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出入量教学文案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

如何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尿量记录:尿崩症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崩症,多为一过性暂时的症状。
原因是术中刺激或损伤垂体后叶、垂体束或丘脑下部所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减少,导致肾小管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比重降低,患者出现多饮及严重口渴感。
一般术后1d~4d发生,持续2d~6d。
故术后必须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避免出现误差,我们均采用量杯准确测量患者的饮水量及尿量,每1h测量1次,尿比重每4h测量1次。
若尿比重1.005或24h尿量4000ml均可诊断为尿崩症,尿崩症状1周后仍未缓解者,提示有永久性尿崩症的可能,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电解质的变化,并提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如何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尿量记录:尿崩症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崩症,多为一过性暂时的症状。
原因是术中刺激或损伤垂体后叶、垂体束或丘脑下部所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减少,导致肾小管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比重降低,患者出现多饮及严重口渴感。
一般术后1d~4d发生,持续2d~6d。
故术后必须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避免出现误差,我们均采用量杯准确测量患者的饮水量及尿量,每1h测量1次,尿比重每4h测量1次。
若尿比重1.005或24h尿量4000ml均可诊断为尿崩症,尿崩症状1周后仍未缓解者,提示有永久性尿崩症的可能,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电解质的变化,并提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如何才能做到准确记录出入量?◆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正常人的体液总量总是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过多摄人或丢失均可造成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疾病或加重疾病的发展。
因此,准确记录液体出人量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动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录的内容包括患儿所有的饮食、饮水、排泄物情况。
误差因素( l )部分家长未认识到出人量记录的重要性,出现少计、漏记和多记。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精确记载24小时出入量【1 】时光:介入人员;原则:明白重要性.选择好对象勤沟通记载.实时给反馈患者液体摄入量.排出量的盘算和记载是基本护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在临床现实工作中,出入量记载的精确性消失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往往轻易被护理人员疏忽.出入量的记载,怎么记才干更精确?入量起首,护士应记载患者所有的静脉液给液量.经胃管摄入液量.假如患者可以经口进食,须要记载患者经口摄入的液体(平日以毫升为单位)和患者摄入的食物(描写尺寸).临床中对患者各类饮食水量的盘算广泛缺少科学尺度.如患者服药时经口进少量水经常被疏忽.此外,固体食物的含水量.肌注和静脉推注的药液因为剂量小,也经常被疏忽.汇总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入量,重要包含:①固体食物含水量: 用尺度秤取得食物重量, 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得固体食物含水量.②饮水或饮料量记载: 用有容量刻度标识表记标帜的专用容器计量进入患者机体的水量或饮料量.③输液.输血.静脉或肠道养分治疗时的液体输注量.④各类口服水剂药物.肌注或皮下打针的各类药物液体含量等.经常应用食物含水量表出量出量,重要包含尿液,其次包含大便量.吐逆物.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抽出液量.胸腹腔抽出液量.各类引流管及伤口渗出液等.每班接班前,护士应清空尿袋及引流袋,将尿量.引流量和吐逆总量记载在出入液量登记表上.以往的研讨显示,护士对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广泛消失对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的无形掉水量的漏记.接下来汇总一下肉眼可不雅察并可经由过程评估计具进行精确测量的出量:①尿量:用有容量的专用量杯量取,尿掉禁者留置导尿管记载或是用尿布湿称重的方法将增长的重量千克按尿比重换算成毫升量.②各类胸腹腔.胃肠减压液量用量杯量取记载.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④吐逆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办法.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点患者将全体尿液留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防止测量误差.指点患者在须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严厉记载尿量.出入量该由谁记?正常情形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渗出等相干情形周全控制,从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该由护士记载的.然而,因为大部分病院消失护理人力资本缺少的问题,护士可以或许完成通例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轻易,准时记载患者出入量很难做到.国外研讨也显示,在记载出入量的进程中,患者积极介入是很重要的,可以或许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在这种情形下,很多病院,现实上是由陪护的家眷.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记载的.这就形成了很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消失沟通的问题.一旦沟通不到位,家眷或陪护对出入量记载的重要性懂得缺少,就会产生少记.多记.漏记的错误;又或者未能学会记载的办法,造成误记.此外,陪护或家眷义务心不强,也可能会疏于记载.是以,须要记载出入液量的患者须要护士多与患者.家眷.护工等多方面的沟通,宣教记出入量的重要性及办法,实时总结记载监视,进步记载的精确性.出入量该怎么记?测量体重从而懂得患者的一般情形是最简略精确的一个办法,特殊是针对血液透析的病人来说.然而,临床上很多须要记载出入量的病人是卧床病人,很难精确测量体重.此外,患者的非显性掉水量是难以精确评估和记载的.研讨显示,对患者粪便.吐逆物.汗液.引流液及伤口渗出液中出量的盘算及记载是单薄环节,今朝广泛消失呼吸.皮肤.代谢等不轻易测量项目标漏记.此外,测量对象也须要引起护理人员的看重.很多时刻,一旦容器上没有精确的刻度,估算时必定会产生误差.。
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入量即进入病人身体内的量和生理代谢产生的水,而出量包括隐性失水和显性失水.具体得查相关资料.出量就是大小便+呕吐物+胃液之类的。
一般有尿袋就直接把数算起来,如果没有,就用尿壶。
如果用尿片的,就需要称一下多重来估算。
入量就是吃进去喝进去的东西,还有一天下来的补液量。
本人曾经拜名医为师,学习临床医学,熟读病历上万,所回答的全部都是个人见解和经验,不抄网上的答案,网上没意义的答案害人害己,延误病情,误导病者,本人深深反感,如果支持我,请把我的答案采纳,谢谢,欢迎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再次谢谢,这样把,说得太复杂呢,我怕阁下听不懂,反而延误病情,我就打比喻或说简单一点把,不是不专业,希望阁下理解,再次感谢,谢谢出量:1.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呕吐物(痰、胃液)穿刺液、引流液、伤口渗出浓。
2.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须准确及时,认真掌握患者每小时出入量。
出量:有尿管的可用带刻度的尿盒,没有尿管的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量杯;还要结合病理情况考虑:剧烈腹泻、大量呕吐、肠瘘、高热、出汗、气切等等。
入量:饮水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杯子,食物按照换算表(可向所在医院的营养食堂索取)折合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1. 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
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入量即进入病人身体内的量和生理代谢产生的水,而出量包括隐性失水和显性失水.具体得查相关资料.出量就是大小便+呕吐物+胃液之类的。
一般有尿袋就直接把数算起来,如果没有,就用尿壶。
如果用尿片的,就需要称一下多重来估算。
入量就是吃进去喝进去的东西,还有一天下来的补液量。
本人曾经拜名医为师,学习临床医学,熟读病历上万,所回答的全部都是个人见解和经验,不抄网上的答案,网上没意义的答案害人害己,延误病情,误导病者,本人深深反感,如果支持我,请把我的答案采纳,谢谢,欢迎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再次谢谢,这样把,说得太复杂呢,我怕阁下听不懂,反而延误病情,我就打比喻或说简单一点把,不是不专业,希望阁下理解,再次感谢,谢谢出量:1.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呕吐物(痰、胃液)穿刺液、引流液、伤口渗出浓。
2.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
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须准确及时,认真掌握患者每小时出入量。
出量:有尿管的可用带刻度的尿盒,没有尿管的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量杯;还要结合病理情况考虑:剧烈腹泻、大量呕吐、肠瘘、高热、出汗、气切等等。
入量:饮水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杯子,食物按照换算表(可向所在医院的营养食堂索取)折合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1. 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
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载一.记载出入量的目标和意义:临床工作中经由过程对患者出入液量的不雅察及精确记载,实时懂得病情动态变更,并依据患者的病情变更制订响应的治疗措施,有用掌握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效果,削减了归并症的产生.(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类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效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形可以指点大夫为病人制订合理的补液计划,同时不雅察病人病情的成长状况和病情改良情形.)二.记载出入水量的内容:(越精确越能反应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包含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含尿量.吐逆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类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留意:出量记载处记载量外,还须要不雅察其色彩.性质并记载.如:化脓性沾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澈尿液等?不合性质的引流液反应病情的不合状况.护理记载单均应具体记载.三.记载出.入水量的办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精确计量后,实时记载在护理记载单上.单位用ml暗示.如液态大便用ml暗示,纳入出水量汇总盘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暗示.如固态大便用克暗示,另计为若干克.1、天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能干提醒.由晚班总结并记载.2. 天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能干提醒.由夜班总结并记载.3. 入院当天或开记载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光,至19:00小结时光不满12小时的,按照现实记载时光盘算.如:正午12点入院开端记载,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现实入院时光盘算.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载成12小时总结.4. 天天出入水量24小时总结数目记载于三测单上,记载办法为:今天7:00的总结记载在三测单昨天的日期响应栏内.由夜班记载.。
24小时出入量【范本模板】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四、出入量测量方法称重法(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第十五章 记24小时内出入液量(1)

第十五章记24小时内出入液量正常人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应保持动态平衡。
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有心脏病,肾脏病及肝硬化腹水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与排出量。
了解病人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握病人病情,协助诊断及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因此,护理人员要掌握记录出入液量的方法。
【用物】10%大量杯,小量杯,标签纸(可用一次性胶布代替),黄布条,笔,出入液量记录单,弯盘,治疗盘,一次性水杯(或病人透明水杯)。
【操作程序】75%1.评估病人,耐心解释,以取得合作。
5%2.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并携用物至创旁,核对床号,姓名,再次说明。
10%3.在床尾系挂蓝布条标记。
5%4.以一定的毫升数为单位,分次向病人杯内倒入100~150ml水,依次在透明杯上贴好标签纸,向病人说明有关的测量方法。
20%5.清醒合作病人排尿要求排入容器内,用量杯测量,或集中在一个容器中定时测量。
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应定时测量,记录。
15%6.随时观察并记录出入液量。
5%7.每日于7am总结并在护理记录单及体温单的相应栏目内记录。
10%8.处理用物,洗手,取口罩。
5%【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8min分钟以内。
【仪表】5%【服务态度】5%【理论要点】5%1.目的(1)限制摄入量,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1(2)观察出入量情况,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3)观察应用利尿剂,脱水药物的效果。
12.注意事项(1)病人饮水杯须用透明容器。
0.5(2)尿失禁病人上留置导尿管。
0.5(3)计算要准确,测量时眼睛平视与刻度平齐。
1【综合评分】1.用物缺一项或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2.仪表,服务态度1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
3.操作程序按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4.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5.计算不准确扣10分。
6.操作时间每超过规定时间的20%扣1分。
第十六章隔离技术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24h出入量管理ppt课件

• 记录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因为不准确的记录可能导 致医生的误判和治疗方案的错误制定。因此,应尽量确 保记录的准确性,必要时可采用仪器监测辅助记录。
03
正常出入量
正常入量
正常入量
• 包括固体食物、液体食物、饮用水等,每天的摄入量因人而异,取决于个 体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入量
人工记录
记录形式
• 以表格形式,将出入量按时间顺序 逐项记录。
适用范围
• 适用于病情较轻、意识清楚的病人 ,但需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优点
• 简单易行,可随时记录,方便观察 病情变化。
缺点
• 易出现误差和遗漏,且不能保证24 小时内的完整记录。
仪器记录
仪进行自 动监测和记录。
• 便秘、腹泻等,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皮肤蒸发异常
03
• 皮肤干燥、水肿等,影响机体水分的正常蒸发与分布。
出入量不平衡
机体水分失衡
• 机体摄入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不相等,导致机体水分失衡,影响正常代谢和生理功 能。
机体电解质失衡
• 机体摄入的电解质与排出的电解质不相等,导致机体电解质失衡,引发电解质代谢 紊乱。
• 新生儿每天约需100~150ml/kg体重的液体,儿童每天约需1~2ml/kg体 重的液体,成人每天约需2~3ml/kg体重的液体。
正常出量
正常出量
• 包括尿、粪、汗液等,每天的排出量也因人而异,取决 于个体的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
不同年龄段的正常出量
• 新生儿每天约需10~40ml/kg体重的液体,儿童每天约 需5~10ml/kg体重的液体,成人每天约需1~2ml/kg体重 的液体。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摘要:一、背景介绍二、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具体内容1.饮食摄入量2.水分摄入量3.尿液排出量4.粪便排出量5.其它排出量三、如何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记录数据2.分析结果3.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四、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意义1.了解身体水分平衡情况2.预防脱水及水中毒3.辅助诊断疾病五、总结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日常饮食和排泄情况。
为了更好地了解身体状况,许多医疗专业人士推荐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本文将对这一工具进行详细介绍。
二、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具体内容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主要包括饮食摄入量、水分摄入量、尿液排出量、粪便排出量和其它排出量五个方面。
通过记录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饮食摄入量:包括主食、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2.水分摄入量:包括饮水、饮料、食物中的水分等。
3.尿液排出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为1500-2000毫升。
4.粪便排出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每天排便量约为100-300克。
5.其它排出量:包括汗液、呼吸、皮肤蒸发等途径排出的水分。
三、如何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记录数据:在表格中详细填写饮食摄入量、水分摄入量、尿液排出量、粪便排出量和其它排出量。
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建议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记录。
2.分析结果: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和排出情况。
如果发现摄入量与排出量失衡,需要及时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
3.调整饮食和水分摄入:根据分析结果,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水分摄入与排出的平衡。
例如,增加水分摄入量、减少高盐食物摄入等。
四、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意义1.了解身体水分平衡情况:通过记录和分析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分平衡情况,预防脱水及水中毒。
2.预防脱水及水中毒:对于患有慢性疾病、运动量大或高温环境工作的人群,使用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有助于预防脱水及水中毒。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培训资料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培训资料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
)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页脚内容1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
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晚班总结并记录。
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
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出入量记录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出入量的概念。
所谓出入量,就是指患者24小时内的液体摄入量和排出量。
液体摄入量包括口服液体、静脉输入液和饮食中含水量;而排出量则包括尿量、呕吐物、引流液、大便和出汗等。
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标准的量杯和注射器进行液体计量,确保准确记录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各种液体的种类和摄入时间。
2. 对于尿量的记录,应该使用尿量计或尿尿盆进行准确测量,并及时记录。
同时,需要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和透明度,这些信息也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
3. 对于呕吐物、引流液、大便和出汗等排出量,也需要准确记录其量和性状,以便医生分析患者的病情。
4. 出入量记录应该是连续的、准确的。
每次记录应该包括时间、种类、量和性状等信息,并及时上报给主治医生或护士长。
5.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出入量记录,比如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或特殊治疗时,需要特别注意记录并及时通报医生。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保持患者隐私,尊重患者的意愿。
在记录出入量时,应该在患者不受干扰的情况下进行,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困扰。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
在记录出入量时,需要保持双手清洁,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3.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在进行出入量记录时,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了解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准确的出入量记录,医护人员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希望各位医护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范的出入量记录方法进行工作,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24小时出入水量记录一、记录出入量的目的和意义: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如烧伤病人、脱水酸中毒病人、各种休克病人、心衰病人、肾功能障碍病人等的出入、水量情况可以指导医生为病人制定合理的补液方案,同时观察病人病情的发展状况和病情改善情况.)二、记录出入水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注意:出量记录处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三、记录出、入水量的方法:液态出量:用有刻度的量杯或量筒准确计量后,及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单位用ml表示。
如液态大便用ml表示,纳入出水量汇总计算。
固态出量:单位用g表示。
如固态大便用克表示,另计为多少克.1、每天19:00做日间小结,出、入量小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晚班总结并记录.2、每天早上7:00做24小时总结,出、入量总结数字下画红色双横线,做醒目提示.由夜班总结并记录。
3、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时间,至19:00小结时间不满12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晚上19:00小结时,记做5小时小结。
早上7:00 ,24小时总结也是同样,按照实际入院时间计算。
如总结时入院仅12小时即记录成12小时总结。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原创版)目录1.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概述2.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内容3.如何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和意义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概述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是一种记录个体在一天之内的出入量情况的表格,主要用于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以便于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身体健康。
它适用于不同年龄、性别、体型和运动量的人群,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内容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以便于分析个体的营养需求。
2.食物摄入情况:记录一天内所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数量、热量等,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
3.饮水情况:记录一天内的饮水量,以及所饮用的饮料类型、热量等,以便于分析水分摄入是否充足。
4.运动消耗:记录一天内的运动类型、时长、消耗热量等,以便于了解运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5.排泄情况:记录一天内的大小便次数、量等,以便于了解身体的排泄功能是否正常。
三、如何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使用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方法如下:1.首先,了解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2.记录一天内所摄入的各种食物、饮水量、运动消耗等情况。
3.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自己的热量摄入和消耗,评估营养摄入是否平衡。
4.根据评估结果,合理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身体健康。
四、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和意义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营养摄入状况,及时发现并纠正营养不均衡的问题。
2.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3.对于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等,可以根据 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合理调整饮食,有助于控制病情。
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可以为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士提供依据,便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方案。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案例一:准确记录出入量的重要性
保障患者安全
通过准确记录出入量,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 体液平衡情况,预防脱水或水中毒等潜在风险。
评估治疗效果
出入量记录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评估治 疗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出入量记录,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调 整输液速度、更换药物等,以确保治疗效果。
适用对象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参与患者出入量管理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本规范的 要求进行书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医院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对本规范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 保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落实。
02 24小时出入量记录规范
出入量定义及分类
出入量定义
出入量是指病人在24小时内所摄入 和排出的液体总量。
及时性原则
01 及时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信息,避免延迟或遗漏。 02 对于危重患者或需要密切观察出入量的患者,应
增加记录频次,确保数据的实时性。
03 如有特殊情况导致记录不及时,应在文书中说明 原因并尽快补充记录。
清晰性原则
书写清晰、易读,使用黑色或 蓝黑色墨水笔书写,避免使用
铅笔或红色墨水笔。
保持文书的整洁和美观,避 免涂改、刮擦或使用涂改液
意识到自己在书写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将积 极改进和提高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24小时出入量护理 文书书写规范将更加科学、严谨和实用
02
未来可能会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电子化管理,提高记录效率和准确 性
03
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对护理文书的要求也将更加严格,需 要护理人员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和责任意识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含水量 (ml)食物
(g)
米饭 1 中碗 100
240
松花蛋
大米粥 1 大碗 50
400
藕粉
大米粥 1 小碗 25
200
鸭蛋
面条 2 两 100
250
馄饨
馒头 1 个 50
25
豆浆
花卷 1 个 50
25
牛奶
烧饼 1 个 50
20
蒸鸡蛋
油饼 1 个 100
25
牛肉
豆沙包 1 个 50
34
猪肉
菜包 1 个 150
③粪便量:100~300 g/d 含液量约 150 mL, 若为稀水便应排入便盆, 再
倒入量杯, 酌情加已知容量水, 量取总量后减去已知水容量既得粪便含水量。 ④呕吐物亦同上大便含液量换算方法。
⑤伤口渗液或汗液: 先称得湿床单或湿纱布总重量再减去干纱布、干床单等重量
既得液体重量, 然后换算成毫升量。 对于没有尿管的患者,在便盆内放置一次性尿液收集盆并指导患者将全部尿液留 置于尿液收集盆内,避免测量误差。指导患者在需要清空一次性尿液收集盆时通 知护士,切勿将尿液收集盆移走。护士在每次清空尿液时须将尿液倒置量杯内, 严格记录尿量。 出入量该由谁记? 正常情况下,护士理应对住院患者的饮食、用药、排泄等相关情况全面掌握,从 这个角度讲,出入量是应当由护士记录的。然而,由于大部分医院存在护理人力 资源不足的问题,护士能够完成常规治疗护理项目已属不易,定时记录患者出入 量很难做到。国外研究也显示,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患者积极参与是很重要 的,能够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医院,实际上是由陪护的家属、护工或护理员来完成出入量 记录的。这就形成了许多隐患。护士将这个工作交予他人,就存在沟通的问题。 一旦沟通不到位,家属或陪护对出入量记录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就会发生少记、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

24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摘要:1.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简介2.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3.如何正确使用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4.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优点和局限性正文:一、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简介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是一种用于记录和监测个体在一天之内的出入量(即摄入和排出的水分总量)的工具。
它通常包括一张表格,表格中列出了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以及对应的出入量。
通过记录每天的出入量,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从而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二、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作用1.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通过记录每天的出入量,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自己每天摄入和排出的水分总量,从而判断是否达到了适宜的饮水量。
2.指导人们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如果发现每天的出入量有较大波动,人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水量和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3.预防和辅助治疗某些疾病:对于患有尿路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等与水分代谢有关的疾病的患者,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监控自己的病情,预防疾病的恶化。
三、如何正确使用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1.准备一个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表格中应包括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以及对应的出入量。
2.每天早晨起床后,将昨天的出入量进行总结,记录在表格中。
3.在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及时记录自己的饮水量和排尿量。
4.晚上睡觉前,再次总结当天的出入量,与早晨的记录进行对比,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
四、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的优点和局限性优点:1.方便快捷: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便于携带,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出入量。
2.易于理解:表格形式直观,人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自己的水分摄入情况。
局限性:1.准确性有限:24 小时出入量宣教表只能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出入量,无法精确反映个体的水分代谢状况。
记24小时出入量、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意义:
当患者有上述疾病时,机体对液体的调节功能发生紊乱,通过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了解患者体内液体平衡情况,对动态掌 握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记出入量的方法
•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护理文书分类
• 一般护理文书
1、体温单; 2、非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 3、手术科室护理记录单 4、首次护理评估单 5、 ICU护理记录单 6、手术清单记录单
• 专科护理文书
• 引流管(导管)观察记录单、 出入量记录单、压疮观察记录单
一、体温单
• 1、为表格式记录,用于记录患者住院周数、入院日期、 住院日期、手术后日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 次数、出入液量、体重、药物过敏记录、转科、死亡等项 目,通过体温单能了解患者主要概况,十分重要,因此放 在病历的第一页。
具体要求
摄入量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 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 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 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
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
护理文书书写
意义
· 法律依据
2
原则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 考核
· 评估 · 研究
1
• 正式文书:
• • • • • • 体温单 医嘱单 护理记录单 入院介绍 出院指导 巡视卡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之勘阻及广创作概念摄入量包含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更,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克不及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弥补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含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
概念
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
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
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
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
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
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
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四、出入量测量方法
称重法
(1)固体食物含水量:用标准秤取得食物重量,参考食物含水量表即可。
(2)尿量:使用尿垫的病人,称湿尿布的重量再减去干尿布的质量。
(3)伤口渗液或汗液
(4)粪便量,呕吐物:咯血,痰液。
(参考大便含水量来记录)
量杯法
(1)饮水量记录,口服水剂药物:用有容量刻度标记的专用器皿记录患者饮水量,若为糊状食物或牛奶应量好水量再加溶质仅记含水量。
(2)固体药片需水送服时饮水量及粉针剂需溶媒稀释的溶媒体含量等。
(3)留置导尿和使用尿袋的病人,需用量杯记量。
(4)胃肠减压抽出液量
(5)胸腹腔抽出液量及各种引流管
五、记录方法
记录同一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在同一横格上开始记录;对于不同时间的摄入量和排出量,应各自另起一行记录。
12或24h就患者的出入量做一次小结或总结。
需要时可分类总结,并将结果填写在体温单相应的栏目上。
入院当天或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医嘱的时间,不满24小时的,按照实际记录时间计算。
如:中午12点入院开始记录,至第二天早上7点时,记做19小时总结。
六、记出入量的内容:(越准确越能反映病情)
1、入量:即进入病人体内的量。
包括饮食、水、输液量、输血量等。
2、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胃肠减压、抽出液体(如:腹水、胸水、胃液等)、各种引流量(如:腹腔引流液、胆汁、尿液)、出血量等。
注意:出量记录除记录量外,还需要观察其颜色、性质并记录。
如:化脓性感染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黄色脓性液体,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等。
如:消化道出血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血、咖啡色液体、或草绿色胃液等。
如:泌尿系手术后病人:可能引流液为鲜红色血液、暗红色、淡红色血性液体或是引流液为清亮尿液等。
不同性质的引流液反映病情的不同状态。
护理记录单均应详细记录。
七、注意的事项
1、出量小于入量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或者休克患者,此时患者容易出现心衰、全身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全身水肿有无加重,呼吸是否浅快或伴有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大量粉红色泡沫痰,行血气分析检查,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2、入量小于出量常见于尿崩症(下丘脑病变)、利尿剂过量、大量呕吐或腹泻、过度换气,此时患者容易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血液粘稠、脑梗、心梗、肾梗或电解质紊乱,此时应测中心静脉压,观察皮肤颜色及弹性、眼窝是否凹陷、意识情况及肢体是否偏瘫、血压是否下降,同时及时报告医生。
大便中的水分
1便秘:含水量约5-15%。
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常见食物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酸奶、冰激凌、稠粥
70%±: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饼
30%±: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各种水果含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