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角色造型设计教案

角色造型设计教案
案例列举:
《人猿泰山》、《蝙蝠侠》、《超人特工队》、《星际宝贝》、《蜘蛛侠》中的角色
课前准备
图片,人体骨骼、肌肉挂图
作业
儿童形象设计
后记
教案首页
授课时间
2010年
课次
2
时数
理论(2)
课型
理论+实践
类别
辅助
实践(2)
标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第二章人体结构
第一节人体结构的意义与人体的基本比例
本次课程所属的项目:所属大项目小项目名称、关系及其作用,应依据教学大纲填写并与进度表保持一致
本学期大项目为:设计一部动画片的前期设计。根据剧本设计出相应的人物角色。此次课程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的比例,以便突出角色形象,符合剧本要求。
讲述
图片展示
板书
图片展示
学生倾听
20分钟
教案内容
教学过程设计:能力训练过程及步骤、职业导向(专业案例、职业案例、育人案例、习题等训练素材设计)、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学生(主体)活动设计、时间分配、作业布置、演示部分的策划、归纳总结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方法教学手段学生
活动
时间
分配
归纳1
人体各部分比例
教学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分析出角色造型的关键节点——露于体表的骨点
能够掌握各主要肌群的穿插关系
能够掌握各主要肌群的基本形态,能够胜任角色设计的工作
掌握人体骨骼的基本构造;
掌握人体骨骼的生理曲线;
掌握人体肌肉的结构。
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
能力训练任务:
对给出的角色进行符合角色要求的肌肉设计;
分析经典角色形象的骨骼和肌肉结构。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教学大纲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90508Z10课程名称(中/英文):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 The Three Dimensional Animation Role Modelling Design课程类别:必修课T学时/学分:64/4 T先修课程:动态图形设计、二维动画设计适用专业:数字媒体教材、教学参考书:1. 《三维动画角色设计》,宋玉远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2. 《三维动画角色造型设计》,薛峰、洪达未、李化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本课程所讲授的是动画中期制作环节中的一个关键阶段。

关系到影片制作过程中保持角色形象得一致性、对于性格塑造的准确性、动作描绘的合理性等。

能使学生具备比较系统的角色设计理念与能力,为今后的动画制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效果和要求:1、知识要求:要求学生对动画发展中角色设计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了解较新流行的角色设计趋势。

熟悉并掌握角色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技巧;要求学生培养构思角色、创造角色的思维,使设计构思到艺术实现的途径更加通畅。

2、能力要求:要求达到以下能力:能力培养目标:具备一定的角色设计建模能力,结合专业,具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能够熟练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完成角色设计工作,具备设计绘制完整的人物、动物、异型角色的能力。

1、素质要求:要求获得和深化以下素质:具有勤奋学习的态度,严谨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角色设计创意思维、艺术设计素质。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总课时为64,期间安排三个课内实践环节,共12个课时。

第一个实践环节为讲完第二章节后,4个课时,要求结合以上各知识点设计制作简单三维角色设计,上机操作,要求形成设计稿(1);第二个实践环节为讲完第五章后的设计实践,4个课时,要求结合以上各知识点,室外调研并设计,要求形成设计稿(2);第三个实践环节为课内实训练习,安排一次课堂上机小专题动手训练,2个课时,要求提交纸质图纸和上机成果。

《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大纲.doc

《人物造型设计》教学大纲.doc

《人物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物造型设计/ The character model designs二、课程代码:05091309三、课程类别:专业课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该课程的性质为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

在动画片中人物造型设计是我们动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遇到的一个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最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问题。

因此,人物设计课是专业技法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对人物造型构思因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物设计的构思方法,主要依据和造型特点。

通过学习人物造型设计的步骤,掌握人物设计的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人物的动态设计,学会从结构分析形体,培养默写能力和动态性连惯性的观察方法。

通过对人物造型构思因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物设计的构思方法,主要依据和造型特点。

通过学习人物造型设计的步骤,掌握人物设计的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人物的动态设计,学会从结构分析形体,培养默写能力和动态性连惯性的观察方法。

五、学时/学分:48/3六、先修课程:人物素描、速写七、适应专业:动画本科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1T什么是动画造型设计1-2动画造型设计的特性1-3动画造型设计的类型1-4怎样学习动画造型设计重点:人物造型设计的构思的主要依据难点:人物造型设计的构思的特点2-1效果图2-2头部转面图2-3全身转面图2-4结构图2-5手型图2-6 口型图2-7表情图2-8动作图2-9比例图重点:人物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难点:造型设计格式的准则第三章头部3-1头型3-2五官3-3五官的位置3-4表情3-5男女老少重点:头部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难点:头部的性别差异第四章四肢4-1上肢4-2手4-3下肢4-4脚重点:四肢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难点:手脚的掌握第五章躯干5-1躯干的体积5-2躯干的性别5-3躯干的运动重点:躯干的基本结构难点:躯干的动态解剖6T构思的角度6-2构思的要点6-3构思的步骤重点:具体步骤在实践环节的有选择运用难点:特定环境下的人物造型的步骤化处理第七章造型设计步骤重点: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的产业化模式的把握难点:格式化中的单个人物的三视图第八章简化与夸张变形重点:人物卡通夸张处理的程度把握难点:如何在技法上讲卡通化的意图得到实施九、学时分配章次讲课学时习题课学时讨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1224 2246 3246 4246 5246 6257 7257 8246合计163248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计划

人物造型设计教学计划
设计工具的使用方法
介绍Photoshop、Illustrator等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讲解如何将这些设计工具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广告设计、游戏设计等
介绍如何利用这些软件进行色彩搭配、光影处理等技巧
讲解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人物造型设计,包括绘制、修改、调整等操作
人物造型设计的实际应用案例
电影角色设计: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角色造型设计
实践案例:展示个人或团队在创新实践中的成果
教学方法
PART THREE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的人物造型设计案例,让学生了解设计思路和技巧
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讲解人物造型设计的基本原理、技巧和方法
实践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人物造型设计的技能和技巧
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并改进
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设计作品的质量:包括设计作品的美观性、实用性、功能性等
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包括设计作品的独特性、新颖性、创意性等
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包括设计作品的质量、创新性、市场接受度等
设计作品的改进建议: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设计作品的改进建议,以提高设计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
PART FOUR
教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人物造型设计基础》:介绍人物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人物造型设计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物造型的设计技巧
《人物造型设计实践》:提供实践操作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人物造型的设计技能
《人物造型设计创意与创新》:引导学生进行人物造型的创意和创新思考
设计软件和工具
分析优秀作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创作过程和技巧

小学美术《人物造型》教案

小学美术《人物造型》教案
小学美术《人物造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人物造型》章节,内容包括:1.人物基本结构的认识,如头部、身体、四肢的比例关系;2.人物动态的表现,学习如何描绘不同动作的人物;3.人物的表情刻画,掌握开心、生气、惊讶等基本表情的表现方法;4.创作一幅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物造型的基础知识,提高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人物造型》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人物比例、动态和表情的表现充满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同学在绘画过程中对人物比例掌握不够准确,导致作品中的形象失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练习,提高他们对比例关系的把握能力。
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生在表现人物动态时,线条的流畅性和节奏感有所欠缺。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动态线条的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提高表现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1.提升学生的美术观察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把握人物的基本结构、动态及表情;2.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通过实践学会运用线条、色彩等元素描绘人物形象;3.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发展独特的表现手法;4.增强学生对美术文化的理解,了解人物造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及意义。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人物造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学时数:总学时54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30学时)学分数:3课程类别:选修开课学期:5适用专业:平面艺术设计方向开课单位:艺术设计系先修课程:素描、色彩后续课程:摄影、商业广告编写日期:2008年3月10日至2008年4月15日一、课程性质和目的性质:《人物形象设计》是平面艺术设计方向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形象设计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学科,它最早源于舞台中的人物造型设计。

人类在其艺术生活中创造了舞台交流的艺术形式,因而对表演者进行符合角色的外表设计就成了舞台表演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银幕上或者屏幕上展示出来的各种人物形象,也都离不开形象设计,故在形象设计中,艺术形象设计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整个形象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提高、示范作用。

它包含表演艺术中创造的人物形象和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人物形象的化妆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动作设计等。

目的:该课程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有着积极作用,也很好辅助了其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属于实用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训练两个部分课程内容,实用性和创新性思维模式进行各种不同人物形象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手绘快速表现的能力和基本的化妆和造型能力。

更好的为平面专业设计服务。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部分人物形象设计基础知识第一章人物形象设计的概念和范畴(1)人物形象设计的概念(2)人物形象设计的范畴第二章人物形象设计的起源和发展(1)形象设计的起源(2)现代人物形象设计的历史发展第三章人物形象设计的美学价值(1)审美化的生存方式(2)个人形象设计的审美内涵第四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元素(1)形态(2)色彩(3)光线(4)肌理练习:(1)绘制效果图,等比例身高的男人体3个,女人体3个,儿童3个(不同姿态)(2)绘制10个穿衣人物的效果图包括妆型,发型,首饰,服装(不同发色,不同服装质感,不同款式饰品)第五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常用工具(1)化妆工具(2)美发工具第六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构成(1)发型设计(2)妆型设计(3)服型设计(4)体语设计 第七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1)形象设计的一般原则(2)形象设计的特殊规律一错视第八章 人物形象设计的流程(1)形象设计的两个环节(2)形象设计的三个阶段(3)形象设计的六个步骤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AW讲题 习章 一 第 形计念畴 物设概范 人象的和 时 学 2时 学 2章 二 第形计源展 物设起发 人象的和寸 0 学 4时 学 4章 三 第形计学 物设美值 人象的价时 学 2时 学 2章 四 第 物近基素 人象的元寸 H 学4时 学 6 1±时 学 4时 学 4 2人 个 19体章 五 第形计用 物设常具 人象的工时 学 2时 学 26学时10学时16学时6款妆型第六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构成2学时2学时第七章人物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2学时2学时第八章人物形象设计的流程合计24学时26学时4学时5425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人物形象设计》为专业拓展选修课程。

《个人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个人形象设计》教学大纲

《个人形象设计》教学大纲个人形象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个人形象设计适用级别:中级学时:30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提高自我形象认知和个人形象设计技巧,以提升职业和社交场合中的形象竞争力。

教学内容:一、个人形象认知1.形象的定义和重要性2.形象与个人品牌建设的关系3.自我形象认知的方式和工具4.分析个人形象优势和不足的方法二、个人形象设计策略1.形象设计的基本原则2.色彩、服装和饰品的搭配技巧3.发型和化妆对形象设计的影响4.形象设计与身体语言的统一三、职业形象设计1.不同行业职业形象的特点与要求2.个人形象与职业定位的关系3.职业形象设计的案例分析4.提升职场形象的窍门与技巧四、社交场合形象设计1.社交场合形象的特点与要求2.社交场合形象设计的案例分析3.提升社交场合形象的窍门与技巧五、个人形象宣传与传播1.形象建设的个人形象宣传策略2.个人形象在社交媒体上的管理与传播3.形象宣传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实例分析与讨论3.实践操作与案例实操4.学员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评价方式:1.课堂参与度2.个人形象设计案例报告3.个人形象设计作品展示4.期末考试教材与参考书目:1.《个人形象设计与发展》2.《时尚搭配设计与实操》3.《职场形象与沟通技巧》4.《个人形象宣传与传播》备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个人形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员对自我形象的认知,提升个人形象设计技巧,帮助学员在职业和社交场合中树立自信和良好的形象,进而提升个人竞争力。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学员将能够掌握基本的个人形象设计理论和实践技巧,并能够灵活应用于职业和社交场合中,为个人发展和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影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影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

<<影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影视动画专业第一部分使用说明课程编号:总学时:课内练习学时:学分:一.课程性质。

地位和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地位。

影视动画造型设计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为学生开设一门专业必修基础课程,是影视动画片制作的基础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角色、道具。

设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绘制技巧。

能熟练和正确运用Flash ,Ps,等软件绘制二维图形,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解决绘制二维图形时出现的问题和能力。

以便较好的适应动画片前期设定的工作需要。

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设计、人物、道具方面都能很快的明确导演和编剧的意图。

运用二维绘制软件,将其实现在动画片中。

为完成动画片的前期准备工作开好头。

重点学习,人物、道具的设定,和掌握,Flash, Ps, 的软件与手绘相联系。

常用工具、绘图方法。

为学生在未来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造型设计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1. 了解:人物、道具、场景设计的基本常识和特征。

2. 熟悉:Ps 及Flash 等设计时软件的应用。

如命令,及绘制工具。

3. 掌握:熟练掌握并理解造型设计的基本技巧。

三,实施说明:1. 成绩的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占20 %,实践表现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占20%,结课作业成绩(造型基础、角色设计、夸张变形、动作表现、实训成果评估)占60%,三者合计,90分以上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60-7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应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多采用引导,启发性教学,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运用典型动画设计,组织教学,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原创能力,同时伴随理论讲解相应安排上机操作练习。

在教学中,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要求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前者在课上讲解评动画案例,点出其优秀的一面,公学生参考和临摹然后进行创作。

5人物角色造型设计

5人物角色造型设计
我们观察人和事物,第一印象是他的外在形态,这直接影响我们对他的感觉。外在形态是人和事物传递给我们的第一个信息。我们设计角色,首先就应该抓住角色的第一感觉。通过人物的外形我们能判断他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小孩,是胖是瘦,是强壮还是羸弱。因此,设计出角色的外部形态是我们成功刻画角色的第一步。
(一)整体比例
(一)、基本型的归纳
头部基本形的归纳。头部包括头形和面形。头部可以归类成:圆球形、圆锥形、梨形、三角形、葫芦形、椭圆形、四方形、豌豆形、瓜子形、花生形等。对基本形进行变化,可以得到更多的变化。
角色的头部特征是角色性情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人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人的性情的成长,而人的性情又不断地流露于面部,重塑着面部形态。如一个开朗的人和一个饱经风霜的人,一个黄土地上的农民和一个睿智的学者,他们的面部所流露出的特征是不同的。通过对角色面部特征的把握,我们能对角色的性情和精神面貌作出较为准确的体现。
学校社团课程教学设计
社团名称
动漫
社团负责人
魏萌
课时数
1
年级
七年级
学生人数
32
教学内容
人物角色造型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角色设计清单分析把握年龄、职业、性格、民族、时间等因素对角色造型的影响。学习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的不同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角色形象设计的个性化表现,动画人物的结构及对动作多角度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角色的头部设计
1、头部与身体的比例
正常人体比例,成年人:7.5头高,8头高。小孩:5头高
身材矮小者:头部占身体比例大
身材高大者:头部占身体比例小
根据头部与身体比例关系,我们可以有意识强化角色的身高特征。
范例:小老头,大个子市民
2、胸腔与盆腔的比例

人物造型课程设计

人物造型课程设计

人物造型课程设计一、引言人物造型是一门将现实中的人物形象通过艺术手法进行再创作的艺术学科。

在视觉传达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文将设计一门人物造型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表达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其艺术创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人物造型的基本认识和理解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形象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人物造型基础知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人物造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分类,让学生全面了解人物造型的基础知识。

2. 观察与素描强调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地写生和静物观察训练,提高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同时,进行素描训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线条和阴影表现技巧。

3. 造型技巧与方法讲解人物造型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包括比例关系、体态与动作、面部表情等方面。

通过实践训练,引导学生掌握人物形象的构建和表达技巧。

4. 配色与服装设计介绍配色原理和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色彩搭配和服装造型训练,引导学生在人物形象塑造中注重细节和整体效果。

5. 创作实践与评析组织学生进行人物造型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思考和问题解决。

同时,通过作品评析和互动讨论,促进学生的审美鉴赏和批判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评价与考核1. 作品展示与评选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并由专业教师进行评选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

2. 个人报告与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提交个人创作总结报告,介绍创作思路和心得体会。

同时,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3.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观察能力、创作过程、作品反馈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课程心得人物造型课程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造型的技巧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造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人物造型设计/The character model designs
二、课程代码:05091309
三、课程类别:专业课
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该课程的性质为学科基础课的必修课。

在动画片中人物造型设计是我们动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遇到的一个环节,确立一部影片的风格最先遇到的就是人物造型问题。

因此,人物设计课是专业技法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通过对人物造型构思因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物设计的构思方法,主要依据和造型特点。

通过学习人物造型设计的步骤,掌握人物设计的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人物的动态设计,学会从结构分析形体,培养默写能力和动态性连惯性的观察方法。

通过对人物造型构思因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物设计的构思方法,主要依据和造型特点。

通过学习人物造型设计的步骤,掌握人物设计的绘制方法。

通过学习人物的动态设计,学会从结构分析形体,培养默写能力和动态性连惯性的观察方法。

五、学时/学分:48/3
六、先修课程:人物素描、速写
七、适应专业:动画本科专业
八、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概论
1-1 什么是动画造型设计
1-2 动画造型设计的特性
1-3 动画造型设计的类型
1-4 怎样学习动画造型设计
重点:人物造型设计的构思的主要依据难点:人物造型设计的构思的特点
第二章造型设计格式
2-1 效果图
2-2 头部转面图
2-3 全身转面图
2-4 结构图
2-5 手型图
2-6 口型图
2-7 表情图
2-8 动作图
2-9 比例图
重点:人物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
难点:造型设计格式的准则
第三章头部
3-1 头型
3-2 五官
3-3 五官的位置
3-4 表情
3-5 男女老少
重点:头部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
难点:头部的性别差异
第四章四肢
4-1 上肢
4-2 手
4-3 下肢
4-4 脚
重点:四肢的基本结构和动态解剖
难点:手脚的掌握
第五章躯干
5-1 躯干的体积
5-2 躯干的性别
5-3 躯干的运动
重点:躯干的基本结构
难点:躯干的动态解剖
第六章造型设计构思
6-1 构思的角度
6-2 构思的要点
6-3 构思的步骤
重点:具体步骤在实践环节的有选择运用
难点:特定环境下的人物造型的步骤化处理
第七章造型设计步骤
重点:动画人物造型设计的产业化模式的把握
难点:格式化中的单个人物的三视图
第八章简化与夸张变形
重点:人物卡通夸张处理的程度把握
难点:如何在技法上讲卡通化的意图得到实施
九、学时分配
章次讲课学时习题课学时讨论学时实验学时小计
1 2 2 4
2 2 4 6
3 2
4 6
4 2 4 6
5 2 4 6
6 2 5 7
7 2 5 7
8 2 4 6
合计16 32 48
十、考核方式:
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
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考试(查)作业按序号放置、附文件三份后交教研室留存:
1、考试(查)成绩单复印件一份。

2、考试(查)结果分析表复印件一份。

3、平时考勤表复印件一份。

十一、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教材:
凌清主编.《动画造型设计》.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二)教学参考资源
孙立军、李捷主编.《现代动画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2003
执笔人:年月
审定人: 年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