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

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

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叶景艳;姚亚琳;王燕群;李清【摘要】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时间偏移技术比较成熟,而深度偏移技术也在逐步完善,时间域偏移成像主要推崇叠前时间偏移法.采用沿层叠加速度分析技术可获得层面上准确的叠加速度,并通过倾角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和CRP反偏移速度分析逐步优化速度,得到一个符合地质规律、准确的均方根速度场;通过深度偏移方法的研究,总结了建立精确偏移速度场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地震资料处理的思路,即基于射线追踪的Kirchhoff偏移和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的结合,使偏移速度分析和偏移成像在应用效果和效率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9(033)006【总页数】4页(P674-677)【关键词】偏移速度分析;偏移成像;Kirchhoff积分法偏移;波动方程偏移【作者】叶景艳;姚亚琳;王燕群;李清【作者单位】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华东有色地质勘查局,江苏,南京,210007;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任丘,0625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偏移速度分析与偏移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两大主题,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

对于叠后偏移来说,偏移速度分析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偏移成像。

而对于叠前偏移来说,偏移速度分析是一个逐步迭代的过程,分析的速度用于偏移成像,同时偏移后的共反射点(CRP)道集反过来修改速度模型。

常用的偏移速度分析方法有速度谱分析法、相干反演法及层析成像等,都是在均匀介质速度横向稳定的前提下对P波进行速度分析。

偏移成像方法有FK偏移、有限差分偏移、Kirchhoff积分法偏移以及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通常为在各向同性介质下的地震波偏移成像处理[1-2]。

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射线追踪的Kirchhoff偏移和基于波场延拓的波动方程偏移的结合的新思路和工作流程。

反射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

反射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

方法原理地震勘探中的反射共偏移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有效的相位对比与追踪可获得反射界面的位置及厚度关系。

现对其方法原理作以简单介绍。

反射共偏移法又称陆地声纳法,依据反射波勘探原理,在单边排列的基础上选定最佳偏移距,即最佳反射窗口,采用单道或多道叠加小步长顺移前进观测系统(图1)。

“偏移成像”功能指在给定速度等参数后将地震时间剖面转换成空间剖面一种数据处理技术。

它最大限度地将反射同相轴归位到空间反射点上,同时消除了由于倾斜界面、尖灭点等引起的反射相位“偏移”现象,因而有利于地震剖面的解释和应用。

它所应用的原理就是多次覆盖原理。

所谓多次覆盖就是共反射点水平叠加,简称水平叠加,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地震勘探方法。

它的实质是对反射界面上同一反射点进行重复观测,而激发点和接收点是在不断改变。

从而达到增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

单边排列观测系统(如图1所示)指仅在接收点排列一侧激发的观测形式。

设某一单边排列接收道数为R 、道间距为I 、偏移距为O 、移动步距为P ,由几何地震学知当界面水平时其反射段长度为:2)1(-*=R I L 当整个排列移动步距P 小于反射段L 时出现反射段重复即多次覆盖。

图1 单边排列多次覆盖示意图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反射共偏移探测数据在自行研制开发的KDZ2.8软件平台上进行,其中时间域里主要处理过程包括:信号录入、格式转换、预处理、数字滤波、修饰处理和偏移剖面形成与显示等内容,其中预处理包括道集重排、振幅平衡、静校正、二次采样等,修饰处理包括空间混波等。

处理的结果是由获得偏移时间剖面,根据剖面中反射相位同相轴的连续追踪与对比,结合已知地质资料及地质体的各种特征进行解释,最终形成地质剖面。

不同地质体在时间剖面中具有不同的反射波同相轴特征,即反射时间不同。

其界面的具体位置要根据每一组反射波旅行时间进行深度计算。

提高逆时偏移成像效果的若干关键处理技术

提高逆时偏移成像效果的若干关键处理技术

2020年8月第55卷 第4期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盛西路6号国油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100176。

Email:jyguo@geoapextech.com本文于2019年9月17日收到,最终修改稿于2020年4月15日收到。

·偏移成像·文章编号:1000-7210(2020)04-0774-08提高逆时偏移成像效果的若干关键处理技术张艺山① 国九英*② 张明玉③ 王 勇④ 韦正达④ 李晚冬④(①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②国油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176;③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新疆克拉玛依834000;④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河北涿州072750)张艺山,国九英,张明玉,王勇,韦正达,李晚冬.提高逆时偏移成像效果的若干关键处理技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20,55(4):774-781.摘要 逆时偏移已广泛应用于复杂构造成像中,对于复杂构造的油气勘探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逆时偏移要求具有高质量的原始地震数据、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速度模型以及高精度的逆时偏移算法。

为了处理近地表异常导致的数据异常、消除常规全波形反演存在“周期跳跃”现象、提高信噪比,研究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前期处理技术和新的全波形反演技术等,并为逆时偏移设计了一套新的处理流程,包括空间地震子波一致性相位校正、近地表Q吸收补偿、基于模式的面波自适应衰减和基于模式的自适应全波形反演等。

应用这些关键技术可以得到高质量的地震数据以及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速度模型,最终改善成像效果,并已通过多口实钻井证实提高了逆时偏移的成像精度。

关键词 逆时偏移 基于模式 全波形反演 自适应 频散面波 十字排列 相位匹配 吸收补偿中图分类号:P6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0.04.0080 引言逆时偏移成像效果取决于原始地震数据的质量、速度模型的精度和逆时偏移算法的精度。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1、偏移技术分类【叠前/后偏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目前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进行简单分类:按照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射、线类偏移成像和波动方程类偏移成像;根据输入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根据实现的时空域,可以分为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按照维数,可以分为二维偏移以及三维偏移等;1.1叠前偏移使CSP道集记录或COF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

●叠前偏移有椭圆切线法【手工方法,不适用】、Rockwell偏移叠加法【波前模糊法的拓展,计算量也很大】和Paturet-Tariel偏移叠加法【为了进行偏移,我们应当把的曲线上的地震能量(即采样点振幅)送到零炮检距绕射双曲线的顶点M上去叠加。

这样, 把各个相同炮检距的剖面偏移后叠加在一起即得偏移叠加剖面】等1.2叠后偏移基于水平叠加剖面,采用爆炸反射面的概念实现倾斜反射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

●叠后偏移有波前模糊法、绕射曲线叠加法【两种方法原理简单,都是基于惠更斯原理提出的,前者将一个道上的波场值送到各个道上去叠加—输出道法,后者把各个道上的相应值取来在一道上叠加—输入道法,但是计算量很大】2、偏移成像特点●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征●计算机使其研究由地震波运动学特征过度到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保真度●偏移成像是使反射界面最佳成像的一种技术●处理反射波,使之成为反映地下界面位置和反射系数值的反射界面的像3、偏移成像原理图偏移过程定量分析【Chun and Jacewitz ,1981】2(tan )/4t dx v t θ=221/2{1[1(tan )/4]}t dt t v θ=--221/2tan tan /[1(tan )/4]t t t v θθθ=-3.1 偏移前后的图例4、偏移方法分类5、实际中应用的一些偏移算法5.1 Kirchhoff 积分法【波场外推】适用条件:只满足均匀介质的情况。

[]111'1111(,,,)'4S R u u u x y z t u dS vR n t n R R n π⎧⎫-∂⎡∂⎤∂⎡∂⎤⎡⎤⎛⎫⎡⎤'''⎡⎤=-+⎨⎬ ⎪⎢⎥⎢⎥⎣⎦⎢⎥⎢⎥∂∂∂∂⎣⎦⎝⎭⎣⎦⎣⎦⎣⎦⎩⎭⎰⎰式中的[[u]]不再是推迟场,而是超前场。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论偏移成像论文摘要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是现代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主要包括射线偏移和波动方程偏移两大类,主要目的是实现反射界面的空间归为和恢复反射界面空间的波场特征、振幅变化和反射系数,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地震保真度。

偏移技术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点,但是地震偏移方法本身由于使用计算机而引起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

这就使得它从研究简单的探测目标的几何图形进而发展成研究反射界面空间的波场特征、振幅变化和反射率等,在本论文中主要介绍地震偏移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剖面的偏移和叠加偏移,叠前部分偏移。

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等方面来介绍。

正文一、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显示出来的反射点位置是沿地层下倾方向偏离了反射点的真实位置的,这种现象就称为偏移。

反射地震方法是根据在地面上以一定方式进行弹性波激发,并在地面的一定范围(孔径)内记录来自地下弹性分界面的反射波来研究地下地质岩层结构及其物性特征的一种方法。

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反散射问题。

就反射地震观测方式的特点,它的成像问题要分作两步,第一步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记录到达地面的反射波,第二步用计算机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反映地下地质分层面位置及反射系数值的反射界面的像。

而地震偏移技术就是在第二步过程使反射界面最佳地成像的一种技术。

地震偏移可在叠前做也可在叠后做。

叠前偏移是把共炮点道集记录或共偏移距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到产生它们的反射界面上并使绕射波收敛到产生它的绕射点上。

在把反射波回投到反射界面上和绕射波收敛到绕射点上时要去掉传播过程的效应,如扩散与衰减等。

最后得到能够反映界面反射系数特点的并正确归位了的地震波形剖面,即偏移剖面。

叠后偏移是在水平叠加剖面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的倾斜反射层不能正确地归位和绕射波不能完全收敛的问题,采用了爆炸反射面的概念来实现倾斜反射层的正确归位和绕射波的完全收敛。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陈伟;方伍宝
【期刊名称】《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年(卷),期】2003(026)006
【摘要】通过对2003年EAGE会议有关偏移成像方面的文献的回顾,主要讨论了在照明倾角上作照明校正进行角度域偏移的方法、用逆算子代替逆时算子进行多波至克希霍夫偏移的方法、一种快速的有限频率内插成像的波动方程偏移算法、用有限差分算子作内插产生局部化的波场的线束偏移方法、用线束域中的波传播算子保持波传播时的方向信息以研究方向照明问题和接收倾角响应的方法,并且将单程波动方程偏移方法与双程法进行了比较。

介绍了一个重构弹性PP和PS波各向异性反射系数的成像公式和一个稳定的最小平方优化的广义屏偏移公式,后者去除了分裂误差,抑制了数值频散,可成像陡倾角的反射体。

【总页数】12页(P451-462)
【作者】陈伟;方伍宝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
【相关文献】
1.不规则地表观测的基准面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的进展 [J], 朱海波;方伍宝
2.多次波信息偏移成像技术在火山机构精准刻画中的应用 [J], 周雪威; 阎建国; 侯
明才
3.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南马庄潜山构造带的应用 [J], 张红文; 刘喜恒; 周兴海; 李六五; 杜喜善; 王成泉
4.联合建模技术在深层页岩气双复杂地区深度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J], 沈杰;张剑飞;王金龙;李立红;林娜;王鹏
5.全方位偏移成像技术在塔河碳酸盐岩储层中的应用 [J], 史飞洲;穆洁;高厚强;邵文潮;吕秋玲;朱博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偏移成像技术

偏移成像技术

1、偏移技术分类【叠前/后偏移】可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目前的地震偏移成像技术进行简单分类:按照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可以分为射、线类偏移成像和波动方程类偏移成像;根据输入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叠前偏移和叠后偏移;根据实现的时空域,可以分为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按照维数,可以分为二维偏移以及三维偏移等;1.1叠前偏移使CSP道集记录或COF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绕射波收敛。

●叠前偏移有椭圆切线法【手工方法,不适用】、Rockwell偏移叠加法【波前模糊法的拓展,计算量也很大】和Paturet-Tariel偏移叠加法【为了进行偏移,我们应当把的曲线上的地震能量(即采样点振幅)送到零炮检距绕射双曲线的顶点M上去叠加。

这样, 把各个相同炮检距的剖面偏移后叠加在一起即得偏移叠加剖面】等1.2叠后偏移基于水平叠加剖面,采用爆炸反射面的概念实现倾斜反射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

●叠后偏移有波前模糊法、绕射曲线叠加法【两种方法原理简单,都是基于惠更斯原理提出的,前者将一个道上的波场值送到各个道上去叠加—输出道法,后者把各个道上的相应值取来在一道上叠加—输入道法,但是计算量很大】2、偏移成像特点●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征●计算机使其研究由地震波运动学特征过度到地震波动力学特征●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保真度●偏移成像是使反射界面最佳成像的一种技术●处理反射波,使之成为反映地下界面位置和反射系数值的反射界面的像3、偏移成像原理图偏移过程定量分析【Chun and Jacewitz ,1981】2(tan )/4t dx v t θ=221/2{1[1(tan )/4]}t dt t v θ=--221/2tan tan /[1(tan )/4]t t t v θθθ=-3.1 偏移前后的图例4、偏移方法分类5、实际中应用的一些偏移算法5.1 Kirchhoff 积分法【波场外推】适用条件:只满足均匀介质的情况。

[]111'1111(,,,)'4S R u u u x y z t u dS vR n t n R R n π⎧⎫-∂⎡∂⎤∂⎡∂⎤⎡⎤⎛⎫⎡⎤'''⎡⎤=-+⎨⎬ ⎪⎢⎥⎢⎥⎣⎦⎢⎥⎢⎥∂∂∂∂⎣⎦⎝⎭⎣⎦⎣⎦⎣⎦⎩⎭⎰⎰式中的[[u]]不再是推迟场,而是超前场。

地震偏移成像基本原理

地震偏移成像基本原理
的数据时,我们要计算一条以这点为顶点的绕射双曲线。它在 各道上的时间t由下式算出:
1
ti
t02

4 xi v
2


2


(1.1.4)
式中
xi xi x0
在进行偏移时我们把各道上等于上式时间t的波场值取出
来叠加在 (x0 ,t0 )点的波场值上,这就算完成了(x0 ,t0 ) 点的偏
z0

1
ch (v0t0 )
1
1 r sh (v0t0 )


(1.1.2)
2). 波前模糊法
波前模糊法也可以称为波前切线法,它是对叠加后的地 震剖面进行偏移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反推反射界面上的波场。
以地面接收点为中心,把相当于反射到达时间上的值送到 以间表v2t 示z 的,深就度把为反半射径数的值圆送弧到上以去t为。半如径果的我圆们弧把上深去度(z仍图以1双-4)程。时
ta t n ta t/1 n [( v 2 ta 2t) n /4 ] 1 /2
2. 发展史
1).古典的偏移技术(60年代前) ------反射点的空间位置成像;
2). 早 期 的 计 算 机 偏 移 技 术 (60~70年代)------ 定性和概念 性地对反射波运动学特征成 像;
要求:较密的地震道和较高的信噪比,以得到满意的偏移 剖面。
3). 绕射曲线(面)叠加法
绕射曲线或绕射曲面叠加法是把地震剖面上的波场振幅值按 绕射波时距曲线进行相加。因为绕射波时距曲线与所有反射波的 时距曲线形状相比较,其凸率最大,故亦可称它为最大凸率法。
具体做法是,当要得到地震剖面上某个 (x0 ,t0 )点的偏移后
1. 偏移成像的基本概念

三大偏移方法的对比-克西霍夫偏移、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

三大偏移方法的对比-克西霍夫偏移、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

叠加偏移成像技术1.多次覆盖技术的意义。

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将野外观测的多次覆盖原始记录经过抽取共中心点或共深度点或共反射点道集记录、速度分析、动静校正、水平叠加等一系列处理的工作过程,最终得到基本能够反映地下地质形态的水平叠加剖面或相应的数据体,这一整套工作称为共反射点叠加法,或称为水平叠加技术。

多次覆盖是当今地震勘探野外作业中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多次覆盖资料既是野外工作的最终成果之一,也是室内资料处理和各种反演工作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

多次覆盖技术最早是由梅恩提出的,它的基本思想是按照一定的观测系统对地下某点的地质信息进行多次观测,这样可以保证即使有个别观测点受到干扰也能得到地下每一点的有效信息,从而使原始记录有了质量保证。

多次覆盖技术的最突出的作用是能够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提高信噪比,比如经过n 次覆盖,信噪比是原来信号的√n倍。

从而突出反射波,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提供较高质量的地震资料。

2.比较三大类偏移方法的优劣势。

目前,所说的三大类偏移方法指的是Kirchhoff积分法、有限差分法和频率-波数域偏移法。

下面将对这三类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简单的比较。

(1)偏移孔径的差异Kirchhoff积分法一般需要根据偏移剖面上的倾角确定偏移范围,即孔径。

这个孔径在理论上可以取成满足90°倾角的要求。

但实际上总是取得小一些。

特别是浅层一般取±25°以内即可。

深层的孔径要大一些,但是要以最大倾角为依据。

否则,或者增加工作量,或者增强偏移噪声。

频率-波数域偏移没有孔径限制,因此它可以自然满足±90°倾角偏移。

它与Kirchhoff 积分法的控制孔径的方式不同,频率-波数域偏移法可以通过在频率-波数域中的二维滤波来控制偏移孔径。

有限差分法可以通过数值的粘滞性来控制孔径,其实质也是一种二维滤波。

另外,有限差分法常用的是一种近似方程。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

论偏移成像技术方法偏移成像技术是地震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对地下结构进行成像。

本文将从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常见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偏移成像技术的原理是基于走时偏移原理。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将地下不同介质的速度模型应用到地震数据处理中,将地震记录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进行转换,使地震波能够与地下结构的位置对应起来,从而实现成像。

具体而言,偏移成像技术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步骤:1.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噪音、补偿仪器响应等。

2.走时分析:利用地震记录中的到达时间信息,进行走时分析,确定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模型。

3.叠加成像:将记录中的地震波数据叠加起来,以提高信噪比。

4.偏移:根据确定的速度模型,通过计算与地下结构位置相关的走时偏移,将地震记录的时间与空间关系进行转换。

5.成像:根据偏移结果,进行成像处理,生成地下结构的图像。

二、偏移成像技术的常见方法在偏移成像技术中,常见的方法主要包括共炮点偏移(CMP)、常中点偏移(CMP)和瞬变波动域偏移(RTM)等。

共炮点偏移(CMP):共炮点偏移是最基础的偏移成像方法,它假设地震源为点源,通过将不同炮点的记录进行叠加,并按照速度模型进行走时偏移,将不同位置的地震记录与其真实位置对应起来,完成成像。

常中点偏移(CMP):常中点偏移是在共炮点偏移上的进一步发展,它采用同一中点的各个炮点数据,按照速度模型进行走时偏移,得到不同炮点在同一中点位置的走时剖面,通过叠加这些剖面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

瞬变波动域偏移(RTM):瞬变波动域偏移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偏移成像方法,它利用瞬变波动方程对地震记录进行反演成像。

相比于传统的时偏移方法,RTM可以更好地处理非均匀介质、复杂构造和多次波等问题,因此在地震成像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偏移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偏移成像技术在油气勘探、工程地震、地质灾害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磁波逆时偏移成像算法研究

电磁波逆时偏移成像算法研究

电磁波逆时偏移成像算法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新的成像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探究地球内部以及其他天体。

电磁波逆时偏移(RTM)成像算法被广泛运用于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RTM成像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一、 RTM成像算法简介RTM成像算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成像技术,利用地球表面或近地表层的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通过对地下介质的反演求解,得到地下介质的结构,实现三维地球内部模型的成像。

与传统的成像方法相比,RTM成像算法有许多优点,如能够较好地解决非均匀介质的成像问题,能够得到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以及更准确的地下结构信息。

二、 RTM成像算法的原理RTM成像算法的原理基于反射波和散射波的波场成像,利用介质中声波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配合合适的波场重建技术,将地下介质的信息转化为反演模型,得到高分辨率的地下成像。

在实际应用中,RTM成像算法还可以进行波场反射地震成像,进一步提高成像的精度和分辨率。

三、 RTM成像算法的应用RTM成像算法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勘探、石油勘探、地震勘测等领域。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RTM成像算法可以实现更准确、更高分辨率的地下构造成像,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更加详尽地掌握地下构造、岩相等信息。

在石油勘探中,RTM成像算法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准确定位油藏,更好地掌握油藏内部构造以及储量分布情况,提高油气勘探的效率。

在地震勘测中,RTM成像算法的应用,可以实现更准确的地震成像,对指导灾后救灾和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信息支撑。

四、 RTM成像算法的展望RTM成像算法尽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成像效率、高计算成本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未来,研究人员们将可能利用AI技术实现精细化地下成像,深挖地下资源的潜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需要对从地~上观测到的各种物理量进行整合,将RTM与其他成像方法进行结合,共同提高地下结构成像的分辨率,进一步推动地质勘探和天文物理领域的发展。

论偏移的方法和作用

论偏移的方法和作用

论偏移的方法和作用论文提要地震偏移技术是现代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三大技术之一。

它是在过去的古典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其它两大技术都是从其它相关学科引进到地震中来的。

所以,偏移技术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征。

地震偏移可在叠前做也可在叠后做。

叠前偏移是把共炮点道集记录或共偏移距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到产生它们的反射界面上,并使绕射波收敛到产生它的绕射点上。

在把反射波回投到反射界面上和绕射波收敛到绕射点上时,要去掉传播过程的效应,如扩散与衰减等。

最后得到能够反映界面反射系数特点的并正确归位了的地震波形剖面,即偏移剖面。

叠后偏移是在水平叠加剖面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的倾斜反射层不能正确的归位和绕射波不能完全收敛的问题采用了爆炸反射面的概念来实现倾斜反射层的正确归位和绕射波完全收敛。

正文一、地震偏移的类型分类如下表1-1表1-1(一)叠加叠加的要求必须是共反射点(CDP)和共中心点(CMP)才能叠加。

1.共反射点叠加法在野外采用多次覆盖的观测方法,在室内处理中采用水平叠加技术,最终得到的水平叠加剖面,这一整套的工作。

(1)水平界面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t=⅟v(4h²+χ²)¹∕² 2-1V—波速;χ—炮检距;h—反射点的法线深度。

图1-1共反射点叠加剖面与偏移剖面当反射界面水平时,共反射点时距曲线与共炮点时距曲线在形式上是一致的,但表示的意义不同。

1)在共炮点时距曲线中t(o)表示激发点的自激自收时间,共中心点时距曲线中,t(o)表示M点垂直反射时间t(om)。

2)共炮点时距曲线方程,反映的是地下反射界面的一段,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反映的是地下一个反射点。

(2)倾斜共反射点时距曲线方程:t=⅟v(4h²+χ²cosθ)¹∕²。

水平叠加将不同的接收点受到的来自地下统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过动校正后叠加起来。

2.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为了保证多次叠加的质量,取得好的效果,了解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就很有必要的,因为只要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估计可能造成的后果,就能找出减少或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影响的办法。

【doc】利用光束偏移技术使显微镜分辨率超出瑞利分辨极限

【doc】利用光束偏移技术使显微镜分辨率超出瑞利分辨极限

利用光束偏移技术使显微镜分辨率超出瑞利分辨极限《云光技术}t999V o1.31№6击角度小,加工精度高,缺点是加工效率低.加工实例见图4.电H工作台图4删加工浊液试车+台7.5离子束加工法所滑离子束加工法,就是在真空中通过高频或高压将不易与玻璃发生反应的惰性气体(氩,氙等)离子化,再用高压电场加速后射向玻璃,以此来去除玻璃表面原子的加工方法.其原理就是离子与玻璃表面原子发生碰撞—些原子因此而脱离玻璃表面.这是一种非加热加工,有望获得高精度表面.但是,在实际加工中,离子并不只与玻璃表面原子碰撞,有的进入内部,与深层原子发生了碰撞,这样离子的能量就转变成了热量,使玻璃产生高温.离子束加工虽然是不同于电子束,激光等那样的热加工,但也不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是否一定适台高精度加工尚需实验.离子束加工是用电气来控制的,因此,在控制方面没问题.但是,1)加工是在真空情况下进行的,装置庞大,操作复杂.2)加工效率低.8.结束语约始于2o年前的光学元件的高速化加工为其实现批量生产奠定了基础,如今为实现其自动化生产,又开始了各种尝试.以往的多件加工正向单件加工转变,这一转变一要归功于新工具的产生,二要归功于控制技术的进步.另外,压延技术,塑料加工技术的进步也是令人瞠目的.这些技术的进步,使得光学零件的使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光学机械,其它领域也不断用到异型及特殊规格的光学元件.今后光学零件加工技术的进步将更快,并将向批量加工技术和特种加工技术这两方面发展.王眷英译自《光学》第11卷第5号(1994年lO月)r.(1/;利用光束偏移技术使显微镜分辨率超出瑞利分辨极限关键词型垒蕴焦壁[英]M-G?SOMEKIt,s?LIU扫描光学显微镜超rlt~-辩率传递函数[摘要】新近问世的两个荧光显微系统声称其所达到的分辨率已突破瑞利分辨极限..f耙々{』束侪聿;{'',).兹二《云光技术》lV o1.31NO637?这两个系统工作时运用两束聚焦于样品上的偏移光束,并成像于光重叠区域本文介绍一个与之相麦似的系统,其工作方式也相近,但不用荧光,对这些系统的成像性能进行分析后,作者发现尽管它们的分辨率都有所改进,但关键的是光波带宽并未得到增加.尽管i砉些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并且其工作方式与光瞳面滤光器相机,但这些系统仅只衰减了空间频率,值得鉴赏的是,与以前的论文内容相反.这两系统都未提及真正的超限分辨率这一点很重要.概述提高扫描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并使之超出由衍射确定的传统极限,这是个很有兴趣的课题这项技术可以扩展显微镜的空问带宽,也可以在透镜有效孔径范围内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带宽.可提高空间带宽的技术在应用上的样例是近场显微镜和非线性显微镜,它们用光辐射方式形成一个附属装置.与以往的技术相比仅只提高光波带宽应用范围,而朱增加整个光波带宽的技术,很明显在分辨率的提高上更受到潜在限制,不过对于改善成像质量却非常有用.威尔松和谢泼德(19s4)介绍的超限分辨技术可提供扩展的光波带宽,而那些改变空间频率相对加权而不改变整个带宽的技术则被当作超高分辨技术给以介绍.超限分辨技术可以当作用以改进阿贝准则设计的系统的性能,因为这种技术意味着额外高序衍射可被该系统探测.相比之下,根据瑞利或斯派罗分辨率准则而不是根据阿贝分辨率准则,通过减缩点散布函数而不增加光波带宽的措施也可以改进系统的性能.本文对使用偏移射束的两种相类似的分辨方法进行评审.这两种由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1995)(V aez—lravani& Kavaldjiev)以及米勒和布拉克夫(1996) (Muller&Brakenhoff)最近各自独立提出的方法均可改进扫描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海尔和魏茨曼(1994)(Hell&Wiehman)早期的一篇文章也介绍过偏移射束的用法,它其实就是非线性方法,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技术方式的范围.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1995)蹦及米勒尔和布拉克夫(1996)的文章介绍了由部分光斑直径引起的两束偏移光线照射在试样表面.然后使用一些装置以保证来自试样的信号出现在两束偏移光重叠部分之间.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由于重叠区域的直径比爱里衍射的直径小,所以横向分辨率得到提高.这两种方法都以重叠区域内荧光信号的激发状况为基础.我们还介绍过一种方法,它能使惯用的无荧光显微镜发挥出相似的功能.此外,我们还证实所有这些方法都能使对比度增大并确实使横向分辨率提高. 尽管提高光波带宽很有用,但光波带宽只能保持不变,想提高却受到限制.虽然我们已得出结论,光束偏移技术是有用的,但应该指出的是,在对该系统作正确分析之前,很难消除这项技术不可靠这个潜在印象.光束偏移技术和外差式扫描剪切干涉仪简述这两种以荧光为基础的具有超分辨系统的仪器在成像性能方面基本相同,因此我们只介绍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1995)的系统,因为对此系统的评价同样适用米勒尔和布拉克夫(1996)设计的系统.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的系统使用38?《云光技术)19~9V o1.31No6—个对入射光线偏振状况较为敏感的荧光团,荧光产出额与一个沿图lx轴方向这样的特殊方向分解的电场的平方成正比.在这个系统中,试样被两束正交偏振光照射,这两束光之间相对偏移情况为图1所示由于两束光之间存在微小的频率偏移,因而沿x 轴方向分解的电场的平方呈正弦波状变化, 因此由该系统{宣出的荧光除直流形式外.还包含一个按两束照射光之间的频率偏移进行变化的形式.该系统的关键是按偏移频率变化的荧光输出只能在两个照射光斑重叠的区域产生.光束偏移方法可使分辨率提高的原因是如图1阴影部分所示的重叠区域缩小了,这样就给出更小尺寸的有效光斑.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的系统对共焦和非共焦检测方法都作了介绍.圣里衍射l垂里衍射2t里衍射中的箭击袁示稿振方向图1带感偏振荧光团的偏移光束工作原理图2(b)表示对试样进行非荧光照明,并且能有效地执行光束偏移显微功能的外差式扫描剪切显微镜结构图.这个系统通常与差分相位系统的工作方式相同,其中的输出是作为来自重叠区域的相位输出而被利用的.用这个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说明用光束偏移技术提高空问分辨率的原理.这个系统的原理是让爱里衍射斑成像于检测平面上,就此而言,该系统与图2(a)所示的普通共焦显微镜相类似.关键的改进是用图2(b)所示的附属系统替换图2(a)虚线框中的光学系统这样就使光束分开,于是爱里衍射斑的两个剪切图像投影在检测平面上(见图2c).我们是用声光变换元件来进行试验的,因而爱里衍射斑的偏移量与两个频率差成正比,以驱动声光变换元件.差频产生于两个爱里衍射斑的重叠区域.检测板中的针孔可放置在检测平面上,以使系统共焦并限制重叠区域.带光束偏移的荧光系统与外差式剪切干涉仪非常相似,除了前者要求使用荧光灯,后者是反射系统.光束重叠的简图可以清楚地说明横向分辨率提高的原因,尽管从光学系统可以看出不能通过光束位移使整个光波带宽增加.共|暇射克残扳背面{{_n●I::l\Il-『一-L幡利板和其盏什孔图2(a)共焦显微镜结构简图(b)剪切波干涉仪运行的有关改进(c)检测平面上重叠的爱里衍射斑简图.实验《云光技术~1999vnl31/'b639?在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1995)的文章里,当光束相互问产生偏移时,成像的分辩率看起来得到提高.在下一节里我们将论证这种分辨率的提高是由"超高分辨"形式出现的而不是"超限分辨",这种提高起因于现用空间带宽的不同加权,而不是起因于光波带宽的扩展.图3,图4的画面是用图2所示的剪切式干涉仪获得的.如果干扰信号的幅度已被分离,系统将产生一个与两个重叠的剪切爱里衍射斑范围成正比的输出量.图3表示从一块试样玻片上获取的图像,其中铬参考标线沉积在玻璃基片上.图象中所示的爱晨衍射单位AUs表示标线宽应为25rml;因此20个AUs表示标线宽度为0.5wn.成像是用一个0.63NA的物镜进行的,而激光源工作在5.32rml.图3(a—d)表示当驱动布喇格元件的频差增加时的20个hUs的标线图象.改变这种频差时,剪切量和爱里衍射斑的偏移将会增加.光束偏移单位规定为k/NA.图3表示光束偏移从0.13单位变化到0.58单位(见图例).这一组图象清楚地表明随着剪切的增大,标线的对比度也提高.图4(a),(b)为同一个试样上更大面积的图象,所用剪切值分别与图3(a)和(b)的剪切值相对应,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剪切的增加,分辨率也得到提高,并且当剪切与标线平行时,分辨率提高幅度虽小,但也明显可见在最大的剪切值时,表示轨迹宽度的数字的图象似乎象艺术制品.(a)剪切频率为1.3Ml-/z(表示总剪切量0.J3X/NA);(b)剪切频率为3MHz40?《云光技术)1999V o131No60.29L/NA;(c)剪切频率为4MHz,0.38L/NA;(d)剪切频率为6MHz,0.58L/NA,剪切方向为垂直方向.每帧全宽为30~,n囤(a)剪切频率为I.3MHz;(b)剪切频率为4MHz.每帧全宽为52tnn.带荧光和不带荧光系统中光束偏移方法分析本节将检验光束偏移技术的成像响应情况并指出带荧光和不带荧光系统的成像效果相同.剪切干涉仪系统我们首先讨论检测平面上放有一个针孔的共焦无荧光系统.这个系统的输出用下式可以很容易地表示:i(置):JC(m,△)T(m)exp一2zⅡ嘁drnLC(m,一龇)T(m)exp一2iTrm_~,dm(1)其中i(置)是在干涉频率下测量的密线奈度,这作为扫描坐标和T(m)的函数,代表物体的空问频谱,c(m,,5x)是显微镜的相干传递函数,当作空问频率的函数;m和△y是每条光束的标准剪切值,单位为/NA.由于第二条光线在反方向被等距离剪切,因而第二个积分的传递函数在自变量中出现一△y项.因为c (m,△)=C(m,一△),因而两个积分的传递函数都相同.我们立即看到若没有剪切,灵敏度就变得与普通共焦显微镜一样.简单的一维几何图形的针孔检测传递函数可按公式(2)所示的形式表达:C(m,△)=expirrm~《云光技术}1999V ol31No64】?告(2)…)00.{0.81.21.62标堆空同频率标准空间囊率图5剪切干涉杈传递函数的绝r'l'f(n)剪切方向垂直于物体结构;(b)剪切方向平行于物体结构.实线表示标准光束偏移凸为0,虚线表示标准光束偏移为0.2,短划线表示标准光束偏移为0.4,点划线表示标准光束偏移为0.6.圆形几何形状的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更为复杂,但可以容易地用数字形式进行判别.当剪切与物体结构垂直时,圆形几何形状传递函数的绝对值如图5(a)所示.我们看到整个光波带宽不受光束偏移的影响,并且高频响应不变.主要影响是低频响应降低,因此相对于低频响应来说,高频响应就增加. 高频响应的绝对值并不随光束偏移而改变. 图5(b)表示剪切方向与标线平行时的效应,在这里增大剪切也会降低低频响应,不过降低的幅度不大.传递函数的变化说明图3,4所示的物体结构可见度得到明显改进, 以及当轨迹与剪切方向平行时,对比度得到适当提高的原因.从图5(a)(b)中可以看出,当△Y=O.6趋于零时,零位空问频率的响应增大,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针孔位置离爱里衍射斑最低点很近.荧光系统荧光显微术是非相干成像技术,因此它的空问带宽的性能在本质上与相干共焦显微镜不同.为简化起见,我们的讨论仅限定于一维物体,这样就可以看到试样的照度()由以下公式计算:()=Ihl(一△)l+Iht(+△)l+2R{hl(一△)hI(+△)J(3)其中比例常数已忽略.h,()表示照明光学系统的振幅点散布函数;前两项分别表示偏移量为±△的两个斑点的发光强度.考虑到专门应用于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系统,我们必须把单个h.项看作是表示光照场沿轴方向的分量而不代表实际发光强度.还应假设公式(3)的前边两项为相同的数量级,这样可以简化计算并且不影响后续的自变量.公式(3)的最后一项较为重要,因为它表示振荡分量和两光束之问的重叠区域.重叠区域的共焦荧光输出由下式计算(省略余弦项):()=hl(△)ht(一△)I^2l6(4)其中△表示照明光束的偏移,h.表示检测光学系统的振幅点散布函数,考虑了照明光和荧光波长之问的一些差异,,表示荧光的空问分布,表示卷积分运算子.因此,脉冲响应的傅里叶变换产生荧光共焦光束偏42?《云光技术)1999V o1.31№6移显微镜的传递函数.我们注意到与普通荧光共焦显微镜的响应不同,脉冲响应是反向的.由公式(3)的第三项衍生的响应已包含叉项.因此尽管它表示"负发光强度",但由公式(3)计算得出的总发光强度不会是负值.假设照明光和荧光波长相等.囤6表示不同光束偏移△的传递函数.我们看到最大空间频率达到4个A/NA单位.这个结果起因于荧光成像为非干涉成像,以及目标物体的结构变化取决于荧光强度而不是场域. 除了这些明显的差异外,我们还看到光束偏移增大时,高频响应保持不变,低频响应则衰减.这种性能与前边介绍过的干涉仪性能非常相似.图7表示两个点目标物体的响应计算值.我们观察到随着光束分开距离的增大,两个点目标物体的下凹也变深(正好解释瓦兹一艾拉瓦尼和凯瓦耶夫论文中提到的图象质量为什么改善)从图7可知,当光束分开距离更大时,点目标的钟形分布数目增加到难以接受的程度.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成像质量图6照明光线和荧光波长相等的情况下,光束偏移荧光显微镜的发光强度传递函数的响应曲线.实线表示光束偏移为零,虚线表示光束偏移△=0.1.短划线表示光束偏移△=O.2,点划线表示光束偏移△=0.3.图7照明光线和荧光波长相等的情况下.被0.66个2/NA标准单位分开的两个.董物体的两个点目标曲线.实线表示光束偏移为零.虚线表示光束偏移△=0.1.短划线表示光束偏移△=0.2,点划线表示光束偏移△=0.3结束语我们分析了荧光显微镜的成像性能,即采用光束偏穆法提高显微镜的横向分辨率的方法.介绍了一个以干涉方法为基础的类似系统.并且还按这样的结构展示出图象,不用光束偏移法这种结构就不能分辨.光束偏移技术很有用.但是对于以干涉技术为基础和以荧光为基础的两个系统.这种技术不会使光波带宽增大并且使较高的光谱成份保持不变.这种技术是靠降低低频成份来提高图象质量的.这项技术显然是有价值的,它的结果很明显,但不能夸大它的效用,因为它并未提供一个达到超限分辩率的规范程序.光束偏移为实施系统的改进提供了方便灵活的方法, 这种改进与光瞳面滤光器相似.顺便提一《云光技术》1999V ol31N06下,光瞳滤光器通常被认为具有超限分辨能力,但根据以上术语界定,它具有的是超高分辨能力.用超高分辨和超限分辨系统提高成像质量应考虑到不应使信噪比降低.信号损耗对荧光显微镜的影响比反射式显微镜要明显得多.参考文献Deitche,J.,Kempe,M.&Rudolph,W.(1994)Resolutioninnonlinearsc舳n|ng microscopyJ.Mierosc.174.69—73. Garside.J.R.(1997)Differentialphase~onfocalmicroscopyoflivebioli0西cal samplesinvitroPhDThesis.Universityof Nmingham.Hegedus.Z.S.(1990)Pupilfiltersin eonfocalmieroscx)py.ConfocalMicroscopy (.d.byT.Wilsonj.PP.171—183.Aea- denilePress.NewY ork.Hel1.S.W.&Wichmann.J.(1994jBreakingthediffractionlimitbystimu—tatedemission:stimulated—emission—depie—tionfiuoressenceMierosscopy.19(1】).780 ——782.Muller.M.&Brakenhoff.G.J.(1996)Usingoffsetinterferingbeamsforim—provedresolutioninconfocalimaging:e∞一tentialofthePSAFtechnique.Bioimaging.4.179——186.V aez—Iravani.M.&Kavaldjiev.D.I.(1995)Resolutionbeyondthediffraction limitusingfrequencydomainfieldol枷ne『n∞t inscanningmictoseopyUltmmicmseopy61. 105一l1O.V elinov.T.S.,See.C.W.,Somekh,M.G.&SChmnacher.K.L.(1999)FarfieldresolutionbeyondtheAbbe limitusingphotodiffl~tion.J.Mierose.193. 142—149.Wilson.T.&Sheppard.C.J. (1984)TheoryandPracticeofScanningOpti—calMie~py.AcademicPFUS8.NewY ork.唐永滋译自(JournalofMicroscopy)V o1.195.August1999.汪世横校。

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

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

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王汉闯;陈生昌;陈国新;梁东辉;佘德平【摘要】多震源地震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地震数据采集方法技术,得到的地震记录是来自多个震源的混合地震数据.本文在多震源波场传播理论和地震波场满足线性叠加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首先对多震源地震数据进行分离,得到各个单震源的地震数据,然后再利用常规的偏移成像方法进行处理;第二种方法是多震源地震数据的直接偏移成像.把本文提出的多震源偏移成像方法应用于数值模拟的多震源地震数据,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直接偏移成像方法较分离后再偏移方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57)003【总页数】14页(P918-931)【关键词】多震源;偏移成像;效率;分离;直接成像;随机噪声【作者】王汉闯;陈生昌;陈国新;梁东辉;佘德平【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310027;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310027;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31002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1 引言采集效率与处理效率的提高是地震采集技术一直追求的目标.传统观测系统的设计受一定的放炮时间间隔门槛值的制约,施工周期都较长;为了缩短采样周期,在观测系统设计的时候总是尽可能地减少激发炮数,从而导致激发震源点不足、资料品质差.近年来国外兴起的多震源激发技术(Bagaini,2006;Beasley et al.,1998;Moerig et al.,2002)则可以克服这个缺陷,大大地提高观测效率,缩短采样周期,从而降低勘探成本,并已经在近几年地震数据采集中逐步得到应用(Aaronet al.,2009;Beasley,2008;Berkhout et al.,2009;Berkhout et al.,2008;Blacquiere et al.,2009;Hampson et al.,2008),在地震勘探中表现出了高效、低成本等巨大的优越性.多震源地震方法在海洋与陆地高效地震数据采集中都开始得到应用,所使用的震源主要为可控震源(Bagaini,2006;Moeriget al,2002).陆上多震源采集如独立同步扫描方法(Howe et al.,2009;Howe et al.,2008)(ISS)、远距离同步扫描方法(Bouska,2010)(DS3)等一般用于三维大面积地震数据采集,多台震源车间隔一定的距离独立工作;为了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各个震源之间一般间隔较远,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并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震源之间的干扰.相比陆地勘探,海洋多震源地震方法(Beasley,2008;Hampson et al,2008;Ting and Zhao,2009)应用更加广泛,震源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放置震源的船按照一定的排列进行随机激发,放置拖缆检波器束的船同时接收来自各个震源的波场数据.这种工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可以进行宽方位角地震数据采集.所谓多震源就是在多个不同位置上激发震源,可以是同步激发也可以是非同步激发(如线性时间延迟、随机激发等),因此得到的地震记录是一种由多个震源产生的混合地震记录,如何对这种多震源地震数据进行处理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对于多震源地震数据,若可以准确地分离为常规单震源地震数据,就可以按照现有的方法进行成像处理.多个震源激发的情况下,对某一个震源的波场来讲,来自其他震源的波场可以认为是噪音.因此可以把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问题看作一个去噪问题来研究,通过几何滤波(Beasley,2008;Beasley et al,1998)、变换域滤波(Akerberg et al.,2008)、多方向矢量中值滤波(Huo et al.,2009)等方法可以达到分离多震源地震数据的目的;也可以把多震源数据的采集过程看成一个数学过程,把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问题转化为一个反演问题来研究,采取反演(Ikelle,2007)与迭代反演的方法(Mahdad et al.,2011)求取单震源地震数据;多次扫描(含一次扫描)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问题(Wang et al.,2013)也得到了深入讨论.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后就得到了各个震源的地震数据,然后就可以按照常规单震源地震偏移成像方法进行处理.在目前的单震源地震勘探方法技术中,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在实际数据处理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共炮点道集数据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偏移成像结果,但因边界处理而增加计算量等原因致使它的计算效率很低.该方法的计算效率还与炮道集数有关,炮道集数越多,计算效率越低(Berkhout,2008).针对波动方程共炮点道集偏移成像的上述特点,人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法,如平面波偏移成像方法(Berkhout,1992;Chen et al.,2012;Rietveld et al.,1992;Zhang et al.,1999;陈树民等,2001)、相位编码(Romero,et al.,2000;Sun,et al.,2002)方法与小波束方法(Wu and Chen,2001)等.陈生昌根据地震数据的线性叠加原理提出了地震数据广义合成方法(陈生昌和马在田,2006),又把合成函数选取为随机函数,发展为广义随机合成偏移成像方法(陈生昌等,2012).按照这种方法,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要求通过人工合成,得到各种不同的人工合成震源和地震数据道集,如平面波震源和数据道集、局部平面波震源和道集以及面向目标的人工合成震源和数据道集,对这些人工合成的震源与地震数据可以直接进行偏移成像处理,大大提高了地震数据偏移成像的计算效率.这些都为发展更高效、更准确、更具针对性的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技术奠定了基础.与广义合成震源类似,多震源就是在多个不同位置上激发震源,是一种按照一定格式编码的多个震源,所形成的波场是多个震源波场叠加的混合波场;不同的是广义合成震源与广义合成地震数据是通过人工手段对常规单炮地震数据所做的处理,目的是为了提高室内数据处理效率,而多震源是按照一定的采集系统要求设计的,多震源地震数据是在新的采集系统下直接采集得到的.由此可见,多震源数据的偏移成像可以采取与广义合成地震数据相似的处理方法.本文一方面把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问题作为一个数学反演问题来研究,通过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方法把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为常规单震源地震数据,然后按照常规单程波偏移成像方法进行偏移成像处理;另一方面在陈生昌提出的广义随机合成道集偏移成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Berkhout等提出的Blended Source和Blended Data及其偏移成像的概念(Berkhout,2008;Berkhout et al.,2009),把多震源看作经过编码的广义震源,多震源地震数据也就是这种广义震源激发条件下的地震数据,提出了多震源地震数据直接偏移成像方法.把本文提出的两种处理多震源数据的成像方法应用于数值模拟的多震源地震数据中,并与常规单震源地震方法成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2 多震源地震波场的传播与模拟2.1 多震源地震波场的传播二维密度均一的频率域声波方程可以表示为这里,v(x,z)为位置r(x,z)处的声波速度,u(x,z,ω)为位置r处的位移场或压力场,rs(xs,zs)为震源位置,S(rs,ω)为震源项.多震源是用多个震源在不同的位置上随机延迟激发的组合(即经过编码的广义震源),表达式可以写为这里,Γ(rs,ω)为地震波场混合矩阵算子:其中t(rs)是位置rs上各个震源的随机延迟激发时间,α(rs)为与炮点坐标有关的权系数.为了保持多震源中各个震源函数的振幅一致性,一般令权系数α(rs)=1,有由式(1)和(2)可知,多震源激发条件下的波动方程可以表示为设rd(xd,zd)为检波器位置,由式(1)和(5)可知,多震源Sbl(rs,ω)激发条件下检波器接收到地震记录Pbl =ubl(xd,zd,ω)和常规单震源激发条件下的地震记录P=u(xd,zd,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表示为可以看出,多震源地震数据是常规单震源地震数据的线性叠加,叠加算子就是多震源的混合矩阵算子.同时,由式(1)和(5)也可以看出,描述常规单震源和多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场的波动方程在形式上是一致的,区别主要是两者右端的震源项.把震源项改为多震源,方程就可以描述多震源激发条件下的地震波场的传播规律.2.2 多震源地震波场的模拟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是研究复杂介质中地震波传播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在前一小节多震源地震波场传播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多震源波场的数值模拟.多震源数值模拟的观测系统在常规观测系统基础上重新设计,如图1所示,设观测排列上总的震源个数为nshot,把整个震源排列分为N部分,每部分的震源个数为M(则nshot=N×M);每个部分的中第i(i=1,2,…,M)个震源一起组成一组一起激发的多震源(即震源1、M+1、2 M+1、…、(N-1)M+1等N个震源组成一个多震源,震源2、M+2、2 M+2、…、(N-1)M+2等N个震源组成一个多震源…,共有M对组合).检波器的分布范围固定,即在测区范围固定好检波器,然后移动炮点进行激发而不再移动检波点,第一个检波点与第一震源点的距离为xl.这样,在所有M个多震源激发观测之后就可以得到M 个多震源地震数据,也就完成了整个测区的观测.与常规单震源地震采集系统相比,多震源地震采集系统一次激发多个炮点,明显加快了采集效率.图1 多震源地震观测系统.整个观测区域分成N部分,每个部分有M个震源,每个部分第i个一起组成一个多震源(i=1,2,…,M),共M个多震源.xl为第一个震源与第一个检波点之间的距离,检波点位置固定不变Fig.1 Multi-source seismic acquisition system.Partition the whole acquisition region to Nsubintervals,each of which contains Msources.The i-th source of each subinterval(i=1,2,…,M)form a blended sources,and Mblended sources have been formed in total by this way.xlis the distance from the1st source to the 1st receiver,and all the receivers are fixed in the acquisition system由式(2)—(3)及图1所示观测系统可以看出,影响多震源的因素主要有3个:(1)多震源中激发震源的个数;(2)多震源中各个激发震源位置;(3)多震源中各个震源的随机延迟激发时间,设置合适的多震源参数对多震源模拟波场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多震源地震波场数值模拟主要是改变震源函数,即使用多个震源同步激发,然后按照波动方程进行传播,最后得到多震源地震数据.如图2a所示层状速度模型,从上到下层速度依次为3000、3500、4000m/s,在图1所示的观测系统中,整个测区(0~4000m)设置400个震源、400个检波器,检波器排列的范围和震源排列的范围相同(xl=0),炮间距和道间距都为10m,令N=2,M=200,即每次使用两个震源一起激发,共可获得200个多震源地震记录.以第101个多震源(1000m处的s1震源点和3000m处的s2震源点)为例,两个震源的延迟激发时间分别为368ms和789ms,记录时间点为4001,长度为4s,时间采样率为1ms,得到的模拟地震记录如图2b所示.可以看出,多震源地震记录是来自两个单震源激发的混合地震记录,同相轴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的地震记录.图2 层状速度模型及其所对应的含两个震源激发的地震记录(a)层状速度模型,从上到下层速度依次为3000m/s、3500m/s、4000m/s;(b)含两个震源激发的混合地震记录,两个震源的延迟激发时间分别为368ms和789ms.Fig.2 The layered velocity model and one of the blended shot gathers with2simultaneous sources(a)The layered velocity model with the velocity of the three layers are 3000m/s,3500m/s and 4000m/s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b)One of the blended shot gathers with 2simultaneous sources whose random time delays are 368ms and 789ms respectively.3 多震源数据分离方法多震源地震波场中,对于欲得到的那个震源波场而言,其他震源产生的波场可以看作是噪音,若去除了这些噪音也就实现了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下面结合2.2节模拟得到的200个含两个震源的多震源地震记录(其中一炮如图2b所示)为例说明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方法.把式(6)写为离散形式,则多震源地震数据可以表示为式中,k=1,2,…,N,每个单震源波场Pk随机延迟激发得到的多震源地震波场Pbl是通过混合矩阵Γk对各个单震源波场Pk做时移然后再叠加.由于地震波场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多震源波场中的交叉噪音在其本来的观测道集中是显现不出来的.考虑到每个震源波场都具有一定的随机延迟时间,可以反时移消除Pbl中施加在各个单震源波场上的随机延迟时间,这一步可通过混合矩阵Γk预分离处理,即有其中,是Γk的共轭转置,从上式可知:预分离结果不仅包含了要求的Pk也包含了其他震源波场Pi(i≠k)(交叉噪音波场),但相对于Pk消除了随机延迟激发时间.如图2所示模型试验中,200个含两个震源激发的地震记录数据经过预分离得到了400个单震源地震记录,每个记录都消除了延迟时间,处于同一反射层的同相轴顶点(图3a中的点A和图3b中的点B)处于同一时间线上.由于多个震源激发的波场包含在采集到的多震源地震数据中,且随机延迟激发时震源编码不是正交的,通过预分离处理的交叉噪音波场Pi(i≠k)在其他的人工分选道集(如共检波点道集、共中心点道集和共偏移距道集等)中并不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Mahdad et al,2011),随机延迟激发方式产生的交叉噪音变为随机噪音.这里把分选到共检波点域,即预分离得到的400个地震记录分选到共检波点域,对某一欲分离数据来说则来自其他震源的波场都作为随机噪音的形式出现在道集中,如图3c、图3d所示;在人工分选的道集中对预分离波场进行去噪处理,任何能用来消除随机噪音的滤波方法都可以应用.在人工分选的道集中进行去噪处理后,再进行抽道集就可得到消除了交叉噪音波场Pi(i≠k)后的预分离波场P′k=-Pi(i≠k).如果中交叉噪音波场Pi(i≠k)能得到完全消除,则P′k就是待求的第k号震源的单震源波场Pk,即得到了分离波场P.这里用中值滤波进行随机噪音去除,对于图2b所示的多震源记录,分离之后得到如图3e、图3f所示的两个单震源地震记录.4 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在多震源地震波场传播理论、数值模拟及数据分离的基础上,针对多震源地震数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两种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偏移成像方法:分离后再偏移成像及直接偏移成像处理.图3 图2b所示的含两个震源激发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图示(a)和(b)是预分离结果;(c)和(d)是分选到共检波点域中的结果;(e)和(f)是最终分离结果.图中各图都去除了随机延迟激发时间,时间变为3s.Fig.3 The separation of the blended shot gather with 2simultaneous sources that shown in Fig.2b (a)and(b)are the pseudo-debelending results,and that in common receiver domain are shown in(c)and(d),(e)and(f)are the final separation results.The random time delays of all the seismic shot gathers are eliminated,and the record length become 3s.4.1 分离后再偏移成像完成了多震源地震数据的分离处理之后,就可以按照常规偏移成像方法进行处理.设震源深度为z0,检波器深度为zd,深度方向上用下行波方程正向外推多震源波场,即利用波场算子(陈生昌等,2001)W(zn,z0)将震源波场从z0 传播到zn;同时用上行波方程反向外推多震源记录波场,即利用W*(zn,zd)将检波器波场从zd传播到zn,也就获得了深度zn上的震源波场S(x,zn,ω)和检波器波场P(x,zn,ω),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其中*表示复共轭,应用时间一致性成像条件提取偏移成像结果,则深度zn处的像可以由如下公式给出:式中,x表示横向位置,zn表示深度,ω表示频率,Re表示取实部运算,I(x,zn)表示(x,zn)处的像.4.2 直接偏移成像多震源激发条件下,多震源地震波场满足波动方程(5),因此可采用与常规单震源激发地震偏移成像相似的技术方案,差别在于震源波场进行传播时,震源项是多个单震源的组合,记录波场反向传播时,使用的是混合地震记录,即来自各个震源的波场记录.设多个震源的深度为z0,并令式(2)的深度为z0,即rs=(x,z0),据此就可以得到多震源地面激发的波场Sbl,记为Sbl(x,z0,ω).这个过程可以写为其中,Γ(x,z0,ω)=α(x,z0,ω)ejωt(x,z0),表示地面处多震源波场的混合算子.把式(11)表示的混合震源取代方程(9)的第一个式子中的震源S (x,z0,ω)进行震源波场传播,即由此就可以得到各个深度层zn上的多震源波场Sbl(x,zn,ω).设检波器深度为zd,则记录波场Pbl可以写为Pbl(x,zd,ω).用Pbl(x,zd,ω)取代方程(9)中第二个式子的记录波场P(x,zd,ω)进行检波器波场的反向传播,即使用单程波外推算子的共轭W*(zn,zd)将检波器波场从zd传播到zn,可得深度zn上的检波器波场Pbl(x,zn,ω):得到了深度zn上的震源波场Sbl(x,zn,ω)和检波器波场Pbl(x,zn,ω)之后,根据时间一致性成像条件,深度zn处的像可以用如下公式给出:式中,x表示横向位置,ω表示频率,*表示复共轭,Re表示取实部运算,Ibl (x,zn)表示(x,zn)处的像.经过深度外推就可以得到各个深度的成像结果,最后输出整个成像剖面.由以上可知,多震源成像和常规单震源成像类似,只要分别在多个震源加上随机激发时间的影响,即通过混合矩阵算子把多个位置上激发的单震源组合为多震源,然后通过波场传播得到地下各个区域的多震源波场,结合多震源地震记录波场,应用时间一致性成像原理可以得到最终的成像结果.下面从理论上分析多震源激发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在式(7)中,Pk 可以写为这里Lk是第k个震源对应的传播模拟算子.把上式代入式(7)可得其中,m表示地下真实模型.偏移成像算子ΦT就可以定义如下的形式:则偏移成像结果就是从式(18)就可以看出,第一项是来自各个单震源的波场的成像结果,而第二项就是多个震源之间震源波场与记录波场间不匹配而产生的交叉干扰像(Dai and Schuster,2009).若Γi和Γj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即震源i和j距离较远或随机延迟时间差别大,则可以通过叠加和偏移很好地压制交叉干扰像.由于偏移结果中包含了各个震源波场的贡献,因此从理论上说和常规单震源偏移结果是可以对比的,若不考虑交叉干扰像则直接成像结果和常规单震源成像结果的幅值是一致的.野外实际生产过程中设计观测系统时尽可能把随机延迟时间加大一些、同步激发的震源距离远一些,这样就可以明显降低交叉干扰像,通过偏移成像和叠加又压制了其中部分随机干扰,直接偏移成像可以取得和常规偏移成像方法相差不多的效果.5 数值试验为了验证上节提出的两种多震源地震数据偏移成像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设计图4a所示的速度模型进行试验.该模型是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根据实际地质资料建模得到的,模型的浅层中部有一个类似地层尖灭的断层;模型深层是一个背斜构造,利于油气富集与存储.该模型是对实际地质模型的一个简化,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断层和背斜构造在油气勘探中的影响.模型整体呈层状构造,浅层速度小(3000m/s),深层速度大(4700m/s).模型网格点数:nx=3200、nz=220,网格间距:dx=dz=10m.试验中的多震源观测系统如图1所示,单炮数nshot=250,炮间距为80m,共1600道,道间距为20m,第一个检波点与第一个震源点的距离xl=6000m,每一个混合炮的观测范围都等于常规单炮激发总的观测范围.这里取一起激发震源个数N=2,得到125个多震源地震记录,记录长度为8s,时间采样率为1ms;震源使用主频为30Hz的雷克子波.按照上述观测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得到125个含两个震源的多震源地震记录,其中一个如图4b所示.5.1 分离后再偏移成像试验本文对上述125个含两个震源的多震源地震数据按照文中所述方法进行分离处理,得到了250个单震源地震记录.分离后,各个记录波场都消除了随机延迟激发时间的影响,记录长度减少为6s.如图4b所示的多震源地震记录分离结果见图5,可以看到本文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多震源地震记录的分离,得到了相对应的单震源地震数据,随机延迟激发引起的交叉噪音得到了很好的压制.对分离之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偏移成像处理,成像结果如图6a所示,可以看出分离后再偏移成像由于叠前偏移成像过程中的叠加,震源随机延迟激发引起的分离波场中的随机噪音在偏移成像处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压制,去除了部分随机噪音,整体剖面连续性好、构造清晰. 为了便于比较,这里对常规单震源地震方法也进行了试验,观测范围和多震源观测范围相同,单炮数nshot=250,震源同样使用主频为30Hz的雷克子波,记录长度为6s,时间采样率为1ms,图6b为常规单震源偏移成像结果,可以看出,多震源分离后再成像结果相比常规单震源偏移成像结果,模型吻合度、构造连续性等方面基本一致,证明本文提出的多震源地震数据分离后再偏移成像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图5 图4b所示多震源地震记录经过分离得到的两个单震源地震记录Fig.5 The two separated seismic shot gathers from the blended shot gather that shown in Fig.4b图6 二维断层-背斜构造模型偏移成像结果(a)125个含两个震源的多震源地震记录分离得到250个地震记录后再偏移成像结果;(b)常规单震源地震记录偏移成像结果.Fig.6 The migration results of 2Dfault-anticline model(a)The migration result of the 250separated shot gathers from 125blended shot gathers with 2simultaneous sources;(b)The conventional migration result by single-source method.另外,为了验证激发震源个数对偏移成像的影响,本文在图1观测系统的基础上,使用5个震源一起激发,得到了50个多震源地震记录,同样完成了对整个测区的观测,其中一个地震记录如图7a所示(从左至右震源的延迟时间分别为:1407、304、1114、1982和1778,单位ms),可以看出多个单震源记录经过延迟叠加在一起,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地震记录.图7b是按照本文方法分离出来的对应第2个震源的地震记录,与两个震源激发地震记录的分离结果相比,所需要的主要信息已经呈现出来,但有部分残余干扰存在于分离后的记录中;图7c是相应观测条件下只在第二个震源位置激发的常规单炮地震记录,可以看出分离结果还有部分残留,但主要同相轴等信息已经分离出来了.分离后再偏移成像结果如图7d所示,可以看到成像过程的叠加作用压制了分离结果中的部分随机残留干扰,剖面连续性比较好、位置信息比较准确;但也出现了一些大的假象和干扰,主要集中在浅层(图中圈出部分),这主要是由于分离结果中的残留波场所致;但因为叠前偏移的叠加过程,浅层由于地震波传播距离较小,在成像点上的叠加次数少,而在深层地震波传播距离较大,在成像点上的叠加次数多,这种叠加作用压制了大部分的残留波场.在主频1.6GHz的Intel(R)Xeon(R)CPU、内存8G的计算机上进行多震源地震记录分离并进行偏移成像处理,两种观测系统下多震源记录的分离时间大体一样为75s,偏移成像时间为28773s,总的计算时间为28848s.5.2 直接偏移成像试验为了验证本文所述直接偏移成像方法对多震源地震数据的成像效果,这里对数值模拟得到的125个含两个震源的多震源地震数据直接进行偏移成像处理,结果如图8a所示,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下的直接偏移成像结果比图6a所示的分离后再偏移成像结果信噪比更高,与图6b所示的常规单震源偏移成像精度相当.这说明当同步激发震源个数较少(这里为2)、激发震源相距较远时,多震源地震直接成像效果可以取得与单震源地震方法成像相当的精度.图7 二维断层-背斜构造模型多震源分离后再偏移成像试验图示(a)一个含5个震源激发的多震源地震记录;(b)图(a)的分离结果中的第二个震源对应的地震记录;(c)和图b相对应的常规单震源地震记录;(d)分离得到250个单震源记录的成像结果.Fig.7 The migration result after the blended seismic data separation of 2Dfault-anticline model(a)One of the blended shot gathers with 5simultaneous sources;(b)The 2nd shot gather of the separation results from the data that shown in Fig.a;(c)The conventional single-source shot gather on the location of the 2nd source corresponding to Fig.b;(d)The migration result of the 250separated shot gathers.类似地,这里也对如图7a所示的50个含5震源激发的多震源地震记录进行了直接偏移成像试验,结果如图8b所示.从成像结果中可以看出直接偏移成像方法对模。

地震波偏移成像课件

地震波偏移成像课件
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
02
地震波探测技术利用地震波在地层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在地表或地下设置接收器,接收地震波信号并进行处理。
地震波探测原理
地震波探测设备包括地震计、检波器、数据采集系统和记录仪等,用于接收、放大和记录地震波信号。
地震波探测设备
地震波探测方法包括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透射波法和面波法等,根据不同的探测目的和地层条件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
地震波偏移成像实例分析
03
该实例展示了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在某地区的应用,通过偏移成像结果,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地下结构的形态和特征。
总结词
该实例选取了一个具有复杂地质结构的研究区域,利用地震波探测技术采集地震数据,并采用偏移成像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得到的偏移成像结果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地下岩层的分布、界面起伏以及断层结构等信息,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THANKS.
总结词
总结词
该实例探讨了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包括岩性分析、油气藏检测和矿产资源评估等方面。
详细描述
该实例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例如,在岩性分析中,利用偏移成像结果可以推断出地下岩层的分布和性质;在油气藏检测中,通过分析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和反射信息,可以有效地检测出潜在的油气藏;在矿产资源评估中,结合地质资料和偏移成像结果,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储量进行评估和预测。这些应用案例表明,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在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此外,地震波偏移成像技术还可以用于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考古挖掘等领域,为城市规划和考古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偏移成像论文摘要地震偏移成像技术是现代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三大基本技术之一,主要包括射线偏移和波动方程偏移两大类,主要目的是实现反射界面的空间归为和恢复反射界面空间的波场特征、振幅变化和反射系数,提高地震空间分辨率和地震保真度。

偏移技术具有地震勘探本身的特点,但是地震偏移方法本身由于使用计算机而引起了许多革命性的变化。

这就使得它从研究简单的探测目标的几何图形进而发展成研究反射界面空间的波场特征、振幅变化和反射率等,在本论文中主要介绍地震偏移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地震剖面的偏移和叠加偏移,叠前部分偏移。

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等方面来介绍。

正文一、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在水平叠加时间剖面上显示出来的反射点位置是沿地层下倾方向偏离了反射点的真实位置的,这种现象就称为偏移。

反射地震方法是根据在地面上以一定方式进行弹性波激发,并在地面的一定范围(孔径)内记录来自地下弹性分界面的反射波来研究地下地质岩层结构及其物性特征的一种方法。

因此,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反散射问题。

就反射地震观测方式的特点,它的成像问题要分作两步,第一步是按照一定的方式记录到达地面的反射波,第二步用计算机按一定的计算方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反映地下地质分层面位置及反射系数值的反射界面的像。

而地震偏移技术就是在第二步过程使反射界面最佳地成像的一种技术。

地震偏移可在叠前做也可在叠后做。

叠前偏移是把共炮点道集记录或共偏移距道集记录中的反射波归位到产生它们的反射界面上并使绕射波收敛到产生它的绕射点上。

在把反射波回投到反射界面上和绕射波收敛到绕射点上时要去掉传播过程的效应,如扩散与衰减等。

最后得到能够反映界面反射系数特点的并正确归位了的地震波形剖面,即偏移剖面。

叠后偏移是在水平叠加剖面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水平叠加剖面上存在的倾斜反射层不能正确地归位和绕射波不能完全收敛的问题,采用了爆炸反射面的概念来实现倾斜反射层的正确归位和绕射波的完全收敛。

地震偏移的部分类型见表1-1。

为什么要做偏移呢?当地下地层是水平的或接近水平时,水平叠加剖面上反映的地层位置和形态符合或基本符合地层在地下的实际情况。

但当地层是倾斜的或产状起伏变化很大时,水平叠加剖面上反映的地层位置和形态与实际情况会有偏离,甚至还会有很大的偏离。

为了纠正这种偏离,就需要进行偏移处理。

目前,偏移处理是恢复地下复杂构造、陡倾地层等的真实形态和准确位置的惟一有效的成像途径。

为了适应地下各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中国广大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将数学、物理等领域中的成果应用到地震资料数字处理中,开发了数十种偏移处理方法,所有这些偏移方法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得到能真实反映地下情况的地震成果,提高勘探油气的精度和准确性。

其中,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是20世纪后10年发展起来的,它对于解决地下复杂构造的处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

目前,中国的偏移处理程序软件包几乎包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偏移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在各种计算机机型上运行,是一个先进、有效、实用的软件包。

中国的偏移处理技术水平居于偏移成像领域的前列,在国际上有很大影响。

二、地震剖面的偏移(一)水平叠加剖面水平叠加剖面是进行地质解释使用最大量最广泛的基础资料,他可以大致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但是它也存在许多问题。

1 在界面倾斜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共中心点关系进行抽道集,动校正,水平叠加。

但实际上是共中心点叠加而不是真正的共反射点叠加,反射点位置偏离了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

这样就降低横向分辨能力。

同时水平叠加剖面上也存在绕射波没有收敛,干涉带没有分解,回转波没有归位。

2 在地层水平的情况下,叠加剖面总是把界面上反射点的位置显示在地面共中心点下方的铅垂线上。

水平叠加剖面的形成地震野外资料经过数字处理之后可以等到许多地震信息,这些地震信息的大多数都以时间剖面的形式显示出来。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时间剖面有两种:一种是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简称水平叠加剖面;二是叠加偏移时间剖面,简称叠偏剖面,这两种剖面既是地震构造解释的主要剖面,又是地震地层解释中不可缺少的资料,两种时间剖面中又与水平叠加剖面应用最广泛,也是最基础的剖面,叠后偏移剖面是将水平叠加剖面进行偏移归位后得到的剖面。

目前大多采用先对多次覆盖资料进行水平叠加,得到相当于自激自收的水平叠加剖面,然后用水平叠加剖面再进行一步作偏移,这种办法可以使工作量大大减小。

现在大量偏移的方法主要是针对第一种情况而进行的,它利用已经得到的水平叠加剖面资料作为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偏移处理。

因为所有资料已经进行了共中心点叠加。

这类方法统称叠加偏移或称先叠后偏,叠后偏移。

另一种办法则是从原始的野外资料开始,进行真正的偏移叠加这种方法称为偏移叠加,也有所谓叠前偏移,先偏后叠。

三、叠加偏移目前,常规的地震资料处理一般采用叠后时间偏移,它只能解决反射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而不能解决倾斜界面的非共反射点叠加问题。

而改进的方法是叠前部分偏移,它消除了地层倾角因素的影响,改善了CMP叠加效果。

但DMO只是部分叠加,用DMO后的CMP 道集做速度分析仍然受到速度分析点正下方周围倾斜反射层的影响,使速度分析结果受影响。

因此,必须采用叠前偏移成像技术。

要想获得较好的叠前时间偏移效果,相应的叠前时间偏移处理配套技术的研究必不可少。

叠加偏移又称为叠后偏移,是对叠加后的地震记录做偏移。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在水平叠加的基础上,实现反射层的空间自动归位,用这种方法处理得到的地震剖面,就是叠加偏移剖面。

目前大多采用先对多次覆盖资料进行水平叠加,得到相当于自激自收的水平叠加剖面,然后用水平叠加剖面再进行一步作偏移,这种办法可以使工作量大大减小。

这类办法又称为叠后偏移。

或是叠加偏移。

四、叠前偏移现在找石油的一个常用方法是“人工地震法”,就是用炸药震源引爆(俗称放炮)产生地震波,让地震波传到地下几千米的地层上,然后利用波的反射等特性,用地面接收仪器接收从地层反射回来的地震反射波。

我们只要在地面上沿着某个确定方向,按一定的规则安排放炮点,并向前推进:放炮,接收,放炮,接收……反复如此,最终将这些接收到的地震反射波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就可以得到一张地下地层“图像”。

将这些地震反射波记录存储在磁介质上,就成了所谓的“地震数据”如果简单地将“地震数据”按规则排列起来,所显示出的地层构造“图像”与地下的真实地层并不一样。

这是由波的传播与接收规律所决定的。

当地震波传到地下的地层反射回来,不同的地面接收点收到的信号就有不同的时间延迟。

这就需要用数学物理的方法将其校正为真实状态。

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偏移”。

通过“偏移”处理将地下的原来面貌恢复。

在这个经过“偏移”后的新的“图像”上,专家才能接着做下一步的构造分析解释工作。

从而判断出适于储油的有利构造,再通过钻机的实际钻探取样,最终找到石油。

其中,所谓“叠前”是说“叠加之前”;所谓“叠加”,是指地震资料在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压缩”手段。

理想情况下,应该对地震数据先做“偏移”,然后再“叠加”,也即所谓的“叠前偏移”。

但由于地震数据量非常巨大,而当初的计算机性能低下(地震成像技术也处于起步阶段),使人们不敢奢望在“叠前”就进行偏移成像处理。

常规方法只能是:先“叠加”(使数据量下降,降低对计算机速度、存储量的要求,同时使有效信号加强),再“偏移最理想的实现偏移的方法是用多次覆盖获得的原始资料,不作水平叠加,直接进行偏移叠加,这样既可以实现真正共反射点叠加,也实现了偏移。

这类方法称为偏移叠加或叠前偏移。

对上述的叠后偏移而言,所具于的理论是爆炸反射面的思想,即假定了水平叠加剖面等价于自激自收的零炮间距剖面,进而等价于在反射界面上同时爆炸产生地震波,并以半速度向外传播,在地面上观测到的上行波剖面。

这种假定对水平层状地层是正确的,因为此时水平叠加得到的中心点剖面就是零炮检距剖面。

但对倾斜地层来说,水平叠加得到的中心点剖面却不是零炮检距剖面,两者存在误差,并且这种误差随着地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

当这种误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叠后偏移不再适用,为此必须做叠前偏移。

同其他偏移方法一样,叠前偏移也需预知速度,它对速度误差的影响是敏感的,地层倾角越陡,这些影响就越严重。

1叠前部分偏移叠前部分偏移可以获取保留全部倾角的未偏移剖面。

叠前部分偏移的流程:野外数据↓水平NMO↓叠前部分偏移↓更好的叠加剖面↓零炮检距偏移目前试验较多的叠前部分偏移方法是先进行倾角时差校正,再作共中心点叠加,最后作叠加偏移,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思路和有点,我总结了一下使用叠后偏移做法存在的问题。

1当界面倾斜时,不是真正共反射点叠加,降低了分辨能力。

2 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共反射点道集作为原始资料,供研究振幅随炮检距变化等问题使用。

3 共中心点叠加有倾角滤波作用。

4 在上述情况下,在速度谱上同一个时间的两个能量团会连一起,不好解释,降低了分辨能力。

为了解决叠后偏移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要能实现真正共反射点叠加和使叠加速度与界面倾角无关。

所以通过进行倾角时差校正来实现叠前部分偏移的办法。

实现叠前部分偏移的具体办法很多,可以指出,进行叠前部分偏移所用的原始资料大多是等炮检距道集,或者是共炮点道集与共接受点道集,而不是用共中心点道集。

五、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并不是以偏移后得到的结果是时间剖面还是深度剖面来区分的。

深度偏移是针对前面谈到的各种偏移方法的根本缺陷而提出来的由地下一个绕射点产生的绕射曲线的极小点必然位于绕射点的正下方。

因为由地下绕射点发出的绕射波射线中,有一条最短时间路径,它和地面是垂直的。

目前使用的时间偏移方法最重要的是基本假设是介质均匀或水平层状。

在常规的时间偏移中,就是把绕射波时距曲线上的能量汇聚到的极小点上。

对水平层状介质,成像射线与法向射线是重合的,所以成像位置是正确的。

但在倾斜界面情况下,这两条射线就不再吻合了,绕射曲线的极小点并不在绕射点的正上方,产生了偏移偏差。

射线的深度偏移方法,用来说明深度偏移概念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

1方法本身要求先进行常规偏移。

即把绕射能量聚焦到绕射曲线的顶点。

2还要对层位进行人工解释和拾取。

再进行成像射线追踪。

3 时间偏移和深度偏移的根本区别不是最终成果的输出形式,因为两者都可以输出垂直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

关键在于对速度函数的定义方式。

六、偏移成像的综合效果偏移剖面的最终效果是受各种因素制约:所用方程的精度、方法对速度模型的适应性和计算方法与参数。

1方法越准确,原则上讲应当越有好的偏移效果。

2 方法对速度模型的适应性越好,偏移效果越佳。

3计算方法与所用参数不同将对偏移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4 偏移方法的效果是能否推广使用的一个重要元素。

例如下图第一幅偏移图像反映了预报区域的详细构造,第二幅移图反映了有突出构造差异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