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与保健-感觉器官教案

合集下载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呢?如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对眼睛也有益,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游症。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长期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消除眼睛的疲劳,每天应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菠菜、韭菜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胡萝卜素。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份之一
斜视儿童常被别的小朋友讥笑,被起难听的绰号,使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教师应该鼓励患儿与大家玩,并教育别的小朋友团结友爱,不给别人起绰号,这样可以减少患儿的心理压力,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适当的游戏、体育运动,比如画画,打球等,对双眼视功能得到恢复大有好处。还有什么防护措施,下一位同学回答。
师:沙眼的传播与患者的卫生习惯、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医疗条件等因素有关。沙眼病人眼分泌物和眼泪中含有大量的衣原体,被污染的毛巾、手帕、水、脸盆都可成为传染的媒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眼球内的折光物质,它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晶状体,它位于虹膜后方,像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借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其凸度,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晶状体与角膜之间是房水。房水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并维持眼压。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是一个较大的空隙,填充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称玻璃体,它能支撑眼球并加强聚光效果。
小孔成像,为什么倒像而人看到的是正的?
讲授新课
师:由于视听觉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视觉和听觉。咱们有三部分内容:感觉器官的结构、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卫生保健,重点放在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健这部分。给大家5分钟时间,先快速阅览一下眼睛的基本构造。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九章《人体的感觉器官》,详细内容包括:视觉器官—眼、听觉器官—耳、嗅觉器官—鼻、味觉器官—舌、皮肤及其功能。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了解感觉器官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五大感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五大感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耳朵模型、鼻子模型、舌头模型、皮肤模型;PPT展示课件。

2.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美丽的风景、美味的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感觉器官。

2. 新课内容:(1)视觉器官—眼:介绍眼球的构造、工作原理,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眼球的切片。

(2)听觉器官—耳:讲解耳朵的构造、工作原理,进行听力测试,让学生了解听觉的重要性。

(3)嗅觉器官—鼻:分析鼻子的构造、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嗅觉实验。

(4)味觉器官—舌:讲解舌头的构造、味蕾分布,进行味觉测试。

(5)皮肤:介绍皮肤的构造、功能,让学生了解皮肤的保护作用。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感觉器官的相关知识点,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感觉器官的定义2. 五大感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工作原理3. 感觉器官在人体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视觉器官—眼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列举三种嗅觉器官—鼻的功能。

(3)分析皮肤的保护作用。

2. 答案:(1)眼球的构造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工作原理是光线经过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等部位,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刺激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幼儿园科学教案:《认识身体的五感器官》

幼儿园科学教案:《认识身体的五感器官》

幼儿园科学教案:《认识身体的五感器官》认识身体的五感器官一、引言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孩子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身体的五感器官,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周围世界,提高感知能力和观察力。

本教案旨在帮助幼儿了解并认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官器官。

二、目标1. 学会认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个感觉器官;2. 了解每个感觉器官的作用,并能正确使用相关词汇;3. 提升幼儿对于外界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感知能力。

三、活动设置活动一:探索视觉之窗-眼睛(30分钟)1. 引导孩子们坐成一个大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面小镜子;2. 通过问答互动,引导孩子们说出自己用眼睛看到什么东西:颜色、形状等等;3. 根据幼儿答案进行讲解,帮助他们了解瞳孔、视网膜等眼睛的部位;4. 让每一个孩子对着镜子边说边观察眼睛,并用手指指向照在镜子里的自己的瞳孔。

活动二:听见美妙声音-耳朵(30分钟)1. 向幼儿解释“耳朵是我们用来听声音的器官”,并引导他们摸摸自己的耳朵;2. 接着,播放不同的声音(例如:风吹树叶、鸟儿歌唱),请幼儿闭上眼睛,聆听其中的声音;3. 引导幼儿描述他们所听到的声音,鼓励他们使用正确的形容词;活动三:嗅出不同气味-鼻子(30分钟)1. 准备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如橡皮泥、香蕉皮、洗发水等;2. 让每个幼儿关闭眼睛,并分发这些物品,让他们用鼻子来嗅闻这些东西,并描述所感受到的气味;3. 引导幼儿通过对比理解不同物品带来的不同气味。

活动四:尝一尝味道-舌头(30分钟)1. 引导幼儿了解舌头是用来品尝食物的;2. 准备几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如苹果、饼干、橙子等;3. 让每个幼儿品尝这些食物,并描述所吃到的味道。

活动五:触摸世界-皮肤(30分钟)1. 向幼儿解释皮肤是我们身体上最大的感觉器官,并请他们触摸自己的皮肤;2. 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如绒布、玻璃、砂纸等;3. 让孩子们用手触摸这些物体,并描述它们的感觉,如柔软、光滑或粗糙等。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科学教材第四章“我们周围的世界”,具体涉及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了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知道人体如何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人体如何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

难点: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感觉器官模型、实物道具。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用到感觉器官的例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感觉器官的图片,讲解每个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明白人体如何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世界。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实例,如眼睛如何看到物体、耳朵如何听到声音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4.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感觉器官,每组给出一些建议,并进行分享。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感觉器官的题目,让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感觉器官组成功能眼睛眼球、视网膜看物体耳朵耳廓、耳蜗听声音鼻子鼻腔、嗅觉细胞嗅气味舌头舌面、味蕾尝味道皮肤表皮、真皮触觉、痛觉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一下你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是什么,它是如何帮助你认识世界的?2. 画出一个人体感觉器官的图,并标注出它的名称和作用。

答案:1.我最主要的感觉器官是眼睛,它通过眼球和视网膜帮助我看清楚周围的世界,识别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学生作业展示,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效果良好。

但在讲解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时,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今后可以尝试用更生动的方式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感觉器官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 感觉器官

(2)瞳孔的调节 看近物时→瞳孔缩小→进入眼球的光线↓ 看远物时→瞳孔扩大→进入眼球的光线↑
(3)眼球会聚 指视近物时,发生两眼球内收的现象
• 视觉的形成: 外界物体反射的光, 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等透光 的部分照射在视网膜上, 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 兴奋沿
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 产生视觉。
冲动
冲动
视神经→入脑
(三) 眼球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1、折光系统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
2、眼的调节 看远物体时( 6M以外),从物体上发出的光线经折 光系统折射后即可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无需看调近节物。时(6M以内),则需经过调节。
眼的调节包括:
(1)晶状体的调节 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 体向前内方移位→→睫状小带 放松→晶状体曲度↑ 看远物时,与之相反,晶 状体曲度↓
3、视网 为眼球的感光部分 膜 视网膜从组织结构上又可分为:
色素上皮层——内含有黑色素

感光细胞层
内 双极细胞层 视杆细胞—感受弱光
节细胞层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 分辩辩色
(二)眼球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房水——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于眼房内
眼房是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腔隙,被虹膜分为眼球 前房和眼球后房,两房经瞳孔相通 睫状体产生的房水 →眼球后房 →瞳孔 →眼球前房 →角膜虹膜角 → 渗入→ 巩膜静脉窦
物体。但如果看书、写字距书本过近, 则会使眼球处于疲劳状态, 长
此以往, 会形成近视眼。
• (2 ) 保育方法 • 注意婴幼儿用眼卫生, 预防近视。 • 1) 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要求幼儿不在过暗处和阳光下看书, 乘

从卫生与保健第一章节《八大系统与感觉器官》为主题活动设置。

从卫生与保健第一章节《八大系统与感觉器官》为主题活动设置。

《八大系统与感觉器官》主题活动设置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了解八大系统与感觉器官。

2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运用视觉观察物品特征,了解八大系统与感觉器官。

活动准备:常见物品,如:卫生纸、玩具、毛衣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什么东西?
(二)展开
1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样东西的特征。

2教师出示一件教师中常见的物品,请幼儿仔细观察该物品有什么特征,如:颜色、形状、体积大小给人们的感觉、用途等。

3教师将该物品收起来,请幼儿自由谈论刚才所见物品的特征,教师将幼儿发表的内容记在黑板上。

4教师在将这件物品拿出展示,请幼儿比较:刚才谈到的特征与物品实际的特征是否吻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可将物品增至二或三个,观察时间依幼儿观察力的提高而减少,然后重复以上步骤。

(三)结束。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生理发展与保育》教材的第三章第三节,主要详细讲解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其在保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内容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保育策略。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学会针对幼儿感觉器官的保育方法,提高保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培养学生关爱幼儿、关注幼儿成长的职业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感觉器官的保育方法。

教学重点: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其在保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活动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感觉器官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分析其在保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a. 视觉:幼儿视觉发育尚未成熟,对颜色、形状的辨识能力较弱,需要保育员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

b. 听觉:幼儿听觉敏感,喜欢听声音,保育员应注重音乐、故事等方面的教育。

d. 触觉:幼儿触觉发展较快,喜欢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保育员应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针对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设计一个保育活动。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幼儿感觉器官保育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幼儿感觉器官保育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触觉2. 幼儿感觉器官保育策略丰富视觉刺激注重音乐、故事教育注意饮食搭配提供丰富的触觉体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设计一个保育活动。

活动名称:触摸大自然活动目标:让幼儿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锻炼触觉能力,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活动过程:1. 准备各种自然物,如树叶、小石子、木头等。

2. 邀请幼儿触摸这些物体,并描述它们的触感。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感觉器官视器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感觉器官视器课件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感觉器官视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感觉器官视器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视觉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其卫生保健。

具体内容包括眼睛的生理结构、视觉的形成、眼睛的卫生保健、常见眼病及其预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眼睛的生理结构,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3. 提高学生对眼部健康问题的关注,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眼睛的生理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眼睛的卫生保健。

难点:眼睛的生理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眼病预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谈论日常生活中眼睛的使用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眼部健康。

2. 知识点讲解:(1)介绍眼睛的生理结构,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2)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和神经传递。

3. 例题讲解:分析常见的眼病及其成因,如近视、远视、散光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眼睛的卫生保健方法。

六、板书设计眼睛的生理结构眼球壁: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觉的形成过程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神经传递眼睛的卫生保健定期检查视力预防眼病七、作业设计1. 描述眼睛的生理结构。

答案:眼睛的生理结构包括眼球壁和内容物。

眼球壁由角膜、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组成;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2. 简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答案:视觉的形成过程包括光线经过眼球的折射和神经传递。

3. 列举三种预防眼病的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眼睛的生理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眼睛的卫生保健,使学生了解了眼部健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眼病的预防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的视力状况,分析视力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内容中,眼睛的生理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以及眼病的预防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幼儿园大班小科学家“感觉器官”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科学家“感觉器官”教案

幼儿园大班小科学家“感觉器官”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感觉器官,孩子能够正确了解自己的身体系统,形成正确的健康观念。

2. 能够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感觉和感受。

3. 练习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锻炼感觉觉察和运用能力。

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引导幼儿们通过游戏活动来体验感觉器官的特性。

2. 组合教学法:通过幼儿们的互动交流,达到彼此之间的启发和学习。

3. 示范教学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引导幼儿学会如何使用自己的感觉器官。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老师放一段轻松悦耳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自由活动,为今天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感觉器官吗?3. 引导孩子们自由思考,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知识传授环节(20分钟)1. 通过幻灯片等教具,让孩子们了解五种感觉器官及其功能。

2. 老师让孩子们依次接触不同的物品:棉花、桔子、毛球等,引导孩子们进行触觉的体验。

3. 老师给孩子们不同食物尝试,引导孩子们进行味觉的体验。

4. 老师给孩子们将一些颜色非常相近的颜料用眼睛进行区分和辨认,引导孩子们进行视觉的体验。

5. 老师给孩子们听不同的声音,引导孩子们进行听觉的体验。

6. 老师通过嗅闻不同的气味,引导孩子们进行嗅觉的体验。

三、互动探究环节(30分钟)1. 教师手持卡片,让孩子们根据卡片上的五种感觉器官名称,依次举起自己对应的感觉器官。

2. 老师引导孩子们模仿自己的各种动作,如咳嗽、打喷嚏等,了解呼吸系统。

3. 教师发一些物品让孩子们进行触摸、味道、气味、听觉的体验,让孩子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觉和感受。

四、结尾环节(5分钟)1. 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发表一些有趣的想法。

2. 再次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加深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对自己的感觉器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清晰地辨认出不同的感觉器官,并且根据自己的感官体验能够准确描述自己的感觉和感受。

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九、感觉器官优质课件

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九、感觉器官优质课件

最新《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九、感觉器官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九章“感觉器官”,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觉器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儿童的感觉器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感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关注儿童感觉器官卫生与保育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保护儿童感觉器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卫生与保育。

教学重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知识,以及感觉器官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感觉器官模型、实物展示等。

2. 学具:学习笔记、笔、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感觉器官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器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a. 讲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b. 分析感觉器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c. 介绍保护儿童感觉器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保护儿童的感觉器官。

4. 例题讲解:针对感觉器官的知识点,设计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第九章感觉器官2. 内容:a. 感觉器官的分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b. 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c. 感觉器官卫生与保育方法d. 感觉器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案例一:幼儿园的小明,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戳伤了眼睛。

案例二:幼儿园的小红,经常用耳勺掏耳朵,导致耳朵发炎。

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批改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感觉器官的最新研究动态,了解感觉器官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生理学》教材第三章《感觉器官》,详细内容涵盖第58节,包括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工作机制。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器官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掌握感觉器官的工作机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相关的生理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生理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感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工作机制。

难点:感觉器官的微观工作原理,如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感光机制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耳朵模型、嗅觉和味觉实验器材。

2.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嗅觉和味觉实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现象,引发学生对感觉器官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讲解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的构造、功能及其工作机制。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眼球结构为例,解释近视、远视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视网膜切片,辨认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

5. 实验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嗅觉和味觉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视觉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2)解释嗅觉和味觉器官如何协同工作,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气味和味道。

2. 答案:(1)视觉器官主要由眼球、视神经和视觉中枢组成。

眼球负责接收光线,经过折射形成物像,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视觉中枢,最终形成视觉。

(2)嗅觉和味觉器官通过协同工作,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的气味和味道。

嗅觉器官识别气味,味觉器官识别味道,两者结合,让我们能够享受到丰富的食物体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感觉器官的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感觉器官教案(2)

感觉器官教案(2)

感觉器官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来自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人体感觉器官的功能”。

具体内容包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感觉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人体感觉器官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觉的形成过程。

难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显微镜、人体感觉器官模型。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神经系统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分别讲解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结合PPT和模型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3. 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感觉器官的结构模型,讲解感觉的形成过程,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问。

4. 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人体感觉器官的实验,验证感觉的形成过程。

六、板书设计:眼睛:光线→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神经→ 大脑耳朵:声波→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耳蜗→ 听神经→ 大脑鼻子:气味→ 鼻腔→ 嗅细胞→ 嗅神经→ 大脑舌头:味觉→ 味蕾→ 味神经→ 大脑皮肤:触觉、温度、疼痛→ 触觉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疼痛感受器→ 神经→ 大脑七、作业设计:1. 描述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这五大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形成过程。

3. 设计一个关于人体感觉器官的实验,验证感觉的形成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互动、练习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人体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感觉的形成过程。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感觉器官形成机制的讲解可能不够深入,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

感觉器官教案范文

感觉器官教案范文

感觉器官教案范文
一、教学内容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感觉器官。

二、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感觉器官的基本概念。

2.分析感官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3.了解人体的几种感官机制,并学会用该机制去观察和分析周围的环境。

三、教学过程
1.复习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解,复习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神
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复习完这些,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运行有了一
定的了解,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下一部分内容。

2.讲解感官的概念
接着,让学生了解感官的概念,要知道什么是感官,它究竟是什么,
它又有什么作用等等。

可以用一些有关的动画、实物体验来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和学习有关知识。

3.介绍人体感官的种类
然后,介绍人体感官的种类,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详细阐述每一种感官的功能、结构、表现形式及其发展情况。

4.讨论感官对环境的感知
接着,让学生就感官对环境的感知进行讨论,要求学生利用以上学习的知识,分析人体如何感知周围的环境,如何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及感官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等,让学生体会感官对人类的重要性。

四、启发与反思
本课让学生体会到感官的重要性。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

感觉器官教案《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的感觉器官。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对感觉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感觉器官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感觉器官的结构和特点。

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加深对感觉器官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感觉器官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感觉器官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知识讲解 (1)讲解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让学生对感觉器官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感觉器官的功能。

观察与实验 (1)组织学生观察感觉器官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感觉器官的结构和特点。

(2)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感觉器官的工作原理,加深对感觉器官的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感觉器官的种类和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2)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五、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感觉器官的科普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感觉器官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关注感觉器官的健康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1. 2. 3. 1. 2. 1. 2. 3. 4. 1. 2. 3. 4. 1.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感觉器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教育心理学》第四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涉及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保育方法。

重点探讨幼儿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五个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保护和促进这些感官功能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掌握针对幼儿感觉器官特点的保育方法,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3. 培养学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关注和引导幼儿感官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及其保育方法。

难点: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的感官特点进行有效的保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各类感官刺激物品)。

2. 学具:笔记本、文具、感官发展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感官刺激下的反应图片,引起学生对幼儿感觉器官特点的关注。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

(2)分析幼儿感觉器官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感觉器官问题。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针对幼儿的感官特点进行保育,提高幼儿的生活质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个针对幼儿感官发展的教学活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设计一份针对幼儿感觉器官保育的活动方案。

(1)活动名称:感官探险家。

(2)活动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探索、体验不同感官刺激的能力。

(3)活动内容:设置不同感官体验区,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2.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幼儿感觉器官发展的前沿知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打下基础。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及保育2. 内容:(1)幼儿感觉器官的基本特点(2)幼儿感觉器官的作用(3)保育方法及实践案例(4)感官发展教学活动设计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幼儿卫生学-感觉器官说课稿

幼儿卫生学-感觉器官说课稿

《幼儿卫生学》——感觉器官说课稿各位评委,我说课的课题是,幼儿卫生学第三版第一章第一节八、九点内容:感觉器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第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大街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眼镜”,不管这些孩子是什么原因戴上眼镜,这种现象都很让人心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争取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幼儿保护好他们的视力和听力,这就要了解幼儿的眼和耳的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幼儿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它们的卫生保健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识别幼儿视觉和听觉问题的能力,及其简单的防护能力。

3、情感目标:不歧视感觉器官有问题的幼儿,用爱的情感关心、照顾所有的幼儿。

初二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已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对文章内容把握的准确度和对文章主题理解的深度上还有待提高。

而且我们北方的学生对云南的民风民俗可能存在陌生感,因此,我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分别是:[重点]:帮助学生熟悉幼儿眼和耳的结构及特点,掌握幼儿用眼和用耳应注意的卫生保健措施。

[难点]:能较好理解眼球的功能及视力和听力形成的原理。

教学准备:眼球的平面示意图和耳的结构图。

调查幼儿的视力情况,并作出简单的分析。

第二、教学方法、手段老师结合图示的讲解和学生实践性学习及操作练习相结合。

第三、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我的导语是这样的:我们在大街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眼镜”,不管这些孩子是什么原因戴上眼镜,这种现象都很让人心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争取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幼儿保护好他们的视力和听力,这就要了解幼儿的眼和耳的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二)讲授新课第一章第二节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措施九、感觉器官(一)幼儿视觉器官的特点及其卫生保健1、幼儿视觉器官的特点幼儿眼球的前后径较短,易出现生理性远视和调节性近视,若不及时矫治,会形成真性近视。

儿童卫生与保健感觉器官教案

儿童卫生与保健感觉器官教案

儿童卫生与保健感觉器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保护感觉器官的基本方法;(3)能正确识别和描述感觉器官的功能。

2.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对感觉器官的重视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感觉器官的良好习惯;(3)关注弱势群体,尊重他们的感觉需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2)感觉器官的保护方法。

2.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重视感觉器官的意识;(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保护感觉器官。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模型等。

2.材料准备:PPT、黑板、教科书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次学习的内容,感觉器官有哪些,它们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2.新课呈现(25分钟):(1)通过PPT展示感觉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分别介绍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配以图片和实物模型进行展示。

(2)让学生观察图片和模型,积极参与讨论:“你感到痛觉是因为什么感觉器官的功能?”“你是如何通过眼睛看到东西的?”等等。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各个感觉器官的功能和重要性,并将结果呈现在黑板上。

3.概念讲解与理解(15分钟):(1)讲解感觉器官的保护方法,并通过例子和图片进行阐述。

(2)针对每个感觉器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3)总结归纳每个感觉器官的保护方法,并将结果呈现在黑板上。

4.拓展延伸(10分钟):(1)通过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和关注一些视力、听力、味觉等有问题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们。

(2)组织学生分组小展示,并进行小组间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尊重和帮助弱势群体。

5.归纳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答问题:“感觉器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感觉器官?”等等。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感觉器官卫生状况,并写一篇作文,谈谈如何正确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儿童卫生与保健 感觉器官教案
眼球壁得最外层就是巩膜与角膜,较厚、白色、坚韧得就是巩膜,这就就是通常所说得“白眼球”它能保护眼球;巩膜前方就是透明得角膜,有丰富得神经末梢,对痛觉特别敏感,所以“眼里藏不了一粒沙子”。如果有异物进入眼睛,大家该怎么办?
师:正确得方法就是,用手轻轻向上提或翻开上眼皮,一般可被泪水冲出来,如果冲不出来,可请别人把上眼皮翻开,瞧准异物后,用干净得手帕或棉签把异物擦出来,注意不要用手去揉眼,以免灰沙擦伤角膜引起感染,如果说异物附在角膜上,应该去医院就医,不能自己反复擦取。
师:幼儿瞧颜色鲜艳、画面清楚得图画有防止近视得作用,除此以外还能防止色盲、色弱。
宝宝出生之后,生理得发展并不完善,缺乏理性判断,所以宝宝感知外界得主要途径就就是依靠视觉系统。
不同颜色得光线得刺激,通过宝宝得眼睛反应到大脑皮层,如果进入眼部得颜色单一,产生得视觉效果也会很单一,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大脑皮层缺乏对一些颜色得判断,从而成为导致弱视甚至色盲得原因之一,而如果颜色不与谐,出现躁色,则会破坏宝宝得色彩平衡感,使宝宝产生烦躁情绪,从心理上影响宝宝视觉健康。
眼球壁得中层包括脉络膜、睫状体与虹膜。脉络膜有大量色素与血管,能防止光线散射,并为眼球输送营养;脉络膜前缘就是有睫状肌构成得睫状体,它借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西方人有蓝色眼睛,大家互相瞧瞧对方得眼睛就是什么颜色得,再想想美国人、非洲人得眼睛,为什么我们得眼球颜色不一样,这就是由什么决定得?
就是由虹膜中得色素来决定得;虹膜中央就是圆形得瞳孔,随着光线得强弱,瞳孔可以改变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眼内得光线强弱。
接下来我们来瞧眼球内得折光物质,它包括房水、晶状体与玻璃体。其中,最重要得就是晶状体,它位于虹膜后方,像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借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得收缩与舒张而改变其凸度,光线经过晶状体得折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晶状体得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体生理学》第五章“感觉器官”,具体内容包括:第1节“视觉器官”,第2节“听觉器官”,第3节“嗅觉与味觉器官”,第4节“触觉器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器官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会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感觉器官相关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难点:嗅觉与味觉器官、触觉器官的作用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耳朵模型、嗅觉与味觉实验器材、触觉实验器材。

2. 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嗅觉与味觉实验器材、触觉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2. 新课:(1)视觉器官:介绍眼球的结构,讲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2)听觉器官:介绍耳朵的结构,讲解听觉的形成过程。

(3)嗅觉与味觉器官:讲解嗅觉与味觉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4)触觉器官:讲解触觉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感觉器官,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感觉器官,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感觉器官1.1 视觉器官1.2 听觉器官1.3 嗅觉与味觉器官1.4 触觉器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为什么人在感冒时嗅觉和味觉会减退?(3)举例说明触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例题讲解,学生对感觉器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感觉器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衔接2. 教学目标的明确与实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突出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应用5. 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与互动性6.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衔接教学内容应按照感觉器官的功能和结构特点进行逻辑性组织。

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教案

感觉器官的功能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十章“人体的感觉器官”,详细内容涉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重点解析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嗅觉、味觉和触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各种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嗅觉、味觉和触觉的作用。

难点: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眼球结构模型、耳朵结构模型、幻灯片、味道瓶等。

学具:显微镜、放大镜、嗅觉瓶、触觉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感觉器官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功能。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例题,分析视觉、听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分发触觉板、嗅觉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觉器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六、板书设计1. 感觉器官的分类及功能视觉:眼球结构,形成过程听觉:耳朵结构,形成过程嗅觉、味觉、触觉:作用与功能2. 感觉器官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举例说明嗅觉、味觉和触觉在生活中的应用。

(3)谈谈如何保护感觉器官。

答案:(1)视觉:光线经过眼球各部分,刺激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听觉: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毛细胞产生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感觉器官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感觉器官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心堤示
宝宝生理远视的正常值如下:3~4岁远视200度以内,4~5岁远视150度以内,6~8岁远视100度以内,超过正常范围的,则为异常的或病理性远视。若在正常范围内,爸爸妈妈无需过多担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宝宝看物品时应保持适当距离。
2.晶状体弹性大,调节能力强,因此能看清很近的物体。如果幼儿形成不良的用眼习惯,长时间视物过近,则会使睫状肌过度紧张而疲劳,以致使晶状体变凸,形成近视。关于近视的具体内容,咱们在后面的保健里会讲到。
师:对于大家刚才的描述,大家觉得这是通过人体的哪些器官感觉出来的?
师:嗯,很正确,人们主要是通过这些器官来认识感觉外部世界的,并且,视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人类认识世界的70%来自于视觉,听觉占了10%,剩余的20%来自于嗅觉、触摸觉、味觉-----,还包括本体觉——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比如,人在闭着眼睛时也能感觉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接下来就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感觉器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眼球内的折光物质,它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其中,最重要的是晶状体,它位于虹膜后方,像凸透镜,有弹性,晶状体借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通过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而改变其凸度,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晶状体的弹性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晶状体与角膜之间是房水。房水有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的作用,并维持眼压。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是一个较大的空隙,填充着无色透明的胶状物,称玻璃体,它能支撑眼球并加强聚光效果。
这就是只能与机械的不同之处,人们视物成像也是倒立的,只是大脑有一个综合的过程,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给人以正像的信息
视网膜上呈现的应是倒立的景象,但是在视觉神经将看到的景象传到大脑时,又会把它反过来,所以我们看时是正立的
生:揉眼睛或者正确答案……
如果回答正确答案,则表扬,进行下一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讲到中膜时引入晶状体
眼球壁的中层包括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脉络膜有大量色素和血管,能防止光线散射,并为眼球输送营养;脉络膜前缘是有睫状肌构成的睫状体,它借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西方人有蓝色眼睛,大家互相看看对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再想想美国人、非洲人的眼睛,为什么我们的眼球颜色不一样,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是由虹膜中的色素来决定的;虹膜中央是圆形的瞳孔,随着光线的强弱,瞳孔可以改变大小,进而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强弱。
视觉的形成需经由以下四个过程:
1、光经过晶状体一系列折射后由眼球精确的聚焦后投射在视网膜上而造成「视网膜成像」
2、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将物理性的光波转化成生理性的神经冲动,称为「转译作用」
3、神经冲动经由一连串的神经元传送到大脑视觉皮质,称为「神经传导」
4、视觉皮质将传入的神经冲动解析后转变成有意义的讯息,称为「解码作用」,造成我们看到光的感觉。
房水不断由睫状体产生,经后房-瞳孔-前房角-排出进入血液。房水产生及排出是循环往复的过程。房水不同于眼泪,眼泪是由眼外产生。
如果房水过多,或者排除不出去,就会造成眼内液体增加而导致眼内压力升高。眼压升高会损害视神经,视野变小,最终导致失明。这种眼内压力升高的眼病就是青光眼。
瞳孔时举例猫的眼睛
眼球壁的最内层是视网膜,它能将光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传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形象。
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能感觉强光和有色光,我们通常所说的色盲、色弱,是由于视锥细胞缺少相应的视色素而形成的;视杆细胞能感受弱光刺激,是人们在较黑暗的环境中仍能看清物体的轮廓。如果光线一暗就看不清事物就有可能是夜盲症的倾向,如果有这种症状,晚上不宜单独外出,以防摔倒磕碰。
小孔成像,为什么倒像而人看到的是正的?
讲授新课
师:由于视听觉是人们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视觉和听觉。咱们有三部分内容:感觉器官的结构、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卫生保健,重点放在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保健这部分。给大家5分钟时间,先快速阅览一下眼睛的基本构造。
一、构造
眼球是感受光线刺激的视觉器官,它有眼球壁和眼球内的折光物质组成。
1、知识目标:熟悉掌握幼儿感觉器官的特点和卫生保健措施
2、能力目标:懂得幼儿感觉器官的功能,学会照顾幼儿感觉器官的健康发育,具备解决幼儿感觉器官突发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照顾幼儿,遇到问题要冷静
导入
师:大家好,我姓x,以后大家就叫我x老师,今天初次见面,大家能不能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对老师的第一印象呢?
眼球壁的最外层是巩膜和角膜,较厚、白色、坚韧的是巩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白眼球”它能保护眼球;巩膜前方是透明的角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痛觉特别敏感,所以“眼里藏不了一粒沙子”。如果有异物进入眼睛,大家该怎么办?
师:正确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向上提或翻开上眼皮,一般可被泪水冲出来,如果冲不出来,可请别人把上眼皮翻开,看准异物后,用干净的手帕或棉签把异物擦出来,注意不要用手去揉眼,以免灰沙擦伤角膜引起感染,如果说异物附在角膜上,应该去医院就医,不能自己反复擦取。
三、眼的卫生保健
我们在大街上可以看到许多“小眼镜”,不管这些孩子是什么原因戴上眼镜,这种现象都很让人心痛。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争取有能力帮助更多的幼儿保护好他们的视力,这就要了解幼儿的眼卫生保健措施。那么有哪些好的用眼习惯呢,
造成夜盲的根本原因是视网膜杆状细胞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或杆状细胞本身的病变。预防夜盲症并不难,多吃一些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食品,如:鸡蛋、动物肝脏等。补充维生素A营养素或胡萝卜素提取物。β-胡萝卜素可以转发成维生素A,
若光线经过折光物质不能准确地在视网膜上聚焦成像,大脑皮层不能收到清晰的信号,难以形成清晰的图像,就称为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最常见的是近视,(结合近视的图示原理)
二、幼儿眼睛的特点
1.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生理性远视,一般到5一6岁左右转为正视。
实际上,在6岁以前,90%以上的幼年宝宝是远视,宝宝出生后,眼球小,眼轴短,所以几乎都是远视,或兼有远视散光,这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远视度数会越来越低。多数孩子在6、7岁会进入一个正常的弛张状态,既没有近视,也没有远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