选拔了30名优秀人才充实销售部门,并建立了市场分片责任制,产品销售量立即迅速上升、重新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急需采取措施来提高其效益。
本文将从改进养殖管理、提升饲料质量和优化养殖环境三个方面探讨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一、改进养殖管理良好的养殖管理是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养殖计划和制度,明确养殖目标和指标,制定合理的养殖方案。
其次,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养殖技术,灵活运用养殖方法。
此外,定期进行养殖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损失。
同时,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
二、提升饲料质量饲料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提升饲料质量有助于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
首先,加强饲料生产和加工技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其次,合理配制饲料,根据不同畜种的需求,科学配比各种营养成分,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
此外,加强饲料储存和管理,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防止饲料变质和浪费。
同时,加强饲料的检测和监测,及时发现饲料中的问题,防止因饲料不合格而导致的畜禽生产问题。
三、优化养殖环境良好的养殖环境是保障畜牧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首先,加强对养殖场的规划和设计,合理布局养殖设施和设备,提供舒适的生活和生产条件。
其次,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防止疾病传播和畜禽死亡。
此外,加强对养殖场的通风、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的控制,创造适宜的生产环境,提高畜禽的生长效率。
同时,加强对养殖场周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防止污染和噪音对畜禽生产的影响。
提高畜牧业劳动生产率需要改进养殖管理、提升饲料质量和优化养殖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殖户共同努力,共同推动畜牧业的发展,为保障人类的食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劳动组织以及劳动定额定员作

合理装备工作地 合理布置工作地 建立良好的工作地秩序和工
作环境 搞好工作地的服务供应工作
工作地组织(3)
工作地布置应尽量缩短 工人的行走距离,避免各种 容易产生疲劳的动作,一般 应遵守以下原则:
毛坯、半成品和工位器具必 须放在固定位置,并符合作 业内容和操作顺序。
使用频繁的物品放在离工人 操作最近的位置,不常用的 可放在远一点的地方。
多班制应解决以下问题: –合理安排工人的倒班 –合理安排工人的轮休 –注意各班人员配备的平衡 –加强对夜班生产的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
工作地组织(1)
工作地是工人加工活动的场所,是企业生 产组织的最基本环节,它占有一定的生产面 积,配备一定数量的工人、设备和工具,并 适量堆放劳动对象,在一个工作地内,进行 个体作业或群体作业。
工时消耗分类就是对工人在整个轮班的全部时间消耗
进行具体研究。工时分类见图8—5所示。
机动时间
基本作业时间 手机手并动时间
工
人 定额时间
作业时间
附加时间
手动时间
与 基本时间交叉
不与 基本时间交叉
的 全 部
宽放时间
布置、照管 工作地时间 休息和生理 需要时间
时 间
非生产 工作时间
准备和结束时间
消 耗
非定额时间
机动 时间
手动 时间
1
8
2
7
6
2
3
4
3
5
4
1
看管循环期=8
机床空闲时间
工人空闲时间
多机床看管指示图表(四)
计算指标:
多机床看管
工负人荷的操系作数=
在看管循环期内工人在各台机床上全部手动时间的总和 看管循环期
科研院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论文

科研院所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论文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科研院所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在竞争和宏观调控下生存,使每一个劳动者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国的劳动管理以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通过合理组织社会劳动,完善劳动管理体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加强劳动纪律,保证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2、努力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同样的技术设备条件下,劳动者技术越熟练、技术水平越高,则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掌握劳动技能的速度相应也越快,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对也就越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努力提管理水平。
仅有高水平的劳动者和高质量的设备以及先进的操作工艺是不够的,如果缺乏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同样不能最大限度
地提高生产率,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促生产,以管理促高效。
4、社会生产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通过人员激励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通过文化建设丰富生产者的精神生活等等。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在生产运营中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1. 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
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
2. 员工培训:加强员工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消除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浪费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4. 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激励机制,可以使员工更加投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出。
5. 团队协作: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关系。
通过团队协作,可以发挥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之,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技术创新、员工培训、流程优化、激励机制和团队协作等途径,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新质生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路径研究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质生产力已经逐渐成为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关键路径。
下面我们将探讨新质生产力如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并探讨这一路径的应用前景。
首先,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传统生产方式往往依靠人工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而新质生产力的出现,让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失误,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不仅可以完成繁琐的重复性工作,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可以拓展生产的边界,创造更多的生产空间。
传统生产方式受限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生产规模有限。
而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以电子商务为例,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将商品推广至全球市场,拓展销售渠道,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然后,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也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效率。
传统生产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劳动强度大,容易引发职业病等问题。
而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可以减少人为参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例如,在一些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可以通过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作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接下来,新质生产力也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传统生产方式受限于工艺和工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而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和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通过智能检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零部件的质量,提高产品合格率,提升品牌竞争力。
随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传统产业往往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而新质生产力的引入,可以实现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例如,传统的制造业可以通过智能制造技术,实现智能工厂的建设,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煤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

煤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提高煤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标准,则是保障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煤矿企业劳动生产率标准的意义提高煤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标准,对于煤炭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标准的提高,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和税收,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提高员工收入劳动生产率标准的提高,可以带来更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促进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标准的提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升级,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的途径为了提高煤矿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标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和动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
2、优化生产流程优化生产流程,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加强设备维护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标准。
4、加强管理水平加强企业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标准。
三、煤矿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的实践案例1、中煤集团潞安煤业有限公司中煤集团潞安煤业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企业之一,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优化生产流程和设备维护、加强企业管理和创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精密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锻造等先进工艺提高毛坯 制造精度,减少机械加工余量,以缩短基本时间,有时甚 至无需再进行机械加工,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
多刀同时加工示例
按钮
1、2-工件
3-双工位夹具
3、缩短布置场地时间
减少换刀时间和调刀时间 使用自动换刀装置或快速换刀装置 使用不刃磨刀具 采用样板或对刀块对刀,或自动对刀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以提高刀具耐用度
快换刀夹
1、2-可转位硬质合金刀片
4、缩短准终时间
在中小批量生产中采用成组工艺和成组夹具 在数控加工中,采用离线编程及加工过程仿真技术
扩大产品生产批量,以相对减少分摊到每个零件上的准备 与终结时间; 可以通过零件标准化和通用化来实现,并可采用成组技术 组织生产。
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它与产品设 计、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和工艺设计都有密切关系。
制订工艺规程的根本任务在于保证产品质量的前 提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即做到高产、优 质、低消耗。要达到这一目的,制订工艺规程时,还 必须对工艺过程认真开展技术经济分析,有效地采取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多刀车削加工
立轴转塔车床
曲轴多砂轮磨削
合并工步
多件加工示例
2、缩短辅助时间
(1)直接缩减辅助时间
采用快速动作夹具,自动上下料装置等都能大大缩短装卸工件所 占用时间。例如: 采用先进高效的机床夹具。 采用多工位夹具,连续加工。 采用快速换刀、自动换刀装置。 采用主动测量或数字显示自动测量装置 采用两个相同夹具交替工作的方法 (2)间接缩短辅助时间 使辅助时间与基本时间重叠(如采用转位夹具或转位工作台,使工 件装卸时间与加工时间重叠;采用在线测量,径
生产率是指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合格产 品的数量或在单位时间内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价 值。
按钮
生产率
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制造
合格产品的数量 产品的单件时间
基本时间 Tm 辅助时间 Ta 布置工作 地时间Ts 休息和生 理需要时 间Tr 准备与终 结时间Te
按钮
提高机械加工生产率的工艺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