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篇一: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以往学生在小制作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设计的,因此比较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学评析]通过本节课教学实际来看,初步达成了教学的目标。
在此项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例如,有的同学将两根铅笔芯并在一起,形成一个滑道,这样既保证了滑片与铅笔芯的良好接触,又使得滑片在滑动过程中方便,可靠;又例如有的同学就直接利用电位器调节台灯的亮度;有的学生觉得电池所提供的电压不够,消耗得快,就利用废旧电器上的变压器,将家庭电路的电压降到小灯泡能够正常工作的电压,整个装置,只要往插座上一插就可演示,已初步体现出实用性;再例如,不少学生在整个装置的外观上,选择了富有各性背景,有的是一个充满温馨小木屋,有的是一个猫头鹰的双眼等。
初中物理教学实习教案
初中物理教学实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能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2. 折射定律3.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的应用。
2. 难点: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折射定律的内涵。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折射现象,引发学生对光的折射的兴趣。
2.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3. 讲解折射定律:讲解折射定律的内容,让学生理解折射率的概念。
4.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折射现象,如眼镜、放大镜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见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与光的折射有关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讨论。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力的认识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3)进行力的实验,如拔河比赛、抛物线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力;(3)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惯性的理解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惯性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2)介绍惯性的应用,如汽车安全带的作用等;(3)进行惯性的实验,如硬币跳跃实验、小车滑行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惯性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惯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惯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惯性的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摩擦力的探究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系统等;(3)进行摩擦力的实验,如滑轮组实验、摩擦力计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作用和计算方式;(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简单机械的使用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教案一、活动背景电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学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设计了这次初中物理电学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电学原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掌握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三、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掌握电学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等实验器材,掌握简单的电路连接方法。
2. 活动难点: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问题。
四、活动准备1. 器材准备: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灯泡、导线、开关等。
2. 场地准备:实验室或教室。
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电学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数据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讨影响电流、电压、电阻的因素。
4. 问题解决: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实际电路问题,如灯泡亮度的调节、电路故障的排查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供指导。
5.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活动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
2. 同伴评价:同伴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鼓励。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报告撰写、问题解决等方面进行评价,给予综合评分。
初中物理声音综合实践教案
教案标题:初中物理声音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3.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声音实验。
4.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 声音的三个特征3. 声音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通过讲解声音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声音产生的理解。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器材,进行声音实验。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声音产生的原因。
三、学习声音的传播(10分钟)1. 老师讲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2. 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声音传播的现象。
3. 学生分享实验心得,理解声音传播的原理。
四、探究声音的三个特征(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验器材,进行声音实验。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总结声音的三个特征。
五、综合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声音实验,验证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3. 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活动心得。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3.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
3. 学生能独立进行声音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4.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能积极合作,分享活动心得。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水资源情况调查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水资源情况调查教学对象:初三学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5~7人,小组成员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在性别、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物理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尽量使每一小组的调查研究力量均衡。
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带着调查表积极地展开了调查活动,有的向父母、亲戚调查,有的进行实地考察,有的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脑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小组完成调查表。
)一、活动的背景及主题的确定水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永远离不开水,水被称作生命的甘泉水,但是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不均匀,而我们生活的所在地固安境内主要河流有永定河、白沟河、牤牛河,其中北为永定河,西有白沟河,牤牛河及支流太平河、虹江河自西北向东南通贯全境。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知道爱惜,而浪费挥霍。
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
因此我们先后在辖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考察和研究,最后确定了“水资源情况调查”这一课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地球上有丰富的水;另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水的短缺的问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资源危机,我们中学生能做点什么呢?如何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用水?二、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水资源情况用水情况,激发大家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体验节水方案的研究过程,树立“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信念,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意识,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使学生学会交流展示。
三、活动方案的制定:(一)任务分工: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组织、寻找相关资料和打印;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调查问卷发放收集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访谈、摄影等;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路元件的作用,掌握电路连接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教学内容1.电路元件的认识:灯泡、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源、导线等。
2.电路连接方法:串并联电路。
3.实验操作: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电路元件的认识,电路连接方法,实验操作。
2.难点:电路连接的准确性,实验过程中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1)展示一盏普通台灯,提问:这盏台灯的亮度能否调节?如何调节?(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一盏可调节亮度的台灯?2.电路元件的认识(1)展示电路元件,介绍各元件的作用及特点。
(2)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操作,加深对电路元件的认识。
3.电路连接方法(1)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示范如何连接电路,强调注意事项。
(3)学生分组讨论,设计电路图。
4.实验操作(1)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完成实验后,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5.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灯泡的亮度?(2)如何提高小台灯的亮度?(3)如何降低小台灯的能耗?(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认识程度。
2.学生电路连接的准确性。
3.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4.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电路元件的认识较为深入,电路连接方法掌握得也比较熟练。
2.实验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3.学生在问题与讨论环节,表现出较高的思维活跃度,能够提出有深度的问题。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电路连接的注意事项掌握不够,导致电路连接错误。
今后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指导。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集合3篇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集合3篇【篇1】初中物理综合实践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是如何产生的,能列举生活中的重力现象,感知重力;(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3)了解并描述重力的方向,会用重力方向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4)了解重力的重心。
2、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主动建构知识;(2)通过体验和观察,感知重力方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能力;(3)通过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观察、实验、设问释疑,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2)通过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1、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重力”这节课,知识点本身难度不高,但比较琐碎。
我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和实验情境的设置,以知识为载体,创设对话平台,营造师生情感交流、相互启迪、轻松和谐氛围;促使学生主动交流、勇于表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利用大量的、具体的、感性的素材,主动建构与重力有关的知识,使学生体验多种学习方式,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物理课堂必须承担的责任这节课,通过设置与学生认知不同或认知匹配的情境,培养学生发问意识和思维能力;通过探究“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及实验数据分析的过程,从而通过质疑、对比分析等环节,得出结论,提高探究能力;通过“重力方向”的感知、探究及应用,使学生对“重力方向”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经历自主建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的过程,认识重力;(2)通过观察、讨论及实验,让学生了解重力方向、重力的作用点。
教学难点:(1)通过创设主动学习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对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效引导和驾驭;(3)学生描述“重力方向”过程的教学。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活动主题: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活动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活动内容:(1) 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力的作用,如提重物、抛物等。
(2) 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如摩擦生热、水沸腾等。
(3) 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如影子、镜子等。
3. 活动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其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其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光学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并解释其原理。
二、活动主题:简单的机械制作1. 活动目的:通过制作简单的机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活动内容:(1) 学习并理解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种简单机械进行制作。
(3) 展示并介绍制作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活动步骤:(1) 讲解并演示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种简单机械进行制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3) 指导学生进行制作,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4) 展示学生制作的作品,让学生介绍制作过程和体会。
三、活动主题:家庭物理实验1. 活动目的:通过家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2. 活动内容:(1) 学习并理解家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在家中进行物理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活动步骤:(1) 讲解并演示家庭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 收集学生的实验报告,让学生分享实验过程和发现。
四、活动主题:环境保护与物理1. 活动目的: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物理知识水平。
2. 活动内容:(1) 学习并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物理关系的知识。
初中物理实验活动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了解折射定律。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
2. 折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光的折射现象。
2. 提问: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包括折射率、入射角、折射角等。
2. 介绍折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折射定律的重要性。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透明塑料尺、水、玻璃棒、白纸等。
2. 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入射角、折射角等。
四、数据分析(10分钟)1. 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光的折射现象,验证折射定律。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折射率,并讨论其影响因素。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发现,概括光的折射现象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拓展与应用(5分钟)1. 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眼镜的制作、光纤通信等。
2. 引导学生探讨光的折射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数据处理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紧凑,可以适当延长课堂时间,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的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以及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掌握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应用。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应用。
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以及如何调节亮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源、小台灯、滑动变阻器、导线、灯泡、开关等。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相同的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台灯,了解小台灯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 讲解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和并联。
解释串联和并联的特点和应用。
3. 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
讲解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包括连接电源、小台灯、灯泡和开关。
4.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例题讲解:通过实际操作,讲解如何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
6.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调节灯泡的亮度,并观察亮度的变化。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简述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及其应用。
答案: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
串联适用于小电流、高电压的场合,如照明电路;并联适用于大电流、低电压的场合,如电脑电源。
题目2:请解释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及其接线方法。
答案: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
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包括连接电源、小台灯、灯泡和开关。
题目3:请演示如何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
答案: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调节电流的大小,实现灯泡亮度的调节。
初中八年级物理教案-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奖
综合实践活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一、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苏科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本节是八年级上册教材新修订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本节内容安排在第二章《物态变化》章末,以物态变化为知识背景,以学生熟悉的电冰箱为制冷工具,通过学科渗透及多样化的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本章物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实验研究,在知识结构上有升华拓展的作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并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对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仅限于知道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动手能力欠缺。
学生将在本节的学习中不仅对知识点加深理解,对实验探究能力也有所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节内容是围绕电冰箱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活动项目均需用到电冰箱,这就客观决定了活动只能在家做。
设计中选择了教材提供的三个活动项目,教师将其细分为四个,第一个是研究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第二个是研究电冰箱内的温度分布情况,第三个是研究不同液体的冷冻情况,第四个是自制冻豆腐。
活动前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一个小组完成第一个活动,两个小组完成第二个和第三个活动,一个小组完成第四个活动。
小组在家实验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过程,课堂汇报展示,然后进行交流分析和评估。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小组代表在课堂展示汇报,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并对其实验过程进行评估,教师解决学生疑惑,适当点评,师生思维碰撞,课堂在教师的预设下有生成、有升华。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探索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和箱内温度分布情况,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现象;(2)学会利用电冰箱制作饮品和食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电冰箱的工作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答辩环节,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和质疑的精神。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解读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点评一、引入(5分钟)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及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 掌握光速的测量方法,能运用光速公式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 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3. 光速的测量方法4. 光速公式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相同?二、探究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速公式v = fλ 分析光速与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常数的原因。
3. 教师总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三、探究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否与介质的光密度有关?2.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光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光速的测量方法(10分钟)1. 教师介绍光速的测量方法,如:迈克尔孙-莫雷实验、光纤通信等。
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3. 学生汇报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五、光速公式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光速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2. 学生举例说明光速公式在光纤通信、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3. 教师总结:光速公式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提出改进措施。
3. 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下次活动的期待。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区一等奖】
第十三章电路初探之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简单电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2、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自然与社会,体验和增强合作、交流意识二、设计思路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课程。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学习活动,是开放的、动态生成的。
本实践活动通过真实情境引入课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一步步地设计出病房呼叫、选答器、简易交通信号灯等电路,从而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课程理念,进一步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简单电路四、教学资源教师:多媒体课件、单刀双掷开关、楼梯灯模型学生:两人一组,备有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两盏、开关两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五、教学设计1、探究病房呼叫电路情境:给你一个电源,一只灯泡、一个开关、导线若干,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电路用于病房呼叫学生分组实验:(1)要求:先画电路图,后连接实物(2)思考:电源、开关、灯泡所摆放的位置讨论:请对该电路作出评价改进:加一个电铃,画电路图——两种接法比较评价:上述电路总是针对一个病床设计的,与现实生活并不相符进一步改进:以三个病床为例,将开关、灯泡与电铃的组合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实际连接方式:2、探究选答器电路 情境:一个问题有两个可供选择的答案(a )和(b )与它们对应的灯分别由两个开关控制,选择哪一个答案就闭合哪一个开关,使对应的灯发光。
请设计并画出出电路图评价:用单刀双掷开关(又称换向开关)可使电路简化介绍:单刀双掷开关的构造、状态与连接方法电路图改进:绿红学生分组实验:连接右图电路3、探究简易交通信号灯电路问题情境:如果我将上述电路上的绿灯换成正红背红、左绿右绿四盏灯并联,你会想到什么正红背红左绿右绿讨论:对应的红灯怎么换4、课堂小结与作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简单电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2)会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一些简单电路本节课作业:展示楼梯(卧室)灯的模型后,让学生课后搜一搜其电路图。
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篇: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八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课题照相机(模型)滨海县八巨镇初级中学王琳惠[活动意图]1.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身边容易找到学生们能够配合。
2.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照相机原理和成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外形设计,性能等方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物理的兴趣。
3.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部形状,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情感上的满足。
[活动目标]1.会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作一个照相机模型。
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及成像性质。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活动重点和难点]1.照相机镜头的选择;镜头的固定,如何成像清晰,成像的性质。
2.相机的长度如何确定。
3.模型外观。
[教具和学具]教具:多媒体。
学具:各种透镜,各种图案的硬卡纸、剪刀、双面胶,半透明塑料膜或蜡纸。
[课前准备]为制作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或者半成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照相机,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做一个简单的照相机?出示教师自己制作的模型。
大家看到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创意,谈一谈。
学生讨论交流:找学生说出他们的想法。
(学生由模型受到启发,激起创造欲。
对创造性的想法给予高度的评价,和鼓励。
)二、设计与制作:现在请同学们将模型的名称和具有的功能决定下来。
1.你选用哪种透镜来做相机的镜头?(怎样测出手中透镜的焦距)2.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作相机底片?3.如何使“底片”上像清晰?(像距如何确定)4.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如何使像仍能清晰的出现在“底片”上?5.学生讨论:决定产品名称和应具有的功能。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教案一、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风能的利用和转换原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活动内容1. 学习风能的原理及其应用。
2. 制作小风车,观察风车的工作原理。
3. 分析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
三、活动准备1. 学生:提前了解风能相关知识,准备制作小风车的材料。
2.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PPT、视频等。
3. 器材: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牙签、尺子等。
四、活动过程1. 导入(5分钟)1.1 教师通过PPT或视频介绍风能的原理及其应用。
1.2 引导学生思考风能如何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 制作小风车(15分钟)2.1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制作方法,用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小风车。
2.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观察风车工作原理(10分钟)3.1 学生将制作好的小风车放在桌子上,观察风车在风力作用下的转动情况。
3.2 学生描述风车转动的过程,并尝试解释其工作原理。
4. 分析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10分钟)4.1 学生用自己的小风车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风力下风车的转速。
4.2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风车转速与风力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5.1 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实验结果。
5.2 教师对学生的制作和实验情况进行点评,给出改进意见。
六、活动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大型的风车,观察其在工作中的性能。
2. 学生可以调查风能在家乡的应用情况,了解风力发电的相关知识。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物品伤害自己或他人。
2. 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通过本次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风能的原理及其应用,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得到了提高,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自制霜主题综合实践的主题
很高兴获得您的指定主题:初中物理自制霜主题综合实践。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富有探索性的主题,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逐步深入探讨的方式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简介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自制霜实践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个主题,学生将能够全面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物理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技能。
这种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践步骤1.准备材料:在进行自制霜实践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如盐、冰块、塑料瓶等。
2.制作霜: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学生们将材料进行组合,生成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并记录下整个过程。
3.观察与总结:当霜生成后,学生需要详细观察其特点,并且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产生霜的物理原理。
三、实践意义通过自制霜实践,学生们能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初中物理自制霜主题综合实践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所描述的现象,这种体验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替代的。
这种实践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我个人认为这种综合实践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本次自制霜实践,学生们充分了解了霜的形成原理,并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乐趣。
这种实践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中,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如果您还有其他需要更深入了解的主题或概念,也欢迎随时告诉我,我会竭尽所能地为您撰写高质量的文章。
初中物理自制霜实践是一项非常有趣和富有启发性的活动,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还可以锻炼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从实践步骤、实践意义和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太阳能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综合能力训练要点①.通过阅读本材料及相关的科技资料,了解太阳能的来源、利用和开发的系统知识,提高搜集、阅读科技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表述能力。
②.开展本项活动,加强学生了解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本项活动,应使学生对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对最终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实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德育教育。
④.通过介绍太阳能利用和开发的成就和困难,展望太阳能应用的美好前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活动方案设计参考①.主要内容本项活动内容与高中物理的许多内容(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光的本性、原子和原子核)紧密联系,逐步引申到化学、地理等学科领域。
②.主要活动方式阅读、查找资料、观看录像或VCD ,讨论、交流③.大致活动时间4课时左右。
其中阅读、查找资料1课时,观看录像1课时,分组讨论1课时,交流分组讨论结果1课时。
④.活动前准备(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录像或VCD 等(2)指导学生自学相关知识及活动资料。
(3)引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写出发言稿。
⑤.自我测试方法活动结束后,由学生根据材料及相关学科知识独立完成自我测试题。
3.综合能力训练活动阅读下面科技资料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体球,它的主要成份是氢,在27102⨯吨太阳总质量中,氢占71%。
太阳每时每刻都在发出巨大的光和热,它向地球辐射的能量尽管只占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其数量仍然大的惊人,每年至少为17106⨯千瓦小时。
据推算,太阳已有50亿年以上的历史。
试想,即便是有一堆像太阳那么巨大的煤,那也只能燃烧3000年左右。
那么,如此巨大的太阳能,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研究,才逐渐地揭开了这个奥秘。
原来,正由于太阳内部有大量的氢元素,而氢原子的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组成的。
由于太阳内部的温度高达2000万摄氏度,所以两个氢原子核就会发生核聚变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的滑动变阻 铅笔芯之间, 都是应
器应接在什么 这样既便于滑 用原有
地方?
片移动,又能 的电路
答辩三: 使滑片与轨道 知识拓
在实际制作中,保持良好接触。展而成
往往滑片不太 同级学生分 的,有
好滑,与铅笔 工,一部分负 利于培
芯的接触也不 责连接电路, 养学生
是太好,你们 一部分负责产 应用知
组准备如何解 品的外观设计。识并有
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
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
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
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
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依据我校的现实条件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具有 一定的初中物理学电学基础),本着充分挖掘学 校、家庭和社区的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切合实际
的青少年科学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以下就是某次 制作水果电池科技实践活动的报告材料。 【实践目的】
1、请学生收集有关电池的种类、应用、危 害、和制作方面的相关材料;
2、让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 不同水果或蔬菜作为实验对象,测量电压,了解 它们可当做电池的现象。
调光灯当作屋 他们在
作的调光灯照
顶的吊灯,使 生活中
片(或模型)
屋 内 的 景 物 见到或
大家看出这些
时明时暗。 喜欢的
图片有什么感
可以制作 模型上,
想,如果我们
一个小台灯, 符合学
制作调光灯,
放在小桌上。 生的心
有什么创意,
理及经
大家谈谈。
验。
刚才同学 决定产品名 使
们在谈的时候 称和应具有的 学生明
自行车的前后轮等一些简单的部件,将枯燥的知 识传授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
六、师生总结 老师相信通过这次实践, 同学们一定会对 自行车的构造和原理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习物 理有了更大的兴趣。同学们,物理学是一门自然 科学,只要你们去留心生活中的每个细节,你们 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的痕迹,当你们把 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的时候,你们会感到 很快乐,学习也就更有动力了。最后,祝同学们 学有所成!
的地方。
红、黄两色的 产品的
要求每组 光。
外观设
课后写出作品 例 2 :我们 计、产
功能使用说明。将台灯的灯罩 品使用
作成凹形,应 时是否
用了凹面镜会 可靠安
聚光的特点。 全等意
例 3 :我们 识。
将轨道竖直安
装,这样滑片
上下移动,便
于操作,结构
合理美观。
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在综合实践
生答辨:
择适当长度的 流跟电
答辩一: 电阻丝接在电 压、电
如果滑片移到 路里,具体作 阻的关
了阻值最小处,法是将电压表 系”一
造成电流过大,接在灯的两端,节中滑
烧 坏 灯 怎 么 移动滑动变阻 动变阻
办?你的设计 器,使电压表 器的作
中并没在这方 示数等于小灯 用与调
面的安全措施。泡正常工作的 节方法。
有量最多的国家,是公认的“自行车王国”。作 为一种最普及最方便的代步工具,它与我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就我们中学生而言,也与自行车结 下了不解之缘。说起骑车,或许我们都会,但要 系统、详尽地解释其中的物理知识,未必人人都 能够做到。为了明确这些问题,也为了更好地将 物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我们选择此课题作 为本节综合实践课的课题。
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 机械。形成初步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体验创造的 乐趣。 2.学会拟订科学探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提高书面和语言表达 能力。培养自我评价、听取意见和评价他人的能 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增强团队合作 意识,培养敢于动手、乐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组合的简单机械 新课教学:教师引导 一、 导入 师: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简单 的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了能 够学以致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综合实践 活动。 设计并制作一个组合的简单机械。 二、 实践应用
这个阻值 电压值。
在
的大小你如何 修改电路图 电路的
确定?
并展示。
设计中,
此时你的 接在干路上。学生根
电路经过修改 展示其电路图。据自己
后,其电路图
的产品
又是如何?
的功能,
答辩二: 我们组采用 演变出
在你的设计中,两根相同的铅 许多电
用了两个小灯 笔芯并排靠紧,路,这
泡,那么电路 将滑片置于两 些电路
活动中探究自行车的构造和它对应的物理原理。 2、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体
会学习物理的乐趣,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 3、让学生亲身参与,将枯燥的知识传
授变为有趣的综合实践。 4、结合自行车的构造和交通案例,进行安
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出自行车中有害摩擦和有益摩擦。 找出自行车中的压强。 难点:找出自行车中的压强。 引入新课 师: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拥
三、认识自行车中的压强 师:行车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压强
就在自行车中有很多应用和防止,比如:车座为 何设计成宽大的形状?螺丝和螺栓之间为何要 增加垫片?现在就请同学们找出更多的这方面 知识。
(这个问题比较难,要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根据情况要适时给予表扬)
生:几位同学一组,互相讨论认识自行车中 的压强,并说明原理。
3、课内外结合,通过对周围生活世界现象 或事件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经验。培养勇于探索、 创新、动手动脑的科学实践能力。 【器材准备】
1、 关于电池的种类、应用、危害、和制作 方面的相关资料;
2、水果(柑橘、苹果、猕猴桃、土豆、蕃 茄、蔬菜等)、铜条(2CM×4.5CM)、锌条或镁 条(2CM×4.5CM)、铅笔芯(3-5CM)、电压表 (准确到 0.01V)、小电珠(额定电压 2.5V)、 砂纸、电烙铁、松香、焊锡、导线若干、鳄鱼夹 2 只。
(2) 模型设计新颖 提升相同质量的物体时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
(3) 模型制作的工艺水平 (4) 活动成果展示 2.学生小组合作,自由探究 出示活动评价表格: (1) 提问:你们准备用哪些简单机械进
行组合?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画出设计 方案图。 (2) 自行设计表格,测出用该机械提升 重物所需的拉力与物重之比以及机械效 率。 3. 班上展示各组的工作成果。 4. 根据全班拟定的评价标准,为各组的表现打 分。 讨论:说一说你们小组的设计思路,你们制作的 机械模型有什么特点?还存在什么问题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 作业布置: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九年级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孙国辉
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
[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 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 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 的综合性制作活动。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 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 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 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 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 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由于这项制作的成 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 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 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 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 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 等意识。 [教学目标] 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 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
1、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阅读部分的 内容。了解简单机械的发展史。
2、 提问:吊车实质上是应用了哪些简 单机械?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 吗?
3、 探究:绞车运用了哪些简单机械的 组合?你能简述一下它的工作原理吗?
4、 提问:你还知道现实生活中哪些地 方应用了简单机械的知识?
三、 实践操作 1.要求学生自行探究、设计、制作一个组 合的简单机械。 出示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 (1) 达到活动的基本要求的程度
间分
配
学
我们知道
生能
在生活中,我
观察。 过图片
们经常用到亮
可以将两个 和模型
度可调节的调
亮度可调 受到启
光灯,我们能
节小灯泡当作 发,激
不能用所学到
猫头鹰的眼睛,起创造
的知识和技能
使它有时暗, 欲,无
一、引 来制作一个调
有时亮。
意间将
入 光灯呢?
可以制作 调光灯
(5
出示几张
一个小屋,将 应用在
分钟) 以往学生制
生:同学现场演示,并做示范动作,教师在 旁边引导为辅,并找出更多的有益摩擦。
要求:学生能具体指出它的对应部件,并说
明它的物理原理 (2)减小有害的摩擦 师:有害摩擦叶很多比如:车轮设计成
圆形、各转动部件都要加注润滑油等等,请同学 们找出更多的有害摩擦并说明它的物理原理。
生:现场演示,并做示范动作,找出有 害摩擦,并说明原理,找出解决方案。
[教具和学具]
教具:实物投影仪。学具:小灯泡(2.5V0.3A)
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
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
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
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与时
3、 教师用:万用表、电子表、小起子 【实践过程】 1.学生交流对电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