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与函数例题分析

合集下载

函数常见题型及其解答

函数常见题型及其解答

函数常见题型及其解答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类型的题目,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题型及其解答方法。

一、求函数的定义域定义域是函数的基础,求函数的定义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常见的方法有:1. 观察法:根据函数解析式,直接观察出其定义域。

2. 分式法:对于分式函数,需要保证分母不为0。

3. 偶次根式法:对于偶次根式函数,需要保证被开方数非负。

4. 对数法:对于对数函数,需要保证对数的真数大于0。

5. 复合法:对于含有多个函数的式子,需要保证每个函数都有意义。

例题:求函数f(x) = 的定义域。

解答:由已知可得,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3x - 4 > 0,解得x > 4/3。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 > 4/3}。

二、求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解析式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常见的方法有:1. 直接法:根据已知的函数表达式,直接求出未给出的函数表达式。

2. 换元法:对于某些复杂的表达式,可以通过换元法简化表达式。

3. 待定系数法:通过设出函数表达式中的系数,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这些系数。

例题:已知函数f(x)满足f(x) + f(2 - x) = 2,求f(x)的解析式。

解答:设f(x) = kx + b,则f(2 + x) = k(x + 2) + b + k = kx + 2k + b + b = 2,解得k = - 1,b = 0,所以f(x)的解析式为f(x) = - x。

三、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函数的性质和图像是函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题型有:1.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

2. 根据函数的性质和图像,分析函数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3. 根据已知条件,画出函数的图像。

例题:已知函数f(x)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且f(x - 1) >f(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解答:由题意可知,函数f(x)在定义域内为减函数,且f(x - 1) > f(1),所以x - 1 < 1 < x,即- 1 < x < 2,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2)。

第6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6.4-6.8)

第6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6.4-6.8)

6.4数学归纳法例题精讲【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n n ,5n N n ∈≥,则第一步应验证n = . 【参考答案】n =5(注:跟学生说明0n 不一定都是1或2,要看题目)【例2】设)(x f 是定义在正整数集上的函数,且)(x f 满足:“当2()f k k ≥成立时,总可推出(1)f k +≥2)1(+k 成立”. 那么,下列命题总成立的是( )A .若1)1(<f 成立,则100)10(<f 成立;B .若4)2(<f 成立,则1)1(<f 成立;C .若(3)9f ≥成立,则当1k ≥时,均有2()f k k ≥成立;D .若(4)25f ≥成立,则当4k ≥时,均有2()f k k ≥成立. 【参考答案】B【例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若n 是大于1的自然数,求证:n n <-++++12131211Λ,从k 到+1k ,不等式左边添加的项的项数为 .【参考答案】当k n =时,左边为1214131211-+++++k Λ. 当1+=k n 时,左边为1212211212112141312111-+++++++-++++++k k k k k ΛΛ.左边需要添的项为121221121211-+++++++k k k k Λ,项数为k k k 212121=+--+.【例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422135n n +++能被14整除*n N ∈().【参考答案】当=1n 时,8545353361224=+=+++n n 能被14整除.假设当k n =时原命题成立,即422135n n +++能被14整除*n N ∈(). 当1+=k n 时,原式为4(1)22(1)1442221353355k k k k +++++++=⋅+⋅4422121423(35)5(35)k k k +++=+--44221213(35)565k k k +++=+-⋅.422135n n +++能被14整除,56也能被14整除,所以上式能被14整除,所以当1+=k n 时原命题成立. 综上所述,原命题成立.【例5】是否存在常数,a b 使得()()2112233413n n n an bn +⨯+⨯+⨯+++=+L 对一切正整数n 都成立?证明你的结论.【参考答案】先用1n =和2n =探求1,2a b ==,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例6】若*n N ∈,求证:23sin coscoscoscos 22222sin2n n nαααααα=L .【参考答案】① 1n =时,左=cos2α, 右=sin cos22sin2ααα=,左=右② 设n k =时, 23sin coscoscoscos 22222sin2k k kαααααα=L1n k =+时, 2311sin (coscoscoscos )cos cos2222222sin2k k k k kαααααααα++⋅=⋅L=111111sin sin cos22sincos2sin222k k k k k k αααααα++++++⋅=过关演练1. 等式22222574123 (2)n n n -+++++=( ).A . n 为任何正整数时都成立B . 仅n =1,2,3时成立C . n =4时成立,n =5时不成立D . n =4时不成立,其他成立. 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111...(1)1n n a a a a a a++-++++=≠-,在验证1n =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 .3.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偶数*()n n N ∈,nna b -能被a b +整除”时,其第二步论证应该是 .4. 若*1111...()23n S n N n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1(2,)2n nS n n N >+≥∈,n 从k 到1k +时,不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 . 5. 若21*718,,n m m n N -+=∈,则21718n m ++=+ .6.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nn >,第一步应该论证 . 7. 数学归纳法证明:111111111......234212122n n n n n-+-++-=+++-++(*n N ∈)时,当n 从k 到1k +时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 ;等式右边增加的项为 . 8.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21(1)n n a a ++++可以被21a a ++整除(*n N ∈).9. 用数学归纳法求证: (1)(1)123 (2)n nn +++++=; (2)222123+++ (2)1(1)(21)6n n n n +=++; (3)333123+++ (3)221(1)4n n n +=+. 10. 在数列{}n a 中,已知111,6(123...)1n a a n +==+++++,*n N ∈,若数列{}n a 前n项和为n S ,求证:3n S n =.6.5数学归纳法的运用例题精讲【例1】已知11=a ,)(*2N n a n S n n ∈=(1)求5432,,,a a a a ;(2)猜想它的通项公式n a ,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参考答案】 解:(1)151,101,61,315432====a a a a (2))1(2+=n n a n , 证明:(1)当n=1时,11=a 成立;(2)当n>1时,假设n=k 时,命题成立,即)1(2+=k k a k ,则当n=k+1时,⇒+=++121)1(k k a k S )2)(1(2222]1)1[(2221122++=+•+=+=⇒-+=++k k k k k k k k a k a a k a k k k k k 综上所述,对于所有自然数*N n ∈,)1(2+=n n a n 成立。

数列的极限例题及详解

数列的极限例题及详解

数列的极限例题及详解
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某种函数在某点附近的行为趋势,同时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来解决数列的极限问题。

我们本文将讨论数列的极限问题,包括定义和几个例子。

一.定义
极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数列中的每一项都趋近一定的值,这个值称为数列的极限。

另外,数列的极限也称为极限点或极限值。

当然,数学家们对极限的定义更加严格,但这些都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理解数列的极限概念即可。

二.例题
1.设a_n=(-1)^n/n,求a_n的极限。

解:
首先,由于(-1)^n为一个交替变化的算子,它的值在n变大时无论n的奇偶性如何,(-1)^n的值都保持不变,因此极限就是
(-1)^n/n的值。

考虑n变大时,(-1)^n/n的值接近于0,所以a_n
的极限就是0.
2.设a_n=(1+1/n)^n,求a_n的极限。

解:
这个例题比较特殊,因为算子(1+1/n)^n这里n和指数相关,考虑当n变大时,(1+1/n)^n的值就接近于e,所以a_n的极限就是e.
3.设a_n=1/n,求a_n的极限。

解:
由于1/n的值是从1开始逐渐减小,当n变大时,1/n的值就逐渐接近于0,所以a_n的极限就是0.
三.总结
本文讨论了数列的极限问题,先介绍了数列极限的定义,然后举例说明了3种数列的极限问题,这其中包含了数列算子计算中比较常见的概念,如交替系数,和指数极限等。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与例题解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推导与例题解析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例题解析一、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推导:(1) Sn=a1+a2+......an-1+an 也可写成Sn=an+an-1+......a2+a1两式相加得2Sn=(a1+an)+(a2+an-1)+......(an+a1)=n(a1+an)所以Sn=[n (a1+an )]/2 (公式一)(2)如果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 ,项数为n ,则 an=a1+(n-1)d 代入公式公式一得Sn=na1+ [n(n+1)d]/2(公式二)二、对于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应用【例1】 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为140,其中,项数为奇数的各项的和为125,求其第6项.解 依题意,得10a d =140a a a a a =5a 20d =1251135791++++++101012()-⎧⎨⎪⎩⎪ 解得a 1=113,d=-22.∴ 其通项公式为a n =113+(n -1)·(-22)=-22n +135∴a 6=-22×6+135=3说明 本题上边给出的解法是先求出基本元素a 1、d ,再求其他的.这种先求出基本元素,再用它们去构成其他元素的方法,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在本课中如果注意到a6=a1+5d,也可以不必求出a n而直接去求,所列方程组化简后可得++相减即得+,a2a9d=28a4d=25a5d=3 6111⎧⎨⎩即a6=3.可见,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运算的合理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对知识的熟练掌握为前提.【例2】在两个等差数列2,5,8,…,197与2,7,12,…,197中,求它们相同项的和.解由已知,第一个数列的通项为a n=3n-1;第二个数列的通项为b N=5N-3若a m=b N,则有3n-1=5N-3即=+ n N 213 () N-若满足n为正整数,必须有N=3k+1(k为非负整数).又2≤5N-3≤197,即1≤N≤40,所以N=1,4,7,…,40 n=1,6,11,…,66∴两数列相同项的和为2+17+32+…+197=1393【例3】选择题:实数a,b,5a,7,3b,…,c组成等差数列,且a+b+5a+7+3b+…+c=2500,则a,b,c的值分别为[ ]A .1,3,5B .1,3,7C .1,3,99D .1,3,9解 C 2b =a 5a b =3a 由题设+⇒又∵ 14=5a +3b ,∴ a =1,b =3∴首项为1,公差为2又+∴+·∴=S =na d 2500=n 2 n 50n 1n n n n ()()--1212 ∴a 50=c=1+(50-1)·2=99∴ a =1,b =3,c =99【例4】 在1和2之间插入2n 个数,组成首项为1、末项为2的等差数列,若这个数列的前半部分的和同后半部分的和之比为9∶13,求插入的数的个数.解 依题意2=1+(2n +2-1)d①前半部分的和=++②后半部分的和′=+·+·-③S (n 1) d S (n 1)2(d)n+1n+1()()n n n n ++1212由已知,有′化简,得解之,得④S S n nd n nd nd nd n n ++=+++-=+-=111121229131222913()()()() nd =511 由①,有(2n +1)d=1⑤由④,⑤,解得,d =111n =5 ∴ 共插入10个数.【例5】 在等差数列{a n }中,设前m 项和为S m ,前n 项和为S n ,且S m =S n ,m ≠n ,求S m+n .解 S (m n)a (m n)(m n 1)d (m n)[a (m n 1)d]m+n 11∵=++++-=+++-1212且S m =S n ,m ≠n∴+-=+-整理得-+-+-ma m(m 1)d na n(n 1)d (m n)a (m n)(m n 1)=011112122d 即-++-由≠,知++-=(m n)[a (m n 1)d]=0m n a (m n 1)d 0111212∴S m+n =0【例6】 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S 3=21,S 6=64,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T n .分析 n S =na d a n 11等差数列前项和+,含有两个未知数,n n ()-12d ,已知S 3和S 6的值,解方程组可得a 1与d ,再对数列的前若干项的正负性进行判断,则可求出T n 来.解 d S na d 3a 3d =21ba 15d =24n 111设公差为,由公式=+得++n n ()-⎧⎨⎩12 解方程组得:d =-2,a 1=9∴a n =9+(n -1)(n -2)=-2n +11由=-+>得<,故数列的前项为正,a 2n 110 n =5.5{a }5n n 112其余各项为负.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9n (2)=n 10n n 2=+--+n n ()-12∴当n ≤5时,T n =-n 2+10n当n >6时,T n =S 5+|S n -S 5|=S 5-(S n -S 5)=2S 5-S n∴T n =2(-25+50)-(-n 2+10n)=n 2-10n +50即-+≤-+>∈T =n 10n n 5n 10n 50 n 6n *n 22⎧⎨⎪⎩⎪N说明 根据数列{a n }中项的符号,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可求{|a n |}的前n 项和.【例7】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6+a 9+a 12+a 15=34,求前20项之和.解法一 由a 6+a 9+a 12+a 15=34得4a 1+38d =34又=+×S 20a d 20120192=20a 1+190d=5(4a 1+38d)=5×34=170解法二 S =(a +a )202=10(a a )20120120×+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 6+a 15=a 9+a 12=a 1+a 20 ∴a 1+a 20=17S 20=170【例8】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是正数,且a 3·a 7=-12,a 4+a 6=-4,求它的前20项的和S 20的值.解法一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则d >0,由已知可得(a 2d)(a bd)12 a 3d a 5d = 4 1111++=-①+++-②⎧⎨⎩由②,有a 1=-2-4d ,代入①,有d 2=4再由d >0,得d =2 ∴a 1=-10最后由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可求得S 20=180 解法二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a 4+a 6=a 3+a 7 即a 3+a 7=-4又a 3·a 7=-12,由韦达定理可知:a 3,a 7是方程x 2+4x -12=0的二根解方程可得x 1=-6,x 2=2∵ d >0 ∴{a n }是递增数列∴a 3=-6,a 7=2d =a =2a 10S 1807120--a 373,=-,= 【例9】 等差数列{a n }、{b n }的前n 项和分别为S n 和T n ,若S T n n a b n n =+231100100,则等于 [ ]A 1B C D ....23199299200301 分析 n S =n(a +a )n n 1n 该题是将与发生联系,可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把前项和的值与项的值进行联系.a b S T n n n n 1001002312=+ 解法一 ∵,∴∴S n a a T n b b S T a a b b a a b b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11111122231∵2a 100=a 1+a 199,2b 100=b 1+b 199∴××选.a b a b 100100199199=a b =21993199+1=199299C 11++解法二 利用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S n =an 2+ bn∵S T n n n n =+231可设S n =2n 2k ,T n =n(3n +1)k∴∴××a b S S T T n k n k n n k n n kn n n n a b n n n n n n =--=--+---+=--=--=--=--1122100100221311311426221312100131001199299()()()[()] 说明 该解法涉及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S n =an 2+bn ,由已知,将和写成什么?若写成,+,S T n n n n =+231S T S =2nk T =(3n 1)k n n n n k 是常数,就不对了.【例10】 解答下列各题:(1)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2=3,a 6=-17,求a 9;(2)在19与89中间插入几个数,使它们与这两个数组成等差数列,并且此数列各项之和为1350,求这几个数;(3)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4+a 6+a 15+a 17=50,求S 20;(4)已知:等差数列{a n }中,a n =33-3n ,求S n 的最大值.分析与解答(1)a =a (62)d d =562+-=---1734a 9=a 6+(9-6)d=-17+3×(-5)=-32(2)a 1=19,a n+2=89,S n+2=1350∵∴+×+S =(a +a )(n +2)2n 2=2135019+89=25 n =23a =a =a 24d d =3512n+21n+2n+2251 故这几个数为首项是,末项是,公差为的个数.211112*********23 (3)∵a 4+a 6+a 15+a 17=50又因它们的下标有4+17=6+15=21∴a 4+a 17=a 6+a 15=25S =(a +a )2020120××210250417=+=()a a (4)∵a n =33-3n ∴a 1=30S =(a +a )n 2n 1n ·×=-=-+=--+()()633232632322123218222n n n n n ∵n ∈N ,∴当n=10或n=11时,S n 取最大值165.【例11】 求证:前n 项和为4n 2+3n 的数列是等差数列.证设这个数列的第n项为a n,前n项和为S n.当n≥2时,a n=S n-S n-1∴a n=(4n2+3n)-[4(n-1)2+3(n-1)]=8n-1当n=1时,a1=S1=4+3=7由以上两种情况可知,对所有的自然数n,都有a n=8n -1又a n+1-a n=[8(n+1)-1]-(8n-1)=8∴这个数列是首项为7,公差为8的等差数列.说明这里使用了“a n=S n-S n-1”这一关系.使用这一关系时,要注意,它只在n≥2时成立.因为当n=1时,S n-1=S0,而S0是没有定义的.所以,解题时,要像上边解答一样,补上n=1时的情况.【例12】证明:数列{a n}的前n项之和S n=an2+bn(a、b为常数)是这个数列成为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证由S n=an2+bn,得当n≥2时,a n=S n-S n-1=an2+bn-a(n-1)2-b(n-1)=2na+b-aa1=S1=a+b∴对于任何n ∈N ,a n =2na +b -a且a n -a n-1=2na +(b -a)-2(n -1)a -b +a=2a(常数)∴{a n }是等差数列.⇐若{a n }是等差数列,则S na d =d n(a d)=d 2n 11=+··+-n n n n n n a d ()()()-++-1212221 若令,则-,即d d 22=a a =b 1 S n =an 2+bn综上所述,S n =an 2+bn 是{a n }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 说明 由本题的结果,进而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前n 项和为S n =an 2+bn +c 的数列是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c =0.事实上,设数列为{u n },则:充分性=+是等差数列.必要性是等差数列=+=. c =0S an b {u } {u }S an bn c 0n 2n n n n 2⇒⇒⇒⇒【例13】 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m ,前m 项和S m =n(m >n),求前m +n 项和S m+n .解法一 设{a n }的公差d按题意,则有S na d m S ma d n (m n)a d =n m n 1m 11=+=①=+=②①-②,得-·+·-n n m m m n m n ()()()()--⎧⎨⎪⎪⎩⎪⎪-+-121212 即+-∴··a d =11m n S m n a m n m n d m n a m n d m n ++=++++-=+++-+12121211()()()()() =-(m +n)解法二 设S x =Ax 2+Bx(x ∈N)Am Bm n An Bn m 22+=①+=②⎧⎨⎪⎩⎪①-②,得A(m 2-n 2)+B(m -n)=n -m∵m ≠n ∴ A(m +n)+B=-1故A(m +n)2+B(m +n)=-(m +n)即S m+n =-(m +n)说明 a 1,d 是等差数列的基本元素,通常是先求出基本元素,再解决其它问题,但本题关键在于求出了+=-,这种设而不a d 11m n +-12解的“整体化”思想,在解有关数列题目中值得借鉴.解法二中,由于是等差数列,由例22,故可设S x =Ax 2+Bx .(x ∈N)【例14】 在项数为2n 的等差数列中,各奇数项之和为75,各偶数项之和为90,末项与首项之差为27,则n 之值是多少?解 ∵S 偶项-S 奇项=nd∴nd=90-75=15又由a 2n -a 1=27,即(2n -1)d=27nd 15 (2n 1)d 27n =5=-=∴⎧⎨⎩【例15】 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5,S 9=S 17,问数列前多少项和最大,并求出最大值.解法一 建立S n 关于n 的函数,运用函数思想,求最大值.根据题意:+×,=+×S =17a d S 9a d 1719117162982∵a 1=25,S 17=S 9 解得d =-2∴=+--+--+S 25n (2)=n 26n =(n 13)169n 22n n ()-12∴当n=13时,S n 最大,最大值S 13=169解法二 因为a 1=25>0,d =-2<0,所以数列{a n }是递减等差数列,若使前项和最大,只需解≥≤,可解出.n a 0a 0n n n+1⎧⎨⎩ ∵a 1=25,S 9=S 17∴×+××+×,解得-9252d=1725d d=29817162∴a n=25+(n-1)(-2)=-2n+27∴-+≥-++≥≤≥∴2n2702(n1)270n13.5n12.5n=13⎧⎨⎩⇒⎧⎨⎩即前13项和最大,由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求得S13=169.解法三利用S9=S17寻找相邻项的关系.由题意S9=S17得a10+a11+a12+…+a17=0而a10+a17=a11+a16=a12+a15=a13+a14∴a13+a14=0,a13=-a14∴a13≥0,a14≤0∴S13=169最大.解法四根据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函数图像,确定取最大值时的n.∵{a n}是等差数列∴可设S n=An2+Bn二次函数y=Ax2+Bx的图像过原点,如图3.2-1所示∵S9=S17,∴对称轴x=9+172=13∴取n=13时,S13=169最大。

关于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解法的解析

关于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解法的解析

关于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解法的解析王雅丽摘要在数学分析中,极限的知识体系包括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

在求解数列极限的方法中,我们从极限的定义出发,根据极限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定理法则,例如单调有界收敛来论证极限;另外,对于函数极限的求解,文中列出六种类型,根据函数数列的定义、性质得出相关的定理和法则,对于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上述方法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加强,以及对极限方法的掌握起很大的帮助作用。

ε-定义单调有界收敛无穷小量络必达法则关键词数列极限N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能够算出正方形,圆形和柱形等几何图形的面积。

公元前3世纪刘徽创立割圆术,就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这一思想近似的计算圆周率,并指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致不可割,则于圆和体而无所失矣”在数学分析中,极限是一个核心内容,同时它本身研究问题的工具。

极限概念与求极限的运算贯穿了数学分析课程的始终,因此全面掌握极限的方法与技巧是学习数学分析的关键。

1 数列极限古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其含义是: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每天截下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

把每天截下部分的长度列出如下(单位为尺):第一天截下12,第二天截下212……第n 天截下12n,……这样就得到一个数列{12n} 。

只有无穷数列才可能有极限,有限数列无极限.不难看出,数列{12n} 的通项12n随着n 的无限增大而无限地接近于0。

“无限增大”和“无限地接近”是对极限做了定性的描述,无限地接近于0说明了当n 无限的增大时数列的第n 项12n与0的距离102n-要多小有多小。

下面把任意小量化: 对于12,如果要求1110222nn-=<,只需要1n >即可;对于212,如果要求21110222nn-=<, 只需要2n >即可;对于 312,如果要求31110222n n -=<, 只需要3n >即可;...由上可以看出能满足不等式的n 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一个一般的任意小的正数来代替特殊的,如12,212,312...为此就出现了任意小的正数ε。

高三数学数列、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数列、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数列、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本讲主要内容】数列、函数的极限及函数的连续性数列与函数的极限定义、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 (一)数列极限 1. 概念考察以下三个数列当n 无限增大时,项a n 的变化趋势:.,101,,101,101,10132 n ① .,1,,43,32,21 n n ② .,)1(,,31,21,1 nn ③(1)随着n 的增大,从数值变化趋势上看,a n 有三种变化方式:数列①是递减的,② 是递增的,③是正负交替地无限趋近于a.(2)随着n 的增大,从数轴上观察项a n 表示的点的变化趋势,也有三种变化方式:① 是从点a 右侧,②是从点a 左侧,③是从点a 两侧交替地无限趋近于a .(3)随着n 的增大,从差式∣a n -a ∣的变化趋势上看,它们都是无限地接近于0,即a n 无限趋近于a .这三个数列的共同特性是:不论这些变化趋势如何,“随着项数n 的无限增大,数列项a n 无限地趋近于常数a (即∣a n -a ∣无限地接近于0)”.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 n a 的项n a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时,(即a a n 无限地接近于0),那么就说数列 n a 以a 为极限,或者说a 是数列 n a 的极限。

表示为a a lin n n2. 数列极限的表示方法:① a a n nlim ②当 n 时,a a n .3. 几个常用极限:①C C nlim (C 为常数)②),(01lim是常数k N k n kn③对于任意实常数, 当1|| a 时,0limnn a当1 a 时,若a =1,则1limn n a ;若1 a ,则nn n n a )1(lim lim不存在当1 a 时,nn alim 不存在(二)函数极限研究函数的极限,首先考虑自变量x 的变化方式有哪些. 1. x →∞时,函数)(x f 的极限 考察函数f(x)=1,当x →+∞和x →-∞时,函数的变化趋势 (1)当x →+∞时,从图象和表格上看,函数y =x的值无限趋近于0.就是说 函数y =x 1上的极限为0,记作01lim xx(2)当 x 时,类似地可得函数xy 1的值无限趋近于0,就是说,当 x 时,函数xy 1的极限为0,记作01lim x x(3)还可以从差式│y -0│上看,随着x →+∞ (或x →-∞),差式无限趋近于0,即函数y =x1无限趋近于0,这说明01lim x x (或01lim x x )函数f(x)的变化趋势与极限的关系见下表:几种特殊函数的极限:(1)常数函数f(x)=C (C 为常数,x ∈R),有C x f x)(lim(2)函数xx f 1)((x ≠0),有01lim x x .2. x →x 0时,函数)(x f 的极限例1. 考察函数y =x 2,当χ无限趋近于2时,函数的变化趋势.①从表一上看:自变量x<2趋近于2(x 2)时,y 4. 从表二上看:自变量x>2趋近于2(x 2)时,y 4.②从图象上看:图象见教科书第79页,自变量x 从左侧趋近于2(即x 2)和从右侧趋近于2(即x 2)时,y 都趋近于4.③从差式|y -4|看:差式的值变得任意小(无限接近于0).从任何一方面看,当x 无限趋近于2时,函数y =x 2的极限是4.记作: 2lim x x 2=4注意:x 2,包括分别从左、右两侧趋近于2.例2. 考察函数112 x x y (x ≠1),当x 1时的变化趋势.分析:此例虽然在x =1处没有定义,但仍有极限.即:2)1(lim 11lim121 x x x x x 定义:一般地,当自变量x 无限趋近于常数0x (但不等于0x )时,如果函数)(x f 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就是说当x 趋近于0x 时,函数)(x f 的极限为a .记作a x f x x )(lim 0或当0x x 时,a x f )(.注:当0x x 时,)(x f 是否存在极限与)(x f 在0x 处是否有定义无关,因为0x x 并不要求0x x .(当然,)(x f 在0x 处是否有定义也与)(x f 在0x 处是否存在极限无关.故函数)(x f 在0x 有定义是)(lim 0x f x x 存在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如1111)(x x x x x P 在1 x 处无定义,但)(lim 1x P x 存在,因为在1 x 处左右极限均等于零.3. 函数)(x f 的左、右极限例3 考察函数f(x)=x x 01).0(),0(),0(时当时当时当 x x x 当x 0 时,或x 0 时函数的变化趋势.分析: 此例与上两例不同,x 从原点某一侧无限趋近于0,f(x)也会无限趋近于一个确定的常数.但从不同一侧趋近于0,f(x)趋近的值不同,这时f(x)在x 0处无极限.定义:如果x 从x =x 0的单侧无限趋近于x 0时,f(x)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那么a 叫做f(x)单侧的极限.当x x0时,f(x)的极限a 1叫做左极限,记作1x x a )x (f lim 0;当x x0时,f(x)的极限a 2叫右极限,记作2x x a )x (f lim 0.只有a 1=a 2时,a x f x x )(lim 0才存在。

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

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

函数极限与数列极限的关系数列极限设{x n}为实数数列,a为常数.若对任意给定的正数ɛ,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n>N时,有∣x n−a∣<ɛ,则称数列{x n}收敛于a,常数a称为数列{x n}的极限.并记作x n=a或x n→a(n→∞),limn→+∞读作“ 当n趋于无穷大时,{x n}的极限等于a”.若数列{x n}没有极限,则称{x n}不收敛,或称{x n}为发散数列.对于收敛数列有以下两个基本性质,即收敛数列的唯一性和有界性:定理1:如果数列{x n}收敛,则其极限是唯一的;定理2:如果数列{x n}收敛,则其一定是有界的,即对于一切n(n=1,2,⋯),总可以找到一个正数M,使得∣x n∣⩽M.函数极限函数极限可以分成x→x0,x→+∞,x→−∞三种.x→x0:设函数f(x)在点x0的某一去心邻域,即(x0−δ,x0)∪(x0,x0+δ)(δ>0)内有定义,如果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ɛ(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正数δ,使得当x满足不等式0<∣x−x0∣<δ时,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f(x)−A∣<ɛ,那么常数A就叫做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记作limf(x)=A.x→x0x→+∞:设f(x)为定义在[a,+∞)上的函数,A为常数.若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ɛ,存在正数M,使得当x>M时,有∣f(x)−A∣<ɛ,则称函数f(x)当x趋于正无穷时以A为极限,记作f(x)=A或f(x)→A(x→+∞),limx→+∞x→−∞与此类似.例题1. 设无穷等比数列 {a n } 的公比为 q ,若 a 1=lim n→∞(a 3+a 4+⋯+a n ),则 q = .【答案】 √5−12【分析】 易知 ∣q ∣<1,且 a 1=lim n→∞(a 1+a 2+a 3+a 4+⋯+a n −a 1−a 2),所以 a 1=a 11−q−a 1−a 1q ,即 q 2+q −1=0.2. lim√n 2+5n−n= .【答案】 253. 如图,抛物线 y =−x 2+1 与 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 A ,将线段 OA 的 n 等分点从左至右依次记为 P 1,P 2,⋯,P n−1,过这些分点分别作 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的交点依次为 Q 1,Q 2,⋯,Q n−1,从而得到 n −1 个直角三角形 △Q 1OP 1,△Q 2P 1P 2,⋯,△Q n−1P n−2P n−1,当 n →∞ 时,这些三角形的面积之和的极限为 .【答案】 13【分析】 S =lim n→∞[12(1n −1n 3)+12(1n −4n 3)+⋯+12(1n −(n−1)2n 3)]=lim n→∞[n−12n −12+22+⋯+(n−1)22n 3]=13.4. 计算: limn→∞3n 2+4n−2(2n+1)2= .【答案】 345. limn→∞(1−3nn+3)=.【答案】−26. limn→∞(1+a)n+1n+a=2,则常数a=.【答案】17. limx→2(4x2−4−1x−2)=.【答案】−148. limn→∞C n2+2C n n−2n+1=.【答案】329. limn→∞1+3+⋯+(2n−1)2n2−n+1=.【答案】1210. limx→1x−1x2+3x−4=.【答案】1511. 有一列正方体,棱长组成以1为首项,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体积分别记为V1,V2,⋯,V n,⋯,则limn→∞(V1+V2+⋯+V n)=.【答案】8712. 若函数f(x)={3x+2x2−4−ax−2(x>2),b(x⩽2)在x=2处连续,则a=,b=.【答案】2;1413. limn→∞2n+3n2n−3n= .【答案】 −114. 设函数 f (x )=1x+1,点 A 0 表示坐标原点,点 A n (n,f (n ))(n ∈N ∗),若向量 a n ⃗⃗⃗⃗ =A 0A 1⃗⃗⃗⃗⃗⃗⃗⃗⃗⃗ +A 1A 2⃗⃗⃗⃗⃗⃗⃗⃗⃗⃗ +⋯+A n−1A n ⃗⃗⃗⃗⃗⃗⃗⃗⃗⃗⃗⃗⃗⃗⃗ ,θn 是 a n ⃗⃗⃗⃗ 与 i 的夹角,(其中 i =(1,0)),设 S n =tanθ1+tanθ2+⋯+tanθn ,则 lim n→∞S n = .【答案】 1【分析】 a n ⃗⃗⃗⃗ =A 0A n ⃗⃗⃗⃗⃗⃗⃗⃗⃗⃗ =(n,1n+1).由题意,得 θn 是 a n ⃗⃗⃗⃗ 与 x 轴正方向 的夹角,从而 tanθn =1n (n+1).运用裂项相消法,得 S n =1−1n+1.15. 设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若 a 6=S 3=12,则 limn→+∞S nn 2=【答案】 1【分析】 {a 6=12S 3=12 故 {a 1=2d =2,所以 a n =2n ,lim n→+∞S n n 2=lim n→+∞n (n+1)n 2=lim n→+∞n+1n =1.16. lim x→0(1x 2−x −2x 2−2x )= .【答案】 −1217. 计算 limn→+∞n+21+2+⋯+n= .【答案】 018. (1)若 lim √n(√n+a−√n)=1 ,则常数 a = .(2) √x−√π= .【答案】 2 ; −2√π19. 已知无穷等比数列 {a n } 的各项和为 4 ,则首项 a 1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0,4)∪(4,8)20. 已知函数 f (x )={x 2+2x−3x−1,x >1,ax +1,x ⩽1,在 x =1 处连续,则实数 a 的值为 .【答案】 321. 设函数 f (x )={2x +1(x >0),a(x =0),bx (√1+x −1)(x <0) 在 x =0 处连续,求 a,b 的值.【解】lim x→0−f (x )=lim x→0−bx⋅(√1+x −1)=lim x→0√1+x √1+x x(√1+x +1)=lim x→0b (1+x −1)x(√1+x +1)=lim x→0√1+x +1=b2,而 lim x→0+f (x )=lim x→0+(2x +1)=2⋅0+1=1,所以 {b2=a 1=a⇒{a =1,b =2.22. 已知 lim x→−2x 2+mx+2x+2=n ,求 m,n 的值.【解】 解法一:∵ limx→−2x 2+mx+2x+2=n ,∴ x =−2 为方程 x 2+mx +2=0 的根. ∴ m =3. 又 limx→−2x 2+3x+2x+2=lim x→−2(x +1)=−1,∴ n =−1.∴ m =3,n =−1.解法二:∵lim x→−2(x 2+mx +2)=lim x→−2[(x +2)⋅x 2+mx +2x +2]=lim x→−2(x +2)⋅lim x→−2x 2+mx +2=0⋅n =0,∴ (−2)2+(−2)m +2=0,m =3. 同上可得 n =−1.23. 在数列 {a n } 中,若 a 1,a 2 是正整数,且 a n =∣a n−1−a n−2∣,n =3,4,5,⋯ 则称 {a n } 为“绝对差数列”.(1)举出一个前五项不为零的"绝对差数列"(只要求写出前十项);【解】 a 1=3,a 2=1,a 3=2,a 4=1,a 5=1,a 6=0,a 7=1,a 8=1,a 9=0,a 10=1.(答案不唯一)(2)若“绝对差数列” {a n } 中,a 1=3,a 2=0,试求出通项 a n ;【解】 因为在绝对差数列 {a n } 中,a 1=3,a 2=0,所以该数列是 a 1=3,a 2=0,a 3=3,a 4=3,a 5=0,a 6=3,a 7=3,a 8=0,⋯. 即自第 1 项开始,每三个相邻的项周期地取值 3,0,3,所以 {a 3n+1=3,a 3n+2=0,a 3n+3=3,(n =0,1,2,3,⋯).(3)证明:任何“绝对差数列”中总含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解】 根据定义,数列 {a n } 必在有限项后出现零项,证明如下:假设 {a n } 中没有零项,由于 a n =∣a n−1−a n−2∣,所以对于任意的 n ,都有 a n ⩾1,从而 当 a n−1>a n−2 时,a n =a n−1−a n−2⩽a n−1−1(n ⩾3); 当 a n−1<a n−2 时,a n =a n−2−a n−1⩽a n−2−1(n ⩾3); 即 a n 的值要么比 a n−1 至少小 1,要么比 a n−2 至少小 1.令 c n ={a 2n−1(a 2n−1>a 2n ),a 2n (a 2n−1<a 2n ),(n =1,2,3,⋯). 则 0<c n ⩽c n−1−1(n =2,3,4,⋯).由于 c 1 是确定的正整数,这样减少下去,必然存在某项 c n <0, 这与 c n >0(n =1,2,3,⋯) 矛盾,从而 {a n } 必有零项.若第一次出现的零项为第 n 项,记 a n−1=A (A ≠0),则自第 n 项开始,每三个相邻的项周期地取值 0,A ,A ,即{a n+3k =0,a n+3k+1=A,a n+3k+2=A,(k =0,1,2,3,⋯).所以绝对差数列 {a n } 中有无穷多个为零的项.24. 已知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8(n+1)(n+3),求 ∑(n +1)(a n −a n+1)∞n=1 的值.【解】 因为 (n +1)(a n −a n+1)=8(n +1)[1(n +1)(n +3)−1(n +2)(n +4)]=8⋅[1(n +2)(n +4)+1(n +3)(n +4)]=4⋅(1n +2−1n +4)+8(1n +3−1n +4),所以 ∑(n +1)(a n −a n+1)∞n=1=4∑(1n +2−1n +4)∞n=1+8∑(1n +3−1n +4)∞n=1=4⋅(13+14)+8⋅14=133.25. 已知数列 {a n } 中,a n =(2n )2(2n−1)(2n+1), S n 为其前 n 项的和,求 lim n→∞S nn的值.【解】∵a n=(2n )2(2n−1)(2n+1)=(2n )2−1+1(2n−1)(2n+1)=1+(12n−1−12n+1)×12,∴1n S n =1n [1+12(1−13)+1+12(13−15)+⋯+1+12(12n−1−12n+1)]=1n [n +12(1−13+13−15+⋯+12n−1−12n+1)]=1n [n +12(1−12n+1)]=2n+22n+1.∴ lim n→∞S nn =limn→∞2n+12n+1=1.26. 已知数列 {a n },其中 a 1=1,a 2=3,2a n =a n+1+a n−1 (n ⩾2).记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为 S n ,数列 {lnS n } 的前 n 项和为 U n . (1)求 U n ;【解】 由题意,得 {a n } 是首项为 1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则其前 n 项和S n =n ×1+n (n −1)2×2=n 2,从而lnS n =lnn 2=2lnn,因此U n =2(ln1+ln2+⋯+lnn )=2ln (n!). (2)设 x >0,F n (x )=e U n2n (n!)2x 2n ,T n (x )=∑F k ʹn i=1(x )(其中 F k ʹ(x ) 为 F k (x ) 的导函数),计算 limn→∞T n (x )T n+1(x ).【解】 由(1),得F n (x )=e U n 2n (n!)2⋅x 2n =(n!)22n (n!)2⋅x 2n=x 2n2n,则F nʹ(x)=x2n−1.从而T n(x)=∑F kʹ(x)=nk=1∑x2k−1=nk=1{x(1−x2n)1−x2,0<x<1,n,x=1,x(1−x2n)1−x2,x>1.因此lim n→∞T n(x)T n+1(x)={limn→∞1−x2n1−x2n+2=1,0<x<1,limn→∞nn+1=1,x=1,limn→∞(1x2n)−1(1x2n)−x2=1x2,x>1.27. 已知等差数列{a n}的前三项为a,4,3a,前n项和为S n,且S k=2550. (1)求a及k的值;【解】∵a+3a=2×4,∴a=2.∴数列{a n}是首项为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2k+k(k−1)2×2=2550,∴k=50,即a、k的值分别为2、50.(2)求limn→+∞(1S1+1S2+⋯+1S n)的值.【解】∵S n=2n+n(n−1)2×2=n2+n,∴1S n =1n2+n=1n(n+1)=1n−1n+1.∴1S1+1S2+⋯+1S n=1−12+12−13+⋯+1n−1n+1 =1−1n+1.∴limn→+∞(1S1+1S2+⋯+1S n)=limn→+∞(1−1n+1)=1.28.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n−1,数列{b n}满足b1=1,b n=3b n−1+a n(n⩾2),记数列{b n}的前n项和为T n.(1)证明:{a n}为等比数列;【解】因为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n−1,所以a n=S n−S n−1=(3n−1)−(3n−1−1)=2⋅3n−1(n⩾2).因为n=1时,a1=S1=2,也适合上式,所以a n=2⋅3n−1(n∈N∗).因为a n+1a n =2⋅3n2⋅3n−1=3,所以数列{a n}是首项为2,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2)求T n;【解】当n⩾2时,b n=3b n−1+2⋅3n−1,将其变形为b n3n−1=b n−13n−2+2,即b n3n−1−b n−13n−2=2.所以数列{b n3n−1}是首项为b130=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b n3n−1=1+2(n−1)=2n−1.所以b n=(2n−1)⋅3n−1(n∈N∗).因为T n=1×30+3×31+5×32+⋯+(2n−1)⋅3n−1,所以3T n=1×31+3×32+5×33+⋯+(2n−1)⋅3n.两式相减得2T n=−1−2(31+32+⋯+3n−1)+(2n−1)⋅3n.整理得T n=(n−1)⋅3n+1(n∈N∗).(3)设P n=S n+T n,若对于任意n∈N∗,都有(−1)n−1λ<1+(−1)n⋅P nP n+1成立,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解】由P n=S n+T n=n⋅3n,得P nP n+1=n⋅3n(n+1)⋅3n+1=n3n+3.于是(−1)n−1λ<1+(−1)n⋅P nP n+1化为(−1)n−1λ<1+(−1)n⋅n3n+3. ⋯⋯①(i)当n是正奇数时,①式可化为λ<23+13n+3,显然,13n+3大于0,且随着正奇数n的增大而减小.由于①式对任意正奇数n恒成立,所以λ⩽23.(ii)当n是正偶数时,①式可化为λ>−43+13n+3,显然,13n+3随着正偶数n的增大而减小.由于①式对任意正偶数n恒成立,所以λ>−43+13×2+3=−119.综上,实数λ的取值范围(−119,23 ].29. 设函数f(x)=a1sinx+a2sin2x+⋯+a n sinnx,其中a1,a2,⋯,a n∈R,n∈N+,已知对一切x∈R,有∣f(x)∣⩽∣sinx∣和limx→0sinxx=1,求证:∣a1+2a2+⋯+na n∣⩽1.【解】由于f(x)=a1sinx+a2sin2x+⋯+a n sinnx,则fʹ(x)=a1cosx+2a2cos2x+⋯+na n cosnx,所以fʹ(0)=a1+2a2+⋯+na n.由于∣fʹ(0)∣=∣∣∣limΔx→0f (Δx )−f (0)Δx∣∣∣=lim Δx→0∣∣∣f (Δx )Δx ∣∣∣⩽limΔx→0∣sinΔx∣∣Δx∣=1,故有 ∣a 1+2a 2+⋯+na n ∣⩽1.30. 已知公比为 q (0<q <1) 的无穷等比数列 {a n } 各项的和为 9,无穷等比数列 {a n 2} 各项的和为 815.(1)求数列 {a n } 的首项 a 1 和公比 q ;【解】 依题意可知,{ a 11−q =9,a 122=81,⇒{a 1=3,q =23.(2)对给定的 k (k =1,2,3,⋯,n ),设 T (k ) 是首项为 a k ,公差为 2a k −1 的等差数列,求 T (2) 的前 10 项之和;【解】 由(1)知,a n =3×(23)n−1,所以数列 T (2) 的的首项为 t 1=a 2=2,公差 d =2a 2−1=3,S 10=10×2+12×10×9×3=155,即数列 T (2) 的前 10 项之和为 155.(3)设 b i 为数列 T (k ) 的第 i 项,S n =b 1+b 2+⋯+b n ,求 S n ,并求正整数 m (m >1),使得limn→∞S nn m存在且不等于零.(注: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即当 n →∞ 时该无穷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极限)【解】 b i =a i +(i −1)(2a i −1)=(2i −1)a i −(i −1)所以 S n =b 1+b 2+⋯+b n =[a 1+3a 2+5a 3+⋯+(2n −1)a n ]−[1+2+⋯+(n −1)]令 S =a 1+3a 2+5a 3+⋯+(2n −1)a n 因为 S −qS =2(a 1+a 2+⋯+a n )−a 1−(2n −1)a n+1 所以S =2a 1(1−q n )(1−q )2−a 1+(2n −1)a n+11−q =45−(18n +45)(23)n故S n =S −n (n −1)2=45−(18n +45)(23)n −n (n −1)2当 m =2 时,lim n→∞S n n 2=lim n→∞[45n 2−18n +45n 2(23)n −12+12n ]=−12 当 m >2 时,lim n→∞S n n m =0,所以当 m =2 时,lim n→∞S nn 存在且不等于零.31. 已知在 x 轴上有一点列:P 1(x 1,0),P 2(x 2,0),P 3(x 3,0),⋯,P n (x n ,0),⋯,点 P n+2 分有向线段 P n P n+1⃗⃗⃗⃗⃗⃗⃗⃗⃗⃗⃗⃗⃗ 所成的比为 λ,其中 n ∈N ∗,λ 为常数,x 1=1,x 2=2. (1)设 a n =x n+1−x n ,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解】 由题意得 x n+2=x n +λxn+11+λ,又 a n =x n+1−x n , ∴a n a n−1=−11+λ,又 a 1=x 2−x 1=1,∴ 数列 {a n } 是首项为 1 、公比为 −11+λ 的等比数列, ∴ a n =(−11+λ)n−1.(2)设 f (λ)=lim n→+∞x n ,当 λ 变化时,求 f (λ) 的取值范围.【解】 因为x n =x 1+(x 2−x 1)+(x 3−x 2)+⋯+(x n −x n−1)=1+a 1+a 2+⋯+a n−1,λ>0.∴ ∣∣−11+λ∣∣<1,lim n→+∞x n =1+11+11+λ=2λ+3λ+2. ∴ 当 λ>0 时,f (λ)=2(λ+2)−1λ+2=2−1λ+2∈(32,2).32. 已知函数 f (x )={0,(x ⩽0),n [x −(n −1)]+f (n −1),(n −1<x ⩽n,n ∈N ∗), 数列 {a n } 满足a n =f (n )(n ∈N ∗).(1)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解】 ∵ n ∈N ∗,所以f (n )=n [n −(n −1)]+f (n −1)=n +f (n −1),所以f (n )−f (n −1)=n,所以f (1)−f (0)=1,f (2)−f (1)=2,f (3)−f (2)=3,⋯⋯f (n )−f (n −1)=n.将这 n 个式子相加,得f (n )−f (0)=1+2+3+⋯+n=n (n +1).∵ f (0)=0, ∴ f (n )=n (n+1)2,所以a n =n (n +1)2(n ∈N ∗). (2)设 x 轴,直线 x =a 与函数 y =f (x ) 的图象所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S (a )(a ⩾0),求 S (n )−S (n −1)(n ∈N ∗);【解】 S (n )−S (n −1) 为一直角梯形(n =1 时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该梯形的两底边的长分别为 f (n −1),f (n ),高为 1,所以S (n )−S (n −1)=f (n −1)+f (n )2×1=a n−1+a n 2=12[n (n −1)2+n (n +1)2]=n 22.(3)在集合 M ={N ∣N =2k,k ∈Z 且 1000⩽k <1500} 中,是否存在正整数 N ,使得不等式 a n −1005>S (n )−S (n −1) 对一切 n >N 恒成立?若存在,则这样的正整数 N 共有多少个?并求出满足条件的最小的正整数 N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设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N 存在,则n (n +1)2−1005>n 22⇔n2>1005⇔n >2010. 又 M ={2000,2002,⋯,2008,2010,2012,⋯,2998},∴ N =2010,2012,⋯,2998 均满足条件.它们构成首项为 2010,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设共有 m 个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N ,则2010+2(m −1)=2998,解得m =495,∴ M 中满足条件的正整数 N 存在,共有 495 个,所以N min =2010.(4)请构造一个与 {a n } 有关的数列 {b n },使得 lim n→∞(b 1+b 2+⋯+b n ) 存在,并求出这个极限值.【解】 设 b n =1a n,即b n =2()=2(1−1),则b 1+b 2+⋯+b n=2[(1−12)+(12−13)+(13−14)+⋯+(1n −1n +1)]=2(1−1n +1).显然,其极限存在,并且lim n→∞(b 1+b 2+⋯+b n )=lim n→∞[2−1n +1]=2. 注:b n =c a n(c 为非零常数),b n =(12)2a n n+1,b n =q 2a nn+1(0<∣q ∣<1) 等都能使 lim n→∞(b 1+b 2+⋯+b n ) 存在.33. 已知 a >0 ,且 a ≠1 ,函数 f (x )=log a (1−a x ) . (1)求函数 f (x ) 的定义域,并判断 f (x ) 的单调性;【解】 由题意知 1−a x >0 ,当 0<a <1 时, f (x ) 的定义域是(0,+∞);当 a >1 时, f (x ) 的定义域是(−∞,0).因为fʹ(x )=−a x lna 1−a x ⋅log a e =a xa x −1.由此,当 0<a <1 时, x ∈(0,+∞) ,因为 a x −1<0 , a x >0 ,则fʹ(x )<0,所以 f (x )在 (0,+∞) 上是减函数.当 a >1 时, x ∈(−∞,0),因为 a x −1<0 , a x >0 ,则fʹ(x )<0,所以 f (x )在 (−∞,0) 上是减函数. (2)若 n ∈N ∗,求 lim n→∞a f (n )a n +a;【解】 因为 f (n )=log a (1−a n ),所以a f (n )=1−a n ,由函数定义域知 1−a n >0 ,因为 n 是正整数,则 0<a <1 ,所以lim n→∞a f (n )a n +a =lim n→∞1−a n a n +a =1a. (3)当 a =e (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时,设 ℎ(x )=(1−e f (x ))(x 2−m +1) ,若函数 ℎ(x ) 的极值存在,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以及函数 ℎ(x ) 的极值.【解】 由 ℎ(x )=e x (x 2−m +1)(x <0) ,所以ℎʹ(x )=e x (x 2+2x −m +1).令 ℎʹ(x )=0 ,即x 2+2x −m +1=0,由题意应有 Δ⩾0 ,即m ⩾0.①当 m =0 时, ℎʹ(x )=0 有实根x =−1,在 x =−1 点左右两侧均有 ℎʹ(x )>0 ,故 ℎ(x ) 无极值. ②当 0<m <1 时, ℎʹ(x )=0 有两个实根x 1=−1−√m,x 2=−1+√m.当 x 变化时, ℎʹ(x ) 、 ℎ(x )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x (−∞,x 1)x 1(x 1,x 2)x 2(x 2,0)ℎʹ(x )+00+ℎ(x )↗极大值↘极小值↗所以 ℎ(x ) 的极大值为2e −1−√m (1+√m),ℎ(x ) 的极小值为2e −1+√m (1−√m).③当 m ⩾1 时, ℎʹ(x )=0 在定义域内有一个实根x =−1−√m.同上可得 ℎ(x ) 的极大值为2e −1−√m (1+√m).综上所述,当 0<m <1 时 ℎ(x ) 的极大值为 2e −1−√m (1+√m) , ℎ(x ) 的极小值为 2e −1+√m (1−√m) ;当 m ⩾1 时, ℎ(x ) 的极大值为 2e −1−√m (1+√m) .34. 已知 f 是直角坐标系平面 xOy 到自身的一个映射,点 P 在映射 f 下的象为点 Q ,记作 Q =f (P ).设 P 1(x 1,y 1),P 2=f (P 1),P 3=f (P 2),⋯,P n =f (P n−1),⋯ 如果存在一个圆,使所有的点 P n (x n ,y n )(n ∈N ∗) 都在这个圆内或圆上,那么称这个圆为点 P n (x n ,y n ) 的一个收敛圆.特别地,当 P 1=f (P 1) 时,则称点 P 1 为映射 f 下的不动点.若点 P (x,y ) 在映射 f 下的象为点 Q (−x +1,12y). (1)求映射 f 下不动点的坐标;【解】 设不动点的坐标为 P 0(x 0,y 0),由题意,得{x 0=−x 0+1,y 0=12y 0.解得x 0=12,y 0=0.所以此映射 f 下不动点为 P 0(12,0).(2)若 P 1 的坐标为 (2,2),求证:点 P n (x n ,y n )(n ∈N ∗) 存在一个半径为 2 的收敛圆.【解】 由 P n+1=f (P n ),得{x n+1=−x n +1,y n+1=12y n .所以x n+1−12=−(x n −12),y n+1=12y n . 因为 x 1=2,y 1=2,所以 x n −12≠0,y n ≠0,所以x n+1−12x n −12=−1,y n+1y n =12. 由等比数列定义,得数列 {x n −12}(n ∈N ∗) 是公比为 −1,首项为 x 1−12=32 的等比数列,所以x n −12=32×(−1)n−1, 则x n =12+(−1)n−1×32. 同理,y n =2×(12)n−1.所以 P n (12+(−1)n−1×32,2×(12)n−1).设 A (12,1),则∣AP n ∣=√(32)2+[1−2×(12)n−1]2.因为 0<2×(12)n−1⩽2,所以 −1⩽1−2×(12)n−1<1,所以∣AP n ∣⩽√(32)2+1<2.故所有的点 P n (n ∈N ∗) 都在以 A (12,1) 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内,即点 P n (x n ,y n ) 存在一个半径为 2 的收敛圆.35. 设 f (x ) 是定义在 R 上的偶函数,其图象关于直线 x =1 对称,对任意 x 1,x 2∈[0,12],都有f (x 1+x 2)=f (x 1)⋅f (x 2),且 f (1)=a >0. (1)求 f (12),f (14);【解】 因为对任意 x 1,x 2∈[0,12],都有 f (x 1+x 2)=f (x 1)⋅f (x 2), 所以 f (x )=f (x 2+x 2)=f (x 2)⋅f (x2)⩾0,x ∈[0,1]. ∵ f (1)=f (12+12)=f (12)⋅f (12)=[f (12)]2, f (12)=f (14+14)=f (14)⋅f (14)=[f (14)]2, f (1)=a >0,∴ f (12)=a 12,f (14)=a 14. (2)证明 f (x ) 是周期函数;【解】 依题设 y =f (x ) 关于直线 x =1 对称,故 f (x )=f (1+1−x ),即f (x )=f (2−x ),x ∈R.又由 f (x ) 是偶函数知 f (−x )=f (x ),x ∈R ,∴ f (−x )=f (2−x ),x ∈R .将上式中 −x 以 x 代换,得f (x )=f (x +2),x ∈R.这表明 f (x ) 是 R 上的周期函数,且 2 是它的一个周期. (3)记 a n =f (2n +12n),求 lim n→∞(lna n ).【解】 由(1)知 f (x )⩾0,x ∈[0,1],∵f (12)=f (n ⋅12n)=f [12n +(n −1)⋅12n ]=f (12n )⋅f [(n −1)⋅12n]=⋯=f (12n )⋅f (12n )⋅⋯⋅f (12n)=[f (1)]n ,f (12)=a 12,∴ f (12n )=a 12n.∵ f (x ) 的一个周期是 2 ∴ f (2n +12n )=f (12n ),因此 a n =a 12n. ∴lim n→∞(lna n )=lim n→∞(12n lna)=0.36. 已知点 P 1(a 1,b 1),P 2(a 2,b 2),…,P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都在函数 y =a x (a >0,a ≠1) 的图象上,其中 {a n } 是以 1 为首项,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1)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并证明数列 {b n } 是等比数列;【解】 a n =2n −1,(n ∈N ∗),b n =a a n =a 2n−1,∴ b n+1b n=a 2(定值),∴ 数列 {b n } 是等比数列.(2)设数列 {b n } 的前 n 项的和为 S n ,求 lim n→∞S nS n+1;【解】 ∵ {b n } 是等比数列,且公比 a 2≠1,∴ S n =a (1−a 2n )1−a 2,S nSn+1=1−a 2n1−a 2n+2.当 0<a <1 时,lim n→∞S nS n+1=1;当 a >1 时,lim n→∞S nS n+1=limn→∞1−a 2n 1−a 2n+2=limn→∞1a 2n −11a 2n −a 2=1a 2.因此,lim S nSn+1={1,0<a <11a2,a >1.(3)设 Q n (a n ,0),当 a =23时,问 △OP n Q n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 b n =(23)2n−1,S △=12⋅(2n −1)⋅(23)2n−1,设 c n =12⋅(2n −1)(23)2n−1,当 c n 最大时,则 {c n ⩾c n−1c n ⩾c n+1,解得 {n ⩽2.3n ⩾1.3,n ∈N ∗,∴ n =2 时,c n 取得最大值 49,因此 △OP n Q n的面积存在最大值为 49.37. 如图,已知 Rt △ABC 中,∠B =90∘,tanC =0.5,AB =1,在 △ABC 内有一系列正方形,求所有这些正方形面积之和.【解】 设正方形 BD 1C 1B 1 、 D 1D 2C 2B 2 、 … 的边长分别为 a 1,a 2,…., ∵AB =1,tanC =0.5,∴BC =2.由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可得 a 12=1−a 11,∴a 1=23. 同理,可得 a 2=23a 1,…,a n =23a n−1.∴{a n } 是以 23为首项,以 2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设 {S n } 是第 n 个正方形的面积,则 S n 是以 49 为首项,49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lim n→∞(S 1+S 2+⋯+S n )=limn→∞49[1−(49)n ]1−49=45lim n→∞[1−(49)n ]=45,即所有这些正方形面积之和为 45.38. 已知数列 {anλn −(3λ)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 2,a 1=11,a n+1=λa n +b n . (1)用 λ 表示 b n ;【解】 因为数列 {a nλn −(3λ)n} 是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所以 a n+1λn+1−3n+1λn+1=a n λn −3nλn+2, 去分母,得a n+1=λ⋅a n +3n+1+2λn+1−λ⋅3n ,由 a n+1−λa n =b n ,得b n =2λn+1+3n (3−λ).(2)若limn→∞b n+1b n=4,且λ⩾3,求λ的值;【解】lim n→∞b n+1b n=limn→∞2λn+2+3n+1(3−λ)2λn+1+3n(3−λ).当λ=3时,lim n→∞b n+1n=λ=3这与已知矛盾,所以λ≠3,当λ>3时,lim n→∞b n+1b n=limn→∞2λ+(3−λ)(3λ)n+12+3−λλ(3λ)n=λ=4,综上,λ=4.(3)在(2)的条件下,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解】当λ=4,由已知,得a n 4n −3n4n=11−34+2(n−1)=2n,解得a n=2n⋅4n+3n.令A n=2×4+4×42+6×43+⋯+2n×4n,则4A n=2×42+4×43+6×44+⋯+2n×4n+1,两式相减,得−3A n=2×4+2×42+2×43+⋯+2×4n−2n⋅4n+1=8(1−4n)1−4−2n⋅4n+1=(2−6n)⋅4n+1−83,从而A n=(6n−2)⋅4n+1+89.而B n=3+32+33+⋯+3n=3n+12−32,因此,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A n+B n=89+6n−29×4n+1+3n+12−32=−1118+3n+12+6n−29×4n+1.39. 讨论函数 f (x )={x,x >2,−(x −2)2,x <2 在 x =2 处的左极限、右极限以及在 x =2 处的极限.【解】 函数 f (x ) 的图象如图所示:当 x →2− 时,函数无限接近于 0, 即 lim x→2−f (x )=0. 当 x →2+时,函数无限接近于 2, 即 lim x→2+f (x )=2. 综上,可知 lim x→2−f (x )≠lim x→2+f (x ).∴ 函数 f (x ) 在 x =2 处极限不存在.40. 已知 a >0,数列 {a n } 满足 a 1=a ,a n+1=a +1a n,n =1,2,⋯.(1)已知数列 {a n } 极限存在且大于零,求 A =lim n→∞a n (将 A 用 a 表示);【解】 由 lim n→∞a n 存在,且 A =lim n→∞a n (A >0), 对 a n+1=a +1a n两边取极限得A =a +1A,解得A =a ±√a 2+42,又 A >0,所以A =a +√a 2+4.(2)设 b n =a n −A ,n =1,2,⋯,证明:b n+1=−bn A (b n +A);【解】 由 a n =b n +A ,a n+1=a +1a n,得b n+1+A =a +1n , 所以b n+1=a −A +1b n +A =−1A +1b n +A=−b nA (b n +A ).即 b n+1=−b nA(b n +A)对 n =1,2,⋯ 都成立.(3)若 ∣b n ∣⩽12n对 n =1,2,⋯ 都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解】 令 ∣b 1∣⩽12,根据(1)(2)得∣∣∣a −12(a +√a 2+4)∣∣∣⩽12, 解得a ⩾32.现证明当 a ⩾32 时,∣b n ∣⩽12n 对 n =1,2,⋯ 都成立. (i )当 n =1 时结论成立(已验证).(ii )假设当 n =k (k ⩾1) 时结论成立,即 ∣b k ∣⩽12k , 那么∣b k+1∣=∣b k ∣∣A (b k +A )∣⩽1A ∣b k +A ∣×12k ,则只须证明1A ∣b k +A ∣⩽12,即证 A ∣b k +A ∣⩾2 对 a ⩾32成立.由于A =a +√a 2+42=2√a 2+4−a,而当 a ⩾32 时,√a 2+4−a ⩽1,所以A ⩾2,从而∣b k +A ∣⩾A−∣b k ∣⩾2−12k⩾1, 即A ∣b k +A ∣⩾2. 故当 a ⩾32 时,∣b k+1∣⩽12×12k =12k+1, 即 n =k +1 时结论成立.根据(i )和(ii )可知结论对一切正整数都成立.故 ∣b n ∣⩽12n 对 n =1,2,⋯ 都成立的 a 的取值范围为 [32,+∞).课后练习1.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有理数,如 0.1=19,0.13=1399,0.015=5333,⋯,请你归纳出0.017= (表示成最简分数 mn,且 n ,m ∈N ∗).2. 计算: lim n→∞n+203n+13= .3. 已知 limx→2x 2+cx+2x−2=a ,则 c = ,a = .4. 已知函数 f(x)={1−√1−xx (x <0)a +x 2(x ⩾0) 是连续函数,则实数 a 的值是 .5. 计算:lim n→∞n (n 2+1)6n 3+1= .6. 若 lim x→1f (x−1)x−1=1,则 lim x→1f (2−2x )x−1= .7. lim x→−2x 2+3x+2x+2= .8. limx→1x √x−xx−1= .9. 计算: limn→∞3n+1−2n3n +2n−1= .10. 若 (1+2x )7 展开式的第三项为 168 ,则 lim n→∞(1x +1x 2+⋯+1x n )= .11. 已知函数 f (x )={2x+1,x >0,x +a,x ⩽0是连续函数,则实数 a 的值是 .12. 等差数列 {a n } 的前 3 项的和为 21,前 6 项的和为 24,则其首项为 ,若数列 {a n } 的前 n 项的和为 S n ,则 limn→∞S nn 2= .13. 已知 f (x ) 在定义域 R 上可导,导函数为 fʹ(x ),若 f (x 0)=m ,fʹ(x 0)=n ,则limℎ→0sin [f (x 0+ℎ)]−sin [f (x 0−ℎ)]ℎ= .(用 m ,n 表示).14. 已知定义在正实数集上的连续函数 f (x )={11−x +2x 2−1,0<x <1x +a,x ⩾1,则实数 a 的值为 . 15. limx→2x 3−2x 2x−2= .16. lim x→1x 2+x−2x 2+4x−5= .17. \(\lim\limits \limits_{x \to 1} \left(\dfrac{1}{{x - 1}} - \dfrac{2}{{{x^2} - 1}}\right)=\) .18. lim x→−2(44−x −12+x )= .19. 等比数列 {b n }:1,2,4,⋯,其前 n 项和为 S n ,n =1,2,3,⋯,则 lim n→∞b nS n= .20. 计算 limn→∞3n−24n+3= .21. 已知数列 {a n } 的前 n 项和 S n =(n 2+n )⋅3n . (1)求 limn→∞a n S n;(2)证明:a 11+a22+⋯+ann >3n.22. 函数 f (x ) 定义在 [0,1] 上,满足 f (x )=2f (x 2) 且 f (1)=1,在每个区间 (12i ,12i−1](i =1,2,⋯) 上,y =f (x ) 的图象都是平行于 x 轴的直线的一部分.(1)求 f (0) 及 f (12),f (14) 的值,并归纳出 f (12i )(i =1,2,⋯) 的表达式;(2)设直线 x =12i ,x =12i−1,x 轴及 y =f (x ) 的图象围成的矩形的面积为 a i (i =1,2,⋯),求 a 1,a 2 及 lim n→∞(a 1+a 2+⋯+a n ) 的值. 23. 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x ) 和数列 {a n } 满足下列条件: a 1=a,a n =f (a n−1)(n =2,3,4,⋯),a 2≠a 1, f (a n )−f (a n−1)=k (a n −a n−1)(n =2,3,4,⋯), 其中 a 为常数,k 为非零常数.(1)令 b n =a n+1−a n (n ∈N ∗),证明数列 {b n } 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 (3)当 ∣k ∣<1 时,求 lim n→∞a n24. 已知 u n =a n +a n−1b +a n−2b 2+⋯+ab n−1+b n (n ∈N ∗,a >0,b >0). (1)当 a =b 时,求数列 {u n } 的前 n 项和 S n ; (2)求 lim n→∞u nu n−1.小测验姓名 成绩1. 若 lim √n(√n+a−√n)=1 ,则常数 a = .2. limx→−1x 2+3x+2x 2−1的值等于 .3. 设等差数列 {a n } 的公差 d 是 2 ,前 n 项的和为 S n ,则 lim n→∞a n2−n 2S n= .4. limx→2x−2x 2−x−2的值等于 .5. 极限 limx→0(x+1)10−(x+1)6x= .6. 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a n } 的公比为 q ,前 n 项和为 S n .若 q <1,则limn→∞a n+1S n= ,若 q >1,则 limn→∞a n+1S n= .7. 设常数 a >0,(ax −1x )5展开式中 x 3 的系数为 −581,则 a = ,lim n→∞(a +a 2+⋯+a n )= .8. 设 a n 是 (1+x )n (n =2,3,4,⋯) 展开式中 x 2 的系数,则 lim n→∞(1a 2+1a 3+1a 4+⋯+1a n)= .9. lim x→1(xx−1+x−3x 2−1)= .10. 设函数f (x )={√1+x−1x ,x ≠0,a,x =0在 x =0 处连续,则实数 a 的值为 . 11. 若 lim x→−1x 2+3x+m x+1=n ,则 m = ,n = . 12. limn→∞3n +(−2)n3n+1+(−2)n+1= .13. 等比数列 1,12,14,18,⋯ 所有项的和为 . 14. 若 lim n→∞(4+4a+⋯+4a n−11−a)=9,则实数 a = .15. 已知函数 f (x )={x 3−1x−1,x ≠1a,x =1,若 f (x ) 在 R 上连续,则 a = .此时 lim n→∞(an−1n+2a3n )= .16. 已知点 O (0,0),Q 0(0,1) 和点 R 0(3,1),记 Q 0R 0 的中点为 P 1,取 Q 0P 1 和 P 1R 0 中的一条,记其端点为 Q 1,R 1,使之满足 (∣OQ 1∣−2)(∣OR 1∣−2)<0,记 Q 1R 1 的中点为 P 2,取 Q 1P 2和P2R1中的一条,记其端点为Q2,R2,使之满足(∣OQ2∣−2)(∣OR2∣−2)<0.依次下去,得到P1,P2,⋯,P n,⋯,则limn→∞∣Q0P n∣=.17. 在二项式(1+x)n(n>1,n∈N)的展开式中,含x2项的系数记为a n,则limn→∞(1a2+1a3+⋯+1a n)的值为.18. 若(1+5x)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a n,(7x2+5)n的二项式系数和为b n,则lim n→∞a n−2b n3a n+4b n=.19. 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n2+kn(k∈R,n∈N∗),则limn→∞na nS n=.20. 已知点A(0,2n ),B(0,−2n),C(4+2n,0),其中n为正整数.设S n表示△ABC外接圆的面积,则limn→∞S n=.。

解决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

解决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

解决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数列和函数问题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解决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文将以实例为基础,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并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

1. 简单数列问题:数列是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解决数列问题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通项规律、前n项和等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列问题来进行说明。

例题:求解数列 1, 3, 5, 7, 9, ...... 的第n项。

解析:观察数列可以发现,每一项都比前一项大2。

因此,可以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 = 2n-1,其中n为项数。

根据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得第n项的值。

2. 简单函数问题: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将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唯一的因变量。

解决函数问题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的性质等方面的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函数问题来进行说明。

例题:求解函数 y = 2x + 1 的零点。

解析:函数的零点即为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对于线性函数 y = 2x + 1,当y = 0时,可以得到 0 = 2x + 1,将方程两边关于x进行整理,得到 x = -1/2。

因此,函数的零点为x = -1/2。

以上是对简单数列与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了简单的示范。

在实际应用中,数列与函数经常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要想更好地解决数列与函数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学习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总结:解决简单的数列与函数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推导数列通项公式,以及理解函数的特性和性质,我们可以轻松解答相关问题。

但是要在数列和函数问题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练习,并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面。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的学科,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各类数列与函数问题。

高中数学数列与函数关系题

高中数学数列与函数关系题

高中数学数列与函数关系题数列与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列与函数的结合题目,这些题目既考察对数列的理解,又考察对函数的掌握。

本文将围绕高中数学数列与函数关系题展开讨论,通过具体例题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解决这类题目。

一、等差数列与线性函数的关系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两个连续项之间的差值都相等的数列。

线性函数是指函数的图像是直线的函数。

在等差数列与线性函数的关系题目中,我们常常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到数列中第一个项与公差,并将其与线性函数中的斜率和截距进行对应,从而建立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式。

例如,给定数列{-3, 2, 7, 12, 17, ...},要求找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可以发现每个项与前一项的差值都是5,因此该数列为等差数列,公差为5。

紧接着,我们可以假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dn + b,其中d为公差,b为首项。

代入数列中的前两项:-3 = d + b,2 = 2d + b,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可以解得d = 5,b = -8,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5n - 8。

通过将数列中的项与线性函数中的斜率和截距进行对应,我们成功建立了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二、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两个连续项之间的比值都相等的数列。

指数函数是以底数为常数的指数形式表示的函数。

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题目中,我们需要通过观察数列的规律,找到数列中的公比,并将其与指数函数中的底数进行对应,从而建立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式。

例如,给定数列{2, 6, 18, 54, ...},要求找出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观察数列中的规律,可以发现每个项与前一项的比值都是3,因此该数列为等比数列,公比为3。

紧接着,我们可以假设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r^(n-1),其中a为首项,r为公比。

代入数列中的前两项:2 = ar^0,6 = ar^1,通过联立这两个方程,可以解得a = 2,r = 3,所以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2 * 3^(n-1)。

第三讲:数列(教师)

第三讲:数列(教师)

第三讲:数列数列的概念一.知识回顾1. 数列的定义(一般定义,数列与函数)、数列的表示法.2. 数列的通项公式.3. 求数列通项公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对于任一数列}{n a ,其通项n a 和它的前n 项和n s 之间的关系是⎩⎨⎧≥-==-)2()1(11n s s n s a n nn二、基本训练:1、在数列1,1,2,3,5,8,13,x ,34,55,…中,x 的值是A 、19B 、 20C 、 21D 、222、数列4,-1,1017,-1331 ,1649,…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1212)1(21-+-+n n nB 、1213)1(21++-+n n nC 、1212)1(21++-+n n n D 、1213)1(21-+-+n n n3、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2log (3)2n a n =+-,那么2log 3是这个数列的 A.第3项 B.第4项 C.第5项 D.第6项4、已知*2()156n na n N n =∈+,则在数列{}n a 的最大项为____________. 5、在数列{}n a 中,11++=n n a n ,且S n=9,则n =_____________.6、 定义“等和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该数列的公和。

已知数列{}a n 是等和数列,且a 12=,公和为5,那么a 18的值为______________,这个数列的前n 项和S n 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三、例题分析例1.(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公式,求{}n a 的通项公式 ①n n S n 322+=;②132-⋅=n n S ③数列{a n }中,11a =,对所有的n ≥2都有2321n a a a a n =⋅⋅⋅⋅变题: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123123(1)(2)n n a a a a n a n -=++++-≥ ,则数列{}n a 的通项n a = .例2 (1)已知数列{}n a ,11a =,112nn na a a +=+(*n N ∈),写出这个数列的前4项,并根据规律,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变题:(A 计划例4) 在数列{}n a 中,11a =,11nn na a na +=+,求a n(2)数列{}n a 中,12a =,前n 项和n S满足2n S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例3 、已知数列的通项n n n a )1110)(1(+=*n N ∈。

浅谈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区别和联系

浅谈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区别和联系

浅谈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区别和联系摘要在数学分析中,极限的知识体系包括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

在求解数列极限的方法中,我们从极限的定义出发,根据极限的性质以及相关的定理法则,例如单调有界收敛来论证极限;在求解函数极限时,其方法与数列极限有着相同之处,同时又有所区别。

本文重点在于分析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同时研究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关键词: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区别;联系目录1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相似之处 (3)1.1 定义法在极限解题中的应用 (3)1.1.1 定义法概述 (3)1.1.2 定义法解题实例分析 (3)1.2 迫敛性在极限解题中的应用 (4)1.2.1 迫敛性概述 (4)1.2.2 迫敛性解题实例分析 (4)1.3 积分中值定理在极限解题中的应用 (5)1.3.1 积分中值定理概述 (5)1.3.2 积分中值定理实例分析 (6)1.4 本章小结 (6)2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不同之处 (7)2.1 存在条件不同 (7)2.1.1 数列极限存在条件 (7)2.1.2 函数极限存在条件 (9)2.2 特殊形式的极限 (10)2.2.1 数列极限的特殊解法研究 (10)2.2.3 两个重要形式的函数极限解法研究 (12)3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关系 (13)3.1海涅定理 (13)3.2海涅定理的应用 (14)4 结论 (16)1 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中的相似之处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

主要表现在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解题过程中,其方法的运用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共同点。

下面将重点分析进行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解题过程中,定义法以及利用数列迫敛性在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中的运用。

1.1 定义法在极限解题中的应用 1.1.1 定义法概述数列极限的N ε-定义:设{}n a 为数列,a 为定数,若对任给的正数ε,总存在正数N ,使得当n N >时,有n a a ε-<,则称数列{}n a 收敛于a 。

数列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指导

数列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指导

数列考试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指导浠水一中一、考点回顾1.数列的概念,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关系式;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公式和性质。

2.判断和证明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常用三种方法:(1)定义法:对于n≥2的任意自然数,验证11()nn n n a a a a ---为同一常数。

(2)通项公式法:①若1(1)()=+-=+-n m a a n d a n m d ,则{}n a 为等差数列;②若11n n mn m a a q a q --==,则{}n a 为等比数列。

(3)中项公式法:验证()212122n n n n n n a a a a a a n N +++++=+=∈都成立。

3.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求和法、累加累乘法、归纳猜想证明法等。

4.数列的综合应用:⑴函数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等思想在解决数列综合问题时常常用到。

⑵数列与函数、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数列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内容。

5.知识网络111111(2)(2)(1)(1)()22()--=≥=←-=≥=+--=+=++=++=+⎧⎪⎨⎪⎩⎧⎪⎪⎪⎨⎪⎪⎪⎩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1111(1)(1)11(1)()---=≠=--==+=+⎧⎪⎪⎪⎪⎧⎪⎪⎪⎪⎪⎪⎪⎪⎪⎪⎪⎪⎪⎪⎪⎧⎨⎪⎪⎪⎪⎪⎪⎪⎨⎪⎪⎪⎨⎧⎪⎪⎪⎪⎪⎨⎪⎪⎪⎪⎩⎪⎪⎪⎩⎩⎪⎪⎧⎪⎪⎪⎪⎪⎪⎪⎨⎪⎪⎪⎪⎪⎪⎩⎪⎪⎩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归纳猜想证明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S q qna q a a a a m n p q二、复习建议1.“巧用性质、减少运算量”在等差、等比数列的计算中非常重要,但用“基本量法”并树立“目标意识”,“需要什么,就求什么”,既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条件,又要时刻注意题的目标,往往能取得与“巧用性质”解题相同的效果2.归纳——猜想——证明体现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由有限到无限的辩证思想.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熟悉归纳、演绎的论证方法,提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都有重大意义.3.解答数列与函数的综合问题要善于综合运用函数方程思想、化归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以及特例分析法,一般递推法,数列求和及求通项等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4.数列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问题解决的策略往往是把综合问题分解成几部分,先利用解析几何的知识以及数形结合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再利用数列知识和方法求解. 三、方法总结与2009年高考预测(一)方法总结1. 求数列的通项通常有两种题型:一是根据所给的一列数,通过观察求通项;一是根据递推关系式求通项。

数学复习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学复习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数学复习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学复习: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引言:数学中数列与函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关系。

数列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的序列,而函数则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将自变量与因变量相联系。

本文将介绍数列与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来加深对这个关系的理解。

一、数列的基本概念数列由一系列按特定顺序排列的数所组成,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a_1, a_2, a_3, ..., a_n$其中,$a_1, a_2, a_3, ..., a_n$称为数列的项,$a_n$表示第n项。

数列可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一般数列等不同类型。

二、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将自变量与因变量相联系。

函数可以用如下形式表示:$f(x)$其中,$f(x)$表示函数的值,x为自变量。

函数可以是线性的、二次的、指数的等多种类型。

三、数列与函数的关系数列可以看作是一种离散的函数,而函数则可以看作是连续的数列。

具体地,我们可以通过数列构建函数,并通过函数表达数列中的数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_1, a_2, a_3, ..., a_n$,可以构建线性函数$f(x) = ax + b$,其中$a$为公差,$b$为首项。

四、数列与函数的性质4.1 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表示,即通过前一项来定义后一项。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a_1, a_2, a_3, ..., a_n$可以通过递推公式$a_n = a_{n-1} +a_{n-2}$来定义。

4.2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指函数的值的范围。

对于数列的函数,其定义域为正整数集合,值域为实数集合。

五、数列与函数的应用5.1 模型应用数列与函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人口增长模型、财务数列模型等都可以通过函数来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数列的性质与特点。

5.2 应用题通过一些典型的例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数列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极限问题解题思路与例题

高中数学极限问题解题思路与例题

高中数学极限问题解题思路与例题在高中数学中,极限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微积分和数学分析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解决极限问题需要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方法,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解题思路,并通过例题来说明。

一、数列极限问题的解题思路1. 递推法:对于递推数列,通过递推关系式来确定极限。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2n+1,可以通过推导和观察得出其极限为无穷大。

2. 逼近法:对于数列an,通过构造逼近数列bn,使得bn与an的差趋近于零,然后求出bn的极限,进而得到an的极限。

例如,在求解数列an=√n的极限时,可以构造逼近数列bn=n,通过求bn的极限等于无穷大,得出an的极限也等于无穷大。

3. 按定义法:对于给定的数列an,根据极限的定义进行证明。

例如,证明数列an=1/n的极限为零,可以通过定义极限的方式来进行推导。

二、函数极限问题的解题思路1. 代入法:当函数在某一点不存在或无法求极限时,可以尝试代入近似值进行计算。

例如,求f(x)=sinx/x在x=0处的极限时,可以通过代入x的近似值0.001、0.0001等进行计算。

2. 夹逼法:对于函数f(x),如果在某一区间内存在两个函数g(x)和h(x),且g(x)≤f(x)≤h(x),并且g(x)和h(x)的极限均为L,则可以推导出f(x)的极限也为L。

例如,在证明函数f(x)=xsin(1/x)在x=0处的极限为零时,可以构造函数g(x)=-|x|和h(x)=|x|,并证明f(x)被夹在g(x)和h(x)之间。

3. 导数法:对于某些特殊的函数,可以通过求导数来求极限。

例如,对于函数f(x)=e^x/x,在x趋近于正无穷时,可以通过求导数得到f'(x)=e^x/x^2,在取极限时,可以得到极限为无穷大。

三、综合例题例题1:求极限lim(n→∞) (√n+1-√n)。

解:对于这个极限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有理化的方法进行求解。

首先,我们将式子进行分子有理化,得到(√n+1-√n)×(√n+1+√n)/(√n+1+√n)。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何登文数列、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不等式及实际应用问题是高中数学的几个重要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占了较大的比例,能否顺利的解答这几类问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

函数与方程思想从某些方面来说,给我们指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或方程,我们就可以应用函数和方程的性质来解决问题了。

下面,我们通过例题来说明它们的应用。

一、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答数列问题例1、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n a =-2n +6n+2,这个数列的最大项的值是多少?从第几项起以后的项均为负值?分析:数列是以自然数n 为变量的点列函数,因此,我们在处理数列问题是,往往将其转化函数问题,利用相应函数的性质来求解。

解:∵ n a =-2n +6n+2,∴n a 可以看作是关于n 的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当n=-62--=3时,n a 有最大值11。

令-2n +6n+2≤0 解得 n ≥7∴从第七项起以后的项均为负值。

此题利用了数列的函数特性求解,使得问题简单化,使用了化未知为已知的思维方法。

例2、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若n s =10,2n s =50,求3n s 。

分析:本题我们可以用“等差数列中,依次取每k 项作和,其和仍成等差数列”的性质来求解,即ns、2ns-ns、3ns-2ns成等差数列,此时公差d=50-20=30,所以3ns=2ns-ns+2ns+d=50-10+50+30=120.这样很直接。

另外,在等差数列中211()22()22n d dn d d n n n n a s a +-==+-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点共线的性质求解。

解:∵﹛n a ﹜是等差数列,∴n n s ⎧⎫⎪⎪⎨⎬⎪⎪⎩⎭也是等差数列,是关于n 的一次函数,∴ 23,,2,,3,23n n n n n n n n n s s s ⎛⎫⎛⎫⎛⎫⎪ ⎪ ⎪⎝⎭⎝⎭⎝⎭三点共线,∴35010102323n n n n n n n n n s --=-- 解得3n s =120。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

数列知识点归纳及例题分析一、数列的概念:1.归纳通项公式:注重经验的积累 例1.归纳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10,-3,8,-15,24,....... 221,211,2111,21111,......(3), (17)9,107,1,232.n a 与n S 的关系:⎩⎨⎧≥-==-)2(,)1(,11n S S n a a n nn注意:强调2,1≥=n n 分开,注意下标;n a 与n S 之间的互化求通项例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1,32n n n S n ,求n a .3.数列的函数性质:(1)单调性的判定与证明:定义法;函数单调性法 (2)最大小项问题:单调性法;图像法(3)数列的周期性:注意与函数周期性的联系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121,12210,21n n n n n a a a a a ,531=a ,求2017a . 二、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例4等差数列的判定或证明:已知数列{a n}中,a1=错误!,a n=2-错误!n≥2,n∈N,数列{b n}满足b n=错误!n∈N.1求证:数列{b n}是等差数列;2求数列{a 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并说明理由.1证明∵a n=2-错误!n≥2,n∈N,b n=错误!.∴n≥2时,b n-b n-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数列{b n}是以-错误!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2解由1知,b n=n-错误!,则a n=1+错误!=1+错误!,设函数fx=1+错误!,易知fx在区间错误!和错误!内为减函数.∴当n=3时,a n取得最小值-1;当n=4时,a n取得最大值3.例5等差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设a1,d为实数,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满足S5S6+15=0.1若S5=5,求S6及a12求d的取值范围.解1由题意知S6=错误!=-3,a6=S6-S5=-8. 所以错误!解得a1=7,所以S6=-3,a1=7.2方法一∵S5S6+15=0,∴5a 1+10d 6a 1+15d +15=0, 即2a 错误!+9da 1+10d 2+1=0.因为关于a 1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所以 Δ=81d 2-810d 2+1=d 2-8≥0, 解得d ≤-2错误!或d ≥2错误!. 方法二 ∵S 5S 6+15=0, ∴5a 1+10d 6a 1+15d +15=0, 9da 1+10d 2+1=0.故4a 1+9d 2=d 2-8.所以d 2≥8.故d 的取值范围为d ≤-2错误!或d ≥2错误!.例6前n 项和及综合应用1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20,前n 项和为S n ,且S 10=S 15,求当n 取何值时,S n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它的最大值;2已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是a n =4n -25,求数列{|a n |}的前n 项和. 解 方法一 ∵a 1=20,S 10=S 15,∴10×20+错误!d =15×20+错误!d ,∴d =-错误!. ∴a n =20+n -1×错误!=-错误!n +错误!. ∴a 13=0,即当n ≤12时,a n >0,n ≥14时,a n <0,∴当n =12或13时,S n 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3=S 12=12×20+错误!×错误!=130.方法二 同方法一求得d =-错误!.∴S n =20n +错误!·错误!=-错误!n 2+错误!n =-错误!错误!2+错误!. ∵n ∈N,∴当n =12或13时,S n 有最大值,且最大值为S 12=S 13=130. 2∵a n =4n -25,a n +1=4n +1-25,∴a n +1-a n =4=d ,又a 1=4×1-25=-21.所以数列{a n }是以-21为首项,以4为公差的递增的等差数列. 令错误!由①得n <6错误!;由②得n ≥5错误!,所以n =6. 即数列{|a n |}的前6项是以21为首项,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从第7项起以后各项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而|a 7|=a 7=4×7-24=3. 设{|a n |}的前n 项和为T n ,则 T n =错误! =错误!例7已知某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为 3例8等差数列{},{}n n a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n S T ,且7453nnS n T n ,则使得n na b 为正整数的正整数n 的个数是 3 . 先求an/bn n=5,13,35例9已知数列{}n a 中,113a =,当2≥n 时,其前n 项和n S 满足2221nn n S a S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 ()()21132214n n a n n ⎧=⎪=⎨⎪-⎩≥例10在数列{}n a 中,12a =,11ln(1)n n a a n+=++,则n a = .例1111a a -+是和的等比中项,则a +3b 的最大值为 2 . 例12 若数列1, 2cos θ, 22cos 2θ,23cos 3θ, … ,前100项之和为0, 则θ的值为例13 △ABC 的三内角成等差数列, 三边成等比数列,则三角形的形状为__等边三角形_三、数列求和: 1倒序相加法如:已知函数1()()42x f x x R =∈+,求12()()()m mS f f f m m m =+++_________2错位相减法:{}n n b a 其中{ n a }是等差数列,{}n b 是等比数列; 3裂项相消法:形如)11(1))((1CAn B An B C C An B An a n +-+-=++=4拆项分组法:形如n n n c b a ±=,如:n n n a 32+=,65()2()n n n n a n -⎧=⎨⎩为奇数为偶数,21)1(n a n n ⋅-=-练习:1、数列1,211+,3211++,···,n+++ 211的前n 项和为 B A .122+n n B .12+n nC .12++n nD .12+n n2、数列,,1617,815,413,211 前n 项和=n S .3、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n a n ++=11,则S 100=_________________;4、设()111126121n S n n =+++++,且134n n S S +⋅=,则=n .65、设*N n ∈,关于n 的函数21)1()(n n f n ⋅-=-,若)1()(++=n f n f a n ,则数列}{n a 前100项的和=++++100321a a a a ________.答案:100.解答:])1[()1()1()1()1()1()(22221n n n n n f n f a n n n n -+-=+⋅-+⋅-=++=-,)12()1(+-=n n ,所以201)199(9)7(5)3(100321+-+++-++-=++++ a a a a100502=⨯=. 四、求数列通项式2ln n+1公式法:121+=+n n a a ,112++-=⋅n n n n a a a a ,121+=+n nn a a a 等 2累加法:形如)2)((1≥=--n n f a a n n 或)(1n f a a n n +=-,且)(n f 不为常数 3累乘法:形如)2)((1≥⋅=-n n f a a n n 且)(n f 不为常数 4待定系数法:形如1,0(,1≠+=+k b ka a n n ,其中a a =1型5转换法:已知递推关系0),(=n n a S f ⎩⎨⎧≥-==→-)2(,)1(,11n S S n a a S n n n n解题思路:利用⎩⎨⎧≥-==-)2(,)1(,11n S S n a a n nn变化1已知0),(11=--n n a S f ;2已知0),(1=--n n n S S S f (6)猜想归纳法慎用练习:考点三:数列的通项式1、在数列{}n a 中,前n 项和842--=n n S n ,则通项公式=n a _______________3、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n n S 23+=,则=n a _______________15122n n n a n -=⎧=⎨≥⎩4、已知数列{}n a ,21=a ,231++=+n a a n n ,则 =n a )(,23*2N n nn ∈+5、在数列{}n a 中,1112,lg 1n n a a a n +⎛⎫==++ ⎪⎝⎭*N n ∈,则n a = .6、如果数列{}n a 满足)(53111*++∈=-=N n a a a a a n n n n ,,则=n a ________________7、}{n a 满足11=a ,131+=+n n n a a a ,则n a =_______132n -8、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2a =,且121n n a a +=-,则通项公式n a = 121n -+ 9、若数列{}n a 满足()*112,32n n a a a n N +==+∈,则通项公式n a =10、如果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3-=n n a S ,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DA .)1(22++=n n a nB .n n a 23⋅=C .13+=n a nD .n n a 32⋅=五、数列应用题: 等差数列模型1、一种设备的价格为450000元,假设维护费第一年为1000元,以后每年增加1000元,当此设备的平均费用为最小时为最佳更新年限,那么此设备的最佳更新年限为 ;30年2、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有甲、乙两家公司分别公布它们的工资标准:甲公司:第一年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 乙公司:第一年月工资数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的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同时被甲、乙公司录取,试问:1若该人打算连续工作n 年,则在第n 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元2若该人打算连续工作10年,且只考虑工资收入的总量,该人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精确到1元解:1设在甲公司第n 年的工资收入为n a 元,在乙公司第n 年的工资收入为n b 元 则2301270n a n =+,120001.05n n b -=⋅ 2设工作10年在甲公司的总收入为S 甲,在甲公司的总收入为S 乙由于S S >乙甲,所以该人应该选择甲公司.等比数列模型例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产业,根据计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一年度减少51,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一年增加41;1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n a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n b 万元,写出n a 、n b 的表达式;2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精确到整数 参考解答:112511800511800511800800-⎪⎭⎫⎝⎛-++⎪⎭⎫ ⎝⎛-+⎪⎭⎫ ⎝⎛-+=n n a2解不等式n n a b >,得5≥n ,至少经过5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六、2017年高考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17年新课标Ⅰ 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24a a +=,648S =,则{}n a 的公差为2. 2017年新课标Ⅱ卷理 我国古代数学名着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1.A 盏 3.B 盏 5.C 盏 9.D 盏 3.2017年新课标Ⅲ卷理 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632,,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前6项的和为4. 2017年浙江卷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d ,前n 项和为n S ,则“0>d ”是“5642S S S >+”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2017年新课标Ⅰ 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6,8,4,2,1,8,4,2,1,4,2,1,2,1,1其中第一项是02,接下来的两项是102,2,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102,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100:>N N 且该数列的前N 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6. 2017年北京卷理 若等差数列{}n a 和等比数列{}n b 满足8,14411==-==b a b a ,22a b =_______.7.2017年江苏卷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实数,其前n 项和为n S ,已知3676344S S ==,,则8a =_______________.8. 2017年新课标Ⅱ卷理 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3a =,410S =, 则11nk kS ==∑. 9.2017年新课标Ⅲ卷理设等比数列{}n a 满足3,13121-=--=+a a a a ,则=4a __. 三、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0. 2017年新课标Ⅱ文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等比数列}{n b 前n 项和为.2,1,1,2211=+=-=b a b a T n 1若533=+b a ,求}{n b 的通项公式; 2若213=T ,求3S . 11.2017年新课标Ⅰ文 记nS 为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6,232-==S S1求{}n a 的通项公式; 2求n S ,并判断21,,++n n n S S S 是否成等差数列; 12. 2017年全国Ⅲ卷文设数列{}n a 满足()123+212n a a n a n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1n a n ⎧⎫⎨⎬+⎩⎭的前n 项和;13.2017年天津卷文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n ∈N ,{}n b 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2334111412,2,11b b b a a S b +==-=. 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n n a b 的前n 项和*()n ∈N . 14.2017年山东卷文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121236,a a a a a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n b 为各项非零等差数列,前n 项和n S ,已知211n n n S b b ++=,求数列n n b a ⎧⎫⎨⎬⎩⎭前n 项和n T15. 2017年天津卷理已知{}n a 为等差数列,前n 项和为()n S n *∈N ,{}n b 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2312b b +=,3412b a a =-,11411S b =.1求{}n a 和{}n b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221{}n n a b -的前n 项和()n *∈N . 16. 2017年北京卷理 设{}n a 和{}n b 是两个等差数列,记1122max{,,,}n n n c b a n b a n b a n =--⋅⋅⋅-(1,2,3,)n =⋅⋅⋅,其中12max{,,,}s x x x ⋅⋅⋅表示12,,,s x x x ⋅⋅⋅这s 个数中最大的数. 1若n a n =,21n b n =-,求123,,c c c 的值,并证明{}n c 是等差数列; 2证明:或者对任意正数M ,存在正整数m ,当n m ≥时,nc M n>;或者存在正整数m ,使得12,,,m m m c c c ++⋅⋅⋅是等差数列.17.2017年江苏卷对于给定的正整数k ,若数列{}n a 满足:1111n k n k n n n k n k a a a a a a --+-++-++++++++2n ka =对任意正整数()n n k >总成立,则称数列{}n a 是“()P k 数列”.1证明:等差数列{}n a 是“(3)P 数列”;2若数列{}n a 既是“(2)P 数列”,又是“(3)P 数列”,证明:{}n a 是等差数列.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n x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2,32321=-=+x x x x Ⅰ求数列}{n x 的通项公式;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依次连接点)1,(,),2,(),1,(11211+⋯++n x P x P x P n n 得到折线121+⋯n P P P ,求由该折线与直线11,,0+===n x x x x y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n T .19.2017年浙江卷已知数列}{n x 满足:).)(1ln(,1*111N n x x x x n n n ∈++==++证明:当*N n ∈时,1n n x x <<+10; 22211++≤-n n n n x x x x ; 3212121++≤≤n n n x .。

(完整版)等差数列典型例题及分析

(完整版)等差数列典型例题及分析

第四章 数列[例1]已知数列1,4,7,10,…,3n+7,其中后一项比前一项大3.(1)指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2)指出1+4+…+(3n -5)是该数列的前几项之和.正解:(1)a n =3n -2;(2) 1+4+…+(3n -5)是该数列的前n -1项的和.[例2]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为① n n S n -=22 ② 12++=n n S n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正解: ①当1=n 时,111==S a 当2≥n 时,34)1()1(2222-=-+---=n n n n n a n 经检验 1=n 时 11=a 也适合,∴34-=n a n ②当1=n 时,311==S a 当2≥n 时,nn n n n a n 21)1()1(122=-----++= ∴ ⎩⎨⎧=n a n 23)2()1(≥=n n [例3] 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之和记为S n ,S 10=10 ,S 30=70,则S 40等于 。

正解:由题意:⎪⎪⎩⎪⎪⎨⎧=⨯+=⨯+7022930301029101011d a d a 得152,521==d a 代入得S 40 =1204023940401=⨯⨯+d a 。

[例5]已知一个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a n =25-5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正解: ⎪⎪⎩⎪⎪⎨⎧≥+--≤-6,502)5)(520(5,2)545(n n n n n n[例6]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 项和的公式吗?[例7]已知:nn a -+=12lg 1024 (3010.02lg =)+∈N n (1) 问前多少项之和为最 大?(2)前多少项之和的绝对值最小? 解:(1) ⎩⎨⎧<-=≥-+=+02lg 102402lg )1(10241n a n a n n 3403340112lg 10242lg 1024<<⇒+≤<⇒n n∴3402=n (2) 0)2lg (2)1(1024=--+=n n n S n 当n n S S 或0=近于0时其和绝对值最小 令:0=n S 即 1024+0)2lg (2)1(=--n n 得:99.680412lg 2048≈+=n ∵ +∈N n ∴6805=n [例8]项数是n 2的等差数列,中间两项为1+n n a a 和是方程02=+-q px x 的两根,求证此数列的和n S 2是方程 0)lg (lg lg )lg (lg lg 2222=+++-p n x p n x 的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课 数列与函数●考试目标 主词填空1.函数的定义域常要推导或计算才能确定,而数列的定义域都是已知的,是事先确定的,要么是集合{1,2,3,…,n }.要么是{1,2,3,…,n ,…}.2.函数的值域须依其定义域推算确定,数列的值域也是计算所得:且为{a 1,a 2,…,a n }或{a 1,a 2,a 3,…,a n ,…}.3.函数的图像最常见的是连续不断的曲线(若是分段函数则在每一段上是连续不断的曲线),而数列对应的点(n ,a n )描绘出来的图形是一些“孤零零的点”,不是线状图形.4.函数的单调性考察,须在其定义域内任取x 1,x 2,不妨设x 1<x 2,然后比较f (x 1)与f (x 2)的大小关系是否恒定.而数列{a n }的单调性考察,只须比较对一切n ,a n 与a n +1的大小关系即可.5.函数的最值,在数列中就是“最大项”或“最小项”.6.函数的作图,往往要利用函数的各种性质或用“变换”作图,而数列的图形只须描点即可. ●题型示例 点津归纳【例1】 填空题.(1)函数f (x )=si n 5xπ(x ∈N *)的值域是 ,最大函数值为 .(2)当且仅当n = 时,数列{n 2-21n }单调增.【解前点津】 (1)考察函数在一个周期内的取值情况即可.(2)a n =n 2-21n 解不等式:a n <a n +1即得.【规范解答】 (1)f (1)=si n 5π,f (2)=si n 52π,f (3)=si n 53π=si n 52π,f (4)=si n 54π=si n 5π,f (5)=0,故值域为⎭⎬⎫⎩⎨⎧--52sin ,52sin,5sin ,5sin ,0ππππ. (2)令a n =n 2-21n .由a n <a n +1得,n 2-21n <(n +1)2-21(n +1)⇒n >10.故n ∈{11,12,13,…}.【解后归纳】 考察数列{a n }的单调性,关键是看a n <a n +1(或a n >a n +1)成立与否.【例2】 判断并证明函数f (x )=1+x -x (x ∈N *)的单调性.【解前点津】 化函数f (x )为)1(1x x ++再比较f (x +1)与f (x )的大小. 【规范解答】 证明:f (x )= )1(1x x ++>0(x ∈N *),故)()1(x f x f +=121+++++x x x x <1,∴f (x +1)<f (x ),∴f (x )是N *上的单调减函数.【解后归纳】 (1)将分子有理化,是逆向思维,(2)当被比较的两个量是正数时,可考虑比较商.【例3】 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3-m )S n +2ma n =m +3(n ∈N *),其中m 为常数且m ≠-3.(1)求证:{a n }是等比数列.(2)若函数{a n }的公比q =f (m ),数列{b n }满足:b 1=a 1,b n =23f (b n -1)(n ∈N *,n ≥2),求证:⎭⎬⎫⎩⎨⎧n b 1为等差数列,并求b n .【解前点津】 (1)将a n 与S n 的递推式转化为关于a n 与a n +1的递推式;(2)通过变形,证明 111--n n b b (n ≥2)是一个与n 无关的常数. 【规范解答】 证明:(1)由条件:⎩⎨⎧+=+-+=+-++32)3(32)3(11m ma S m m ma S m n n n n ,两式相减得:(3-m )a n +1+2m (a n +1-a n )=0⇒n n a a 1+=32+m m 与n 无关,故{a n }是一个公比为32+m m 的等比数列. (2)由b 1=a 1=1,q =f (m )=32+m m ,b n =23f (b n -1)=23·3211+--n n b b ⇒b n b n -1+3b n =3b n -1⇒n b 1-11-n b =31,∴⎭⎬⎫⎩⎨⎧n b 1是首项为1,公差为31的等差数列,∴n b 1=1+31-n =32+n ,∴b n =23+n . 【解后归纳】 将a n 与S n 这种异类的递推公式转化为a n 与a n +1(或S n 与S n +1)这种同类的递推公式,是变形的“常用方法”,常用的结论是:a n +1=S n +1-S n .【例4】 已知等比数列{x n }的各项为不等于1的正数,数列{y n }满足na n x y log =2 (a >0,a ≠1),设y 3=18,y 6=12.(1)数列{y n }的前多少项和最大?最大值为多少?(2)试判断是否存在自然数M ,使得n >M 时,x n >1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相应的M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3)令a n =log n x x n +1(n >13,n ∈N *),试比较a n 与a n +1的大小.【解前点津】 通过计算y n +1-y n ,考察{y n }的属性,才能计算其前n 项和.【规范解答】 (1)y n =2log a x n ,y n +1=2log a x n +1⇒y n +1-y n =2log a x n +1-2log a x n =2log a nn x x 1+,∵{x n }为等比数列,∴nn x x 1+为定值,∴{y n }为等差数列,又y 6-y 3=3d =12-18,∴d =-2.y 1=y 3-2d =22,∴S n =22n +2)1(-n n (-2)=-n 2+23n ,∴当n =11或n =12时,S n 取最大值132. (2)已知y n =22+(n -1)·(-2)=2log a x n ,∴x n =a 12-n ,又x n =a 12-n >1恒成立,∴当a >1时,12-n >0,n <12;当0<a <1时,12-n <0,n >12.∴当0<a <1时,存在M =12,当n >M 时,x n >1恒成立.(3)a n =log 1+n n x x =n n a a n a n a --=--1211log log 1211=1+121-n ,已知a n 在(13,+∞)上是减函数,∴a n >a n +1. 【解后归纳】 存在性问题,常从计算,假设存在推导入手,值得注意的是:①假设应与条件背景相符合,②对结果进行检验.●对应训练 分阶提升一、基础夯实1.数列{a n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且a 7、a 10、a 15是等比数列{b n }的连续三项,若等比数列{b n }的首项b 1=3,则b 2等于 ( )A.524B.5C.2D.59 2.在数列{a n }中,a n =n 2-22n +10,则满足a m =a n (m ≠n )的等式有 ( )A.8个B.9个C.10个D.11个3.已知a n =si n n 1+c os n1,则无穷数列{a n }中 ( ) A.有最大项无最小项 B.有最小项无最大项C.既有最大项又有最小项D.既无最大项又无最小项4.设a n =c os(n n -+1),则数列{a n } ( )A.单调递增B.单调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先递减后递增5.设a n =a n +bn 且a 1=1,a 2=5,则a 4 ( )A.71B.72C.73D.746.设数列{x n },{y n }满足递推关系式组:x n +x n y n =1-n +n 2-n 3及y n +x n y n =2n 2-n 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x n }是递增数列,{y n }是递减数列B.{x n }是递减数列,{y n }是递增数列C.{x n }与{y n }都是递增数列D.{x n }与{y n }都是递减数列7.设a n =log 31(4n -2n +5+259),则在无穷数列{a n }中,必有 ( )A.最大项是-1B.最小项是-1C.最大项是1D.最小项是18.已知正项无穷数列{x n },{y n }满足递推关系:2x n -y n =n ,3x 2n -y 2n =3n 2-1,则∞→n lim nn n n y x n y x 222-+的值为 ( )A.5B.4C.3D.29.若无穷数列⎭⎬⎫⎩⎨⎧n 31各项和为S ,则log 2S 的值为 ( )A.1B.-1C.21D.31 10.无穷数列{log m (n 2-2n +8)}中的最大项是-1,则m ∈ ( )A.(1,+∞)B.(0,71)C.(71,1)D.⎭⎬⎫⎩⎨⎧71 二、思维激活11.在数列{a n }中,若a 1=1,a n +1=n +a n ,则a 2004= .12.数列⎭⎬⎫⎩⎨⎧6tan πn 中最大项的值是 . 13.已知数列{a n }各项为非负实数,且满足:252n +a 2n =1,则此数列各项之和为 . 14.已知数列{a n }中,a n =1+x +2x 2+3x 3+…+nx n .则此数列前4项之和是 .三、能力提高15.已知函数f (x )=a ·b x 的图像过点A (1,81)和B (2,21).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 n =log 2f (n ),n 是正整数,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求S 30.16.已知一次函数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0对称的图像为C .且f [f (1)]=-1,若点(n ,n n a a 1+)(n ∈N *)在曲线C 上并有a 1=1,n n a a 1+-1-n n a a =1 (n ≥2). (1)求f (x )的解析式及曲线C 的方程;(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3)设S n =!31a +!42a +!53a +…+)!2(+n a n ,求:∞→n lim S n 之值. 17.设f (x )=si n 6πx ,x ∈R ,求f (1)+f (2)+f (3)+…+f (2004)之值. 18.在数列{a n }中,a n +1+a n =3n -54 (n ∈N *).(1)若a 1+20=0,求通项a n ;(2)设S n 为{a n }的前n 项和,证明:当a 1+27>0时,存在自然数m ,使得当n =m 时,和|a n +1+a n |都取得最小值,并求此时m 的值.第5课 数列与函数习题解答1.B ∵a 210=a 7·a 15,∴(a 1+9d )2=(a 1+6d )·(a 1+14d )⇒a 1=-23d ⇒公比q =710a a =d a d a 6911++=35,∴b 2=3×35=5. 2.C a n =(n -11)2-111,函数y =(x -11)2-111的对称轴x =11其对称点有10对. 3.A a n =2sin(n 1+4π),故a 1>a 2>a 3>…>a n >…. 4.A a n =cosn n ++11是递增. 5.C 其中a n =3n -2n .6.B 解关于x n ,y n 的二元方程组得:x n =1-n ,y n =n 2.7.A 注意到f (n )=4n -2n +5+259=(2n -24)2+3≥3.即n =4时有最小值3.8.D 解关于x n 及y n 的二元二次方程组得:x n =2n -1,y n =3n -2.9.B ∵S =⎪⎭⎫ ⎝⎛-3113=21故为-1. 10.D 令a n =log m (n 2-2n +8),则a 1=log m 7=-1⇒m =71. 11.由a n +1-a n =n ⇒∑-=11n k (a k +1-a k )=∑-=11n k k ⇒a n -a 1=2n (n -1),∴a n =1+2)1(-n n , ∴a 2004=1+2003×1002=2007007.12.这是一个周期数列.当n =1时值为33,当n =2时值为3,n =3时无意义,故此数列只两项. 13.∵n ∈{1,2,3,4,5}.∴此数列只有5项,且点(n ,a n )在椭圆上.∵a n =2512n -, ∴a 1+a 2+a 3+a 4+a 5=2511-+2541-+2591-+25161-=524+521+516+59 =51(7+2216+). 14.由条件知:a 1=1+x ,a 2=1+x +2x 2,a 3=1+x +2x 2+3x 3,a 4=1+x +2x 2+3x 3+4x 4故其前4项之和是a 1+a 2+a 3+a 4=4+4x +6x 2+6x 3+4x 4.15.由题意得ab =81且ab 2=21⇒a =321,b =4⇒f (x )= 324x . (2)a n =log 2f (n )=log 2f (n )=log 2324x=2n -5(n ∈N *),∵a n +1-a n =2(n ∈N *),故{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且a 1=-3,由S n =21n (a 1+a n )⇒S 30=21×30×(-3+2×30-5)=780. 16.(1)设f (x )=kx +b (k ≠0),则f [f (1)]=k (k +b )+b =-1即k 2+kb +b +1=0,又f -1(x )=k b x -= k x -k b 是曲线C 的解析式,∵点(n ,n n a a 1+)在曲线C 上,∴f -1(n )-f -1(n -1)=n n a a 1+-1-n n a a =1,又f -1(n )-f -1(n -1)= k n n )1(--=k1,故k =1代入k 2+kb +b +1=0得b =-1,∴f (x )=x -1⇒f -1(x )=x +1,∴曲线C 为:x -y +1=0.(2)由(1)知当x =n 时,f -1(x )=n +1,故n n a a 1+=n +1,而a 1=1于是12a a ·23a a ·34a a …1-n n a a =2·3·4…n ,即a n =n !.(3)2111)!2(!)!2(+-+=+=+n n n n n a n ,∴S n =21-21+n ⇒∞→n lim S n =21. 17.f (1)=6π的正弦=21,f (2)=sin 3π=23,f (3)=sin 2π=1,f (4)=sin 32π=23,f (5)=sin 65π=21,f (6)=0,f (7)=-21,f (8)=- 23,f (9)=-1,f (10)=-23,f (11)=- 21,f (12)=0,∴f (1)+f (2)+…+f (12)=0,∴f (1)+f (2)+ …+f (2004)=167·[f (1)+f (2)+f (3)+…+f (12)]=0.18.(1)由已知a 2+a 1=-51,又a =-20,∴a 2=-31由⇒⎩⎨⎧-+=+-=++++54)1(3543121n a a n a a n n n n a n +2-a n =3,∴数列{a n }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成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当n 为奇数时,a n =-20+⎪⎭⎫ ⎝⎛-+121n ·3=21(3n -43); 当n 为偶数时,a n =-31+⎪⎭⎫ ⎝⎛-12n ·3=21(3n -68) 故a n =⎪⎪⎩⎪⎪⎨⎧+-)( )683(21)( )433(21为偶数为奇数n n n n .(2)当n 为偶数时,S n =(a 1+a 2)+(a 3+a 4)+…+(a n -1+a n )=(3×1-54)+(3×3-54)+…+[3(n -1)-54]=3[1+3+5+…+(n -1)]-2n ·54=43n 2-27n ;此时当n =18时,(S n )min =-243;当n 为奇数时,S n =a 1+(a 2+a 3)+(a 4+a 5)+…+(a n -1+a n )=a 1+(3×2-54)+(3×4-54)+…+[3(n -1)-54]=a 1+3(2+4+6+…+n -1)- 21 n ·54=43n 2-27n +4105+a 1,∴此时,当n =17或19时,S n 取得最小值a 1-216. 当a 1>-27时,a 1-216>243.综上所述知;当n =18时,S n 取最小值-243,又|a n +a n +1|=|3n -54|,此时当n =18时,|a n +1+a n |取最小值0.故存在自然数m =18时,S n 与|a n +1+a n |都取得最小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