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现用图解-目诊
干货分享面诊大全(图示)

干货分享面诊大全(图示)望闻切问是中医诊断的方法。
色诊是望诊的一部分。
察颜观色不但医生能用,我们也可用于自查病。
掌握好色诊,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健康摄取第一道的屏障。
中国人以红黄为主色。
各人都有其常色,五脏有其正色,四时有其时色,各部位有其位色。
病色是在明亮的间接日光下观察到的非常、非正、非时、非位,太过不及之色。
观色要在远距离第一眼印象的基础上,由形到色,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一竖三横转一圈的顺序诊断。
病色以有神、明亮、润滑、光泽为轻,暗滞、干枯、污浊为重。
病色有虚实、表里、寒热、阴阳之分。
白为虚、红为热。
心肝脾肺肾,各有其色,白为肺、红为心、黄为脾、青为肝、黑为肾。
望诊要多种诊断综合考察。
面色只是其一。
面部还有眼、唇、舌、耳,也要仔细观察。
本文只讲面、眼、唇一、望诊基础:脏腑在面部的分部⑴、脸部发黄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下一种黄色了,那是病色。
(图六)血脂偏高,会使脸色偏黄、偏暗,有一些污浊,好像洗脸的时候有没有洗干净的感觉,中医叫做黄而暗浊。
(图七)淡黄色在鼻尖是脾气虚,病人不愿意吃饭,稍微吃一点东西肚子就涨,不吃不涨,吃完就涨,很可能还会大便失常。
他也会逐渐消瘦。
(图八)如果淡黄色出现在两侧的鼻翼,那是胃气虚,胃气虚的人虽然想吃,但是他吃不下吃不多,吃进去了之后就难受,而且不消化。
(图九)两个眉毛之间和眉毛上方黄而发暗、发乌,这是痰湿。
这种情况下,把心情保持好,另外吃一些行气化痰的药,就会逐渐逐渐地痊愈。
(图十)脸色淡黄,而且还发干,是脾胃虚弱。
应当吃补脾的药物。
(图11)如果脸上又黄又明亮,说明病人不久之后会发生水肿。
(图12)⑵、脸部发红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只剩一种红色了,而且特别明显,那这个红就是病色。
满脸通红,说明正在发烧,或者血压正在升高,那么肝火上延了。
这是实热,必须用清热解火的方法去治疗。
(图13)如果满脸苍白,而在颧颊的部位上出现了一道,或几道娇艳的红色,那是真寒假热。
瑶浴面诊

(面诊反射区口诀)面部全息观康健,通络美容疗疾患;额头大脑咽与喉,肺与心脏眉眼间;人中子宫外膀胱,鼻头脾胃鼻中肝;颧下大肠外属肾,颧内小肠斜上胆;两颊膝膑口旁股,下腭亦肾颧上肩。
面诊的依据: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们断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五脏的能力;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在泡过瑶浴后,会以不同的颜色在脸上显现出来,映射出相相应部位脏器的健康状况。
从而可以提前预防,及早救治。
另外,在面诊之前,亦可根据相应部位出现的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年人以斑表现)等来进行面诊佐证,以增加泡浴后面诊的正确性。
面诊图表定位: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良区。
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圆为肺区。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区)。
5、两眼中间是心区。
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中间为肝区。
8、左右两翼为胆区。
9、鼻头是脾区。
10、左右两翼是胃区。
11、鼻根两侧是胸乳区。
12、人中是膀胱区。
13、整个嘴巴及周围是生殖区。
14、下巴是肾和全身有酸痛的地方;也叫疲劳酸痛区。
15、整个下巴到耳朵包括耳朵为肾区。
16、颧骨下侧到外眼角为大肠区。
17、颧骨下侧到内眼角为小肠区。
(一)总论l、脸上长痣、痦子;表示该部位脏器先天功能不足。
2、脸上长斑:表示该部位长期慢性耗损形成的慢性疾病(3~5年形成)。
3、脸上长青春痘:表示该部位脏器现阶段正存在炎症病变(短期形成)。
4、全脸青春痘、斑:是内分泌失调或肝脏免疫功能下降。
(二)各论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如果有症状,代表心血管机能不良或精神压力大。
面部望诊图集

望诊图集一、“望面色” 面部脏腑分属图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图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
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
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
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额)为首面;阙上(眉心上)为咽喉;阙中(印堂、眉心)为肺;阙下(下极、山根、鼻根)为心;下极之下(直下、年寿、鼻柱)为肝肝部左右(鼻柱旁)为胆;肝下(面王、准头、鼻尖)为脾;方上(鼻翼、脾两旁)为胃;中央(颧骨下)为大肠;挟大肠(颊)为肾;明堂以上(鼻翼旁)为小肠;明堂以下(人中)为膀胱、子处。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
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若额头中间比较凹,且颜色晦暗、或发青、或有斑,说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畅;如有粉刺,证明此人近期患过感冒或喉咙疼。
若两眉头部位有痣、痦子或发白,则证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或胸闷气短,或肺有病。
白睛诊

瑶族医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主要是从一些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内痔、肝炎、带下病、咽喉炎等症的望目诊符合率,来反映瑶族对病症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程度,以供数据统计或就诊参考。
(一)胃、十二指肠病变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据此可诊断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统计临床符合率达90.2%。
(二)消化道癌眼白睛上半部球结膜表层血管呈横行走向,或为V型状态,即为消化道癌的征象。
有学者观察800例,肠癌占69%,胃癌占58%,食道癌占57%,肝癌占45%,健康者仅有16%的出现这种征象。
(三)神经衰弱眼睑绿青紫为神经衰弱征象,有学者收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115例出现睑绿青紫,占95.83%。
四)内痔白睛5、6点钟处,在其部位附近的,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观察这些血管的条数、粗细,可以诊断内痔的多少和大小。
并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
一般血管分叉和粗细与痔疮成正比关系。
有学者观察数1000例,诊断符合率达85%以上。
(五)月经、带下病观察下睫毛边缘与下眼皮之间,如有条线状、浅黑色的明亮带存在,即为月经、带下异常征。
也可以通过观察两眼上下眼睑,如果上下眼睑发黑,则亦可判断月经、带下异常。
有学者观察153例,符合率为68.6%。
(六)肝炎肝炎患者白睛内下方的血管呈充盈、扩张、色呈淡青状态,有此者应高度警惕。
(七)淋巴结核白睛的血丝贯穿瞳神,即为淋巴结核征象。
并且一条赤脉贯瞳为病轻,2~3条赤脉贯瞳为病重。
(八)咽喉炎白睛内侧稍上,如果见到鲜红血丝向瞳孔方向走向,则为咽喉炎征象。
(九)附件炎白睛下方6时处,如果见到鲜红血丝向瞳孔内侧方向延伸,即可考虑为附件炎。
(十)颈、腰椎增生白睛12时、6时处有鲜红血丝向瞳孔方向走向,末端有时可见到瘀点,即可考虑为颈、腰椎增生。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瑶医对病症的望目诊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同时这也为瑶医的临床诊治提供可可靠的依据,从而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治疗的有效性。
瑶医目诊法

瑶医目诊法目诊主要依据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借助7倍左右的放大镜进行操作,来判断相应脏腑可能发生的病变、损伤和机能紊乱,是传统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黑晴诊法、白睛诊法和全目望诊。
目诊是精细的微诊系统,对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监测,颇具见微知著作用.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和早防治,但其难度也相对较大,细心显得十分重要。
(一)瑶医目诊的特点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二)白晴形色变化与目诊定性白睛诊法上要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形态、颜色等变化,来判断相应脏器可能发生的病变。
巩膜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六分之五;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三分之一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膜透明,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颜色相对深沉.青紫、暗淡。
临症中球结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1.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
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
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
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
常见于颈椎病,输卵管闭塞,脉管炎等。
(5)分叉血管状若树枝样分叉,表明相应脏器炎症播散、扩张或血液供应障碍。
如痔疮,可从血管分叉条数来判断痔核多少及大小。
(6)隆起血丝浅表、明显、红活,多在球结膜上,表示为急病、新病,急性炎症开始。
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尿路感染等。
(7)雾斑片状青紫斑,似淤血凝集成一模糊小片,多属气滞血淤症(虫积除外)。
中医望诊图集

中医望诊图诊图集集祖国医学国医学((中医)讲求“望、闻、问、切”。
其中的望其中的望,,即为通过观过观察人察人的外在表的外在表现现(如面部如面部、、手足手足、、以及其他体表以及其他体表))来实施诊断的一的一种种方法方法。
一、“望面色望面色”” 面部面部脏脏腑分腑分属属图面部与脏腑对应分布图面部反映整体各部位生理信息,使面部成为整体完整的缩影。
面部的各部分属不同的脏腑,是面部望诊的基础。
古今面部分属则有所不同。
传统的面部脏腑是在《内经》有关脏象、气血、经络分布的理论基础上而形成的。
古代面部分属——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分为:鼻部称为明堂,眉间称为阙,额称庭(颜),颊侧称为藩,耳门称为蔽。
面部各部分与五脏相关位置是:庭(额)为首面;阙上(眉心上)为咽喉;阙中(印堂、眉心)为肺;阙下(下极、山根、鼻根)为心;下极之下(直下、年寿、鼻柱)为肝肝部左右(鼻柱旁)为胆;肝下(面王、准头、鼻尖)为脾;方上(鼻翼、脾两旁)为胃;中央(颧骨下)为大肠;挟大肠(颊)为肾;明堂以上(鼻翼旁)为小肠;明堂以下(人中)为膀胱、子处。
1、心理压力:反射区域在额上1/3至发际处(即发际一圈),此处出现青春痘:(疙瘩),或和面部额色不一样,说明此人心理压力比较重。
若出现斑;说明心脏有疾病(如:心肌无力);有痣、痦子,说明心脏功能先天不足。
2、心脏: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之间的鼻梁处,此处出现横纹或横纹比较明显,证明心律不齐或心脏状况不好;若出现的横纹深而且舌头上面也有很深的竖纹(沟),可能是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
心脏病者一般小肠功能不好;还能引发血管、脑、甲状腺、甲状旁腺等疾病。
下耳唇有皱纹是冠心病,嘴唇发紫是心脏病。
3、脑:反射区域在两眉头之间,此处出现竖纹,竖纹很深并且本部位发红的话,证明此人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头痛、神经衰弱、多梦、睡眠不良、心悸、烦躁等4、肺:(呼吸系统、咽喉、气管、扁桃腺等):反射区域在两眉1/2之间;额头1/3以下的部位。
瑶医目诊图

瑶医目诊图——五轮观诊法目诊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身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目诊的部位有巩膜、球结膜、虹膜和眼睑、眉毛等,传统医学将这些部分称为五轮,即瞳子属肾而为水轮;黑睛属肝而为风轮,白睛属肺而为气轮;上下眼胞属脾而为肉轮;大小眦属心而为血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睛,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为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通过观察相应部位即可诊断全身病变。
八卦:八廓部位: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天、水、山、雷、风、火、地、泽。
肺、肾、胆、小肠肝、心(命门)脾胃膀胱瑶医望诊绝技--观目诊病(一)(一)瑶医目诊的特点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二)白晴形色变化与目诊定性白睛诊法上要观察巩膜,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形态、颜色等变化,来判断相应脏器可能发生的病变。
巩膜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六分之五;球结膜是覆盖巩膜前三分之一的薄膜,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膜透明,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颜色相对深沉.青紫、暗淡。
临症中球结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异变信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1.白睛血管形变及目诊含义(1)局部血管根部粗大属顽固性疾病,病程长,多有器官损害。
如心脏病、慢性肾病等。
(2)曲张或怒张相应血管呈怒张状,多属血淤证或病情较重、较急。
肺炎、急性肝炎等。
(3)延伸血丝很长,延伸到其他区域,多表示病情发展方向及疾病范围,表明该部位疾病向另一部位发展或传变。
如腰腿痛(坐骨神经痛),上肢痛,骨髓炎等。
(4)离断延伸的血管在一定部位或中途突然中断,也有的被黑色淤血点隔开,往往表示该部位脏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狭窄、阻塞。
神奇的“瑶医目诊”

神奇的“瑶医目诊”
目诊是瑶医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
眼睛不同部位对应人体不同器官,不同部位出现的异常状况能反映疾病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目诊法主要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诊断出身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判断、预测各类病疾。
眼睛虽是一个局部器官,但它通过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的经络与脏腑,与其他器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使全身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若经络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影响到目,而使目发生各种变化。
故望目可'见微知著'、'一目了然'。
临床上目诊可诊断150种病症,且准确率高达80%以上。
在传统医学的目诊运用中,诊目可辨表里、审寒热、定虚实、察气血,甚或起到'决疾病而卜死生、究病机而知进退、测未病而防未然'的临床意义。
故素有'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的评价。
传统医学将目诊的临床意义提到极高的高度。
中医望诊(眼、口、舌、鼻、面、齿、指)精华图解

中医望诊(眼、口、舌、鼻、面、齿、指)精华图解眼:1、眼周围的症状眼皮浮肿——内脏(肾脏、肠胃、心脏)功能降低而导致体内水分囤积黑眼圈——血液含有过多老旧废物时,就会让眼睛周围变的黯沉(肾脏)眼睛下方的皱纹——老化现象之一眼眶凹陷——身体能量的过度消耗内眼睑泛白——贫血的症状眼皮上冒出黄白色小痘子——胆固醇过高2、眼睛本身的毛病眼白泛黄——肝胆出现毛病的警讯(黄疸)眼白产生血丝——肝脏过度紧张,造成血管充血扩大眼针——免疫力衰退的警讯3、眼睛功能上的障碍睡眠时眼睛无法完全闭合——肠胃不良导致全身肌肉衰退眼睛容易疲劳——肝脏的功能低下4、眼睛的分泌物“眼屎”——黄色的眼屎是“脓”(炎症)眼睛干涩——容易引发眼疾泪液过多——肝脏功能减弱时,容易流泪口:1、嘴部周围嘴角破裂——胃发炎而引起的假性食欲嘴角四周冒出痘子——肠胃功能虚弱嘴唇干涩——体温上升会使得嘴唇干涩唇色过白——血液不足的警讯唇色过红——体内囤积过多的热2、口腔内的症状、分泌物口腔炎——免疫力降低的证据口臭——有五种成因(胃炎旺盛、消化不良、鼻炎、牙龈疾病、齿垢)感觉口干舌燥且口水粘稠——全身水分不足早晨起床时发现枕边流了一滩口水——肠胃衰弱神奇的中医“四诊法”:望诊、闻诊、问诊、脉诊,之颜面望诊:观脸知健康中医学认为“心开窃于舌”,“舌为心之苗”,并把舌面分为四个区域和五脏六腑相应,即:舌尖区属心、肺,舌中部属脾、胃,舌根区属肾,舌的两边属肝胆。
请点击☞背诊图解、背部按摩、背部刮痧据此,这里的“心”可以理解为是指以心为中心的五脏六腑,那么舌就是反映五脏六腑状况的一面镜子、一块标牌了。
古人把写舌诊的专著取名叫《金镜录》、《舌鉴》等,可算是一语道破真谛。
俗话说:'不怕舌上脏,就怕舌上光'。
'舌上脏',指舌上有物;'舌上光',指舌上无物。
舌上之物,苔也。
舌上有苔则“不怕”,舌上无苔而“怕”人正常的舌呈淡红色(如上图)质地柔软,活动自如,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燥适中的白苔,中医常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瑶浴泡澡面诊图(好转反应)

瑶浴泡澡面诊图(好转反应)什么是秘现反应?秘现反应,即身体内隐秘性病症“被发现”后显于体表。
人们往往秘现反应产生时才意识到病症存在,其实这些病早就隐藏在体内。
秘现反应产生,就能达成“早发现早治疗”。
瑶浴能提早秘现反应。
这种反应被医学界认定为人体脱胎换骨的必经之路,无不良后果。
务请亲们不要惊慌。
秘现反应后,坚持使用瑶浴,加紧排毒,身体调理才能更彻底。
购瑶浴药包,送瑶族千年古方秘现反应详解秘文电子文档。
1、百合穴不出汗:经络不通。
气血不畅,体内寒湿重。
2、额头白或青:心理压力大,失眠,健忘,多梦。
3、眼周肿或黑眼圈,耳前脸颊白,耳鸣,肾虚严重。
体质虚弱。
4、眼睛跳,眼部流泪、酸痛、充血:肝有问题,排肝毒的反应。
5、咽侯痒,咳嗽:排湿气和毒素的表现,多是以前有支气管炎或者咽侯炎。
6、眼内眦(即睛明穴)白:乳腺增生或阻塞。
7、鼻尖及鼻翼白:脾胃功能减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8、发烧,颧骨赤红:肝火,心火旺,易怒心情烦燥,失眠。
排虚火。
9、唇周白(或黄,青):泌尿生殖系统有较严重症状。
10、手臂或大小腿出现红白斑点,体内有严重风湿,阴阴失调。
11、头晕胸闷,:气血不足。
12、出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快促进毒素排得更彻底。
13、腹泻,呕吐:脾胃有问题,胃寒或者肝有问题也会吐。
14、瘙痒,湿诊:排湿气毒素的表现。
15、外阴瘙痒,白带,残血等异物从阴道排出,妇科有问题。
为此,印象瑶都瑶浴店推出了一款药浴产品,称泡泡澡就能减肥。
据该店美容导师曾小姐介绍,十二级经脉药包有打开经络、代射垃圾之功效,排毒养颜瑶浴药包,除了排除身体毒素,美白淡斑,还具备很好的减肥效果。
瑶医目诊和用药

8:白睛诊法
右眼:颈椎---12.30分 左眼:颈椎-----11.30分
心----1点 心------11点
肝----1.30分 脾------10.30分
如果是糖尿病人,可把冰糖换成木糖醇200克,
乌梅:可以把扩张的支气管给缩回去.生津止渴,止咽痒.
川贝母:止咳. 西洋参:补气. 冰糖:润肺.
作用:软化支气管,补气,润肺,止咳.
方法:将西洋参,川贝母打成粉与250克冰糖一同倒入一斤白米醋中密封好,浸泡
四:1:巴马野菜:青蛙腿,野南瓜苗,南瓜苗,山韭菜,雷公根.
瑶歌:有毛有刺皆消肿, 亮面浆多拔毒功
方梗中空善治风, 对枝对叶能调红.
2:南瓜苗:有覆毛,含有粗纤维,肠道的清道夫,润肠,清自由基.
功效:清热解毒,清肺利湿,适用于糖尿病,动脉硬化,消化道溃疡等症状.
(6):损伤点在眼外侧,按瘀血点上下排列次序,分别表示腋后线部,腋中线部,
腋前线部受伤.
注:只要曾经有过外伤的损伤点,就会在眼睛里记录下来,血管上端的黑点是
损伤点.
5: 护 眼 眼 罩
原料:干千里光叶子 芭蕉皮(香蕉皮) 薄荷叶子
九节风200克(鸡血藤200克可代) 防风150克 艾叶150克 杜仲150克
鸟落150克 夜交藤200克 忍冬藤150克 救必应200克
作用:保健药方:调节微循环,增加气血调理,行血,化瘀,除湿气,每天都可洗.
九节风:对治疗风湿病有奇效,可以穿筋透骨.
一个月后放入20克乌梅再浸泡一个星期,每晚睡前喝一小杯(一般两到三个
月即可).可治疗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
3: 治疗鼻炎秘方(病从鼻入,熏鼻疗法)
瑶医特色诊疗法-目诊的概述

瑶医特色诊疗法——目诊的概述文章来源:中国瑶医网 2008-2-28 10:14:31(一)概念瑶医目诊是瑶医诊法中最有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诊法。
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睛,来判断整体及各部位的健康状况,从而诊断或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给我们提供治疗或预防的依据,它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色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整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二)瑶医目诊的特点瑶医目诊是独具特色的一门科学,方法简单,可用五个字对其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简、便、验、廉、捷。
1、诊断准确、迅速:自从目诊运用于临床后,其诊断价值逐步提高。
例如黑晴诊法诊断符合率达85.5%,瑶医白晴诊法达80%以上。
而且其诊断迅速,只要用放大镜或肉眼一看就可以知道患者得了什么病或将患什么病。
2、操作简便、易学易懂:目诊法设备简单,只用6~7倍的放大镜即可开展工作。
在室内外,田头地间、街头巷尾、工厂车间均可进行检查,不受体位和环境条件的限制。
医生一手挣开患者的眼睑,协作视线,另一手持放大镜即可观察,无任何副作用,病人亦无任何不适,医患配合,病人乐于就诊。
3、无副作用,经济安全、便于推广: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临床诊断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如B 超、CT、MRI等),但检查费用偏高,故不易在我国广大基层普及运用。
因此,目诊法就更显示出它的优点,即无任何创伤、操作简便,经济可靠、便于推广。
4、司外揣内、见微知著:对于目诊法来讲,司外揣内的“外”主要指眼睛的外在变化或局部表现。
“内”则是指机体内部脏腑器官、四肢百骸。
见微知著的“微”就是指眼睛的外在微细变化,“著”则指人体阴阳的失调及脏腑、气血津液、筋脉的相关病变。
这些认识方法正体现出瑶医的人与外界相通的观念,说明了目诊理论的科学性。
5、有助于广泛普查:瑶医目诊法发展到今天,已经诊断出包括癌症在内的内、外、妇、儿、皮肤、传染、五官等科疾病,并且具有一次即可体检全身健康状况及预测疾病的功能,因为全身各部位的病变均可在眼部表现出来。
瑶医的白睛诊法

瑶医的⽩睛诊法——五轮诊断法、⽩晴诊、眼罩、眼操、明⽬⾷疗 瑶医中有⼀种诊法具有早期预测疾病的功能。
它能在极早时期,甚⾄在其他任何体征尚未出现之前就探查出器质性的病变,尤其重要的是,它能预测出10-15年后可能发展成⽆法康复的慢性疾病。
在临床上这种诊法可以判断150种病症,且准确率⾼达80%以上。
这就是医学上的⽬诊。
⽬诊是瑶医诊法中最具有特⾊的诊法之⼀,它是通过观察眼睛来诊断全⾝疾病的⼀种诊法。
⽬诊在瑶族还被⽤来诊断⾝体上的损伤。
它能在患者没有⾃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来诊断受伤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等。
⼀⽬了然。
、 ⽬诊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睛各部位的形态、⾊泽、斑点、穹窿及位置结构的动态变化,来诊断⾝体上疾病所在各部位的病变、损伤及机能紊乱的全息诊法。
⽬诊的部位有巩膜、球结膜、虹膜和眼睑、眉⽑等,传统医学将这些部分称为五轮,即⽩睛(巩膜、球结膜)属肺,称⽓轮;⿊睛(虹膜)属肝、称风轮;眼睑属脾胃,称⾁轮;⽬眦属⼼,称⾎轮。
通过观察相应部位即可诊断全⾝病变。
五轮观诊法⽩睛诊法⾝体各个部分的疾病都可以在⽩睛上反映出来⽩睛。
⼩孩⼦的⽩睛是淡蓝⾊的,与成⼈不同正常眼睛的图⽰⾸先看瞳神U字形呈怒张状怒张状。
肠癌患者的眼睛黄斑说明体内有蛔⾍⾎管开叉的图⽰预测癌症的六项⽩晴讯号(⼀)六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应提⾼警惕。
预测癌症的六项⽩晴讯号(⼆) 我们的瞳孔呈⽔平状切开,纵断⾯⼗字形切开,上半部管的是肚脐以上的疾病,下半部管的是肚脐以下及下半⾝的疾病。
左边代表左侧,右边代表右侧。
瞳孔分肚脐上下左眼代表⾝体左部,右眼代表⾝体右部 ⽬诊在瑶族还被⽤来诊断⾝体上的损伤。
它能在患者没有⾃觉症状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眼睛来诊断受伤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等。
⽩睛诊法可以报伤。
⿊点代表报伤点⽩晴诊定位原则(1)⽩晴诊定位原则(2)有⼀个报伤点,在肋部。
内侧表⽰严重的腰椎损伤 瑶族围绕眼睛,因此瑶族⼈很注重保护⾃⼰的眼睛,⼀百多岁的长寿⽼⼈还能穿针引线。
瑶医三大法宝之一,神奇的目诊,看眼白知健康

瑶医三大法宝之一,神奇的目诊,看眼白知健康
说起瑶医,不得不提它的三大法宝,滚蛋、目诊、药浴。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目诊。
什么是目诊呢?
就是通过观察眼睛看你有没有什么疾病,包括以前得过什么病,未来会得什么疾病。
观察眼睛的那一部分呢?
白睛,就是眼白部分。
如何观察呢?
很简单,瑶医是拿一个放大镜观察,因为这样看得比较清晰。
像这样,手持放大镜,观察对方的眼白,主要看眼白有没有红血丝和斑块。
1.如果眼白有U型红血丝
代表有严重疾病,比如癌症之类的。
2、如果眼白上出现褐色板块
说明血管里面有毒素,要多吃点清洁血管的蔬菜,青菜、木耳等。
3、眼白血管比较杂乱
代表有生殖系统疾病
4、眼白上端出现粗大的血丝
代表颈椎有问题
5、眼白血管末端有斑点
代表甲状腺问题
6、眼睛出现浮状的铁锈
说明血糖高,要预防糖尿病
7、眼白血丝是螺旋状的
注意直肠
亲们,可以让小伙伴观察下自己的眼白哦,记得转动眼珠,眼球上方、下方多看看。
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专家提醒,眼睛如果出现一些症状,比如,疼痛、流泪、畏光、视力减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目诊:通过眼睛看全身(图片高能,慎点)

目诊:通过眼睛看全身(图片高能,慎点)注:下文图片可能会引起不舒服,建议大家慎点,避免引起不舒服。
目诊——通过看眼睛来预测疾病1、右眼肝区有一点片状的黄色影子,说明肝火非常旺盛。
2、糖尿病:眼睛里出现浮状的锈斑,是血粘稠的征兆,说明血糖增高,要预防糖尿病。
(出现锈斑表示体内血管内垃圾较多)3、高血压:眼睛出现网状血管增多增粗,要预防高血压4、高血脂:黄色锈斑5、颈椎疾病:眼睛上端发现锯齿状血丝要预防颈椎疾病。
弯弯越多越严重6、肾部肿瘤:下眼皮黑色,黑白交接的代谢轮呈锯齿状不平整光滑。
7、直肠癌:血管呈螺旋状8、肺、肝部疾病:出现叶脉状扩张、分叉9、赤脉贯瞳:一根血管要及时就诊,二根血管是重症瑶族医药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本文主要是从一些常见病如神经衰弱、内痔、肝炎、带下病、咽喉炎等症的望目诊符合率,来反映瑶族对病症诊断的方法和准确程度,以供数据统计或就诊参考。
(一)胃、十二指肠病变在两眼瞳孔下方6时处的巩膜与球结膜间的毛细血管呈充血、扩张、红黑之象,即为巩膜胃征,据此可诊断急、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
有人统计临床符合率达90.2%。
(二)消化道癌白睛上半部球结膜表层血管呈横行走向,或为V型状态,即为消化道癌的征象。
有学者观察800例,肠癌占69%,胃癌占58%,食道癌占57%,肝癌占45%,健康者仅有16%的出现这种征象。
(三)神经衰弱眼睑绿青紫为神经衰弱征象,有学者收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115例出现睑绿青紫,占95.83%。
(四)内痔白睛5、6点钟处,在其部位附近的,由下向上行走的扩张、弯曲、充血血管,即为球结膜痔征,观察这些血管的条数、粗细,可以诊断内痔的多少和大小。
并且痔征现于左眼,为肛门左侧有痔,现于右眼,为肛门右侧有痔。
一般血管分叉和粗细与痔疮成正比关系。
有学者观察数1000例,诊断符合率达85%以上。
(五)月经、带下病观察下睫毛边缘与下眼皮之间,如有条线状、浅黑色的明亮带存在,即为月经、带下异常征。
瑶医目诊图-望面诊病现用图解-目诊

引用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黄帝内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
肝开窍于目。
目的营养主要是肝血的供应。
眼睛也是人体脏腑的反射区,可以反映人体内脏或器官的病变。
如果人体哪些脏腑或器官有病变,就会在眼睛上所对应的区域显示出来。
眼睛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如下:望眼诊病法1. 双目大小不一明显者[图2-2(a)],提示此人有家族性脑血管病史。
建议此人进入50岁之后应积极防治脑出血发生,应戒烟禁酒,勿过分劳累,保持心情开朗,控制情绪波动。
一目是单眼皮,一目是双眼皮[图2-2(b)],提示此人有家族遗传性脑出血史。
建议此人进入45岁后预防高血压,禁烟酒,忌大怒,及大便干燥,以防诱发脑卒中发生。
4)一目单眼皮J-目双限皮2.双目巩膜(白晴)上经常有出血片,提示脑动脉硬化信号(图2-3 )3.眼部外眦有较粗大血管弯曲,色深,提示易头晕,失眠,心律不齐信号4.眼睛上部有色深,弯曲的血管,提示颈项痛信号(图2-5)5.双面黑晴有较大的紫色斑块出现,提示实质性脑出血史。
色素斑在左;在右目,眼,反映原出血点病灶在脑左侧反映原出血点在脑右侧。
图2-6为一44岁男性右眼眼像,该病人曾患有右脑枕叶出血。
6.双目靠鼻梁内侧白晴有一条波浪状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提示此人患有颈椎增生,眩晕,血压偏低或血压不稳定。
见图2-7,图2-8文案大全7.双目正上方如钟表12点处有一提示此人头部或身体某两条毛细血管走向黑晴,且末端有如火柴头样黑点着,部位有受伤史。
见图2-9,图2-10眼正上方有黑头结止的血管2 —98.双眼黑晴上方有较重的毛细血管直捣黑晴(图2-11 ),提示肩关节疼痛信号黑睛上方有鲜明的血管9.双面正下方如钟表6点处有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或末端有火柴头样黑点者,均提示慢性胃疾,多见于胃溃疡。
见图2-12,图2-13 。
治脾胃病辩证须知:胃伤则饮食不化而厌食欲吐。
脾伤则大便泄泻而四肢困倦乏力。
头样黑点10.双眼球白晴下正中有静脉怒张呈青色者,提示胃癌先兆。
面诊、眼诊、鼻诊、舌诊图

面诊、眼诊、鼻诊、舌诊图面诊面部是人体各部位和疾病的全息缩影,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上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下至五官九窍、皮肤毛发,无不息息相通。
如果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或不适,就会使其他部位,甚至整体都受到干扰或影响。
面部的各个部位所代表或反映的不仅仅是这一局部,而是五脏六腑在面部这一部位的反射区。
我们很自然的能从人的面部形色,推测出对方的精神、健康状态,日常作息是否正常,一旦面部出现问题,通过调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就会使面部所出现的问题得到解决。
头面:额正中点。
主治:头面病、脑病。
咽喉:头面与肺的中点。
主治:咽喉炎、梅核气等。
肺:两眉端中点。
主治:咳喘、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心:位于鼻梁骨的最低处。
主治:心悸、失眠等。
肝:心区与脾区联机的中点。
主治:肝病及两胁疼痛。
胆囊:在肝区两旁。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等。
脾:位于鼻尖。
主治: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
胃:位于脾两侧。
主治:胃痛、呕吐。
膀胱:相当于水沟穴的位置。
主治:腰酸背痛。
子宫:与膀胱区重叠。
主治:痛经、阴部痛。
大肠:颧骨下缘。
主治:便秘、腹痛、泄泻等。
小肠:在颧骨的内侧、主治:泄泻。
肾:鼻翼水平线与太阳穴的垂直线相交处。
主治:遗尿等。
脐:肾区稍下方。
主治:绕脐腹痛。
胸(乳房):在目内眦稍上方。
主治:胸胀、胸闷等。
眼诊五轮学说:是根据五行观点,将眼由外向内分为内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五个部分,并配属一定的脏腑,借以说明眼的生理、病理机制,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等。
八廓学说:是将眼睛按照八卦的部位划分出不同的方位,然后分别隶属于六腑、心包和命门,当眼睛发病时,可以通过观察方位、色泽、粗细、多寡,为治疗提供依据。
鼻诊鼻是脏腑组织的缩影,各脏腑组织在鼻部都有一定的相应部位,这些部位系统的反映了脏腑组织的生理、病理状况。
耳诊全息耳疗是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由针灸发展变化而来,通过耳穴磁灸经络传导,可以从根本上调理患者的脏腑气血运行,疏通血脉,达到寻根求源,治病治本的目的。
瑶浴面诊基础知识

瑶浴面诊基础知识泡瑶浴面诊基础知识中医诊断方法讲究"望、闻、问、切"。
"望"为四诊之首。
观察就诊者的神、色、形、态,看看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曰:"望而知之谓之神",于此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面诊其实是"望"诊范畴的一部分。
"观其面而诊"的意思。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上的重要价值,所以不仅引起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又有了许多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价值。
疾病的一般诊断: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一、面部蟹爪纹颁与疾病根据临床观察,蟹爪纹在面部颁与主病有一定规律,心病以颞区布纹为主;肝病、肝肾同病以鼻、颊区为主;肺病以颧区为主;肾病以颊区为主;脾病缺乏特异性。
经对肺癌、阻塞性肺气肿、冠心病、脑血管、高血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面部色诊与危重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
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总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内病、重病、久病;色浅光泽明显主外病、轻病、新病;介于枯晦与明润之间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飞,则病将愈;如博聚凝滞一团,则病进而难治。
三、胃胆疾病与色诊据临床观察证明,胃下垂患者脸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状,色素的深浅与病程长短有关,其色深者为久病。
胆囊炎患者鼻翼两则呈浅黄色或深绿色,豆样,呈椭圆形。
四、小儿疾病与色诊临床因小儿脉来疾速,难以凭其诊断疾病,多以察色为主,如面赤多泪,眼泪汪汪为麻疹之前驱症状;面青主惊风;面白为中气不足,多主泄泻吐利;面黄为脾虚久伤或湿热内蕴等,此外,在小儿患急腹症时,面呈灰色;重症白喉患儿呈蜡样苍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黄帝经》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
肝开窍于目。
目的营养主要是肝血的供应。
眼睛也是人体脏腑的反射区,可以反映人体脏或器官的病变。
如果人体哪些脏腑或器官有病变,就会在眼睛上所对应的区域显示出来。
眼睛与人体的对应关系如下:一。
望眼诊病法1. 双目大小不一明显者[图2-2(a)],提示此人有家族性脑血管病史。
建议此人进入50岁之后应积极防治脑出血发生,应戒烟禁酒,勿过分劳累,保持心情开朗,控制情绪波动。
一目是单眼皮,一目是双眼皮[图2-2(b)],提示此人有家族遗传性脑出血史。
建议此人进入45岁后预防高血压,禁烟酒,忌大怒,及大便干燥,以防诱发脑卒中发生。
2. 双目巩膜(白晴)上经常有出血片,提示脑动脉硬化信号(图2-3)3. 眼部外眦有较粗大血管弯曲,色深,提示易头晕,失眠,心律不齐信号。
4. 眼睛上部有色深,弯曲的血管,提示颈项痛信号(图2-5)5. 双面黑晴有较大的紫色斑块出现,提示实质性脑出血史。
色素斑在左眼,反映原出血点病灶在脑左侧;在右目,反映原出血点在脑右侧。
图2-6为一44岁男性右眼眼像,该病人曾患有右脑枕叶出血。
6. 双目靠鼻梁侧白晴有一条波浪状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提示此人患有颈椎增生,眩晕,血压偏低或血压不稳定。
见图2-7,图2-87. 双目正上方如钟表12点处有一两条毛细血管走向黑晴,且末端有如火柴头样黑点着,提示此人头部或身体某部位有受伤史。
见图2-9,图2-108. 双眼黑晴上方有较重的毛细血管直捣黑晴(图2-11),提示肩关节疼痛信号。
9. 双面正下方如钟表6点处有毛细血管走向黑晴,或末端有火柴头样黑点者,均提示慢性胃疾,多见于胃溃疡。
见图2-12,图2-13 。
治脾胃病辩证须知:胃伤则饮食不化而厌食欲吐。
脾伤则大便泄泻而四肢困倦乏力。
10. 双眼球白晴下正中有静脉怒呈青色者,提示胃癌先兆。
如呈红色者,提示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严重(图2-14)望面诊病图解之-望眼诊病(2)11. 双眼上方如钟表12点白晴处有“U”形毛细血管扩者(图2-15),多为肠,胃,肝恶变病先兆。
12. 双目上方白晴处呈“一”字形毛细血管(图2-16),提示肝,胃,肠有恶变病信号。
13. 黑晴正上方有一条较粗的毛细血管(图2-17),提示头痛,肩痛信号。
14. 在眼外眦三角区有深色的钩状或螺旋状血管,提示子宫肌瘤信号(图2-18)15. 双目瞳孔大小不一相差明显者,不呈圆形(图2-19)提示脊髓结核,脑脊髓或梅毒疾患信号。
16. 右目黑晴边沿如钟表7点处有一点状凹陷者(图2-20),提示慢性阑尾炎信号。
17. 男性眼外眦三角区有较深的弯曲状血管,提示前列腺炎信号(图2-21,图2-22)。
彭静山教授根据《经》理论,十二经脉与眼的关系,以及东汉时华佗的"观眼识病"法所述:"目形类丸,瞳神居中而前,如日月之丽东南而晚西北也。
有大络穴,谓心、肺、脾、肝、肾、命门各主其一;外有旁支细络,莫知其数。
皆悬贯于脑、下连脏腑、通畅气血往来,以滋于目,故凡病发则有形色丝络显见,而可验之何脏腑受病也"。
从而得出了看白睛上的血丝来诊断全身疾病的方法。
经十多年来几万只眼睛的实践,达到了只要扒开眼皮一看,就能知道病在某经、病程长短、病势轻重、病情消长、病因寒热虚实等。
并且还可知疾病原发在某经,现在是否传经,传经以后,原发的那经是减轻还是加重,以及病的来龙去脉,预后转归等等,部可以在两三分钟一目了然。
彭教授这种神奇的观眼识病法,主要用肉眼观察在双眼各区穴出现的血丝颜色(鲜红、紫红、深红、红中带黑、红中带黄、淡黄、浅淡、暗灰等),形态(根部粗大、曲、怒、延伸分岔、隆起一条、模糊成片、垂露)的变化来判断全身疾病。
具体分述如下。
一、眼球的经区划分方法两眼向前平视,经瞳孔中点作一水平线并延伸过外眦,再经瞳孔中心作一垂直线,平延伸过上、下眼眶。
于是就把眼分为四个象限,再把每个象限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区,即成四个象区、八个等区。
此八个相等区就是八个经区。
左眼属阴,阳生于阴,八区排列顺序是顺时针方向;右眼属阳,阴生于阳,八区排列的顺序是逆时针方向。
但各区所代表的脏腑,左右相同。
一区为肺、大肠;二区为肾、膀胱;三区为上焦(包括膈肌以上的胸、背部、胸脘在脏器、颈项、头面、五官和上肢);四区为肝、胆;五区为中焦(包括膈肌以下、脐以上、上腹部、腰背及其在脏器);六区为心、小肠;七区为脾、胃;八区为下焦(包括脐水平以下、小腹、腰骨氐、髂、臀、盆腔、生殖及泌尿系统和下肢)。
各区所占的围,用时钟计算为90分钟。
如左眼一区由10时30分至12时;右眼一区为7时30分至6时。
余此类推。
二、络脉形色诊法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
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脏,或由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
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
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
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一)络脉的形状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
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或怒络脉出现曲,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以致于怒。
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
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
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
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
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著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二)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
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
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
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
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
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
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
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络脉形色诊法人的白睛(球结膜)上可见隐约纵横交错的络脉,正常人的络脉纤细而不明显,尤其是儿童的眼球,如果没有生过大病,则白睛青白洁净,看不出络脉分布。
若是生病以后,或由皮肤通过经络而传到脏,或由脏外传到皮肤,不论某一经或几个经受病,都可从眼白睛上显露出来。
经络是通到全身的,十二经直接或间接地都与眼睛联系,经络在周身其它部位为肉眼所不能见,但球结膜是半透明的,其所分布的经脉一经加深即很容易看到,而且一经出现,其残痕与生长存。
就像肺结核癒后钙化点似的永远存在。
一般归纳为白睛有七种形状和八种颜色,如果某一区发现络脉形态和颜色异常,则说明相应的脏器有疾病发生。
(一)络脉的形状 1.根部粗大由白睛边缘处络脉粗大,向前则逐渐变细。
此种形状多属于顽固性疾病。
2·曲或怒络脉出现曲,由根部延伸,中间转折曲,以致于怒。
为病势较重。
3·延伸络脉由某一经区传到另一经区,则出现延伸现象。
这表明是疾病起于某一经,又传到了另一经。
4·分岔较多此种现象多出现在眼球上部,眼球下部亦有时出现。
说明病势不稳定而容易变化。
5·隆起一条多属六腑的病。
观眼识病,因巩膜与结膜的络脉深浅不同,五脏病多出现于深层,好像络脉在玻璃板下面。
六腑的病多在上层,好像在玻璃板上面似的。
6·模糊一小片此种络脉多发生在肝、胆区,肝郁症、胆结石症往往出现。
7·垂露白睛络脉下端像垂著一颗露水珠似的,如见于胃肠,多属虫积。
(二)络脉的颜色白睛上络脉的色泽。
基本是红色,但有浓淡明暗之不同。
从这些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预后转归,病情变化,可作为诊断及观察疗效的参考。
1·鲜红络脉鲜红,为新发病。
属实热,病势正在发展。
2·紫红络脉如呈紫红,说明病为热盛。
3·深红络脉深红,主热病且病势加重。
4·红中带黑络脉红中带黑,主热病入里。
在上焦之间,病人多有神昏谵语。
5·红中带黄络脉红中带黄,黄色于五行属土,脏腑为脾胃,"胃为后天之原","有胃气则生",为病势减轻的征兆。
6·络脉淡黄白睛上出现络脉颜色淡黄为病势将癒的征兆。
7·络脉浅淡络脉的颜色浅淡,是气血不足,属于虚证或寒证。
虚证气血不足,寒证气血凝滞,络脉的颜色浅淡。
8·络脉暗灰白睛上络脉暗灰,属于旧性病灶,疾病早已痊愈。
然而由暗灰转为淡红是其旧病复发征兆。
白睛质地坚固,不透明,呈暗红色,占眼球壁外层后5/6,其表层由一些纤细的纤维和弹性组织构成,含有较多的小血管,当躯体发生病变时,就可以通过这些血管表现出来。
另外,覆盖在巩膜(即白睛)表面上有一层薄薄的膜,这就是球结膜,它表面非常光滑,比较松弛,薄而透明,因此,可透见下面的巩膜。
球结膜上亦有许多小血管,其形态、色泽可以反映躯体的病变。
它与巩膜上的血管区别点在于:球结膜血管在表层,相对浮浅、隆起、鲜艳;巩膜血管在下层,颜色相对沉深、青紫、暗淡。
在临床中球结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短、新病;巩膜上出现的血管讯号,表示病程长、久病。
中国传统医学则认为球结膜讯号提示病在腑,巩膜讯号提示病在脏。
(一)白睛诊法的定位规律白睛诊法遵循着一定的定位规律,一般躯体上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上体现,躯体下半部疾病应在瞳孔水平线以下体现;同理,瞳孔侧表现躯体侧疾病,瞳孔外侧反映躯体外侧病变。
且左眼多主躯体左侧疾病,右眼多主躯体右侧疾病。
另外,部分疾病在双眼均可有表现,躯体上部疾病可在瞳孔水平线以下得到表现,躯体侧疾病也可以在瞳孔外侧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