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毕业设计-杜德润
第三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优秀作品
![第三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优秀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035ac405a6c30c2259019e4e.png)
广告
75
《茶》
张成
济南大学艺术学院
1
广告
76
穿阅龙媒线上书
李莉
济南大学艺术学院
2
广告
77
逗号·问号·叹号
刘娜
济南大学艺术学院
1
广告
78
蚀……
席彩玉
鲁东大学美术学院
1
广告
79
生存空间
梁世权
鲁东大学美术学院
3
广告
80
北京辉煌
王光增
鲁东大学美术学院
1
广告
81
地球的处境
黄勇
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1
广告
82
“乐园”食品包装
第三届设计之星全国大学生平面设计优秀作品
(全部作品)
编号
作品名称
姓名
单位
张数
类别
01
清华大学校网导向系统概念设计
杜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
1
包装
02
CM NOW商业影像广告互动门户网
叶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系
2
广告
04
《翻》书籍设计系列
93
世博想象系列二
陈昭霓、邝家瑞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1
广告
94
世博想象系列一
严敏、黄舒宇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1
广告
95
没计。设计系列
唐旭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2
广告
96
反对米奇文化
李欣霞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1
广告
97
家
周德政
设计学院2016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
![设计学院2016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88e17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0.png)
设计学院2016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优秀作品设计学院2016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已经结束,共有11位同学的作品被评为优秀作品。
《吾·吾》作者:陈玉琼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指导教师:张所家作品尺寸:180cm*60cm*60cm,5件作品材料:玻璃,单项透光玻璃,不锈钢,金箔,石头作品说明:生活大舞台,每一个人都站在聚光灯下,他人在看我们表演,我们在看他人演戏。
上天赋予我们一双观看世界的眼睛,带我们观察世界,领悟身边的种种。
在看与被看的视觉关系间,我们存在于互动的每个环节中。
《时“光”》作者:王茹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指导教师:江黎作品尺寸:300cm x 33cm 300cm x 42cm作品材料:棉布光纤作品说明:《时“光”》是通过传统手工艺对以可发光纤维为代表的化纤材料与以棉花为代表的自然材料的一次整合试验,并以现代光学技术为依托完成最终的视觉化表现形式。
《城市智趣出行M1》作者:巩海宁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研究指导教师:汪镇宇宋协伟张所家 Frank Georg Zebner作品尺寸:164cm x 68cm x 110cm作品材料:综合材料作品说明:从改变基本的交通工具开始,摆脱出行压抑,创意和科技改变焦躁的都市生活。
动感简洁的一体化流线型腰线、标志性环形前大灯、功能齐全的仪表显示区设计,造型和功能设计让驾驶和交互体验得到优化,提升了产品的情感价值。
最终以简约的设计元素结合不简单的工艺与科技,创造出符合时尚配色、实用美学、轻便个性的出行媒介。
创新未来,让我们的城市生活变得更美好。
《绳技》作者:刘高翔研究方向:媒体艺术研究指导老师:程可槑作品尺寸:2350 x 1000(分辨率)作品材料:二维动画作品说明:在学校期间,我尝试创作了一个武侠题材的长片故事,并选取其中一个比较有趣的小情节进行影像上的尝试,将中国绘画性叙事空间和蒙太奇叙事空间进行结合,希望构建出一种“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动画“世界”,并找到一种相对独立的,源自真情实感的动画风格。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维修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维修](https://img.taocdn.com/s3/m/21163035844769eae009edfb.png)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维修学院航空航天工程学部(院)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班级34030104学号2013040301164姓名王永平指导教师郑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12月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通过对B737-200飞机蒙皮裂纹的宏观观察、实体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金相检查以及硬度检测等,逐步分析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的原因。
主要研究蒙皮的断裂性质因素,以及蒙皮断口的起源。
同时给出了蒙皮裂纹的维修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B737-200、飞机蒙皮裂纹、裂纹维修目录第1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概述 (1)第2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实验分析 (2)2.1宏观观察 (2)2.2实体显微镜观察 (2)2.3扫描电镜观察 (2)2.4金相检验 (3)2.5硬度检查 (3)第3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综合分析 (8)第4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结论 (9)第5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维修 (10)5.1在裂纹尖端钻止裂孔 (10)5.2在裂纹部位铆补加强片 (10)第6章 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失效预防 (12)第7章课程设计总结 (13)参考文献 (14)第1章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概述某航空公司2架B737-200客机在机场短停时,在机翼翼根处的机身蒙皮部位相继发现穿透性裂纹,具体位置在机身757站位,桁条18至桁条19蒙皮加强筋倒角处,平行桁条方向。
蒙皮厚约1.0mm,内表面的加强筋是用化铣工艺加工的。
材料牌号为2024-T3的包铝板。
A号机左右机身各发现一处裂纹,该机飞行起落数为28077次;B号机只在一侧机身发现一处裂纹,该机飞行起落数为27194。
第2章B737-200飞机蒙皮开裂实验分析2.1 宏观观察A号机有两条裂纹,1号裂纹断口长96mm,2号裂纹断口长49mm,B号机3号裂纹断口长66mm。
萝卜切丝机的毕业设计
![萝卜切丝机的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f8c08fe53a580216fcfef6.png)
萝卜切丝机的设计专业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定稿日期:2022年04月27日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此表发给学生后由指导教师填写,学生按此表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表摘要蔬菜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食品,而且食用方法多样。
所以要把蔬菜加工成各种形状(如:条状、片状等等),单单靠人工来完成既费时、费力而且也不好加工。
目前,多功能切菜机多为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不适用于农民个体生产及小型工厂的食品加工;为克服这种缺点,我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各种小型切菜机性能的分析及比较,经过理论计算及校核,设计了一种小型多功能切菜机。
该机主要由进料斗、下料斗、切削刀及刀盘、及动力源――电动机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根茎类蔬菜的自由落体实现进料,通过切削刀旋转将下料斗中的蔬菜进行切片或切丝,最后成品由出料口出料。
该机将原有的多功能切菜机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能够连续进料和出料,片厚度、丝粗细可调的功能,具有生产率高、功耗低、安全可靠、加工质量好等优点。
当然,此项设计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切菜机会有更好的机型出现,使用更加方便。
关键词:蔬菜;切削;电动机AbstractAt preseple is the main roots like the free fall vegetables realize feeding, by cutting knife rotation in the hopper biopsy under vegetables or shred, finally finished the matnt, multi-function cut vegetables for more expensive machine large equipment, does not apply to the peasants' individual production and small factory food processing;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 I refer to a lot of the literatures, through various small cut vegetables machine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design a kind of small multi-function cut vegetables machine. This machine mainly by into hopper, hopper, cutting knife and under the knife dish, and power supply-motor composition, working princierial by mouth the materialKey words:vegetables;cutting;motor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萝卜切丝机的结构 (2)2.1整机的结构 (2)2.2萝卜切丝机的工作 (3)第三章动力机构的设计及选择——电动机的选择 (5)3.1电动机的选择 (5)第四章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 (8)4.1带轮传动的计算: (8)4.1.1带的选择 (8)4.1.2求大小带轮基准直径 (8)4.1.3验算带速 (8)4.1.4求v带基准长度L d和中心距a (9)4.1.5验算小带轮包角 (9)4.1.6求作用在带轮轴上的压力 (9)4.1.7带轮结构设计 (10)4.1.8大带轮的结构尺寸 (11)4.2机体的设计 (12)4.2.1机架及机体壁的设计 (12)4.2.2进料斗及下料斗的设计 (12)4.3切刀部分的设计 (13)4.3.1切片刀的设计 (13)4.3.2纵向小割刀的设计 (15)4.3.3刀盘部分的设计 (15)4.3.4刀盘套筒的设计 (16)4.4轴的设计及校核 (17)4.4.1轴的设计 (17)4.4.2轴的校核 (19)总结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第一章绪论近两年脱水蔬菜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极为畅销,因而许多地方的乡镇企业兴起了脱水蔬菜加工热,脱水蔬菜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ef58a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78.png)
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杜子德
【期刊名称】《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年(卷),期】1990(027)003
【摘要】文中提出了描述对象、描述工具和描述者在描述过程中涉及的三个要素,并着重叙述了描述对象和描述工具的关系及其对描述工具的选择方法。
作者在已建立描述工具和已构成模拟模型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模拟模型的构成方法:原系统的抽象,合理变形或局部放大;原系统的物理划分和逻辑划分;系统构成的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
【总页数】4页(P56-58,29)
【作者】杜子德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
【相关文献】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 [J], 王鹏辉;任全
2.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J], 苏文彬
3.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J], 曹力
4.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J], 朱丰;钱礼平
5.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家具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陶毓博;李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手册
![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0fff3e87c24028915fc38b.png)
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手册题目:变迁--折纸与其他材料的结合院-系: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08艺术设计年级:2008级学生姓名:尤祥羽学号:200808050126导师及职称:宣宏宇日期:2011年11月10日目录一、开题报告二、开题记录表三、任务书四、指导记录五、设计(创作)作品六、指导教师评定表七、专家评定表八、答辩委员会评定表九、答辩记录表十、诚信承诺书红河学院美术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创作)开题报告姓名尤祥羽性别男学号200808050126院-系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专业艺术设计年级2008题目《变迁》-折纸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教师推荐题目■自拟题目题目来源实验教学题目类别艺术设计指导教师宣宏宇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选题的目的:折纸的起源一般都相信是源自于中国。
但真正把折纸艺术发扬光大的却是日本人。
最初, 折纸在日本是用于祭祀方面。
及至造纸普及化后才盛行于民间。
而大约于十九世纪初,日本才正式出现了第一本有文字记载及以图示方式教导的折纸书籍。
日本人一向把折纸视为他们的国粹之一。
而折纸更是全国小学的必修科目。
他们认为除了可保存固有的文化外,通过折纸可启发儿童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更可促进手脑的协调。
在日本,折纸技术的起飞始于十九世纪末。
但真正的突破是来自一个名叫吉泽章的日本人。
(他亦被公认为现代折纸之父)。
他自一九三零年代起便不断创作折纸,并将折纸技术提升至一个新的层面。
当他的作品在西方展出后,引起了广泛的热烈回应。
因而激发起一批来自西方的热心人士投身于折纸的创作及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经过新一代折纸家的不懈努力下,现代折纸技术己发展至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
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地步。
因为,很难想像那些极其复杂而又栩栩如生的折纸作品是由一张完全未经剪接的正方形纸所折出来。
因此,现代折纸已经不再只是儿童的玩意。
它可以是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活动。
选题的理论意义:虽然折纸只是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表达所需要细节,但是作为一个设计者,我们可适当的运用折纸和画画、折纸和其他任何材料的结合来完成一个艺术品。
陈洪锥齿轮毕业设计1
![陈洪锥齿轮毕业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4e5425cdda38376baf1fae33.png)
2.2所选注塑机的工艺参数…………………………………………10
第三章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0
3.1成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10
3.1.1凸凹模结构设计………………………………………………10
2011/01/09~01/16
修改设计说明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在经历了三年多的模具设计的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天津大学实训中心和天津机电工艺学院的实训,使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之后,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相信会完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6.2 锁模力的校核……………………………………………………31
6.3 满足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31
华清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
![华清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用纸](https://img.taocdn.com/s3/m/372e4d8a02d276a200292e2d.png)
说明书一、毕业设计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对大学生在大学几年所学知识的全面检查。
通过本次交通方面对交叉口、路段和信号配时的设计,为今后从事交通工程设计、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现状原始资料调查的地点以及内容1、调查和设计的路段以及交叉口路段:文艺路(友谊东路—环城南路)交叉口:第一个交叉口是友谊东路与文艺北路的交叉口,第二个交叉口是文艺北路与明生路的交叉口,第三个交叉口是文艺北路与建西街的交叉口。
第四个交叉口是文艺北路与仁义路的丁字交叉口,第五个交叉口是文艺北路与环城南路的交叉口。
2、调查的内容1)道路几何条件的调查①相交道路等级,确定交叉口的控制方式和几何设计原则;②各道路设计车速和行驶速度,用于确定车道展宽渐变段长度及转弯半径,交通岛的大小和形状;③各道路的红线宽度、断面形式、车道宽,分隔带宽等,这是进行交叉口空间设计的基础资料。
④车道数、车道功能划分,调查道路现在的车道数,有无左、右转弯专用车道。
2)交通流量的调查①人流量②非机动车流量③机动车流量3)交通组织管理调查①交通通行规则情况②标志设置情况③交叉口的控制状况三、道路现状调查的数据1、道路的几何条件地点道路的等级断面形式设计速度红线宽度车道数友谊东路主干道 3 60 50 8和9 明胜路支路 1 40 20 2 文艺北路次干道 3 40 50 6 建西街支路 1 40 20 2 (仁义路)丁字交叉口支路 1 40 20 2 环城南路次干道 1 40 40 2 2、交通量的调查数据1)选定现有信控交叉口,进行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调查内容包括高峰小时流量调查,交通渠化方案调查,交通配时方案调查。
工具:秒表、皮尺、笔记本、笔2)现状交通量调查与设计交通量的计算时间:早高峰7:30~8:30或晚高峰5:30~6:30,以15分钟为一观测时段。
调查表如下。
通过调查高峰小时流量后,得出按15分钟计算的扩大高峰小时流率(PHF主要进口道取取0.75,次要进口取0.8)。
大气环境中点源PM2.5 扩散与沉降模式及机理研究
![大气环境中点源PM2.5 扩散与沉降模式及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95b370f16fc700abb68fc6a.png)
第三章颗粒物的扩散机理与模式 .....................................................................16 3.1 大气颗粒物扩散理论研究 ...................................................................16 3.2 大气扩散模式机理 ..............................................................................17 3.2.1 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颗粒物扩散的影响 ..................................17 3.2.2 高斯扩散模型 ...........................................................................21 3.3 其他几种大气 PM2.5 扩散模式...........................................................27 3.3.1 线源扩散模式 ...........................................................................27 3.3.2 面源扩散模式 ...........................................................................28 3.3.3 粒子云模式 ...............................................................................29 3.3.4 源衰减斜烟羽模式 ....................................................................31 3.4 小结 ....................................................................................................32
循环湿热作用下环氧树脂动态力学行为与本构模型研究
![循环湿热作用下环氧树脂动态力学行为与本构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6566b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fd.png)
循环湿热作用下环氧树脂动态力学行为与
本构模型研究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作为新型材料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航空发动机在服役期间经历飞行,停放等不同干湿度交替循环过程,必然会带来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
且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通常处于高速状态,所受的外物损伤问题具有在短暂时间尺度上发生载荷显著变化的特点,即处于高应变率状态特点。
考虑到碳纤维对湿热环境的稳定性和对应变率不敏感性,从材料微观力学角度出发,对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基体——TDE86环氧树脂湿热演化后的动态力学性能以及本构模型开展研究。
本文前期用真空浇注法和高低温湿热循环试验箱分别浇注和湿热老化处理了环氧树脂。
以人工模拟风扇叶片服役期间的真实环境,得到湿热循环老化周期0、1.7、14.28、56.70、140天的环氧树脂,对应的发动机服役年限分别为0、1月、6月、1年、2年、4年、5年、10年。
利用MTS疲劳试验机和霍普金森拉杆装置分别开展了不同湿热循环周期的环氧树脂的准静态和动态力学性能测试,应变率范围7.5×10<sup>-6</sup><sup>1</sup>000s<sup>-1</sup>。
获得了湿热循环对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特点,且基于ZWT粘弹性本构模型,修正得到包含循环湿热影响因子的ZWT模型。
结合高、低应变率下的树脂不同力学性能特点,拟合出适用于湿热循环作用的粘弹性本构模型。
本文得到的环氧树脂在湿热循环作用下的吸湿规律、裂纹损伤演化过程以及包含湿热效应、应变率效应的粘弹性本构关系,使之为评估和预测三维编织碳纤
维复合材料受到湿热循环作用后的抗外物损伤能力的有效实验数据支撑。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宋体小五段后1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宋体小五段后1](https://img.taocdn.com/s3/m/1eed5d4f9b6648d7c1c7466d.png)
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六届全国学术会议—宋体/小五/段后1行编号:论文题目—黑体/二号作者甲作者乙—仿宋/小四/行距1.5/段前0.5行(单位名称,城市,邮政编码—宋体/五号字/行距1.25行)(联系电话:—宋体,E-mail:—Times New Roman)—10号字//行距1.25/段后1行摘要:摘要—黑体/小五;摘要内容—宋体/小五;行距为1.25行这是会议论文模板,请按照模板格式修改论文。
论文使用微软Windows平台的Microsoft Word编写。
摘要要简明扼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一般在250字以内,不分段;避免使用方程式、结构式及非规范化的、非共知公认的符号和缩写(必须使用时应以括号的形式给出全称)。
关键词:关键词—黑体/小五;关键词内容:个数为3—5个—宋体/小五1标题—黑体/四号/段前1行/段后0.5行1.1二级标题—黑体/小四号/行距1.25行1.1.1论文正文格式要求—宋体加粗/五号/行距1.25行:⑴页面设置:A4纸(210mm×297mm),纵向,正文横排。
页边距:上4.0cm;下3.5cm;左3.5cm;右3.5cm。
在首页注脚中按规范给出项目资助来源及批准号,脚注内容不应超出页面范围(见本页脚注)。
⑵字体:正文使用宋体,英文和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颜色自动设置,字符间距为标准。
⑶段落设置:行间距为1.25倍行距。
1.1.2 插图,表格要求⑴插图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排序。
图中的线条须墨线均匀,粗细适中;照片图要求图像清晰,插图中的字应清晰易辨。
图标用宋体/小五。
⑵表格的序号及表题放在上面,表中各栏物理量的单位用斜线注于其后。
表头和表中内容用宋体/小五。
1.1.3 公式和化学方程式公式居中排,公式转行应在运算符号处,运算符号留在上一行。
全文公式统一编号排序,序号右顶格。
××××××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4 量和单位非法定计量单位要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图表中量的名称或符号与单位之间用“/”隔开(如:传热系数K/W·m-2·K-1)。
1988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合肥
![1988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合肥](https://img.taocdn.com/s3/m/4865f5d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9.png)
1.课程建设负责人柳炳康简介课程建设负责人柳炳康教授,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7年评定为讲师,1993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破格提拔为教授。
现为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1991年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副主任,1994年担任建筑工程系主任,1999年担任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
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安徽建筑业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1982年起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先后主讲混凝土基本理论、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工程结构抗震等本科生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主讲结构振动控制、结构抗风设计等研究生课程。
2005年度和2006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最受欢迎的教师”;2008年被评为合肥工业大学“教学名师”;安徽省级精品课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负责人;“土木工程”示范专业(特色专业)负责人。
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设计理论、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建筑结构易损性分析及震害预测、房屋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方面的研究。
指导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混凝土设计理论与应用、建筑结构设计理论与抗震防灾;指导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理论、结构动力分析及工程结构抗震,指导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与鉴定加固、工程结构抗震抗风和防爆。
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预压装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建设部科技项目“城市道路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筋混凝土框架偏心节点抗震性能”等纵向课题研究,以及横向课题“结构易损性分析及抗震鉴定”,“预应力管桩与承台接合部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合肥市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等项目研究。
一种基于图像导数结构的颜色恒常性计算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图像导数结构的颜色恒常性计算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2fc01b13c1ec5da51e270d8.png)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图像导数结构的颜色恒常性计算方法及系统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兵,郎丛妍,须德
申请号:CN200910091755.6
申请日:20090827
公开号:CN101706964A
公开日:
2010051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图像导数结构的颜色恒常性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颜色恒常性计算和图像光照处理技术领域。
其包括:首先,基于图像导数结构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提出色度直方图特征向量,以便用于计算颜色恒常性;其次,应用ELM神经网络对色度直方图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并将每幅训练图像对应的光照色度构成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最后,通过对角模型,对测试图像进行光照校正,以得到白光下的图像颜色。
本发明充分利用图像导数结构的特征信息来提高颜色恒常性计算的性能,具有学习速度快,泛化能力强,而且可以同时进行二维光照色度的估计等优点。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地址:100044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毛燕生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58土木工程设计方法与应用2020-杜德润
![58土木工程设计方法与应用2020-杜德润](https://img.taocdn.com/s3/m/c4bde297ed630b1c58eeb514.png)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专业课程与毕业设计实践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加以应用,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作为一门选修课,学生应掌握其他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对计算机辅助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This course is a bridge between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graduation 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we can comprehensive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apply them,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graduation design. As an elective cours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computer-aided design.2.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不同类型工程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为主线,辅以大量的训练和实训,使同学们将掌握的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知识及时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并将设计中遇到的情况反馈到工程结构设计理论中,循环往复,让同学们掌握作为土木工程师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房屋结构。
- 1 -二、课程目标这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砌体结构、钢结构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设计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若干概念、原理、原则和计算方法,培养建筑结构方面一定的分析和计算能力。
基于模糊优先关系的路径选择模型
![基于模糊优先关系的路径选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8c2442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1.png)
基于模糊优先关系的路径选择模型
安实;谢秉磊
【期刊名称】《公路交通科技》
【年(卷),期】2007(24)4
【摘要】模糊现象客观地存在于路径选择过程,本文考虑到路径之间的模糊优先关系,在模糊用户均衡条件的假设下,提出了一种新的路径选择模型。
首先采用均值面积度量法度量路径的感知阻抗找到具有最小感知阻抗的路径,并通过优势检测产生出行者备选路径集合;然后在构造模糊优先关系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备选路径的优先度,由此得到路径被选择的可能性。
该模型可看作是Logit模型的一般化,并且在路径感知阻抗难以用模糊变量描述的情况下,仍能通过两两比较路径的优先关系计算各条路径被选择的可能性。
【总页数】4页(P126-128)
【关键词】交通工程;路径选择模型;模糊优先关系;出行行为
【作者】安实;谢秉磊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基于CGE模型的产业结构调整路径选择与节能减排效应关系研究 [J], 赵伟;田银华;彭文斌
2.基于模糊逻辑的路径选择模型 [J], 胡春斌;安实;王健
3.基于模糊随机理论的驾驶人路径选择模型初步探讨 [J], 陈娟;樊瑜瑾;刘中田;朱江
4.基于模糊关系方程的房地产项目选择模型的研究 [J], 李伟;司有和;郭小兰
5.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选课优先级模糊评价模型 [J], 孟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道习题的拓展与探究
![一道习题的拓展与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c9a3507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9.png)
一道习题的拓展与探究
杜隽睿
【期刊名称】《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我是在做一道习题时,进行研究并发现它隐含着特定的规律的.如右图,在△ABC中,D点是边BC的五等分点(即BD=1/5BC),E是线段AD的四等分点,F 是线段CE的三等分点,G是线段DF的二等分点,已知△ABD的面积为2,则△EFG的面积为多少?
【总页数】1页(P100-100)
【作者】杜隽睿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3
【相关文献】
1.追本溯源拓展探究r——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
2.探究习题内涵彰显数学魅力——一道课后习题的变式、应用及拓展
3.玩转教材拓展提高——一道教材习题的解法探究
4.教材中一道椭圆习题的拓展探究
5.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与拓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毕业设讣是上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和综合训练的阶段,是知识深化、拓宽教学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检验,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
2・设计思路:(1)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一般分为工程设讣、工程技术专题研究和理论研究三大类,上木工程专业的课题应侧重于工程设讣及工程技术专题研究。
(2)毕业设讣(论文)的选题要符合本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选题应从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商;故选题应限于工程研究、设计、施丄和有关工程软件开发等领域。
(3)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首先要尽可能真题真做,选题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的实际任务,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并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中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其次也可假题真做,选择有一定的生产背景、从实际中引出的自拟题,使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训练。
(4)为增强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题尽量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提供给学生的题U要多一些,使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房屋结构。
本课程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结构设讣和科学研究的一次实践工作。
因此需要在完成其他专业课程基础上,毕业设计的教学与实践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毕业设讣(论文)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fi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工程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的一次实践工作。
为全面深入地培养学生査阅中外文献和资料的能力、理论分析、设计il•算和绘图能力、制定试验方案进行试验研究的能力、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管理的能力、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以及进行设计和论文介绍的表达能力等,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习要求1、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为本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且已完成学校所规定的学分。
2、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要做到遵纪守法,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要维护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体现学校大学生ft好的道德风尚。
3、学生要严格按毕业设计(论文)的il•划完成有关工作。
4.学生要遵守工程现场、实验室及教研室的有关规定,在进行有关仪器操作时,绝对禁止违规操作。
5、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必须按时参加答辩。
学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取消其答辩资格,按不及格处理:(1)累计旷课时间达到或超过毕业设计、论文周期1/3者;(2)未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要求者;(3)未按照学校本科生撰写规范完成设计.论文者。
四.教学内容实训一:毕业设计(―)主要内容:1.査阅文献,收集资料。
题U和任务确定后,要着手査找、收集各种资料(文献资料査阅不得少于15篇,其中应有1〜2篇外文文献),从文献和资料中进一步了解在此问题上已完成研究的程度, 最新发现和当前•研究的重点,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做好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
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应包括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设计思路、进度安排、所需的仪器设备等。
在了解毕业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初步拟定3〜5种解决方案作为比选方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各个方案实施的可能性,总结、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佳方案。
同时,还应对最佳方案的设讣思路、进度安排、所需的仪器设备等做进一步的说明。
3.结构设计、计算分析阶段。
毕业设计的主要工作将在这段时间内完成。
指导老师应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选定的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尺寸拟定和结构计算。
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1)根据最佳方案的结构方案和结构特点,拟定结构各部分的详细尺寸,并为结构计算分析选取讣算简图。
(2) 对结构进行荷载推导,并准备结构分析所必须的基本数据文件。
(3) 手算或利用计算程序进行结构分析:包括内力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及包络图的绘制等。
(4) 根据绘制的内力包络图,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截面验算或钢筋的配置,包括钢筋的数量、形状及具体的布置位置等。
(5) 根据钢筋的配置情况,对所设计的结构进行验算。
若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对拟定的尺寸或配置的钢筋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设讣要求为止。
4. 利用AutoCAD (含手工图纸2张)绘制主要结构的施工图,统一绘成A2的图纸并装 订成册:(1)结构设计说明和基础施工图2〜3张;(2)标准层结构平面布置图;(3)标 准层楼板配筋图:(4)标准层梁配筋图;(5)柱配筋图:(6)楼板配筋图;(7)节点 详图(选作)O5. 按《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标准》编写结构设计说明书与计算书,内容包括:结构方案的选择依据,对主要讣算结构的计算过程及其计算依据、il •算简 图、计算方法、内力分析与组合,钢筋配置、结构验算及结论等。
6. 外文翻译:5000字符以上外文翻译,提交译文打印件一份,并附原文影印件。
(二)实习实训要求: 毕业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a 要的作用,基本要求如下: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中,能综合应用各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1•时间要求: 毕业设讣的时间为12周:2•任务要求: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讣 说明(计算)书,并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3.知识要求: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延伸。
4•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学会依据设计任务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和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书,掌握有关工程设讣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5•综合素质要求: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丄作作风、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一线不苟的敬业精神。
6•选题要求: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尽量结合实际的生产、科研任务进行。
设讣内容要有足够的深度,使学生达到本专业基本功的训练。
对能力强的学生, 可适当加深加宽。
7•指导教师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
有条件的可聘请生产、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指导。
&学生学风要求:学生要根据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以勤奋、严谨的&好学风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不得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成果;不得无故离岗或缺勤,要全面地参加毕业设讣的所有环节。
9•毕业答辩要求:毕业设计完成后要安排答辩,以检査学生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悄况。
答辩工作山教研室组织,一般山指导教师等组成不少于3人的答辩小组,负责毕业设计的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工作。
学生答辩前要准备汇报提纲,向答辩小组简要汇报毕业设汁的成果要点,然后回答答辩小组的提问,形式可灵活多样。
实训二: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讣划的®要组成部分,是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训练,实现培养U标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计、科研、新产品开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寧握土木工程的施工、设讣讣算、工程绘图及撰写科学技术论文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进行一次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较快地(二)实习实训要求: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与其他教学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与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论文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乂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因此,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包括如下教学内容:1.毕业论文选题要求。
(1)从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U标出发,保证基本的工程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满足教学基本要求。
(2)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应尽量结合土木丄程的设计、科研、工程施工项U的实际任务,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选题应注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价值。
要求具有运用土木工程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综合性,乂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题日不宜过大,难度要适中,其任务量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毕业论文时间和基本要求,经过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水平和能力上有较大提高,鼓励优秀学生有所创新。
毕业论文题U原则上一人一题,个别须釆用同一大题日,则分列出小题,要求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小专题,如结构设计、施工方法、设备通风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工作量饱满的独立完成部分。
2.向学生下达任务书。
指导教师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向学生宣布毕业论文要求及有关管理规定后,下达任务书,阐述设讣论文课题的U的、性质、内容和要求,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工作。
3.査阅文献,收集资料。
题U和任务确定之后,要着手查找、收集各种资料(文献资料査阅不得少于1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在两篇以上),从文献和资料中进一步了解在此问题上前人研究的程度, 最新发现和当前研究的重点,对上木工程方面的资料作技术、经济的辩识和分析,并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作好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或开题综述,包括土木工程的大题目和小专题二方面的文献综述、方案论证.设计•思路、进程安排、预期的U的等。
5.实验、分析阶段。
论文的主要工作将在这段时间内完成。
老师做好指导工作,定期检査学生的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和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在了解课题的基础上,初步拟出解决课题的儿种总体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要指出各方案的优缺点,提出方案实施的可能性,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在选定方案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即可按照论文进程表,逐步进行实验和分析。
6.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阶段。
在完成了实验和分析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中国海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撰写毕业论文,并交指导老师审定。
7.毕业答辩。
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了论文后,将论文交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审阅,写出评语和评分后交答辩小组,经资格审査后,答辩小组对学生逐个进行公开答辩。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梁兴文-上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讣指导——房屋建筑工程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5 (ISSN: 9787112165575)⑵沈蒲生•建筑工程毕业设计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 (ISBN: 9787040202199)六、成绩评定(-)考核方武E.其他:A.闭卷考试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査E.其他(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评阅老师、答辩小组分别写出评语并给出成绩,最后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