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红茶中茶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茶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茶黄素
)] 人对茶黄 素 类 物 质 的 分 离 经 验[ , , , 本实验选择普
!"#"$%&’(#&)’ )* +,"(*-(.&’/ &’ 0-(12 +"( 34 5&6, 7"$*)$%(’1" 8&9:&; <,$)%(#)6$(=,4
9(%: ;<0=" ,->? @A"0BA<C ,D?(%: E/C0FC0 ,:8%: G<HA<0
( "#$%$ &$’($))!($’ * +),-$./.’0 1)$2)! 3.! 4%2#!%/ 5!.6#,27 ,8)0 9%:.!%2.!0 .3 +)% ;,()$,) .3 <($(72!0 .3 &6#,%2(.$ ,"#$%$ =’!(,#/2#!%/ >$(?)!7(20 ,1-%$’7-% !"#"$% ,1-($% )
。 DT-’ 法
[# , C]
相对较完善, 但所
分析的主要茶黄素未达到理想的基线分离。 & & 本研究采用 (+* ( (: ! ) 的醋酸 水 溶 液; *: 乙腈
收稿日期: !""$ -"+ -*!
作者简介: 王坤波, 男, 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研制开发和植物功能成分的研究, .-/&01 : 2&34563789 !* (3: (8/: 基金项目: 国家计委 “ 十五” 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 ;<;=-"!*"+ -"$ ) :

茶黄色素的吸收光谱及稳定性研究

茶黄色素的吸收光谱及稳定性研究

从表 3 可以看出, T F 在不同浓度的 V c 和 N a 2 SO 3 液处理下, 其值变化不是很明显。 可以认为, 在 V c 和 N a 2 SO 3 液处理下, T F 基 本稳定。但在不同浓度 H 2O 2 液处理下, 色素 ( 下转第 34 页)
按 表 3 所 示, 配 制 含 不 同 浓 度 的 V c、 N a 2 SO 3 和 H 2O 2 的 T F 色素液, 于暗处静置
及在温度小于 80℃时保温 30m in 至 60m in; 在一定浓度 V c 溶液和 N a 2SO 3 溶液中色泽均比较稳定; 在很 低浓度 (0105m o l) 的 H 2O 2 溶液中色泽就会明显变淡
关键词 茶黄色素; 吸收光谱; 稳定性
1 前言
茶叶中含有许多天然植物色素成分, 如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花黄素、 花青素等[ 1 ]。 茶 叶中的儿茶酚类物质在红茶加工过程中通过 酶促和非酶促氧化生成茶黄色素 (T F ) , 其含 量可达干物质的 7%~ 25% , 是构成红茶汤 色、 滋味的主体色素成分之一[ 2 ]。 以往的研究 多限于分子结构和对茶叶汤色、 滋味的影响。 近年来, T F 的医疗保健作用正逐步受到人 们的重视, 楼福庆等人研究, 茶黄色素具有降 血酯、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3 ]。 茶叶色素 成分还具有防癌、 抗癌及抗 H I V ( 爱滋) 病毒 [ 4, 5 ] 等作用 。 目前, 各种保健食品的生产和开发方兴 未艾, T F 作为具有保健作用的色素, 在各种 高档保健食品着色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 景。但由于 T F 属于天然色素, 存在着性质不 稳定的现象。 本研究旨在对 T F 的吸收光谱 及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 为 T F 的进一步开 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茶叶中6种主要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

茶叶中6种主要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

茶叶中6种主要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台州市星明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台州317700)茶叶是有益人身体健康的最佳饮料,通过现代的医学临床证明,茶叶中的儿茶素对茶叶中多酚类物质高效清除自由基能力起着重要决定作用,通过加强对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茶叶的功效原理。

本文主要就茶叶中六种主要儿茶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构建并对其实际应用详细分析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操作能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标签:茶叶;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0 引言古代,茶被誉为是万病之药,茶不仅能够用来解渴,而最为重要的就是其组成的成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着促进作用,有着多种医疗保健的功能。

我国有着丰富的茶叶资源,而将这些资源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是当前茶叶深加工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对茶叶中的一些主要成分加强研究就有着其实质性意义。

1 儿茶素检测方法及高效液色谱分离1.1 儿茶素检测方法分析针对茶叶中的儿茶素进行检测其方法是多样的,其中的气相色谱法是能够快速定量以及分析方便的方法,在这一方法作用下对茶叶儿茶素进行分析,常用衍生化试剂来改善样品预处理方法,这样能够让儿茶素衍生的更加彻底。

对茶叶成分的组成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通过溶剂的提取方法能够起到有效的作用,这一方法的应用主要就是采取水溶剂以及甲醇溶剂和乙醇溶剂等,运用这一方法能够将儿茶素从茶叶的基质当中得到有效的提取出来。

除了以上这一方法外,通过超声波萃取法也比较有效,这主要是通过超声波技术的实际应用所产生空化作用,从而就能够将其在物质化学成分的提取作业当中加以应用[1]。

1.2 茶叶中六种主要儿茶素高效液相色谱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按照固定相以及流动相极性强弱分成正、反相液色谱法,而样品的性质则决定着最终的分离模式。

首先从反相高校液色谱法的层面进行实施分析,在这一分离措施下主要是通过水以及甲醇等作为是有机溶剂,这些溶剂主要是为了能够对流动相溶剂的强度进行有效调节。

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PPT课件

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黄曲霉毒素PPT课件
• ( 1)污染特点 • 玉米:胚部污染; • 花生、棉籽:整粒污染但仅限于少数颗粒; • 小麦:皮层污染。
第5页/共21页
(2)污染 调查 • 1976~1978年,粮食部组织,调查了18个粮种,取样19122个,检出
7233个,检出率37.7%,其中超标率占49.2%。 • 主要粮种情况( μ g/kg): • 玉米,平均 400,最高1000~1200;(所以不要吃玉米) • 花生,平均 200~500,最高50000;(所以不要吃花生) • 花生油,平均 400,最高8000;(所以不要吃花生油) • 稻谷(洞庭湖)平均 50~100,最高330。(所以不要吃稻谷) • 总体分布,广西、福建、江苏污染最严重,山东以北诸省污染少。
• 5.4.2.测定 • 根据样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 • 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黄曲霉毒素B1衍生物的响
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的衍 生物溶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黄曲霉毒 素B1衍生物保留时间约为8min。 • 5.4.3.空白试验 • 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
第2页/共21页
3、 毒性
• ( 1)为已知的100多种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属强致癌性物 质[有报道说,其毒性比氰化钾更大,约大100倍,比B(a)P 大4000倍],可对动物造成急性中毒,也可引起慢性中毒和致癌、 致畸、致突变。它在WHO确定的重点研究毒物中被列为首位。
• 1) 各种 AFT的毒性大小并不相同:
• 注:计算结果需扣除空白值。
第18页/共21页
7.低限和回收率测定
• 7.1.低限 • 本方法的测定低限为0.001mg/kg。 • 7.2.回收率 • 回收率的实验数据:黄曲霉毒素B1的添加浓度在0.001~0.5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89.1%~104.9%。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检测四川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甲基化儿茶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检测四川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甲基化儿茶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检测四川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甲基化儿茶素含量李建华;郭浩;李小兵;廖强;陈盛相;朱明珠;王一闵【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对四川省雅安、成都、乐山、宜宾、绵阳23家企业生产的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48个茶样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茶EGCG3"Me含量最高,在3.14~6.08 mg/g之间,平均值为4.40 mg/g;黑茶EGCG3"Me含量在0~1.72 mg/g,平均值为0.35 mg/g;绿茶和黄茶中EGCG3"Me含量较低;绿茶中含量在0~0.39 mg/g之间,平均值为0.10mg/g;黄茶中含量在0~0.09 mg/g之间,平均值为0.05 mg/g;红茶中未检出.各茶类间EGCG3"Me含量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加工所用鲜叶原料(品种、采摘标准等)及加工工艺等不同.建议易过敏人群应适当饮用青茶.%EGCG3"Me contents of 48 tea samples in green tea,yellow tea,dark tea tea,black tea and oolong tea from 23 enterprises of Ya'an,Chengdu,Leshan,Yibin and Mianyang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 were comparative stud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HPLC-DAD).The results showedthat EGCG3"Me content in oolong tea was highest,ranged from 3.14 to6.08 mg/g,the mean value was 4.40 mg/g;EGCG3"Me content in dark tea ranged from 0 to 1.72 mg/g,the mean value was 0.35 mg/g;EGCG3"Me contents in green tea and yellow tea were lower,green tea ranged from 0to 0.39 mg/g,the mean value was 0.10 mg/g;yellow tea ranged from 0 to 0.09 mg/g,the mean value was 0.05 mg/g;black tea do not contain detectable EGCG3"Me.The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were thevarieties,plucking standard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fresh leaves.It was suggested that allergic people should drink oolong tea properly.【期刊名称】《食品工业科技》【年(卷),期】2018(039)005【总页数】7页(P261-267)【关键词】HPLC-DAD;四川;主要茶类;EGCG3"Me【作者】李建华;郭浩;李小兵;廖强;陈盛相;朱明珠;王一闵【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雅安625100;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雅安625100;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雅安625100;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雅安625100;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国家茶叶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四川雅安62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72茶叶中儿茶素属黄烷醇类,约占多酚类物质的80%以上,主要由(-)-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4种主要儿茶素组成。

红茶中茶黄素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定量测定

红茶中茶黄素类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及其定量测定

〔 〕Aatr b r o a d e k . nalP yo hm. 2 ),8318) 9 ls i R et n D r S Be d l htc e ,2( a o s n e . (93.
( 收稿 日期:18 年1 月2 日) 94 1 6
色谱法进行测定,但样品需经过复杂的预处理和衍生化处理H elr ogn首先将 of 和C go e
高效 色谱用 黄素的分离〔〕 但定量工 液相 于茶 7, 作未见 报道。 本文在 工作〔 9 的 前人 7 〕 基础上研究了 梯度条 - 非 件下, 采用国产 WQ H固定 Y -C
相,丙酮 -水-醋酸 (16: )为流动相,在 5 钟内定量测定了茶叶中的 3:8 1 2分 游离茶 黄素 ( F ,茶 T ) 黄素单没 食子酸酯 ( F )和茶 TG 黄素双没食子 酸酯 ( F G) T D 。本方 法样品预处理简单,线性关系良 好, 灵敏度较高。T 、 F T D F T G、 F G的最小检出限
柱温 对R 的 影响 s 表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实验确定采用下述色谱条件:柱:φ. × 5厘米不锈钢柱, 6 10 固定相Y -CH, 0 ( WG 1μ 天津试剂二厂);流动相:丙酮-水-醋酸溶液 (16: ); 蹋 3 :8 1 检测波长λ 30 m,柱温3℃ = 1n 0 妫;测得标准样品的色谱图见图3 。 4.茶叶样品的预处理: 准确称取2克红茶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 20 0 毫升沸腾的蒸馏水,置沸水浴中 搅 拌1分钟,滤去茶叶残渣,取出 10 0 0 毫升浸取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 5 分钟,静 置分层后,弃去水相,有机相用00MT i .5 rs C缓冲液 (H80 洗3秒,然后在旋 -H 1 p .) 0 转蒸发器上于4℃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准确加入1毫升流动相溶液,待残渣充分溶解后, 0 0

茶叶中茶黄素测定的提取方法探讨_周卫龙

茶叶中茶黄素测定的提取方法探讨_周卫龙
茶叶中茶黄素含量的测定是否能正确反映 茶叶的真实水平, 供试液的制备尤为重要, 目前 茶叶中茶黄素供试液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 A、 Roberts 水 提 取 法 : B、GB /T8305-2002 水 提 取 法 ; C、ISO14502-2 有机溶剂提取法。
A、Roberts 水提取法: 称 取茶样 9g (精 确 到 0.0001g), 置 于 500mL 锥 形 瓶 中 , 加 沸 水 375mL, 于沸水浴上 提取 10min(每 5min 摇 瓶 一 次), 用 脱 脂棉过滤, 冷却, 过 0.45!m 膜, 待测。
C、ISO14502-2 有机溶剂提取法: 称取 0.2g(精 确到 0.0001g)均匀磨碎的试样于 10mL 离心管中, 加入在 70℃中预热过的 70%甲醇溶液5mL, 用玻
璃棒充分搅拌均匀湿润, 立即移入 70℃水浴中, 浸提 10 分钟(隔 5 分钟搅拌一次), 浸提后冷却至 室 温 , 转 入 离 心 机 在 3500r /min 转 速 下 离 心 10min, 将上清液转移至 10mL 容量瓶。残渣再用 5mL 的 70%甲醇溶液提取一次, 重复以上操作。 合并提取液定容至 10mL, 摇匀(该提取液在 4℃下 可至多保存 24 小时)。用移液管移取上述提取液 2mL 至 10mL 容 量 瓶 中 , 用 稳 定 溶 液(2.7)定 容 至 刻度, 摇匀, 过 0.45!m 膜, 待测。 1.4 测定方法
流 动 相 B: 分 别 将 800mL 乙 腈(2.1), 20mL 乙 酸(2.3), 2mLEDTA(2.5)加入 1000mL 容量瓶 中, 用 水定容至刻度, 摇匀。溶液需过 0.45!m 膜。 1.2.10 茶 黄 素 标 准 工 作 溶 液 : TF 10!g /mL  ̄ 150!g /mL、TF-3-G 25  ̄!g /mL ̄300!g /mL、TF-3'- G 10g /!g /mL ~150/mL、TFDG10!g/mL ~200!g / mL。 1.3 提取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及咖啡碱含量

参 考 文 献
1 Morri K , Daito h T , Irahara M , et al1 Significance as a sper Nhomakorabea re2
ceptor site on t he zona pelucida in human fertilization1 Am J Obstet
面的甘露糖基 , 可特异性阻断人类精2卵结合 。随后 , Te2 sarik 等 (1991) [2] 和 Benoff 等 (1993) [3] 分别证明正常生育 力人精子头部在受精过程中表达出了甘露糖结合活性 ; 而不 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则不能表达此活性或活性极低 , 这 类精子在体外实验中不与 ZP 结合 , 受精归于失败 , 表明人 类精子中存在着能识别并结合甘露糖 , 且与受精机制密切相 关的装置 , 即 MR 。Benoff 等报道 , MR 表达的同时伴随着
生 , 并导致可逆性男性不育[5] ; 甘露糖孵育精子具有促进精 子 A R 的作用等[6 ] 。Chen 等[7 ] 和江一平等[8 ] 则分别观察到 , Ca2 + 载体 A23187 ( A R 诱导剂) 可促进 MR 的表达 ; 江一 平等还发现 , 存在于女性生殖道内天然的获能和 AR 激动剂 ———雌激素孕酮也能促进 MR 的表达[8] ; 人精子完成 A R 后 , 其 MR 聚集在赤道带和顶体后区[9] , 提示 MR 可能有 介导精2卵膜融合的作用 。上述发现表明 MR 与受精过程三 个阶段均有密切关联 , 揭示了 MR 在人类受精机理中的重 要意义 , 值得深入探讨 。为此 , 江一平等曾提出 “甘露糖受 体介导人类受精机制”假说 , 认为 MR 是介导人类受精全
5 Benoff S , Cooper GW , Hurley I , et al . The effect of calcium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

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方法茶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不仅有清凉的口感,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其中,酚酸类化合物是茶叶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

茶叶中含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咖啡酸、橙酸、苹果酸、柠檬酸和藤黄酸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有益。

接下来是HPLC测定方法的介绍。

HPLC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的常用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重现性等优点。

在测定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时,我们可以选择用反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反相色谱柱能够有效地分离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使其达到良好的分离度和分析结果。

在进行HPLC测定前,我们需要准备样品的提取和制备工作。

首先,将茶叶样品研磨成细粉,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醇进行提取,振荡一段时间后离心。

离心后,将上清液取出并过滤,得到茶叶提取液。

接下来,将提取液进行稀释,并进行滤过,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在HPLC测定中,我们可以选择使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

紫外检测器对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此外,为了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我们可以选择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在进行HPLC测定时,我们需要设置适当的流动相和梯度条件。

常用的流动相是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一些缓冲剂来调节pH值。

在梯度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流动相的乙腈浓度来实现酚酸类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

根据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的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的比值,可以计算出茶叶中各种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

通过比较样品与标准品的峰面积比值,可以确定茶叶中酚酸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

利用HPLC测定茶叶中5种酚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是一种准确且可靠的分析技术。

通过合理的样品提取和制备工作,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检测器,以及优化的流动相和梯度条件,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茶叶中的酚酸类化合物含量,为茶叶的质量评估和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茶氨酸 的研究
郭升平
( 福建省测试 技术 研究所 福州 300) 503 提要 研究了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叶中 茶氨酸的方法。 异硫氰酸苯酯( I ) 衍生 醋酸钠缓冲液与 以 PT 作 C 剂、 乙腈梯度洗 C8 脱、1 柱分离、 紫外23 4n m检测 探讨了茶 , 氨酸的 提取方法。 较了 比 不同茶叶中茶 氨酸的 含量。 方法
具有快速 、 精确 、 灵敏等特 点。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茶叶中 的茶氨酸 柱前衍生化
1 前言
茶氨酸( en e N- t ai , 乙基- - h n 谷酰胺或 - 谷酰 基乙酰胺) 为茶叶中特有的一种氨基酸, 其含量直接 影响到茶叶的品质[]通常认为茶氨酸是茶叶的滋 1 , 2 味( 甜味) 成分[ 茶氨酸可分解为L谷氨酸和乙胺, - 乙胺可氧化, 进而形成乙酸乙酯, 使茶汤具有味精的
燥 、 剂 稀 液 制 i-a规 1 液 衍生 、 释 配 见Po g 程[ cT ]
表 1 度洗脱程序 梯
量最大[的B物质( 5 ] 液相色谱法中t=1.mi 即 R 00 n)
是 茶氨 酸
本文收 日 :95 7 5 , 稿 期 19 年 月1 日 修回日 1 5 1 月2 日 期:9 年 2 6 9
22 色谱条件 Pc-aTH A柱( tr , i Tg A o m Wa s 检测波长23m e) 4n , 柱温4 , 3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流动相A:.4 o 01m l / L醋酸钠, .m / 三乙胺, 05 L 以冰醋酸调节 p H为 64流动相B 乙腈:水=6:4( / .; : 0 0 V V)样品再干
A u y te tr i t n T enn i T a Reesd S d o h D em i o h a ie e b t n e n o f a n vre - P a e g P roma c Liud rmao rp y R - L ) h s Hi efr n e i C o tga h ( P HP C h q h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

中国食品添加剂China Food Additives分析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含量于然,李晔*,金丽华,陈亮,樊莹,刘蕊,李捷(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北京 100176)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茶中6种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Agilent 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A:0.3%甲酸水溶液;B:0.3%甲酸甲醇溶液;柱温:4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μL;梯度程序:0min(85%A+15%B),60min (70%A+30%B)。

结果:建立同时测定茶叶中6种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茶叶中6种茶多酚活性成分,此方法可用来进行不同种类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定量分析研究。

关键词: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响应面;定量测定中图分类号:O657.7+2/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513(2021)05-0074-09doi:10.19804/j.issn1006-2513.2021.05.012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kinds of polyphenols intea by HPLCYU Ran,LI Ye*,JIN Li-hua,CHEN Liang,FAN Ying,LIU Rui,LI Jie(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Beijing Polytechnic,Beijing 100176)Abstract:Objective: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ix kinds of tea polyphenols in white tea by HPLC. Methods:parameters for using HPLC were:Agilent C18(250mm × 4.6mm,5.0μm)column,Mobile phase:A:0.3% formic acid solution;B:0.3% formic acid methanol solution,the column temperature 28℃,the injection volume 2μL,flow rate 1.0mL/min,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280nm. Results:The methods of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6 kinds of polyphenols in tea by HPLC was established. Conclusio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process of tea polyphenols in white te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ix active components of tea polyphenols in different tea.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study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tea polyphenols.Key words:polyphenols;HPLC;response surface;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茶叶是中国传统植物来源饮品,具有悠久的饮用历史。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1. 引言1.1 研究背景范例:茶叶是一种被广泛饮用的饮品,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

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其中尤以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为代表。

没食子酸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多酚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血脂等功效。

咖啡碱是茶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系统、提神醒脑的作用。

而儿茶素则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降血脂等生理作用。

对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没食子酸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具有抗氧化、抗癌等多种保健功效。

咖啡碱是茶叶中的一种生物碱,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增强心脏肌肉收缩力等作用。

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一种主要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

开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茶叶中的没食子酸、咖啡碱和儿茶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可以为茶叶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保障茶叶产品的安全性。

通过该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茶叶的生产质量,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2. 正文2.1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简称UPLC)是一种基于液相色谱技术的高效分离分析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将溶液快速通过填料柱,实现对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相比传统的液相色谱法,UPLC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分析速度和更小的溶剂消耗。

UPLC系统由进样器、泵液器、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等部分组成。

样品通过进样器被注入高压泵液器,经过柱温箱中的填料柱进行分离,最后由检测器检测各个组分的峰值并输出数据。

UPLC的高效分离效果源于其使用的超高效小颗粒填料柱和高压系统。

填料柱颗粒大小通常在1-2μm之间,相比传统的5-10μm颗粒填料柱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好的传质性能,能够提高分离效率和分辨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_种人工合成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_种人工合成色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种人工合成色素曹莹莹(池州市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池州 247000)摘 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T 5009.35—2016)的基础上,改进样品前处理提取方式,使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提取液,洗脱液蒸干定容后经流动相梯度洗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190~800 nm全波长扫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5种人工合成色素,利用日落黄的特征光谱图和最大吸收波长483 nm有效排除假阳性干扰峰。

结果表明,在2.0~80.0 µg·mL-1各标准物质的浓度与峰面积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检出限为0.02~0.09 mg·kg-1,样品空白加标回收率为89.0%~99.6%,相对标准偏差为0.8%~3.2%(n=6)。

该方法新颖简便,回收率高、检出限低、精密度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红茶;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合成色素Determination of Synthetic Pigment in Black Tea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CAO Yingying(Chizhou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Chizhou 24700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GB/T 5009.35—2016,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sample pretreatment was improved. Solid phase extraction column was used to purify the extract, eluent was dried at constant volume and eluted by mobile phase gradient, diode array detector was used to scan the full wavelength of 190~800 nm, and five artificial pigments in black tea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false positive interference peaks were effectively eliminated by using 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ogram of sunset yellow and the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 of 483 n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ive synthetic pigments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peak area in the range of 2.0~80.0 µg·mL-1,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all greater than 0.999 0, the detection limits were 0.02~0.09 mg·kg-1, the recoveries were 89.0%~99.6%, and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0.8%~3.2%(n=6). The method is novel, simple, high recovery, low detection limit, high precision, and has certain practical value.Keywords: black tea; solid-phase extraction;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ynthetic pigments红茶是一种发酵茶,因茶汤和叶底呈现红色而得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食品研究与开发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4年8月第35卷第15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康明艳,李悦,魏文静,静宝元(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402)摘要:采用高效液相法,应用L-30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建立了茶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分析分离方法,取得了理想的分离效果。

实验证明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分析结果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测定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

关键词:茶叶;茶多酚;高效液相色谱法Determination of Tea Polyphenols by HPLC KANG Ming-yan ,LI Yue ,WEI Wen-jing ,JING Bao-yuan(Tianjin Bo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ianjin 30040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HPLC ,applied L -3000HPLC system established tea extract polyphenols analysis and separation methods ,achieved the desired separation.Experimen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is simple pre-processing ,analysis accuracy ,Good precision ,is very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olyphenols in green tea extract.Keywords:tea ;polyphenols ;HPLC作者简介:康明艳(1975—),女(汉),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学工程。

DOI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5.026茶多酚是一类存在于茶树中的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简称,尤以茶叶中含量最高,干茶叶中含茶多酚在30%左右。

茶中茶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

茶中茶多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分析
随着对茶叶保健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 饮 茶之风正日益盛行, 市面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 的茶饮料。 我们随机分析了部分茶饮料中的 GT P s, 结果见表 3, 不同品牌的茶饮料, GT P s 含量差异很大, 其中以日本产三种茶饮料和维 他柠檬茶 GT P s 含量最高, 达 15 m g 100mL 以 上, 部分饮料则含 GT P s 甚少或基本不能检出 GT P s。
在本实验条件下, 茶多酚各成分得到有效 分离, 且重复性、精确度较高, 相对标准偏差小
于 5% , 主要成分为 EC、EGC、ECG、EGCG, 另
有数个未知少量组分。我们利用 H PL C 法分离
纯化的茶多酚异构物, 已进一步进行茶多酚生
理生化机制研究[5 ]。
表 1 龙井茶 GT P s 组成成分
H. Cancer R esea rch, 1992, 52: 3582 [ 5 ] Zhang A , Zhu Q Y, L uk Y S, Ho KY, Fong K
P, Chen ZY . L ife Science, 1997, 61 (4) : 383 [ 6 ] 朱 敏, 肖培根, 章平甫等. 中国中药杂志, 1992,
极品龙井 0. 09 0. 53 6. 47 2. 05 0. 98 10. 13
白沙绿茶 0. 22 1. 74 4. 55 6. 23 0. 71 13. 45
龙珠绿茶 0. 16 0. 58 3. 88 1. 36 0. 69 6. 67
毛尖绿茶 0. 38 0. 67 8. 51 2. 20 0. 88 12. 62 茶 碧螺春 0. 30 0. 50 9. 80 3. 50 1. 10 15. 2
各种市售绿茶、红茶、乌龙茶; 各种市售茶 饮料; 儿茶素 (ca tech in ) : 购自 Sigm a 公司, 色 谱 纯; EC , ECG, EGC, EGCG: 购 自 日 本 Ku rita Indu st ria l 公司, 色谱纯。 2 实验方法 2. 1 GT P s 的提取

高效液相法测定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

高效液相法测定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是衡量茶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具有多种药理活性[1]。

咖啡因(C8H10N4O2)又名咖啡碱,属甲基黄嘌呤化合物,具有提神醒脑等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可溶于水、醇、氯仿、二氯甲烷等溶剂。

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与绿茶接近;氨基酸及肽、有机酸和游离糖略高于绿茶;维生素类远低于绿茶。

红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特性与绿茶差异很大,从中医的角度上说,红茶性温,绿茶性凉。

因此,红茶品质特征和保健作用也有其独特性。

红茶性温,擅温中驱寒,温胃驱寒,能化痰、消食、开胃。

可见,红茶宜脾胃虚弱者饮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脾胃不好的消费者宜选用红茶进行品饮,喝红茶对健康有明显助益。

对于茶叶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有:紫外分光光谱法[2],高效液相色谱法[3]等。

文献中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咖啡因时主要采用C18色谱柱[3],运用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原理进行测定。

咖啡因结构式高效液相反相键合相色谱法基本原理:反相键合相色谱法采用非极性键合相为固定相,如十八烷基硅烷(C18)、辛烷基(C8)等化学键合相,有时也用弱极性和中等极性的键合相为固定相。

流动相以水作为基础溶剂再加入一定量与水混溶的极性调整剂,常用甲醇-水、乙腈-水等。

总之,固定相的极性比流动相得极性弱。

用于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包括五大系统: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记录处理系统。

1 实验仪器与试剂1.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0,美国)、紫外检测器(Waters2487,美国)、水相过滤用膜(0.22μm,直径50mm,上海半岛实业有限公司净化器材厂,批号 2008年10月6日)、电子天平(AB135-S,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METTLER TOLEDO)、微孔滤膜(0.45μm,上海兴亚净化材料厂,批号2007年5月8日)1.2 试剂 超纯水、咖啡因储备液(660μg/ml ,实验室提供)、咖啡因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00808)、绿茶(市售)、绿茶样品溶液(实验室提供)2 方法与结果2.1 系统适用性实验 使用咖啡因对照品图谱验证系统适用性,由图1所得理论塔板数为2501.6(大于2000),理论塔板高度为0.099mm ,分离度为6.25(大于1.5),均符合药典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3-05-12作者简介:王坤波,男,主要从事天然健康产品研制开发和植物功能成分的研究,E -mail:wangkunbo@.基金项目:国家计委 十五 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资助项目(GJGX -02105-0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茶中的茶黄素王坤波, 刘仲华, 黄建安, 龚雨顺(湖南农业大学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128)摘要:建立了一种用于分析红茶中茶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采用反相C 18柱;流动相A 为2%醋酸,流动相B 为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 3),梯度洗脱,流速0 8mL/min;紫外检测波长280nm;柱温40 ;外标法定量。

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 9990~0 9992),加标回收率为96 88%~103 57%,方法的精密度良好(平均RSD <1 5%)。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茶黄素;红茶中图分类号:O 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13(2004)02-0151-03Determination of The aflavins in Black Te a by HighPe 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WANG Kunbo,LIU Zhonghua,HUANG Jian an,GONG Yushun(Hunan En gineer in g &T echnology Cent er for Nat ur al Pr odu cts ,Key Labor ator y of T ea Scienceof Min istr y of Educat ion ,Hun an Agr icultur al Univer sity ,Cha ngsha 410128,China )Abstract :A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aflavins has been established.Separation was carried out on an ODS column (Shim -pack VP -ODS column,4 6mm i d 150mm)at 40 with a linear gradient elution of acetonitrile -ethyl acetate (21 3,v/v)and aqueous acetic acid (2%),and UV detection at 280n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ak area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aflavins (r =0 9990-0 9992).The average recoveries (n =5)for theaflavin products were 96 88%-103 57%.The averag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less than 1 5%.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 and accurat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aflavins in black tea and theaflavin extract.Ke y 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heaflavins;black tea茶黄素是红茶的主要活性物质,具有多种药理功能与保健功效,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儿茶素。

茶黄素的分析法最早是由Roberts 提出来的分光光度法,之后,大量学者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茶黄素分析方法[1],主要有 -氨基乙基二苯酸酯试剂分析法、三氯化铝法、Sephadex LH -20柱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毛细管电泳法。

但分光光度法和 -氨基乙基二苯酸酯试剂分析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1,2];Sephadex LH -20柱色谱法能有效地分离茶黄素,但操作复杂[1];气相色谱法操作复杂,且需要衍生[1];毛细管电泳法分析结果欠佳,且分析速度只有HPLC 法的一半[3]。

HPLC 法[4~7]相对较完善,但所分析的主要茶黄素未达到理想的基线分离。

本研究采用A -B(A:2%的醋酸水溶液;B:乙腈-乙酸乙酯(体积比为21 3))溶液为流动相,反相梯度洗脱,探讨了各种色谱条件对红茶中4种主要茶黄素(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 -3-G)、茶黄素-3 -没食子酸酯(T F -3 -G)、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 G)、茶黄素(TF))分离定量结果的影响,以期摸索出一套快速准确测定茶黄素的分析方法,为进一步了解茶黄素类物质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提供可靠的手段,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茶黄素产品提供良好的质量监测方法。

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主要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 公司,日本),EL -131Buchi 旋转蒸发仪(瑞士),LKB 冷却水循环器(瑞典),CHRIST GAMMA 1-20冷冻干燥机(德国),2004年3月M arch 2004色谱Chinese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Vol.22No.2151~153Sartorius电子天平(感量0 0001g,瑞士),超声波清洗机,超低温冰柜,UV2500紫外-可见扫描仪(Shimadzu公司,日本)。

乙腈(HPLC级),冰醋酸(AR级),水(三重蒸馏),茶黄素复合标样(茶黄素总量80%,Sigma),云南CTC(Cushing,tearing and curling)红碎茶、功夫红茶和湖南CTC红碎茶(由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样品溶液和标准品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9 00g红茶(功夫红茶或CTC红碎茶),加入375mL沸水浸提,摇匀后在沸水中浸提10min,浸提中摇瓶一次,浸提完毕,取出摇匀,趁热过滤,浸提液冷至室温,经0 45 m滤膜过滤,作为红茶样品溶液。

将红碎茶用热水(80 ,茶水质量比1 10)浸提10min,过滤浓缩至浸提液的1/3,用三氯甲烷萃取,除去咖啡碱等杂质,再用乙酸乙酯反复萃取3次,萃取液用碳酸氢钠洗脱。

合并萃取液,浓缩挥去乙酸乙酯,加入适量蒸馏水,然后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装有NKA树脂的30mm 700mm玻璃吸附柱,以乙醇解吸,经浓缩、冷冻干燥得茶黄素提取物。

称取一定量的茶黄素提取物,用三重蒸馏水溶解,定容后粗滤,经0 45 m滤膜过滤,作为茶黄素提取物样品溶液。

精确称取5 00mg茶黄素复合标样,用三重蒸馏水配成10mL的标准品溶液,内含TF-3-G0 613 mg,TF-3 -G0 928mg,TF1 471mg,TFDG0 763mg。

1.3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4 6mm i d 150mm,5 m);流动相同前述,流速0 8mL/min;柱温40 ;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10 L;梯度洗脱,流动相B在30min内从18%线性梯度变化到26%,于第32min时回到初始状态,平衡5min。

2 结果与分析2.1 色谱柱的选择茶黄素类物质是一类具有苯骈卓酚酮结构的多酚类物质,呈弱极性。

Bailey等[6]的研究表明,载体(硅胶)粒径范围较窄、高比表面积的Hypesil ODS 柱可用以分离小分子质量的多酚类物质。

根据茶黄素的分子结构(图1)特点、固定相的选择规律及前人对茶黄素类物质的分离经验[6,7],本实验选择普适性强、保留值大的Shim-pack VP-ODS柱。

图1 4种主要茶黄素的分子结构Fig.1 Structures of the f our major the aflavins analyzed图2 4种茶黄素标样的分离图谱Fig.2 Chromatogram of the four the aflavin standardsMo bile phase:V(acetonitrile) V(ethyl acetate) V(aqueous acetic acid,2%)=21 3 76.1.T F-3-G;2.TF-3 -G;3.TFDG;4.T F.2.2 流动相的优化红茶中茶黄素的测定多采用乙腈-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但其色谱图峰形不好、拖尾严重,且分离时间长[1]。

本实验首先采用乙腈(ACN)-2%醋酸水溶液(HAC)作溶剂系统,4种主要茶黄素物质只有TF-3-G和TF-3 -G可分离,而TFDG和TF不能分离。

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洗脱梯度的程序使之分离,但分析时间长达60min,不能满足快速分离的要求。

实验发现,加入一定量的乙酸乙酯(EtOAc)可使分离得到改善,且峰形尖锐、不拖尾。

当用ACN-EtOAc-2%HAC(体积比为21 3 76)溶液作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时,4种茶黄素均可分离(见图2),但TFDG、T F峰展宽较严重,使检测灵敏度降低,且分析时间较长。

另一方面,在测定茶黄素提取物样品时,由于样品中杂质峰较多,茶黄素类物质不能与杂质分离。

为了使茶黄素组分得到较好的分离,改用梯度洗脱。

经多次优化洗脱程序,发现当ACN-E-tO Ac的体积分数在30min内由18%增加到26%时,样品中4种茶黄素均能达到完全分离(R s 1 5,见图3),且分析时间缩短为30min。

152色谱第22卷图3 茶黄素提取物样品的分离图谱Fig.3 Chromatogram of the theaflavin e xtractMobile phase:A,aqueo us acetic acid(2%);B,aceto nitrile-ethyl acetate(21 3,v/v).Grad ient elution p r o gr am:the vo lume fr action of B changed linearly in mo bile phase,0-30min,from 18%to26%.Flow rate:1 5mL/min.Detectio n wavelength:280 nm.1.TF-3-G;2.TF-3 -G;3.TFDG;4.TF.2.3 检测波长的选择据文献[8]的报道,选择检测波长为280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