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构造原理讲解
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地震原理
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地震原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许多人对地球都有着很多好奇和疑惑。
地球内部的构造是地球科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地震则是探测地球内部构造和运动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震原理作一简要介绍。
一、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构造可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球最上层的外壳被称为地壳,它是地球最薄的一层,平均只有35公里厚,最厚的部分也不过70公里。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个部分,二者的厚度分别为20-60公里和5-10公里。
2.地幔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层,占地球半径的84%。
地幔的厚度从地壳底部开始,向下延伸到2891公里,这一层温度很高,但由于高压的作用,石熔点却比较高。
3. 地核地幔下面是地核,和地幔一样,地核也有两层: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液态的,厚度约为2200公里,而内核则是固态的,直径约有2400公里。
地核是地球内部最热的地方,温度在6000摄氏度以上。
二、地震原理地震是地球内部地壳或地幔的震动。
当地球内部地质构造变化时,地层中的应力会积累到超过岩石的强度极限,就会发生地震。
地震的产生其实是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
地震时能量自震源点传播出去,在地球内部会反射和折射,反射和折射的结果使地震波沿着不同的路径传播,并产生不同种类的地震波。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方式不同,可以将地震波分为三种类型:P波、S波和L(或R)波。
1. P波P波(初波)是最先到达的波,速度最快。
P波是一种纵波,在传播这种 wave 时,岩石会沿着波传播的方向来回振动。
P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 S波S波(剪切波)在P波之后到达,速度稍慢。
S波是一种横波,在传播时,岩石呈横向振动。
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在地震时,只有S波能使得岩石之间发生剪切而分裂。
3. L波/R波L波(或R波)(面波)是比较慢的一种波,它是一种种植波,在传播过程中,地面上岩石会呈不规则的圆形波浪运动。
L波会在地壳和地幔的上部产生,和S波一样,L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的研究重点。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现象的发生机制。
本文将从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的形成过程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岩石壳体,它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
根据地壳的性质,可以将地壳分为两种类型:洲际地壳和洋壳。
洲际地壳主要分布在陆地上,而洋壳则分布在海洋底部。
地壳的厚度在大陆上约为20到70公里,在海洋底部约为5到10公里。
2. 地幔: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地球内部最大的一部分。
地幔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温度和压力较高。
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占据地球半径的71%。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部分,上地幔的温度较高,而下地幔则温度较低。
3. 地核:地幔下方是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的最内层。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为固态铁和镍。
地核温度极高,接近地幔和地壳的熔点。
地核厚度约为3400公里,占据地球半径的16%。
二、地球的形成过程地球的形成起源于约46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在宇宙尘埃的作用下,原始气体和尘埃开始聚集,形成了原始的太阳系。
随后,原始气体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原始地球。
地球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力聚集:原始地球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吸收周围的物质,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物质团块。
这个物质团块不断增大,直到足够大到能够形成一个行星。
2. 不断碰撞: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它与其他天体不断碰撞和融合。
这些碰撞使地球表面温度极高,表面岩石熔化,并使地球的化学成分趋于均匀。
3. 分化和层化:地球的内部在不断的高温高压作用下逐渐分化和层化。
相对较重的金属元素向地球的中心沉积,形成了地核;而地壳和地幔则相对较轻,浮在地核之上。
地壳运动与构造板块理论
地壳运动与构造板块理论地壳运动是指地球上地壳发生的各种变动和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下沉、抬升、变形等现象。
地壳运动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以及地球内部的构造有着深远的影响。
构造板块理论是解释地壳运动的重要理论,它认为地壳是由一系列的构造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导致地壳发生各种变动。
一、地壳运动的类型与原因地壳运动主要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两种类型。
垂直运动包括地壳的隆起、下沉和抬升。
隆起是指地壳在竖直方向上的上升,常见于山脉和高原的形成过程。
下沉是指地壳在竖直方向上的下降,常见于海洋的形成过程。
抬升是指地壳在竖直方向上的上升,常见于地震活跃区域的地壳抬升。
水平运动包括地壳的滑动和挤压。
滑动是指构造板块之间的相对滑动,常见于断层带和地震区域。
挤压是指构造板块之间的相对挤压,常见于造山带和褶皱带。
地壳运动的原因主要有构造力和地质力两方面。
构造力是指地球内部的构造活动所产生的力量,包括地壳的断裂、褶皱和隆起等。
地质力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力量,包括地壳的侵蚀、沉积和变形等。
构造力和地质力共同作用,导致地壳运动的发生。
二、构造板块理论的基本原理构造板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解释地壳运动的理论,它认为地壳是由一系列的构造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
构造板块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板块构造、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
板块构造是指地壳被划分为若干个构造板块,每个板块具有相对独立的地质特征。
板块运动是指构造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相对运动,包括板块的滑动、碰撞和分离等。
板块边界是指构造板块之间的接触带,包括边界的类型和特征。
根据构造板块理论,地球表面上的地壳运动主要是由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
三、构造板块理论的证据构造板块理论得到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证据支持。
首先,地球表面的地壳运动和地震分布与构造板块的相对运动密切相关。
例如,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相对运动导致了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形成。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地核成因分析
地球的内部结构及地核成因分析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结构和地核成因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以及地核的成因。
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包含了大陆壳和海洋壳两部分,其中大陆壳更加厚实而海洋壳相对较薄。
地壳的厚度不均匀分布,形成了陆地和海洋的地貌差异。
地幔是地球的中层,位于地壳以下,厚度约为2890公里。
地幔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其中含有大量的铁、镁、铝等元素。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部分,上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下地幔则存在部分熔融的物质。
地幔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高温和高压使得地幔物质呈现出塑性变形的特性。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位于地幔之下,直径约为3486公里。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是由液态物质组成的,主要由铁和镍构成;内核则是由固态物质组成,主要由铁和镍合金组成。
地核的温度非常高,可达到6000摄氏度以上,而压力也非常巨大。
关于地核的成因,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学说。
第一种是原始地幔熔体分离学说,即地核是由地幔中的某种物质分离而成的。
这一学说认为在地球形成初期,受热惯性作用的影响,地幔物质会发生熔化,形成一个类似于岩浆的物质,随后在地幔中逐渐沉淀下来,最终形成地核。
另一种学说是原始地幔堆积学说,即地核是在地球形成初期,由于物质的重力分异而形成的。
根据这种学说,地球形成时,密度较大的物质会自然地向地球的中心沉积,最终形成了地核。
这一过程也被称为“地球的分化”。
无论是哪种学说,地核成因的研究仍然是一个活跃的领域,科学家们通过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球内部的重力分布以及岩石样本的分析等方法,致力于探寻更加准确的答案。
总的来说,地球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地核作为其中的内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核的成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球物理现象,对于地质学、地球科学以及资源勘探等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漂移现象解释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及大陆漂移现象解释地球板块构造理论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解释地震、火山活动以及大陆漂移现象等地球表面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介绍地球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质现象的解释。
地球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外部由许多不规则形状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在地球表面移动和相互作用。
这些板块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大陆板块主要由地壳组成,相对较厚而较轻,而海洋板块主要由较薄而较重的海洋地壳组成。
板块之间存在三种类型的相对运动方式:边界滑移、边界发散和边界俯冲。
首先,边界滑移是指板块之间沿着平行移动而没有显著的相对上升或下沉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板块内部,例如旧金山附近的圣安德烈亚斯断裂带。
该断层带是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之间的边界,两个板块沿着断层相对滑动,导致了频繁的地震活动。
其次,边界发散是指板块之间相互远离的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海洋板块之间,例如大西洋中脊。
在大西洋中脊上,地幔岩石从地球内部向上升华,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随着地幔岩石上升,新的地壳形成并逐渐扩大,导致大西洋两岸的板块逐渐远离,同时在板块间产生火山和地震活动。
最后,边界俯冲是指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常见于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之间,例如安第斯山脉。
在位于南美洲西侧的安第斯山脉,南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由于太平洋板块较重,它沉入地球内部,同时形成了安第斯山脉,并导致了大量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大陆漂移现象可以通过地球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
早在20世纪初,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理论。
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是在地球表面漂移并不断变换其位置的。
魏格纳主张,所有大陆曾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超级大陆,他将其命名为“盖亚大陆”。
魏格纳提出了一系列证据支持他的大陆漂移理论,其中包括大陆的拼合、岩石的对应分布、古生物化石的分布以及地质构造的一致性。
例如,南美洲的东岸和非洲的西岸拥有非常相似的岩石类型和古生物化石,这可能是两个板块曾经连接在一起的证据。
地球的构造知识点
地球的构造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托载着我们的生命和一切事物。
了解地球的构造对于我们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以及地球上的自然现象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大气层和地壳构造等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球。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内核、外核、下地幔和上地壳。
内核是地球的中心,由固态铁和镍组成,温度非常高,被外核和下地幔包围。
外核是铁和镍构成的液态层,其运动产生了地球的磁场。
下地幔由固态矿物质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上地壳是我们生活的地球表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最脆弱,厚度不均匀。
二、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围绕在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层,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空间。
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其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水蒸气和气象现象,如云、雨和风。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温度逐渐降低,将飞机和气象气球提升至高空。
中间层是高空和太空之间的过渡层,温度逐渐升高。
外层空间则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外层,与宇宙空间相连,其中包含了卫星和国际空间站等。
三、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的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壳,它是由众多的岩石板块组成,并分布在地球表面上形成了陆地和海洋。
地壳构造的核心理论是板块构造学说,即地球表面的地壳被分割成众多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移动并与其他板块发生碰撞或分离,导致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目前,地球上有七大板块和许多小板块,它们的相对位置不断演变。
四、地球的其他构造特征除了上述的内部结构、大气层和地壳构造,地球还有许多其他的构造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例如,地球的地磁场是由地球外核中的液态铁运动产生的,它保护我们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地球上还存在许多地震带和火山带,这些地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
此外,地球还有大洋和陆地之间的边界,如海岸线和大陆边缘等地形特征。
总结:通过了解地球的构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上发生的自然现象和地质活动。
初中地理探索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
初中地理探索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而地球表面由许多块状的岩石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运动和变化。
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被广泛研究和探索,掌握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对于理解地质现象和预测地震、火山等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板块构造、板块运动的原因以及板块边界等方面探讨地球板块运动的原理。
一、板块构造地球上的岩石板块主要由岩石壳和岩石圈构成。
岩石壳分为地壳和部分上地幔,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板块构造是指地球外部的岩石圈由若干个相对独立、具有一定厚度的岩石板块组成。
这些岩石板块分布不均匀,在细节上存在着多个小块状部分和大型板块。
二、板块运动的原因1. 构造不平衡:地球表面上的板块均匀分布是不存在的,各个板块大小、形状和密度都不相同,因此会存在构造不平衡。
板块之间存在着构造不平衡的压力差异,这是板块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热对流:地球内部存在着地壳和上地幔的热对流现象。
地球内部的热量不断被释放,导致岩石的熔融和运动。
这种热对流产生的地热能量推动了板块运动的发生。
3. 密度差异:地球板块的密度不同,密度较大的板块往往下沉,而密度较小的板块则上浮。
这种密度差异推动了板块运动的进行。
三、板块边界板块边界是指板块之间相互接触和交界的地区。
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和相对运动方向,板块边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动边界和扩张边界。
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也被称为碰撞边界,当两个板块之间发生碰撞和相互挤压时,形成构造边界。
最常见的构造边界是大型山脉的形成,如喜马拉雅山脉。
2. 转动边界:转动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沿着一个共同的边界相对转动的情况。
转动边界通常伴随着地震和火山的活动,如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之间的边界。
3. 扩张边界:扩张边界也被称为辐射边界,是指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拉伸和扩张的情况。
扩张边界通常伴随着火山和海底地震的活动,比如大西洋中脊。
四、地球板块运动的影响地球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和人类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原理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原理地球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表面岩石板块相对移动的现象,是地壳的主要构造特征之一。
这种运动是由地球内部的岩石圈运动引起的。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是地球变化的重要表现,对地理环境的演变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都起到重要的影响。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主要有三种类型:边界推挤、拉伸和挤压。
首先,边界推挤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互推挤。
当两个板块之间发生推挤的运动时,一个板块向另一个板块推进,形成构造变形。
这种运动常见于两个板块碰撞的边界,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在此处,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推挤,形成了巨大的山脉。
其次,拉伸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相对拉伸运动。
当两个板块的边界发生拉伸运动时,板块之间的岩石会发生断裂和塑性流动,形成裂谷和火山。
最后,挤压是指两个板块之间的挤压相对运动。
当两个板块之间有挤压运动时,岩石会被挤压和折叠,形成褶皱山脉。
这种运动常见于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的原理主要有三种理论。
首先是大陆漂移理论。
大陆漂移理论由德国的地质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提出,他认为大陆是在地球表面上漂浮的岩石块体,类似于冰山漂移。
大陆漂移理论解释了不同大陆上岩石地层的相似性和切合性。
然而,这一理论缺乏可靠的力学机制来解释板块运动。
第二个理论是海洋扩张理论。
海洋扩张理论由艾瑞克·霍斯滕斯提出,他认为海洋底部是由地幔物质的上涌而形成的。
随着地幔物质上涌,海洋底部会扩张,从而推动了板块的相对运动。
这个理论可以解释海底地质和板块活动之间的关系。
最后,板块构造理论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为若干个板块,每个板块都是静止或相对移动的。
板块运动是由地下岩浆运动引起的。
热对流是这一过程的驱动力来源。
当热柱从地幔上升至地表时,产生的拉力和推力会使得岩石板块发生相对移动,从而形成地球板块构造运动。
地球板块构造运动的理解对于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对于地质学、地理学和自然灾害等学科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地球板块构造运动原理的探讨和了解。
地球的结构和构造
地球的结构和构造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结构和构造对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奥秘至关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结构和构造,揭示地球内部的奥秘。
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地壳是我们生活的表层,它的厚度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有所不同。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层次,占据了地球半径的大部分。
外核是地球的液态层,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
最内部是内核,由固态的铁和镍组成。
2. 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构造是由地壳板块运动和构造地貌所决定的。
地壳板块运动是指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漂浮并以不同的速度移动。
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构造地貌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等。
这些地貌特征是由板块运动和地壳变形所形成的。
3. 地球的热力学循环地球的热力学循环是地球内部热量的传递和循环。
地球内部的热量来自于地球的形成和放射性衰变。
这些热量通过地幔的对流传递到地壳,并导致板块运动和地震的发生。
地球的热力学循环也驱动了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形。
此外,地球的热力学循环还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影响。
4. 地球的内部结构对生命的影响地球的内部结构对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地壳是生命的基础,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资源。
地幔的热力学循环为地球的气候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地球的磁场,保护了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侵害。
内核的磁场也对生命的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保护了地球的大气层和水资源。
总结:地球的结构和构造是一个复杂而精彩的话题。
通过了解地球的层次结构、构造和热力学循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和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条件。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构造对于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
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构造和运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地球内部的构造和运动,了解它们的原理和作用。
一、地球的内部构造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的厚度约为5-70公里,不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地壳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大陆地壳较厚,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而海洋地壳较薄,主要由玄武岩组成。
地壳下面是地幔,它是地球的中间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固态的岩石组成,主要是含有铁、镁、铝等元素的硅酸盐岩石。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因此岩石处于半固态状态,形成了地幔的流动性。
地幔下面是地核,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是一层厚约2200公里的液态金属铁层,温度非常高。
内核则是一层直径约为1200公里的固态金属铁层,温度更高,压力也更大。
二、地球内部的运动地球内部的运动主要有两种类型:板块运动和地球自转。
1. 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地壳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
地壳板块是地球表面上的大块岩石,它们以不断移动的方式构成了地球的外壳。
板块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喷发和山脉的形成。
板块运动的主要原因是地幔对地壳板块的对流运动。
地幔中的热量通过对流传递到地壳板块上,使得板块发生运动。
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内部变形和板块碰撞。
边界运动是指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有三种类型: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远离或靠近的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滑动的边界,扩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互分离的边界。
这些边界上的运动会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
内部变形是指板块内部的应力和变形。
当板块受到外界力量的作用时,会发生内部的变形,形成断层和褶皱。
断层是岩石断裂的带状区域,褶皱是岩石层的弯曲。
板块碰撞是指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形成的现象。
当两个板块碰撞时,会形成山脉和地震。
2.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
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
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行星,其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演化过程、地震、火山活动等现象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角度,介绍地球内部的层次结构以及板块运动的原理和影响。
首先,地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我们熟知的陆地和海洋地壳,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脆性,厚度约为30-70公里。
地壳下面是地幔,是由固态和部分熔融的岩石组成,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厚度约为3480公里。
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板块运动理论是解释地球表面上地壳运动的重要概念。
根据板块运动理论,地壳被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块状物,称为地壳板块。
地壳板块可以根据其相对运动的性质分为三种类型:边界型、热点型和漂移型。
边界型地壳板块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方式是沿着边界发生的。
边界型地壳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汇聚边界、扩张边界和滑移边界。
汇聚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撞,在地下形成地壳的挤压和形变。
扩张边界是指两个板块在地下形成地壳的拉伸和断裂。
滑移边界是指两个板块相互滑动,产生地壳的剪切和断层。
热点型地壳板块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上的热点造山带沿着板块运动方向的运动方式。
热点型地壳板块运动的典型例子是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火山群。
热点造山带是由地幔中上升的热柱引起的。
漂移型地壳板块运动是指地壳板块的整体运动,没有特定的边界和热点。
漂移型地壳板块运动是地球的原始状态,也是最基本的运动方式。
漂移型地壳板块运动可以通过地壳板块的重力和地球内部的对流作用来解释。
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对地球科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球科学家通过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变化来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地球表面的现象。
例如,地震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地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深部的结构和性质。
火山活动也与地球内部的板块运动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火山活动可以深入了解地壳板块运动的机制。
地理地球的结构
地理地球的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是一个复杂而神秘的行星。
了解地球的结构对于理解地球的变化和地质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地球的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构成和地球的外部形态。
一、地球的内部构成1. 地球的三层结构地球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的内部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位于地球表面,是地球最薄的一层,约为5-70公里厚。
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包括岩石、土壤和水体。
地壳分为陆壳和海壳,陆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组成,而海壳则由玄武岩和沉积物构成。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厚约2,900公里,占据地球内部的大部分体积。
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主要由硅、铁和镁等元素构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因此岩石在地幔中呈现可塑性流动的状态。
地核是地球最内部的层,占据地球内部的约15%体积。
地核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温度极高,核心温度估计可达到5,000摄氏度。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而内核则是固态的。
2. 地球的内部构造除了三个主要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之外,地球的内部还包括其他的结构要素。
例如,构成地壳和地幔交界处的矿物层称为莫霍面,它是地球上地震波传播速度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方。
此外,地幔和地核之间的边界称为古登伯格不连续面。
地球的内部构造还包括岩石圈、软流圈和热核圈。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部地幔构成的,它的厚度约为20-90公里,包括地表和地下的硬岩石层。
软流圈是地幔的一部分,这个地区的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呈现可流动状态。
热核圈是地球内部的最热区域,包括地幔边界和地核。
二、地球的外部形态1.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略带压扁的椭球体,具有两极稍微扁平的特点。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的影响。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的半径略大于极地的半径。
2. 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的表面特征包括陆地和海洋,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的表层。
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大约30%,其中包括大陆和岛屿。
地理学中的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
地理学中的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家园,它有着庞大而复杂的结构。
地理学研究了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这两个核心概念,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地球表面上的各种现象。
本文将通过分析地球构造和板块运动的原理和影响,探讨地球内部的奥秘以及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塑造。
一、地球构造地球构造研究的是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和路径,科学家们发现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层次。
1. 地壳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壳层,分为陆壳和海壳两部分。
陆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玄武岩等岩石构成,海壳则是由较为轻薄的岩石组成,在地壳之下是地幔。
2. 地幔地幔是地壳之下的一层,占据了地球体积的大部分。
地幔由上地幔和下地幔组成,温度和压力均较高。
地幔的物质主要为硅酸盐岩石,呈现出塑性流动的状态。
3.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最深处,包括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为液态,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为固态,由铁和镍的合金构成。
地核拥有巨大的热量和压力,是地球内部的热源和能量来源。
二、板块运动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地壳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
地壳板块是地壳的构造单元,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和特点。
板块运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边界运动、构造运动和岛弧运动。
1. 边界运动边界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接触和相对运动的现象。
根据相对运动的方向和方式,边界运动可以分为三类: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扩张边界。
构造边界是两个板块相对碰撞或分离的边界,常见的是地壳板块碰撞形成的山脉和地震活动;转换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相互滑动,常见的是断层带和地震活动;扩张边界是两个板块之间发生远离运动,常见的是海洋脊系统。
2.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是指地壳板块内部的形变和变动。
地壳板块内部存在着各种构造界面,如断层、褶皱和矿床等。
构造运动造成地壳板块的形变,同时也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等地表现象。
3. 岛弧运动岛弧运动是指火山弧和海沟等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地壳板块相对运动的现象。
岛弧是由地壳板块之间的相互碰撞和俯冲形成的,这种运动也会引发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地球的构成与原理
12007240823
地球的物质组成 地 球 的 构 成 地球外圈 地球的圈 层结构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地球内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组成大气圈的大气 是地球上密度最小, 最易流动的部分,物 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它们以原子或离子的 状态存在。在地球引 力的作用下,大量气 体聚集在地球周围, 形成包层,形成了地 球的大气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总计
25.64 4068 1881 5976
0.4290 68.0723 31.4759 100
BACK
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地幔厚度约 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这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大、质量最大的一 层。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 分,指位于2 900km深 处以下直至地心,主要 由铁、镍元素组成,半 径为3480千米。
表2-1 地球各部分的质量组成
质量(1024克)质量(%) 0.005 0.0001 大气 1.433 0.0240 海洋冰川
原始地球是由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经 过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所获得的星 子是比较冷的,经过星子运动、星子 堆积、放射性元素衰变三个过程而产 生的热积累,地球开始变热。
随着地球平均温度的上升随后,地 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内 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 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地表,经冷却后 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 质 移动,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 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铁质地核, 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 的陆核,陆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 壳。
水圈是地球特有的环境优 势,由海洋、江河、湖泊、 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构 成了水圈,它是一个连续 但不很规则的圈层。 地球的最上层是厚约100公里的坚硬岩石 层,称为岩石圈,它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 部。岩石圈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构造活动 带割裂的、持续不断地相对运动着的若干刚 性板块。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蓝色星球,它的内部构造复杂而神秘。
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理论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内容,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和自然现象。
本文将探讨地球的结构以及板块构造理论的相关知识。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1.地壳:地壳是最外层,也是我们直接接触的部分。
它被认为是地球上相对较薄的一层,厚度大约在5到75公里之间。
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
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石英岩等构成,而海洋地壳则以玄武岩为主。
2.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的中间层。
它包括上部的软流圈和下部的固晶圈。
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由各种岩石组成,其主要成分是硅氧化合物和铁镁硅酸盐。
3.地核:地核位于地幔之下,是地球的内核部分。
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外核主要由液态的铁和镍组成,而内核则是由固态的铁和镍构成。
地核对地球的结构和地磁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板块构造理论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表面地壳构造的重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地球表面的地壳不连续地分布为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板块,板块之间以构造活动为特点。
1.构造板块的分类:根据地球表面地壳构造的不同,构造板块可被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大陆板块主要由大块的大陆地壳组成,而海洋板块则由狭长的海洋地壳构成。
2.板块的运动与地震、火山的分布关系: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地震和火山活动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处。
当板块运动时,它们之间会产生摩擦和碰撞,导致地壳发生应力积累,最终释放为地震。
同时,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会导致地壳的抬升和下沉,形成火山喷发的地点。
3.地震和火山对板块运动的影响:地震和火山的发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来证明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
地震的测量与研究揭示了地壳的运动规律,而火山的喷发则表明了板块边界处岩石的熔融和再结晶过程。
总结起来,地球结构的研究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演化和自然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只有通过不断的研究和观测,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奥秘,并为人类所用。
地球内部构造图
CREATE TOGETHER
DOCS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04
地球内部构造与地质现象的关系
地壳构造与地震的关系
地壳构造与地 震的关系密切, 地壳构造的活 动可能导致地
震
01
• 地壳的褶皱和断裂是地震发 生的主要原因 • 地壳的板块运动和相互作用 是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地壳构造与地 震的关系
02
• 分析地壳构造图,了解地震 的分布和地震活动的特点 • 分析地壳构造图,了解地震 的成因和地震活动的规律
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 地壳:提供地球表面的支撑和保护,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 • 地幔:储存地球内部的热量和能量,对地壳的运动产生影响 • 地核:地球内部的核心,对地球的磁场产生影响
地球内部构造的形成与作用
地球内部构造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有关
• 地球形成初期,物质逐渐聚集,形成地核 • 随着地球的温度升高,地壳和地幔逐渐形成 • 地球内部的热量和能量推动了地壳的运动,形成了地壳构造
地球内部构造对地球表面的许多现象产生影响
• 地壳构造影响地壳的运动和地震活动 • 地幔构造影响火山活动和地热资源 • 地核构造影响地球的磁场和电离层
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方法
地球内部构造的研究主要依赖于地球物理方法
• 地震波研究:通过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和反射,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性质 • 重力测量: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场,了解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和地壳的运动 • 磁场测量:通过测量地球表面的磁场,了解地球内部的磁性物质分布和地核的运动
CREATE TOGETHER
DOCS
DOCS SMART CREATE
地球内部构造图解析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运动的原理
地球的内部结构与板块运动的原理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对地球表面的形态和环境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地球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原理两个方面展开,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球科学。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厚度约为5-70千米,主要由固态岩石构成。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两部分,其中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基性岩组成,而海洋地壳则主要由玄武岩构成。
地壳下面是地幔,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千米。
地幔主要由固态岩石和熔态岩石组成,其中固态岩石主要是橄榄石和辉石等矿物。
地幔由于高温和高压的作用,部分岩石会形成熔岩,形成地幔柱状体。
地幔下方是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为固态铁和镍。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这也使得地核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
总结起来,地球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结构。
二、板块运动的原理板块运动是指地球上表层岩石块体的相对运动。
地球上的板块分为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它们是以地壳为基础的。
板块运动的主要原理是地球内部的热对流。
地幔中的热量不断向上传导,产生对流运动。
这种热对流的作用会使得地幔中的岩浆上升,并使地壳上的岩石板块随之运动。
板块在相互碰撞、分离和滑动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地质现象,如山脉的形成、地震的发生和火山的喷发等。
板块运动也导致了地壳的重塑和地形的变化。
当板块以碰撞的方式相遇时,会发生地壳的折叠和山脉的形成。
而板块的分离则可能形成海洋扩张和新的海底地壳形成。
板块的滑动则可能引发地震活动。
除了热对流之外,地球内部的地磁场也对板块运动起着重要影响。
地球内部核心中的磁性物质产生的地磁场会与板块相互作用,产生磁性力使得板块定向运动。
综上所述,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是相互关联的。
地幔中的热对流和地磁场的作用使得板块运动成为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并对地球的地质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地球构造原理讲解
形成裂谷。
喜马拉雅山地壳构造剖面图
这是一张反射地震剖面图,横坐 标表示测线自藏南的帕里(南 端),向北到雅鲁藏布江(北端, 图中标为雅江);纵坐标表示双 程反射波走时(单位为秒),乘 以纵波速度之半,则为对应深度。 南端看到很强的莫霍面(Moho), 深度为73km,这是全球大陆中最 厚的地壳。地壳中部有一很强的 反射面(MHT),可能为印度地 壳向欧亚地壳俯冲的上界面。由 此往北,这两个反射面渐趋模糊, 直到消失。这张图为大陆漂移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欧亚板块) 提供有力的深部结构证据。
地幔底部的结构
根据地震波观测 结果,地幔底部即 接近幔核边界,那 里结构很不规则, 分界面两侧的物质 成分(地幔一侧的 硅酸镁钙铁矿,地 核一侧的铁镍合金) 互相产生剧烈的化 学作用。
地核与影区
(参见注)
一次较大的地震激发 的地震波,可以在很长的 距离上观测到,结果发现 在1040突然消失了,到了 1430重又出现!也就是说, 1040 到1430“销声匿迹”。 这是因为地球内存在一个 速度很低的“核”,“影
地壳重力均衡模型
为解释重力测量的一个重要 事实,即“高山下面物质轻, 海洋下面物质重”,提出地 壳重力均衡假说。图中(a) 称为普拉特模型,(b)称 为艾里模型。对照地震测量 结果,艾里的解释与实际情 况更为符合。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山有山根,海有覆 盆”,近似为一种非对称的 镜像结构。这个19世纪的重 要学说,在20世纪的板块学 说中,又有了新的意义。
火山喷发云照片
1989-1990年美国 阿拉斯加一座火山 发生一系列喷发, 抛出大量火山灰云。 其中,1989年12月 15日的火山灰云, 险些使一架载有 231名乘客的波音 747飞机坠毁。由 此引发出“火山喷 发与报警”问题。
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
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地球科学是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化、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学科。
它涵盖了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和行星科学等各个领域。
地球科学的研究基于一些基本原理,本文将介绍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形成于约46亿年前,在宇宙中以一颗炽热的原始星球开始。
通过引力作用,尘埃和气体逐渐聚集形成了地球。
地球的演化经历了地壳的形成、大气层的形成和生命的起源等重要阶段。
地球科学致力于研究这些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地球的起源和演变。
二、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由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构成。
内核是地球最内部的部分,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外核是围绕内核的液态层,由铁和镍组成。
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外核之间的固态层,主要由硅和镁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部的岩石层,分为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
地球科学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热和岩石样本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从而推断地球的物质组成和特性。
三、地球的动力学地球具有活跃的地壳运动和巨大的内部能量。
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的重要理论基础。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被分割成多个移动的板块,它们在地球表面上彼此相互作用,导致了地震、火山等现象的发生。
地球科学通过研究板块运动、地震变形和火山喷发等现象,揭示地球的动力学过程。
四、水和气候系统地球的水和气候系统与地球上的生命和环境密切相关。
水循环是指水在大气、地表和地下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融化和蒸发等。
地球的气候系统受到太阳辐射、大气层和海洋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多样的气候类型。
地球科学研究水和气候系统的变化和相互作用,为预测天气、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提供依据。
五、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地球是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而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研究化石、生物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等领域,地球科学致力于揭示生命的起源、进化和灭绝等过程。
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历史,不仅有助于认识生命的奥秘,也对我们理解地球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及其边缘的构造
这里给出两种板块边缘,即洋中脊和海沟处的构造。洋 中脊是板块的增生处,通过地幔物质的上涌,不断补充 岩石层;而海沟通过岩石层俯冲进入软流层而不断消减。
海洋、大陆和软流圈层
盘古大陆的分裂
(参见备注)
(a)、(b) (c)、和(d),分 别表示2亿年前、1.6 亿年前、0.8亿年前和 现在的大陆的分布。
黄色表示常速, 下图:410km
俯冲带的构造图(层析成像)
洋中脊的速度结构剖面图 (层析成像)
海啸预报
地震方法
一个简单的垂直摆“地震仪”示意图
传统地震仪有三个方向的地震计, 每个地震计由重锤、弹簧、粘性 阻尼、记录滚筒和固定框架组成。 古代地震仪(如我国东汉的张衡 地动仪)含有一个重锤(包括内 部导向槽和显示方向的龙头-蟾 蜍嘴),是一个不能记录地面震 动过程的验震器。现代地震仪称 为宽频带、大动态、高增益数字 化地震仪,增加了电子反馈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
印度次大陆的漂移
印度次大陆原先是冈瓦纳大陆的北缘,后来向北漂移和欧亚大陆结 合。(a)表示不同年代的位置。(b)表示不同年代的漂移速率。
山脉的形成
山脉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 由隆起、侵蚀和重力均衡组成。
(参见备注)
板块的碰撞
山脉的隆起是由板块 的碰撞产生的。可分 为两种类型: (a)大陆板块与大 陆板块碰撞,产生如 欧亚大陆的喜马拉雅 山、阿尔卑斯山; (b)大陆板块与海 洋板块碰撞,产生如 美州的安第斯山。
行星大都分为星壳、星幔和星核三部分。但是,因演化 条件不同,不同行星内部的构造和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
金星裂谷示意图
金星和地球的构造很相似, 而且构造活动也很活跃。有 人曾认为,它们是双星。金 星表面的2/3为由火山岩构 成的平原,另有5个高原和9 个高地。高地之间有裂谷、 岩流和火山口。这是一张根 据观测资料所作的金星裂谷 素描图,该裂谷长达1000km 以上、宽200km左右。高地, 特别是裂谷,可能是金星上 的年轻构造。金星可能有一 个铁核,但几乎没有磁场。
地球的历史
图上的数字,表示距离现在的时间,单位为亿年。 图中文字,表示地球演化的几个时期和每个时期的特
征。其中,板块运动开始于古生代中期。
地核的形成
原始地球有许多与陨 石相似的颗粒组成, 其中的硅酸盐颗粒密 度较小、熔点较高, 而金属铁镍颗粒密度 较小、熔点较低,经 过短寿命放射性物质 的衰变加热后,硅酸 盐物质与金属铁镍物 质分离,轻者上升, 重者下降,大概用一 亿年时间,在地心形 成铁镍地核,并在它 的外面形成以硅酸盐 物质为主要成份的地 幔。
(c)2100万年前
(d)1100万年前
驱动板块的几种动力模型
(a)推动板块:洋中脊的拉伸和俯冲带的沉降; (b)驱动板块:全地幔区域的对流模型: (c)驱动板块:上地幔区域的对流模型;
(d)拖动板块:地幔热柱的上升和向两侧铺展。
第四部分:地球内部结构
DSDP ODP
不同深度的地震波速度
横坐标表示深度(单位为公 里),纵坐标表示地震波速 度(单位为公里/秒),Vp 和Vs分别表示纵波和横波 (实线),ρ表示密度(虚 线)。图中给出地壳-地幔、 上地幔-下地幔、地幔-地核、 外核-内核的分界面;其中, 地幔-地核、外核-内核的分 界面处,速度和密度发生突 然变化,尤其是在地球外核, Vs降为零(表示为液态)。
火山喷发云照片
1989-1990年美国 阿拉斯加一座火山 发生一系列喷发, 抛出大量火山灰云。 其中,1989年12月 15日的火山灰云, 险些使一架载有 231名乘客的波音 747飞机坠毁。由 此引发出“火山喷 发与报警”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长白山天池火山遗迹
湛蓝的天池和皑 皑的白雪下面,是 一座休眠的火山。 在1215年左右,这 里曾有火山喷发。 经过地震观测和深 部结构探测,认为 它在“近期”不会 发生喷发。这个“ 近期”的含义,可 以 是 5000 年 , 或 2000年。
第三部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 和板块运动
DSDP ODP
喜马拉雅山的崛起(动画片段)
大陆漂移(动画片段)
DSDP (Deep Sea Drilling Project) ODP (Ocean Drilling Program)
环视青藏高原影片(动画片段)
全球板块分布图
全球岩石层可以分为七个大的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 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板块。 (参见备注)
地壳重力均衡模型
为解释重力测量的一个重要 事实,即“高山下面物质轻, 海洋下面物质重”,提出地 壳重力均衡假说。图中(a) 称为普拉特模型,(b)称 为艾里模型。对照地震测量 结果,艾里的解释与实际情 况更为符合。这就是通常所 说的,“山有山根,海有覆 盆”,近似为一种非对称的 镜像结构。这个19世纪的重 要学说,在20世纪的板块学 说中,又有了新的意义。
第一部分:地球-- 行星家族中的一员
DSDP ODP
旋转的地球
组成太阳系的行星
太阳系的行星可分为两类。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离太 阳较近,称为内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 王星离太阳较远,称为外行星。内行星密度大、体积小, 又称为小行星;外行星密度小、体积大,又称为大行星。
行星内部构造图
在裂谷的上地幔有不规则的柱状低速体,表示该处的温 度比周围高。低速体向上隆起,产生张力,使地壳变薄,
形成裂谷。
喜马拉雅山地壳构造剖面图
这是一张反射地震剖面图,横坐 标表示测线自藏南的帕里(南 端),向北到雅鲁藏布江(北端, 图中标为雅江);纵坐标表示双 程反射波走时(单位为秒),乘 以纵波速度之半,则为对应深度。 南端看到很强的莫霍面(Moho), 深度为73km,这是全球大陆中最 厚的地壳。地壳中部有一很强的 反射面(MHT),可能为印度地 壳向欧亚地壳俯冲的上界面。由 此往北,这两个反射面渐趋模糊, 直到消失。这张图为大陆漂移 (印度板块向北挤压欧亚板块) 提供有力的深部结构证据。
美洲的安第斯山的形成
南美安第斯山 是由太平洋岩石层 向南美大陆俯冲所 产生的,属于海洋 板块-大陆板块的碰 撞类型。当然,冷 的海洋岩石层物质 与大陆岩石层物质 产生化学作用,使 热物质向上迁移, 形成与火山活动有 关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参见备注)
(a)5000万年前 (b)3500万年前
在地面上看到的地震断裂
(a)一个农场的栅栏 被地震断裂为平行的 两段
(b)对图(a)的解 释:地下断层的两盘 沿断层线D错动,将 栅栏AB错断为两段 AD1和BD2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加速度区划图
中国地震反应谱周期区划图
火山喷发模型图
地壳或地幔中的岩浆和挥发 物,由岩浆房喷至地面,向 大气层喷射,形成火山。岩 浆和挥发物构成的喷发柱高 度 , 可 达 20km~30km , 甚 至 50km。喷发柱高度决定于岩 浆房的大小、压力、挥发物 含量和喷发口的直径等。富 含挥发物的中碱性岩浆,往 往发生爆炸式喷发。
有人认为,在漫长 的地球历史中,象大 陆这样合而分、分而 合的过程,也许曾经 多次出现,每次拼合 和分离的时间大约5亿 年。
东亚大陆块的形成
一个大陆可能由多个块 体组成。中国的华北块 体、华南块体、塔里木 块体都是古生代以前的 古老块体。在2.5亿年前 ,它们已经互相碰撞, 并结合成东亚大陆。在 块体之间由碰撞产生褶 皱。之后,青藏高原的 羌塘块体和拉萨块体, 相继和东亚块体碰撞联 在一起。直到0.5亿年前 ,印度次大陆才和东亚 大陆碰撞。
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火山活动在地球演化和圈 层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地球内部的水蒸汽、 氢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伴随熔融的岩浆,一起喷 发到地面。其中水蒸汽凝 成水,流入大海。二氧化 碳经过光合作用,变成氧 气。氮气和氧气等进入大 气层。喷发的岩浆凝固后, 形成火山岛,构成岩石圈 大陆。
肯尼亚裂谷构造剖面图
探测内核旋转的方法 (宋晓东和理查兹,1996年)
从美国阿拉斯加地 震台,观测南桑德 维治岛在不同年代 发生的地震。从地 震震源到地震台的 传播路径固定,传 播的时间细微变化 反映内核晶体在空 间排列位置的细微 变化。
全球S波速度横向变化图(层析成像)
兰色表示快速, 上图:38km
红色表示慢速, 中图:150km
(参见备注)
近震三分向记录图
震源深度在10-30km、 震中距在100km范围 的地震记录上,没有 面波、首波,只有P 波和S波两种体波震 相。而几百公里深度 的深源地震,在几千 公里距离的记录,与 这张近震记录有惊人 的相似之处。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
这里用地震射线表示地震波的传播。
图中给出地幔、 地球外核和地球内 和地球内核结构, 因此图中给出的是 地幔体波和地核体 波,其中包括地面 和幔核界面的的反 射波、转换波。每 种波对应的震相符 号,已标在相应射 线的端部。
地幔底部的结构
根据地震波观测 结果,地幔底部即 接近幔核边界,那 里结构很不规则, 分界面两侧的物质 成分(地幔一侧的 硅酸镁钙铁矿,地 核一侧的铁镍合金) 互相产生剧烈的化 学作用。
地核与影区
(参见备注)
一次较大的地震激发 的地震波,可以在很长的 距离上观测到,结果发现 在1040突然消失了,到了 1430重又出现!也就是说, 1040 到1430“销声匿迹”。 这是因为地球内存在一个 速度很低的“核”,“影
区”就是地核的影子。
地球内核旋转的示意图
固体内核与固体地幔被液体 外核分开。外核液体的粘滞度与 水相差不大。因而不难相象,内 核很容易自行自由转动。最早人 们设想,外核对流产生的磁力线 可以渗透到内核去,内核是个导 体,就象一个通电的马达可以在 磁场中转动一样。后来人们在计 算机的数值模拟计算中得到证实; 并且预测,内核的转动要比地幔 快几度。这个结果促使地震学家 寻找内核旋转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