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气污染成因及治理论文

合集下载

北京空气污染成因及治理论文

北京空气污染成因及治理论文

北京空气污染成因及治理论文【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既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也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

这不仅是为北京市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也为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指出了新的方向。

一、引言2013年以来,北京市雾霾天气频频出现,雾霾指数屡次“爆表”,如今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环境保护部门在继续追求北京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得不受到极大的重视。

(一)北京市现阶段空气质量状况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和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城市大气环境在逐渐恶化。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和人体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空气污染与许多疾病直接或间接相关。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且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地的空气质量仍须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最新出版的《空气质量准则》中,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WHO规定PM2.5年平均浓度为10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为25μg/m3。

美国驻华大使馆在2011年11月29日前后于北京闹市区更是一度监测到557μg/m3的浓度,超过世卫组织安全标准20多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4年至2011年公开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从全国范围来看,起初在2004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变化不大,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较上一年有所改善,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

在2004年监测的342个城市中,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约占38.6%,比2003年减少3.1%。

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约占41.2%,比2003年增加9.7%。

劣于三级的城市有69个,约占20.2%,比2003年减少6.6%。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近年来,北京市的空气质量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

北京市成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其持续增长的汽车数量、工业发展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都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首先,北京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成因之一是机动车尾气排放。

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加。

私家车通常使用劣质燃料,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应该加强汽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并提倡使用清洁能源车辆,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以减少私家车数量。

其次,工业活动也是导致北京市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市的工业发展水平相当高。

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包括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高企业的环境管理意识,以及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能源。

第三,天气条件也对北京市空气污染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北京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常常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沙尘暴、雾霾等。

这些天气现象会导致大量的颗粒物和污染物悬浮在空气中,从而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

因此,应加强对天气条件的监测和研究,提前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限制交通、减少工业活动等,以降低空气污染的风险。

除了上述的成因之外,北京市的空气质量还受到民众生活方式的影响。

不合理的垃圾处理、大量燃煤取暖以及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等都对空气污染贡献了一份力量。

因此,提倡绿色生活方式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对策之一。

人们应该养成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减少燃煤取暖的使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例如加装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通风等。

此外,政府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上也应承担起积极的角色。

政府应加大空气污染治理的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监测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样重要的是,政府还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空气质量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促使公众采取主动行动来改善环境。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

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对策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国际化大都市,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然而,空气污染问题却成为了这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严峻挑战。

造成北京市空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能源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因素之一。

长期以来,煤炭在北京市的能源消费中占据较大比重。

煤炭的燃烧会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虽然近年来北京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改进的空间。

其次,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也是导致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

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再者,工业排放不可忽视。

北京周边存在一些工业企业,它们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城市建设和施工活动带来的扬尘也是污染源之一。

大规模的建筑施工、道路修缮等工程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在风力作用下扩散到空气中,加重了空气污染。

还有气象条件的影响。

北京地处北方,冬季风小且干燥,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容易积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为了有效应对北京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对策。

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同时,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加强对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污染治理。

对于机动车污染,一方面要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规划,鼓励公共交通和绿色出行方式,如地铁、公交、自行车等。

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排放标准,加快老旧车辆的淘汰更新,推广新能源汽车。

对于工业排放,要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同时,推动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在控制扬尘方面,加强对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的管理,要求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洒水降尘、设置围挡、覆盖物料等。

此外,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根据气象条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如限制工业生产、工地施工等,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频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治理对策的制定和实施也需多方面的努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二、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气候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静稳天气、逆温等气象条件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的积累,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

2. 工业排放北京的工业发展历史悠久,部分老旧工业区的排放标准较低,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现象,为雾霾天气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污染源。

3. 交通尾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交通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特别是在交通拥堵、道路狭窄的地区,交通尾气排放更为严重。

4. 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北京作为全国的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中心,大量的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治理对策1. 调整能源结构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加大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力度,降低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量。

同时,加强工业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提高排放标准,减少工业排放。

2. 优化交通结构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同时,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推广新能源汽车。

通过交通管制措施,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3. 加强扬尘治理严格控制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

要求建筑工地加强扬尘防护措施,如设置围挡、洒水降尘等。

同时,加强对道路的清洁力度,定期洒水、清扫,减少道路扬尘污染。

4.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鼓励市民参与环保行动,如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等。

同时,加强对违规排放企业的曝光和处罚力度,形成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5. 建立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应对空气污染事件。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不同污染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的雾霾污染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雾霾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对城市的环境和交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对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控制对策。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原因: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干燥,风力较小,容易出现静稳天气。

这种天气条件下,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扩散,容易形成雾霾。

2. 工业排放:部分企业的排放标准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污染排放问题。

3. 交通污染:北京的交通流量巨大,车辆排放的尾气成为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4. 建筑工地扬尘: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

5. 生活污染:如燃煤、烧烤等生活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空气污染。

三、控制对策分析1. 强化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环保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应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 调整产业结构: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减少工业排放。

对于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其环保水平。

3. 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

同时,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降低车辆尾气排放。

4. 加强建筑工地管理:对建筑工地实施严格的扬尘控制措施,如安装扬尘治理设施、定期洒水等。

5. 推进能源结构调整: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等传统能源的使用。

同时,加强煤炭质量监管,减少煤炭污染。

6.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应对雾霾污染。

通过信息共享、协同治理等方式,共同推动区域空气质量的改善。

7. 加强科研创新:加大科研投入,研究新型的环保技术和方法,为雾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持。

四、结论雾霾污染已成为北京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强化政策法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交通结构、加强建筑工地管理、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和加强科研创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2024年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范文

《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雾霾天气问题备受关注。

雾霾不仅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北京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并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北京雾霾天气形成原因1. 自然因素(1)气候条件:北京地处北方,冬季干燥寒冷,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有效扩散。

(2)地形因素:北京地势平坦,周围缺乏高山阻挡,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2. 人为因素(1)工业排放: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是雾霾形成的主要来源。

(2)交通排放: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也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3)冬季取暖:冬季为了保暖,大量燃烧煤炭等燃料,释放大量污染物。

(4)绿化不足:城市绿化不足,无法有效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

三、治理对策1. 加强源头治理(1)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等。

(2)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低碳、环保的产业,减少工业排放。

(3)加强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控,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2. 强化政策支持(1)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

(2)实施空气质量达标奖励制度:对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和企业给予奖励,激励各方积极参与治理。

(3)加强国际合作: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3. 增加绿化面积(1)加大城市绿化投入:增加城市绿地、公园、绿道等公共空间的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率。

(2)鼓励市民植树造林:鼓励市民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4. 提高公众意识(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

(2)倡导低碳生活:倡导市民采取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如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节约用水用电等。

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

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案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中心,自然也是人口密集城市,而城市的高密度人口和工业化进程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其中,最显著的挑战之一就是空气污染问题。

北京的空气污染一直是城市居民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并且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北京空气污染问题的原因1.工业排放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大量的工业排放物的排放。

这些工业排放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2.交通运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而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

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在大气中聚集,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3.燃煤污染燃煤是北京地区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冬季取暖季节尤其突出。

燃煤排放不仅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还释放出大量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4.区域传输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周围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适宜气象条件下,区域大气扩散受限,使得周边地区的污染物传输到北京地区,加剧了北京的空气污染程度。

二、北京空气污染问题的影响1.健康影响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暴露在有害的大气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2.生态破坏空气污染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植被的生长,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对野生动物、水生生物等造成威胁。

3.社会稳定空气污染问题也会对城市的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居民对恶劣的大气环境感到担忧和不满,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三、解决北京空气污染问题的方案1.优化产业结构北京地区应当加大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传统高污染行业的产能,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清洁生产,减少工业排放。

2.推广清洁能源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燃煤污染。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空气质量始终受到广大市民及国内外关注。

近年来,北京雾霾天气频发,给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针对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相应的控制对策。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冬季气候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同时,逆温层现象频繁出现,使得大气层稳定度增加,空气中的污染物难以向高空扩散。

2. 工业排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周边地区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工业排放物进入大气中,增加了雾霾污染物的来源。

3. 交通排放北京作为全国交通枢纽,汽车保有量巨大,交通排放成为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尤其是柴油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对雾霾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建筑扬尘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建筑施工现场的土方作业、道路清扫等都可能产生大量扬尘,加重雾霾污染。

三、控制对策分析1. 源头控制(1)工业排放控制: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严格执行环保标准,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2)交通排放控制:推广新能源汽车,限制高排放车辆的行驶,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覆盖率和便捷性,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3)建筑扬尘控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扬尘管理,规范土方作业和道路清扫等作业行为,减少扬尘产生。

2. 气象因素应对(1)加强气象监测: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大气污染物的变化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人工影响天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人工增雨、消雾等措施,改善气象条件,促进污染物扩散。

3. 政策法规支持(1)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力。

(2)实施空气质量奖励政策:对达到一定空气质量标准的地区和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经济奖励,鼓励各方积极参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

4. 公众参与与教育(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渠道,加强雾霾污染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等大城市的雾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分析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期为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条件北京地区近年来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冷空气活动减弱,大气层结稳定,容易形成逆温层,导致污染物难以排放。

此外,湿度较大、风速较小等因素也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2. 工业排放北京地区的工业生产产生的污染物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部分企业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尤其是重工业行业,如钢铁、化工等。

3. 交通排放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尾气排放成为雾霾污染的重要源头。

此外,道路扬尘、建筑施工等也增加了大气中的颗粒物浓度。

4. 农业活动农业活动产生的氨排放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也是雾霾污染的成因之一。

三、控制对策分析1. 强化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同时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重工业比重,发展绿色产业。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3. 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建设,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机动车使用。

同时,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交通排放。

4. 控制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加强道路清扫和洒水工作,减少道路扬尘。

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扬尘控制措施落实到位。

5. 农业活动管理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活动中的氨排放和生物质燃烧。

同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减少生活垃圾和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保护环境。

7. 加强区域协同治理雾霾污染具有跨区域性特点,因此需要加强区域协同治理。

各地区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应对雾霾污染问题。

《2024年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范文

《2024年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范文

《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大气环境特征及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通过对北京大气环境特征的研究,深入探讨其大气污染的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以期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大气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二、北京大气环境特征1. 气候背景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干燥寒冷,夏季炎热多风。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北京的大气环境受到季节性影响,特别是在冬季,由于供暖季的到来,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2. 地理环境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原相间分布。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北京在气象条件、风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大气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三、北京大气污染现状及成因1. 大气污染现状近年来,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PM2.5、PM10等颗粒物污染严重,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超标。

这些污染物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2. 大气污染成因(1)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废气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2)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3)供暖排放:冬季供暖期间,燃煤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4)其他因素:如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也对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

四、大气污染治理措施1. 政策法规政府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政策,推动企业减排降污。

同时,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2. 工业治理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减少工业排放。

同时,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

3. 交通管理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广新能源汽车和公共交通。

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排放。

4. 供暖改造推广清洁供暖方式,如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减少燃煤供暖的排放。

同时,加强供暖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5篇范文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5篇范文

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5篇范文第一篇: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解决办法论北京大气环境质量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曾一度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

与此同时,人们对大气环境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我通过查找近几年来北京大气环境质量数据来分析今年的大气环境,分析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改善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大气质量是城市或区域环境质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大气污染是复杂的现象, 是自然和人为环境条件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间、空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为此, 分析与总结北京近年来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关的大气环境变化情况, 探索大气环境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对北京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尤为明显。

北京的地形地貌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西北地形高、东南地形低。

而综合气象条件的分析表明:北京从气流上讲实际上是一个大盆地,形成了特殊的大气环流效应,很难依靠自然环境来净化,这就使得污染问题更加突出。

我在网上查阅到了以上海大气质量指数统计的北京自2006年以来的空气质量数据,以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进行评价,北京市在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中度污染阶段,但总体有所好转,向大气质量标准发展,曾于2008年最为接近大气质量标准;经调查得到2012年不完整数据,北京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22至0.04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30至0.064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0.082至0.126毫克/立方米。

北京空气中的污染物容易凝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污染物排放量大。

“汽车尾气、工业污染,工地扬尘等污染因素众多,污染物的组成也很复杂,形成了复合型污染,这在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也使得大气环境比较脆弱。

《2024年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范文

《2024年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范文

《北京雾霾的成因及其管制政策》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频繁受到雾霾天气的困扰。

雾霾问题不仅对市民的健康产生了严重威胁,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雾霾的成因、其带来的影响,以及现有的管制政策。

二、北京雾霾的成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冬季干燥,风力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同时,逆温层现象的出现,使得大气层稳定,污染物难以向上扩散。

2. 工业排放:部分重工业企业的排放,尤其是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是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

3.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也成为雾霾的重要成因之一。

4. 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产生的扬尘也是雾霾的重要来源。

三、雾霾的影响1. 健康影响:雾霾中的颗粒物可进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2. 环境影响:雾霾天气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出行。

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生长。

3. 经济影响:雾霾天气影响旅游业、农业等行业的发展,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四、北京雾霾的管制政策1. 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加强对重工业企业的排放监管,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燃煤排放。

2. 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机动车排放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和治理。

3. 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管控:加强建筑工地和道路施工的扬尘治理,推行绿色施工。

4. 气象与环保部门联动:利用气象数据预测雾霾天气,提前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

5. 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雾霾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倡绿色生活方式。

6. 实施区域联防联控:与周边城市建立雾霾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雾霾污染。

7. 绿色经济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提高城市绿化率,增加城市“绿色肺”。

8. 完善法律法规: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

五、结论北京雾霾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气象、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方面。

为了应对雾霾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2024年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范文

《2024年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范文

《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空气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大气颗粒物污染是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分析其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改善北京空气质量提供参考。

二、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成因1. 地理气候因素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同时,气候干燥、风力较小等因素也加剧了大气颗粒物的积累。

2. 工业排放北京周边地区存在大量工业园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粉尘等污染物是导致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

3. 交通排放北京作为全国交通枢纽,车辆数量庞大,交通拥堵严重。

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大量颗粒物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4. 区域性传输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区域性传输的特点,周边地区的污染物可通过气象条件传输至北京地区,进一步加剧了污染程度。

三、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本质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本质。

首先,污染源不仅限于本地,还受到周边地区的影响。

其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传播、扩散,影响范围广泛。

此外,区域性传输的污染物与本地排放的污染物相互作用,使得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剧。

因此,解决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问题需要从区域整体出发,综合施策。

四、影响及危害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等方面均产生严重影响。

首先,颗粒物可进入人体呼吸系统,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其次,大气颗粒物还会影响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此外,颗粒物还会对农业、林业、水资源等产生不良影响,制约经济发展。

五、应对策略为改善北京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需采取综合措施:1. 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减少工业排放。

2. 优化交通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3. 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大气颗粒物污染。

建立区域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共享信息,协同治理。

4. 加大环保投入,提高污染治理技术水平。

推广使用高效除尘、脱硫、脱硝等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篇一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一、引言自21世纪初以来,北京地区的大气重污染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该时期内,北京遭遇了多起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环境、健康等方面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2000年至2010年北京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未来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参考。

二、北京大气重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该时期内,北京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工业排放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3. 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逆温、静风等,导致污染物难以扩散,加剧了大气污染。

4. 城市规划与布局:城市规划不合理、布局混乱,导致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恶化。

三、北京大气重污染的影响1. 健康影响:大气重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上升。

2. 环境影响:大气重污染对环境造成破坏,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3. 经济影响:大气重污染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如旅游业、农业等产业受损。

四、北京大气重污染的防治措施1. 政策法规: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严格控制工业排放和交通排放。

2. 能源结构调整:推广清洁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城市规划与布局:优化城市规划与布局,减少污染物排放。

4. 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五、实例分析以某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为例,分析其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的效果。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政策法规、能源结构调整、城市规划与布局等方面的改善对于缓解大气重污染的重要性。

六、研究结论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的大气重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成因、影响及防治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业排放、交通排放、气象条件以及城市规划与布局等因素。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2024年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范文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篇一一、引言近年来,北京作为我国首都,时常遭受雾霾污染的困扰。

雾霾天气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对城市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分析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控制对策,对于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1. 气象因素北京地区受特殊地形和气候条件影响,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尤其是冬季,由于逆温层现象的出现,大气扩散条件差,雾霾污染物不易扩散,加剧了空气污染程度。

2. 工业排放虽然北京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工业排放压力。

部分企业的污染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 机动车尾气排放北京作为交通枢纽城市,机动车数量庞大,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在城市内拥堵的区域,车辆长时间行驶、停车也会造成大量的尾气排放。

4. 城市建设扬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地等场所的扬尘也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道路清洁度不够也会造成大量尘土在空气中漂浮。

三、控制对策分析1. 政策层面政府应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力度。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鼓励发展绿色产业和清洁能源。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力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2. 技术层面企业应加强环保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此外,建筑工地等场所应加强扬尘治理措施,如安装防尘网、洒水降尘等。

3. 社会层面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例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能源、绿色出行等。

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对雾霾天气的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雾霾对健康的危害和治理措施。

4. 环保设施建设与区域联防联控加大城市绿地建设和环境修复力度,增加绿化植被的覆盖率。

同时,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周边地区协同开展空气质量治理工作。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篇一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大气环境质量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自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的大气重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重污染的成因、特点、影响以及防治策略。

二、研究背景自21世纪初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北京地区的能源消耗、交通运输以及工业生产等活动中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重污染现象频发。

三、大气重污染成因及特点1. 成因:北京大气重污染的主要成因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污染、农业活动等。

其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

此外,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逆温、湿度大等也加剧了大气污染。

2. 特点:北京大气重污染的特点表现为持续时间长、污染程度重、影响范围广等。

在秋冬季节,由于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大气中的PM2.5、PM10等颗粒物浓度往往超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四、大气重污染的影响大气重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首先,污染物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导致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上升。

其次,大气重污染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

此外,大气重污染还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五、防治策略及措施为了应对大气重污染问题,北京地区采取了一系列防治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了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法规。

其次,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减少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

此外,还加强了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寻找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手段。

最后,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六、研究成果及展望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地区的大气重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2024年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范文

《2024年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范文

《北京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研究》篇一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大气环境特征与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北京的大气环境特征,分析其主要的大气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北京大气环境特征1. 气候条件北京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风力较大。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北京的大气环境具有其独特性。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这种气候条件对于大气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2. 地形地貌北京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平原、山地、河流等多种地形。

这种地形地貌对大气环境有着显著影响,例如山区的大气环境与平原地区存在差异,河流水系也对大气的净化与流动产生影响。

3. 大气成分北京的大气成分主要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

这些气体成分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中,颗粒物污染是当前北京面临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

三、北京大气污染问题1. 颗粒物污染北京的颗粒物污染问题严重,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建筑施工等。

这些颗粒物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

2. 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生产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不仅会加剧酸雨的形成,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

四、大气污染的成因与影响因素1. 能源结构北京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这种能源结构导致了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排放。

因此,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是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

2. 交通状况交通尾气排放是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尾气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优化交通结构,推广新能源汽车,是缓解交通尾气排放问题的有效措施。

3.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的扩散和消散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在静风、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的扩散受到限制,容易导致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

因此,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4年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范文

《2024年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范文

《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空气质量问题更是备受关注。

面对如此严峻的环境问题,单一地区的治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跨域合作治理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对空气污染的跨域合作治理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二、北京地区空气污染现状及成因北京地区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细颗粒物(PM2.5)浓度超标、臭氧污染等问题上。

其成因复杂,既包括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等本地污染源,也与周边地区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传输有关。

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问题已对居民健康、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跨域合作治理的必要性面对空气污染问题,单一地区的治理难以取得显著成效。

跨域合作治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二是可以共享信息,提高治理效率;三是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因此,加强跨域合作治理对于改善北京地区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跨域合作治理的模式与措施1. 政府间合作: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沟通与协作,建立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制定治理措施。

例如,京津冀地区可以建立空气质量联合监测网络,实时共享数据,共同应对污染天气。

2. 企业间合作:鼓励企业间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研发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同时,加强企业间的自律与监督,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3. 社会参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空气质量监测与治理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跨域合作治理。

例如,对参与跨域合作治理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

五、北京地区跨域合作治理的实践与成效北京地区在跨域合作治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京津冀地区建立了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治理。

此外,北京还加强了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共同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财政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范文

《财政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范文

《财政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其中中国的北京市更是因其高密度的工业生产和人口规模,面临了严峻的空气质量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财政政策作为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工具,其对于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深入探讨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现状及效率,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北京市空气污染现状及成因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北京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北京市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垃圾等方面。

其中,工业排放和交通尾气是主要的污染源。

由于高密度的人口和经济发展,北京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三、财政政策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作用财政政策在空气污染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财政投入,支持环保项目的实施,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减少污染排放。

此外,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和居民参与空气污染治理,提高治理效率。

四、财政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北京市环保局、财政部等官方机构的数据,以及相关研究报告和文献,对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的财政政策效率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结果1. 财政投入与空气质量改善的关系研究发现在过去几年中,随着政府对环保事业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这表明财政政策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财政政策的效率分析通过对财政政策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支持环保项目、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政府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和居民参与空气污染治理,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仍存在一些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

3. 政策建议与改进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与改进措施:(1)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环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24年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范文

《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篇一标题:2000-2010北京大气重污染研究一、引言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大气环境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过去的十年间,即2000年至2010年,北京经历了严重的空气重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一时期北京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北京大气重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在过去的十年中,北京的工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工业排放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

2. 交通排放:随着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3. 气象条件:不利的气象条件如逆温、湿度大等,容易导致污染物在大气中积累,加重空气污染程度。

4. 其他因素:如农业活动、建筑扬尘等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北京大气重污染的影响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重污染会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增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2.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大气重污染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3. 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大气重污染会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损失。

四、应对策略1. 政策法规: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进行环保技术改造。

2. 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3. 交通管理:加强交通管理,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广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

4. 科技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大数据等,对大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 公众参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共同保护大气环境。

五、结论在过去的十年间,北京的大气重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从政策法规、能源结构、交通管理、科技应用和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推动大气环境的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空气污染成因及治理论文【摘要】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三个转变”的要求,从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要素结构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既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途径,也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

这不仅是为北京市发展做出了新的规划,也为北京市空气污染治理指出了新的方向。

一、引言2013年以来,北京市雾霾天气频频出现,雾霾指数屡次“爆表”,如今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环境保护部门在继续追求北京市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同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得不受到极大的重视。

(一)北京市现阶段空气质量状况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和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城市大气环境在逐渐恶化。

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和人体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空气污染与许多疾病直接或间接相关。

虽然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且为此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各地的空气质量仍须改善。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最新出版的《空气质量准则》中,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WHO规定PM2.5年平均浓度为10μg/m3,24小时平均浓度为25μg/m3。

美国驻华大使馆在2011年11月29日前后于北京闹市区更是一度监测到557μg/m3的浓度,超过世卫组织安全标准20多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04年至2011年公开发布的环境状况公报,从全国范围来看,起初在2004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与上年变化不大,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较上一年有所改善,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降低。

在2004年监测的342个城市中,132个城市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约占38.6%,比2003年减少3.1%。

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41个,约占41.2%,比2003年增加9.7%。

劣于三级的城市有69个,约占20.2%,比2003年减少6.6%。

而在2012年的监测结果中显示,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公报所公布的数据,筛选整理之后,得到如下数据:2005年至2011年全国空气质量监测各级标准比率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状况公报。

图1 2005年至2011年全国空气质量监测各级标准柱状表北京市来看,近10年来北京市的空气质量超标天数逐年减少。

北京市政府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能够准确有效地实时监测全市空气质量,在全市范围内设立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北京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站在2008年增加到27个,遍布北京市城区、远郊区城关镇和乡村,可以较好地监测和反映北京市空气污染空间分布状况2。

图2 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站分布但是,从2013年1月至6月,北京市雾霾天气又频频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在2013年6月4日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平稳,但其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2013年4月16日发布的数据也显示,自1月1日至4月10日这100天里,北京市雾霾天数达46天,较常年同期偏多5.5倍,为近60年最多。

仅1月份31天中,已有24天为雾霾天,是自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在6月里,北京市的雾霾天数为18天,这个数据近6倍于常年同期(3.2天),近3倍于近10年同期(6.4天),比2012年同期(12天)也多出了6天。

继6月26日、6月28日,6月30日北京市再遇重污染天,北京市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6级严重污染。

且北京市的雾霾不仅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实际上夏季也是高发时段。

所以,首都地区的空气质量问题亟待解决。

(二)北京市现行空气质量监测标准事实上,造成人们觉得空气洁净度不高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PM2.5)。

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事实上在中国大部分,特别是工业集中的华北地区,PM2.5占到了整个空气悬浮颗粒物重量的大半。

发达国家很早就已经开始监测PM2.5的指标。

而2005年世卫组织更新了《空气质量准则》后,很多国家已根据各自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社会经济技术水平,对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加入PM2.5的监测。

例如美国作为世界碳排放第二大国,2006年主动将PM2.5的24小时标准由65μg/m3升为35μg/m3;PM2.5的年标准仍为原来的15μg/m3。

目前,美国已经建立起了关于细颗粒物的日常监测和公众通报制度。

而中国行使的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自2000年颁布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再次修订。

除此之外,中国的“影响空气污染指数”(API)也没有把PM2.5纳入监测之列。

此前,中国的API监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

PM10是直径较大的颗粒。

这种大颗粒通常情况下沉降速度非常快,换言之,只有在气象条件很不好且大量污染物持续不断进入空气的条件下,空气质量才会达到所谓的“轻度污染”。

而PM2.5体积比PM10要小的多,是大气中粒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1/10大小。

PM2.5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比较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

随着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急剧恶化,舆论呼吁官方尽快将PM2.5作为国内测量标准,迫于舆论的压力,中国环保部宣布在2012年在京津地区开始试点PM2.5监测,并于2016年开始全国范围的推广。

2012年2月,北京市首次公布PM2.5日均浓度。

其实早在2010年2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国家气象行业标准《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通告,在标准加入了PM2.5限值为75μg/m3。

这一标准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中“最不发达国家标准”。

并且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北京市等地将开始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预报和日报针对的主要污染物由“老三项”(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增加至六项(新增PM2.5、一氧化碳、臭氧),其中包括社会广泛关注的PM2.5,同时部分污染物的限值将加严。

国内目前基于对PM2.5的治理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首先在关于空气质量监测上,首次将PM2.5加入监测内容也只在2013年1月1日之后,此前虽有关于对城市PM2.5含量的最低标准,但也只是近两年来才引起人们的注意。

二、北京市空气污染产生原因分析2013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研究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某研究员课题组对外公布,针对北京市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污染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值得关注的是,该研究认为,北京市“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雾霾的平均贡献只有4%,这与此前多家研究机构的结论大相径庭3。

(一)经济发展路径反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活动发展史,“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数几乎就从未改变。

在环境经济学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图3)就对这一现象做出了解释。

曲线本身表明随着GDP的增长,环境污染将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

图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库兹涅茨曲线的效应上,主要从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这三方面对环境产生影响。

从规模效益上讲,经济增长从两方面对环境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其中,经济增长需要资源的长期投入,从而减少资源存量,而资源的使用,会产生污染,进而造成环境恶化。

从技术效应上讲,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产生正面作用。

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资源使用效率,减少单位投入量,从而削弱对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技术取代原有落后的技术,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单位排放。

从结构效应上讲,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由原先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向低污染或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不仅是在效益上,库兹涅茨曲线在收入上也对环境变化做出了解释。

当收入水平低时,人们很少会关注环境质量;当收入水平增加时,人们会更加关注自己生活当环境,会愿意消费环境友好型的产品,人们对环境的高质量要求,进而改善环境,减缓环境恶化。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北京市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进入北京市,北京市人口暴增,导致资源过度被开发使用,环境遭到极度破坏。

例如,北京市人口增多,增加了对汽车的消费,因此导致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从而影响了全市的空气质量。

加之人口增多产生大量的垃圾,而垃圾焚烧时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大气,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同时,地区间的不均衡发展,导致北京市资源过于集中,因此更多企业选择在北京市建立工厂,包括一些污染型企业。

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批准这些企业在北京市运营。

污染型的企业一方面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使用,另一方面在生产活动时产生大量的废弃,在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时排放到大气中,从而造成大气污染。

总之,北京地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不均衡,吸引大量的人口资源、产业资源集中于北京市,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而又产生大量污染源,污染大气环境,造成北京市雾霾指数频频“爆表”。

(三)其他方面因素除了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产业积聚等方面,造成北京市空气污染,在标准执行、立法监督方面,也存在一些欠缺。

以往,在北京市每日公布的空气质量检测结果中,并未包含关于PM2.5的数据。

随着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急剧恶化,迫于舆论的压力,中国环保部宣布将在2012年在京津地区开始试点PM2.5监测,并于2016年开始全国范围的推广。

2012年2月,北京市首次公布PM2.5日均浓度。

但是,在执行标准上,2012年2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了国家气象行业标准《霾(灰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通告,在标准加入了PM2.5限值为75μg/m3。

这一标准属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当中“最不发达国家标准”。

直到2013年1月1日,北京市才开始实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空气质量预报和日报针对的主要污染物由“老三项”(PM10(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增加至六项(新增PM2.5、一氧化碳、臭氧),其中包括社会广泛关注的PM2.5,同时部分污染物的限值将加严。

在立法方面,直到2014年1月22日前,北京市一直沿用的是2000年12月颁布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在该办法中,绝大部分条款对单位和个人施加义务,法律责任基本上是被管理者的责任,行政机关的责任则一笔带过。

幸运的是,在2014年1月22日,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表决通过《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条例经历了三轮修改后,将降低PM2.5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目标,首次将此纳入立法予以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